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已久,英格蘭男子足球隊終於踢進歐洲盃決賽,這種全民賽事麥當勞、Uber Eat 等等外賣業者紛紛祭出七五到八折折扣,因為太多人熬夜觀賽 (球最多踢到十一點,熬的恐怕是之後的狂歡鬧事 🤣),人民聯署在總決賽隔天放假、如果贏了,以後每年七月十一日訂為國定假日,聯署過不過還難說,一些學校倒是自己決定星期一延後點名時間到十點半,「寧願孩子睡夠再來上學也好過沒睡飽帶著起床氣」。
在此同時網球界的盛事溫布頓也打得如火如荼,雖然因為健康因素已經退賽,但是今年最受矚目的選手莫屬初出茅廬的 Emma Raducanu;一米七五高䠷身型、健美膚色,Emma 在加拿大出生,兩歲時搬來英國,父親來自羅馬尼亞、母親原籍中國瀋陽,全身肌肉運動感十足不在話下,一查人家還是學霸,讀的是 highly selective 的重點中學 Newstead Wood School。
星期一放不放假對我們沒差,對足球不迷戀,鄰居的嘶吼就是最立體的實況轉播,而且皮蛋已經放假:比公立學校早兩星期開始、晚一星期結束的暑假,如果在承平時候用來避開尖鋒旅費再理想也不過了。
既然提到會讀書又會打球的學霸,話鋒一轉來說說這年的轉變 (我還真會凹,別這樣嘛,之前沒講完)。首先最大的差別在自信心建立上,皮蛋不是妙麗那種搶答型、好勝心強的孩子,獨生女的與世無爭讓她在以前一學年兩個班將近六十位學生裏迷失、很舒服隱沒在人群裡,她安靜不惹事、老師樂得不用分心理她,所以她說話小聲、害怕說錯被全班笑、「知道的比表現出來的多」。
現在的學校完全不一樣了。只有十二位學生的小班制、無處可躲,大家家庭背景不差、老師不用操心誰沒吃早餐沒穿乾凈制服這種瑣事 (我也把以前上學前要噴的防頭蝨噴霧扔了),上課注重參與、大家有機會,連一翻兩瞪眼的短跑跳高這種,佛地魔屢次追問輸贏都被小孩打槍「最重要的是 We all had fun」。
皮蛋在以前學校常擔心霸凌,雖然只是口頭暴力說些「妳來我家我叫我哥開槍殺妳」這類蠢話,卻把她嚇得不想上學,在新學校這些顧慮消失無蹤;以前學校以本地白人為主,小孩甚至私下組成 blonde club (金髮俱樂部),不跟其他種族交流;誰跟誰玩、跟誰要好天經地義很自然的事,但是少數民族、兩位歐亞混血女孩和兩位印度女孩總是聚在一起卻被老師評為「社交障礙」、歸類特殊生、跟政府請求預算。
以前學校為了多請領經費,用各種名義把學生歸類、 全校高達 25% 特殊生,現在想來還是很懵:你們到底什麼毛病?!
去年參觀新學校時我們特別問了霸凌問題,辦公室主任說這裏要欺負別人太難藏住了,大家都很 Welcoming;事實上也是如此,開學第一天回家皮蛋就說她交到好朋友,有人志願當她大姊姊、有人作她戀愛的狗頭軍師,每天上學放學開開心心的,「社交障礙」沒了、再也沒突然蹦出不曉得哪學來的髒字或者用省略子音的腔調說話。
以前每學期中期末拿回來的報告很敷衍 (學生太多分身乏術,老師也盡力了),沒太多時間測驗、目標只是大家進度差不多,所以每次都是格子裏打勾、 behind behind behind;有比較才發現差很多,現在的學校有分組測驗,每天有作業,每星期有單字小考,老師每週會單獨聽學生朗讀,進度是客製化的,所以數學比較差的皮蛋還有一對一補強。
11+的主要科目都有上,法文課學到一點皮毛、以後去法國玩點菜可能有靠山,單字有的有些艱澀讓我想到以前準備 GRE,每週單字又和寫作結合、必須用這十二個新學的字寫成作文,最讓人開心的是老師希望家長「不要」盯孩子寫作業,「因為這樣我們才能知道學生哪裏需要加強」。
