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兒育女是社會新陳代謝延續下去的重要機制,文化的傳承與社會群體的再生產都仰賴於此。但在疫情期間,當人們看到未來的不確定感,又會做出如何的選擇?是會積極生育延續物種?還是會選擇降低生育孩子的壓力呢?
這篇來自【日經新聞中文網】的報導,分享了日本在過去一年之中結婚率與生育率的下降趨勢,這也帶我們進一步思考台灣人面對疫情又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
由於新冠病毒對孕婦和胎兒的影響不明、以及生育時無法在場陪同等原因,避免懷孕的人被認為增多。日本運營育兒相關網站的BabyCalendar統計顯示,在新冠流行前希望生第2個孩子等的母親中,約3成因疫情擴大而推遲和放棄懷孕。
日本2020年度的結婚數比2019年度減少16.1%。日本具有不結婚就不生孩子的傾向,結婚推遲也推動少子化的加速。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日經新聞中文版】〈新冠疫情加速日本少子化〉
https://zh.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politicsasociety/44858-2021-05-26-01-43-02.html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28的網紅台北市議員徐弘庭,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北市人口數、生育率、結婚率每下愈況,柯市長2019年曾說,砸錢不能解決問題;結果2020年11月,柯市長竟拋出要發結婚津貼,結果民政局評估效果有限,暫不會執行;如今還想以「三機助婚姻」(洗碗機、烘衣機、掃地機),甚至推出交友平台來促進結婚率?!徐弘庭請民政局長三思而後行。...
2019 結婚率 在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母親節快樂|親職的公共支持和性別平等落實,還要再努力!】
母親節快樂❤❤❤!希望大家都有回家好好休息、好好陪陪家人,也跟辛苦的媽媽們說聲母親節快樂!一起度過溫馨的節日:)(慶祝母親節同時也要記得非必要不要去人潮擁擠的區域、戴口罩、勤洗手、維持社交距離!)
除了祝福每一個母親可以快樂,在這邊也想跟大家聊聊,在性別觀念和社會、公共化支持仍有許多努力空間的現在,「成為媽媽」還是一件很艱難的決定,而現況上養育工作多半落在母親身上,更加深了母親的辛苦。
上個月,美國CIA最新報告,預測2021年台灣的生育率在世界國家排行最後,每名女性僅有1.07個孩子。這個消息在各種媒體上引起一陣軒然大波。為了面對少子化危機,行政院長蘇貞昌4日舉行跨部會會議,會中初步決議擬定相關政策,如產檢免費次數提高至14次、產檢項目增加、留職停薪津貼條件放寬以及產檢假由原定5天增加至7天,增加兩天擬由政府來補助雇主。
#成為母親的決定十分艱難
「成為家長」在台灣越來越成為勇敢的決定,因為青年普遍低薪,在高房價的現在,房價所得比不斷攀升,多數年輕人根本無法負擔建立家庭的成本、更遑論生養孩子,再來因為難以尋覓理想的對象,因此結婚率也低、或是普遍晚婚。
而成為媽媽更是艱難的決定,2019年兒福聯盟的《2019年台灣女性生育意願和育兒現況調查報告》就針對20-44歲的女性進行網路問卷調查(有效問卷9706份),其中顯示,近半數女性認為「沒有一定」要生孩子,這個狀況在20到29歲未生育的女性中最顯著,六成以上的女性認為一生中不生孩子也沒關係。然而總體而言,有生育意願的女性仍有59.6%,但其中這些女性有34.4%認為生養小孩得不到工作職場的支持,42.3%則表示政策上的支持不足夠。
#成為母親之後經濟與生活失衡
根據2019年兒福聯盟的同份調查,在已經成為媽媽的女性當中,會發現75.4%的職業婦女媽媽們經常感到工作和育兒不平衡,而且越常感到失衡的媽媽,越不想再生;另外在全職媽媽困擾的事情中,前兩名為為經濟不獨立很有壓力(72.1%),以及過於疲累而健康不佳(72.1%)
此外,2019年媒體報導人資公司調查發現,台灣女性中途離開職場三大原因,都與兼任母職有關,逾八成30歲至49歲婚育年齡女性,想重返職場。二度就業路更艱難,六成七女性擔心家庭支援系統不足,例如先生不支持或沒人帶小孩。
還要再努力:#合理房價所得比、#青年薪資提升、#公共支持育兒措施 與 #性別平等落實
最後《2019年台灣女性生育意願和育兒現況調查報告》發現合理房價(41.7%)、收入增加(36.7%)、企業友善育兒的措施(32.1%),最有機會提高女性生育的意願。
上述提到的問題,都顯示出社會經濟結構的失衡,讓青年陷入低薪高房價的困境,再加上政策目前多半強調生育補助、育兒津貼等一次性的獎金,如公立托嬰、社區公共托育家園、公立與非營利幼兒園等布建仍然不足,以基隆為例,雖然近年公共托嬰與托育已有佈建,但名額仍然不足,尤其因為場地難以尋覓、公共經費不足等,讓許多家長很難得到公共化的育兒支持。
同時因為性別觀念仍未平等、性別間的薪資仍有差異,養育與親職責任最後多半落在母親身上,導致許多女性生育小孩得離開職場,雖然養育小孩仍帶給媽媽成就感,但在經濟獨立與自我實現的需求,在母親身上仍成為難以實現的目標。
在母親節這天,除了祝福母親快樂,也特別和大家聊聊社會經濟結構與政策上還未能解決親職與母親的困境,也希望有更多人一起來正視這個議題,監督中央與地方政府投入更多的心力來面對青年低薪、房價所得比,以及在教育、職場等場域落實性別平等的概念,並把政策資源集中投入在公共育兒的佈建,才能讓「成為母親」可以有更多公共和社會支持,而不再如此辛苦。
2019 結婚率 在 大紀元 epochtimes.c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中研院社會所副所長陳志柔指出,台灣少子化主因是這個~👈
2019 結婚率 在 台北市議員徐弘庭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北市人口數、生育率、結婚率每下愈況,柯市長2019年曾說,砸錢不能解決問題;結果2020年11月,柯市長竟拋出要發結婚津貼,結果民政局評估效果有限,暫不會執行;如今還想以「三機助婚姻」(洗碗機、烘衣機、掃地機),甚至推出交友平台來促進結婚率?!徐弘庭請民政局長三思而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