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屆金馬獎入圍名單七項觀察】
.
(1)抵制風波衝擊,中國片全退,香港影人來不來?
.
金馬獎並未如預期有中國獨立電影入圍,連紀錄片、動畫短片都沒有獲選,已知可能也只有李丹楓一位中國籍影人入圍(10/2更正),使得金馬獎被打回了1996年以前的狀態。金馬執行長聞天祥在記者會指出今年的中國電影狀況有三種,一是沒報,二是報了撤片,三是報了沒入圍。但當有媒體問到特定的中國電影的參賽狀況時,聞老師卻拒絕透露,理由是為了保護這些作品。
.
不說當然是對的,萬一公開說出沒撤的片,豈不害死人,沒入圍已經很慘,還要被抵制。但今年有撐到最後一關的中國電影或影人,是真的沒有任何一部都達到水準,還是金馬獎有意避免掀起政治風波,且基於保護原則不予入圍,這中間似乎有一些值得臆測的空間。
.
但入圍的香港影人又是否願意來參加金馬獎呢?根據剛剛《東網》的報導,以《叔.叔》入圍最佳男主角的袁富華已經表態不會出席金馬獎。看來要期待在金馬獎看到鄧麗欣為入圍歌曲獻唱,看來也是不大可能。抵制風波依然會持續下去。
.
.
(2)金馬與北影的距離
在大多數中國與香港電影加入抵制的狀況底下,台灣電影理所當然成為最大贏家。在入圍的39部電影當中,台灣佔了29部,也佔據了大多數的入圍項目的席次。雖然有點勝之不武,但今年台灣電影的入圍名單其實並不勉強,《返校》、《陽光普照》、《灼人秘密》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優質台灣電影。
.
由於今年台北電影獎改制(俗稱金馬化),而金馬又面臨中、港電影抵制,所以多少會有名單太重疊的憂心。但金馬評審可能有意與北影品味區隔,在台北電影節入圍12項的《寒單》完全在金馬出局,也排除掉了《傻傻愛你,傻傻愛我》與《野雀之詩》。
.
原以為金馬評審不選《野雀之詩》的原因是為了排除掉電視電影,沒想到公視人生劇展《3天2夜》入圍了一項,說明評審也許只是單純不接受這部片。也有些片在台北電影節幾乎被忽視,卻在金馬有所斬獲,例如入圍六項的《狂徒》。
.
.
(3)最佳劇情片、導演戰況盤點
一如事前預測,金馬獎會在最佳劇情片一項特別注重類型與地區的平衡。今年的台灣代表是《返校》(徐漢強執導)和《陽光普照》(鍾孟宏執導);馬來西亞代表是《夕霧花園》(林書宇執導);香港代表是《叔.叔》(楊曜愷執導);新加坡代表是《熱帶雨》(陳哲藝執導)。不過《夕霧花園》比較特別,這部片的導演林書宇是台灣籍。
.
其中只有《返校》是新導演創作,該片也是繼《超級大國民》(1994)之後又一部以台灣白色恐怖為創作題材的作品,並掀起了現象級的社會議論。但業內人士大概也不太會說徐漢強是新導演,現年38歲的他早在十幾年前就以《請登入線實》(2005)和《匿名遊戲》(2008)受到關注,長年來都有劇情短片或VR作品。然而,金馬評審也繼續維持「新導演不入圍最佳導演」之不成文慣例,並沒有讓徐漢強入圍最佳導演,但這並不代表他無力爭獎,這次同樣以《熱帶雨》入圍的陳哲藝當年就是以新導演之作《爸媽不在家》(2013)獲得最佳劇情片。
.
鍾孟宏的《陽光普照》入圍最佳劇情片、導演是在意料之中,這也是他連續第四部劇情長片入圍金馬獎最佳導演,證明了他依然是台灣實力最堅強的中生代導演。反觀原本被視為同樣的種子之作,張作驥的《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卻沒有提名劇情片,只入圍導演。金馬獎過去通常不會頒發最佳導演給沒有入圍最佳劇情片的作品,這間接說明了張作驥和趙德胤基本上是榮譽陪榜的命。
.