皮蛋在這一年裏的改變讓我們驚喜,學科上我查了課綱、進度比政府學校快一年。和我們輪流接送上下學的同鎮同學是她的好夥伴,雖然路途遙遠,地廣人稀鄉間小路單程得飆半小時才到學校,沿途兩小自顧自玩的猜單字、乘法問答,聽在耳裏都是感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學科之外在才藝上,皮蛋熱愛表演課,因為疫情的關係外聘師資的樂器演奏課和課後選讀的俱樂部 (包括中華文化,內容是華語和包餃子) 暫停;可能因為出生時臍帶繞頸三圈半造成的懼水讓我們一開始對游泳課有些擔憂,學校幫她穿戴足夠裝備、用很多 house points 鼓勵,從此每星期她都期待游泳課;很頻繁的運動和野放,幾乎每天放學小孩臉上都有「高原紅」、好像去過青康藏高原。
有別於刻板印象,與其說家長很富有高傲,在生日派對認識大家之後發現大部份人都跟我們一樣只是普通人,的確有同學住在莊園、坐擁一片森林,寵物是草泥馬,但是他們平實低調,也會去 Tesco 採購、買家長會的二手制服、逛慈善商店;真要說什麼不同就是比較注重教育、願意投資小孩,超過半數學生是獨生子女、沒有以前公立學校那種家裏有四五六個小孩的大家庭,家長平均年齡偏高、父母三十歲以下的基本上沒有。
說起來像報復,對比從前放牛的寒暑假,休業式那天皮蛋居然帶回兩本習題和文件夾—『對,有暑假作業!』雖然跟亞洲的暑假作業比起來微不足道,但是還是很感謝學校用心,習題部份依照學科強弱、每個學生不一樣,文件夾裏則是各種有趣的任務,譬如跟不同人一起下廚、在不同的地方看書、和朋友舉辦線上卡拉OK比賽這類。
公私立學校比起來如果要說有什麼缺點大概就是私校孩子有時自信過頭了—不到幾個月光景皮蛋也學會吹牛,跟同學抬槓居然還扯到我...
有次跟男生聊到出生前在媽媽肚子裏幹嘛,皮蛋說她在吹泡泡,同學不甘示弱說他在媽媽肚子裏騎單車。
『哪來的單車?』原本安靜聽著的我覺得事情不單純。
『從我媽花苞 (flower bulbs) 裏塞進來的』。
不久之後兩小又聊到夏天去海邊做什麼,『我媽最愛穿比基尼』皮蛋搶著說還要我覆議,『對吧媽媽?』(對妳個頭)
這一年,孩子的自信和禮節甚至我的英語用詞都有顯著改變,譬如以前很直接用的 Do you ...? 現在覺得無禮。大家講話很裝,經常使用 Would you...? Shall we...? 然後拐彎末角修飾一堆,像學校辦公室希望大家放學就回家不要在外逗留說的不是俗又有力的 "Go home",而是「要去朋友家玩來日方長 (wait until later)」,說到小孩剛開始有些怕生,用的不是 shy, unsure 而是 "a bit delicate"。
不再擔心頭蝨蟯蟲,也不再三五天被傳染咳嗽流鼻水,校長不用寫信叮嚀制服要換洗,相反地有時跟同學媽媽聊天發現同溫層好厚、大家都在燙衣服 (自己燙。律師醫師酒莊主人的太太家事自己做、房子自己掃、連名下出租的房產都自己管理,事必躬親非常勤勞),制服沒燙不敢穿出門。
學校用各種方法鼓勵學生,有種一家人的感覺,沒什麼不能商量、沒什麼是「恐龍家長」。滿滿兩大張的期末報告,強項和弱點各是什麼、改善的計畫寫得很詳細,我們每天都感謝疫情的契機找到這所學校,這是到目前為止在教育上做的最好選擇。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暗網仔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Nordvpn會有3折優惠再送一個月全免費service給你!!! 請使用以下連結: https://nordvpn.com/deepwebkid 優惠碼: deepwebkid *所有影片來自 '聖結石Saint' YouTube頻道* Instagram: https://www.insta...
