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武林-解讀天涯明月刀M和煙雨江湖電視廣告》 By 白澤
一、前言
前些日子看了飛鳥涼在粉絲專頁貼出了關於《煙雨江湖》的文章,讓我興起了寫這系列文章的念頭。《天涯明月刀M》和《煙雨江湖》皆是7月推出的武俠手遊,兩者在社群討論上都可以算是名列前茅的作品,電視廣告也正好都讓我印象深刻,因此就從個人觀點解讀一下這兩款遊戲的電視廣告。
二、我的天涯,不只是武俠──《天涯明月刀M》
(一)關於《天涯明月刀》
《天涯明月刀M》(以下簡稱《天刀M》)是近期Garena的主力手遊,由騰訊旗下北極光工作室(Aurora Studio)基於端遊《《天刀M》開發的3D武俠MMORPG手遊,而作品的背景則是武俠小說大師古龍的小說《天涯‧明月‧刀》。
《天刀M》從發布台港澳消息到正式上架約莫2個月的時間,其重要日期如下:
‧4/27 宣布台港澳代理
‧5/12 事前預約開跑
‧6/18 五天刪檔封測
‧6/30 正式開服
如圖所見,《天刀M》的電視廣告一共11支,可分為事前登錄期(5/12~6/29)的6支廣告及正式開服(6/30後)的5支廣告,該遊戲廣告策略在兩個不同的區段展現了很大的不同,也說明了在兩個不同的區段上其目標族群差異。
(二)事前登錄期廣告特點
如同飛鳥涼多次提到「事前登錄」的重要性,現今遊戲行銷的戰略已不止於上市,而是「事前登錄」與「上市」兩個階段。在此階段電視廣告的主要關鍵字為「開放世界MMORPG」和「預約抽iPhone」,輔以每一則廣告對於遊戲特色的描述。在《天刀M》事前預約期間,重心放在了吸引喜歡「MMORPG」遊戲的玩家加入到事前登錄當中獲取獎勵、抽iPhone,同時在事前登錄中有邀請好友獲得獎勵的機制,預期這些喜歡「MMORPG」遊戲的玩家定然有跟他們同樣愛好的朋友。此外,雖然歌手李芷婷為《天刀M》演唱主題曲的15秒電視廣告被歸類在事前預約,但因為不再強調「開放世界MMORPG」和「預約抽iPhone」,我會認為性質更像是銜接封測結束和上架前的預熱。
(三)遊戲上架後廣告特點
遊戲在6/30上架後的廣告共有5支,在風格和重點上與事前登錄期有很大的不同,這五個廣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加入了一些與《天刀M》較無關聯的內容,然後再與遊戲的特色進行連結。像是整形手術連結到自由捏臉、網球員快速揮拍擊球連結到遊戲角色技能。另外,有別於事前登錄廣告每個都會特別提到的「開放世界MMORPG」,遊戲上架後的廣告則不再提。推測在這一個階段,目標族群是那些已經知道《天刀M》這款遊戲,也知道這是一款MMORPG,但仍未加入的玩家,希望利用這些元素和聚焦遊戲單一特色勾起玩家興趣。
(四)小語
電視廣告一般只有10至15秒的時間,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去聚焦重點並且有一個讓人很好記住的語句非常重要。貫穿《天刀M》11支廣告的句子就是「我的天涯」(上架後為了搭配詼諧幽默的劇情使用了諧音「我的天呀」),除了與遊戲名稱《天涯明月刀M》有直接的聯繫外,也給予了接收者自由闖蕩的基本聯想。在電視廣告策略上,事前登錄期吸收喜好較為明確的核心族群,遊戲上架後則是為了面向更廣大的群眾。當然《天刀M》的整體行銷操作絕不只有電視廣告,社群媒體的廣告投放、KOL代言、實況工商等等有更多更複雜的樣態,值得大家去觀察。
三、劍走偏鋒,武林中的異類──《煙雨江湖》
「我看你骨骼驚奇,是百年一見的練武奇才呀!經典武學就在煙雨江湖。」幽默詼諧的劇情與袁祥仁在電影《功夫》中的經典造型與台詞是《煙雨江湖》第一波電視廣告的主要內容,沒有任何遊戲實機展示、沒有任何遊戲特色介紹。這樣「糞Game感」如此重的廣告,絕對很難讓人聯想到他是一款硬核的單機RPG手遊。