除了上述兩部台灣作品之外,香港電影《叔.叔》堪稱是本屆最大黑馬,在會前僅聽聞友人間傳說這部片的存在,但具體片況未明,只知是一部同志片,香港導演楊曜愷的第三部劇情長片,他同時也以香港同志影展創辦人的身分活躍香港影壇。
.
另外兩個名額,一部給了馬來西亞的《夕霧花園》,一部給了新加坡的《熱帶雨》。這說明了今年金馬獎的南向趨勢。《夕霧花園》是頗具野心的國際合製電影,改編自馬來西亞小說家陳團英的同名小說,原作曾入圍2012年曼布克獎。故事背景橫跨太平洋戰爭、馬來亞獨立運動,相當值得期待。此外,也傳說該片並非以華語為主要語言,應是在主創團隊的華人比例計算上通過金馬標準才取得入選資格。
.
陳哲藝的新作《熱帶雨》描繪的是禁忌的師生戀,之前在多倫多影展首映,並未有太亮眼的口碑。但金馬獎一次讓該片入圍最佳劇情片、導演獎,勢必是認定其有可觀之處。
.
.
(4)金馬獎南向趨勢
今年東南亞作品入圍最佳劇情片兩席,應是史上首次。這也說明了金馬獎持續以華語片、華人為鼓勵核心。除了陳哲藝的《熱帶雨》之外,代表新加坡角逐明年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幻土》也入圍了最佳原著劇本等四項。《幻土》以黑色電影的形式探討新加坡的移工處境,並對政府的填海造陸政策提出了隱晦的質疑。去年該片在盧卡諾影展榮獲金豹獎,也在去年底在台上映。
.
馬來西亞電影則更為豐富,表面上只有《夕霧花園》和《蒼天少年藍》兩部純粹的大馬電影,但其實長期旅居台灣的馬來西亞導演廖克發執導的《還有一些樹》與《菠蘿蜜》都是以祖國為主要創作背景,並且皆涉及到在大馬仍然屬於禁忌議題的馬共。此外,緬甸出身的趙德胤所執導的《灼人秘密》也在金馬入圍八項之多。
.
這次入圍金馬獎的東南亞影人也不少,馬來西亞有李心潔、楊雁雁、原騰;新加坡有許家樂、楊世彬。
.
.
(5)本屆最大驚喜是?
.
除了一舉入圍最佳劇情片的《叔.叔》堪稱黑馬之外,另一驚喜當屬入圍兩項的《五月天人生無限公司》,在記者會現場有記者向聞老師提出質疑,指出「看不出來有什麼動作設計」,聞老師則回應道,該片動作設計的可觀不在於五月天的走位,而是其他3D的部分。此外,還有一部神秘香港片《金都》也提名了最佳新導演等三項,同樣是今年的驚喜之作。(註:因有人誤解,在此解釋。稱之為神秘片並非意指該片是突然冒出來的,而只是單指事前我們真的不知道有哪些香港作品報名,有任何作品報名參賽都著實讓人感到驚喜。)
.
此外,如果以個人為單位,本屆有兩個特別值得矚目的大黑馬。一是以《聖人大盜》提名最佳新導演獎的徐嘉凱,他過去以自編自導的《Mr.Bartender》、《私室》等網路影集在網路上獲取一定知名度,籌資拍攝的《聖人大盜》據他在訪談所說,這是一部「《無間道》加《華爾街》還有區塊鏈的電影」。實在令人感到費解,現在又入圍金馬獎,證明可能真的有可觀之處,足以擠掉謝沛如、藍正龍、施立等新導演角逐者。
.
另一個黑馬是以《我的靈魂是愛做的》提名最佳新演員的邱志宇,過去以《台北物語》「Tony哥」之名走紅的他,首次獨挑大樑就入圍金馬獎。當現場有媒體質疑邱志宇的新演員身分時,聞老師指出,他在《台北物語》中的戲份並非主配角,只是因為很愛跑映後座談而給了大家如此誤解。
.
其他沒有在普遍意料之中,最終卻入圍演員獎的還包括段鈞豪《下半場》、楊世彬《熱帶雨》、李英銓《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朱柏康《金都》、區嘉雯《叔.叔》。對於台灣影迷而言,除了段鈞豪之外,大家可能都感到有些陌生。
.
