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記者節,齡予也來跟大家分享,會入行當記者甚至走到現在,其實是陰錯陽差。
不能否認我從小在家人面前很愛發表,是個求關注、表演慾很強的小孩(笑),齡爸媽常覺得我很煩,一有學到什麼新招,總是第一時間想要表現給她們看,得到他們的讚賞,非常在意他們的評價與眼光。
偏偏我不像齡姐,很會彈鋼琴,芭蕾舞也學的普普通通,溜冰也勉勉強強,數學科學邏輯爛到爆,倒是小小年紀就很會認字,很喜歡看書,喜歡聽相聲,喜歡聽故事,還能把故事轉述的有模有樣,於是這就成為我博取眼球最好的方式。
每天晚上吃飯時間是我們家規定要交流的交心時刻,我們要報告一天大小事情,我會說好多故事,新學的詞彙、順口溜、名言金句、俗語典故,因為很想要表現,所以我會不停的蒐集素材,小學時很常泡在圖書館,也很自然的因為文藝少女的樣貌被徵選參加語文競賽。
要參加哪個項目呢?因為不喜歡念別人寫的文章所以不是朗讀比賽,因為常被人誇獎不怯場聲音不錯聽所以感覺可以比作文比賽更多一點,但普通的演講比賽又怕預先準備太過斧鑿,練習一百次都沒感覺了,那不如就是臨時抽臨時準備的 #即席演講 吧。
即席演講需要的是持續的充實自己,博而不一定需要精,知道很多通識,什麼都能講上一點,想一想或許當時就在為現在的記者路做預備訓練。
總之,熱愛閱讀的習慣,結合了好勝心,我一路上參加比賽,比啊比的持續訓練自己,比到了國中、高中,拿過市級的不錯成績,也讓多看多聽的好奇心內化成個性。
高中時加入了思辨性的辯論社團,對於每件事學習到了懷疑、提問,跳脫角色作正反方設想。到了大學進入國文學系,雖然沒想過教職為業,但始終熱愛文史哲,對於文學、歷史、哲學都相當有興趣,各種雜書比課本更讓我著迷,看見了世界的可能性,上起選修課比起必修課還要用心。
硬要說的話,一堂選修課"報導文學"是我年輕時最接近記者的緣分,當年我大二還大三,報導文學是以新聞事件延伸,從中加入文學性的筆法、以真實為基礎,也許是訪談可能也可以架構出一個小說、一個虛擬的故事。
我選擇" #野百合學運"那個百花齊放的自由年代,非常有野心的以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心情,寫出了一場十一萬字的學期作品。
過程是非常土法煉鋼的,完全沒有任何人脈的,用很笨的方法,打企業電話、官方EMAIL,鍥而不捨的連絡上了當年各大學運要角,學生們、教授們,還有PCHOME創辦人詹宏志 李明璁教授 當年等等對於一個大學生而言,難以企及的大人物,盡力還原李登輝前總統與學運世代對話的風起雲湧內幕,那個讓人著迷的年代。
我花了一整個學期,看了數十本文獻,做了好幾場訪問,打了數萬字逐字稿,熬夜了好幾個禮拜,熱血沸騰了許久,第一次自己默默得有股要把事情、真相傳遞的使命感。
但我並沒有因此把記者當作職志,大學的我,接了不少家教,到補習班教大班,還去藝廊策展賣畫,忙著賺錢(現在覺得好可惜應該去多體驗人生多實習),還玩票性質的陪閨蜜去三立排隊歌唱選秀節目,很不幸的,又高又帥像趙又廷聲音渾厚動聽的閨蜜沒有選上,我卻選上了,在演藝圈門前拐了一圈,沒想過要當明星的我,面對大唱片公司的好說歹說,怎樣都不肯簽經濟約,成為演藝圈不紅藝人的可能也隨之破滅~
當時對歐洲文化跟哲學非常有興趣的我,原本打算到歐洲念完語文學校申請念藝術或哲學相關,出發前跟齡爸閒在家看電視時,意外看到國內某電視台跑馬燈跑著:徵選儲備主播,坐在我旁邊的齡爸說了一句:捨不得你出國捏,姐姐已經出國了,如果留在台灣做主播也不錯,不然你去試試看?沒中就算了?
爸爸都開口了,那就為了他試試看,讓他死心吧😂毫無相關科系經驗的我就去徵選了,沒想到慧眼獨具的主管,在數千人的三關徵選當中,竟然讓我過關斬將的選上了⋯但是我沒有在那個電視台,有如直升機的直上主播,因為我早就訂好三個禮拜後去法國考語文證照的行程,沒辦法走完試用期,本以為驚奇之旅就這樣了,沒想到負責帶我的「導師」前輩覺得我太適合做記者了,把我的履歷轉到另一家很缺人也不在意經驗的電視台⋯我一回國就開始上班了⋯
從最基層的記者開始,跑跑跑,可不是專案空降的特殊份子,新聞寫稿基本常識一概不會,每天忙到沒時間吃飯是日常,改稿重新修帶子是初期家常便飯,當然也有想放棄的時候,可是總覺得一股不服輸「真的做不到嗎?」「再試試看吧」「這點困難我應該可以克服吧」⋯這樣的好勝心撐住了我。漸漸花了幾個月抓到訣竅,變成可以使用的跑線記者,再經由台內徵選上鏡,記者兼任主播,最後陸續轉換時段,轉換電視台,再成為現在受到你們肯定的齡予主播。
這個過程說來短短,但至少十年光陰,十年一刻,過程有美麗的風景當然也有崎嶇蹣跚,有人形容就像是走在一條看不見盡頭的隧道,透著微光引領你向前,但如果信念不夠強烈,也許就會在路途中從中間的安全門右拐左拐的離開了,但我無比幸運,#有許多貴人幫忙,#無比無比的感恩。
我只想說,在記者節的這一天,我很高興我還在路上奮鬥,我珍惜自己可能帶給社會的影響力,很小心的使用。
最要感謝 #齡粉 觀眾們每天給我實質的鼓勵,打開電視給我 #亮眼收視率 的支持、到我的粉絲團留言支持我,傳給我播報的截圖,真的很感動;也要感謝我的公司三立新聞 :給我舞台讓我表現,有許多像是媽媽、姐妹一樣的長官、前輩、夥伴跟同事,無論如何總給我滿滿信任、包容提點還有無私提攜,讓我可以安心的為了同一個方向而努力,盡全力貢獻所學;最後也要感恩三立伊林專業的梳化團隊們,每天用巧手妝點腐朽為神奇,以朋友的身分溫暖陪伴。
#記者是一個為了他人而付出的職業,我們往往衝鋒陷陣,在第一線為了其他人的權利而爭取、而奮戰,常常我們為了別人,會忘記自己,我們的家人也被迫多所犧牲。這是我們為了理想的選擇,你不需要同情理解,但希望你能多點尊重。我們每個人心中有想要守護的理念,也邀請你不要用謾罵訕笑,而是用正面正向的力量,以此自勉:"你必須變成改革的動力,成就你希望看到的世界。"
最後再強調一次 謝謝大家 謝謝你們,
也謝謝沒放棄的自己
#主播 #張齡予 #三立 #三立晚間新聞 #台灣大頭條 #每晚五點四十五開播 #五十四頻道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4萬的網紅TEEPR 叭啦叭啦研究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MCU #漫威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看完電影的時候,發現電影裡意外的「小凸槌」呢? 我們今天就找了最經典的漫威電影裡的小凸槌 快來跟我們一起看看這些好笑又超不重要的小細節吧!! 0:00 開始 0:55 黑豹鞋子故障 1:32 克勞傷口裂到太陽穴 1:58 舒莉滑倒 2:36 黑寡婦用頭髮殺人...
齊克果名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馮睎乾十三維度
兩岸三地運動員,誰懂得奧運精神?