在飛鳥涼的粉專貼文下,也有不少人提到該遊戲的廣告看起來很「免洗」,讓人不想下載來玩。難道這個廣告真的是一個操作失誤,讓《煙雨江湖》少了許多玩家入坑?我認為恰恰相反,這支廣告極有可能是有意為之。
(一)關於《煙雨江湖》
《煙雨江湖》是藍鯨工作室開發的一款武俠題材手機遊戲,遊戲在2019年於中國上架,台港澳則在今年7月由星宿科技發行,遊戲為復古風格開放世界玩法。
《煙雨江湖》從發布台港澳消息到正式上架約莫1個月的時間,其重要日期如下:
6/14 消息發布/雙平台預先註冊
6/24 事前登錄活動/二師兄宣傳
7/12 代言人袁祥仁揭露
7/15 遊戲上市
(二)探討《煙雨江湖》電視廣告免洗感
為什麼說《煙雨江湖》電視廣告營造的「免洗感」是有意為之?我認為這與煙雨江湖的遊戲性質有很大的關係。
1. 可能性(1),美術風格與玩法呈現效果不佳
《煙雨江湖》的遊戲美術和玩法使用了較為早期的風格,雖然懷舊與情懷也是一些手遊的行銷招數,但對於沒有IP基礎的《煙雨江湖》,使用同樣手法能帶來的效果有限。這樣的風格和玩法也讓《煙雨江湖》在短短10至15秒的電視廣告中要去呈現,一方面難以詮釋遊戲在玩什麼,另一方面與其他遊戲的對比下,畫面也會稍顯吃虧。實際上《煙雨江湖》在電視上也有投放過實機畫面的電視廣告,記憶點和袁祥仁版本相比明顯不足。
2. 可能性(2),能參考學習者少,須將目標擴大
此外,《煙雨江湖》放眼現今的手機遊戲屬於異類,雖然在中國有近兩年的營運經驗,但能參考的對象仍非常少,各玩家族群的接受度較難鎖定。因此推測電視廣告將重點放在讓觀眾普遍知道這個名稱來提高記憶點,雖然真正喜歡這種硬核遊戲的玩家可能在這個階段錯失掉,但同時這類型玩家也是較容易因為其他玩家的口耳相傳而在之後進入到遊戲當中。加上《煙雨江湖》是單機的RPG遊戲,玩家進入的早晚對於遊戲整體體驗的影響較小,所以遊戲的畫面和特色廣告多用在後續的Facebook、Youtube投放。
3. 可能性(3),電視廣告鎖定特定族群
另一個角度的推測,這支廣告請袁祥仁來拍攝,內容致敬了2004年周星馳指導主演的電影《功夫》,雖然沒有詳細的數據可以證實,但猜測拍攝這樣的廣告內容,應該會主要下在第四台電影頻道(尤其Ch. 61~64這幾個華語片電影台)。
若《功夫》上映時的主要觀眾為13至30歲,則現在這些觀眾則是30至47歲,恰符合第四台電影頻的主要收視族群──青壯工作男性(參考〈電影頻道收視表現 - 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資料)。因此,也有可能電視廣告的重點就是鎖定這一個族群去規劃的。
(三)小結
電視廣告沒辦法像網路廣告更精準地去抓使用者喜好,在製作與上架的成本也相對較高,把策略放在廣打大眾族群,建立觀眾的第一印象與洗腦台詞重複是安全的作法。畢竟吸引玩家進入只是第一道門檻,後續如何讓玩家消費與留存才是遊戲商的真正考驗。
四、總結
《天涯明月刀M》和《煙雨江湖》雖然都有下電視廣告,但其策略上有著明顯的不同,前者如同一顆炸彈,先精準命中目標,然後再向外發散;後者則是像一個漏斗,先裝進了所有的可能,再篩出喜愛這類遊戲的玩家。歸根究柢,使用哪種方式並無對錯優劣,而是取決於目的與合適性,兩者都十分有趣也值得了解。
每年都有新的武俠題材作品誕生,有的成功吸引到玩家,有的則是曇花一現。然而每一個新遊戲的出現,都給我們一個期待,一個也許加入就可以當大俠的期待。武俠是一種浪漫,一種凡與不凡的象徵,人物穿梭在強烈古典中華文化的風雅場景中,施展著一招一式或剛或柔的招式,似可及而實不可及的距離,正是武俠帶給人們的魅力,掌中武林,是在實現每個人心中的武俠夢。