.
(6)本屆最大遺珠是?
.
當然是《江湖無難事》,原本被我看好將能入圍十項以上,結果最後竟只以兩項作收,遺珠項目族繁不及備載。回顧這次的片單,我主觀認為這是評審對喜劇片接受度明顯太低的問題,並非是作品本身有任何明顯的缺陷。過去這般黑色喜劇/鬧劇在金馬獎向來不走運,連奕琦的《甜蜜殺機》(2014)當年也進僅入圍一項。
.
藍正龍的《傻傻愛你,傻傻愛我》也是本屆金馬獎的遺珠之憾,但未能入圍的原因其實不難理解,因為該片並沒有太突出的表演、技術呈現。另一個新導演之作遭到埋沒的例子是謝沛如的《大餓》,竟然連新導演獎都沒份。反而有入圍新導演獎的《菠蘿蜜》也是另一個可惜的例子,該作的敘事手法有違常情,但電影所傳遞的情感卻細緻如詩,在演員和技術項目被完全忽略實在令人意外。我個人偏愛的《樂園》最終也只以一項作收,殊為遺憾,所幸新演員原騰的表演還是有被評審注意到。
.
.
(7)默默創下的金馬新猷
.
本屆最佳動作設計獎雖然只有四項,不足額。但入圍的四部電影都是台灣電影,動作指導也除了洪天祥之外應皆為台灣籍,其中洪昰顥以《狂徒》和《下半場》一人佔下兩席。這其實締造了一個金馬新紀錄。
.
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首屆時獎項名為最佳武術指導)自1992年創立以來,台灣電影僅得過一次,即李安執導的《臥虎藏龍》(2000),獲獎者則是香港籍的袁和平。不過《臥虎藏龍》本是多國聯合出品之作,並不是純國片。過去從沒有過純粹的台灣電影在該項獲獎,甚至沒有任何一位台灣動作指導入圍過本項,在今年金馬獎,兩項障礙都確定被雙雙改寫。
.
.
(後記)
由於很多作品都還沒有看,便不一一點評或預測,詳細的入圍分析還請持續鎖定無影無蹤。此外,今年的47項預測,中26項作收,預測成功率為5成53,算是普普通通,可見範圍變小了,也不見得比較好預料。
.
.
(圖為《熱帶雨》劇照,圖左為入圍最佳男配角的許家樂,圖右為入圍最佳女主角的楊雁雁。)
.
.
#金馬獎friDay影音獨家線上直播
金馬獎線上直播官方網站:https://video.friday.tw/
金馬獎資訊網站:https://video.friday.tw/act/tgh
friDay影音
#金馬獎 #熱帶雨 #江湖無難事
#陽光普照 #夕霧花園 #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
#灼人秘密 #菠蘿蜜 #狂徒 #聖人大盜 #樂園
#返校 #下半場 #我的靈魂是愛做的 #大餓
#人面魚紅衣小女孩外傳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1994年台灣電影」的推薦目錄:
1994年台灣電影 在 JC LIN 林振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堅持在一個行業做到快五十歲,竟然還要擔心失業,真是夠了。不過電影環環相扣是真,自製片遇到好多好多的困難,我知道很多地方還不夠完美,但我真的沒辦法再重來一次,再一次就讓你燒掉預算,每個決定都變成一場豪賭。
可怕的是,重來一次,又遇到了新的問題。
【我其實是非常害怕的──專訪金馬獎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劉三郎】
一般電影的愛好者,可能對導演、攝影師等美學知之甚詳,卻未必知悉在電影拍攝環節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跟焦師」角色。在基本的攝影理論中,光圈、焦點可說是兩大要素,前者控制曝光程度,後者確保影像品質,而電影攝影屬於複雜的動態攝影,演員時而走動、時而奔跑,鏡頭時而全景或中景,時而近景或特寫,當光圈確定後,如何確保拍攝主體的清晰影像,便是跟焦師的職責所在。
劉三郎是台灣電影圈著名的跟焦師,1969年生於彰化花壇的他,於1988年就讀世界新專電影科,自此展開他三十年的電影人生。拍過數十部電影的他,曾經協助楊德昌、陳國富、林正盛、蔡明亮、鍾孟宏等導演拍出許多台片,也見證了如陳湘琪、劉若英等優秀演員的誕生與茁壯,那些導演所想要的影,那些演員身上的焦,皆是由他所把關。
