第 56 屆 #電視金鐘獎 甫公布入圍名單,恭喜《#天橋上的魔術師》入圍 11 個項目大獎(不重複),包含戲劇節目類最佳戲劇、導演、編劇、燈光、攝影、美術設計、男主角(李奕樵)、女主角(孫淑媚)、男配角(朱軒洋)、女配角(黃舒湄、盧以恩)、最具潛力新人獎(李奕樵、羅謙紹、林潔宜),成為入圍階段領跑大贏家之一。
近幾年台劇的成績有目共度,從《我們與惡的距離》掀起極大關注,雖然我觀看台劇的數量遠不及電影,但這兩年間的話題台劇也都有所觀察,而《天橋上的魔術師》就是近年我最喜歡的台劇,我認為這部作品大膽、不媚俗,且非常相信觀眾並勇於挑戰市場。藉著金鐘獎入圍,重新聊聊這部片和當時專訪導演 #楊雅喆 的過程,提供讀者參考。
題旨:【專訪《天橋上的魔術師》導演楊雅喆:與中華商場的久別重逢,故事是從記憶裂縫長出來的】
「導演好,我是關鍵評論網的編輯。」
「你好,你好,我先把手擦乾再和你握手。」
這是我和楊雅喆第一次見面,對彼此說的第一句話。
接著楊雅喆用力地將濕漉的雙手擦乾,伸出乾淨、禮貌的雙手相握,才算是正式打過招呼。接下來是訪談前的暖身閒談,在話家常中,方才文質彬彬的導演一下在談笑間幹聲連連,粗話齊發。
「在錄音囉。」我好心提醒。
「在錄音我還是可以講髒話。」楊雅喆說。
「那我把髒話都寫進文章。」我開玩笑地說。
「可以啊。」楊雅喆沒在跟我開玩笑。
楊雅喆可能是至今我訪談過的影視工作者中,髒話最多的導演,這件事在訪談前五分鐘就成立了,但同時我也發現,楊雅喆待人謙遜,面對陌生、年紀差距近半的訪談者,仍記得將雙手清潔、以禮相待,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楊雅喆在面對國民黨的肅殺歷史高喊「幹死威權」之際,還能讓觀眾在時代大旗之下,看見他對小人物們的用情至深。
回憶起楊雅喆的電影作品,在《囧男孩》「隔代教養」的困境中,感受小屁孩們的天真爛漫;在《女朋友。男朋友》「野百合學運」的青春騷動中,與林美寶攜手成長,共同悲喜;在《血觀音》「劉邦友命案」、「新瑞都開發案」的不公不義中,貼近女性的浪潮暗湧。綜觀楊雅喆的影像深處,命題皆扣準社會脈動,而後直搗人心的柔軟彼方。
在這些「暴烈控訴」中窺見的「可愛溫柔」,恰與「髒話的粗獷」、「擦手的禮貌」是同一件事,在細節與習慣的微觀之處,瞅見所謂的鐵漢與柔情,無論正反,皆積累成楊雅喆作品的底蘊。
而 2017 年,憑藉《血觀音》拿下金馬獎最佳影片,站在金馬舞台高喊「沒有人是局外人」的楊雅喆,沈寂四年,到了 2021 年選擇將吳明益筆桿油墨下的中華商場具現化,領著觀眾乘著時光機返回 1980 年代的絕代風華,時光悠悠淌流,只不過這次是朝著往事逆流,那裡有人、斑馬還有貓妖。楊雅喆在故事的集合體中,影像化出小人物在大環境底下的眾生相,望見戒嚴時代下中華商場獨特的美麗與哀愁。
所有的故事都有起點,和楊雅喆第一題就談《天橋上的魔術師》的改編起源,作家吳明益在上個十年推出的小說,何以打動這名影像創作者?