奧運期間,香港、台灣和大陸的媒體,都會匯集自家運動員的金句(有些是獲獎感言,有些是以前說的),以激勵人心。古代天子聽民謠而知風俗,今天我們也可比較兩岸選手金句,看看三地人民是否同氣同義、同心同德。
先看香港。
「劍神」張家朗說:「大家要堅持,唔好咁容易放棄⋯⋯對(香港)劍擊嚟講,證明咗唔只喺亞洲可以攞到獎,(去到)世界都可以。」
「小飛魚」何詩蓓說:「比賽往往 80% 是心態,20% 才是體能和訓練。」
「牛下女車神」李慧詩說:「 我都希望拎到金牌、獎牌,但人生就係咁樣,我哋好用力去完成一件事,雖然結果唔係你想咁,但起碼我哋盡力過,無悔,唔好後悔。」
再看台灣。
羽毛球代表戴資穎說: 「所有的頭銜都只是一時的,更不用說我會在意。」她在東奧金牌戰前曾說,羽毛球佔據她太多時間,想趁年輕做其他事,探索人生新面向,例如單車環島遊。
「舉重女神」郭婞淳幾年前說:「人生的目的不是贏得每場賽跑,而是當我們完賽的時候,途中幫助了多少人一起完成賽跑。」郭婞淳已多次將比賽獎金捐贈有需要的人。
羽毛球男雙選手李洋說:「 享受站上國際賽場上奮戰的瞬間才是最重要的,冠軍、亞軍、季軍都只有一個,我沒辦法決定我的成績如何,但我可以決定,我在比賽中的樣子!」今屆奧運,他與王齊麟擊敗大陸選手,奪得台灣史上首面羽毛球奧運金牌。事後他在臉書宣告,要把金牌「獻給我的國家——台灣」。
柔道代表楊勇緯說:「正因為有些遺憾,才有了更遠大的追求。」
最後看大陸。
乒乓球男單代表馬龍在金牌戰擊敗德國選手後,即場大喊:「他贏不了我!」大陸媒體形容為「霸氣十足」。
新晉「蝶后」張雨霏在一天內拿下兩枚奧運金牌,也霸氣地說:「感覺這金牌是買一送一啊!」
女子三人籃球隊選手楊舒予說:「祖國需要我,我必定出戰。」
替中國隊奪得首面金牌的射擊代表楊倩說:「今年是建黨100週年,我覺得這塊金牌是我為祖國送上的最好的一份禮物。」又說:「射擊已經成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是射擊成就了我,我也用自己的熱愛對它負責。」最後一句真有趣:為了「負責」的「愛」,相信「熱」極有限。
除了運動員所說的話,賽艇隊教練張秀雲的金句也很有中國特色。她在訓練中說得最多的一句是:「如果現在我不折磨你們,將來折磨你們的就是對手。」台灣李洋覺得比賽是「享受」,中國教練則強調「折磨」。
綜觀兩岸三地運動員,固然都有為家鄉爭光的心態,這是運動員常情。但看了以上金句集,很容易感受到三地的價值觀和體育精神,實在有很大差異。一般來說,最看重勝負的運動員,都是大陸的。
大陸資深傳媒人張豐撰文指,中國開始從「唯金牌論」中解脫出來,是一種進步,「當你不再信奉『唯金牌論』,你也就真正看懂了奧運會。」抱歉,在中國運動員身上,我實在看不出有什麼「解脫」跡象,也不覺得一般中國人看懂奧運。
怎樣才算「看懂奧運」?如果我們不忘初心,那麼最應該牢記的奧運金句,應該是百年前法國人顧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所說的話。顧拜旦是國際奧委會的發起人,被譽為「現代奧林匹克之父」。
1908年7月24日,顧拜旦在倫敦格雷弗頓畫廊(Grafton Galleries)的宴會上,說了一句公認代表奧運精神的名言:「在奧運中,最重要的不是贏,是參與⋯⋯在人生中,重要的不是勝利,是奮鬥 (L'important dans ces Olympiades, c'est moins d'y gagner que d'y prendre part... L'important dans la vie, ce n'est point le triomphe, mais le combat)。」
進一步追本溯源,顧拜旦提倡的奧運精神,其實取自他熟讀的古羅馬詩人奧維德《變形記》——書中卷九有一句詩,由河神Achelous的口中說出來:「戰敗的恥辱,抵不上曾經戰鬥的光榮 (Nec tam turpe fuit vinci quam contendisse decorum est )。」看懂嗎?這是西方神話英雄才具備的高尚精神,唸誦這些句子,你彷彿呼吸到奧林匹克山諸神吞吐的靈氛。這才是奧運精神。兩岸三地運動員,哪處最懂得這種精神,你可自行判斷。
說到底,體育精神就是文化修養。中國選手的「我操」(watch out),與奧林匹克諸神的金句之間,究竟相隔多少光年呢?
https://www.facebook.com/106651927966317/posts/249925446972297/?d=n
齊克果名言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一直有一個困擾,那就是很難找到同溫層一起罵老公。每回我都是在人妻社團裡最安靜的那個,連我爹娘也表明了立場:「別找我們」。前陣子我挖掘到同溫層藏在哪兒了:摩羯座男人的太太們。
但我還是覺得不過癮,繼續尋覓,挖到了個奇人。每每瞧見女孩們在留言區罵他,我便放心了。正常的地球人還是挺多的。
早些年我受到科技業客戶的影響,曾經追縱過此人。誰料,他因被賤人馬克炒魷魚、同時老婆又跑了,跨界成為哲學家,道理一套一套的。
可這些道理怎麼好耳熟啊~ 他,就是嗑了藥的班長。
簡短介紹一下。TechLead,本名是 Patrick,在美國長大的台灣人(一直被誤會是日本人)。前任 Google Tech Lead、前任臉書 Tech Lead,最後必須要加百萬富翁這一條,不然他會不高興。
某天他老婆帶著他們的三歲兒子不辭而別回到了日本。剛開始我好同情他,沒了工作沒了老婆沒了兒子。之後他拍了好幾隻罵前妻的影片(部份內容和財務相關),我收起了同情心。因為,這簡直是班長啊!他老婆逃跑是對的!
班長和 Patrick 哥的共同信念是——這世間不存在無條件付出的愛,每個人都有所求。包括夫妻關係、包括親子關係、也包括了友情和愛情。
對於夫妻關係,他們是這麼認為的:You have to earn your keep. 所有關係都是互利關係,nothing is given。把自己照顧好,是在盡妻子的本份。老婆幾點睡覺幾點起床,我都要管。這不是控制狂,是在保護自身利益。妳早睡早起身體好,如此能具備足夠體力為我分憂,也避免生病給我帶來風險。兩個人在一起,必須 1+1 = 3。小於 3 都是不值得的,因為老子自己就有能力創造 2。
對於親子關係,他們是這麼認為的:資源,爹媽就是資源。全家人整整齊齊在一起,心情愉悅,是一種快樂能源。爹媽還自帶煮飯、打掃、洗衣功能,讓我省時省事。Time is money,且不可再造。同時,爹媽還有資產可讓我繼承。討好他們絕對是有必要的。和父母同住,這叫資源整合;和父母進行情感交流,這叫投資遺產。讓自己高興,讓爹媽高興,大家都受益。
對於其它關係:有利身心健康的留著,不好的就該像切除腫瘤般儘早去除。少囉嗦、別猶豫,切,就對了。只有弱者才會受到他人言語重傷,也只有弱者會對不該留著的東西狠不下心。在這社會,沒有點狠心怎麼出來混。
說到這裡,進入正題(!)。本宮曾應允眾卿,要寫我對美國投資理財型油土伯的觀察心得。本篇是第一篇。雖然 Patrick 哥是科技宅發跡,但他近期已成功轉型為「來自地獄的前夫」,堪稱男性版羞昂。
他的金錢觀,雖然聽著覺得冷得像個機器人。但很值得參考,因為他的邏輯,是從前班長教我的那套。
婚後我學會了理性,班長卻因各種不順心變得感性。換我當破壞氣氛的那個人,這個建議不要買、那個建議丟。要是班長的靈魂沒有受到污染,他的瘋狂程度應該不亞於 Patrick 哥。
1. 時間就是金錢,不要浪費時間在無法創造資源的事物上。
這條很重要。那他們自己做到了嗎?偶爾。Patrick 哥不追劇、拒絕看電視,但是他會打電動。班長鄙視電動,卻很愛追美劇、看實境秀節目。我的結論:平衡,任何良好習慣能持之以恆都是靠取得平衡點。極端主義不持久啊!班長只有在週末才會打開電視,Patrick 哥打電動有時間限制。
