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花蕾]
今天香港有宗小新聞,《蘋果日報》位於將軍澳的壹集團總部大樓,內有很多綠色植物,自公司停業後擔心沒人打理,有心人聯絡過負責人,安排周日免費公開派發。
如此新聞,令人想起蘋果日報接待大堂,除了有漂亮的室內植物,還有一個巨型鳥籠,內裡的各式雀鳥吱吱喳喳叫個不停。據說,壹集團停業,有人已經把鳥兒也安頓好。
信奉自由市場的黎老闆,還在大堂展示了三個經濟學者的頭像和說話:分別為殖民地時代前財政司郭伯偉、學者佛利文和海耶克的話。早年我到訪過,逐一細看金屬板鑲起的話,大概是說,政府干預市場越少越好,市場無形之手是最好的。後來我去美國芝加哥,特意也到訪芝大看看這些學者的主張。
在傳媒大堂養鳥竪像,實在是非一般傳媒老闆的作風。一位前輩記者記得,她年輕時在香港任英文傳媒,曾經採訪過一單奇怪的新聞。原來黎氏大宅裡養了一頭黑熊,後來被有關當局帶走這只受保護動物。
這些作風,令我想起被譽為美國最偉大電影《大國民》的主角Charles Foster Kane. 這套1941由Orson Welles拍攝的黑白電影,以美國報業大亨William Randolph Hearst為藍本。
Kane自小窮困,被富翁收為養子後,收購一份紐約報紙,以大膽的手法做新聞,發達後與歌女再婚。被影射的美國傳媒大亨特別因為戲中描繪其愛情生活不滿,傳聞Hearst曾派人花錢購下底片準備銷毁,最終電影順利上影。多年以後,Hearst後人在大宅放映《大國民》,替這段歷史來個closure.
《大國民》其中一幕,寫Kane年少氣盛,進駐一間老牌報紙編輯室,他把自己藝術藏品搬來,連牀也搬進來。
原來的老報人表示側目,Kane反駁:「你們以前做新聞是運作12小時,我們的新聞是24小時運作。」Kane拿着別張報紙問為何我們的標題那麼小,別人的那麼大,老報人答,那個新聞根本不大,Kane答:「只要標題夠大,新聞就夠大。」還請「狗仔隊」到失踪婦人的家追問那位丈夫是否把妻子藏起來。
這種氣焰氣魄,小報做法,讓Kane的報紙迅即大賣。但Kane自命不只是個生意人,他出身寒微,永遠記得蟻民的苦況。夜深,他把氣油燈關掉,說出一句志氣話:「我要這份報紙,對這個城市的重要性,好比氣油對紐約那麼不可或缺。」
一張報紙,讓一個城市的人感到有所歸屬,也是蘋果日報於1995年創刊號,社論寫過的話。當年的社論題為〈《蘋果日報》:我們屬於香港〉,內文這樣寫:「我們要辦的是一份香港人的報紙。」
「不怕九七後情況有變嗎?我們怕。但我們不願意被恐懼所威嚇。我們更不願意被悲觀所蒙蔽。我們要積極樂觀地面對未來,因為我們是香港人!」
「我們深信,習慣了自由的香港人,對不合理的禁制,不公平的對待一定不會啞忍,因為天生下來香港人便對自由熱烈追求。」結語寫道:「我們將忠誠地去緊守工作崗位,老老實實地做個驕傲的香港人。」
說回《大國民》,此電影不只是說報業,其戲名「Citizen Kane」,說明的就是一位報人不只是一個普通人,而是象徵了美國精神的國民。他的善與惡,好與醜,完美與瑕疵,也就是說明美國精神的衝撞、破格、探索。
在漆黑的房間,燈光師讓Kane的臉落入完全暗黑的當中,新穎的打燈法,說明了Kane內心的不可理解。他用筆於紙上寫了幾句Declaration of Principles,我們的原則。大意是,要為人民發聲,讓他們不會被有錢人的聲音淹沒。Kane的兄弟調侃道,「你好像寫的是美國憲法?不要把人民掛在嘴邊,口口聲聲。」
但雄心壯志的Kane當然聽不入耳,他喚了印刷小子進來,「第四次改版。」令我想起蘋果日報打破了一般報紙印刷規範,過去廿六年,每個清晨,它是最早應市的報紙,凌晨二時於九龍旺角已經可買;新聞只要夠大,隨時加印特集號外也可以。
這一天,香港也有一單不大也不小的新聞。有一間政府官方運作的康文署圖書館,早前被發現「館長推介」一欄,擺放了多本關於黎智英的自傳,究竟是館長知道,還是被戲弄不得而知,但事又引起一陣騷動。作為一個傳奇人物,多年來出版過多本傳奇,有些是由本人授權,有些是別人撰寫的。
香港的出版業從來頗自由,禁書進出口的聖地。自國安法一出,今年七月中辦的香港書展,營運方說,若有人舉報書籍涉違國安法,會召警方處理。而亦有人發現,於官方在全港的圖書館搜索系統,黎智英的多本自傳已經消失了,或不准借閱。
黎智英的歷史,有那麼令人害怕嗎?他的故事,也是千千萬萬香港人經歷過。那些年,大量人口為逃避政治運動,或追求更好生活,從中國內地逃難到港。在廣州,這段歷史叫「大逃港」。南中國的人民,抱着一只籃球或車呔,穿一條底褲,或爬山或游水,南來香港,尋找自由和生存的機會。
