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力醫療史:宮崎駿電影中的疾病】#葉郎電影徵信社 #舊文更新
/ 前言:大概不用等到年終,就可以提早總結2020年的關鍵字是「病」。因此更新一下這篇四年前關於宮崎駿電影中的漢生病和肺結核的舊文,更新一些新線索和新進展。麻風桿菌和肺結核桿菌都是糾纏人類數千年的「老朋友」,而它們都不只一次在宮崎駿電影中扮演關鍵角色。這幾千年的血淚歷史同時也可能隱含如何跟一個頑固惡疾共處的一堂課。/
「不能吃太胖,否則會被殺掉喔!」少女千尋對變成豬的父母高喊。
其實《神隱少女》中的豬是用來象徵現實世界中一種慢性傳染病患者的處境。
這種傳染病在日本曾被歧視性地稱作「座敷豚」,大略意思是「坐著的豬妖」。
宮崎駿電影中兩度出現結核病有關的情節(《龍貓》、《風起》),來自他自己媽媽患上結核病的頑疾經驗。另外一個在他電影中出現更多次、但更隱晦的頑疾是「Hansen's Disease漢生病」(以前俗稱的「痲瘋病」)。「座敷豚」指的正是漢生病患。
▇ 在散步中找到魔法森林
宮崎駿多次強調自己不是那種會大老遠去現地取材的創作者,他喜歡從自己生活經驗中找線索。那些號稱是他電影靈感來源的景點多屬穿鑿附會(對,說的正是九份)。許多他電影中的場景都是他在住家/公司附近或是家庭旅行/員工旅行中看到的場景。
宮崎駿的漢生病因緣就起自他的居家散步行程。1996年前後,他在《魔法公主》遇到瓶頸時,帶著筆記本到離他住家大概15分鐘距離的國立療養所多摩全生園散步。
「我第一次走進全生園是在《魔法公主》最忙的時候。那時工作很重,又沒進展,就算散步也還是間歇性地感到不安,心想不把原地打轉的腦袋給靜一靜是不行的。就在這麼煩擾的時候,好像有某個契機指引我;在初春的慵懶午後,我突然想走到樹籬之後看看。」他說。
樹籬後面,這片圍繞著全生園、面積廣達32萬平方公尺的森林後來不僅成為宮崎駿固定散步的路線,也成為《魔法公主》中森林場景的原型。
▇ 「山的監獄」裡的千年頑疾
位於東京近郊的多摩全生園是日本用來強制收容漢生病患的地點。「山的監獄」是它的別名。絕大多數病患進到全生園之後,終其一生都未能離開。
漢生病這個頑疾已經糾纏人類超過千年。1975年中國出土的竹簡記載「秦律」的規定:「癘者有罪,定殺」,得見兩千年前漢聲病患會被依法直接投入水中淹死的處境。即便是過去半個世紀,包括台灣、日本在內許多國家都有強制隔離漢生病患的法令,甚至怕鈔票流通造成感染,還印製專門給漢生病患使用的代幣。
宮崎駿在全生園旁的「漢生病資料館」認識了漢生病和漢生病患的處境,也見識到了病患專用代幣等歷史文物。
全生園帶給宮崎駿的震撼是「不能渾渾噩噩地活下去!」,這個體悟成為《魔法公主》海報上斗大的標題。
這場散步經驗讓宮崎駿決定他的電影「必須要鮮明地刻劃那些雖然身患惡疾卻頑強生存下去的人們」。除了把漢生病患的處境轉換成為《魔法公主》主角阿席達卡受詛咒的不治創傷之外,塔塔拉城中那些全身裹滿繃帶仍然繼續工作的煉鐵工人,正是貨真價實的漢生病患者。
《神隱少女》中,宮崎駿則用被養在豬圈中的主角父母來形容漢生病患的處境。湯屋中被湯婆婆限制行動自由並且強制勞動的千尋、豬以及其他人,都跟「山的監獄」中被污名化的「座敷豚」一樣,急待找回自己的名字,爭得「人」的待遇。
▇ 不能好好告別的孤獨死
另外一個也指涉漢生病患處境的情節則是他最近一部電影《風起》。
《風起》雖是基於堀越二郎妻子罹患肺結核經驗,宮崎駿在電影之中加入了小說裡頭沒有的關鍵台詞:
「不要回去了,留在我的身邊,我們一起生活吧!」男主角對正要回去療養院的妻子說。
「在我的想像裏,她到底是否還有體力能回到療養所都有問題,或許就死在途中。當時堀越二郎在車站沒有說:『妳還是趕快回去山上!』其實也是一種覺悟。我覺得「覺悟」這件事早就被人們遺忘很久了。」宮崎駿在受訪時說:「也因為有覺悟,所以跟現代的愛情故事很不一樣!」