(中略)
然而,談起楊雅喆和 #吳明益,一名影視工、一名文字工,皆出生於 1971 年,今年都將邁入五十而知天命,對於 1980 年代,兩人的時代軌跡不謀而合,國小、國中、高中甚至是大學,在人生形塑價值觀的年少時代時,這兩位創作者是在戒嚴時代中成長。
對於五、六級生的台灣人而言,年輕時期歷經黨國解嚴,碰上總統直選、政黨輪替,經濟則先後面臨中小企業出走中國,股市萬點迎來熱錢繁榮而後接續崩盤,台灣風起雲湧,人心迅速變動,其中的關鍵字,是「慾望」。正如《神力女超人1984》所表述,1984 年是美國資本主義的高峰,商業、貪婪的氛圍充斥,人性永不滿足,從美帝反身回望這座汪洋孤島,楊雅喆眼中的台灣,同樣如此。
「我對那個年代的記憶是各種慾望。因為有錢,成了台灣慾望最高漲的時代,70 年代經濟起飛十年,80 年代大家開始揮霍,這種揮霍包括物質上和情感上的性慾,有點像整個社會是從修女或和尚學院畢業的學生,到了大學終於能瘋狂打砲、賭博,是一種極度壓抑後的解放狀態。」楊雅喆這樣說。
提到戒嚴時代,在第三集〈水晶球〉中, 楊雅喆開始描寫時代下的壓迫,因此象徵極權的惡棍警察出現,地下聚會的樂音也隱隱鼓動,天橋的生命力悄然生長,於是中華商場似成一座孤島,自成一處魔幻之地。但這與世隔絕的天橋,仍會被外力介入,戒嚴時期的普世傷痕,若隱若現,自然也成了中華商場的歷史符碼,若再扣合每集的開場引子「緬懷蔣經國」等歷史畫面,楊雅喆想在《天橋上的魔術師》書寫的寓意,或許就淡淡地飄然而出。
在中華商場中,有所謂的本省人、外省人、客家人、原住民、香港人等等,中華商場作為上世紀標誌性的空間場域,從日本政權到國民政府,權力系統轉移的傾軋與擺盪烙下痕跡,將族群熔於一爐。隨著中華商場的繁盛與興衰間,歷史目睹了從鄉野移居都市懷著「台北夢」的人們,當然也在其中發現跟隨國民政府「避難」、「反攻」的「大陸人」,這種台北城市的人口組成和住商混合的商業發展路徑,被《天橋上的魔術師》以某種戲劇性的張力鋪展開來,直到 1992 年正式拆除的舊城世界,成了真正的時代幽魂,或許這種幽魂,一直於台北城上徘徊,尚未消散。
而縱使經過 40 年,世代的本質對楊雅喆來說一點也沒變。「我覺得當代和 80 年代根本沒有差別,慾望還是一樣,問題也還是問題。」楊雅喆若有所思地說。
若從物質面檢視,智慧型手機的革命、網路社群的蓬勃發展等等,都與 80 年代拉開了距離,若從意識型態回溯,當代台灣言論已自由、同性婚姻甫立專法等等,皆與壓抑的年代闢出截然不同的道路,但楊雅喆認為,很多事情沒有各界想像的劇烈改變。
楊雅喆娓娓道來:「解嚴 40 年,陰影並非第二天就被照亮,很多我這代人無法接受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人很難擺脫『大中國情懷』,這種意識型態靜靜地躺在我這代人的腦海,社會要擺脫某種意識型態,40 年是不夠的;再說到同性婚姻,我這代現在做父母的,家中若出現跨性別小孩,可能還是會剁了腳跟;而男女真的平等了嗎?若是平等,那批踢踢不會充斥厭女言論。從種種來看,精神面的鉗梏依然存在,你會發現對於『生而為人』的根本問題,40 年前到現在,我們沒有變。沒有變的原因是它並沒有被當成能在學校被教導、討論的事情,40 年來沒有一門課、很少人會帶著你思考——『我們為何生而為人』?」
上述就是楊雅喆口中的「沒有差別」,在戒嚴神話中,後解嚴幽魂下,台灣人幾十年處在意識型態斷裂、重塑的過程中,不斷對「台灣人」的身份拋問,再重新定義,而〈水晶球〉聚焦在朱軒洋、羅士齊、宋柏緯三名慘綠少年,成功捕捉住青春氣息,開場的三人舞蹈令人神往,也浪漫地處理了多角戀關係,更以「訂製西裝」作為符號,提煉出青少年們「轉大人」的不合時宜,這群奔向未知彼方的年輕人,銜接住彼此的是可能稍縱即逝的友情與愛情,這是多數人類的共感,也是〈水晶球〉能引起共鳴的成功之處,無論是否經歷 1980 年代。
這樣的共感,正是楊雅喆和編劇團隊所強調的。
楊雅喆說:「我期待沒有經歷 80 年代、中華商場的人,也能有共感,故事中角色擁有的疑惑、困難、情感,是不分世代的,我甚至希望不同世代的人可能因此開始對話。爸爸的故事跟小孩子的故事可能會有火花、撞擊,對彼此就能有更多一點瞭解吧。」
「紀實」與「虛構」則是《天橋上的魔術師》重要的雙重辯證,而楊雅喆和吳明益,無論是影像或文字,皆十分熟稔自己創作的媒介,在「記憶的裂縫中」雙雙化為天橋上擅於變魔術的說書人,觀眾不用全然相信,因為每種獨立的記憶皆截然不同,但請進入說書人創造的世界,聽一遍會令人深深著迷的故事。
在楊雅喆的影像中,揮灑想像力捏造天馬行空的意外空隙,如此「時間魔術」的抽象概念才能被實踐,觀眾就摔進記憶碎片的裂縫漩渦之中,目眩神離地返回 80 年代。