黎智英在廣州出生,父親很早來港,母親被抓往勞改,自小和輕微智障的姐姐及攣生妹妹一起求生,甚麼低下層的工作也做過,能夠有一口豬油撈飯吃已經很快樂。據說,今日黎氏能受得了香港監獄的狀況,部份原因,也因為出身寒微,捱得苦。
《大國民》始終是一套美國電影,說的是,發了達的Kane,無論多奢華的日子,也沒法滿足他,從政失敗,人民不愛他,他卻嘗試從一個失意歌女身上找真愛。然而Kane想操控歌女,兩人最後亦不歡而散,歌女離他而去。Kane在大屋Xanadu中孤獨終老,畢生追尋的是甚麼?
Kane在病榻上呢喃了幾次:「Rosebud」(玫瑰花蕾),一位記者於是展開偵查這名傳媒大亨死前的遺言究竟是指甚麼?是名是利?是兄弟情?是愛情?
電影最終幕,大堆官僚在點算Kane財產,在豪宅裡把已逝主人的藏品分類,值錢的放一邊準備變賣,不值錢的一概扔進火爐即場銷毁。其中一個木製雪橇玩具被指為「便宜貨」,被扔進火爐。
鏡頭大特寫雪橇的圖案,正是一朵人手畫的玫瑰花圖案。回帶電影開場,貧窮的Kane在冰天雪地的美國小鎮,被逼離開親生父母,到富翁家作養子,母子別離之前,少年Kane正在小屋門外的積雪上玩樂,伴着他離家的只有那只雪橇玩具。即使富甲天下,死前一刻,他還是想起自己那個寒微的家和父母。
我們的大國民,又有沒有他的玫瑰花蕾呢?黎智英坐囚前,不只一次接受訪問,說得哽咽,「香港的自由社會給了我這一切,為了回報這份自由,或許是時候我要為它付出。」“I came here with nothing, the freedom of this place has given me everything. Maybe it’s time I paid back for that freedom by fighting for it,” (法新社,2020)
12歲的黎,游水來香港後,由工廠散工做起,之後矢志要當老闆,開了製衣廠,佐丹奴曾是八十年代非常成功的成衣品牌,其推銷手法新穎,讓黎氏擁有強大資本,進軍傳媒業。
在傳媒業,由《壹週刊》到《蘋果日報》,他以優厚的薪酬招兵買馬,然而要忍受高壓工作環境也讓不少傳媒人又愛又恨。《壹週刊》聞名的「鋤書會」讓人聞風喪膽,公司競爭激烈,黎老闆炒人也手起刀落,如此管理風格和一般文人辦報相去甚遠。但香港曾經有一種精神,就是雅俗混雜,創意爆發,沒有界線的創新,也讓整個香港傳媒界風起雲湧。
在壹傳媒工作過的人,被該公司解僱過的,或會擁有深深的恨,但我也認識不少同業,對公司,對黎老闆,又恨又愛。尤其在香港如此風雨飄搖之日,黎氏本有機會脫身,但他卻一步一步走進牢獄。一位生意人,由擁抱自由市場,到擁抱自己相信的理念,不能自拔。
壹集團至今,有多位高級管理層及主筆以國安法被捕。公司資金被凍結,向員工出糧也有困難。有員工卻說,寧可自動辭職也不願被解僱,「不想公司蝕錢」。
黎老闆在囚車出入法院,原來追着囚車喊「老闆!加油!」的壹集團高層,現在自己身在囚車中,換成其他暫且獲保釋,或暫時安好的同事追着囚車大喊:「羅生,加油!張生,加油!」採訪法庭的《蘋果日報》記者,由寫抗爭者的故事,變成寫老闆的法庭新聞,變成寫上司成為被告的採訪筆記。
一位在《蘋果日報》打工的攝影記者說,在法庭第一排旁聽後,被公司派往「上山」去拍攝羅偉光總編被收押荔枝角收柙所的照片。由於那個山坡偏僻,要爬好一段路寄身樹叢以超長鏡才可以拍攝得到。「幸好你下囚車時沒有回頭,否則我應該會崩潰了。」平日在公司撞口碰面的上司,這一天,成為了照片新聞裡的主角。零距離的痛楚。
在香港,被關押的抗爭者,包括黎智英本人,在香港監獄有權訂閱一份報紙閱報,當中包括蘋果日報。這是牆外人們不明白的狀況。沒有了蘋果,就如切斷了關柙者對外資訊的一個重要選擇。很多記者或作家繼續寫實體報,也是抱着這種「文字可以進牆」的原因,奮力揮筆下去。總有一些東西,網絡不可取代。
說回我們的「大國民」,他沒有孤獨終老,因為他走了一條不一樣的路。黎老闆的妻子,在壹集團運作的最後一晚,受同事擁簇,在最後一份《蘋果日報》付印的時候,她獲員工們的深深擁抱。
或許,黎老闆也有他的「玫瑰花蕾」。據說,黎智英還未偷渡來港時,只有八、九歲的他,替別人在廣州車站開車門托行李,獲得小小打賞,有時是錢,有時是禮物,有時甚麼也沒有。
但他很記得,有人給了他一片巧克力:「我那時完全不知道香港是怎樣,但把巧克力放在口中,天下間有這麼美味的東西,來自一個地方叫香港,那時我便認定,香港就是天堂,我要去那個地方。」
