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要成就自己的「天命之路」、成為永遠的執政黨,仍須有側翼、網軍、親綠媒體眾口鑠金、同聲一氣,加上所有監督機制消亡,還有公民團體潰散,這三大要素那一天同時出現,也就是台灣民主敗亡的那一天!>
這件事要從15年前談起,當時由施明德發起的百萬人倒扁運動,曾經創下台灣公民抗爭史的高峰,塵埃落定後再來回顧「百萬紅潮」,後來大家會發現這其實只是民進黨短暫的挫敗,民進黨很快的「從廢墟中再起」,現在已第二次再執政,毫不猶疑的破壞各種監督機制,一心朝「天命政黨」邁進。
當台灣出現「命定之黨」,就是台灣的民主終結日,因為「命定」和民主的開放多元完全不相容,如果我們還想要保存民主制度,也許現在就要思考,此一歷史的重大弔詭是如何發生的。
當年的百萬紅潮忽起忽滅,但除了施明德留下的影像紀錄及書以外,卻如雪泥鴻爪、了無痕跡,所有的參與者有如V怪客、快閃消失在街頭,曾被形容是台灣最神祕的政治運動;施明德未繼續組黨因此無法將此一巨大動能以組織的方式存續,然而,如此巨大的政治運動不可能毫無衝擊或效應,事實上,紅衫軍百萬紅潮政治上最大的受益者是當時仍是台北市長、而且保持距離的馬英九,他接下來兩年勢如破竹、先拿下國會多數、再贏得總統大位,讓國民黨再度登上高峰。
事後回看,這個國民黨高峰其實是走向衰敗的開始,2008年選舉的觀察重點並非國民黨大勝、民進黨大敗,而是因為貪腐敗壞頻傳的民進黨卻仍拿下4成2支持度,雖然不及2004年的過半得票,但比起2000年的3成9,卻還是有所成長;換句話說,那年的大敗反而凸顯出民進黨的強勁,最能了解這一點的,應該是當時倉皇接下黨主席的蔡英文,她及民進黨在一年後就讓國民黨在縣市長選舉中拿下敗績。淺嘗甜蜜的復仇滋味。民進黨從「廢墟」到再次執政,花不到十年的時間。
就像政治學者吳乃德《台灣最好的時刻》一書所描繪的,從黨外一路走來的民進黨,承擔了台灣人民主的期許,許多人付出血涙的代價、終於爭取到民主,人民的支持是最好的報答,民進黨在民間的強勁其來有自;但一個推動民主運動的政黨,最後卻未必是維繫民主的政黨,民進黨政府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蔡英文時代是否比陳水扁時代民主?有一個簡單的指標:在陳水扁時代猶有如羅秉成、李文忠這樣的諤諤之士,到了蔡英文時代,卻是全黨噤聲、不然就自甘成為政黨的工具,民主之風如何?一看可知。
理論上,經過二次政黨輪替的國家,應該已達到民主鞏固的初步目標,但觀諸台灣現狀,卻完全不是如此,試想,有那一個民主國家的疫苗購買趕不上嚴重落後,在野黨卻完全無法監督、立法院疫苗調閱委員會好不容易成立卻無法開會;台灣扶植國產疫苗更是迷團處處,以「免疫橋接」取代「三期臨床」,國人完全不了解決策過程,國會要求公開國產疫苗採購合約、也遭綠委封殺;至於造成防疫破口的「三加十一」決策,陳時中兩手一攤說「就是沒有會議紀錄」,在野黨提案要求公開、當然也被封殺;民主國家同樣不可能將十幾萬政府官員列入疫苗優先施打名單,被要求公開透明時、行政院竟以維護人民隱私權的個資法來拒絕。
從黨產條例到進口萊豬,民進黨二次執政以來、早已充分運用一黨獨大的優勢、以黨意凌駕民意,但一直到這次政府處理疫情相關決策的濫權、草率,才真正引發民怨,因為這些政策事關人民生命;一般常識是:執政黨平常負執政責任,選舉時再由人民一次公決;但此次疫情告訴我們,當政府完全不受監督時,我們可能要付出昂貴的代價,甚至會有非常致命的後果。
吳典蓉專欄:自居天命的民進黨正在傷害台灣的民主
https://www.storm.mg/article/3800703
2008年 民 進 黨大敗 在 羅智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進駐高雄輔選四天
把野台也從台北拉到高雄
如果你問我,知不知道高雄補選會輸?
我想說的是
真有誰天真的認為這次補選會贏?
但即便知道會輸
也不妨礙我們往贏的的方向全力努力
這是為什麼我要下高雄、野台要下高雄的原因
就如同6月6日罷免一樣
這次的敗選
早在去年就已經寫下結果
國民黨還在還去年的債
所以
當我看到再度有若干聲音
把敗選的矛頭
指向江啟臣主席
有些話,我就不得不說
江主席是國民黨領導人,他當然要負概括的責任
但為了一次必敗的補選
一次還在還債的失敗
要江啟臣全部扛下
會不會太廉價了?
