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黎世的一些麵包.
#你沒想過可以完成的St_Galler_Handbürli以高礦物質小麥粉完成的驚人小麵包...
#送兒子去上學以後....
做一點這次去蘇黎世的紀錄閒聊一下.... 後來, 回到家. 看了一個影片講述在瑞士淨收入3200瑞朗活得很艱辛的女單身. 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真的, 不要羨慕別人的收入. 那是表面上的數字. 活得快樂不是因為錢多! 把心靈富足比較容易快樂
#全文轉發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1/09/st-galler-handburli.html
其實回來以後.... 真的沒甚麼心思. 做甚麼都不起勁. 最惱人的事是要調整煮飯量. 及買菜量. 少了一個200公分男人的胃裝食物. 覺得煮起來沒意思. 😂😂😂
昨天做了這顆.
因為我們家, 最喜歡Panettone ( 三不五時會剝來吃的) 就屬我兒子. 開始研究這個Panettone之前, 也是因為有他跟我一起嚐遍10多個來自義大利不同店家及口味的Panettone. 最終才讓我一頭陷進去的. 就是因為兒子喜歡吃. 我則鍾愛整個發酵的過程. 這次... 只做了一顆! 以前怎麼樣都是兩顆, 四顆做. 但...沒有人吃. 只好做個可以誘導人吃的味道. 我女兒非常不喜歡麵包裡有蜜橙丁. 所以這一顆Panettone 中. 我加了一半的蘭姆酒葡萄及一半的泡水葡萄乾. 我的蘭姆酒葡萄是泡54%濃度的蘭姆酒. 而且應該躺櫃子裡有半年了. 它 #非常非常影響發酵. 原本9小時第一麵團就達標. 卻因為這個葡萄. 讓我等了8小時( 或以上) 的後發. 後來. 真的得睡了. 所以還是開烤. 很驚人的爆發力. 所以非常期待切開的時候.... 你可以看到. 箭頭所指的地方就是開烤的高度. 我放的是Streusel 這種大家都喜歡的麵粉糖粒.
等切開等我再做幾個? 反正終有一天我會談談心得... 因為我就是想做大孔洞. 雖然這次的高度不錯. 但我還是存疑. 因為後發真的很久, 也有可能出現的是fool's crumb.
說多了.
因為不知道怎麼介紹. 還是用圖片來帶出我這次的" 旅行"( ?!) 吧!
來說說瑞士這個以農立國的國家. 你應該也知道. 這個國家就是山多湖多. 一百多年前的瑞士並不是像現今這樣有錢的狀態. 當初之所以希特勒沒攻打這個地方是因為這裡的人都非常身手矯健. 平常就是往山裡走往水裡去. 而地形一直都是戰爭時非常需要考慮的因素. 把一群訓練有素的士兵丟在這樣的地形上也不一定會得勝. 因為當地人熟知地形. 也知道如何隱藏及攻擊.
之所以能在二次大戰成為大家認可的中立國應該也不只是因為它們說要中立就可以中立起來的...實在也是因為太難攻打.
我曾經在台灣認識過一個瑞士人. 他是在無塵室裡工作的工程師.是老爺的同事. 明顯很不同的德語口音. 其實很多德國人私下都笑他. 因為他就是一個樂天且愛開玩笑的性格. 我第一次知道外國人裡有分長得醜及帥的. 那些德國人都說他醜.在我看來其實都差不多( 其實我也是台灣女生長得醜. 但老外覺得美的那一型👀👀👀 每個國家的審美觀不適用於其他國家, 所以請跟我一樣的醜女不要自卑也不要想改變自己. 把 #內在修養好比較重要 )
那些德國人取笑他長得像頭牛( 他不胖是瘦的) ??? 而且, 有一點天真. 有次老爺說話提及他. 他說那個瑞士人在國內應該很難找到女朋友. 因為長成那個樣子@@a
我倒覺得很難得. 要不是有老爺當男友. 我應該會追他. 因為他讓我有種很樂天的傻勁. 跟這種人相處一點負擔都沒有. 每次跟他說話都沒負擔他也禁得起開玩笑. 後來才知道, 他的家人一直到現今都是住在非常大自然裡, 養牛種穀物的生活著.每次他回家都得開老遠的山路. 是" 真的在地" 瑞士人.( 因為瑞士後來有太多的移民. )
也因為它們以農立國. 所以對於瑞士的農產品非常保護. 人少, 當然種植及養殖的數量就少. 跟其他國家是沒辦法比的. 就如同當初台灣要進口外國豬肉這件事. 大家都知道會影響台灣豬農一樣. 瑞士政府做的就是限定進口外並且課重稅. 當然, 從非歐盟國家進入肉品奶品蛋類等不能帶. 你可以出國門查一下. 但如果你是歐盟人士要進入瑞士時. 想要省一點.帶其他國家的肉類產品進入. 是有限量的. 每人一公斤免稅. 不管是新鮮或是醃製的肉品. 被查到超過免稅量. 10公斤以下的關稅是每公斤17瑞朗. 10公斤以上是每公斤23瑞朗的關稅. 脂肪含量超過 15% 的奶油最多可攜帶 1 公斤免稅進入瑞士. 超過則每公斤16瑞朗關稅. 食用油則是5公升以下免關稅. 每多一升則付2瑞朗關稅. 酒及菸這個你自己查吧XD 除了食物. 如果你覺得當地課稅太重. 想搬一些鄰國的家具或是日常用品. 則有每人300瑞朗的扣打....
我這次因為要買個垃圾桶. 在Migro超市找到一個完全簡單但我完全下不了手的垃圾桶..27瑞朗!!! 我跟我兒子說. 你隨便用垃圾袋裝. 等我在你老妹秋假時帶垃圾桶來吧😂😂😂
瑞士每個男人都得服兩年兵役. 所以男生大學的入學年齡是20歲. 老爺的瑞士朋友, 他的兒子今年20歲也才剛上大學. 每個瑞士人家裡都會放槍. 而且他們都知道如何使用( 廢話XD ) 這個也不是冷知識. 但是, 是平常我們不會注意的知識....
這是我兒子第一天上課領回來的實驗服及一瓶化學劑XXXD. 還有送了幾個環保購物袋子及紅牛還有咖啡😆😆😆 看來是真的要好好努力了! 我以為化學系女生不多. 但兒子說. 還蠻多的. 比他中學班上的女生比例還高. 超過1/3.
