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篇文章請記得按「分享原貼文」喔)
今天是2020年5月30日,五年前的今天我在政大TEDxNCCU年會上演講,主題是「親愛的女生,你們要拿回自己的身體、情慾和權利 」。
演講影片上線之後反應很好,許多人深受啟發,紛紛寫信與我的分享感動與想法。演講算是非常成功,但你們肯定難以想像當年我從彩排到上台有多挫賽,適逢五週年,我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故事。
最早TEDxNCCU年會的主辦團隊找上我,我其實根本不知道要講什麼,但TED那麽酷,當然還是答應了。答應之後每天都在想到底該講什麼好呢?直到某次吃早餐時突然有個靈感:來聊聊被罵蕩婦這件事好了。跟團隊討論之後,他們也覺得不錯,便啟動了寫稿、潤稿的程序。
正式演講前我跟團隊見了幾次面,主要是為了拍攝前導宣傳短片,熟識彼此、確認講者我本人的語速與習慣、試講內容⋯⋯等等,都是一些輕鬆喇賽的聚會。最後一次見面時,對方問我會不會緊張,我說當然會啊,就開始宣洩我的焦慮,對方笑笑安撫我說:「你放心,到時候舞台上會幫你準備兩個螢幕,一個是播放投影片用的,你跟觀眾看到的內容都一樣,另外一個螢幕,內容就只有你看得到,觀眾看不到。」我一聽,心中大石瞬間落下,原來有一個螢幕可以看稿,謝天謝地!
知道有一個我自己的螢幕可以看稿之後,我就轉而聚焦在練習演講的語速、語氣,而不再一直花時間背。除此之外,既然可以看螢幕,那我當然要把稿子寫得更好,我竭盡所能地讓演講內容更精簡、更口語化、更有趣、更流暢,於是講稿一修再修、一修再修,到上台前一天還在修。
演講當天,一個人只有六分鐘的彩排時間,僅供試麥克風、投影片、螢幕。輪到我彩排時,我帶著隨身碟,裡頭裝著一修再修終於完美的講稿版本,很自豪地把隨身碟交給工作人員。他收下時跟我說:「這是什麼?」
「我的講稿。」
「不能看稿啊。」
「不是有一個螢幕只有我看得到嗎?」
「你說那個嗎?」他指向舞台內側的一個小螢幕,上面有數字。「那個螢幕是倒數用的,提醒你要控制時間。」
「那個螢幕是倒數用的,」「那個螢幕是倒數用的,」「那個螢幕是倒數用的,」從聽到這句話的那一刻起,我的腦子就只剩下這句話了。花、惹、發ㄚㄚㄚㄚㄚㄚㄚㄚㄚ可!我人生到底還可以多挫賽!我腦子一片空白,腳踩不到地頭頂不到天,要不是還有一點羞恥心以及偶像包袱,當場尿褲子都不誇張!
得知這史上最震驚的消息下一秒,就輪到我上台彩排。一站上去,從頭頂麻到腳底,很想講話卻講不出來。勉強開了個頭,但實在太緊張,講沒兩句就呆掉,一邊抖一邊想辦法再擠出個兩句,然後又空掉,完全接不下去。六分鐘像六世紀一樣長,舞台上有完美的音效、完美的投影片、完美的聚光燈打在我身上,而我站在舞台正中心,嘴巴一開一合,卻支支吾吾幾乎沒聲音,就像一條被沖上陸地可憐的魚!