今年的金馬獎將「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頒給劉三郎,不僅實至名歸,更是為許多在拍片現場打拼的人們打了一劑強心針。本文由與劉三郎的長訪整理而成,本想藉著他的豐厚經驗,耙梳台灣電影三十年來鮮為人知的拍片現場,卻也意外發現台灣電影從業人員的美麗與哀愁。
◎
問:
你接觸電影至今已滿三十年,想先聽你聊聊和電影是如何結緣的。
劉:
我高中就讀台中二中,每天都騎車往返學校,途中都會經過台中的一間戲院。當時,我會省下公車與喝可樂的錢,每個禮拜六都去戲院看兩部電影,那時便感覺自己很喜歡電影。要繳交三專志願卡之前,我看了《末代皇帝》(1988),非常震撼,便只在志願卡填了一個科系:「世界新專電影科」。
如願進入世新電影就讀,畢業後去當兵,退伍後第一天(1993),我就進了阿榮影業,給自己兩年的時間,想好好扎實地學習拍片實務。在阿榮工作是很拮据的,那時的薪水是一個月是一萬三千元,出班費一班也只有三百元,而那時我當兵一個月就可領到一萬零伍佰元。
在阿榮的日子,儘管辛苦,也學了很多。比方那時認識了李師傅(按:李龍禹,電影燈光師,第46屆金馬獎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獎,於2014年過世),他是寫實派打燈的開端,早期的打燈會先考慮演員而後思考光應該從哪裡來,李師傅不來這一套,覺得要依照現場光線而因地制宜,才會顯得寫實與自然。另外,他脾氣超好,從不亂罵人。儘管和他合作的片子不多,但我從他身上學了很多,至今仍非常地懷念他。
◎
問:
在阿榮時期,你首部入行電影是楊德昌導演的《獨立時代》(1994),從師於李龍禹師傅擔任燈光組的工作,之後也在《麻將》(1996)擔任攝二助,能否請你聊聊楊導呢?
劉:
我沒有什麼資格談論楊導,在那個年代,他對我而言是教科書上的人物。僅能談談點印象。
楊導是我看過最聰明的人,當他講戲的時候,你會知道這位導演腦袋非常清楚。而且我沒有看過一位導演一坐下來,整間房間便清空了,都沒有人,大家都跑光了。他是位非常有氣勢的導演。
在拍楊導的電影時,那年代還沒無線發射器,而楊導的攝影機運動又喜歡很大的,場景可能涵蓋兩三個房間,然後攝影機用Dolly(架在軌道或軌道車上左右移動)在地上推,那如何架設監視電視(Monitor)而不使電線穿幫,就變成很大的挑戰,有些場景甚至是無法插電的,我們還要設計不斷電系統……當時的我們,每天都在挑戰這些難題。
《獨立時代》由麥當勞的孫大偉投資兩千萬給楊導拍片,在九○年代初期是非常高檔的拍片預算,但楊導還沒拍完就把錢花完了,電影因此停拍約一個月,後來楊導又籌到了約七百萬,才繼續把電影拍完,所以這部電影的風格因預算關係而有點參差,有些華麗,有些則貧瘠:華麗部分(如Molly家)是在前半段拍的,而那些看起來比較窮一點的戲(如Molly的姊夫家),則是在後段半拍的,攝影師也換成展哥(張展)。也因為器材規格有落差,當時展哥面對楊導的要求時,多少感到有點委屈。
楊導在拍《一一》(2000)時,我在拍陳以文的《運轉手之戀》(2000),因此錯過再度合作的機會。當年《一一》拍攝期間,我們聽到蠻多狀況的,比方換底片一直出包;比方《一一》拍攝期間休息兩天,便把攝影機外租給拍廣告的,廣告圈習慣調成1秒30格來拍攝,結果機器還回來後,攝助忘了調回來,拍了一天的底片便全毀了……楊導當時幾乎把台灣業界的攝二助都換過一輪了。
◎
問:
很難想像看似精準無比的《一一》,背後還有這麼多曲折故事。那時候還是底片時代吶。
劉:
我蠻懷念底片年代的,那時候大家做事比較認真。當攝影機一roll起來,所有人也跟著動起來。底片拍攝的成本高,大家會更兢兢業業、聚精會神。
我記得有一次我們在花蓮拍片,劇務送回台北中影沖印後再送回花蓮,然後包下某戲院的午夜場時段,相關人等就做好等著檢查片子。若看到燈在閃,那可能發電機要換人了;若看到刮片,那大概攝二助就不用來了;若看到失焦,這倒還好,但攝大助就要請客啦(笑)。
◎
問:
1995年8月,你在拍完《麻將》之後,便離開阿榮影業,開始自由接案至今,期間你有許多機會轉職為攝影師或燈光師,怎麼最後選擇跟焦師為畢生志業?