除了瑞士當地人去這個學校讀書. 兒子說還有跟他一樣來自德國或奧地利的同學.... 老爺說, 這裡很多外地人都會學瑞士德語. 因為這樣它們對你才會有認同感. 他當初在EPFL 時也有帶學生的實驗課程. 但非常地不受尊重. 除了他的法語很差以外. 他們那種高知識份子是以自己國家為傲的... 所以老爺說, 他希望兒子能去學瑞士德語. 這樣在當地會比較不被當外國人.
沒錯, 不是會講中文的都是中國人. 你應該也很了解. 由腔調來判斷並且分級. 是很不公平的事. 我一直覺得人都是一樣的. 不管是哪裡來的. 因為教育及文化政治不同當然會有不同的人品. 但人的良善最主要是家庭教育問題. 我想要一起共處的是良善的人. 但如何去找這樣的人? 就是要讓他們對你有認同感. 首要之處當然就是當地語言.
這是跟法國很多地方一樣的警察局外觀... 德國的通常比較" 宏偉" 或是說會隱藏( 因為也可能是在某棟建築的一樓或二樓....
警察局範圍內沒人敢動. 長得超大的菇😂😂😂
目前蘇黎世看到不少移動打疫苗車子. 如果你要打疫苗是非常容易的事. 跟德國一樣. 就怕你不打!
最後, 來談談我最喜歡的麵粉及以麵粉發酵完成的食物吧!
這裡的麵粉應該都是瑞士當地產的. 最簡單的家用麵粉蛋白質都是12%左右. 價格是德國的2.5倍左右. 但一包一公斤. 一塊多瑞朗的麵粉其實可以做很多麵包. 如果我住瑞士想吃包子. 應該會把這個家用麵粉參雜玉米澱粉或馬鈴薯澱粉降低筋度. 這裡吃的麵包形式比較像是德法混合體. 他們稱這種捲捲長棍也是Baguette. 這條長棍裡有加橄欖.
德文裡" 小"字尾通常都會加上~chen. 瑞士則是加上~li
所以德文的100 g左右小麵包都是Brötchen( 德文的麵包叫Brot) . 瑞士則是把麵包特色加上~li 就是小麵包.
這次我要談的是這個看起來很簡單. 但實際上不容易的瑞士小麵包Bürli
這種小麵包. 是用當地的Halbweissmehl( 780) 完成的無油小麵包. 這種粉的礦物質含量是0.64~0.9% 相當於法粉T65及義大利Typo 1.
照理說, 德國是要以Weizenmehl812取代. 但是市面上難找. 所以通常就是以Weizenmehl405或 550去搭配 Weizenmehl1050 . 不過, 因為瑞士的小麥粉蛋白質含量通常比德國高. 所以我比較建議能使用找得到的高蛋白質的Weizenmehl405 去搭配Weizenmehl1050. 這樣的比例約是 : 1000 g Weizenmehl812= 450 g Weizenmehl405 + 550 g Weizenmehl1050 ( 通常1050都有12%蛋白質)
小麵包主打輕盈. 所以在麵筋的處理上得更為小心. 這裡有一個德國麵包社團裡住瑞士的管理員推薦的食譜:
St. Galler Handbürli – Schweizermeister-Rezept nach Urs Lichtensteiger
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需要用到這麼大量( 3%以上)鹽的食譜. 他使用的是老麵法. 用穩定的鮮酵低溫做老麵. 之後再用鮮酵拉長麵筋. 有興趣的可以試試. 這不是一個很好做的麵包.
你如果去搜這個麵包. 應該會看到很多扁塌的. 像主圖那樣長相的需要很厲害的工藝( 好吧~ 這一點大工廠早有自己的辦法) 並且得要有高溫石板的加持( 看顏色就知道)
值得注意的是通常它們都會倆倆黏一起烤. 我覺得跟吐司裡面放兩團很像. 單獨烤要長大的空間又減少很多. 所以他們單個賣時也是從兩個去分開的. 並不是單獨烤一個.
最後. 要來介紹兩個比較特殊的麵包
這個是Migro 當時限定的麵包. 我覺得很有趣. 沒買. 因為我知道味道應該不會是鹹的. 而且通常是小孩喜歡的...
這是蘇黎世今年第99年舉辦的摔角節!( 昨天) 詳細情形請點連結: Kilchberger Schwinget https://kilchberger-schwinget.ch/ 德國這裡也開始有大型表演比賽的聚會. 但雖然比賽幾乎都是露天. 還是有要求戴口罩... 瑞士其實.... 恩~ 蠻鬆的. 不過. 現今德國也有一種說法. 就是想保護自己的都已經去打疫苗了. 那些堅持不打的. 就讓他們自己去對自己面對的風險負責.... 但口罩. 還是有必要. 我們在回來的路上整點新聞一直都在報一個令人心碎的新聞.
RTL新聞 Idar-Oberstein trauert um erschossenen Tankstellen-Kassierer Alex W. https://www.rtl.de/cms/idar-oberstein-tankstellen-kassierer-alex-w-20-nach-maskenstreit-getoetet-oeffentliche-gedenkveranstaltung-geplant-4834436.html
德國有個加油站大學打工男生. 因為要求一個進入的顧客戴口罩才能進來. 結果這位49歲的客人.回家拿了口罩順便帶著槍回來. 朝著這位大學生以行刑式的方式對準頭部射殺. 造成這位打工生當場死亡.
雖然這個人後來自己去自首. 但引起輿論一片... 這個人說自己對這整個疫情的容忍度已經到了極限. 他只是想讓大家知道大家也可以這麼反對@@
這個瘟疫正在考驗人性. 老爺也不斷地強調去課堂聆聽的重要性. 雖然兒子的課有的可以選在家看網路直播...
你認為呢?
最後, 要介紹這個很多日本人喜歡的水果麵包. 這種麵包通常都會加香料及水果乾. 日本的麵包書中一定會有這種麵包的介紹. 在我的感覺. 是除了法棍以外最受日本人喜愛的麵包. 但這個因為是長時間保存的. 所以做得比較鬆散. 通常日本的水果麵包是更厚實有味道的.
這種麵包通常是冬天的麵包. 因為有很多秋天收成的果乾... 我自己蠻喜歡的. 兒子也是....應該會做做看...
最後.給各位看看老爺的戰利品😌😌😌 老爺去瑞士生活時喜歡上阿華田. 這次兒子先去探路時買了一包回家. 他發現不甜了. 為了健康著想. 原本會加糖的阿華田都不再加糖. 所以這次去他狂搜.... ( 最好是會瘦比較健康.