王家衛在《2046》說:「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濕的。」楊雅喆的《天橋上的魔術師》則魔幻地道出:「所有的記憶都與消失有關。」首集播出之後,「原來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這句話便清楚明瞭地定義這齣旗艦大戲。若我們再往下挖掘記憶與消失的互文關係,「時間」的另一層符旨,就在編劇團隊的巧筆之下,於焉成形。
(中略)
訪談最後,我問楊雅喆:「從你十年前看過小說,而後標案、拍攝最終成品上線,整趟旅程,你覺得是一場魔幻的奇蹟之旅嗎?」
「是啊。」楊雅喆篤定的這樣說。「很多時候你回望人生,任何動作都會是奇蹟,但你要努力,才有奇蹟。碰上疫情,只能改戲,但大家還是想到方法改,這就是奇蹟。像方才提到第七集的孫淑媚,她在臨時調動後,依然演得真好,就是演員帶給我的奇蹟。我只能盡全力控制作品不要長歪,最後沒有歪掉,反而更好,這就是奇蹟。」
楊雅喆近半世紀的人生,求學階段就讀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從未想過踏進編導之路,但前後拿了金鐘獎、金馬獎、台北電影獎等各大影視獎項,這些就是散落於人生中的意外奇蹟,套句爛俗的台詞:「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永遠也不知道拿到什麼。」或許對楊雅喆而言,每顆巧克力都醞釀了奇蹟,苦澀中帶著甘甜,整顆嚐完之後仍要輕舔沾滿巧克力粉的手指,永遠充滿樂趣,也唯有如此,奇蹟與魔術師才會出現。
2021 年,楊雅喆和劇組化身「魔術師」,試圖變出奇蹟,讓台灣、讓全世界觀眾重返慾望高漲的 1980 年代,在戒嚴時期、經濟起飛等背景氛圍中,感受消失的魔法,抓住天橋上曾有的吉光片羽。在那之中,有地攤商家、有地痞流氓、有打機少年、有長舌婦人等等,然後你會知道,這些人、事、物經過 40 年仍舊沒變,同樣為情所困、同樣八卦調皮、同樣不屈體制,這些小人物就像你的隔壁鄰居、像你的小學老師、像你在街上擦肩的路人,注定要相遇。
王家衛說:「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天橋上的魔術師》就是楊雅喆和中華商場久別重逢的相遇,而這次的久別重逢,楊雅喆誠摯地遞出邀請函,請你也置身其中。
📝專訪文章共 8421 字,上述為節錄部分,全文請點此👉https://bit.ly/37HFHkO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童年回憶|70/80後兒時玩意DIY 《香港重機》Felix示範天下太平與東南西北 回憶總是美好的。相信不少70、80後,小時候都會落手落腳做一些小玩意自娛,剪剪貼貼加埋玩,已可玩足大半日。人大了,還記得當年的DIY小玩意嗎?今日,就由熱愛香港懷舊事物、《香港重機》漫畫家葉偉青(Felix)與大家...
「80年代經濟」的推薦目錄:
- 關於80年代經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80年代經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80年代經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80年代經濟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80年代經濟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80年代經濟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80年代經濟 在 [討論] 台灣在80年代為何能有經濟上的爆炸性成長 的評價
- 關於80年代經濟 在 【80年代金錢熱】拚經濟有感嗎? 貧富差距啃食老中青-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80年代經濟 在 NOWnews 今日新聞- 誰也生在黃金年代?各產業真 ... - Facebook 的評價
80年代經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美國資深演員諾曼.洛伊德(Norman Lloyd)辭世,享嵩壽106歲。他的代表作包括《海角擒兇 Saboteur》(1942)、《舞台春秋 Limelight》(1952)等作,是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的劇場班底,與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合作尤其密切。晚年以《春風化雨 Dead Poets Society》(1989)的演出為人所知,縱橫影壇與劇場超過80年,生前是美國最長壽的電影演員。
.