--
本篇文章為客座專欄
作者:白澤,現在在電競產業打滾,希望有一天也能夠當大俠。
龍之家族人物關係圖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認真聽】在《#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中變成大人的模樣 | 流動之愛中的矛盾與奢華 // 李長潔 👫👬
.
在 #坂元裕二 的都會現代愛情中,滿滿地帶入了晚期資本主義社會及其反思。松隆子等角色,以40歲左右的人物設定,定義著「90年代成長」的大人,身為40代的自己,看著看著,嘴角笑著同時淚流。那些我們正在追尋的事情,或是,突然想通的事情,都在《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被愉快地呈現著。
.
該劇用一種喜劇的格式,反諷著當代人生觀與親密關係,幽默的日常重複,也透露著新自由主義的流行消費,這種「時尚感」是坂元裕二所認為的「時代的質地」,那種感覺就像是輕觸著Gucci洋裝的細柔表面:表面就是深度。
.
📌 #今天我們一起聊聊《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
.
▶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的時代意義
▶坂元裕二的三階段作品
▶脫離傳統連帶的人際關係
▶用圈和圓構成的反覆性
▶為何是3個前夫?
▶流動的愛情
▶人生就是充滿的重複與差異
▶全員集合水餃派對
▶《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裡的時尚感
▶男人也是一種女人的裝飾
▶你想要成為一個甚麼樣的大人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qunn5575ze008470m6yg24k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tw/episode/KmhwPJUDx6WkmiEIMV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7euvMCr6jbIoYzVOUGTfOv?si=vGbZkamDTZaOBIDQOUCHkQ&dl_branch=1
.
📣#Apple 聽這裡:https://podcasts.apple.com/jp/podcast/ep-50-%E5%9C%A8-%E5%A4%A7%E8%B1%86%E7%94%B0%E6%B0%B8%E4%B9%85%E5%AD%90%E8%88%87%E4%B8%89%E5%80%8B%E5%89%8D%E5%A4%AB-%E4%B8%AD%E8%AE%8A%E6%88%90%E5%A4%A7%E4%BA%BA%E7%9A%84%E6%A8%A1%E6%A8%A3-%E6%B5%81%E5%8B%95%E4%B9%8B%E6%84%9B%E4%B8%AD%E7%9A%84%E7%9F%9B%E7%9B%BE%E8%88%87%E5%A5%A2%E8%8F%AF-%E5%85%A8%E5%93%A1%E9%9B%86%E5%90%88%E6%B0%B4%E9%A4%83%E5%9C%B0%E7%8D%84%E6%B4%BE%E5%B0%8D-%E6%9D%8E%E9%95%B7%E6%BD%94/id1516956557?i=1000528211911
.
///// 完整論述 /////
.
