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大學選科攻略(二)】做藥劑師,好不好?
〈破曉〉
近年來,「藥劑師」這行業開始受到社會的關注。這本來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諷刺的是,背後的原因,竟然不是人們知道藥劑師可以做什麼,而是愈來愈不知道藥劑師可以做什麼。
好,鏡頭一轉,言歸正傳,說回正題:
「其實,做藥劑師,好不好?」
唔……說在前面,請恕藥罐子直言,藥罐子實在不會、不該、不敢貿然主動鼓勵大家投身自己的行業。
藥罐子相信,各位看倌,可能會嘩然起哄:
「嘩!藥罐子,賣花竟然不讚花香?這是什麼道理?」
別緊張……請大家稍安無躁,還是容許藥罐子在這裡慢慢解釋當中的原因。
其實,背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
第一,姑且不論是什麼行業,單是行內人、行外人,兩者的看法便已經可以截然不同。
一般而言,同一個行業,行外人只會看到最理想的一面,行內人卻會看到最真實的一面,一個理想、一個現實,彼此一定會出現落差。這是一個不能改變的事實。
這就是說,如果行外人真的成為行內人的話,未必會後悔,但是,肯定會失望,固然可能需要時間慢慢適應,動聽一點說,是「調整心態」,難聽一點說,便是「接受現實」,這樣子,固然可能會忘記初衷,更加可能會消磨熱誠,從而可能會歧路亡羊,看不到自己一直想走的路,做不到自己一直想做的事。
當然,舉凡任何職業,這個情況,同樣可能會發生。
實際上,不管是「金飯碗」,還是「鐵飯碗」,就算是這些人人搶破頭的筍工,風光的背後,往往隱藏著很多鮮為人知的辛酸。
其實,所有行業,只不過是「你睇我好,我睇你好」而已。
既然是「你睇我好,我睇你好」,那麼,自自然然,你只會看到我有多「好」,就是看不到我有多「不好」,便會產生一種「隔離飯香」的心態,從而有所憧憬,未必會厭惡自己的行業,但是,肯定會羨慕別人的行業,甚至可能會質疑自己當初的決定,未必會後悔莫及,但是,還是可能會留下一絲遺憾。
所以,就算不是藥劑師,藥罐子還是不會貿然主動鼓勵別人投身自己的行業,避免「希望愈大,失望愈大」。
第二,每個人的想法不同,目標不同,選擇自然不同。有人要名,有人要利,有人要權,有人要夢想,有人要理想,有人「贏得威名留草木(李曾伯《賀新郎》)」,有人「寧負虛名身莫負(晏幾道《玉樓春》)」,各自各精彩,不一而足,真的不能一概而論,一切很難說。
不過,根據經驗,有一點,倒是真的。相較藥劑師而言,如果大家的目標是「名」、「利」、「權」的話,醫生顯然是一個較理想的職業。
姑且撇開其他事情不說,在用藥上,單是醫生一句話,便已經勝過藥劑師十句話……唉……不說了,不說了……
同時,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條件不同,選擇自然不同。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假設閣下的父母是藥房老闆,自自然然,就業率顯然不是閣下做不做藥劑師的其中一個考慮因素。不論是不是「幹父之蠱(《易經.蠱》)」,無論如何,藥房總是需要聘請一位藥劑師,這就是說,就算就業率再怎麼低,閣下貴為太子,至少還是可以選擇克紹箕裘,作為後路。
所以,暫時姑且撇開其他因素不說,例如個人興趣,藥劑師當然是一個不錯的選項。
同時,就算是同一個人,目標同樣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有所不同。
舉一個例子,今天閣下固然希望追逐自己的夢想,待到閣下成家立室、生兒育女的時候,閣下未必會放棄自己的夢想,但是,肯定會開始盡力實現子女的夢想,不是嗎?
所以,藥罐子真的不瞭解閣下的具體情況、實際需要,自然不會、不該、不敢貿然主動提出任何就業建議,以免誤人子弟。
既然如此,何必執著?
所以,做不做藥劑師,還是留待各位看倌自行抉擇吧!
最後,話是這樣說,無錯,但是,身為行內人,藥罐子還是可以分享一下自己對這行業的看法。
近年來,關於藥劑師這行業,如果問藥罐子的話,藥罐子所看到的畫面,是……
江山雖美夢難綿,
半壁煙沙半遮天,
願有明月驅長夜,
未知那刻是何年?《破曉》
藥罐子相信,一些看倌,看到這裡,可能會說:
「咦?藥罐子,在這首詩裡,裡面好像有兩個自相矛盾的地方。難道這首詩的真正意思是……」
噓……這是我倆的秘密。
最後,常言道:「男怕入錯行。」其實,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在擇業前,還是請三思而後行。
#我睇你好你睇我好
#關鍵響第三句
#點解係明月唔係黎明
#夜還是夜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