2. 一杯星巴克不礙事,礙事的是消費習慣之養成。
我也是這兩年才領悟這個真理。常有人罵年輕人愛買星巴克、不知節儉是何物,才會沒存款。其實一杯星巴克是問題嗎?不是。十杯星巴克也不是問題。「我值得擁有」的心態才是問題根源。You deserve nothing!(我的男神 Dave Ramsey 名言)當你覺得自己值得擁有全世界的美好之時,會發現你除了星巴克,還有手機要用最高端的、外食要吃貴的、不是 OO 我可是不要的。加總一起,就是你入不敷出的慘狀。
3. 投資靠理性,如果說婚姻是一項投資,那麼也需要由理性主導。
各位通過我的日常罵老公文,應該可以看出我的幼小心靈受過很多創傷,來自老公的創傷。我不懂,為什麼我的感受那麼不被重視。「不是妳的感受不重要,而是在現實生活面前,它的優先順序向後挪了一位。」有過幾次,我經過社福夥伴的辦公桌前,聽見他們在討論個案的難處。提及個案卡在情緒關卡裡。我會瞬間班長上身:「談那麼多情緒和感受,是能解決問題?解決財務問題,靠的是腦,不是心。打離婚官司也是,法官會想聽你講心事嗎?不會!」
4. 不要讓外人妨礙你的判斷力,他們如何看待你的經濟,根本不用放在心上。
前幾週我和班長去朋友家作客,現場的各位都是開車前往,班長直言不諱:「我的車是租的。」他說他不怕讓別人知道我們沒有買車,在紐約養車 CP 值太低了,有需要租車就好。剛交往時,我覺得沒車的男人母湯(對不起,我年少無知價值觀偏差)。後來經過他的調教,我也覺得車是紐約人最不值得投資的東西。以前我有過很多朋友,包括我自己,為了融入群體而花錢在自己無法負擔的消費上。
5. 不要花錢在物質上,要花錢在創造回憶、體驗世界、刺激感官、達到人生下一個巔峰上。
這個嘛,我給 Patrick 哥刷一波 666。他開始實踐極簡生活,我是支持的。他想旅行、去日本看兒子,所以他不買房、不租房、不擁有多餘的日常用品,衣服只有幾套,買東西先思考能否裝在行李箱隨身攜帶。隨時嘴裡咬根草,出發浪跡天涯。人不要被物質綁住,自由可貴啊。
最後我還是要說,我覺得 Patrick 哥的前妻逃跑是對的。因為我到現在還沒有逃跑,只因我和他前妻有一個明顯差異:我沒有婚姻裡的兩個大魔王,她有。那就是... 婆媳同住、生了小孩。
如果我有以上兩個大魔王,說不定我也會帶著孩子不辭而別。邏輯和理性,救不了女人在育兒這條路上的心力交瘁,也緩解不了身處自己家卻像個外人的難過(家庭其他人都有血緣關係,只有自己沒有,抱怨婆婆還會被罵不懂事)。
我支持理財不能憑感覺,也支持理性經營婚姻,可是一旦牽扯到婆婆和孩子,那就是另一回事了。這不是經營婚姻,是在消耗愛意,對丈夫的愛意。希望聰慧的 Patrick 哥能認知到這件事。
點這裡看 Patrick 哥: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xKdmAXFh4ACyhpiQ_3qBw
齊克果名言 在 TEEPR 叭啦叭啦研究室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MCU #漫威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看完電影的時候,發現電影裡意外的「小凸槌」呢?
我們今天就找了最經典的漫威電影裡的小凸槌
快來跟我們一起看看這些好笑又超不重要的小細節吧!!
0:00 開始
0:55 黑豹鞋子故障
1:32 克勞傷口裂到太陽穴
1:58 舒莉滑倒
2:36 黑寡婦用頭髮殺人
3:21 索爾自帶修復能力
3:42 美隊超注重形象
4:17 美隊不良示範
4:44 女武神要什麼有什麼
5:13 怕痛的士兵先倒再說
5:42 浩克偶包重
6:08 渣男連女友哪裡不一樣都不知道
6:49 蟻人分身術
7:17 消失的摩托車
8:17 小蜘蛛人耍帥
9:02 MJ發明女性福音
COFFEE CUP 咖啡杯藍牙喇叭🔊
現折$200優惠碼「TEEPR」
https://bit.ly/33Wwkfn
——————————————
FB @TEEPRVideo
IG @balabala_lab
Sherry Youtube頻道【 @HOLY Sherry 】https://reurl.cc/RdmkzG
個人ig : @holy_sherry
齊克果名言 在 Join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查看更多:http://bit.ly/2wjeRJX #齊克果#存在主義#哲學#生命哲學#齊克果的日記#歷史#智慧#思考#書#讀書#哲理名言#語錄#心得#01哲學#philosophy #reading #books ... ... <看更多>
齊克果名言 在 齊克果,絕望是一種足以致死的疾病。太正面了我好愛這一句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2014/09/24 - 齊克果,絕望是一種足以致死的疾病。太正面了我好愛這一句!《哲學家看世界的47種方法》 ... ジャンル別名言. 齊克果,絕望是一種足以致死的疾病。 ... <看更多>
齊克果名言 在 [書摘] 存在主義- 看板NTU-LifePhi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https://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37292
節錄自 傅佩榮《哲學與人生》第六章
存在主義
存在主義是二十世紀最有特色的思潮。此派的代表人物,各有主張,但皆不離人的「存在
」意義,要人真誠而勇敢地面對自身,選擇成為自己。存在主義的影響力可以說歷久彌新
,這是因為其中某些見解,無論是在任何時代、任何社會,對人類都有相當明確的啟發性
。以下將分別介紹先驅人物:齊克果(Soren Kierkegaard, 1813-1855)及尼采,以及代
表人物:雅士培、海德格(Martin Hidegger, 1899-1975)與馬塞爾(GabrielMarcel,
1889-1973)。
齊克果
討論存在主義,可以從「存在」一詞的特殊用法談起,而第一位必須提到的人物就是齊克
果。齊克果是丹麥人,具有宗教性的家庭背景。他的父親是一位牧師,從小就栽培他,希
望他從事這方面的工作。西方文化的精華,甚至可以說任何文化的精華,都體現在宗教信
仰之中。無論人們的日常生活如何乏善可陳,都能夠藉由宗教信仰凝聚出深刻的文化傳統
。舉例來說,在設計宗教建築時一定希望它能夠長久保存,因為它不是給人住的,而是給
神或佛這種超越的神明居住的。也因此,人們會將這些建築建造得金碧輝煌,藉由這種具
體方式來展示人類心靈的嚮往。
雖然齊克果在宗教氣氛的傳統下成長,但是他不但不迷信,反而更深刻地去思考「什麼是
人生?」這個問題。齊克果的父親雖然是一位牧師,但是人生經驗相當複雜,他安排齊克
果接受最好的教育,希望藉此彌補自己的過失。嚴格的管教使齊克果的性格顯得早熟,與
一般人格格不入。譬如,他在宴會上同別人聊天聊到最開心的時候,往往會忽然產生一個
念頭,覺得自己非常可恥,竟然與群眾處得這麼愉快。
齊克果只有在離開群眾的時候才覺得自己關懷群眾,若是與群眾在一起則會感到噁心不已
。他認為群眾基本上是「庸俗」的,聊天的話題總是離不開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流行娛
樂。雖然,這其實是相當正常的事情。可是齊克果對這些言論卻非常不能忍受,他有一次
甚至說:「每當我在宴會中和別人談笑風生時,就會有一種衝動,想拿一把槍自殺算了!