編劇家坂元裕二以《最高的離婚》(2013)、《四重奏》(2017)聞名,近期收視率沒有很好、但非常值得收看的《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大豆田とわ子と三人の元夫,2021),真的是一部深淺合宜的好作品。在伊藤沙莉的敘事節奏中,把故事說的清新幽默,松隆子的成熟大器,岡田將生、角田晃廣、松田龍平的幼稚任性,在他們的非主流生活中,呈現自由的組合排列。作品對當代親密關係的詮釋,一方面軟性地表達一種睿智的浪漫,另一方面則指出了這個時代的各種議題,脈絡清晰細膩。
.
▓ #坂元裕二的作品
.
先談談坂元裕二好了。其實以前比較認識柴門文、野島伸司、堤幸彦、宮藤官九郎這些劇作家。一直到《#離婚萬歲》(最高の離婚)才認識坂元裕二。其實從80年代後期,坂元就已經在我們收看的日劇中了。1991年的《#東京愛情故事》,確立了他的編劇才能,那種對於細節的處理,在這個時候就已經可以見到。
.
2007年的《#我們的教科書》,是他的第二段時期。作品風格轉向更多對社會現實的描繪,例如霸凌議題。2012年後的作品,則分成兩條路線,一條路線是《Mother》、《Woman》、《anone》,這一類以女性為主角的社會派寫實主義作品,厚重的影像與粗獷的劇情,有著滿滿的批判。另一個途徑就是《離婚萬歲》、《有問題餐廳》,這些作品時常更加輕鬆,並且將重點放在角色的對話上。
.
而近期的《#四重奏》、《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則是第三個轉型時期。他喜歡在優雅開朗的場面中,暗藏一些社會現實的問題。也更加關注在當代人際關係上的描繪,像是戀愛、親屬、工作等,這些關係通常來去的非常快速、濃厚,在一瞬間的美好後,就轉身分道揚鑣,留下一片未完成的空白。這樣的手法,在我看來,還挺後現代的。
.
▓ #脫離傳統的社會連帶
.
坂元裕二以「非社會多數派」的邏輯,描寫著劇中的主角,像是「做廣播體操時都會不同方向」的松隆子、「人生都沒有成功過」的市川實日子、「不懂人情世故」的岡田將生、「太過人情世故」的角田晃廣、「甚麼是都沒有做」的松田龍平。其實,我們這些大人不就是這樣一路走來嗎?
.
雖然,《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是一部愛情喜劇,但全劇並非以戀愛與性愛為主軸,也沒有這麼浪漫主義。劇中的角色,同時遵守與背離傳統的血緣、戀愛、家族的關係規則,呈現著晚期現代資本主義的愛情流動。無論是大豆田的後離婚關係,或是大豆田媽媽的同性之愛,這就是現代人的愛情啊~ 同樣的主題也出現在《最高的離婚》、《Mother》等作品中。
.
▓ #人生的反覆性
.
第一話呼應著岩井俊二的《四月物語》,一場櫻花雨中的物體搬移;最後一話則好像《最後的情書》裡的一片美好翠綠、姊妹情深。劇作有意無意的致敬,讓松隆子的演藝看起來像是一系列人生的反覆性。
.
在《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裡,有意無意地出現很多的球、環、圈的意象,如同籃球、保齡球(還有輪流上場)、火鍋、生日蛋糕,都暗示著「反覆離婚」的流動。大豆田在第一集就說「既快樂又不安,既不安又快樂」(楽しいまま不安。不安なまま楽しい)。都表現出我們生活的本質,在新自由主義的世界裡,我們同時面對「選擇的自由」與「維繫的安全」,使得日常生活的運作於呈現一種重複性。
.
▓ #為何是3個前夫
.
3個前夫的數字「3」,也饒富意義。唯有3才能成為一個面。整部作品也瘋狂地圍繞著「3」,3次司法考試落榜的岡田將生,3次落選的父親,給助手300元買晚餐的角田晃廣,市川實日子的手機丟了3天也沒發現。太多的「3」了,呼應著人生的重複性,也強調在重複中逐漸深描的生命的立體性。
.