(圖片來源:By RKO Radio Pictures, still photographer Alexander Kahle -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er, Volume XII, Number 12, January 1941 (front cover), Public Domain,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46766797)
2077 夜 氏 在 陳艾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Dear my leaf
日子居然就這樣飛快的過了六個月
你現在會抬好高好高的頭
會精準的把餅餅放嘴嘴中
會遠遠的就對我笑
恭喜你六個月大了
爸爸媽媽帶你來還沒有你之前
我們最喜歡來放空的宜蘭
這也是爸爸媽媽第一次讓你外宿
你好棒 吃好睡好的
半夜爸爸跳舞你也沒有醒來
雖然因為疫情我們只能呆在房間裡頭
媽媽又偷懶只帶了一隻兔兔一個玩具
但希望妳有喜歡窗外的大樹和池塘的魚魚
和擠在爸爸媽媽中間睡不用回小床的日子
希望你繼續平安健康長大
媽媽一樣會每天在你醒來和睡前時都給你一個笑容和擁抱
我最可愛的小胖胖🖤
2077 夜 氏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國際政治經濟社會新聞重點》1/28
* 截至昨天(27日),中國新增武漢肺炎確診病例1771例,重症新增病例515例,死亡新增病例26例。昨天的數據發生變化,確診病例猛增了700多例以外,疑似病例暴增了一倍。目前累計確診病例4515例。—新加坡聯合早報
中國確診病例超4500例 死亡病例過百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00128-1024321?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疾控中心對華旅行警告提升到最高警戒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當地時間27日將針對中國的旅行預防措施提升至「警告」的最高級。這意味著建議旅行者「避免不必要的旅行」。 —CNN
* 【日本將不分國籍公費治療新冠病毒肺炎:今早眾院預算委員會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將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認定為《感染症法》中的「指定感染症」,這意味著不論病患什麼國籍,凡一類二類感染者治療費用將由日本政府承擔,並對患者採取強制入院等。—NHK
* 【確診病例為何急劇增長?】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表示,研究顯示,新型冠狀病毒的人際傳播能力,平均一個病人能夠傳染2到3個人。新型冠狀病毒倍增時間比SARS,SARS是9天左右的時間會倍增,新型冠狀病毒大概6至7天的時間病例就會翻倍。白岩松央視訪問:http://t.cn/A6PMtuKT
* 【全中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4515例,新增新冠肺炎1771例新型冠狀病毒1月27日0-24時,30個省(區、市)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771例,新增重症病例515例,新增死亡病例26例(其中湖北省24例、北京市1例、海南省1例),新增治癒出院病例9例,新增疑似病例2077例。
截至1月27日24時,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收到30個省(區、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4515例,現有重症病例976例,累計死亡病例106例,累計治癒出院60例。現有疑似病例6973例。
目前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47833人,當日解除隔離觀察914人,現有44132人正在接受隔離觀察。—新京報
* 世界衛生組織(WTO)在27日(週一)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範圍的危險程度為「高」,在中國的危險程度則為「極高」。源自中國武漢的2019-nCoV病毒已造成接近3000人感染、81人死亡。