最有趣的. 他最喜歡的是這個. 我想, 應該有很多人是乾乾的吃阿華田的. 這種Bar是阿華田乾壓成這樣的形狀. 下次應該會再補貨. 因為兩天他就吃完了@@
沒幾天的行程也去朝聖了號稱當地最好吃的麵包店John Baker. 13度的低溫中排隊買麵包...
麵包算上乘. 但也並非非吃不可. 我朋友說是因為我自己做麵包所以覺得沒很特別. 也有可能. 但我覺得網路無遠弗屆. 現在真的好像有好的網路口碑. 要有排隊風潮不是很難. 除非你的食物真的很糟.... 不過, 這間店強調所有的東西都是有機. 連麵包發酵都有聽音樂....
或許這也是雖然貴但講求健康及有氣氛的現代人會縮著身體也要排隊的原因吧? ( 另外~ 卡布奇諾不夠濃香是真的. )
一般大飯店都會接待一些大團體. 例如我們在飯店期間有看到加拿大航空的機組人員( 其實我蠻怕的XD) 還有提前從日內瓦正是賽季中的足球隊.
日內瓦sevette FC足球隊 https://www.servettefc.ch/
外面那台巴士滿滿一群足球隊員. 是我第一次見識到. 原本我以為足球員漢草都是矮壯的. 但真的平均身高都很高. 而且身材實在很好, 看不到大塊肌. 整個線條超順超美. 讓我這個大嬸目不轉睛的那種😅😅😅💦💦 我覺得從這樣的大團體可以看到不一樣的教育不一樣的行為舉止. 這一整群人在大廳裡真的沒有聒噪的. 大家都非常地安靜. 講話輕聲細語. 完全看不出來是會讓粉絲尖叫不已的樣子....
那群機組人員則是抽菸的很多....
我倒是沒看到這些球員有跑外面抽菸的.
最後~以飯店大廳的燈做為結尾. 等十月底再來!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alex la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法國小餐館 #LesPapilles 推出全新春日餐單 香港罕見 #南法 食材 帶味蕾走一趟南法春日之旅 #LesPapillesHK 3月,春意盎然的月份,趁著春暖花開之際,位於銅鑼灣登龍街的法國小餐館Les Papilles推出全新春日餐單,以香港少見的南法食材,以及大廚於傳統南法菜式變奏出來...
1 公斤 的 米 是 幾 公升 在 哈韓孕媽咪.正韓直送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超帥黑金 時尚迷人🔥🔥 買一送四好瘋狂😱😱
最環保免耗材 ‼真的不會臭‼ 尿布桶 ‼哈韓已賣破1000桶
錯過就是沒有優惠了,該買就要先買!享優惠和贈品
【Umee免耗材尿布桶 + Fillpa折疊餐椅 開團 】
#3秒折疊椅 #尿布桶新黑金登場
#1500免運
#底下留言分享寶寶照送購物金50元
-
團購表單👉 https://bit.ly/3tFl4zs
👀看直播介紹 👉 https://bit.ly/3nt2Ujo
‼優惠時間⏰ 9/13-9/19 ‼
-
❤️ 折疊餐椅團購再加碼(限量50份)
買1送4,買就送 ‼️ 還免運 ‼️
🔥餐椅收納袋
🔥餐椅椅墊
🔥鯊魚360度水杯
🔥無毒矽膠防掉帶
-
折疊餐椅你注意看部落客或是你的朋友,
大家幾乎人手一張,因為不管在家裡,
回外婆家,露營,外出用餐,
都有寶寶自己的專屬座位,不用和別人搶,
也不用擔心未知的細菌病毒。
從6個月可以坐到3歲,耐重約15公斤,
餐盤可以拆除,直接變成一張小椅子!
三秒一鍵輕鬆收折!防滑支撐+鋁合金,質感就是漂亮!
-
超帥黑金色😎😎
詢問度爆表
連折疊椅都這麼帥 太逼人了
-
折起來 超扁 超輕 外出實在太方便
放在車上也不占空間
-
現在除了有些餐廳兒童椅不足外
很多的兒童椅都沒有桌面耶 !!
我覺得很困擾 你們會嗎
因為小寶寶 跟大人共桌 他需要很大的淨桌空間XDDDD
不然會亂抓東西 超危險
-
而且外面的餐椅總是會黏黏的
不管餐廳有沒有消毒過 媽媽自己都還是會再擦一遍
用自己的最乾淨衛生 又不占空間
娘家婆家 都能放一張!!
-
好用的餐椅 在家外出都超方便
去露營也好適合~
-
【Apramo Flippa Dining 可攜式兩用兒童餐椅】
✅攜帶式.秒開秒收超方便
✅1.8公斤超輕巧
✅免組裝、操作簡單
✅三點式安全扣環,餐椅高度可調整
✅折疊後扁小(14cm),收納不占空間
✅座位寬敞,可當一般坐椅,使用年齡長
✅防滑椅腳,不易滑動
✅買一送四超瘋狂(坐墊/提袋/防掉帶/Jolly嘟嘟鯊魚水杯160ml)
-------------------------------------------------
【荷蘭UMEE除臭尿布桶】
Umee除臭尿布桶,下手請趕快!
最多媽媽私訊來問炸,哪時候開團!?
被屎勳到受不鳥,早知如此,幹嘛受罪!
要聽過來人學姊的話
花$1180就可以有良好舒適的空氣品質
加上不用耗材!不用耗材!不用耗材!
這就是哈韓為何大力推薦的原因
科技日新月異,所以要耗材的,可以改當一般垃圾桶了
不然耗材一直買,都已經超過好幾個除臭尿布桶的金額
-
小穎/儷潔/小花通通都有買
真心推薦!真的不會臭
沒買過會擔心,買過的,記得幫忙推薦阿~~
買這個救救家裡環境!真的不會錯!
或是當成滿月禮送朋友!
實用有感又大方,真心推薦!
-
真‼的‼不‼會‼臭‼ XDDDDD
而且 不用耗材🙅♀️ 不用耗材🙅♀️ 不用耗材🙅♀️
用自己的垃圾袋"1個" 就能裝全部
放了2天的 極臭大便尿布 完全沒味道 牢牢鎖住
重點是又環保 !!!!!! 給他100個讚 👍👍👍
尿尿的尿布其實還好不太會臭
可怕的是大便魔王💩💩 🤣🤣🤣
光是 脫尿布 洗屁屁 那個moment 就要憋氣
如果沒有另外用塑膠袋包起來
味道可以充滿整間屋子 揮之不去 哈哈哈哈
空氣清淨機打到最大還是有餘味 哈哈哈哈
這個尿布桶很可以
我直接放在主臥 房間完全沒味道!!!!!