諾曼.洛伊德於1914年出生於紐澤西市,而後居住在紐約布魯克林,出身一個標準的猶太家庭。其母親對戲劇有濃厚興趣,遂經常帶他去學唱歌、跳舞,這啟發了他對表演的興趣。受到1930年代經濟大恐慌的影響,洛伊德對做生意不抱興趣,在父親反對下,他在紐約大學讀到大二時輟學,於1932年進入紐約市的公民劇團磨練,並在1935年初次在百老匯登台。
.
當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成立水星劇院時,洛伊德受邀成為特約演員,並出演了名聞遐邇的反法西斯巨作《凱撒 Caesar》,該劇的首演現場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傳奇。劇院當時演完《Shoemaker》,奧森.威爾斯詢問演員願不願意留下來預演《凱撒》,並邀請現場觀眾留下來欣賞。於是該劇就這麼在凌晨1點15分升幕演出,該場演出大受歡迎,劇中飾演詩人奇納的諾曼.洛伊德躬逢其盛。
.
這場傳奇演出後來在李察.林克雷特(Richard Linklater)的《星夢傳奇:奧森威爾斯與我 Me and Orson Welles》(2008)中獲得重現,由里奧.比爾(Leo Bill)飾演諾曼.洛伊德。但無論是該片的原作小說還是電影版,洛伊德都不屑一顧,批評與事實相去甚遠。
.
1939年夏天,奧森.威爾斯與雷電華公司合作,要將知名小說《黑暗之心 Heart of Darkness》(1899)搬上大銀幕,雖然已經做足前置作業,但因為預算等因素,遲遲未能開拍。他請求演員留下來支援他的另一部電影計畫,但洛伊德為了孩子奶粉錢,不願再繼續苦等,回到了紐約,因此錯過了演出《大國民 Citizen Kane》(1941)的機會。洛伊德認為這是他終身的遺憾,但他也說要不是因為這個選擇,自己也不會遇上希區考克。
.
日後洛伊德在《海角擒兇》中飾演了一名納粹間諜,戲份顯著,一場自由女神戲墜落的戲成為影史經典一幕。他自此開啟了與希區考克的長期合作關係,後來也出演了他的《意亂情迷 Spellbound》(1945)。在當時的全盛時期,洛伊德也曾主演尚.雷諾瓦(Jean Renoir)的《南方人 The Southerner》(1945)。眼看電影演員收入高過劇場太多,洛伊德決定在電影圈定下。
.
然而,在麥卡錫時代,洛伊德因為與左派電影工作者的密切關係,一度遭到封殺。這段時期除了參與卓别林(Charlie Chaplin)的《舞台春秋》之外,表演機會銳減。好友希區考克對他表達了絕對的支持,不顧電視台干涉,力邀洛伊德為《希區考克劇場 Alfred Hitchcock Presents》(1955-1965)擔任執行製作人。整個六、七〇年代,洛伊德的重心皆轉向電視製作,以製作人身分兩度提名艾美獎。
.
直到八〇年代,洛伊德才以電視劇集《波城杏話 St. Elsewhere》(1982-1988)的演出走紅,雖然他起先只打算客串幾集。後來他也曾在彼得.威爾(Peter Weir)執導的《春風化雨》中出演強勢的諾蘭校長,與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有相當關鍵的對戲,令人印象深刻。九〇年代,他也曾出演《純真年代 The Age of Innocence》(1993)。
.
進入到21世紀,洛伊德零星出演的作品包括《偷穿高跟鞋 In Her Shoes》(2005),兩年後,一部以他的人生故事為主軸的紀錄片《Who Is Norman Lloyd?》(2007)在日舞影展首映。其電影生涯最後一部作品則是喜劇片《姐姐愛最大 Trainwreck》(2015),他在片中即興演出,卻對這個客串的決定有些懊悔,因為他認為這部作品的劇情太過淫穢。
.
由於諾曼.洛伊德活過了百歲,使之成為了三〇年代水星劇場與四〇年代好萊塢的最後見證者之一,他經常受到媒體訪問。因為再也沒有別人能像他一樣能對奧森.威爾斯、希區考克、布雷希特(Bertolt Brecht)、約翰.豪斯曼(John Houseman)與尚.雷諾瓦等影壇、劇場傳奇人物侃侃而談。同時,他也是卓别林的網球球友。洛伊德認為對網球終身的興趣是自己長壽的原因,他年過九十之後仍然照常上陣揮拍。
.