12歲以下 霸 凌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日疫情重點【今日新增240例本土病例,本土案例已超過境外移入,另新增2起死亡個案;320名基層醫師投入社區篩檢,保全醫療量能;教育部:全國各級學校明起停課,改線上學習至28日】
台灣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自上週六(5月15日)確診個案破百例之後,各地陸續加開篩檢站,希望盡快抓出社區確診個案。今日則新增245例案例,其中240例本土案例、5例境外移入,其中萬華茶藝館相關佔了88例、具萬華活動史者67例、獅子會2例、南部進香團2例、宜蘭遊藝場1例,其他疫調中、還沒找出群聚相關的個案共80例。
今日也新增了2起死亡個案,分別是亞東醫院院內群聚的一名年長者,以及一名萬華確診婦人,在家等待入院時過世。
近日本土案例大量增加,今日本土案例累積數有1,121例,超過境外移入的1,086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現在社區流行階段,擴大設立篩檢站是這段期間的目標,將會從雙北大範圍往外擴點。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陳穆寬今表示,耳鼻喉科共有320名基層醫師,願意投入第一線協助。
此外,教育部也宣布,明(19)日起全國各級學校停課,大專校院及高中以下學校改採線上教學,家長也可以比照相關規定申請防疫照顧假。
■疫情發展:保全醫院是重要目標,指揮中心呼籲輕症者勿前往醫學中心,將資源留給重症患者
今日新增的240例本土個案,其中112例男性、128例女性,年齡介在未滿5歲到90多歲,發病日/採檢日介於5月5日~17日之間。雙北確診人數依然最多,分別是新北市106例(中和區33例最多)、台北市102例(萬華區48例最多)、桃園市12例、彰化縣10例、基隆市、高雄市各3例、新竹縣2例、新竹市、雲林縣各1例。(見今日全台新增病例圖)
陳時中表示,今日的確診個案數雖然較昨日下降,但單日的確診數浮動並不代表疫情有明顯變化,不會太樂觀看待。他指出,單看萬華這幾天的快篩陽性率狀況,「第一天陽性率11%、第二天9.7%、第三天10%,昨天則是7.9%,但篩檢的人數並沒有下降,確診人數也從前日的245人,下降到昨日95人,初步觀察萬華地區的確診者慢慢變少,但還無法確定疫情往下降。」
針對疫情現況,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陳志榮表示,目前已開始社區傳播,但民眾開始戴口罩、做好防護措施,就能夠慢慢阻斷傳播鏈。但他認為,因為社區現在大爆發,疫調也無法做到詳細,加上有一定比例的無症狀感染者,因此肯定會有確診者沒被找到,「接下來疫情若趨緩,大家還是要有心理準備,很難回到以前那樣承平時期,日後還是會持續每天都有本土個案發生,大家還是要維持警戒,做好防疫。」
陳時中說,目前抗疫的目標是要將已經確診的病患,趕快從社區找出來,就不會再造成傳染。而此時確診的病人大量增加,保全醫院是最重要的任務,醫院不只要照顧確診病患,還有其他的病人,將醫療量能用在需要的重症患者上,才能讓致死率降低,「將量能用在輕症,是得不償失的事情,」陳時中說。
■近千名病患考驗全台防疫量能
這波疫情從社區爆發以來迅速增加近千名的本土病例,嚴重考驗這一年以來準備的防疫量能,根據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全台負壓隔離病床共658床,目前空床數剩下241床,分別是台北區47床、北區15床、中區33床、南區54床、高屏區65床及東區27床。(見全台負壓病床圖)
羅一鈞表示,目前的空床不代表不讓病患使用,而是要預留給嚴重度較高、需要做呼吸治療的病患,因此每一床都會由各區指揮官、衛生單位做調整。目前針對確診病患,已有負壓隔離病房、專責病房、集中檢疫所,來進行病患嚴重度的分類,若輕症、無症狀,還是會盡量安置在集中檢疫所。
除了病床數,檢驗量能也大大緊繃。指揮中心提供數據,現階段全台單日的檢測量能
為一天27,682件,但這波疫情以前是一天16,291件,增加約1.7倍。
確診個案在一夕之間大爆量,且延續至今第4天,每日都有百名民眾確診。不止醫療量能受到考驗,各地方政府防疫措施也得有別於去年,要在極短時間做出應變。
一名官員透露,北市率先設立快篩站,運送的方式也在變化中快速摸索。他指出,北市第一天快篩時,無法預料會有10%的快篩陽性率,衛生局也因為擔心會有偽陰性感染給偽陽性的個案,因此決定採高規格,一車載一人,「光是一天就載送60多趟病人,原本只有2個救護分隊輪流載送,當天一晚上就擴及4個分隊協助,」今日北市也宣布成立專屬運輸車隊來強化運送效能。