有看過TED演講的人都知道,它是現場演出,完整十八分鐘,不剪接、不補鏡頭也不預錄的,一切全靠那現場的十八分鐘。除了講者不能出差錯之外,時間拿捏也極為重要,所以小螢幕的作用是當講者站上去講出第一個字之後,它就開始倒數18:00、17:59、17:58,直到歸零。
然而彩排時我連五秒鐘都撐不完。很難形容那個當下有多難堪,我真的穿得很美、畫了細緻的妝,也以為自己準備萬全,我以為我在台上會光芒萬丈,結果只能當垂死的魚。當時剛交往不久的男友在台下看著我悲慘的彩排,工作人員對我露出輕視的眼神,他們認為我不重視他們的活動,竟然沒有準備好就來,我感到抱歉萬分卻無能為力。六分鐘過去了,我灰頭土臉地下台。
一下台我整個人像瘋了一樣,找個沒人看得見的角落,開始瘋狂背稿。當時距離活動開始只剩一個多小時,根本沒時間崩潰!我用最快的時間冷靜下來,算了一下,全稿講完是十八分鐘,到上台前我頂多只能順過六次,我心想不行,真的不行,便當機立斷用最快的時間把整篇稿子切成十個段落,把每個段落的開頭第一句打出來,編輯成一個簡短的文字檔,接著鼓起最大的勇氣再一次交給工作人員。
我說對不起,是我誤會了螢幕的作用,我非常非常抱歉,但我現在只剩一個多小時,真的沒把握能把稿子背熟,請你們幫我一個忙,用小螢幕幫我放上這份簡短的提示,只有十句話,我已經把每一段的開頭第一句寫上去了,我需要這個提示,真的拜託你們了。我不需要倒數讀秒,只要你們讓我用小螢幕看提示,我承諾我會把時間控制好。
工作人員答應了,他們收下我的檔案,用小螢幕跑了一次,沒有問題,並承諾我演講的時候會幫我搞定。
安排妥當後我衝回無人角落,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地順稿子,一秒都不能分心也沒有時間自責,只能全神貫注在演講稿上,全力以赴把它烙上腦子、刻進心裡。一直到入場前幾分鐘,我都沒辦法完整地講完一次,因為太緊張了,一直中斷。眼看活動就要開始,工作人員呼喚大家回到休息區,我既焦急又絕望,心想該怎麼辦才好,束手無策之際我閉上眼睛,心一定,向老天說:「我盡力了,親愛的老天,如果我今天的演講可以幫助到人,請無論如何讓我順利講完,拜託祢了。」說完闔上電腦,進場。
後來發生什麼事,你們看影片就知道了。台上那十八分鐘,是我講過最流暢且唯一沒有中斷的一次。當時講完一鞠躬,轉向後台,播放講稿提示的工作人員對我豎起大拇指,那一刻我便明瞭:任務完成了。這個演講能夠幫助到人,所以老天幫我。
對很多人來說,我在台上從容優雅、光鮮亮麗,是因為我很有自信。不,我心裡有多挫賽你無法想像,我絕對不是什麼勝券在握型的人,我只是在常常在緊要關頭選擇了面對,然後豁出去把自己交給老天,如此而已。
即便是五年後的今天,依然有很多時刻我其實是挫到腳軟卻硬著頭皮上陣,並非我愛逞強,而是生活就是這樣,沒辦法每一次都順心如意、準備充分,但該做的還是要做。
當年的TED演講,旨在幫助女人活出光彩與力量,雖然演講已經結束,但那之後我卻再也沒停下來,一路持續不斷地演講、寫文章、辦活動⋯⋯直到現在,因為我知道五年前可以順利圓滿下台一鞠躬(沒休克沒腿軟沒尿褲子哈哈哈),全靠奇蹟。
而老天藉此奇蹟已明白告訴我,這是我能貢獻之處,所以這也是我應當耕耘之處。
五週年回味🥰
親愛的女生,你們要拿回自己的身體、情慾和權利 | 楊 雅晴 | TEDxNCCU
https://youtu.be/H8eTxXkw2aM
若看到「嚴格篩選模式」相關文字,點擊「開啟應用程式」即可播放,因為影片有鎖十八歲以下不能觀賞,成年者只要登入youtube就沒問題囉。
部落格文章:
http://www.yachingyang.com/2020/05/30/tedxnccu
(五年後,仍想再一次謝謝當年的TEDxNCCU團隊,謝謝你們的專業、有效率、機靈、仁慈可愛、創意過人,謝謝你們的一切,令人難忘。)
麥味登政大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自稱「東方俾斯麥」 李鴻章遭誰反譏 |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1896年,甲午戰敗結城下之盟一年後,李鴻章出訪歐洲。
當年5月,李鴻章首先到訪俄國。
他訪俄的主要使命,是參加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登基加冕大典,順便施展下引狼入室、以夷制夷的外交老套路。
俄國財政大臣維特負責李鴻章的全程接待工作。他對李鴻章素有耳聞,但也是初次見面,了解有限。5月3日,二人在聖彼得堡會面。兩週後,一場突發事件,讓維特對這位來自東方的使者有了深刻認識。
1896年5月18日清晨,莫斯科數十萬人匯聚莫斯科霍登廣場,因為當天要舉行新一代沙皇加冕典禮彩排,而且皇家分發禮物給臣民,所以很多市民商人甚至一些貴族一大早都趕過來了。
不料想,天剛亮,好運未致,厄運卻突然降臨。
臨時搭蓋的號稱能容納20萬人的彩棚突然坍塌,驚慌的人們相互踩踏,幾個小時候就留下了2000多具屍體,這即是震驚俄外的「霍登慘案」。
悲劇發生時,作為清朝特使的李鴻章正在莫斯科訪問,身邊陪同他的是正是俄財政大臣維特。
得知此事後,李鴻章問維特:這起不幸的事件是不是沙皇陛下已經知道了?