在百歲當年,諾曼.洛伊德接受了《紐約客》的採訪,他在受訪過程中盛讚奧森.威爾斯是美國戲劇界最偉大的人,無論是燈光、聲效或音樂與舞台技巧、風格與戲劇性的整體性展現,都能達到完美的呈現。但他卻也以耐人尋味地口吻說:「最終要看的還是故事的重量。回顧卓别林的《城市之光 City Lights》(1931)的結局,盲女觸摸流浪漢的手而認出了他⋯⋯奧森.威爾斯的戲有那樣的人性嗎?」
.
直到生命尾聲,諾曼.洛伊德仍然沒有輕言退休,曾買下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作品的翻拍版權,雖然找不到人為劇本執筆。他也依然會對時事發表看法,例如對同性婚姻與民主黨的支持。2020年,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授予他電影傳奇獎,表彰其終身貢獻。
.
2021年5月11日,諾曼.洛伊德於睡夢中在洛杉磯辭世。在他過世之後,現年103歲的瑪莎.亨特(Marsha Hunt)成為目前美國在世的電影演員中最年長者。
.
.
(圖為《海角擒兇》中的諾曼.洛伊德。)
80年代經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全世界莫財政府!聯合起來!]換個口味,講公共財政嘢,唔係專家,勿插(雖然其他嘢我都唔係專家,我專長係吃喝玩樂打邊爐訓覺睇戲)
============================
告個急先:Ivan已被炒,已成失業人士。未訂嘅記得訂Patreon,積小成多呀。訂咗嘅可以考慮加碼(https://bityl.co/4Y0h)。 一星期至少出返六篇文.月頭訂最抵!月費80
==============
TLDR:女掌門叫大家齊齊加入美國,制定最低利得稅!嘩,反了!成唔成事未知,我估冇咁易。但全球向左轉就好明顯,亦都係走返去大政府。上兩期嘅Economist 封面咪 The Big government is back
1. 呢啲,就左膠啦。雖然好多人當阿美利堅邵音音耶倫係「鴿派」,但新時代下,只有阿美利堅派。真係堅,三十年前不能想像呢樣嘢在美國出現(*)
2. 講白啲,傳統上係講咩「央行獨立」,至少西方普遍係呢個價值。歐盟不用講,根本央行都外判埋。英國嘛,扯,搵外國人做央行行長添,咁在東方國家應該幾難接受,中國固然不可能,你諗下韓國會唔會搵日本仔做央行行長(會嘅,日佔時期咯,嘻)。當然啦,Mark Carney加拿大人,「理論上都效忠事頭婆」
3. 美國呢,都稱得上係「央行獨立」,當然你可以質疑其實都係要總統呀上下議院通過,但大約場戲都做得OK嘅,亦不致於打電話叫佢加息減息(以前侵侵就鬧點解佢冇得享受低息,可見似乎都唔係任佢玩)。至於國情有啲唔同嘅日本韓國,當然「獨立性」更低,但即係程度有深淺,你總不能話「挑,咪同大陸一樣」去講嘅(呢類泛相對主義嘅人係好煩嘅)
4. 咁但,以上種種,都係「舊時代」產物。你懂的,即係楊懷康李兆富(?)咩郭伯偉獅子山學會嗰班市場膠(包括本人),Milton Friedman(**) 戴卓爾夫人 列根 新自由主義(***)
5. 直接啲講,呢套咁嘅嘢,金融海嘯後,畀人狂媽。全球其實係左翼化嘅(雖然好多人自己係左膠又屌人左膠)。貧富懸殊呀,央行印錢呀,買唔起樓呀,上流機會冇乜呀,科企只令少數人受惠呀,政客選嚟選去(如果有得選)都係為有錢人服務呀,大家都知。