」因為他覺得這種生活充其量不過是在浪費時間、浪費生命。
存在是選擇成為自己的可能性
存在主義的「存在」(Being)一詞本身,就是一個值得注意的題材,因為只有「人」有
資格使用這兩個字。如果我問:「桌子存在嗎?椅子存在嗎?」這個問題其實是沒有意義
的,因為無論你問不問這個問題,這些東西都是原來的樣子,不會改變。宇宙萬物之中,
除了人之外,都沒有資格使用「存在」這兩個字,因為「存在」不只是一個名詞,更是一
個動詞-「存在」不是死的,而是活的、有生命力的、能夠自由的選擇。換句話說,存在
就是「抉擇」,就是「選擇成為自己的可能性」。
人在作選擇的時候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選擇不成為自己,第二種是選擇成為自己。第一
種選擇顯然比較容易,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習慣偽裝自己、遮蔽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扮演
別人所期待的角色,而從來不作真誠的抉擇,因為我們害怕真誠的抉擇會讓自己與他人發
生衝突。
齊克果把「存在」的概念從名詞變成動詞,凸顯出「自由抉擇」的內涵。然而他也認為,
儘管在宇宙萬物中,唯有人有資格使用「存在」二字,卻很少人真正去使用。齊克果曾經
提過一個生動的例子做為比喻:人生就好像一個酒醉的農夫駕著馬車回家,表面上是農夫
駕馬車,事實上是老馬拖著農夫回家。因為農夫喝醉了,根本沒有清醒的意識,然而老馬
識途,因此能夠把農夫拖回家。
人的一生就猶如走在回家的路上,大部分時間都在昏睡之中。只有當一個人清醒的時候才
能夠決定自己真正要走的路、作真正的自己。因此當代很多議題,如「為自己活」、「作
你自己」等,都是由存在主義啟發出來的。
齊克果提出「存在」這個議題之後,嘗試以各種方式來表達。他本身是位作家,作品也具
有文學性,相較於哲學著作容易讓人望而生畏,他的表達方式顯得更能夠震撼人心,透過
特殊場景、情節、人物的鋪陳,讓許多人猶如置身在一種人與人的互動關係之中。
人生三絕望
齊克果曾經訂婚,卻因為覺得沒有人能真正了解他的內心而解除婚約,儘管未婚妻苦苦哀
求,都無法改變他的決定。然而,他的未婚妻後來和別人談戀愛,齊克果又捨不得。由此
可知,齊克果內心世界所呈現出的是一種孤絕而特殊的狀態,一般人確實難以親近和了解
。
齊克果指出,人生有三種絕望:不知道有自我、不願意有自我,和不能夠有自我。「絕望
」看起來似乎是相當普通的兩個字,但內涵卻很特別。一般人談到絕望時,可能會想到失
業的絕望、落榜的絕望、房子倒塌的絕望等,事實上,這些都不能算是真正的絕望。真正
的絕望是一種內在的體驗,無關乎外在目標的達成與否。
(一)不知道有自我:
這種絕望是指,一個人在世界上奮鬥了許久,卻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麼。有追求代表有欲
望,有欲望則代表一個人願意激發內在潛能,朝著目標奮鬥。然而許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
要追求什麼,也不知道追求什麼才能得到真正的安頓,這是由於我們不知道有「自我」。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被塑造來迎合社會的需要,學習如何追求成功。然而,這種成功是相
當外在化的(擁有車子、房子、家庭…),人的生命絕對不應該只以這些為滿足。因此齊
克果認為,如果人不知道有自我,庸庸碌碌過了一生,到最後也只是一場空,這樣的人生
沒有什麼意義。
(二)不願意有自我:
當一個人發現了自我之後,接下來必須問「願不願意有自我?」有些人發現自我以後,卻
不願意有自我,因為要獨自面對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年輕人隨
時帶著手機,讓自己顯得很忙碌,在校園裡面一邊走路、一邊講電話,行色匆匆,似乎自
己是很重要的人物。然而,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很多時候不一定非這樣不可。此外,有了
自我,就意味著人必須開始為自己負責,而為自己負責的快樂可能遠遠比不上不要有自我
。
莊子曾說:「泉涸,魚相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意思是說,
當泉水乾了以後,魚躺在陸地上,必須互相吹氣濕潤,讓彼此都可以活下去,這時候魚知
道自己是魚,卻活得很辛苦。只有當魚回到水中而忘了自己是魚,才是魚最快樂的時候。
人卻不一樣,或許當人在群眾之中而忘記自己是誰的確很快樂,但是這種快樂無法持久,
因為群眾的聚集總有散場的一刻,人最終必須獨自面對自己。莊子的比喻中所說的「水」
,是指道家的「道」(注1);而與群眾相處時的熱鬧氣氛,正是「相呴以濕,相濡以沫
」,最後轉眼成空。
我這麼多年以來,一直很少參加應酬,就是因為我不喜歡散場之後孤寂的感覺。譬如,我
們有時候和朋友聚餐,大家一起吃飯、喝酒相當開心。然而,正當所有人酒酣耳熱,高興
得忘我時,餐廳卻到了該打烊的時間。這好像突然之間被澆了一盆冷水,發現原來所有的
快樂都只是幻覺,之後又必須重新回到現實世界之中。
一個人是否要成為自我,必須透過自己的選擇。如果不願意成為自我,也會感覺到絕望(
不願意成為自我又能成為誰呢?)。這就是「不願意有自我」的絕望。
(三)不能夠有自我:
假設一個人願意成為自我,努力做一個真誠的人,最後卻發現不能成為自我,不能「有」
自我(存在主義用到「有」這個字時,並非真的是指「有」,而是指「是」的意思),這
時候常會覺得自己能力不夠,而必須走很長的路來實現自我,因此會感到非常絕望。堅持
自己的道路非常孤單,而堅持下去是否有好的結果,更是未知數。
齊克果是一個宗教信徒,因此他透過對宗教的信仰來面對這種不確定感。他曾說:「一個
人如果不信神、不做宗教徒,還不如自殺算了。」這是因為透過宗教,能夠讓人作出抉擇
,並且活出特定的生命型態。
人生三階段
齊克果認為人生有三個階段:感性階段、倫理階段、宗教階段。
(一)感性階段:
一個人在青少年階段往往會以感性為主,所謂「感性」,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今朝有
酒今朝醉」。這句話用了兩個「今朝」,是為了強調他不想昨天,也不想明天,而只看當
下、現在。昨天發生的事已經過去了,悔恨又能如何?同樣的,即使我告訴你:「今天好
好努力,明天就會有好的成果。」可是有沒有明天呢?台灣時常發生地震,誰知道自己是
不是哪一天睡著就再也無法醒過來了。
由上述可知,感性階段的心態是偏向享樂主義的。享樂並沒有什麼不對,但是必須先思考
兩個問題:
第一個,享樂分為很多層次,若只把享樂定位在身體的、本能的需要,是屬於較低的層次
。因為人的生命有整體的需求,而感官的滿足來得快、去得快,刺激必須不斷增強,但是
效果則會漸漸遞減,到最後變成完全沒有自我,活在一個官能的流動過程之中,這種享樂
的背後實際上是痛苦。比較高境界的享樂不容易得到,但得到以後能夠長久保持,而且這
種快樂是內求於己,而非倚賴其他的因素和條件。因為越是倚賴外在的條件來滿足,這種
享樂就越沒有保障。
西方有許多主張快樂主義的流派,譬如希臘羅馬時代,以伊比鳩魯斯(
Epicurus,342-270B.C.)為主的伊比鳩魯斯學派(Epicureanism)。這個學派是典型的享
樂主義,但是他們的主張是一種溫和的禁欲主義。這是由於他們了解,唯有溫和的自我節
制,才能夠長期保持真正的快樂。
第二個問題則必須考慮自己本身的性向,以及人生的目的。很多時候人要達成一個偉大的
目的,必須經過許多痛苦的考驗,尤其目標越高尚、越偉大時,過程就會越辛苦。牛頓說
過:「天才只是長久的耐苦。」當一個人認定了值得奮鬥的目標,了解那就是他的召喚(
Calling),而努力去拼湊屬於自己的圖案,他的人生才有意義,反之則不過消消散散地
度過一生罷了。
感性階段的特色是「外馳」,亦即「向外追逐」。這個階段的人到最後會感到憂鬱(
melancholy),因為他們會覺得只有今天沒有明天,而過去的自己又不再回來,因此生命
好像落在中間、無所依恃。此時人們會開始思考:「為什麼我會走到今天這一步呢?」這
就如同置身在懸崖邊,前方是一片迷霧,必須自己選擇是否要「跳」(注2)過去。若選
擇跳過去,就進入了倫理階段。
(二)倫理階段:
此一階段的特色是「向內要求自己」,把過去、現在、未來連貫起來,如此一來,生命就
完整了。舉例來說,如果我告訴所有同學下星期要考試,那麼下星期一定要實現這個承諾
,否則就是沒有倫理的觀念。如果我下星期到學校,因為心情很好,臨時決定不考試,固
然皆大歡喜,但這樣等於過去和現在沒有連貫,生命無法完整。
然而,倫理階段並不是終點,仍然要繼續往上提升。我們之前曾經提過,七大死罪中的第
一罪就是驕傲,一個人有了道德之後,便很容易出現「道德上的驕傲」,好像政治人物在
掌權之後,很容易出現一種民粹主義所造成的「權力的驕傲」,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是人民
選出來的,所以比別人高一等。然而,道德的驕傲更為可怕,當一個人在道德上反省自己
、肯定自己的時候(如沒騙過人、沒毀謗過人、沒殺過人等),便會開始產生驕傲的心態
。
事實上,一個人在道德上不曾有過失,並不盡然表示他的道德水平真的優於其他人,有可
能只是因為他不曾受過真正的誘惑和試探。例如,有人拿一份公文叫你簽名,只要簽了就
可以賺一大筆錢,難道你的內心不會掙扎嗎?換句話說,很多時候只是我們沒有機會碰到
這種事情罷了。
(三)宗教的階段: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面臨兩難的抉擇,或遇上道德的困境,這個時候則必須「依祂」。
本質上人的生命是脆弱的,而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宗教裡面的「依祂」也是一種真誠的
表現。
經過實實在在的反省,會發現自己的生命在很多方面非常脆弱,接受這個事實,並且認識
宇宙之中有更大的力量,祂是生命的來源,也是生命的歸宿,如果沒有祂,人的生命根本
不可靠,就如同風一吹過,蘆葦就折斷了一般。若人不運用理智去想得透徹,那麼他的生
命可以說是毫無價值、毫無尊嚴可言。
因此,這個時候我們必須問自己是否要「跳」過去-跳過去尋找一個「祂」。這個「祂」
並不是指向外追求,而是找到了自己生命的基礎,也就是誠心皈依了宗教信仰。齊克果為
「存在」這兩個字,揭示了新的意義,讓我們思考的角度開始轉變:把人的生命當作一種
在每個剎那之間作抉擇,選擇成為自己的過程。存在是一個不斷重複的過程,而這個過程
所需要的就是「選擇成為自己」,做一個真誠的人。所謂真誠的人,就是要對自己負責、
忠於自己。
許多哲學家都說過類似的話,譬如孔子曾說:「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論語.公冶長)亦即,對孔子而言,把對一個人的怨恨隱藏起來,而在表面上做朋友
,是一件令人不齒、不屑的行為。一個人要有所不為,才能夠有所為,而這也正是存在主
義所要警醒我們的一點。
尼采
尼采是德國人,同樣出身於具有宗教背景的家庭,家中信仰路德教派(基督新教)。然而
尼采年紀很小就對宗教信仰產生懷疑,上大學之後更進而主張無神論,後來成為著名的無
神論者。
尼采的身體不好,看來蒼白而虛弱,但是思考相當深刻,看人時目光如刃,似乎能夠穿透
人心。尼采可稱為是天才,二十五歲尚未拿到哲學博士時,已經被聘請為希臘文學的教授
。然而他的哲學背景卻使他同時遭受哲學界和文學界的排擠,再加上本身口才並不好,個
性又相當憤世嫉俗,導致他的教學生涯並不很成功。
上帝死了=重新估定一切價值
「上帝死了」是尼采最有名的一句格言,這句話的用意並不只是在批判基督宗教,而著「
重新估定一切價值」(Transvaluation)的意涵。
當時的人認為,西方文化不能離開基督宗教而存在,譬如一個人之所以有道德,是因為他
信仰上帝。然而,這種宗教信仰在尼采所處的那個時代已經變得非常虛浮,大家都有信仰
,卻未能真正體現信仰的精神,宗教逐漸變得社會化。換句話說,上帝原本是道德的基礎
,然而人們的道德行為卻都成了一種虛偽。人們虛偽的表現,也就證明自己所信仰的上帝
是假的上帝。因為如果信仰的是真的上帝,如果上帝是有生命的,則人不可能有這樣的行
為表現。
尼采看不慣這種打著宗教或上帝名號的虛偽浮誇,所以宣稱「上帝死了」。他曾經寫過一
個比喻:有一個瘋子,大清早提著燈籠在市場裡面到處走動,有人問他:「為什麼大白天
提著燈籠?」他回答:「白天嗎?我覺得是黑夜啊。上帝已經死,宇宙一片漆黑,我什麼
都看不到,只能拿著燈籠到處去尋找上帝。」由此可知,許多人以為世界是充滿光明的,
然而,用眼睛看到的光明並不是真正的光明。
尼采說過:「哲學家是文化的醫生。」哲學以理性探討宇宙與人生的根本真相,從而指引
現實生活、評估文化生態。文化氛圍好像空氣一樣,當文化生態出現問題,就會讓生活在
其中的人陷入價值錯亂的困境。舉例來說,現代人所尊敬崇拜的,大多是功成名就、升官
發財的人,亦即不擇任何手段,達到表面上所謂有「成就」的人。這種價值上的選擇本身
就是有問題的,因為它並未掌握到人所崇拜的對象應該是什麼樣子。值得崇拜的對象應該
是擁有完美人格的人,這才是一種正確的價值觀(注3)。然而,現在卻很少人崇拜人格
高尚的人,因為人格高尚很難做到,並且就算做到了也沒什麼實際利益。
尼采「上帝死了」的想法其實是經過深刻的反省,正如我們所知道的,如果沒有信仰,也
就無所謂背叛。因此,背叛耶穌的人正是基督徒,而背叛釋迦牟尼的人也正是佛教徒。由
此可知,宗教本身未能使信徒免於人性的弱點,因而遭致毀滅。宗教本質上都有很好的理
想,而宗教的致命之處其實就是人性的弱點透過宗教表現出來的結果。
權力意志:超人
尼采哲學的另一項重點就是「權力意志」(the Will to Power)。這裡的「權力」並不
是指政治權力,而是一種廣義的權力。舉例來說,台灣大學由於歷史悠久,有些圍牆很老
舊許多小草長在磚石之間。牆上怎麼會有小草呢?這是因為小草有生命,它不管在任地方
都要凸顯自己生命的力量,擴充自己的影響力。這就是一種權力意志的表現。透過這種方
式去了解尼采所說的權力意志,比較不會誤解。在他看來,宇宙裡任何生命,只要存在,
就會表現自己本身的生命力,而權力意志所指的就是這種生命力擴張的狀態。這種哲學思
想放在人的身上,演變成一種「超人」(Overman)(注4)。
尼采認為,人類只是橋粱,一邊是動物,一邊是超人,而人的生命應該從動物這一邊走到
超人那一邊。這種思想深受達爾文演化論的影響。達爾文認為宇宙萬物都是演化而來的,
最後不知為何出現了人類。無論地球的歷史有多少億年,人類只不過存在了兩萬多年。因
此我們要問:「經過幾十億年的演化,最後兩萬多年才出現人類,那麼人類有沒有權利、
有沒有資格說自己是萬物之靈,並且宣稱演化到此為止?」毫無疑問,人類當然沒有這種
權利,因為我們只是演化過程的一個環節。因此,我們應該接著思考:「人類將會演變成
什麼樣的新物種?」尼采的答案就是「超人」。
這種思考是合理的,我們不妨如此推想: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上最先進、最偉大的生物
是靈長類,也就是所謂的猩猩族群。曾幾何時,這些動物因為人類的出現而被關到動物園
裡面。如果照這種方式往未來推衍,人類的命運可能會和猩猩一樣,而我們的後代可能也
被關到動物園裡面了,因為一種更新的物種出現,叫作超人。換言之,超人之於我們,可
能像我們之於猩猩一樣。當然,我個人不太相信會發生這種情形,但是尼采從另外一個角
度思考,也值得參考。
尼采還將「超人」比喻為一個人在「走鋼索」,也就是說,他必須接受各種考驗。尼采之
所以被列為存在主義的先驅,便是因為他的思想凸顯了這種個人生命中「自我負責」的部
分。他認為,一個人若是只活在群眾之中,不能算是真正的「人」,要做一個人,應該設
法做個「超人」。所謂的「超人」是指: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要對生命充分肯定。亦
即,要把生命潛能完全實現出來。生命的潛能包括了「有形的身體」和「無形的精神」兩
方面。尼采曾經舉一個例子,他認為真正的「超人」可以用兩個人的結合作為代表,這兩
個人就是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1769-1821)和歌德(Johann W. von Goethe,
1749-1832)。拿破崙代表的是由身體開發出來、在有形世界獲得的成就;而歌德所代表
的則是精神方面、在無形世界的精神表現。
德國人對拿破崙有一種由害怕而崇拜的情結,因為拿破崙曾經橫掃歐洲,把德國(當時稱
為普魯士)整個佔領,強盛的姿態讓當時的普魯士人認為法文是一種優美而高尚的語言,