而新北市防疫專責分隊的救護能量也非常吃緊,新北市消防局指出,從疫情在社區爆發以來,專責載運有相關疑似病例的「防疫車」從8輛緊急增加到24輛,平均每天載送疑似病例從平均5件左右,上升到每天將近百件,加上篩檢站快篩出陽性的民眾,迅速增加載運的負荷量,新北市目前也正協調規劃其他運送方式,以免壓縮到其他正常救護能量。
■今2起死亡個案,一人為亞東醫院病患、一萬華婦人確診在家等待送醫時過世
今日也傳來不幸的消息,有2名確診病患死亡。一人是昨(17)日傳出亞東醫院院內感染的其中一名病患,住在指標個案的隔壁床。亞東醫院表示,個案是一名86歲男性,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多重病史,也有固定服藥,但長期臥床,身上有氣切管路,鼻胃管與尿管長期使用。因為肺炎併發肺纖維化急性惡化、尿道感染,在4月26日到亞東醫院急診就醫,並於隔天住院,當時檢驗為陰性。
這名個案在5月15日第一次採檢陰性、16日二採確診、17日轉入負壓隔離病房,下午不幸病逝。由於他有多重疾病、病情複雜、年紀大,家屬有簽署不急救同意書。
除了死亡個案外,今日亞東醫院更增加2名醫護確診,目前院內感染已達11人,亞東醫院將於明日再進行醫護採檢。除了醫院已將門診降載、住院病人只出不進等措施外,今日再暫停夜間門診至5月31日。
此外,陳時中表示,今天也有一名60多歲在萬華上班的婦人過世,她在5月10日發燒、14日就醫採檢、17日倒臥家中,送醫急救無效過世。這名婦人是在哪家醫院採檢陳時中未證實,相關細節尚不清楚。台北市長柯文哲則在記者會中表示,目前的快篩站都是快篩、病毒核酸PCR同時進行,PCR部分從篩檢到結果出爐需要一段時間,因此會請民眾返家等待結果,市府也因此在今天提出團隊來快速輸送快篩陽性的民眾。
■仁惠醫院爆院內感染,高雄市停止室內5人以上聚會、擴大關閉8大類場所
高雄市鳳山區仁惠醫院一名60多歲行政人員昨(17)日確診(Ct值21),醫院連夜進行清空,衛生局一早也對周遭地區進行消毒。高雄市市長陳其邁今早表示,醫院緊急匡列303人,第一圈匡列的94人(醫護、病患)中,已有1名護理師快篩呈陽性,第二圈43人(廠商、陪病家屬)今日採檢。目前將55名工作人員列為居家隔離,預計醫院最快6月上旬才能重新啟用。
陳其邁表示,該行政人員5月8日曾到萬華,當日搭高鐵返回高雄, 5月10日就已出現喉嚨痛症狀, 兩度到診所就醫時都未誠實告知萬華旅遊史,直到送醫急診才告知。對此,陳其邁表示會追究到底,該開罰就會開罰。而確診護理師疑似是在院內進行體檢時,跟行政人員站前後排導致感染。
針對仁惠醫院感染事件,高雄市防疫加嚴。陳其邁宣布,今日起停止室內5人以上、室外10人以上家庭聚會和社交聚會。擴大關閉8類場所,包含電影院、表演廳、圖書館、社區大學、遊樂園、游泳池等皆關閉至5月28日;寺廟、宮廟及教會等其它類似場所至6月8日暫時不能進入。
■全國各級學校19日起全面停課,改線上學習至28日
由於疫情嚴峻降低群聚感染風險,陳時中表示,截至昨天,共有28例本土案例為學生,分別是大專校院7人、高中4人、國中6人、國小7人和幼兒園4人。
為了維護師生健康,教育部長潘文忠宣布,從明(19)日起至28日止,全國各級學校,包括兒童照顧中心與補習班,全部停課,各級學校改採居家線上學習。教職員工以到校為原則、暑假不再補課的前提進行課程,課程的規畫與評量方式以彈性多元處理,從寬來認定,務必以防疫為優先。至於有些無人照顧、不得不到校的學生,仍可以到校上課與用餐,弱勢學生則改以發餐券、餐盒等,確保用餐不中斷。
潘文忠表示,家中有12歲以下學童或身心障礙的子女,家長可以請防疫照顧假,若家長真的無法在家照顧,也可以送到學校,在學校人數大幅減少情況下,可以確保防疫效果,至於今天雙北實施在家線上課程後,台北市教育局開發的線上學習系統「酷課雲」當機等問題,也已經緊急調高頻寬,並提供無需帳號登入的線上學習資源「因材網數位學習資源」(https://bit.ly/3eUg6c4),分科安排近幾週課程單元。
關於今天的線上學習系統「酷課雲」塞車,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表示,台北市中小學就有33萬人確實是很大挑戰,目前已經擴充頻寬並採取分區分流上線,此外有載具需求的學生則由學校借用電腦、網路需求的學生則是提供短期租約的SIM卡,並持續優化系統,讓學習課程不中斷,原則上也不會再補課。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侯俊良表示,指揮中心宣布前完全不知情,也是看到直播才得知停課訊息,未來停課剛開始一定會出現各種問題包括線上學習、與孩子互動以及網路設備等,建議給予學校與老師更多彈性調整空間,並以防疫為優先。