完全忘記尿布桶裡面有沒有尿布
大家不要因為沒味道 忘記倒垃圾XDD
可以丟25包~~~~
-
💟 徹底解決尿布、屎包臭氣沖天的問題
💟 不用耗材 省錢又方便 🏆
🌟 獨特的防臭專利密封圈系統設計,有效隔絕尿布的難聞氣味🤩
🌟 簡單三步驟單手即可操作👌
🌟 可與一般的塑膠袋一起使用,不需額外購買專用垃圾袋❤️
🌟 容量約30公升,最多可容納約25片尿布🎉
🌟 旋轉環設計-杜絕孩子和寵物誤開、撞倒、翻玩垃圾桶的危機
-
團購表單👉 https://bit.ly/3tFl4zs
👀看直播介紹 👉 https://bit.ly/3nt2Ujo
‼優惠時間⏰ 9/13-9/19 ‼
-----------------------------------------------------
【 9月份團購行程表 】
❤8月份哈韓訂單抽一萬 點我參加 >> https://bit.ly/3yYv3kh
(9/16前留言截止 9/17公布得獎)
-
❤️防疫專區👉 https://bit.ly/3zL0a4y
-
🔸9/06 新貝樂 小澄樂+小饅頭擠乳器 (9/13截止)
表單購買 👉 https://bit.ly/3tjVP5n
哈韓官網買 👉 https://bit.ly/3tkUuLv
-
🔸9/07
❤新品服飾 (9/13截止) >> https://bit.ly/3BKkNhi
❤法國帕洛防蚊 直播限定+1 (9/13截止) >> https://bit.ly/2X0ufhi
-
🔸9/07 美國守護神奈米藍光噴霧消毒槍 (9/13截止)
表單購買 👉 >> https://bit.ly/2Xb2bZ2
-
🔸9/08 不鏽鋼餐具組+寶寶食物+布書 (9/14截止)
這裡買👉 https://bit.ly/3zTOQmh
-
🔸9/09 小牛津48件組+安撫玩具(9/15截止)
直播+1 >> https://bit.ly/3jWbHrV
-
🔸9/10 Alobaby乳液
表單購買 👉 https://bit.ly/3jW3vYA
-
🔸9/13 摺疊餐椅+不會臭尿布桶 (9/19截止)
表單購買 👉 https://bit.ly/3tFl4zs
-
🔸9/14 14:00 新品服飾
🔸9/15 14:00 臭氧垃圾桶 +臭氧消毒包
🔸9/16 14:00 克立淨清淨機
🔸9/17 16:00 鋼鐵海豚 + 小海豚開飲機 (新品)
🔸9/21 21:00 韓國摺疊澡盆
🔸9/22 14:00 sillymann韓國鉑金矽膠
🔸9/23 14:00 韓國折疊收納車 (NEW首團)
🔸9/24 14:00 髮帶 / 減重成果 (NEW首團)
🔸9/27~9/30 韓國連線週
1 公斤 的 米 是 幾 公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Land Rover Defender 90 越野傳奇篇章 續作登場】
(8/24)台灣捷豹路虎發表Defender 90
相較於之前發表的Defender 110
Defender 90車長以及軸距都縮短
動力也僅提供柴油引擎動力
單一車型Defender 90 D250 S
售價239萬元起
-
在外觀上
Defender 90有經典的三門外型
現代設計語彙重新雕塑更為完美的車身比例
透過簡約俐落的線條
傳承Defender方正的外型
並且保留圓形頭燈/側開後尾門以及備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可以選配經典的白色輪圈
即便是全新的設計語彙
仍然可以向經典致敬
另外Defender 90提供都會/鄉村/探險家/冒險
四種不同的風格套件提供消費者選配客製化
-
內裝部分採用五人座設定
雖然軸距相較110車型小了40cm以上
不過後座空間幾乎與110車型相同
但後廂空間僅有297公升
若有載物需求可將後座椅背放倒
中控台使用JLR集團最新的11.4吋曲面螢幕
並搭配最新的Pivi Pro資訊娛樂系統
支援導航/手機連結/360度3D環景系統
儀錶板則是12.3吋虛擬儀錶
另外ClearSight電子後視鏡也是標準配備
90車型這次也獨有提供折疊式帆布車頂可以選配
-
動力部分Defender 90搭載
Ingenium 3.0升直列六缸柴油渦輪增壓引擎
最大馬力249匹 最大扭力570牛頓米
搭配變速箱為ZF的8速手自排變速箱
驅動系統為全時四輪驅動系統
另外再加上48V MHEV輕油電系統
可在車輛起步時驅動皮帶式整合發電機
提供最多142.5牛頓米的扭力輔助
降低引擎起步的負擔達到節能效果
而7Kw電子機械增壓器則減少渦輪遲滯
在引擎2000轉以下時可以輔助渦輪轉動
新一代Defender 90基於全心D7x平台打造
與過去大樑式車體不同採用全鋁合金單體式車身
相較傳統車體結構提高三倍剛性
車體最大承載能力達到6.5噸
靜態車頂可承重300公斤動態則為118公斤
懸吊系統也可承受7噸的衝擊力道
底盤結構採前鋁合金雙A臂後一體式多連桿配置
結合四輪完全獨立懸吊設計
可針對不同起伏路面優化輪胎與地面的最大接觸面積
有效維持車身平衡
由於90車型採用前後短懸設計
強化車輛穿越地形的能力
若有選配氣壓避震可達到涉水深度90公分
進入角38度 穿越角31度 離去角40度的越野表現
-
Defender搭載Land Rover全地形反應系統
另外可選配進階越野套件
包含全地形行進控制系統/第二代全地形反應系統
以及可調式地形反應系統
可以優化車輛越野性能
應對極端非鋪裝路面
-
Defender車系發展至今已達73年之久
而90車型是越野中最強的王者
不過一般使用仍以110車型為主
畢竟在空間表現上仍是比較實用一些
兩個車型你會怎麼選呢
#全民瘋車Bar #廖怡塵 #熊子 #新車發表
#Landrover #Defender #Defender90
1 公斤 的 米 是 幾 公升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法國小餐館 #LesPapilles 推出全新春日餐單 香港罕見 #南法 食材 帶味蕾走一趟南法春日之旅 #LesPapillesHK
3月,春意盎然的月份,趁著春暖花開之際,位於銅鑼灣登龍街的法國小餐館Les Papilles推出全新春日餐單,以香港少見的南法食材,以及大廚於傳統南法菜式變奏出來的巧思,帶你的味蕾感受一趟幸福的南法春日之旅。