世衛還承認,其在日前發表的報告中,錯誤評估病毒的全球危險性為「中等」。
世衛雖然調整該病毒的危險程度,但仍未宣佈疫情已形成全球緊急狀態。目前,確診病例集中在中國,截止1月27日,海外確診案例37例,零星分佈在泰國、美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尼泊爾、新加坡等11個國家。
本週一,WHO的最新通報表示,譚德塞和其團隊已抵達北京,會見政府官員和醫學專家,瞭解最新的發展情況,並加強與中國應對冠狀病毒方面的合作。
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專家丁亮(Eric Ding)對BBC表示,世界衛生組織應該盡快宣佈,疫情已形成全球緊急狀態。「這個病毒的傳染性已經達到可廣泛蔓延的危險程度。」
他表示,上周世衛表示疫情不構成全球緊急狀態時,可掌握的數據仍不夠多。「但如今我們有足夠的信息了,包括該病毒的傳染指數。」他表示,根據各方的公開信息,估計傳染指數目前介於2.6與2.9之間。這個指數意味著,每名病人平均感染2.6至2.9個人。
丁亮指出,新型冠狀病毒展現高度傳染性,在病人出現症狀之前就具有人傳人的傳染能力。根據目前的研究結果,新型冠狀病毒的潛伏期平均為7天,最長可達14天。
鑒於較長的潛伏期和隱蔽的高傳染性,丁亮認為,武漢「封城」的舉措「來得太晚、作用甚微」。 武漢市長周先旺日前證實,在封城之前,已有500萬人離開武漢。
世衛對「全球關切的公共衛生緊急狀態」的定義基於致死率、受影響人口大小及在全球的分佈,以及在全球調動資源的需要。目前,有兩種疾病被世衛認定引發了全球緊急狀態,分別是伊波拉(Ebola)病毒和俗稱小兒麻痺症的骨髓灰質炎。
批評人士指出,世衛對緊急狀態的判定通常需時過長。伊波拉病毒於2018年5月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爆發,至今有3300宗病例,並且有高於50%的致死率,但世衛直至2019年7月才就此宣佈全球緊急狀態。亦有批評指,世衛宣佈緊急狀態只是一種官僚形式主義,對抗擊疫情的實際幫助並不大。
預料世衛將在本週重新評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危險程度。—BBC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1275557
* 【河南首例新型肺炎死者病情:此前有慢性氣管炎等疾病】據南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獲悉了河南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死者常某,男,79歲,唐河縣人,長期武漢居住史。2020年1月22日因咳嗽、氣喘入院治療,入院診斷社區獲得性重症肺炎、膿毒血症、Ⅰ型呼吸衰竭,1月25日23:05搶救無效死亡。患者有慢性支氣管炎、營養不良基礎疾病。死亡診斷:社區獲得性重症肺炎(細菌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膿毒血症、Ⅰ型呼吸衰竭。患者既往有慢性氣管炎、營養不良基礎病。—新京報
* 【中國企業加班加點生產核酸檢測產品:有新型檢測產品30分鐘可出結果,有望在基層醫院普及】核酸檢測試劑盒是診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關鍵所在。中國政府正在加快審批,企業抓緊研發。有檢測試劑盒生產企業告訴媒體在火速獲得審批之後,新生產的產品可以快速應用到一線,緩解疫情初期防控物資不充足的問題。
目前,中國國內多家醫療器械企業已經開始新產品的研發,部分新型檢測產品,不僅30分鐘就能精准快速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結果,而且使用條件相對簡單,有望在基層醫院普及。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疫情防控和應急審批機制推出,部分技術含量更高的企業將搶佔市場先機。—Forbes