坂元裕二自己則是這樣解釋「3」的意義:「即使是兩個人對立,最終也必定會形成一個穩定的形態,但因為還有另一個人的存在,所以形態變得不穩定,有一種永遠不會結束的感覺。」坂元裕二,企圖運用「3」來破壞穩定與平衡,強化關係的流動性,甚至是一種「未完成」與「不完美」的結構。
.
▓ #重複與差異
.
這讓我想到法國哲學家Gilles Deleuze(1969)的作品《#差異與重複》(Différence et Répétition),從一個現象學的觀點來看,在重複之中,沒有兩個東西會真正一模一樣。世界只有重複,所謂的複製物也是新的東西,真實世界只能成為存有的過程(becoming),而沒有穩定不變的存有(being)。唯有打破律則的重複,才是真正的普遍性。
.
對於坂元裕二而言,我們的人生一方面呈現著持續的反覆性(#選擇性困難),但每次的反覆卻都包含著微小且有趣的差異。世界就像是大豆田建築設計公司所設計的旋轉梯,看起來像是一場loop,但就是會有一點點的差異。甚至有些事情儘管沒有發生,或者已經結束,但也會成為人生的一部分,像是大豆田的各種離婚,或是,《四重奏》裡的知名台詞:「沒有去過的旅行,也會成為回憶」。這成為當代社會中的一種基本心態。
.
▓ #男性對女性而言只是點綴
.
我們很快地轉進性別的角度來看本劇,坂元裕二是在捕捉當代女性的樣貌,那些在家庭關係、婚姻關係、親子關係、職場關係、友誼關係中的女性,相對而言是比較沒有傳統社會連帶的保障(可能也是約束)。儘管大豆田說:「一個人也沒關係,但還是希望有人來照顧我」,但她依然自己努力地、傻傻地、豁然地解決了所有的問題。像是大豆田母親暗藏的女女情誼,女性真正的想要總是被隱藏或忽略。
.
然而,《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則試圖顛倒這個關係,想到三個前夫與石橋靜河等三個女性友人,在大豆田家的「全員集合地御餃子派對」,這些女生很坦然地表示了自己的慾望與釋懷,而前夫們卻只能辯解、依賴、期盼女性原諒。而大豆田的缺席,反而像是一個至高無上的在場,對三位前夫進行嚴厲的控訴與指教。
.
▓ #大量奢華的消費主義
.
身為80年代出生的大豆田,就是反映了30-40代的這群平成時代中成長的人們。大量的品牌服裝、設計師家飾用品充斥在其中,根本就是一個大人物品的「#生活風格」型錄。像是CABaN、PRADA、GUCCI的各種顏色鮮艷的服裝(還有人把服裝集結成一個IG、或是雜誌裡說顏色鮮艷顯年輕);或是,各種昂貴的家居、雜貨、燈飾、家電品牌。
.
都透漏著一種伴隨著40年以來資本主義而來的奢華主義與消費主義。有許多網站直接提供各種品牌物品的介紹與購物網站連結給大眾,像是宣稱我們可以像大豆田一樣過生活喔~ #當代的純粹關係,就如同一種購物消費。
.
作品刻意要打造一個屬於青年(快中年)人的時尚的生活世界,強調「生活風格」(life style)操演,以「區異」(distinction)40歲世代的社會階層。在本劇充足的「時尚」氛圍中(服裝、場景、音樂、主題曲),在我看來是呼應著以資本主義運作為核心,就像西美爾在《#時尚的哲學》裡得出的,「時尚的歷史就是企圖將兩種對立傾向(適應社會群體和實現個性提升),越來越完美地調節為流行的個人與社會文化的歷史」,劇中的時尚感其實是反映著個人與集體對立的相互調節。
.
▓ #選擇你想要成為的樣子
.