Les Papilles主廚Jeff Chan曾於南法米芝蓮二星餐廳Le Jardin Des Sens總店跟法國著名廚師兄弟Jacques Pourcel 及Laurent Pourcel受訓一年,擅長南法菜式,更善於在傳統菜式原有基礎上,加入亞洲元素及他的獨特見解和創意,創出極具個人風格的法國菜式。簡單如餐前的自製紫菜法包,食譜調製至適合香港人的口味,麵包皮不會太硬及煙韌,反而外皮脆、內鬆軟,大廚更因南法盛產紫菜而靈光一閃,將紫菜加入法包之中,配合海鹽牛油同吃,倍感鹹鮮。
#西餐 #法國菜 #法菜 #登龍街 #銅鑼灣美食 #芝士 #西班牙紅蝦
前菜的西班牙紅蝦薄片配鷹嘴豆蓉、薄荷醬,傳統上,在南法煮這道菜式都會以鷹嘴豆蓉做配搭,但大廚別具一格地以法國芝麻醬、本地腐乳加入鷹嘴豆製成鷹嘴豆蓉,反覆嘗試無數次後,終於試出黃金比例,細膩的腐乳香味反而更突出西班牙紅蝦薄片的鮮甜。大廚特意棄用羅勒而改用薄荷做青醬,以及將橙汁濃縮成香橙油醋汁,令整道菜彷若春天微風拂臉般清新不膩。
另一道前菜法式帶子燴海鮮,以忌廉、蛋黃、巴馬臣芝士及麵包碎點綴的煎焗帶子,口感固然外脆內嫰,但此道菜靈魂在於其天鵝絨醬(Veloute sauce),也即法國菜中五大母醬(mother sauce)之一,以慢火熬煮45分鐘的白魚骨湯底加入忌廉及牛油麵糊(Roux),質感濃稠,加上燴煮螺肉、青口、蜆等海鮮,令真正鮮味綻放於味蕾上。
顧客亦可選擇濃雞汁燴鮑魚片配羊肚菌忌廉汁,層疊南非鮑魚、法國藍腳雞及羊肚菌,燴以法式香濃雞汁,口感細緻。
主菜三選一,不得不提法國經典名菜:馬賽海鮮湯(Bouillabaisse)。傳統的馬賽海鮮湯是當地漁港的平民小食,不過近年賣相越趨精緻,反而少人注重細節,「如果不用這幾款魚,充其量只能叫魚湯,不能叫馬賽海鮮湯。」大廚Jeff堅持從馬賽當地空運春夏當造的3款魚:海鰻、飛魚、赤鮋來製作馬賽海鮮湯,這3款魚多骨且體形細小,不過魚味濃而鮮甜沒腥味,以兩公斤魚熬製4小時後,再將煮腍的魚肉磨蓉加入湯裡,最後只得出1公升魚湯,鮮味極度濃縮,加入用蒜蓉、蛋黃醬、薯仔、藏紅花製成的藏紅花蛋黃醬(Rouille)後,口感更是濃郁;湯裡也有鱈魚、鱸魚、青口、虎蝦等不同海鮮,非常足料啖啖鮮。
另一道主菜法國阿貝倫羊鞍、玉米蓉、普羅旺斯燉菜、迷迭香汁,羊鞍是南法阿貝倫出產的,比起紐西蘭及澳洲羊的羊味更重,口感更滑,肉色也更粉嫰。同時,由於阿貝倫的羊吃穀草混合飼料,運動量足,因此油脂比例均勻,不似蒙古羊般羶,卻另有一番恰到好處、引人垂涎的羊羶味,如果想吃到質感軟腍多肉汁的完美口感,建議選擇煮至半熟(medium),配上口感順滑的玉米蓉同吃更佳。
餐廳亦進口了多款法國芝士供客人選擇,諸如莫爾比耶(Morbier)、山羊奶芝士(Mothais)等,而且由於南法飼養的羊皆非常高質,餐廳更特別引入一款綿羊奶芝士 (Perail) ,口感柔軟,帶有奶的香甜,細嚐下也會滲出果仁香味。甜品的紅寶朱古力法式千層,使用世上第四種朱古力:紅寶石朱古力製成,紅寶石朱古力擁有天然的粉紅色,也蘊含莓的味道,令整個法式千層味道酸甜有致,為這趟春日之旅劃上完滿的句號。
所有價錢均收加一服務費
Les Papilles
地址:銅鑼灣登龍街44號登輝大廈地下
電話:3114 2389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六中午12:00至晚上11:30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lespapilleshk
@lespapilleshk #lespapilleshk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lespapilleshk/
#canonphotography #BLOG #blogger #HKBLOG #hkblogger #HKFOOD #HKFOODBLOG
#hkfoodblogger #HKIG #HKIGFOOD #HKIGFOODBLOG #hkigblogger

1 公斤 的 米 是 幾 公升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們足足講了三個月的新冠病毒,我都覺得我長得跟病毒有點像了,這周琪斐大放送終於要談一個跟肺炎不相關的主題「水資源」。
這次的肺炎疫情點燃了全球石油戰火、引爆糧食危機,但其實「水資源」比兩個還要更早成為國際間的主要戰場,正所謂「石油誠可貴,糧食價更高。若為水源故,兩者皆可拋。」我覺得我的中文越來越好了,還落韻文耶。
最近一次的國際水資源爭議,就發生中國跟中南半島各國分享的湄公河。上個月美國氣候學家就抓包,中國在湄公河上游蓋了11座水壩,把原本該流到中南半島的水攔光光,導致下游的泰國、寮國、柬埔寨和越南河域,水位暴跌1公尺,創下50年來最低水位。
住在島國的我們可能很難想像,河流必須跟鄰居公家用,鄰居多糾紛就多,例如歐洲第二大河「多瑙河」就一口氣流經10國,1992年,匈牙利和它的鄰居前捷克斯洛伐克,就因為水壩建設問題而鬧上國際法院,最後很難得地,以理性和法學解決糾紛。但萬一你的鄰居是胖虎,你跟他講道理,他回你的是拳頭,這事就難了。這次中國就被發現,在湄公河上游一口氣蓋11座水壩,用來儲水、進行水力發電,這一直備受爭議,因為這水壩到底攔住多少水,外界只能觀落陰;下游的國家有多少水用,也只能看中國臉色,「朕不給的,你不能搶!」你想想啊,你家明明有自來水管,但水龍頭卻放在胖虎家,你想洗澡還得去拜託他多給你一點水,結果他只給你一湯匙,還說「我已經盡力了」。
像這樣的鄰居你會不會很想把他巴下去?一定會嘛,但是在我們講到各國為了水資源巴來巴去之前,我們先來瞭解地球上的水資源到底有多珍貴。
地理老師說過,地表不是有75%被水覆蓋嗎?到處都是水,怎麼還會缺水?其實這些水,有高達97.5%是不能利用的鹹水,包括海洋還有像死海這種鹹湖或鹽井、鹽田,只有大約2.5%是淡水,但其中又有七成藏在冰山、冰河裡,看的到吃不到,我們實際上「可能」使用的淡水,只有區區0.8%。為什麼說「可能」呢?因為這0.8%裡面,有九成是需要相當技術才能抽取的地下水,另外一成才是河川湖泊等的地表水,以及卡在凍土層和大氣中的水源,覺得數據太多很複雜沒關係,打個比方,你把家裡浴缸裝滿水,再拿個漱口杯往浴缸裡撈,浴缸裡的水就像地球上的水,但只有杯子裡的可以拿來飲用、發展農耕和工業,還必須全人類共享,這只是比喻而已喔!小朋友千萬不要真的去放一缸水,你真的要,記得說是凱莉教的。
好,截至2020年,世界上大概有78億人,足足是100年前的四倍多。一天下來,我們就要用掉100億噸的淡水,相當400萬座游泳池的水,400萬座是多少?啊,總之就是很多啦!
