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齡大學結業典禮》
這學期很榮幸受邀到元培推廣中心的邀請到樂齡大學上課
收到邀請的時候才知道原來現在還有樂齡大學,樂齡大學招收的是55歲以上的學員,學校設計了各種豐富的課程讓學員們的退休生活不無聊,過的多采多姿。
接下課程的時候其實很擔心無法勝任,因為我原本的上課方式其實不適合在這邊上,這邊的課程安排主要是比較多元化,讓大家可以學習到很多新知識、接觸很多不一樣的東西,所以韓文課只有一個月一堂課。
上課前我真的苦惱了很久,很擔心講的太無聊讓大家想睡覺🤣
好險各位學員們都很熱情、活潑,也都積極給我回應,覺得好開心,下課後還來跟我說真的很好玩😆
上週去參加了樂齡大學的結業典禮,看了他們上課的回顧影片,照片裡所有人都笑得超開心,不知道為什麼看到熱淚盈眶,我自己畢業我都沒哭過😂
他們一整個學期真的上了好多不一樣的課,有陶藝課、按摩課、音樂課、韓文英文日文課等等的,讓我驚訝的是還有DNA萃取的課,哈哈
畢業代表致詞的時候,每一個都說在這邊上課真的沒壓力又好快樂,看了覺得這樣的退休生活中的好棒的感覺!
有一位學員的致詞還用了英文日文韓文說大家好,他說這些都是在課堂中學會的,感謝老師們的教導,聽到여러분 안녕하세요的時候真的很驚訝也很感動😭
當天聽到學員裡面年紀最大的已經80歲了,真心覺得很敬佩,大家都是活到老學到老的最佳典範,很推薦大家以後退休揪團去上課,哈哈
退休的生活也可以過的很精彩
看著這樣認真過生活的大家,覺得我也得更認真充實自己才行
期待下學期有機會再去上課😊
https://www.ypu.edu.tw/p/406-1000-62793,r483.php?Lang=zh-tw
112學年 英聽 在 英國爽爽家族的生活筆記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爽爽碎碎念
接續上篇,
(想不到因此聽到很多人的故事呢!)
今天來說一對臺灣夫妻的故事⋯⋯
兩夫妻剛結婚時,
因為丈夫工作的關係,一起到了德國~
沒多久生了兩個孩子,
所以也買了房子~
一間好優雅又好美的小房子~~
一剛開始,丈夫需要在德國境內飛來飛去工作⋯每三個月可以休息兩個星期回家。
德文一竅不通英文也不夠好的太太,
硬著頭皮在異國撐下去,
就因為堅信一家人應該要在一起。
在拿到居留證後的幾年~
小孩也都是小學年紀了,
但丈夫德國公司出了狀況,
所以回台灣找到了一份還不錯的工作~
待遇更好了!
每三個月可以休息三個禮拜回去德國看老婆小孩~
前半年在異鄉顧小孩的媽媽還試著咬著牙撐下去,
就因為大家都說德國的環境比較好⋯⋯
在台灣的親戚朋友,
以為住在國外的生活~就是光鮮亮麗!
一直苦口婆心勸媽媽留在德國讓小孩子在那裡就學就好了。
反正現在也很多到大陸工作的台商,
他們的老婆小孩也都在台灣~
也是兩三個月才見一次面啊!
媽媽也是一個人顧小孩顧得很辛苦啊💪
有哪一個媽媽不辛苦的呢?
<<<各位看倌啊!!!>>>
有沒有看到這裡的迷思!?!?
#台商的老婆們待的地方叫家鄉
#異鄉和家鄉
是啊!
很多家庭都是一樣聚少離多~
但是有沒有在母語地區顧小孩可是差!很!多!
在德國,
這位媽媽敘述著她用生硬的德文和家長老師們溝通~
也沒有交到真心的朋友,
第一個當然是因為語言的障礙,
再者,
一個人顧小孩根本沒有時間去交際應酬,
最重要的是,
如果自己出了什麼事情,
毫!無!援!手!
所以後來的她就放棄德國的身分和所有一切~
奔回臺灣愛的懷抱了。
而好險她搬回去得早,
如果是今年⋯⋯⋯這種疫情擴散的狀況~
我看她會真的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
這世界上的偽單親媽媽,
其實比我們想像得多呢~
各位偽單親家庭,辛苦了👍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爽爽覺得任何人其實都不該評論他人的生活,
當然,
同樣的生活模式,每個人感受也會不同,
話說最近聽到類似的故事真不少呀!