德文則野蠻落後,然而,德國人由於被拿破崙占領而喪失的民族自信心,後來又因為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1804)、費希特、(JG. Fichte, 1762-1814)、謝林(
Friedrich W.J. Schelling, 1775-1854)、黑格爾等大哲學家相繼出現,而逐漸恢復。
到了二十世紀甚至出現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1945)這號人物。希特勒受到尼采
「超人」概念的啟發,不僅在牆上掛著尼采的照片,並以此為藉口,消滅所謂的低等民族
(如猶太人),這也使得尼采蒙上不白之冤。
精神三變
尼采提出精神有三變:駱駝、獅子、嬰兒。他認為精神應該先變成駱駝,再變成獅子,最
後變成嬰兒(注5)。
(一)駱駝
駱駝是「沙漠之舟」,刻苦耐勞,意味著人在年輕的時候要接受訓練,承受傳統的包袱。
我經常在台北街頭看到中學生,覺得他們真是非常辛苦,每天上學背著沉重的書包,有時
候甚至要背兩個書包。每次看到這種情形,我心裡常會想:「他們現在是駱駝,這是人生
必經的階段,但是這樣能保證他們將來變成獅子嗎?」這是個很大的問題。
(二)獅子
駱駝與獅子的差別在於:駱駝必須聽從他人的指導、接受他人的命令,所聽到的是別人說
:「你應該如何!」而獅子則是自己作決定、對自己負責,說的是:「我要如何!每個人
都經過駱駝的階段,聽從父母與老師的教訓,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我們無法反駁也無法
反抗。然而,上了大學以後應該進入獅子階段,也就是由自己來告訴自己該怎麼做。
但是有幾個年輕人真的知道自己要什麼?怎麼做才對自己有意義?[m這就是另一個新的問
題。換句話說,駱駝雖然看起來很可憐,但是至少不用自己作決定,只要服從別人的指令
就行了;相反的,如果要成為獅子,就要承擔自我、為自己負責。這一點的壓力很大,因
為當我們能夠自由選擇想要做的事時,同時也就喪失了尋找藉口和抱怨的權利。
舉例來說,學生考完聯考之後選填志願時,如果按照父母的希望去選擇,至少就保留了一
個將來抱怨的權利;相反的,如果父母說:「你已經長大了,應該自己填志願、自己負責
。」這時候一般人會很苦惱,只好去問問同學、參觀大學博覽會,可是最後抉擇的時候還
是很痛苦,因為我們一旦決定了,也就喪失了找藉口的權利。就算後悔,也不能抱怨,因
為這是自己的決定!聰明的父母,應該讓子女自己作決定,而對子女來說,在選擇的那一
剎那會覺得自己長大了,決定了以後也比較願意為自己負責。
美國心理學家弗洛姆(Eric Fromm)在《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這本書中
曾經寫到:「給我自由嗎?千萬不要給我自由!因為隨著自由而來的是要負責任啊!我一
有自由之後就自己作選擇,選擇之後就作我自己,但是我作不起啊!」這段話表達了類似
的想法。
(三)嬰兒
獅子階段之後則是到達嬰兒階段。嬰兒意味著「完美的開始」,提供了所有的可能性。當
一個人還是嬰兒的時候,父母一定懷著無窮的想像,想像他將來可能成為科學家、工程師
、醫師等。每天看著他,也就給父母的人生帶來了彩色炫麗的希望。當然,小孩成長的過
程往往也是父母希望幻滅的過程,最後小孩讓父母失望,就像父母曾經讓他們的父母失望
一樣,人生就是這樣一個不斷重複的過程。
當一個人抵達嬰兒的階段,就不會再遭遇到前面所說的種種問題,代表心靈重新回歸原點
,可以重新再出發。
雅士培
雅士培是德國人,也是生活體驗比較特別的哲學家。雅士培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從小就隨
時感受到死亡的威脅。他曾獲得醫學博士,後來擔任心理學教授,再轉任哲學教授。不過
他對大學哲學教授頗反感,認為「他們並不處理與生命真正相關的問題。他們給我的印象
是自負,而且固執己見。」由此不難想像他與同事相處不睦。在納粹政權控制德國時,他
也備受壓力,因為他的妻子是猶太人。若不是盟軍及時攻進海德堡,他們夫婦就被送往集
中營了。這些都是他生命中的「界限狀況」。
界限狀況
一般人活在世界上,不太會去煩惱「人生」的問題。如果有一個人說,他最近在苦思人生
問題,卻找不到答案,我們通常會認為他不過是庸人自擾。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反應,是因
為我們自己的思考深度有限。
但是雅士培認為人生有三種界限狀況:身體界限、心理界限、靈魂(精神)界限。當這三
種界限出現時,便是人必須思考、作出抉擇的時候。
(一)身體界限:
一般人多半只有在面對身體的界限時,才會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譬如車禍、受傷、衰老
,或是覺得來日無多之時。這時候,很多人會開始問:「我為什麼會走到這一步?將來又
該往哪裡走?生命如此短暫,應該如何抉擇才能使生命有意義?」然而這些人還算幸運,
真正可悲的是那些即使在面臨身體界限時,仍然不去思考這些問題的人。
舉例來說,有一年我在中央大學兼課,期中考有一個學生缺席,寫了一封信給我。信上寫
著:「老師,我因為車禍住院。在醫院裡面,我才開始思考人生有什麼意義。」當時我想
著,光是這句話就可以讓他期中考拿九十分了!因為他是真正把學到的知識用在生活上。
我平常教課的時候,就算拜託同學多思考人生的意義,仍然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因為
大家只想著考試及格就算了。然而,這位同學卻因為不幸發生車禍,而能夠開始嚴肅地思
考人生的意義。
所謂的意義是指,選擇成為自己的可能性、實現自我的過程。很多人喜歡詢問人生有什麼
意義,然而,人生的意義絕不可能存在於某一個地方,或是某一件事情上面。人生的意義
是一個人決定去做某件事,在這個過程之中產生一種自我肯定的力量。這也就是說,人生
的意義只能是由內而發,而不是向外尋求的。
(二)心理界限:
人的心理是指一種自我認知的能力,譬如,我的心理狀況很正常,因此在與別人交往時情
緒穩定;別人稱讚我,我就高興,別人批評我,我就難過;然而,如果別人稱讚我的時候
,我覺得難過,別人批評我的時候,我覺得高興,那才是有高度修養的證明。子路就是這
種人,《論語》中描述子路「聞過則喜」,聽到別人說他的過失就很開心。這是因為知道
自己的過失,才有改善的空間。
許多人平常都認為自己是正人君子,然而遭遇考驗時,突然有一種黑暗的、莫名的衝動,
這時候才警覺到自己並非自己平常所想的這麼健全。也就是說,表面上人似乎很健康,在
遇到困難時,才會發現到自我並非如此可靠。這時候我們會察覺到一些連自己都無法了解
的念頭,以及自己的盲點,這就是發現了心理的困境,也就是所謂的心理界限。
(三)靈魂界限:
靈魂則代表著「精神」,它關係著「意義」的問題。人生有沒有意義,這不屬於心理問題
(注6),心理學家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曾經說:「到我這裡來治療心
理疾病的,大都是上層社會的人,他們身體健康、心理正常,但是並不快樂。」也就是說
,一定有什麼地方出了問題,而這個地方,不在於身體,也不在於心理,這個地方稱作「
靈」
那麼靈是什麼?先不要問這個問題。只要我們同意榮格所說的,一個人有可能在身體健康
、心理正常的情況下不快樂,這就代表著,一定還有第三個因素決定人們是否快樂,而這
第三個因素,姑且稱之為「靈」,如此而已。
西方文字的表現就已經透露出人們相信有靈的存在:Body代表身體,Mind代表心理(心)
,最後一個則稱為Soul(靈魂)或是Spirit(精神)。
剎那與永恆
人在作抉擇時,往往必須掌握到「剎那」。所謂剎那是指,我們平常都生活在平淡而穩定
的日子之中,忽然在某一個瞬間,可能因為某件事、某個人、某個畫面,讓我們很感動,
覺得自己的「真我」浮現了,覺得人生好像不一樣了。這時回過頭去看以前的日子,就知
道生命的質與生命的量是不同的。
舉例來說,我有一次去看「十月的天空」(October Sky)這部電影,描寫一九五七年十
月蘇聯發射第一枚人造衛星,當時美國一個小鎮的幾個中學生立志研發火箭的故事。這部
電影只有「催淚彈」三個字可以形容,我很久沒有看到這麼令人感動的電影了,它催淚的
效果甚至遠超過「鐵達尼號」和「美麗人生」。這部電影並沒有什麼大明星、大場面,我