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數據,這張地圖中的深色區域,就是目前面臨極高缺水壓力的國家和地區。是不是很多,用人口來看是八億多人都缺水,我知道你在找台灣,台灣是灰色的,什麼意思呢,無數據的意思。為什麼無數據?你去問聯合國啊!聯合國還估計,到了2025年,也就是五年以後,情況就會惡化到,分佈在50國的全球26億人口,都將面臨水資源短缺問題。水資源已經那麼緊張了,還不是所有地方的水都保證乾淨無虞,而根據台灣的BFF,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發生在開發中國家的疾病,有80%與水有關。人不健康,國家就一定窮,而且世世代代無法翻身。
那麼到底為什麼我們會缺水缺成這樣?
每天一睜開眼睛,洗臉刷牙就要用水,每個人平均每天需要喝3公升的水,但這是在你當阿宅,不動也不流汗的情況下。其他還包括上廁所、洗頭洗澡洗衣服,還有最近大家為了防疫勤洗手,都需要用水。根據自來水公司的數據,全台每人每日用水量,大約280公升,差不多是一個標準浴缸的滿水量。
地球上75%到90%的淡水,都流進農牧業,每生產1公斤的穀物,就要大約1000公升的水,以台灣來說,會有四成的灌溉水,回流成地下水,但也不是每個地方的地下水都能被抽取利用。
至於畜牧業更驚人,拿牛肉為例,每生產1公斤的牛排,需要耗費1萬5400公升的水。以一頭美國牛為例,平均需要養3年才能進屠宰場,3年來會吃1300公斤的穀物,而這些穀物又需要水去灌溉,加上牛本人要喝水,牧場和屠宰場也需要用水清洗,所以一頭肉牛從出生到變成200公斤的肉排,總共要用掉310萬公升的水。看到這裡,我決定每個月少吃一份牛排。
大約有一到兩成的淡水,用在工業。紡織業是農牧業以外,最喝水的行業,從退漿、精練、漂白到絲光,以及幾乎所有的染料都要用到水。冬天穿羊毛衫很暖對吧,不過每生產一磅的羊毛(454g),也就是差不多一件羊毛衫的量,平均就要消耗130公升的水,也就是你去超市買2公升裝的可樂,要買65瓶。而我們夏天愛穿吸汗舒適的棉布,耗水量更是其他種類的三倍。汽車製造也是耗水大宗,每生產一輛汽車大約需要15萬公升的水。
但是水不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嗎?的確,但不是百分之百都適合回收,而且也不是所有國家都有這個技術回收工業廢水。至於農牧業,你是要農作物和牛羊再把水吐出來重複利用嗎,不然幾年前很流行尿療法……你先去試試,再回來告訴我效果怎麼樣。
總之呢,人類用掉的淡水,有九成是一去不復返的。
所以水真的很珍貴,那不夠用怎麼辦呢?各國第一個反應,應該是大家省點用吧?不是。是趕快去搶。
很多在河流上游的國家就築起了水壩,標準的肥水不落外人田,結果當然就是外人拿著飛機大炮來討了。除了我們剛剛講到的湄公河,世界上的五大河流域,也就是非洲的尼羅河、印度半島的恆河、印度河、中東的幼發拉底河以及美國的科羅拉多河,都已經出現嚴重的水資源競爭,今天因為時間限制,我們只講兩個。
首先我們來看兩河流域。兩河流域指的就是幼發拉底河跟底格里斯河,我小時候為了背這兩條河的名字,不知吃了多少棍子,對啦,我那個年代就是早餐配體罰。總而言之,這兩河源頭在土耳其,流過敘利亞、伊拉克,擦過伊朗後,注入波斯灣,下游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古文明搖籃,周杰倫的歌聽過吧?這幾個國家都聲稱他們擁有河流的使用權,但偏偏四國需求量遠超過兩河水量。
一開始伊拉克和敘利亞,蓋了很多水利設施,沒想到上游土耳其的水利設施後來居上,攔截掉幼發拉底河一半的水量,部分敘利亞的水利工程,甚至因此淪為蚊子設施,毫無作用。像1990年土耳其「阿塔圖克」大壩蓄水期間,就導致幼發拉底河直接斷流了整整9天,但土耳其是北約成員,敘利亞只能在心裡罵髒話。
接下來我們來看,位於非洲的世界最長河「尼羅河。尼羅河流經10個國家,但各國為了怎麼用水吵了幾十年,甚至差點打起來。早在1929年殖民時期,英國和埃及簽訂「尼羅河條約」,規定沿岸國家不能做出任何讓水量減少的行為,只有最下游以農立國的埃及,可以全權使用河水,不過後來其他國家覺得不公平,他們也想用尼羅河灌溉發電啊,就多次向埃及抗議條約不公,各國多年來紛爭不斷。到了2011年,主要支流「藍尼羅河」的發源地衣索比亞,開始興建大壩用來發電,這讓下游的蘇丹和埃及氣炸了,後來是美國出面調停,才讓這三國有望在今年達成協議。
但是在1950年到2000年,世界上發生1800多起關於水的國際衝突,這還不包括國內衝突或家庭紛爭,平均一年有36個水資源的衝突。這中間除了剛剛提到的國家級搶水大戰,同一國的也在搶。包括奈及利亞、馬利和肯亞,都發生過農人和牧民,搶水互殺的慘劇。不少戰亂事件,也把摧毀供水設施當作戰略,沒水活命的一方,當然就只能乖乖束手就擒,包括2006年以色列和真主黨的戰爭,以及2018年衣索比亞的族群衝突,都用上了這一個狠招。
除了人口爆炸,導致水資源長年供不應求,未來還有一大隱患,那就是氣候變遷。暖化會直接導致乾旱,缺水的地方更多,這個問題已經是現在進行式,還會導致冰川和冰帽消融,咦?融光了不是很好嗎?這樣就人人有水用啦!但這等於是預支未來的水,等全部消融後大家都沒得用!