至於雙北的學校教職員,侯俊良指出,由於三級警戒區屬於疫情熱區,雙北市府建議沒事不要外出,應給予學校彈性,如果教師可以在家線上教學或居家辦公,不見得一定要到校;此外,呼籲防疫同島一命,對於被標記、匡列或隔離的師生不該被歧視或霸凌。
■北市醫院成立專責病房,專屬運輸車隊運送陽性者、輕症者送防疫旅館
台北市市長柯文哲下午召開記者會表示,為了維持醫院量能,防疫戰略需要重新調整。從醫學數據來看,COVID-19確診案例只有20%會喘、需要住院,僅4%會進到加護病房甚至需要插管。快篩或PCR確診者不用馬上進醫院或是負壓病房,可先收容觀察,除非轉重症才送醫院,或是入院治療10天後病情穩定,即便還有傳染力,仍可轉出送到防疫旅館,現在也已經徵用多間防疫旅館收治陽性患者,「保留醫院做最有效率使用......這個戰略才是保存最多勝面」。
柯文哲指出,台北市今日公布4項新措施:
一、台北市所有大型醫院必須提供專責病床或人力。醫院可成立院內專責病房,將床數交出來供調度,不然就提供一定比例的醫護人力供調度,去檢疫所或是防疫旅館服務。現在住進防疫旅館的很多是快篩陽性者,會進駐一定比例的醫護人員,不會讓旅館人員承擔第一線責任。
二、成立專屬運輸車隊,負責運送快篩、PCR陽性病患。目前有8輛救護車,每車可載送1到3人;消防局2輛巴士各可載送19人;另徵調民營巴士10輛,各可載送21人,並統一由消防局調度。
三、可以居家辦公就居家辦公,再視情況異地辦公,相關部分由人事處處理。
四、台北市疫苗進行管制調度,給防疫有關人員優先施打。
■北市快篩站陽性率從11%降至4.7% 柯文哲稱「好消息」
疫情雖嚴峻,但柯文哲仍稱「有好消息」。台北市快篩站陽性率5月14日是11%;15日 9.7%;16日10%;17日 7.9%,而今(18)天截至記者會下午3點,只有4.7%。柯文哲認為,數字下降代表只要民眾都停止活動,疫情仍可控制,並再次呼籲全台灣國民要靠國民素質來打贏這場防疫戰爭。
新北市昨天在聯合醫院板橋院區外開設首個快篩站,新北市市長侯友宜今日指出,昨日共篩檢198人,有10人陽性,其餘188人陰性。陽性率約5%,「(陽性率)仍有點高。」
新北市今日新增106例本土,中和區新增33例最多、板橋區新增26例,因應中和疫情升溫,預定5月20日會在鄰近中和的地方增設第二個社區篩檢站。侯友宜表示,新北市目前雖仍為三級警戒,但已視同「準四級」,將擴增新北市檢疫隔離關懷中心人力,並動員1,200人力進行稽查,不戴口罩者直接開罰。
■外送員染疫,工會呼籲強制統一無接觸送餐
全台居家防疫,外送量大增,外送員也出現確診案例。
台中市昨日新增3案例,其中一例(案1591)男性足跡皆集中在自助餐和豆漿店,疫調後才坦承是鄰店便當店的外送員,因疫調不誠實遭到台中市府開罰30萬元。今日則有外送平台外送員疑似在母親節時接觸到帶原者,家中已有4人確診,該外送員初步檢測雖為陰性,但日前皆有在樹林地區送餐,外送平台已通知該外送員不得上線外送。
全國外送員產業工會籌備會今日發出聲明指出,呼籲政府協助外送員進行定期篩檢、並優先施打疫苗;要求外送平台強制關閉一般配送方式,僅開放無接觸配送,於頁面明顯處載明,以及協助調配外送員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資。
針對客戶和商家,外送員工會也呼籲,公寓住家配送僅至一樓門口,放置顯眼位置;公司行號、學校機關僅配送至一樓服務台或警衛室,並對內公告;商家應強勢落實實聯制,並將餐點、貨物放置特定區域標示單號,減少外送員接觸機會。(文/陳潔、林雨佑、嚴文廷 ;設計與資料整理/江世民、柯皓翔、戴淨妍;攝影/余志偉、楊子磊、陳曉威)
#延伸閱讀
【守住醫院、才能守住更多人:雙北疫情外溢全台,社區聯防如何儘速補位】https://bit.ly/3uZVaWG
【清院不封院、防疫更細緻,從SARS到COVID-19,和平醫院為何仍是台灣疫情關鍵槓桿?】https://bit.ly/3uQGgC8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社區篩檢站 #集中檢疫所 #死亡個案 #院內感染 #外送員 #亞東醫院 #仁惠醫院 #快篩 #停課 #遠距上課
12歲以下 霸 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來跟大家討論一個對你孩子很重要的新聞!臉書開始著手讓13歲以下孩子可以使用IG的計劃,而美國44州總檢察長聯合反對這項開發~
我自己也是反對的,我有幾點看法:
1、現階段我們並沒有給孩子足夠的網路社群教育,他們要如何面對挑戰?