維特講:現在還不知道,但我們肯定要向沙皇陛下奏報的。
李鴻章很輕蔑笑了一下,開始傳授為官之道:為什麼非要報告皇帝呢?可以把消息壓下來啊。我處理這種事情比你們有經驗。譬如我任直隸總督時,我們那裡發生了鼠疫,死了數萬人。但我在向皇帝寫奏章時,一直都稱我們這裡太平無事。皇帝多尊貴啊,幹嘛因為這點事讓他操心呢。你們這些人啊,不會做官啊!
李鴻章以為,這種老到的官場經驗可以喚起俄方佩服,未曾想維特聽了李鴻章這番傳道,啼笑皆非,考慮到來訪者的面子,他沒有當面駁斥,而在後來的《維特回憶錄》中如是寫道:
「在這次談話以後我想,我們畢竟走在中國前頭了。」
維特為什麼這麼說呢?顯然,李鴻章的這番傳道,不僅沒有得到他的高看,反而是小看了。
當時中俄都是封建型人治國家,但兩者區別還是相當明顯。我們知道,沙俄帝國自18世紀初就在彼得大帝領導下勵精圖治,進行了部分西化的改革,到了19世紀俄國的政治局面比起清國來,也較為開明清朗。官員開眼看世界,開口講實話。而當時清國雖然搞了洋務運動,但官員們的思想觀念並沒有實質改變,他們只是勉強張開睡眼,舊官場的張口說假話、欺上瞞下之風,依然盛行無阻。
近代世界,崇尚的是自由平等,尊重生命。而在李鴻章這樣的官僚眼裡,百姓之命如螻蟻之命一般不值什麼錢,所以出了事,只要不觸及到官位,別的什麼都可以犧牲。這種為官之道,只為統治者一個人考慮,天子牧民,民如草芥,只要不翻天,就別讓皇帝主子沒來由地苦惱了。李鴻章摸準了主子的脈,得說假話時且說假,能遮掩處儘管遮,老佛爺太平,我也自在,至於地方上的亂子,總不至於一下子掀掉了李某的頂戴。所以,天大的事,先遮住了上頭再說。可見,在李的內心裡,根本沒有近代進步的民本民權概念,他就是拿草民的本,換自己無憂的高位。
這個樣子的老朽官僚,無怪乎半文明的沙俄都看他不起。
後來,維特在回憶錄中談及對李鴻章的總印象,直言不諱地說:
「從中國文明的角度看,他是高度文明的,但從我們歐洲的觀點看,他沒享受什麼教育,也並不文明。」
俄國士大夫是這麼看李鴻章的,那麼別的歐洲國家又如何?
當年6月,李鴻章結束了俄國之行後,來到歐洲後起之秀德國。
此時德國在鐵血宰相俾斯麥的率領下,剛剛完成統一,且進行了憲政改革,在歐洲的地位如日中天。
李鴻章主動求見俾斯麥。
6月25日,二人在會晤。
此此會面,俾斯麥只給了李鴻章十幾分鐘時間,在回答完三個問題後,他覺得禮節已到,就轉過頭與德國駐清國大使聊了起來,把李晾在一邊。
在西洋人畫的近代中國漫畫中,對俾斯麥會見李鴻章也涉及。漫畫場景中,俾斯麥坐在上垂首一把大靠椅上,而為嘉賓的李鴻章只被安排了一個小椅子,看起來一高一低,一尊一卑,極不協調。就連俾斯麥腳下的狗,也對來自東方的這位中堂大佬翻起白眼。真是諷刺得辛辣夠味!
有趣的是,李鴻章和俾斯麥之會是中國作者津津樂道的話題,而這些「熱臉貼到冷屁股」的細節,卻很少被提到。
據傳,當著這位鐵血宰相的面,李鴻章還主動套近乎,自比「東方俾斯麥」。俾斯麥反唇相譏:沒人說我是「歐洲李鴻章」。
顯然鐵血宰相對中堂大人不夠尊重。但這不尊重是有理由的。
早在甲午戰爭之前,俾斯麥就進行過精準預言:「中國和日本的競爭,日本必勝,中國必敗。」
戰爭還未爆發,這位德國首相憑什麼認定中國必敗、日本必勝?