劉:
在片場,有時候攝影師還沒來,我們會預擺攝影機的位置,而這輩子我似乎沒有擺過哪個鏡位是能讓攝影師感覺很厲害的,但我跟的焦卻常常嚇到人。像陳懷恩、韓允中、中島長雄等攝影師都跟我說:與其當一個二、三流的攝影師,倒不如當一個一流的跟焦師。
我心想:好吧,台灣這塊技術人才也頗缺的,而我的確也能把這件事做得很好。離開阿榮影業後,剛開始還是燈光或攝影的工作都會做,直到2000年之後,就只專注在跟焦師一職。
◎
問:
在你決定專注於跟焦師一職的剛開始,正好參與了《你那邊幾點》(2001)在台灣的拍攝。據我所知,參與這部片的經驗影響你很深?
劉:
《你那邊幾點》因為有法國資金,劇組工作人員需要有一定程度的法國人,所以攝影師找來法國的班奈・德洪(Benoît Delhomme)。當時,葉如芬(台灣製片工作者)要我去看看外國人是怎麼拍片的,那時我領等同攝大助的薪水,卻沒什麼事做,就只是換底片,但當時那位法國跟焦師教了我很多。現今台灣普遍的跟焦方式,都是從那時候開始建立的。
這位法國跟焦師,會用一張上面有幾百條細條紋的檢測圖卡,當攝影機對準這些條紋時,跟焦師先調到最近焦,隨後確定四個角都是垂直的,然後以公釐為單位,一格一格用最大光圈試拍。拍完之後送去沖片,用約五十倍放大倍率的顯微鏡觀看這些底片,並檢查對角線的清晰程度是否一致,藉此找到該攝影機最精準的刻度是哪一個。
那個老外跟焦師非常謹慎,因機器在拍攝時,難免會有微小震動而造成誤差,他大概兩個禮拜便會檢測一次,那時收班後大家會留下來拍這個測試,沖完後送到旅館讓他確認……當時的他還蠻嚴格的。
比較可惜的是,《你那邊幾點》並沒有太多跟焦手表現的空間,因為幾乎都是用16mm或24mm這兩顆廣角鏡頭,所以主要學到的是「測試鏡頭」這招,而其他跟焦的本事,大部分是從後來與外國劇組合作而學來的。
◎
問:
與國外工作劇組合作,總能擴大你的視野,對吧?
劉:
《雙曈》(2002)讓我瞭解到正規的攝大助應該做哪些事情,而真正讓我感到震撼的,是《逆轉勝》(2014)。
《逆轉勝》我僅去協拍有第二機的場次,這部電影的主跟焦手是一位香港人,他是混血兒,其技術與設備都是從好萊塢習得的。我在台灣已經算是好的跟焦手了,但我要盡全力才能跟上他!當時給我很大的震撼,甚至可以說是很大的打擊。
之後,我就和鍾孟宏導演預支酬勞,陸續添購近百萬的設備。我不管之後劇組會不會租這些器材,總之我就是要用這些設備來拍片,就是要做好自己的工作。
但我裝備還沒買齊,還有一段路要走,比方我想買光學測距儀,那個大概兩萬美金左右,恐怕還得存好一陣子。
◎
問:
所以你如何看待台灣目前的電影水平?