6. 金融海嘯當然係個觸發點,幾多人等咗咁多年,你班金融撚仲唔仆街,哈哈哈。點知唔係喎,公帑救銀行,銀行家照出花紅。咁當然大家好憤怒。而家就仇視啲科企小朋友,本質冇乜分別。
7. 你只睇一樣嘢,就知道全球向左轉啦。就係最低工資。阿叔讀書嘅年代,經濟學家聽親必屌。但而家已經唔係咁,最低工資已經變成norm.畢竟社會係真係會變嘅,冇錯可能「最低工資」不利就業,但人係十分奇怪嘅動物,佢地開唔開心除咗睇自己有幾多錢,仲好大程度睇其他人有幾多錢。
8. 而當然,傳統上民主黨都係偏左,拜登已經冇咁左(所以咪篤佢出嚟做共主),入面有班AOC呀 桑德斯呀 Warren呀更加左
9. 咁而家邵音音已經唔再係聯儲局,但變咗係財長。有幾多「個人意志」我就唔知了。
10. 不過畀啲客觀數字嚟,錢是印得好多的,但美國嘅利息開支,畀以前仲要低。原因?低息嘛。Interest expense As a percentage of GDP,都仲低過以前。(呢啲圖Patreon成日貼)。亦因為咁,好多人(包括我)睇死佢冇得點加息。
11. 唔加息點?Easy,咪聯儲局入去買長債,壓低個債息。錢從何來?印出嚟(Technically 唔係,因為可以收水,但你都可以咁理解)。咁你話印得多會貶值?唏,真係昨晚Patreon篇第一季回顧文先講,你小擔心。唔使講美元霸權之類,你望下個美匯指數,而家93 —金融海嘯前後,75都見過呀!當時美金爆咗煲未?未嘛,要印?大把有得印。美金跌?大把有得跌。
12. 另一個問題當然係,「印咁多會唔會通脹?」。這個嘛,好似會,又好似唔會。2008年印咁多錢夠話惡性通脹啦,不過官方話你知過去咁多年都冇乜通脹(美國政府講架,唔係大陸)。又係返返嗰句:我一般唔係一個咁陰謀論嘅人,但,「你信官方嘅通脹?」。你去一次澳門咪知通脹幾多(豬扒包,唔係你以為乜?)。廿年前幾錢,而家幾錢?3% 通脹?seriously?而邊個話你知CPI 或PCE 係通脹?你問Milton Friedman嘅,印咗錢就己經係通脹。
13. 實情今次話加稅,一早放晒風。原因當然因為拜登推嘅「美版4萬億基建方案」(話時話水泥鋼鐵股都炒咗好耐)。但錢從何來?又玩印出嚟?拜登都仲有啲常識嘅。留意,MMT撚(摩登芒叻拖V飛噢威)話以不停印冇後果的,really?咁政府點解仲要收稅?(不過,Warren AOC之類,真係話不如免晒啲學生貸款欠債,誰找數?唔知喎,印多啲,聽講冇事)(但你睇,美匯指數93喎!印錢又係咪真係咩咁大件事?)
14. 我都係跟利世民學嘢,講呢啲公共財政嘢佢比較熟。之前香港講「印花稅」,我已經話「唔搞你搞邊個」?在政府角度,印花稅係好好嘅稅,你近乎冇得走數,行政成本低,受害者亦冇人會可憐,在香港更好,因為交易所都近似係政府控制嘅。
15. 咁冇咁好嘅稅呢?薪俸稅 富人稅 (有啲唔同,前者抽人工後者抽資產)利得稅都係,因為全球化,人呀企業呀可以搬走。
16. 所以就要全世界大政府,聯合起來。之前嚴打啲逃稅呀,Tax Heaven呀,安道爾盧森堡巴哈馬開曼群島,搞CRS(襟蚊利卜丁士釘突)都係咁。
17. 但齊齊加利得稅,我估就難啲。非盟友嘅固然唔睬佢,中東佬甚至香港新加坡(OK, maybe not 新加坡)直頭開香檳,「快啲搬去我度」。但盟友都好,難聽啲講句,「你美國佬洗大之嘛,關我撚事」。唔講遠嘅,講同美國好有淵源嘅愛爾蘭,N咁年都靠低稅吸企業同人才,你估睬唔睬你?同樣地,歐洲你估睬唔睬你?歐洲一向都高稅過你又點計?仲有日本韓國,你估係咪任你舞?