2、過去臉書也曾開發過6-12歲的軟體,結果孩子竟然可以跟陌生人上聊天室聊天,完全缺乏管控機制。
3、網路霸凌連大人都身受其害,孩子的身心要如何應付?
4、兒童上網時間已經夠長了,再多一個IG,只會增加孩子的網路使用時間,絕不會減少!
5、我們對於網路上的違法言論,一向都訂的很寬鬆,無上綱的保障言論自由,但對於一個人身心的傷害是無法衡量的。如何保障孩子不被不實言論傷害?
6、網路詐騙已經很多,大人都會被騙了更何況孩子?兒童多了一個社群平台,被有心大人欺騙的機率不是更加提高嗎?
我不是那種LKK都不讓孩子使用網路的大人,但是網路上的挑戰及陷阱越來越多,我們給孩子的社群教育真的足夠了嗎?我們的孩子心智真的成熟了?我們保護孩子的方法真的足夠了嗎?
親愛的爸媽站出來投票,你是否贊成IG即將全面開放給13歲以下的孩子使用?
1、不贊成
2、贊成
3、沒意見
(此投票結果將寄出給臉書參考)
12歲以下 霸 凌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Nordvpn會有3折優惠再送一個月全免費service給你!!!
請使用以下連結: https://nordvpn.com/deepwebkid
優惠碼: deepwebkid
*所有影片來自 '聖結石Saint' YouTube頻道*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2LjUOH9T9j21GiX8jzytu6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我最高觀看次數的影片 (我為何不再拍暗網? 只說一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ihKaqEEQw&t=127s
首支單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ASHWB6Ai9Y
我的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這位才是真正的網絡垃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lJYDx1GP-U&t=263s
Billie Eilish出賣靈魂的方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fB1S2uy5Po&t=115s
日本最殘酷的直播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81OKVX7wc
我受夠了, 我的精神困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Q6uxaQhiS4&t=7s
狠評台灣首位過氣的百萬Youtube天王
狠評台灣跌落神壇的百萬Youtube天王 (過氣言論)
台灣跌得最快的過氣百萬Youtuber
3個百萬Youtuber聖結石過氣的真相
台灣唱歌所以過氣的Youtuber (聖結石)
狠評台灣最折墮的百萬Youtube天王 (過氣言論)
台灣網紅的死亡真相
揭發台灣YouTube界過氣的百萬Youtuber
3個台灣百萬Youtuber過氣的理由
台灣百萬Youtuber聖結石過氣了!
過氣台灣百萬Youtuber聖結石
破解過氣台灣百萬Youtuber聖結石
利用聖結石破解台灣百萬Youtuber為何過氣?
華語過氣百萬Youtuber聖結石真相
【過氣言論】利用聖結石破解台灣百萬Youtuber為何過氣?
跑步是靠力氣, 拍片需要人氣, 做人最怕過氣 [網絡傳記人物第12集] 觀看次數, 暴光率, 紅不紅[為何百萬Youtuber會過氣3大原因] 在youtube這行業永遠有上有落. 但1) 若然觀眾熟悉/欣賞你個性, 2) 每條影片內容有連貫性而3) 肯與時並進: “過氣” 這個term永遠用不著在你身上.
今天 “過氣的” 1個月內破10萬
拍225天片成爲台灣最快破一百萬訂閱
曾是台灣Youtube界 ‘聖火玉尊’ 四大天王
口頭禪 ‘Bang’ 傳遍台灣年輕人的聖結石.
3個台灣百萬Youtuber過氣的理由.
一日一片讓他成為首位上Youtube rewind的華語Youtuber, 過氣因為沒有新鮮感? 公關災難或內容問題? 是心變了.
“人心難測所以Nordvpn是我一直推薦的保護電話App. 最近做了加拿大中文電台訪問, 也分享給一些沒有看Youtube的auntie/uncle VPN的重要性:
第一: 網上行蹤和個人資料的保密
第二: 防止黑客
第三: 可以到全球62個國家, 超過5千多個超強server. 咖啡室, 飛機場甚至中國大陸也行!”