一開始也沒有抱太大的期望,但是看到後來發現它描述的友情、親情、師生之情都真誠之
至。所以看完電影的時候就覺得:「啊哈,今天真是不一樣!」那一剎那就讓我覺得內心
多了一道希望的曙光。
密碼與超越界
雅士培認為這個世界上充滿了密碼,如果解開了密碼,就會發現人生雖然有限,卻有它存
在的真正基礎。舉例來說,一個人單身的時候,可能會覺得生活還過得去,但是一旦開始
談戀愛,就會發現不同的人生角度,在那一剎那,會覺得好像人生所有的祕密統統解開了
。也就是說,我們活在世界上,有時候會疑惑自己到底要過什麼樣的人生,但是在戀愛的
階段,在兩個人的互動過程之中,自己好像獲得一些啟發,藉由這段感情,找到了解開人
生之謎的鑰匙一般。
同樣的,許多人在讀書、交朋友,甚至看電影的過程中,都是因為一個密碼解開,而讓整
個生命開朗起來。馬丁路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有一天他在聖經中讀到一句話:「我相
信罪過可以得到赦免。」在那一剎那之間忽然頓悟。事實上,相同的經文,他在此之前讀
了不下千百次,都沒有頓悟,卻在某個年齡、某個心境,以及某種外在環境的配合下,豁
然開朗。
由此可知,人的這種忽然覺悟是很難去操控的,也無法了解它為什麼會發生,總之,在那
一剎那好像所有的祕密就解開了。基督徒常說「因信稱義」(Justification by faith)
信了就會得救,這句話就是從馬丁路德的體驗中來的。他一再強調,人不可能靠自己得救
,因此需要倚靠「信仰」的力量。越是能夠承認自己的無能、懦弱,就越有希望得救;相
反的,越驕傲就越沒希望得救,這也是基督徒一貫反對「驕傲」的一個例子。
四大聖哲
雅士培研究了歷史上各大文明的重要思想家之後,選出四個人作為人類的典範-釋迦牟尼
、孔子、蘇格拉底、耶穌(注7)。這四個人並非一般人眼中的成功者,甚至可以說,以
世俗的眼光來衡量,他們是所謂的「失敗者」。然而他們的偉大之處在於,見證了人類精
神之中豐富的潛能。透過四位聖哲作為表率,人類覺悟自己有的尊嚴;亦即只要看到他們
,就會肯定做為一個人可以是多麼偉大、多麼崇高。當然,所謂的崇高,並不是指人一生
下來就是崇高的,而是指人類在面對自己的生命、走在人生路上時,必須對自己有如何的
自我期許,以及希望得到何種結果,這種精神,就是四位聖哲最大的貢獻。
人類的典範絕對不是那些靠著軍事力量、政治力量稱雄稱霸,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的
人物(如亞歷山大大帝、凱撒大帝等)。所謂人類的典範,應該是讓你我這般平凡的、有
著許多煩惱的人都能夠效法的。他們指出,煩惱並不值得擔心,因為煩惱之中能夠磨練出
智慧;死亡並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為何而死、死得糊裡糊塗。
四位聖哲的共同特色,正在於他們讓許多人在面對人生負面的情況時(如煩惱、痛苦、災
難、罪惡等),能夠坦然以對,並透過這些困局讓自己內在的精神得到淬煉。他們所表現
的,在某個意義上,也就是尼采所謂的「超人」。
海德格
海德格是德國哲學家,在納粹統治德國期間,曾受命擔任弗華堡(Freiburg)大學校長,
後來因為反對納粹暴行而與之決裂,但是接受校長一職的行為,仍然為人詬病。學術與政
治之無法相容,由此可見一斑。海德格在哲學界的影響極大,其代表作《存有與時間》(
Sein und Zeit),更是廣受研讀與討論的當代經典。他雖然否認自己與法國的沙特(
J.P. Sartre,1905-1980)(注8)屬於同一陣營,但是大家都將他們歸在「存在主義」
的名下。以下簡單介紹他的思想,便知其中道理。
存有與時間
海德格首先宣稱他所關心的,其實是西方哲學所欲探求的「究竟真實」,亦即「存有」(
Being)本身。可惜的是,歷代哲學家大都「遺忘了」存有,亦即把一般的「存有者」(
being,或存有物)當成「存有」本身來思考,以致陷入思想與人生的迷霧中。那麼,如
何把握與理解「存有」?他認為,只有一個方法,就是「從提出存有問題的存有者」著手
,亦即要從「人的存在狀態」著手分析;一經分析,便發現人的特性在於對「時間」的意
識,在過去、現在、未來的流變過程中,體認了自我抉擇的迫切性,所以「存在」是人選
擇成為自己的可能性。
但是,大多數時候,人們對自己的存在漠不關心,陷入講閒話、好奇心、模稜兩可的處境
中,活著好像是在應付別人,好像自己永遠不必真誠面對自己似的。宇宙萬物之中,唯有
人這種存有者可能成為「存在」,那麼,這種存有者的背景是什麼?又要如何真正存在?
從此有到存在
「此有」(Dasein)是指「存有者在此」,亦即人的生命在此時此地的當下,是開放的,
讓人有機會作選擇。由於時間的流變,並且最後必須面對死亡的空無性,亦即人生可能淪
於幻滅,因此人的生命出現憂懼(Angst)之感。面對空無,人不能再逃避了,他必須採
取立場。「此有」一旦選擇作自己,他就因而屬於自己,也就成為真誠的生命,可以形成
開放的管道,讓「存有」展現出來。我們常說,真誠的人說理最有力量,也最感動人,那
是因為他毫無遮蔽,讓真理(「究竟真實」的另一種說法)可以源源不絕地展示。也就在
這一剎那,「此有」成了「存在」。海德格說:「人是走向死亡的存有者。」人在面對死
亡時,實在沒有理由再虛偽了。
人的未來
海德格試圖回歸希臘時期的「真理」觀,肯定真理即是揭開或開顯,而不再是一般知識所
謂的「言說與事實對應」。若講究「對應」(Correspondence),則不涉及人的實踐要求
,只是在理論層次來往。若強調「開顯」(Manifestation),則須以人的真誠與抉擇為
前提,在毫無遮蔽的情況下,讓「存有」展現出來。唯其如此,人生才有自由可言,正如
一滴水只有回歸大海,才不會有乾涸之苦。
在推崇「存有」的重大意義時,海德格並未忽略「此有」的具體處境,就是一方面人是「
被拋棄」在那兒,成為「在世存有者」,與其他人共同組成這個現存的世界;另一方面,
人在認知這種狀況時,必須認真而嚴肅地考慮人生應該何去何從。由此可知,海德格以專
業術語表達的,依然是存在主義的核心關懷所在。
馬塞爾
馬塞爾幼年喪母,深刻體驗了孤獨。他學會以戲劇來製造對話機會,八歲即寫過兩篇劇本
,此後一直以文學創作來展現他的思想。哲學方面的代表作為《形上日記》,亦即以日記
寫下他的形上沉思。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體驗了「存在」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不能
被當成抽象的號碼或數字。這位法國哲學家特別指出:「是」不等於「有」,「奧祕」不
等於「問題」,以及「我與你」不等於「我與他」。從這三點可以引發正面而積極的入世
情懷。
是(Being)≠有(Having)
許多人喜歡問:「我擁有什麼?」然而實際上,一個人「有」的越多,就越不「是」他自
己;因為一個人擁有的越多,越沒有時間作自己。
存在主義有一句名言叫作:「To possess is to be possessed.(擁有就是被擁有)」舉
例來說,我擁有一輛車子,就等於我被這輛車子所擁有,因為我必須時常擔心:「我的車
有沒有被拖吊?停車費還沒繳怎麼辦?」又如我有一個朋友,他很辛苦地工作賺錢,以前
租房子,後來終於自己買了一棟房子。他擁有了這棟房子,而他也被這房子所擁有。後來
他拚命賺錢,買了五棟房子,從此以後就更累了,因為他一個月有一半時間都在煩惱房子
的問題:租給別人怕收不到租金,收到租金又擔心別人以後不肯搬走,景氣不好的時候還
憂慮房子跌價,然後每年還要繳一堆稅金。幾年辛苦下來,生活品質反而下降了。
由此可知,擁有的東西太多時,人的生命內涵以及注意力就分散了,最後反而會被擁有物
所擁有,成了擁有物的奴隸,以致精疲力竭,喪失了人生的意義。你所「有」的越多,你
所「是」的就越少這二者常是呈現反比的。
當然,這只是要提醒人,不要去擁有一些不需要的東西,並不意味著什麼都不必擁有。我
們所擁有的東西必須是我們所能夠掌握的,也就是現代人所講的「簡樸生活」。
簡樸生活要把握兩個原則,第一個原則就是「東西用到壞為止」。舉例來說,我的舊眼鏡
戴了將近十年,鏡片都已經起花了。最近因為看不清手邊的東西,把眼鏡拿下來檢查時,
才發現這副眼鏡實在已經老舊到不能用了,所以才換了副新的。這就是一種習慣,我們不
應該把還可以用的東西丟棄,因為任何東西的存在,無論它是什麼材質,若是沒有充分被
利用,那麼它作為這樣東西本身的價值就被忽略了。