18. 所以,又食下花生。但暫時見股市反應就冇乜。不過,之前香港加印花稅,好多人出嚟講「全球潮流都係低稅」,不妨講兩句?我可以話你知,全球潮流一定係抽重稅,派福利,仇富,呃選票,大政府回歸。最低工資?out了。UBI,夭利窩嫂悲食現金,真係大有市場,現金嘛。
(*)但又要另外講下,其實以前,五六十年前啦,美國嘅利得稅絶對唔係咁低的,都係新自由主義下不停減。唔好講咩二次大戰嗰時,即使70/80年代,企業交50%稅先係常態。遲下貼。
(**)絶無不敬,但Milton Friedman真係「一個幸運的人」,死得早。係,94歲,但咁啱就金融海嘯前死咗!唔使畀人活著鞭屍。上帝真係對佢好的,死嗰時佢嗰套都係顯學,死後就爆煲,但佢已經話知你。
(***)不吐不快,好多「襟蚊籮膠」,以為「有襟蚊籮就金融中心」。呢啲真係不幸嘅巧合。先唔講香港北水之前,金融中心係東京,鬼佬報亞洲指數都係報日經,恒生不入流,上海更加唔知乜撚嘢,東京又行「襟蚊籮」?況且,英國唔知行咗幾多年「襟蚊籮」,但倫敦變成金融中心,正係多得Big Bang,1986年,正係鐵娘子戴卓爾夫人,deregulation,開放市場,新自由主義。係因為呢件事,倫敦先一躍成為同紐約分庭抗禮嘅金融中心。借問聲,之前三百幾年,英國行乜law?仲有,香港人就係咪都打飛機,但戴卓爾夫人釘蓋嗰時,大把「真英國人」開香檳慶祝,仲在Facebook齊齊推到” Ding-Dong! The Witch Is Dead ”(中譯:倪坤死咗我想開香檳慶祝)上返流行曲榜。當然唔係我工作識嗰啲倫敦金融撚,而係北部嗰啲藍領。真係煩精(?)話齋,你咪撚去利物浦曼徹斯特紐卡素新特蘭同人講你支持戴卓爾夫人呀,畀英國人打死你呀。而最正係,當年推到上榜都好,BBC都係冇播首歌嘅,「幾撚可恥」。
==============
2021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80,半年已1400人訂!(https://bityl.co/4Y0h)。 年費仲有85折
==============
80年代經濟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童年回憶|70/80後兒時玩意DIY 《香港重機》Felix示範天下太平與東南西北
回憶總是美好的。相信不少70、80後,小時候都會落手落腳做一些小玩意自娛,剪剪貼貼加埋玩,已可玩足大半日。人大了,還記得當年的DIY小玩意嗎?今日,就由熱愛香港懷舊事物、《香港重機》漫畫家葉偉青(Felix)與大家分享他兒時的玩意。
雖說香港七八十年代經濟起飛,但其實當年社會並不富裕,小朋友要買玩具着實不易,Felix回想小學年代買玩具難過登天,「當年買玩具要考試成績好,例如考到頭五名,考第一才可買到超合金玩具,一年才買到一款,而且是最細的款式,但已非常難得。那時玩的都是自己製作的玩具,有些是跟同學們一起製作。」由於是DIY,所以紙張遊戲比較容易,「當年最普遍的有兩款,一款是『天下太平』,另一款是『東南西北』,通常會在上課前或小息時玩。」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608/DWME2IBGZJBDFJRDGXFD5XKZNM/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香港重機 #懷舊 #80後 #天下太平 #東南西北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80年代經濟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一輩子偷偷藉由小說來偷偷抱怨自己太太的公主病的費茲傑羅?
#大亨小傳 #費茲傑羅 #文學
───
☞〈那些年我們一起(錯)追的女孩〉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1/14/%E9%82%A3%E4%BA%9B%E5%B9%B4%E6%88%91%E5%80%91%E4%B8%80%E8%B5%B7%EF%BC%88%E9%8C%AF%EF%BC%89%E8%BF%BD%E7%9A%84%E5%A5%B3%E5%AD%A9%E2%94%80%E2%94%80%E8%B2%BB%E8%8C%B2%E5%82%91%E7%BE%85%E3%80%8A%E5%A4%A7%E4%BA%A8%E5%B0%8F%E5%82%B3%E3%80%8B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fbclid=IwAR0CRPn_h2sypklRnpQIdV4Xx-hOR28qLbHmC-tuF2f_g2KkK0GNzQAsOjs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費茲傑羅《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了不起的蓋茲比)顯然是文學史上最著名的小說之一了。故事背景設定於美國1920年代,經濟大繁榮的爵士時代──這是個美國夢的年代(伊格言說,那是個夢的量化寬鬆、希望的通貨膨脹的年代)──然而,這也正是一九三0年代經濟大蕭條的前夕。時間就是如此詭譎:經濟到達極盛巔峰,其實已快要盛極而衰了。而這同時呼應了故事主角蓋茲比的處境。