講回廣東話! 現在只要按下面連結然後輸入優惠碼: deepwebkid馬上有3折優惠和1個月免費service.
大家好又是我暗網仔, Nordvpn有人氣除了因為windows, Mac OS, Android ios所有大機用到外, 還可以看世界各地Netflix, 上網不受地域限制. 現在大家常常在家, Nordvpn可以讓你個人和網路上也安全地吸收資訊. ‘永遠不會 “過氣!” ‘
NORDVPN
[聖結石-放棄Youtube的歌手]
(Mark duplass video)演員兼導演於一身的美國電影人Mark Duplass曾演講說由初時拍的 “3 蚊短片” 到拿獎, 最後擁有自己製作公司: 一直等待伯樂. 之後領悟到伯樂和千理馬都一直是自己. 現今科技發展沒有懐才不遇. 8,90年代需要發掘你的那個人其實一早在你褲子口袋裡.
(Show 聖結石stop uploading everyday)
“我要停止每日發布影片...因為” 2017年7月11號連續兩百多天一日一片後, 聖結石終於stop. 負評較多, 大量反面 “聖粉”留言
“你確定是每日影片羈絆住你嗎, 確定不是每日影片造就了現在的你?”
個性最重要: 當時頻道已破百萬訂閱的聖結石推出此片後訂閱數馬上下降一萬. (3:38) 聖結石解釋這個決定源自他拍不到自己第四首歌的MV. (show過氣compilation) 其實內容創作者不時也改變方向, “爲什麼聖結石會跌落神壇?” 我覺得一切跟他成長有關. 1990年11月13日出生的聖結石, 原名曾聖傑自小家境清貧在新北市永和區曾一家人與親戚一家住在同一間大房間. 上學遇到霸凌老師. 因為窮常常感到自卑. 長大後在電視台工作為拍Youtube向銀行貸款買拍攝器材. 2014年1月16日與 ‘鐵牛’ ‘華生’ ‘尼克’ 四人組合網紅團體 ‘頑game’ 2016年11月聖結石離開頑game然後爆紅. 今時今日頑game還會拍片, 但他們一早已經反了面. 自己也説 ‘很多人是責備我’ 社會上很多由自卑到成功的人可能也有人juy關係問題: 常常覺得他人拿他 ‘著數’ 難相處. 可能觀眾亦慢慢看到這一點.
(Your persona should be a storyline.)
在眾多美國人心目中第一代 “明星” 是1909年黑白片女星Florence lawerence. 開始紅時她的綽號是‘Biograph女郎’ 因為演出多部由Biograph電影公司出品的戲. 之後簽其他電影公司 (lubin Studios, victor films) 用真名後, 想juen型, 人氣不及之前. Youtube生涯的連貫性聖結石最初利用得非常好. (Show Taiwan forum ) “聖從前隨便7-80萬點閱. 現在破10萬都難” 一千八百萬view的單曲 ‘安儷’ 是結石停vlog前3個月癲瘋時推出, 他最近一首歌 ‘你的潔癖’ 只有以前的60份之一. 同是2017年中影片 “第一次現場演唱” vlog看到聖真正想juen型做是歌手, 開始忽視網路身份. 一日一片是他的網絡故事設定的. 加強他的Youtube故事同時消滅一個創作者對拍片的興趣. 無一日一片後掉粉是自然的, 而聽聖結歌聲的是他們.
(過氣言論)
(Diversify your content)
Youtube觀眾年齡層小是外國YouTuber經常笑對方的事. 聖結石見面會大多支持者也是小學生, 這應該是 “打臉”. 其實大多數18歲以下的人開帳號也會填自己是成人. [結論] 大部分粉絲長大對他影片不感興趣加上沒有再一日一片就是一般人認為他 “過氣” 的解釋吧! 所以這就是結果: 要在Youtube 維持事業就是不停不停每天沒感受的做同一樣東西? 其實是相反,一個字: diversify. 近日聖結石頻道可以看到 ‘聖J10’ 第二遊戲頻道, ‘聖氏夫婦與外星人’ 懸疑頻道. 最近還開始 ‘聖結實話實說’ podcast. 非常不錯. 其實有沒有diversify不是他的問題, 之前他也有做品牌, 做歌之類的.
他的問題跟我之前舊英文頻道一樣: entitlement. 得一想二, 以為自己理所當然應該有那些view數. 求其拍也有人看. 給人批評沒有內容, 剪掉草率也ok.