2008年的蔡英文
在民進黨大敗的時候,接下了黨主席的重擔
花了八年的時間
讓民進黨重返執政
江啟臣當黨主席半年
肩上擔的是國民黨極重的沈痾
半年就要算他的帳
究他的責
在我看來
不僅不公道
更重要的是把國民黨帶進更不安定的漩渦裡
為了一次補選消耗一位主席
再花二、三個月時間改選或採代理方式
産生新主席
然後這個新主席
只能做到明年
再花兩三個月改選
選出來的新主席再花半年的時間進入狀況
這不是兒戲嗎?
2022大選轉眼即到
國民黨有那麼多時間可以一直空轉嗎?
是的
江啟臣是該負責
但他該負什麼責呢?
他好不容易已經花了半年的時間熟悉了黨務
他該做的,就是在接下來的任期當中
把國民黨從谷底重新帶起來
而明年他的任期屆滿
那才是檢驗他成績的公道時刻
應江主席之邀
擔任革實院長這四個多月來
我很感謝江主席充分的信任和授權
這段時間
江主席也交出了許多的成績
大家不應無視
先不說高雄市議長補選
在洶洶波瀾中
江主席守住了這一席議長
就拿正發揮強大監督戰力、已讓執政者「驚到」的野台來説
這樣的平台
是前所未有的創舉
但如果沒有江主席的支持力挺
羅智強再怎麼有創意和執行力
野台也很難誕生
最後我想跟大家說的是
補選雖敗
但我認為國民黨的利空已經出盡
接下來就是專心監督檢驗民進黨的時刻
國民黨的聲勢必再起
只要不要再自亂陣腳
不要再內鬥內行
接下來要害怕的
是囂張跋扈、全面腐化的民進黨
江啟臣主席加油
我對主席有信心
2008年 民 進 黨大敗 在 孟買春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明天是李登輝97歲生日。
蔡英文和陳菊今天提前去拜會李登輝,停留約半小時。李也當場向蔡英文連任成功表達祝賀之意。
關於蔡英文種種公開照片,有兩張照片在腦海永遠無法抹滅,一張是這個。冷靜自持的蔡英文依偎在李登輝罕見地真情流露,那笑容,那快樂,簡直是一對父女。
某種程度,李登輝和蔡英文也是精神上的父女。
2018年春天,我們曾經到永和官邸訪問蔡英文,坐在她的小客廳,她說父親蔡潔生跟李登輝是舊識,某年,她陪父親來此拜會李登輝,也是在同一個客廳,老友天南地北聊天,她坐在一旁靜靜地聽,唯一一句話就是:「爸,已經十一點了,我們該回家了。」
蔡是在李登輝的年代培養起來的。1984年,蔡英文28歲,倫敦政經學院畢業,聽爸爸的話回台灣,在政大教書,當法律學者,她會在經濟部擔任顧問長達十多年,累積技術官僚的經驗,或者和父執輩的交情不無關係。
李登輝暗助陳水扁登大位,公元二千年改朝換代,蔡英文被延攬擔任陸委會主委,陳水扁刻意將涉外事務交給前朝人馬,一般的理解是李登輝的託付。
應該可以這麼說,她是李登輝送進去民進黨當養女的。
她2004年才加入民進黨,從陸委會主委到不分區立委,她踏入政壇其實已經很晚很晚,她甚至沒有想當政治人物,她的政治色彩淡到2008年傳說馬英九曾經想要跟她搭擋競選總統!!!!!!!(John F. Copper 2016年, 第188頁)
世事造化,她2008年跑去競選民進黨黨主席,除了辜寬敏和蔡同榮,並為有什麼天王天后競逐,其實可以說民進黨家道中落,各派各房沒人想當家,爛攤子只有丟給這個抱來的養女。最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她撐起家業,可因為是抱來的,即便振興家業,各房也沒把她當一回事。2018年訪問呂秀蓮,講到美麗島事件,呂略帶輕蔑地說我們在美麗島抗爭的時候,她不知道在哪裡呢。做訪問時偶爾會請益一些新潮流的大老,嫌她怯弱,做事抓小不抓大,其實也不是很看得起她。
民進黨的家務事,其實就是一齣民視鄉土劇,抱來的,哪有嫡系長房大孫來得矜貴?民進黨器重的寒窗苦讀,力爭上游當上醫生的賴清德(AKA台獨王子),甚至到後來她精神的父親對她也多有微詞,稱她缺乏決斷力和勇氣,改誇賴金孫。誰當眼巴巴看著她出錯,瞧她去年黨內初選她被酸得多慘。