水資源匱乏將會影響到國家的生存與發展,最後很容易訴諸武力,來捍衛水的主權與安全。聯合國早在1972年就警告,繼石油危機後,下一個就是「水危機」。照理來說,水資源應該要國際共享,各國政府合作解決水荒,但老實說,如果你只拿到一杯水,你會願意分鄰居半杯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全球搶水戰 #拳頭護水權 #暖化加劇水荒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ㄒ

1 公斤 的 米 是 幾 公升 在 汽車私房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新頻道成立!歡迎訂閱及加入:
【游泳私房話】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fGGxRvTJwgZz6Wak2zalw
【游泳私房話】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wimmerprivatetalk
---------- ◉ 以下連結可欣賞圖文並茂的原文:https://goo.gl/X5iMJm
進口與國產的黃金交叉
汽車銷售的不可逆趨勢
這幾年很多人可能都發現了一件事,就是許多車廠逐漸以進口模式來取代原本國產的版本!而為了避免前後兩者的價差過大,造成準車主入手前的困擾,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進口車的價錢,似乎越來越親民了。👍
有人知道嗎?其實今年的汽車銷量已經大致底定了一個趨勢,就是「進口車銷售數量,終將會超過國產車。」至於這個趨勢的結果幾時會到來?除非我們的政府有什麼特別的政策來逆轉這個情形,不然,預估就在明年、也就是2019年,我們會看到這個答案出現。👀
根據U-Car汽車網站的銷售報導:https://goo.gl/B71vQW
今年累計至11月底的汽車掛牌總數來說,進口車的數量已經佔今年銷售總數的45.2%之多。或許有朋友會覺得這數字尚未過半、鹿死誰手還不曉得,但我認為這數字一旦超過40%,就如同群蟻潰堤一般,越到後面、進口車數量越是會加速完成其一統市場的大業。
*詳細數字也可參考「政府資料開放平臺提供的新車領牌數資料」:https://goo.gl/NYKKPh
如果最近想要買車,真的可以開始好好考慮「進口車」了!🤔
當然,此時入手國產車,也不是說不行,但如果您考慮這部車要開個十年、八年...可能入手後的隔年,就會突然發現身邊的好友們都開上了進口車,而眼下這部國產車,想換......財務大臣並不允許您這麼敗家的。💢
過了鹹水就是好?
日系歐系如何選?
喜歡看汽車評論的朋友,應該都會發現一個形容,就是「......這部車開起來的感覺,非常像歐洲車」;這是一句褒獎含義的形容,背後代表的含義,就是這部車比較紮實,開起來比較穩重。這句話不只是我說過,我的同業朋友們說過,甚至車廠廣告都會這麼強調。😎
所以,歐洲車就一定比日系車來得好?這倒是未必。我覺得應該這麼說,如果以同級距的入門小車來說,歐洲車的紮實度會比日系車來得優異,而日系車必須達到一定的價格水準後,才會有比較好一點的行路質感。當然,無論是歐洲車或是日系車,都是「越大、越貴」,開起來會「越爽、越高級」,這是很合邏輯的事情。😆
另外,還有一個很有趣的地方,就是依照配備來看,即便都是進口車的版本,歐系車廠在配備選項方面,通常都是比日系品牌大方,比較不容易看到配備陽春的設定出現,尤其是在主被動安全方面的差異更是明顯。所以,很多時候歐系進口車的車型版本常常只有單一規格,廠家不會將車輛的配備過度細分,而讓準車主在選擇時,衍生出很麻煩的購車困擾。😵
進口歐系最低門檻
Fabia最獲車主親睞
就以購車預算來說,最多買家的級距,就是百萬等級以下的車主們;這也是台灣汽車銷售的主力戰場!百萬等級以下的車款很多,就算是進口車,可以選擇的也不少,包括日系、韓系、法系、歐系等等;而其中以歐系來說,Skoda就是近年比較紅火的品牌。
為什麼Skoda會比較得到車主們的青睞?主要還是這個品牌CP值較高的原因;翻成白話,就是-「比較划算」。💰
就以硬體來說,它同屬德國VAG集團,所以車上的許多零件不是跟VW共用、就是跟Audi相同;但就產品的定位來說,它並不是被設定在如同上述品牌那麼難以入手的範圍。換言之,我們可以用更少的錢,得到更好的品質。Skoda這個背景已經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了,所以原廠官方一直以來都打著一句口號,就是「聰明的,就懂」!