《大亨小傳》的故事是這樣開始的:敘事者尼克由中西部故鄉移居至紐約,打算從事金融期貨投機生意。安頓妥當後,他前往故事女主角──表妹黛西家中拜訪。這也是他在相隔多年之後再次見到表妹黛西的老公湯姆‧布坎南。作者費茲傑羅的寫作手法堪稱迅速俐落;從幾位主角的開場亮相就已經暗示了他們的基本性格。以湯姆‧布坎南為例──這是個反派角色,果然一現身就很討人厭。小說如此形容:
現在他三十幾歲,身材健碩,頭髮呈現金黃的稻草色,舉止高傲,一副目中無人的樣子。他炯炯有神的雙眼散發著傲慢的光芒,永遠給人一種盛氣凌人的感覺。那套騎裝雖然講究得像給女孩子穿的,卻掩蓋不住他魁梧壯實的身軀。
這是一個孔武有力的身軀,一個蠻橫的身軀。
亮相之後,僅僅相隔八頁,湯姆‧布坎南便當眾發表了一番歧視有色人種的謬論;再相隔四頁,就在宴席之間,我們就偷偷知道湯姆「已經」背叛了黛西──他在外面養了個小三。
一般讀者看到這裡,不會討厭湯姆‧布坎南才怪。沒錯,這就是小說作者的技術了......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80年代經濟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XO醬,光聽名字就知道身價,是醬料中的極品,如干邑白蘭地的XO一樣矜貴。XO醬源自香港,據說當年80年代經濟起飛,人人魚翅撈飯,就連醬料也要豪,就在馬拉盞之上加入貴價乾瑤柱、金華火腿、蝦米等材料,成為百搭醬料,任何佳餚美食只要加上XO醬立即「升呢」,無論點心、炒飯抑或在白飯上面擱下一匙XO醬,再平常的食材都變得不平凡。
不少酒店或者餐廳都有獨門XO醬配方,無分正宗或偏方,各師各法,喜歡辣的多放點辣椒,想奢華一點又可以改用頂級乾瑤柱。蘇太XO醬是近年崛起的新貴,不少經商界名人追捧。蘇太本來從事印刷業,因為嘴饞,身邊總是帶上一個私人廚師照顧三餐,更依她口味度身訂做了私伙XO醬,本是只是宴客上的配角,後來更成為蘇太用來贈給好友的手信,後來更是發展到開工場大量生產,成為今日在高級超市可購得醬料。
要稱得上是好吃的XO醬,第一要足料,乾瑤柱、金華火腿、蝦米缺一不可,要吃得到絲絲瑤柱,粒粒金華火腿,蘇太的XO醬還特別加了鹹魚,霉香馬友魚油多,鹹味鮮而不俗,連帶其他海味一同提鮮。其次,要吃得到材料的層次,坊間XO醬做法大同小異,高下之分在於師傅煮醬的功夫,水分較多的材料先下鍋,不耐煮味道重的放最後,依序大火油泡,過程中要不停攪拌,一停下手就會黏底,講究手力,亦考功架,煮太久,食材會焦燶;煮不夠,味道跑不出來,拿掐準確起鍋時間,正正是XO醬之間決勝的一仗。
採訪:李妍樺
攝影:關永浩
蘇太名醬
地址:九龍城廣場LG12A-B鋪
電話:2382 2886
80年代經濟 在 【80年代金錢熱】拚經濟有感嗎? 貧富差距啃食老中青-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80年代 金錢熱】拚 經濟 有感嗎? 貧富差距啃食老中青. TVBS NEWS. TVBS NEWS. 2.4M subscribers. Subscribe. <__slot-el>. Subscribed. ... <看更多>
80年代經濟 在 NOWnews 今日新聞- 誰也生在黃金年代?各產業真 ...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各產業真的都超強嗎? #台灣#政治#娛樂#經濟#80年代#黃金十年. ... 展望2021年台灣經濟,政府大力推動綠能建設,吸引外商來台投資,均有助於帶動內需表現。 ... <看更多>
80年代經濟 在 [討論] 台灣在80年代為何能有經濟上的爆炸性成長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台灣經濟最佳的時期,可以說是1980年代,國民所得高速增長,
失業率甚至低到1.5%,也可以說是由貧轉富的一個關鍵階段,
真正原因是什麼呢? 與日本高度依存,還是說那時台幣升值,
內需力強,以及很多共產國家未開化,讓台灣有機會,
還是有其他原因? 比方說政策上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8.85.13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