<圖文不符:發呆中的孩子>
112學年 英聽 在 良醫生 Dr Are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醫細語】慧
//“How will this end?” ...結局如何其實取決於各方能否展現出所未見的大智慧。當下,吉凶只是一念之間。...達爺,讓我祈求您在天之靈,帶給當權者及每一位香港人大智慧,一同尋找回家的路,重建我們的家。//
-----------------------------------------
親愛的達安輝教授:
不經不覺,您已經離開了我們剛好兩年。最近我不時在想,如果您今天仍然在世該會多好,憑您的過人智慧和閲歷無數的人生經驗,說不定您會開出一條絕世良方,去拯救我們眼前這個病入膏肓的病人- 香港。
生逢戰亂的您,從小就經歷動盪,或會覺得香港今天的情況似曾相識。是的,經過半個世紀,香港又再出現了嚴重的社會動盪和分裂。有人說,今天的情況對比六七暴動有過之而無不及,我雖然沒有親身經歷,但我相信今次事件的牽連比當年更廣,造成的社會傷口更深、更難癒合。
“How will this end?” — 這是你以前常讀的週刋《經濟學人》上星期的封面標題。毫無疑問,七百多萬香港人都想知道答案,結局如何其實取決於各方能否展現出前所未見的大智慧。當下,吉凶只是一念之間。
從小耶穌會神父培養了我一個習慣: 每逢碰到難題,都會翻開聖經,靜心領悟天主的啓示。最近我又再次重溫了《列王紀》中的一個故事,就是那個有兩位婦人聲稱是同一個嬰孩的母親,在所羅門王面前爭奪兒子的聖經故事。這個故事,相信很多人在小學時已經聽過讀過,但我每一次翻閲,都會從所羅門王的睿智中得到多一點啟發。我年少時就想,當所羅門王命令士兵要將嬰孩劈開兩半,讓兩個婦人各分一半時,嬰孩的生母當然會如經文所描述,傷心欲絶,為保嬰孩性命而放棄爭奪,懇求所羅門王不要下手。但如果假扮母親的婦人也七情上面,與生母有着同樣的表現和要求,那所羅門王又能如何判斷?那時的我不禁想,所羅門王必然無法如聖經所記載,分辨出真假母親而判定孩子誰屬。
當了醫生後,在醫院多接觸母親和嬰孩,也多留意她們的互動,我卻有另一重體會: 我相信,即使所羅門王一時間分辨不了誰在說謊,但只要他肯多花些時間,他總會辨別得到,因為真正的母愛,不是靠口說,不是靠眼淚,不是靠喝斥,更不可能利用體罰甚至暴力來展現;真正的母愛,應該是堅定的、恒久的、無條件的,和願意為兒女犧牲。
今天的香港,無論屬於甚麼立場,身穿甚麼顏色,大家都常掛著類似「我愛香港」、「守護我城」、“Stand with Hong Kong” 的口號。一時之間,大家都像變成了所羅門王面前那兩個爭奪孩子的婦人,與聖經故事不同的,是大家還未等及所羅門王下劍,就已經七手八腳爭奪那個奄奄一息的小孩,那小孩被萬人拉扯,無異於接受「五馬分屍」的極刑!
我這個比喻可能會有人覺得誇張,然而目下所見,當前的香港實實在在是被不同的力量在大力拉扯,而絶大部分無權無勢但全心全意愛護這個家的香港人,卻只能在旁乾着急,連懇求所羅門王的機會都沒有。
老實說,我對前景非常憂慮,亦不樂觀。社會上縱然有強烈的聲音,衷心祈求這個瘋狂的狀況能夠停止,但當下的鬥爭還是像一輛無人駕駛的高速列車般失控! 衝突之間,各方不單止沒有嘗試煞停,反之卻由得暴力升級,鬥爭加劇。這不禁令我懷疑,大家是真心想收拾眼前的亂局,還是想出現所謂「粉身碎骨」或是「攬炒」的結局? 一些人口中的「我愛香港」,到底是真心還是假意?
達爺,兩週後新學年又來臨了,我們仍然會要求每一位醫科生在上學第一天一起誦讀希克波拉底誓詞(Hippocratic Oath),有人或許會認為我們「行禮如儀」,但我一定會秉持您的想法,確保醫學生先明白醫學專業的原則和使命,並誓言一生持守,否則他朝不可能成為一個稱職的仁醫。
誓詞的第一誡條-“First, do no harm”,「先勿傷害」- 除了適用於醫生,也應該為社會上各人所鑑。可惜,今天要別人認同我們這誡條,讓香港不再受到傷害,或會被視為不合時宜,這真的令人非常沮喪。儘管我知道扭轉眼前狀況的機會日趨微弱,但我認為我們還是要懷抱希望,因為我仍然相信聖經的教誨:
「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達爺,您的英文聖名是David,取名於所羅門王父親大衛王;以智者之父為名,想必您也終生追求智慧吧!您在生時一直以智慧引領我們的學生、同事,甚至決策者。今天,雖然流行「無大台」,推崇連登仔女和Telegram的集體智慧,讓我祈求您在天之靈,帶給當權者及每一位香港人大智慧,一同尋找回家的路,重建我們的家。不論是示威者或警務人員,願您保守傷者,保守醫護,保守香港。
永遠懷念您的
Gabriel
2019年8月17日
節錄自香港電台<<香港家書>>
足本播放:https://www.rthk.hk/…/hkl…/episode/588951/autoplay/archive/0
#HKUMED #大醫細語 #港大醫學院 #梁卓偉 #達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