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有些體育人也覺得你是低能兒
#體育沒你想的廉價
#不服來嘴
這週,意外地跟個平常聊不上兩句的長輩聊天,我被劈頭就問大學讀什麼;當然,一般的市調(啊不是聊天?),沒什麼好不答的,所以我就介紹自己來自文化新聞系,然後北體休管所。
但就當我告訴他,碩士念的是體育相關產業的時候,他露出了一臉彆扭,還脫口說了:「蛤,唸體育喔」,我當下馬上就誤解成:「怎麼會浪費時間去念體育呢?」,於是乎我想起了,我很早就想要寫的這片文章。
台灣以往的教育(或現在也還是)會主打「五育並重」,但事實上只有「智育」為重,就跟很多新聞節目說他們國際、財經都會分析,但其實都只在嘴國內政治,要不然就嘴藍綠而已,講出來的國際觀點都...(欸欸欸欸欸!
拉回正題,但你有想過,體育其實真的沒有這麼廉價嗎?從競技運動的訓練、比賽的數據回饋、營養、訓練效率、經驗、身體素質、身體養成、傷害急救、運動放鬆,這些都是環環相扣而且密不可分的。而且它並不是你ptt爬爬文,就能夠當個博士,它跟你所悉知的各類學問一樣,永無止盡。
那麼,今天我們先從跟我們最相關的飲食開始討論起,也許你會稍微對體育人,有不一樣的認識。
1. 當你說一個健美男「只不過是靠喝高蛋白」,他一定覺得你是個低能兒。
我常聽到有人描述一個健美男,通常會說:「他一定喝高蛋白」所以才有辦法練成那樣。但通常講這種話的人,他一定不知道高蛋白的成分是什麼、功用是什麼,當然他也不會知道,把自己練得很成功的人,到底付出了多少辛苦。
簡而言之是這樣的,你全身上下超過600塊的肌肉,會在你超負荷的訓練之後,產生損傷;而你的身體將會自己從損傷當中復原,所以肌肉之所以會長大,就是當你透過訓練產生肌肉損傷之後,身體再透過自我修復的機能,加上你飲食攝取的養分,來幫助你合成新的肌肉。
所以當你今天想要「增肌」的時候,你的身體勢必需要更多的蛋白質,你就會需要使用像乳清蛋白這樣的產品,來幫助你;講更簡單一點,它就像是維他命B、葉黃素,只是一種當你身體缺乏某物質時的「補充品」,他並不是萬靈藥,哈兩匙就讓你變美國隊長。當你今天根本沒在練的時候,你一天吞一罐,都不可能有克里斯伊凡的萬分之一。
(ps. 有很多銀髮族,在蛋豆魚肉攝取不夠的情況下,其實也可以喝高蛋白的相關產品,預防肌肉萎縮,所以你會去嘴你阿公阿嬤嗎?)
2. 遵循各類歪七扭八的飲食方式,然後還覺得自己很健康。
首先,你列舉幾種健康的食物讓我來笑笑;然後你自己再去看一下你平常都吃些什麼,你就會知道,問題根本就不在什麼生酮飲食、168間歇性斷食,問題在你根本就在亂吃,會胖也是剛好而已。
哈佛大學公衛學院,研究顯示間歇性斷食,會依靠「進食」與「禁食」,來減少體脂肪與體重、改變身體組成,也可能改善高血壓、膽固醇等。但問題就來了,研究的前提應該放在「假定」你吃的食物,都符合你這個人的營養需求,而且仔細看喔,研究只有說,會減少體脂肪跟體重,它並沒有承諾你會變得更健康。
生酮飲食就更不用說了,光你礦物質攝取不夠,你可能就先隱形飢餓。
如果還有更蠢的,168完之後直接健身,或打完球之後168,你大概可以先辦好住院手續,祝你平安喜樂喔^^~
服裝提供: TM 時間男人
==以下班表文==
9/7 iNews 17:00
9/8 iNews 17:00
9/9 iNews 17:00
9/10 iNews 17:00
9/11 iNews 13:00 美選關鍵報告+ iNews 17:00
9/12 iNews 17:00 + 23:00 360大世界 美選關鍵報告
#17NOW新聞 #17追新聞 #STRIVEFORGREATNESS #IPROMISE #LION #體育 #運動 #文化大學 #北體 #台北市立大學 #乳清蛋白 #肌肉 #168間歇性斷食 #生酮飲食 #礦物質 #蛋白質 #營養 #五育並重 #政治 #想看真的國際新聞 #請鎖定17NOW新聞 #哈佛大學 #葉黃素 #維他命 #飲食
168重訓ptt 在 BikepackingTaiwan 陪你玩台灣 - 體驗單車露營的美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從上一篇動態發現,大家好像都比較喜歡知識經驗的分享,對於我出門玩耍的遊記好像沒有什麼興趣QQ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ptt最近常常有人問我能回答的問題,雖然這次的內容跟單車和野營沒有關係,跟我的本業"水域救生"比較相關,不過還是希望大家賞臉喜歡,能把這樣的觀念分享給大家。
--------------我是分隔線--------------
#泳池溺水
不管是淺池溺水還深池溺水,拿著浮具跳下去救一定最快!