我想,《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是一部屬於大人的作品,(雖然現在小孩也都不看日劇了),那些自己過生活也很好、沉溺在消費、無意的留白、沒有要繼續努力、很容易就在公司的競爭中被取代的心情,如果你看得心有戚戚焉,那恭喜你,在這個晚期的資本主義社會與情感關係中,你已經成功地轉大人了。
.
從本季最後的收日率來看,也蠻有趣的,北川景子的《#離婚活動》與《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分別居二三名(第一名是東大特訓班2)。兩部日劇分別以「#離婚」與「#各自幸福」為主題,「不會因為寂寞,而去找一個人來陪」,也是顯現了晚期資本主義社會這種個人主義化的感情關係與幸福的定義。
|
📒 #參考文獻
.
1. Liu, N. T. (2015). 奢華美學: 台灣當代文學生產. 群學出版社.
2. Deleuze(1969). Différence et repetition.
3. 寺島拓幸. (2004). Simmel 流行論のゲーム. 応用社会学研究, 46, 137-148.
4. Smith, D. (2013). Zygmunt Bauman: prophet of postmodernity. John Wiley & Sons.
龍之家族人物關係圖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日稍早北美影壇的熱議話題,除了茱莉蝶兒拒絕演出《愛在》系列第四部曲之外,還有一條值得關注的新聞——史蒂芬史匹柏旗下的 Amblin Partners 將與 Netflix 合作。為此,知名娛樂媒體《Variety》標題更寫道雙方的簽約協議「正改變好萊塢」。
在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的推波助瀾之下,小螢幕風起雲湧且千變萬化,迪士尼旗下的 Disney Plus 因為漫威、《星際大戰》等熱門 IP 蒸蒸日上,訂閱戶約 1.4億;華納媒體(WarnerMedia)則與 Discovery 合併,壯大旗下串流平台 HBO Max 的聲量(雖然不知是好是壞);電商龍頭亞馬遜(Amazon)更以 84.5 億美金收購電影公司米高梅(Metro-Goldwyn-Mayer,MGM)。
至於台灣觀眾熟知的 Netflix,今(2021)年全球訂閱戶早已突破 2 億大關,且持續積極佈局全球,而 Netflix 將與美國大導史蒂芬史匹柏旗下的影視公司 Amblin Partners 合作,Amblin Partners 預計每年將為 Netflix 製作至少兩部電影,此舉引發熱議。
Amblin Partners 在 2015 年成立,整合了安培林娛樂(Amblin Entertainment)、安培林電視(Amblin Television)、夢工廠(DreamWorks Pictures)等多間製作公司,其主席當然是一手打造此娛樂帝國的史蒂芬史匹柏,安培林娛樂的標誌 Logo,就來自於史蒂芬史匹柏的《E.T. 外星人》。
而 Amblin Partners 在成立之際,便與環球影業簽下一份 5 年合約,固定供片給環球影業,由艾蜜莉布朗主演的《列車上的女孩》就是雙方合作問世的第一部作品。
在 Amblin Partners 成立後的 5 年間,旗下各大製作公司操刀的電影作品,有主攻北美獎季的《1917》、《郵報:密戰》、《登月先鋒》、《幸福綠皮書》、《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等作品;也有商業娛樂大作的《一級玩家》、《滴答屋》、《大黃蜂》、《MIB星際戰警:跨國行動》、《侏羅紀世界:殞落國度》等作品,未來即將上映的作品則有《Stillwater》、《西城故事》、《侏羅紀世界:統霸天下》等等。