另外,以價格來說,Skoda百萬等級以下的車款,其實有好幾輛可選,其中最大的好處,就是「我們可以找到不同尺碼的車型」;因為有時候我們要找一輛特定品牌的進口車,看來看去最後無法下手的原因就是:便宜的太小台、夠大的又超出預算!Skoda從最小台的微型車Citigo、再大一點的掀背Fabia、一直到小型的Rapid、或是中型的Octavia,你都可以用不到100萬的價格,找到想要的車型。其中,這裡面很多款都同步提供了「旅行版本」,在原廠的命名方式來說,也就是「Combi」的車型。
所以在近年來,大家逐漸選擇傳統Sedan四門房車以外的車型之際,百萬以下、不要太小、夠用省油、CP值高的Fabia,變成Skoda旗下相當熱賣的一款車型。這部車也變成許多「國產車升級進口車」的準車主們,人生的第一部歐洲進口車。
ACC主動跟車+AEB主動煞停
Euro-NCAP撞測五顆星評定
車輛尺碼的大小,一向影響人們對其安全與否的意象。首先在主被動安全的部分,Fabia這輛接近4米的小型掀背車,搭配了許多讓我們感到出乎意料的配備。以往我們認為一部車該有的基本六具輔助氣囊、動態穩定系統之類,Fabia絕對是列為標配,而更多的是:
1.MSR引擎循跡控制系統:可降低車輪在光滑路面加速時的打滑情形。
2.ASR加速防滑控制系統:確保平順的加速,或避免在溼滑路面加速時打滑。
3.胎壓偵測器:胎壓不足時,儀表會跳出警示提醒。
4.XDS+主動電子限滑差速器:可改善過彎時的循跡性及動態表現。
5.陡坡起步輔助系統:上坡起步時,維持車輛避免下滑。
這些配備可以增加駕駛時的穩定度,另外在實用面來說,胎壓偵測器跟陡坡起步輔助系統,更是開車時最最好用的配備之一。此外,這裡還有更驚豔的好料,就是:
1.ACC主動定速跟車系統:全速域系統,可以定速或是跟車直到停止/再起步(最高時速160km/h),也可以一鍵設定「即時跟車」功能。
2.前方輔助系統:亦包含了AEB自動煞車功能。
3.駕駛盲點偵測警示:左右後視鏡上顯示燈號。
4.後方車流警示:有圖像及車距顯示。
看完這幾項高級安全配備,相信很多人會跟我一樣,準備開始找價錢、這部車到底賣多少錢啊?原來定價是78.8萬元,不過,如果是今年底之前訂車,就能用「WRC2奪冠優惠價69.9萬元」入手!
其實,就算是以原定價來說,這個價格搭配這些配備,也很有競爭力跟CP值啊。還有,搭配智慧型裝置互聯系統Smart Link+,除可上網、語音聲控外,也讓多媒體主機功能更上一層樓。
另外一點就是它的撞測成績(Euro-NCAP),依據2014年歐盟的測試來說:https://goo.gl/qxGXzx
,這部小車拿下了五顆星的最高評定標準。其中「成人乘員」及「兒童乘員」的部分,都得到81%高分,我們可以在當時測試的影片中發現,無論前撞或側撞時,Fabia的車艙都可維持很堅強完整性,這也讓許多在意車輛尺碼的車主,後來成為其決定入手的原因。
雙廖冠軍試駕
國際引擎大獎
說到試駕的部分,我還真的沒有少試駕過Fabia這部車,從最早的【行車紀錄趣】,再到之前【全民瘋車Bar】的「雙料冠軍」,我從一般版本的Fabia試到旅行版的Fabia Combi車型,當然近期大家最有印象的一定是我跟廖怡塵模仿Fabia廣告的「跳車門」畫面。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我們之前試駕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embed/fdktUAj_N-Y
https://www.youtube.com/embed/FXq5liic4Zc
其實,這個部分當然比較是屬於趣味的橋段,畢竟上面就提過,Fabia可以在撞測中有效維持車艙的完整性,所以跳一跳車門也不是什麼很了不得的稀奇事。但是,我希望大家如果有機會去試駕時,可以把重點放在「過彎時,前後軸的協調性/循跡性」、「油門的反應」,以及「車室的靜肅性」。
就以目前的Fabia來說,以前還有1.6自然進氣版、1.2渦輪汽油版,目前只有1.0三缸渦輪增壓的汽油版可選,動力輸出是:110hp/20.4kgm,並且搭配7速的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平均油耗的部分是每公升18.7公里,還搭配有怠速熄火裝置及車輛動能回收系統。
就動力的數字來看,馬力似乎就只有1.5升自然進氣引擎的表現,不過,開起來的感受是天壤之別,主要原因是渦輪增壓的搭配之下,它讓這部空重1159公斤的小車擁有很好的扭力輸出,相較之下,差不多就是2.0升自然進氣引擎的表現。車子開起來輕不輕快,主要還是看扭力的表現,這在山路行駛之際,更是容易體會其中的優劣。Fabia如其車身尺碼,在駕駛時顯得特別地靈巧。
值得一提的是,這具小巧的三缸引擎,還得到【2018年國際引擎大賞】「1.0升以下級距的第一名」!除了Fabia用到這具引擎之外,其實包括同集團的VW Golf/Up/Polo/T-Roc、以及Audi A1/A3/Q2等等,都使用到這具小巧先進的引擎單元。
一般版還是旅行版
推薦入手的著眼點
很多人最難抉擇的就是價差五萬元,到底要買便宜一點的標準版,或是貴一點的Combi旅行版?
就硬體來說,這兩部車的尺碼只相差在後廂空間的大小,而包括車寬、車高、軸距、輪距的部分都是相同的;只有後懸的長度不同,標準版是675mm,Combi則是940mm。
就後廂來說,標準版的容積是330公升,後座打平可以變成1150公升;而Combi車型的容積是530公升,後座打平可以變成1395公升,其底板有一夾層,可以活動使用。
我建議如果是有男女朋友或已婚的朋友,不管有沒有小孩,Combi一定是必要首選!因為有伴的朋友,雙人出遊、甚至多人出遊的機會都比較高;所以後廂空間大一點,無論如何都會有更多機會派上用場。另一方面,如果未來有新的家庭小成員增加時,也很有需要在後廂攜帶必要的隨行物品;例如:手推車、毛毯、抱枕、清潔物品、濕紙巾、小玩具、兒童餐具、甚至臨時拆下兒童安全座椅時,也總要有個地方可以先擺放一下。此外,Combi的車長也不過4262mm,在駕駛時,也不會顯得相當龐大,就算是喜歡小車的女主人,也能很容易輕鬆駕馭,不會造成駕駛時的心理壓力。
另外,Fabia的恆溫空調還有粉塵過濾器,這部分很值得家有幼童的朋友們參考。
69.9萬限時入手!
四年不限里程保固
最後,我們再回到今年底之前訂車,就能用「WRC2奪冠優惠價69.9萬元」入手這件事。這除了年底的促銷價格之外,保固方面也跟原來一樣,是「4年不限里程新車保固」,以及「3年漆面保固及12年車身鏽蝕保固」,還有「2年原廠零、配件品質保固」。
最近考慮買小型車的朋友們,雖然有很多車款可以選擇,但別忘了Fabia一定得列入口袋名單!這些豐富的安全配備,會讓你在開車時,感覺相當地輕鬆與放心。
◉ 訂購 剛剛好水餃:https://shopee.tw/privatetalk
網站:http://www.autoprivatetalk.com
FB:https://www.facebook.com/harry.liaokang
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utoprivatetalk
主講人/剪輯後製/企劃:廖剛
註:不會有字幕(我手邊沒有人力)(但你有興趣也可以幫我上字幕)、不要用粗話罵人~
#促銷優惠 #Fabia試駕 #歐洲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