劉:
說實話,台灣的電影技術至今還是算落後的,我們還在盡量拉平這段距離。比方測距儀,我們至少晚了國外十年才引進,器材的不足使得攝影師不夠大膽,畢竟一想出來就得花大錢。就算器材公司有裝備(如伸縮臂),劇組也沒預算租,以致於創意只能放在腦子裡。
另外,我也感覺編劇這塊也有點不足,有時候我們技術人員拿到劇本,一看就覺得「這角色塑造未免也太不鮮明了吧,事件也平凡無奇」,台灣沒有足夠的專業編劇,這也是另一個有待加強的面向吧。
◎
問:
儘管產業條件尚不如人,而你參與鍾孟宏導演的片子,其攝影風格總屢屢讓人驚艷。鍾導目前的每部片,都是由你擔任跟焦手,對吧?
劉:
是的。我本是鍾孟宏導演拍攝廣告時常合作的班底,大抵是一種信任,後來他的第一部電影《停車》(2008)就找上我,一路合作至今。
和鍾導拍片,我想要的器材,他絕對給,而我有些跟焦的想法,也都在拍他片子的時候,得以實驗與印證。也因為他,我添購了不少器材。
鍾導同時擁有「中島長雄」的攝影師身分,我覺得他是個非典型的攝影師。一般常見的狀態是:攝影師到了拍攝場地,就架燈並擺好攝影機鏡位。但中島長雄不是這樣的,他通常拍的第一個鏡位,是攝二助擺哪裡就拍哪裡,然後直接rolling、演員開始走戲,機器就不關了。過程中他會一直插嘴,不斷地給予演員指導(也因此,他的燈光師也很習慣燈光不架在室內)。第一顆鏡頭像是排練,他需要拍完這一顆,才會開始找下一個鏡位。
中島長雄的攝影風格也是隨機且充滿直覺的,他的鏡位構圖常像是瞬間發現的,憑著直覺就把攝影機搖過來。或是我們在戶外休息到一半,他常突然快步走回攝影機──這時,不用言說地,我會把測光表、測距儀準備好,隨後開始測量,然後光圈一縮,我們就開始拍電影了。
◎
問:
這幾年,台灣電影生態看似好轉,但仍然還稱不上一個完整的產業。身為資深從業人員的你,有著怎樣的觀察呢?
劉:
在台灣從事電影業,其實危機感很深。我在拍完《雙曈》之後,跟焦技術益發成熟,但竟長達八個月都沒有工作,就是沒人找上門,那時心裡很慌,幾乎都要退出這一行了。
在台灣,「跟焦師」這個職稱是非常罕見的,台灣也沒有像好萊塢片場制度能給予工作人員一定的保障,像擔任馬丁·史柯西斯《沉默》(Silence,2016)的跟焦師,他六十幾歲了還能工作,而我快五十歲了,處在這個環境裡,卻非常擔心失業。
這幾年,國片產量依舊不高,前輩攝影師逐漸淡出,或轉移至國外發展,年輕的攝影師未必會找我搭檔,以前拍片空檔還能接廣告,這二年廣告業也幾乎沒有找上門。只要沒出班,我就是待在家,這時我就會非常害怕,擔心著下一餐是否有著落。
我真的是非常地害怕吶。
▲
按:
照片:劉人豪攝影,劉三郎提供。
1994年台灣電影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1994年台灣電影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1994年台灣電影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994年台灣電影 在 【影評】黑豹2:瓦干達萬歲漫威幾年來最好看的電影?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透過以下網址就能獲得Surfshark VPN: https://surfshark.tw/partner/tesscube 輸入我的轉屬折扣碼Tesscube,就可立馬獲得一六折的雙11限時優惠折扣, ... ... <看更多>
1994年台灣電影 在 每日一冷- 你知道嗎?【保護級】 #本日冷知識928 據媒體報導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你一定知道在台灣電影與電視節目被分為四級,由寬鬆到嚴格分別是普遍級、保護級、 ... 門而入;在侏羅紀上映的隔年1994年,新聞局才增設保護級,形成現行的四級制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