不管是淺池溺水還深池溺水,拿著浮具跳下去救一定最快!
不管是淺池溺水還深池溺水,拿著浮具跳下去救一定最快!
小孩溺水:直接從陸上跑到最近的點,跳下水把小孩拉起來。
成人溺水:拿著你手邊最近的浮具從陸上跑到最近的點,跳下水把浮具遞給溺者。(不用跟泳客借,直接拿來用,沒有人會怪你的!)
上述做法原因很簡單:
路上跑一定比水中游或走的快,除非你路上距離溺者很遠要繞一大圈,不然一定到最接近點再下水最快。
台灣有深水池的泳池也就那麼幾個,南港、松山、青年公園等等,而深水池的泳客基本上都會需要有過基本考核才可以在深池下水,所以遇到狀況的機會相對少。
為什麼不建議大家把浮具扔向溺者呢?
因為不好扔的準啊!
因為不好扔的準啊!!
因為不好扔的準啊!!!
我不知道現在救生員訓練還有沒有教生繩袋拋繩,沒有這麼容易的!除了要拋的準以外,開放水域還要考慮風向、水的流向、流速、溺者方位等等,拋東西是有技巧需要訓練的。我們今年海邊救生演練時就一堆人拋繩拋不好,拋失敗繩子拉回來重拋都一分鐘過去了,溺者都不知道飄到哪裡去了QQ
結論:不管是淺池溺水還深池溺水,拿著浮具跳下去救一定最快。
--------------我是分隔線--------------
#溪邊溺水
溪邊溺水一般分兩種,一種是山上下雨下游突然暴漲,人被卡在溪流中央動不了;另一種是可能去深潭或瀑布玩水,踩不到底或被瀑布水流拉到水底。
如果是前者,基本上愛莫能助了,幫忙報警就好,除非你剛好有帶夠長的繩子和救生衣並且有標的物給你綁繩子,然後拋繩夠準給溺者並傳救生衣給他讓他能拉繩子回來,不然大概幫不上什麼忙。
如果是後者,有帶游泳圈或魚雷浮標能扔過去給他最好,或者能力許可可以游過去遞給他。手邊如果沒有浮具的話,寶特瓶、保冷冰箱、保麗龍、捲好的防水袋(至少捲三摺)都是不錯的選擇。
至於帶溺者跟防止被抓住這些事,非救生員不容易理解要怎麼做,沒救過人的人面對突發狀況可能也都把學得忘光光了。只能說見招拆招,或沒事多上網看看影片要怎麼救人。
結論:建議別跳下去救,找手邊可以用的浮具扔給他或幫忙報警。
--------------我是分隔線--------------
#海邊溺水
有救援艇當然用救援艇,橡皮艇速度可是很快的;獨木舟再慢也絕對比用游的快,而且帶人也容易。我們救到人後不是就沒事了,還要帶溺者回來,不是每個人都跟我一樣游個抬頭捷500米都不用停,有工具當然用工具囉~
然後真的沒有那麼多樹枝可以用啦,能撐起一個人體重的樹枝要有多大根,根本是樹幹了!拿著游我看只會游到往生ㄎㄎ。就算拿到樹枝以後也是遞給溺者要他抓好,然後用救生仰泳拉回來,所以如果不是救生員沒練過仰泳帶人,大概也不會需要找樹枝救人了,除非是溪邊你可以在岸上遞給他直接拉溺者回來。
結論:海邊發生意外,就請直接報警,沒有工具浮具真的幫不上什麼忙,即便是我也一樣。
--------------我是分隔線--------------
最後,還是要提一下防範未然的觀念。
救生訓練教的是一些大原則跟方向,很多狀況在救溺現場要隨機應變。我建議大家沒事到新的地方旅行或玩耍時一定要做"意象訓練",思考如果今天現場發生狀況,第一時間要做什麼、現場的逃脫動線怎麼走、有哪些東西可以用、要如何請旁人協助等等,這些只用腦就可以模擬的方法不管在什麼事情上都很有效、也很管用。
馬上就是一年一度的橫渡日月潭活動了,雖然大家都會背魚雷浮標現場也有救生員,但是自己的安全還是要自己顧。每次參加人數都這麼多,一個救生員是能看多少人,總是可能會有疏漏的地方,希望大家開心出門玩都能夠安心地回家。
救人的第一先決條件就是"確保自己的安全",請各位牢記在心!如果大家真的那麼喜歡跑去無人管制的海邊玩水,請最基本一定要會"仰漂"、"踩水"和"抬頭蛙",如果對這些技能有興趣想要學習的人,可以再私訊或留言跟我說。
--
🙋♂馬上填寫以下表單,一有活動馬上通知您!
https://bikepackingtaiwan.com/newsletter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BikepackingTaiwan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bikepackingtaiwan
📣Web:https://bikepackingtaiwan.com
✉ Email:service@bikepackingtaiw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