下課時,我常常最後一個離開教室,有時候發現桌上有幾支原字筆,就會撿回去用。為什
麼學生會把筆丟在桌上呢?因為原子筆很便宜,丟了一支沒什麼了不起,所以很多人一點
都不在乎,也不會在發現遺失之後回教室找,結果這些筆就變成垃圾了。我常常寫文章,
所以看到筆與紙都覺得特別親切,只要是可以用的筆,就算被丟在地上,我都會撿起來用
。這就是養成一種不願意浪費東西的習慣。
第二個原則是「不擁有不需要的東西」。我們可以做個實驗,就是把自己的皮包打開,檢
查裡面所有的東西,看看是不是每一樣東西都是必要的。把握這兩個原則,才能夠做到不
浪費的「簡樸生活」。
奧秘(Mystery)≠問題(Problem)
我們常會認為這個世界上有青少年問題、家庭問題、老人問題等各類關於人的問題。事實
上,凡是與人有關的其實都不能稱為問題,因為凡是問題就預設了一種解決的方法。也就
是說,如果找到解決的方法,問題自然會消失。但是,屬於人類的問題永遠都不會消失,
這是因為人本身就是問題的製造者和解決者。因此,對於人類,應該以「奧祕」形容之。
奧祕與問題的差別在於:問題是預設了有一個正確的答案,可以解消問題;奧祕則否,我
們只能夠跟它一起生活。舉例來說,假設我們現在看到一個問題青少年,我們不應該認為
他有問題,而以為只要把問題找出來,給他一個答案,問題就解決了。要解決問題,唯有
跟他一起生活,把他當做「奧祕」對待,而不是當做「問題」解決。
我們和人來往,都希望彼此的相處永遠沒有問題,但是這種奢望是不可能實現的。說得更
明白一點,如果我們跟朋友在一起都沒有問題,代表彼此之間其實沒什麼感情,因為人是
奧祕,不可能沒有問題。
我與你(I-You)≠我與他(I-He)
「我與你」是指一種說話的場景,我如果問:「How are you?(你好嗎?)」你會回答:
「I am fine, thank you, and you?(我很好,謝謝你,那你呢?)」。由此可知,「I
」與「You」可以對等代換,我說「你」的時候,「你」一定在我面前出現(presence)
。「你」在我面前,因此與我是平等互動的:當我說「你」的時候,這個「你」是「我」
;而「你」回答的時候,「我」就變成了「你」。
所謂的「他」,是不在眼前的,也就是缺席(absence)的。譬如我現在說:「張三如何
如何…」,由於張三不在現場,所以沒有機會為自己辯護:相反的,當我問:「你今天怎
麼沒有來?」你立刻可以提出解釋,說自己有正當理由。因此,我們和人相處,應該要用
「我與你」的關係來取代「我與他」的關係。因為我們在同別人來往的時候,若把他當成
「你」,就代表尊重他;相反的,若把他當做「他」,便不是如此了。
就一般人的習慣而言,當一個人不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通常會用比較直接、尖銳,甚
至刻薄的方式批評他,然而,當那個人出現在眼前的時候,我們卻會用不同的方式批評他
,或許比較委婉、比較保留。舉例來說,我在上課的時候批評一個不在場的人,可能把他
罵得很嚴重,同學也都聽得很過癮。下次上課的時候,這個人也出席了這堂課,結果我提
到他的時候,就會說一些婉轉的話,就算必須批評他的缺點,也會補充稱讚他的優點。
一般人平常是不是也如此?在一起聊天的時候,如果提到某個不在場的人,那麼批評起來
就肆無忌憚。聽到有人罵他,就算明明知道他是被冤枉的,也懶得替他辯護;相反的,如
果這個人在現場,那麼大家的態度又不一樣了。由此可知,我們對一個人的批評,和他在
不在現場有很大的關係,而這也說明了,我們大多數人都不符合存在主義的要求。
事實上,在他人面前不敢說出口的話,在他背後,也不應該說。
【認識哲學家】
◎伊比鳩魯斯(Epicurus,342-270B.C.)希臘哲學家,立說主旨在於助人解脫對神明以
及對後世的恐懼,由此帶給人內心的平靜。他認為,神明不會干涉人間事物,並且人死之
後靈魂亦隨之幻滅,所以人無須擔心來世。他主張人生目的在於「快樂」,所以被後世稱
為快樂主義,但是他所謂的快樂不是放縱欲望,而是溫和節制、平靜安詳的生活。
◎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德國哲學家,著作以三大「批判」(《純粹理性批
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而知名,開創了「批判哲學」的系統,也奠
定了德國唯心論的基礎。所謂「批判」,是指探究合理知識的「先驗」條件,亦即知識「
如何可能」的問題。生平關心四大難題:(一)我能夠知道什麼?(二)我應該做什麼?
(三)我可以希望什麼?(四)人是什麼?單單就其知識論的思考模式,就引起極大效應
,亦即指出「物自身」不可知。人所知者只是「現象」。但是人的道德行動並非虛妄之物
,由此接上「真實本體」,並且要求三大設定:人的自由,靈魂不死,以及上帝存在。
◎費希特(JG. Fichte,1762-1814)德國哲學家,有主觀唯心論之說。康德認為物自身
不可知,費氏則指出人的「自我」屬於知性直觀,不須驗證即可肯定,否則人無法進行任
何思想活動。他在拿破崙佔領柏林期間,發表《告德意志國民書》,提出「新教育」,強
調新教育的本質即是道德心,「是完全為道德而講道德,絕不是像從前那樣把教育當做達
到某種目的的手段」。
◎謝林(Schelling, 1794-1815)德國哲學家,有客觀唯心論之說。所謂「客觀」,是指
他重新肯定了「自然」的價值。主張唯心論,當然以精神為唯一本體,但是精神的活動場
域是自然,因此自然是「萬事萬物都活躍於其中的唯一生命體」。他想了解神性創造力如
何在「自然」中運作。他探討藝術,因為藝術是絕對與相對之交會,是精神與物質的調和
。他的最高目標,仍是藉此回歸於對神明的理解。
◎榮格(Carl Custav Jung,1875-1961)瑞士心理學家,創立分析心理學派(Analytic
Psychology),強調「集體潛意識」(The Collevtive Unconscious),在治療心理病患
時,採用自由聯想法與象徵擴展法來解夢,成效卓著。對神話學、宗教學、民俗學,甚至
中國的易經,古代煉金術等,都有深入研究。
【注解】
1 關於道家的「道」字,與西方哲學所謂的「存有」是屬於同一位階的。請參考本書第十
章「道家的智慧」。
2 齊克果的作品喜歡強調「躍」這個字,意味著面對未知時的抉擇就如同站在懸崖邊,前
面是漫天迷霧,完全看不清楚,這時候我們必須自己決定是否要跳躍過去。前方有可能是
一個對岸,能夠讓我們繼續前進,也有可能什麼都沒有,跳下去就粉身碎骨。但是在決定
是否跳之前,沒有人可以給我們答案,因為人生本來就是抉擇的過程。
3 在本書第九章討論儒家時,將會說明:人性向善,所以行善是正確的價值觀。
4 「超人」一詞的原文是ubermensch(u大寫),譯為英文是Overman,而不是Superman。
5 這個概念源自於尼采所著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查拉圖斯特拉是一個很聰明的人
,就像先知一樣。他在三十歲的時候,覺得世界太污濁,因此上山隱居,隱居的十年間得
到了各種具有啟發性的見解,最後想回到原來的世界,因此他有一天早上起床,面對著太
陽,就說了一句話:「太陽啊,偉大的星球,如果沒有這個地球讓你光照的話,你的光明
有什麼用呢?」說完之後就下山了。
6 心理學的發展一開始是把人的心理當作內外二分之間的關係來研究,也就是說,一個人
有了外在的行為,就代表著他內心中有這樣的想法與觀念。弗洛依德出現後,開始了「深
度心理學」的發展,他認為,一個人的行為表現,不是內在,而是深度的。就猶如冰山之
中、海平面之下的一部分,連自己都不了解,這也就是所謂的「潛意識」。此後便開始出
現「心理分析」這個行業,而榮格就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心理分析師。
7 此部分可參考雅士培所著《歷史的巨人:四大聖哲》,業強出版社。
8沙特於一九四六年發表《存在主義是一種人文主義》,認為海德格與他屬於無神論的存
在主義,而雅士培與馬塞爾則是有神論的存在主義。他的分類並未得到這三人的認可。有
關沙特的思想,請參看第七章的介紹。
9有關「超越界」,請參看本書第十二章「宗教與永恆」的討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7.2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