俾斯麥是根據他所見到的訪德中日官員差距做出的判斷。
「日本到歐洲來的人,討論各種學術,講究政治原理,謀回國做根本的改造;而中國人到歐洲來的,只問某廠的船炮造得如何價值如何。」而且更為糟糕的是,即使把這些東西「買了回去,也就算了」。
他說的只知道採購的代表官員,就是李鴻章。
李鴻章自比「東方俾斯麥」,對俾斯麥而言,不是示好,而是侮辱。作為經常接觸國外的外務大臣,李鴻章對西方文明並非一無所知,但知之甚淺。他在國外經常抒發無知慨嘆,諸如「中國文物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竟然把中西差距,僅僅歸納為兵器差異,看不到西方強盛的政治本源。他把國外的議院等同於中國的都察院,還說這是漢朝就有的。李鴻章沒有機會去感知歐美議會的優越性,相反根據自己的中國經驗和親身經歷,反而認為議會制不好,就像中國官員之間鉤心鬥角黨爭一樣。
這個樣子的李鴻章,目光短淺,給國家帶來的是一個個屈辱條約,常被西方人視為笑柄。怎麼可與威震世界的德意誌第二帝國塑造者俾斯麥相提並論?
在俾斯麥眼裡,他欣賞的東方政治家不是李鴻章,而是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史料顯示,早在日本還未成大氣候時,伊藤博文訪德,就受到俾斯麥隆重款待,兩人「酒逢知己千杯少」,在酒席宴喝的酩酊大醉,伊藤博文找到了自己的偶像,俾斯麥看到了自己衣缽在東方的傳承人。而那位大言不慚的「東方俾斯麥」卻被定格為舊士人,偽精英一枚,怎麼可能拯救苦難中國、東方稱雄呢?!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麥味登政大 在 電影文學希米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對於愛看電影的朋友們來說,2019年的時代百大影響人物(Time 100 Most Influential People)有多位熟面孔,像是 2019 多位奧斯卡的得獎者與被提名人、《冰與火之歌》的龍母、《驚奇隊長》的布麗拉森、《內政保鑣》的 Richard Madden、《追殺依芙》的 Sandra Oh 等等。
時代百大影響人物之中的影星,與 2019 年的奧斯卡得獎名單,有著相當雷同的風向,這些得獎者與得獎作品,相當多元,已經不再是白人男性的天下,而是由多位黑人或其他族裔獲獎,主題則多是關於種族、女性、與同志議題。
1. 吳珊卓 (Sandra Oh)
2019百大時代影響的封面人物,也是時代人物中的首位先趨者,是韓裔女星吳珊卓。吳在《追殺依芙》(Killig Eve)中飾演地下特務伊芙,表現精湛,不僅獲得2018的金球獎最佳女主角,也是首位亞洲女星獲得此獎。吳在2006年,曾以《實習醫生》(Grey's Anatomy) 獲得金球獎最佳女配角。
.
2. 巨石強森 (Dwayne Johnson)
巨石強森是全球第八位最多人追蹤的IG名人,可見其影響力。強森除了是位偉大的摔角選手,也是位多產且賣座的藝人,除了有《玩命關頭》(The Fast and the Furious) 系列電影、《野蠻遊戲》(Jumanji) 系列,還有神話《海克力士》(Hercules) 與迪士尼的《海洋奇緣》(Moana),難怪名列百大影響的藝術家之首。
.
3.蕾吉娜・金恩 (Regina King)
蕾吉娜・金恩在2018年的《藍色比爾街的沉默》(If Beele Street Could Talk),表演出色,為她滿貫贏得2019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黃金時段艾美獎、和評論家選擇電影獎之最佳女配角。傑出的黑人影星金恩,過去不只以電視劇獲得多項女演員獎,也是位導演。
.
4. 艾蜜莉·克拉克 (Emilia Clarke)
克拉克最著名的演出是HBO電視劇《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Game of Thrones) 中的「龍母」。克拉克將剛毅堅強又溫暖善良的龍母(馴養三隻小龍的代理母親),詮釋得淋漓盡致,也憑藉此角獲得艾美獎提名。自2011年至19,克拉克因為《權力的遊戲》八年連載而深具影響力。
.