他還舉例自己的母親因為結核病住院,但菸癮犯了,一家人還是費力開窗、搧掉煙味掩護她,讓她如願抽兩根。
「雖然我母親結果早死,但這是她跟我們的覺悟。我有朋友病危,但家人尊重醫生的建議而不讓朋友探望,但如果就這樣孤獨死去,多麼遺憾,應該尊重當事人意願,讓他不斷跟朋友見面,好好告別。」他說。
▇ 七國山病院就在魔法森林附近
肺結核的歷史比漢生病更久遠,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疾病之一。3000年前的埃及木乃伊身上就已經發現肺結核的重要病徵—結核結節。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出土的女屍左肺就有更嚴重的鈣化病灶。
肺結核同時也是分布最廣、而且也最持久的人類傳染病,直到近年全球確診仍然一年有900萬例,同時造成1.5萬人死亡。台灣每年也都還有上萬人確診肺結核>
在對抗這些頑固疾病的千年過程中,束手無策的人類有時候會選擇殘忍的隔離。得到漢生病和肺結核的病患在上個世紀初的處境都很類似:他們被強制集中在病院中,完全與世隔絕,直到死亡來臨。
《龍貓》基本上改編自宮崎駿童年的生活經驗:1947年才6歲的宮崎駿發現媽媽因為肺結核病倒,接下來長達9年的時間都住在肺結核病房中。宮崎駿必須在放學後照顧哭鬧的弟弟,於是開始在畫紙上天馬行空地編造故事。
雖然《龍貓》從未提到住院的媽媽生的是什麼病,但毫無疑問和宮崎駿的媽媽一樣患了肺結核。電影中最動人的橋段是一次又一次期盼母親痊癒出院的情緒,在一次又一次落空後,終於有龍貓換來的貓巴士來相助。眼尖的觀眾可能注意到貓巴士的車頭標示著公車路線的終點站:七國山病院(院字還淘氣地倒著寫)。
這個七國山病院的原型也在宮崎駿的散佈路線上。實際上就在離多摩全生園不遠的另一座森林——八國山綠地旁的新山手病院。
上個世紀初整個東京都還沒有發展成今天這個哥吉拉般的大怪獸之前,東村山市還是很少人居住的鄉野。收容漢生病患和肺結核病患的醫院都落地於此,一方面是因為遠離人潮聚集的市中心,二方面也消極地希望這裡的充足陽光和空氣起碼幫助他們。
《風起》中就描繪到當年認為多曬太陽能治好肺結核。附帶一提,先前寫過另一篇文章回溯啟發 Stephen King 寫下《The Shining 鬼店》的那家旅館正是歐洲貴族為了治好妻子的肺結核而在陽光充足的美國西部蓋的渡假豪宅。
時至今日,由多種藥物組成的抗肺結核藥物仍需持續服用6到9個月才有機會治癒一個肺結核病患。
▇ 重現消失在歷史中的人
1996年日本國會廢止漢生病隔離法,結束「山的監獄」長達六十五年的隔離政策。
2001年熊本地方法院國賠訴訟的判決中日本政府被確認應對漢生病患負國家賠償的責任。原來受到隔離的病患也爭取到「在園保障」的承諾
2016年日本漢生病律師團再度提起集體國賠訴訟,為同為受害者的漢生病患家屬爭取正義。
在宮崎駿多年來的倡議下,目前還有兩百多名療養者入住的全生園以及療養者多年來種下的茂密樹林,已經朝向「人權森林」的方向發展,希望成為後人見證歷史、思考人權的一個場域。宮崎駿捐款1000萬日元,在2003年修復全生園的男子單身宿舍「山吹舍」。
2008年台灣完成漢生病病患人權保障及補償條例立法。
2019年宮崎駿前往多摩全生園旁的漢生病資料館發表演說,他數度泛淚地回顧當年為了準備《魔法公主》而和全生園的入住者自治會會長佐川修認識,並建立了終生的友誼。佐川修正是在《風起》故事線差不多時間,在盟軍轟炸中受傷送醫,卻診斷出漢生病,並在病院中度過一生,直到2018年過世。
佐川修另外一個耐人尋味的背景是他其實是在韓國出生的移民,本名其實叫做金相權。就像《神隱少女》中的千尋一樣,來到異地被剝奪的名字,也被剝奪了生活。
宮崎駿在演說中再次強調這正是他必須把漢生病患放進動畫電影《魔法公主》的理由:
「我想要創作一部自由的時代劇,不僅要有武士和農民,也要描繪那些消失在歷史中的人,以及受到歧視的人。」
吉卜力電影 myVideo線上看:
http://bit.ly/31TJEQt
——————————————
現在上myVideo租電影儲值100送200,每月再抽5G手機!
更多優惠資訊與活動內容:https://www.myvideo.net.tw/event/Goldenfilm/
龍貓公車名字 在 重點就在括號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天氣這麼熱,來講一下我的一些消暑愛店。身為住在北新莊臨近三重的居民(應該看前前篇就知道了?),騎個車過個橋就會到三重這塊小吃寶地,#三重小吃,這裡除了滷肉飯戰爭(這個可以擇日寫成議論文,再順便請來師匠龍貓大王講他的觀點XD,另外一提本人是蓮霧系的),我最常吃的就是豆花了。
三重有兩間非常紅的「無名豆花」,不是它們的名字都叫無名,而是它們都沒有取名字,所以在地人都會用它們的所在地標來區隔:一個是大名鼎鼎的「稅捐處無名豆花」(擇日再談,之前有看到陳又津提過),另一間是我本人非常非常常去、冬天去夏天更要去的「#後竹圍街無名豆花」。後竹圍街這個巷子裡的巷子,比較麻煩,這裡沒有公車(可能要從三重商工那邊走過來)或捷運,所以這裡最方便的交通工具,當然就是對外縣市觀光客不太方便,但活在三重小吃國,摩托車簡直就是你的雙腳──請騎車吧。
肉眼可見,後竹圍街無名豆花,基本上就是三重常見的小吃攤模式,騎樓底下有鐵攤跟兩張桌子,每天下午開張,開到十點休息,禮拜天不營業(從今年開始)。這間說起來,已經是第二代經營,現在是兩個女兒姐妹在處理排隊人潮,但有時還是看得見爸爸跟媽媽在家裡面弄碎冰磨豆花(聽得見裡面在加工的聲響),再把桶子拿出來放在外頭的攤位上。有幾次下午空檔去,就看著穿著輕便的姐妹,難得無聊坐在攤位看小電視聊天,她們也不會特別趕客人走。有時在街道巷弄裡看到這種日常風景,我總想這就是三重的魅力吧。
然後必須先說這間店的缺點,它是用保麗龍碗裝的,無論環保問題、還是吃完後風一吹碗馬上就會飛走的困擾,這都是應該要改善的,不過這一點如果你外帶,基本上就不成立。
豆花,這種玩意當然很簡單──其實小吃類美食都是如此,正所謂「大樂必易」,越簡單的東西越永垂不朽。而我心目中,一碗優秀的豆花=必須綿密的豆花本體&糖水&花生|綠豆|粉圓,但往往這個第一關「豆花本體」很多間就會直接被打下來,有的滑溜的像你一吃就知道是沒有下功夫磨的,但這間無名豆花沒有這種口感,吃一口就會知道什麼是綿密口感,有十足的黃豆香。但是,這間店的重點招牌其實不在豆花本體──而是米苔目跟芋泥球。
說起來很討厭,米苔目這種像麵條的長條物,每間豆花店都應該要發筷子給客人夾的,意圖用湯匙把根本塞不進匙口的下場,就是常常會噴的到處都是,但再撇除這點,無名豆花的米苔目,Q,軟而不爛,而且常常讓我覺得吃到有飽足感,如果有時候再加上它們這裡獨有──香純綿密的芋泥球,有時候我甚至可以把它當正餐了。
但很可惜的是,我本人對芋泥的喜好其實沒有這麼愛,吃過幾次後礙於荷包問題及種種思考「剛剛吃了中碗滷肉飯了就不要加點了吧」,所以在這些照片裡,就不沒有收錄它的英姿(不過說實話,去外頭估狗的話有超多人替它拍美照)。
綜合來說,這間店的價格確實比其他豆花店稍微高了一點,但水準絕對沒話說,足以推薦給各位。
後竹圍街無名豆花
新北市三重區後竹圍街225號1樓
營業時間:下午兩點至晚上十點,週日休息
龍貓公車名字 在 小薛 (kaworu)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超狂的「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搶票!