我小時候頻道不是什麼. 破了十萬訂閱開始就想發展其他業務. 容易想像破百萬那種心情是怎樣.
其實這源自於我當時拍片的初心是為了證明自己給別人看. 證後然後I don’t know what to chase. 也有觀念是你得到了後, 會有巨人申出woon手捧一捧你, 就亡記一直在捧你的一雙手,一隻是你們, 另一隻是自己...
12歲以下 霸 凌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破案神探》(Mindhunter,或譯「心靈獵人」)是一齣美劇,背景設定於1978年,聯邦調查局FBI剛剛成立「犯罪行為科學」研究部門。曾是人質談判專家的主角霍頓‧福特訪查了全美已入獄服刑的連環殺人犯,從他們的口述生平,解析心理動機和行為模式;並試圖藉由這些資料,對類似的案件,找出破案線索。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破案神探 #網路霸凌 #正義魔人
─────────
☞〈深淵也凝視著你〉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1/11/%E6%B7%B1%E6%B7%B5%E4%B9%9F%E5%87%9D%E8%A6%96%E8%91%97%E4%BD%A0
☞請記得按讚、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破案神探》(Mindhunter,或譯「心靈獵人」)是一齣美劇,背景設定於1978年,聯邦調查局FBI剛剛成立「犯罪行為科學」研究部門。曾是人質談判專家的主角霍頓‧福特訪查了全美已入獄服刑的連環殺人犯,從他們的口述生平,解析心理動機和行為模式;並試圖藉由這些資料,對類似的案件,找出破案線索。
這「行為科學研究部門」很快獲得上司支持,並協助各地州警成功偵破了數起懸案。霍頓‧福特探員也因此擒獲了「現代福爾摩斯」的美譽,運籌帷幄,自信滿滿。直到有一天,他遭遇了職業生涯中第一道個人難題:他發現了一名小學校長的不當行為。羅傑‧韋德校長,年約五十多歲,服務於榭蒂蘭恩小學數十年,辦學有聲有色,春風化雨,頗獲好評。然而他長期有個怪異行為:他喜歡搔癢小孩的腳底。每當小朋友們打架、不聽話或假裝腳痛不想上學時;韋德校長便把他們叫進校長室,搔癢腳底作為處罰;事後還給他們五分錢做為獎賞。這些孩子們完全沒有不舒服的感覺,而且往往是笑著離開的──因為會癢嘛,而且那又有點好玩。這看來頗具創意,但同時卻又如此可疑。對,校長把微罪懲罰給「遊戲化」了,藉此減輕被懲戒者的受辱感;但依舊保留了「懲戒」這個名目。但有少數老師和家長質開始心生疑竇:這外表看來一本正經、且素來受人景仰的校長大人,該不會是個變態蘿莉控或正太控吧?
根據自己訪談眾多殺人者的經驗與直覺,自信滿滿的福特探員斷定:愛對孩子搔癢的韋德校長,顯然就是個變態,他的不當行為正預示著他「即將」犯下重罪──儘管此刻除了少數老師與家長的主觀憂慮外,沒有任何明確犯罪跡證。福特探員堅持向教育主管機關告發此事。這導致韋德校長火速遭到革職,被迫離開教育界。然而事後,校長太太找到福特探員,聲淚俱下指控他催毀了韋德校長的清譽與人生,平白毀了韋德一家的幸福生活。一名橫遭剝奪一生摯愛之志業的教育家,一夕之間淪為過街老鼠。比起陷入的經濟困境,無形損失更為可怕:好友疏遠了他們,外出採買時承受無止盡的竊竊私語和懷疑的目光,再也沒有人願意和校長一家說話。
羅傑‧韋德真是個變態嗎?福特探員的「預測」或「防患未然」,是正確的嗎?直至第一季結束,劇中情節尚未帶來確切的答案。
然而伊格言說,這現象正像是尼采的一句名言:當你凝視深淵,深淵也凝視著你。伊格言解釋:容我們稍稍「偏移」或「延伸」一下這句話的涵意──福特探員對連環殺手的訪談,正是站在正義、科學、法律的彼岸在凝視這些深淵。然而凝視的過程,卻也難免被深淵「回視」。有時候,當深淵裡的罪惡太過龐大、恐怖,乃至挑戰人類良知與文明之底限,作為一名研究者,想要對它產生「理解」和「同理」(就像片名:Mind Hunter:一邪惡變態心智之獵取者,「心靈獵人」),往往必須親身涉險,仔細揣想這些人類極惡者的心智。而付出的代價或許正是──讓自己變得跟他們很像......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香港文匯報專訪: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
香港明報專訪: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