Amblin Partners 也在去(2020)年合約到期之際,再與環球影業簽下一份延長合約,表示雙方合作愉快,畢竟環球影業與史蒂芬史匹柏的關係深厚,舉凡商業大作《大白鯊》、《侏羅紀公園》等等,再到獲獎無數的《辛德勒的名單》等等,都是史蒂芬史匹柏與環球影業合作的結晶成果,因此,雙方延長攜手合作算是各界的預期之中。
不過,今日傳出 Amblin Partners 與 Netflix 的合作,就令各界驚呼,原因在於回朔過往史蒂芬史匹柏的公開發言,都被外界解讀為「擁護傳統電影院」、「反對串流家庭電影」的導演之一。
史蒂芬史匹柏曾經在《ITV News》的訪問中公開表示:「一旦你承諾採用電視格式,你就是一部電視電影,當然,如果它是一個好節目,應該得到艾美獎,但不是奧斯卡。我不認為那些在少數電影院上映幾週,進而獲得像徵性資格的電影,能擁有資格獲得奧斯卡獎提名。」
而史蒂芬史匹柏也曾在 2019 年於「Cinema Audio Society’s CAS Awards」領獎時說:「我希望我們所有人都繼續相信,作為電影人,我們可以做出的最大貢獻就是為觀眾提供電影體驗。我堅信電影院需要永遠存在。我喜歡電視,今天所看到的一些最偉大的作品是為電視而生,一些最好的電視導演,一些最好的表演正在今天的電視上演。但是,當你和一群陌生人在一個漆黑的電影院,一起經歷一場洗腦體驗,沒有什麼經歷能比這更棒。這是我們真正相信的事情。」
如今 Amblin Partners 與 Netflix 簽訂合約,每年將為 Netflix 製作至少兩部電影的前提之下,也正意味著未來 Amblin Partners 旗下的作品不會進入院線廣泛發行,這樣的策略自然與過往史蒂芬史匹柏擁護的「傳統電影院」大相逕庭。
雖然史蒂芬史匹柏也曾聲明否認曾試圖阻止 Netflix 贏得奧斯卡,且也與 Apple TV+ 有合作關係,但外界多數人仍認為史蒂芬史匹柏是積極捍衛電影院的導演,至於 Netflix 的電影不採取院線廣大發行的策略,也早就從北美戰場,燒至歐洲大陸的法國坎城。
2017 年的坎城影展,破天荒在主競賽單元選入兩部 Netflix 出資製作的電影,一部是韓國名導奉俊昊的《玉子》,另一部則是美國導演諾亞鮑姆巴赫的《邁耶維茨家的故事》。不過,在此之後,坎城影展強調在法國有院線上映計畫的電影,才有資格參加主競賽單元角逐金棕櫚;時至今日,這項條件一直擋著Netflix的作品前往坎城競賽,而當時影展藝術總監泰瑞法莫則表示很歡迎Netflix來坎城,對話、討論都仍然持續在進行中:「Netflix熱愛電影,但我們現在處在不同立場。」
然而,對比坎城的守舊,每年秋季登場的威尼斯影展則是大大擁抱 Netflix。
威尼斯早在 2015 年就將 Netflix 投資的首部影片《無境之獸》選入主競賽單元。而投資製作的《羅馬》更拿到了最高榮譽金獅獎,也是 Netflix 首度在三大影展奪最高榮譽;此外,美國名導柯恩兄弟集結六段短篇故事,其中深刻探討人性慾望、種族藩籬、自然環境等諸多議題的《西部老巴的故事》,也是由 Netflix 投資,並拿到威尼斯最佳劇本獎。
顯然威尼斯影展對於串流平台的看法是更具開放性的,之後《羅馬》則一路過關斬將,在北美獎季勢如破竹,最終在奧斯卡的試煉中,艾方索柯朗以外語片之姿,拿下 2019 年奧斯卡最佳導演,同時抱回最佳外語片(最佳國際電影前身)和最佳攝影——Netflix也如願以償,拿到首座奧斯卡獎。
然而,除了艾方索柯朗、柯恩兄弟之外,這幾年也越來越多名導演與 Netflix 合作,包含馬丁史柯西斯的《愛爾蘭人》、大衛芬奇的《曼克》、史派克李的《誓血五人組》、諾亞鮑姆巴赫的《婚姻故事》、朗霍華的《絕望者之歌》、查克史奈德的《活屍大軍》等等。未來則有蓋兒加朵、萊恩雷諾斯、巨石強森主演的《Red Notice》;亞當麥凱執導、李奧納多狄卡皮歐、珍妮佛勞倫斯主演的《Don’t Look Up》等大片。