* 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專家丁亮(Eric Ding)對BBC表示,世衛應盡快宣佈疫情已形成全球緊急狀態:「病毒的傳染性已經達到可廣泛蔓延的危險程度」。—BBC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1275557?at_campaign=64&at_custom2=facebook_page&at_custom4=454A0DE6-417C-11EA-B977-58D9923C408C&at_custom3=BBC+Chinese+(Traditional)&at_medium=custom7&at_custom1=%5Bpost+type%5D
* 世衛報告的註釋說明,世衛在1月23日、24日、25日的報告中表示全球風險「一般」,是做了「不正確」的陳述。瑞士公共衛生學院聯合主任法拉歐說:「這是個錯誤,絕對是個很大的差錯」。—BBC,法新社
* 【武漢肺炎】 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表示,根據研究模型分析,目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每6.2天會倍增,預估武漢市已有4.4萬人感染,整體疫情會在4、5月「見頂」,至6、7月慢慢減退。—BBC
* 【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封城後武漢預計2個月能穩定,未來2周是各地篩查輸入病例的關鍵期】上海市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教授受訪:武漢現在是大決戰了,之前努力很快會見效,武漢預計兩個月會穩定下來。但武漢外的事情極其複雜,對各地衛生管理部門是極大挑戰,如果防控不善,不能高效篩查患者,可能會出現第二個武漢。—Forbes
* 【德國確認首例武漢肺炎病例 美股下跌美加均提高旅行警告】 隨著中國官方稱潛伏期仍可傳染,對病毒傳染性的擔憂加大,美國國務院和疾病管制中心分別提高旅行警告,加拿大提醒公民重新考慮前往中國的旅行 。—Bloomberg
* 按照計劃,美國的包機今天將抵達武漢,撤離美國公民。但是人多座位少。在武漢大約有1000位美國公民,飛機只能容納230人。美國國務院官方三緘其口,不願意透露具體哪些人會被撤離。美國國務院說,優先考慮受到病毒威脅風險最大的人。
除了美國外交官,能擠上包機的普通美國民眾非常有限。目前收到了通知,可以乘包機離開的美國民眾,好幾個都是拖家帶口,有小孩的。下面是幾位華爾街日報採訪的美國公民:
Priscilla, 35歲美國媽媽,與8歲的女兒收到了包機通知,但是她說不知道怎麼去機場。。。因為公共交通都沒有了。周日的時候,她就在路上看到了一輛車。
Benjamin, 美國爸爸,妻子是武漢人,有一位7歲的女兒,但包機只限美國公民。 Benjamin說如果不能一家人一起,他就考慮把女兒送走,自己留下來陪老婆。
在武漢還有不少安了家的美國人,他們覺得與家人在一起比跟一幫可能有潛在病毒的人長時間坐一架飛機更安全。
這架包機上安排有醫護人員。飛機將會首先飛往阿拉斯加州的安格拉治,乘客將在機場一個封閉的候機室接受檢查。如果出現疫情,當地醫院可以醫治。飛機之後再飛往目的地,包括加州洛杉磯以東的安大略。—華爾街日報
* 【世界擔憂新型肺炎影響供應鏈】中國1月27日宣佈春節休假延長3天,到2月2日。春節假期的延長非常罕見。一些地方政府還出現了延期復工的動向。如果工廠復工延期拉長,有可能給世界供應鏈造成影響。—日經新聞
* 日本首相安倍把新型肺炎指定為「政府指定傳染病」。這意味著可以「強制」病人住院,直到痊癒。
醫藥費全部由日本政府負擔 ,不分國籍和簽證種類,也不公開患者國籍。1-29日日本將包機將口罩和防護服前往武漢支援,回程接回駐武漢的日籍人員。另外日本國際醫療中心速報:日本將派遣醫療工作者趕赴武漢一線支援。—日經新聞
* 日本大分市和武漢市是結盟友好城市,3萬個口罩,已從大分市出發,運往武漢。紙箱用中文寫著:「武漢加油」! —鳳凰衛視
* 【武漢市長周先旺稱願為封城革職 與市委書記馬國強「承擔什麼責任都可以」】前一天剛因把口罩戴反遭網民炮轟的武漢市長周先旺,昨天(27日)拋出「願意革職以謝天下」,掀起了更多話題。周先旺昨天戴著口罩走進央視直播間,闡釋封城的決定。他形容,對超千萬人口的城市採取封城,在人類城市發展史上前所未有,可能把疾病阻斷,但會在歷史上留下罵名。—-新加坡聯合早報