應該沒有人不知道吉卜力,但還是簡單說明一下。
也就是創造出風之谷、龍貓、天空之城、神隱少女...
的「宮崎駿美術館」這樣!(至少我是這樣想啦)
http://www.lawson.co.jp/lab/ghibli/
地點位在東京都三鷹市的井の頭恩賜公園中,
其實原本這裡根本不是熱門商業區,
但因為吉卜力開在這之後,
這裡就變成來東京玩的超熱門朝聖點啦!
不過因為人家是做藝術的,
所以入場控管很嚴格,
門票不但一律不現場販售,
通通都是在每月10號早上10點開賣下個月份,
不止要指定日期,甚至還要指定入場時間!!
而且也只有LAWSON便利商店可以預購!
更扯的是購票還要「記名」!!
單純因為怕惡性轉賣的關係,
其實也給外國遊客帶來極大不便,
超多人不知道該怎麼買票,
最後還是變成買旅行社配合的超貴門票來看~
下個月好兄弟思思要來小薛家住,
主要朝聖點之一就是吉卜力,
幸好今天睡醒後有突然想到今天正是開賣日,
結果喝個奶茶出門買票就發現...
下個月的週六日門票全滅!
而且有來過的朋友都知道,
來吉卜力最重要的就是可以看到不對外公開的短篇電影,
還包括了龍貓正式續作「小米與小龍貓公車」!
https://goo.gl/r2ixNm
而3/21之後因為有全新的短篇電影「毛虫のボロ」要上映,
http://www.lawson.co.jp/lab/ghibli/art/1319606_7300.html
所以才開賣2小時,幾乎所有的門票就一掃而空!!
結果思思為了想看這個毛毛蟲新短片,
還決定要改機票延回台灣,
然後一直催我要快一點去買票,
怕說晚了買不到,
我還跟他說~
「平日不致於秒殺啦...」
「我常在買這個的有經驗啦...」
「我先研究一下相關配套啦...」
.然.後.我.就.真.的.沒.買.到.票.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思思:乾拎量!乾!!!乾!!!!)
真心覺得超級抱歉,
但好歹是我先有想起來今天能買票,
要是再晚一點,搞不好連進去都沒辦法進去,
(不開玩笑,就這麼夯!)
這真的就命了 XD,因為要去的話我也想看毛毛蟲啊!
不過如果就第一次去吉卜力的人來說,
真的不用特別計較當天放啥小電影,
因為全部都很有趣!至少我去看過四部都很棒!
(小龍貓公車那是超偶像光環,當然是最猛的)
回到原題,如果台灣朋友想去吉卜力到底怎麼辦?
簡單來說,小薛一樣可以幫忙買票啦!
因應記名,所以代購的時候就要填寫代表者護照名,
這樣就可以囉^^
而且門口真的會查證,
所以可千萬不要亂填或是買來路不明的票啊!
另外相較沒有那麼夯但也必去的
「小叮噹博物館」(其實不叫這名字)
http://fujiko-museum.com/
買票也是同樣形式,只是相對好買很多也沒那麼嚴格,
有需要的朋友也可以敲^^
小薛LINE:kaworu8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