或者我們也可以這樣大膽臆測,蔡英文是庶出,原生家庭有十個兄弟姊妹,即便么女受寵,這樣的環境長大,不免看人眼色,規行矩步,故而全無老么的嬌氣,在一齣政黨鄉土劇扮演養女的角色也不是太困難的事。
環境造就個性,個性也造就她的命運。她的一切與個性的堅忍也不無關聯。18年中央社訪問她,設計了一份快問快答,問她最喜歡的電影人物,她說可以回答兩個嗎?「一個是長日將盡的安東尼霍普金斯,一個是冰原歷險記的喜德。」
安東尼霍普金斯!!!!是了,忍人所不能忍,苦苦壓抑情感的管家,優雅而自持,這一切都有了解釋了。
有定見,有耐心,這樣的人不怕失敗,台灣政壇人物泰半自戀,馬英九賴金孫柯文哲呂秀蓮,韓國瑜自嘲是一個例外,蔡英文的自律自持又是另外一個(她精神上的父親應該也是這個),政治人物的政治賽局比較像話啪啦KEN,或剪刀石頭布,唯獨她是下圍棋,高瞻遠矚,長遠佈局。
這樣的人是不怕失敗的,看她10年選新北市長敗給朱立倫,12年選總統敗給馬英九,甚至是18年民進黨大敗,個人遭到羞辱式的失敗。但有佈局的人全然不怕失敗,看她2012年那動人的敗選感言多動人,多有風度,因為要贏的人全然知道要怎麼輸。
故而去年6月她接受TVBS專訪如此說道:「政治是禍福相倚,當失敗了以後,盲點浮現,妳反而有自信起來。如果只要做一個什麼事情都不做,只要發津貼的政府,我也可以做啊,大家會喜歡我多一點。我知道我不夠果決,不夠勇敢,但如果說真心話,一個不夠果決不夠勇敢的總統,她敢去做年金改革嗎?她敢花3年的時間去做稅改,然後再3年時間人民才感受得到,我敢不敢去承擔風險?一個總統除了要勇敢要果決,有時候她還要忍辱負重。」
她用堅強意志力扭轉了頹勢,選前的最後星期五,我在蔡英文總部,下午四點掃街車隊班師回朝,擠在騎樓第一排,是歐美老外,是香港政界觀摩團。是跟著導遊小旗子走來走去的日本人,他們在總部買完英粉泡麵帽子,約好時間集合上車。看到蔡英文繞境回鑾,好優雅的日本太太揮舞旗子,小小聲地尖叫著,好像看到寶塚女優蒞臨。其中還碰到一個越南大學生,因為台灣是亞洲第一個通過同婚法,對他是一種盼望,特意花兩周來台灣看看。造勢之夜,自由廣場國圖馬路封街,好多香港人在空蕩蕩的馬路喊時代革命,光復香港,旁邊旁邊有警察,他們笑瞇瞇地說有警察啊,不會吃催淚菸。
競選總部色系是桑青與桃紅,未見國旗國徽,但也未見民進黨綠色十字台灣黨旗,前幾年某新潮流大老譏笑她是文青治國,但人家已經形成一種美學,形成一種氣度,她的選前之夜不搞悲情,不用誰下跪,她理直氣壯地喊:「加薪,我做到了。減稅,我做了。長照,我做了。幼托,我做了,年金改革我做了,國防改革我做了,能源改革我做了,台商回流我做了,社會住宅我做了,婚姻平權我也做了,經濟結構轉型我做了,社會安全網的強化我做了,民主防衛機制的建構,我也做了。」最後,「拒絕一國兩制,我也為二千三百萬人民做到了!」
台灣選舉是家事務,是天下事。小島選舉結果牽動太平洋島鏈國家局勢,島內的選舉變成白宮和中南海國際角力,兩雄相爭,她的深思熟慮和沉穩,則為台灣自美方贏來史上最多的外交利益。
完全繼承了精神父親的意志,甚至走得更遠,管她養女金孫,管他嫡系庶出,我當家,我作主,我就是答案。(我本來要寫這是探春從後四十回逆寫紅樓夢的故事,但想想民進黨也沒這樣優雅,不到曹雪芹的高度,頂多就是汪笨湖的台灣紅樓夢)
台灣每一次選舉都在說一個勵志故事,陳水扁的故事是三級貧戶力爭上游,韓國瑜的故事是中年失業魯蛇的逆襲,至於蔡英文的故事,則是面對逆境,堅持是有用的,努力是有用的。2020總統大選,817萬票說的是《反滲透法》沒有錯,同婚法案沒有錯,年金改革沒有錯,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人民和蔡英文用選票守護了民主,改革不走回頭路,民主,往前進了一步。
照片:翻攝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