事實上,串流平台能擁有更多彈性,當馬丁史柯西斯耗資近2.5億美金打造《愛爾蘭人》,多數走傳統院線的片廠承擔不起票房上的虧損,Netflix 就給了相對的解套空間;而馬丁史柯西斯下一部史詩作品《Killers of the Flower Moon》也須 2 億美金的製作預算,原先傳出以派拉蒙影業負責,但也因為資金上的困難,最終由 Apple Tv+ 出面相助,最終達成在北美由派拉蒙影業發行院線,而 Apple Tv+ 則負責全球映演。
串流平台的加速崛起,也因 2020 年大流行的 COVID-19 有關,當全世界各大電影市場幾乎全面停擺之際,僅有串流平台能持續進行,且更加蓬勃繁榮。例如,索尼影業原先走電影院發行的災難鉅作《怒海戰艦》敵不過無法上映的慘況,最終將版權賣給了 Apple Tv+;Amblin Partners 旗下夢工廠製作、派拉蒙影業發行的《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也因疫情關係,最終賣給 Netflix 做線上發行。類似的例子在去年層出不窮。
去年華納影業更率先宣布《神力女超人1984》採取院線與HBO Max同步發行的模式,並在上線滿月後從 HBO Max 下架。到了年底,華納更鐵了心對外表示,包括《哥吉拉大戰金剛》、《真人快打》、《紐約高地》、《駭客任務4》、《沙丘》、《自殺突擊隊:集結》等大作,2021年共計17部電影,都採取與「院線」與「串流」同步發行的商業策略,此作法等於直接改變了電影產業發行的遊戲規則,傳統電影院在疫情之下不再有所謂的「窗期」保護,失去了傳統電影院的優勢,給了串流平台人流、資金成長空間。
從世界影壇的趨勢來看,串流的存在與成長已勢不可擋,這次握有好萊塢話語權的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ㄧ改此前對串流的態度,旗下的 Amblin Partners 與 Netflix 共同合作,或許也讓好萊塢其餘傳統大片廠更加確信串流發展的可能性,注入一劑強心針。
對於這次的合作,史蒂芬史匹柏表示:「在 Amblin,講故事永遠是一切的核心,從 Netflix 首席執行長 Ted Sarandos 和我開始討論合作夥伴關係的那一刻起,很明顯我們擁有一個絕佳機會,能一起講述新的故事並以全新的方式接觸觀眾。我們也將繼續與環球及其他合作夥伴共同講述故事,但自從我們與 Ted Sarandos 共事以來,對我個人來說非常充實,我已經迫不及待與 Netflix 團隊工作。」
Netflix 首席執行長 Ted Sarandos 則表示:「史蒂芬史匹柏是一位富有創造力和遠見的領導者,與世界上許多其他人一樣,我的成長過程是由史蒂芬史匹柏鏡頭下令人難忘的人物和故事塑造的,這些人物與故事經久不衰、鼓舞人心。我們迫不及待地想與 Amblin 團隊合作,我們很榮幸也很激動能成為史蒂芬史匹柏電影歷史篇章的一部分。」
Netflix 原創電影的負責人 Scott Stuber 則說:「Amblin 和史蒂芬史匹柏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娛樂代名詞。他們的熱情和藝術相結合,製作出吸引人又充滿挑戰的電影。我們期待與 Amblin 家族合作,製作一批新的電影,這些電影將在未來幾年間,讓好幾代人都感到高興。」
目前 Amblin 娛樂正和 Netflix 合製布萊德利庫柏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作品《Maestro》,卡司部分除了布萊德利庫柏之外,還有凱莉墨里根、傑瑞米史壯,此片處於前期製作階段。
📝完整報導寫在『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請點此👉https://bit.ly/3vN8B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