5. 布麗·拉森 (Brie Larson)
拉森真是2019上半年的大紅人,《驚奇隊長》(Captain Marvel) 加上《復仇者聯盟4》(Avengers: Endgame),讓拉森的人氣扶搖直上。拉森也是位奧斯卡影后,2015年《不存在的房間》(Room), 因為飾演被性侵與囚禁的母親,拉森橫掃當年多項最佳女主角獎。
.
6. 馬赫夏拉·阿里 (Mahershala Ali)
阿里以2018的《幸福綠皮書》(Green Book) 獲得多項最佳男配角獎,這是阿里的第二座奧斯卡,第一次是以2016年的《月光下的藍色男孩》(Moonlight) 獲得。阿里是位深沉的表演藝術家,每次演出都能經準地詮釋角色的靈魂,無論是嚴謹的音樂家或是善良的黑道。阿里也是首位以穆斯林人獲得奧斯卡獎的藝人。
.
7. 葛倫.克蘿斯 (Glenn Glose)
克蘿斯是位演技極佳的女演員,也是2019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人選之一。克蘿斯雖未獲得奧斯卡獎,卻是奧斯卡獎史上最多次受提名的女演員(沒得獎只是運氣問題)。克蘿斯在2018年的《愛.欺》(The Wife),飾演才華洋溢卻躲藏幕後的諾貝爾獎小說家。
「《愛.欺》:穿著男人名字的女作家」
https://vocus.cc/filmaholic/5c69728dfd8978000139fea7
.
8. 雷米·馬利克 (Rami Malek)
馬利克在2018年的《波希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以飾演皇后合唱團 (Queen) 已逝主唱佛萊迪·墨裘瑞 (Freddie Mercury) 而獲得2019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馬利克與墨裘瑞一樣,都是移民之子,馬利克是埃及裔演員,他的成功與印裔的墨裘瑞一樣勵志。
「《波希米亞狂想曲》邊緣人的巨星之路,「自己」才是自己的解答」
https://vocus.cc/sci_fi_movie/5be99da2fd897800012faf9a
.
9. 耶莉莎·阿帕里西奧 (Yalitza Aparicio)
阿帕里西奧是位墨西哥原住民,第一部電影即是演出由艾方索·柯朗所執導的《羅馬》(2018),並以家庭幫傭Cleo一角獲得2019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因此殊榮,讓阿帕里西奧登上墨西哥的Vogue封面,這也是墨西哥Vogue首次以原住民演員擔任封面人物。
「《羅馬》:女人無關緊要的瑣事和男人功成名就的大事」
https://vocus.cc/filmaholic/5c1669b0fd897800013f59bf
.
10. 理察·麥登 (Richard Madden)
若是你曾經看過《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肯定也熟悉麥登,他就是史塔克家族最長的繼承者羅柏·史塔克 (Robb Stark)。麥登會登上2019的影響人物,並不是因為早早領便當的史塔克,而是因為由麥登主演的 2018 年 BBC 電視劇《內政保鑣》(Bodyguard)。麥登詮釋一位患有創傷症候群的退役軍人大衛,卻恰巧擔任一位崇尚武力的內政大臣保鑣,細膩呈現大衛內心的煎熬與掙扎。
.
11. 史派克·李 (Spike Lee)
李是一位多才多藝的非裔藝人,既是導演、製作人,也是編劇、演員,在 2015 年已經獲得奧斯卡的終生成就獎。2019 年,李能夠登上百大影響人物,是因為 2018 年的《黑色黨徒》(BlacKkKlansman),這是部具有強烈政治意味的黑人與猶太人電影,也是今年奧斯卡的最佳改編劇本。
.
12. 女神卡卡 (Lady Gaga)
2019年是卡卡的豐收年。由她主演的2018《一個巨星的誕生》(A Star Is Born), 不只有票房上的佳績,同時也獲得金球獎與奧斯卡的最佳女主角與最佳原唱歌曲提名,卡卡則是以 Shallow 抱得金球獎與奧斯卡的最佳原唱歌曲獎。卡卡已經以音樂締造多項史上第一。
「《一個巨星的誕生》:如詩的生命隱喻──十二個音符與音階的重複編排」
https://vocus.cc/filmaholic/5bc37013fd897800012c8f16
.
「黑人、女性、與同志:2019年91屆奧斯卡的大贏家」
https://tw.youcard.yahoo.com/…/%E9%BB%91%E4%BA%BA%E3%80%81%…
.
Time 100 2019 Most Influential People:
http://time.com/collection/100-most-influential-people-2019/
#Yahoo懶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