* 川普表示願幫助中國抗擊疫情:川普普27號上午發推:隨時對中國提供援助。下午美國副總統彭斯重申,美國隨時準備援助中國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美國政府,特別是疾控中心正在採取「強有力的措施」來應對這種病毒。全美已經在20個機場進行了檢查,美國將與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同時採取必要的行動保護美國人民。今天在白宮農歷新年慶祝活動上,美國商務部長羅斯,邀請全場為新型冠狀病毒的遇難者默哀。 —-FOX,鳳凰衛視
* 新加坡衛生部昨晚11時宣佈第五起確診武漢肺炎新病例。政府跨部門抗炎工作小組昨天也宣佈三項應對武漢肺炎的新措施,包括強制申請14天缺席假、加強機場邊境防護,以及擴大旅遊警示範圍。—新加坡聯合早報
從中國返新學生醫護員須請假14天 https://www.zaobao.com/news/singapore/story20200128-1024168?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中國國家衛健委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今日(28日)公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指出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同源性達85%。—新加坡聯合早報
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同源性達85%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00128-1024336?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土耳其強震導致32人死1607人傷】土耳其東部埃拉澤省24日發生的芮氏規模6.8強震,到26日中午已有至少32人死亡,傷者人數為1607人。據悉,救援人員夜以繼日行動,從廢墟下共救出45人。當局初步調查,有76座建築物坍塌。總統埃爾多安表示,將竭盡全力開展搜救活動,採取所有措施救出幸存者。 —新加坡聯合早報
* 【巴西百年最強降雨】巴西東南部米納斯吉拉斯州自1月23日開始強降雨,導致該州多地出現山體滑坡,好多市鎮發生建築物倒塌事故。據瞭解,強降雨已導致該州至少44人死亡、12人受傷,另有19人失蹤,1萬7000余人流離失所。根據巴西國家氣象局的數據,這次大雨是百年來的最強降雨。—新加坡聯合早報
* 美國最高法院週一(27日)通過了川普政府的強硬移民政策。允許當局在審批綠卡時考慮申請人是否享用公共福利。—新加坡聯合早報
美最高法院批准川普強硬移民政策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00128-1024330?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巴勒斯坦總理阿什提耶週一(27日)說,美國即將公佈的所謂推動解決巴勒斯坦與以色列問題的中東和平方案違反國際法,國際社會應拒絕這一協議。—新加坡聯合早報
巴勒斯坦呼籲國際拒絕美國的中東和平方案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00128-1024320?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軍方證實飛機在阿富汗東部墜毀。 駐阿富汗美軍發言人說,還在調查墜機原因,但目前沒有跡象顯示飛機是被敵人擊落的。 而塔利班的發言人則在聲明中說:美國入侵飛機是被擊落的,有很多美方官員死了。包括CIA高管。塔利班還說,擊落這架飛機對美國從阿富汗撤軍的談判沒有影響,雙方尚未達成任何協議。
The US military has confirmed one of its planes crashed in eastern Afghanistan on Monday. —BBC
Afghan plane crash: US jet comes down in Taliban territory https://www.bbc.co.uk/news/world-asia-51264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