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瑜伽是否無法共同存在呢?
從Doug Keller與邱顯峯老師的分享來看看大師們怎麼說。
【Anatomy and Integration in Yoga – Doug Keller】
解剖學與瑜伽的整合(線上課程)
#先來一點課程的心得
從第一段的Prana body and Fascia出發,建構了筋膜的概念與瑜伽的結合。
第二段的Bandhas and Sacral Stability帶到骨盆,討論微妙的薦椎跟骨盆的相對動作跟瑜伽體位法的關係,以及在刻意或不經意帶有軀幹旋轉的體位法中要如何維持健康的薦髂關節,這個部分跟David Keli 或 Jason Crandell也是不謀而合,簡單說是先保持骨盆中立位再有控制的做後續的動作。
第三段的 Healthy Knees,我覺得是最精彩的。
一開始也許會覺得怎麼講膝蓋呢,但其實裡面滿滿的就是髖跟足踝的主題。因為膝蓋其實受到上下關節的影響,任何一個失穩最後受害者就是膝蓋。
結合筋膜與肌動學的元素在其中,Doug老師的課果真是又解剖又療癒。
包含雙關節肌肉的啟動順序,步態,肌肉動力鏈,足弓穩定,改善拇指外翻的練習,解決膝蓋超伸,X型腿O型腿的對應練習方案,過度活躍的闊筋膜張肌以及相對弱化的臀大臀中肌的愛恨糾葛,最後到常見瑜伽體位法的應用,其中也有共同收縮(co-contraction )加離心收縮(eccentric contraction)的啟動順序,也是滿有趣的。
最後還是一樣,回到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的關節中軸化。
整體上完後也覺得滿激勵人心的,大致上的原則跟之前的學習差不多,思考過後發現是同一件事,甚至有些引導的口令竟然也跟Doug老師一樣,但從不同的敘述跟經驗來學習覺得更為扎實,而當然老師也是有令人驚喜的小練習,接下來我也要把這些加入到課程中。
回到一開始Prana body and Fascia的部分,Doug開頭就提到了:
“In both cases, the prana and fascia provide the link between our inner life of consciousness, emotion, and intention, and our well-being in the body—both physical health and spiritual progress.”
“在肉體層的健康和靈性的成長,筋膜跟能量體同時連結了我們內在覺知,情緒,意念以及我們身體的幸福。”
換言之,了解筋膜,可以更了解瑜伽,反過來,透過瑜伽也能更了解筋膜。
我們相信瑜伽真的很厲害,但因為以前沒有現在如此精密的科學儀器可以測量,所以練習都是基於經驗法則,但現在有了很多新的科學研究可以慢慢去證明瑜伽練習在身體,心理,情感甚至神經系統上的好處,我們也能更加的了解它的奧秘。
感謝Doug的瑜伽哲學,讓喜歡學習解剖學的瑜伽練習者再次覺得受到鼓勵。
當然科學無法解釋所有看到的現象,但帶著科學的精神去練習瑜伽並不會讓我們比較不瑜伽,相對的,只是讓我們更加確定走在對的路上,由外而內,由內而外,最後都會通。
那邱老師是怎麼說的呢?我覺得這段節錄也相當精彩,個人是已珍藏了。
【邱顯峯老師:由內向外,由外向內】
(以下內容為邱老師上課記錄的逐字稿)
邱顯峯老師上課常常說我們的世界是唯識的世界,外境其實是心識的分別所構造;「#唯識無境」。
上課提到,隨著當代科學的研究越來越微觀進入量子力學,能讓我們解開五大元素(空)與心靈的關係:如何從物質到空元素轉心靈,到心靈如何轉物質,在目前科學已知的精細部分,被稱為「#波粒二象性」。
從火箭升空到量子力學的開場白突然又跳到中國哲學家朱熹跟陸九淵在一場有名的 #鵝湖之會 辯論「大學之道」,大學之道中八條目的修持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朱熹主張的「格物」是窮究世間的一切道理,比較偏向密宗跟科學,密宗是窮究世間的一切真理,科學也是從外一直探索到內。
而陸九淵強調的是心性之學,他說格是"除去"的意思 當你放下任何心中的念,你就會真正的明白。陸九淵強調的與瑜珈或佛學相似,是由內而外,歇即菩提~放下一切就能明白。
這兩條路在中庸裡面達成了和諧,你可以從內在明白到外在,也能從外在明白到內在,它會達到合一。
中庸講:「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 明則誠矣。」
因為中庸裡面不講對待、不講好壞、不講先後順序,它告訴我們,只要誠,就會明白;反過來,經過明白研究,一樣會達到誠心~明心見性。
科學是一條從外在慢慢探索到內在的道路,而瑜珈修行是一條從內在慢慢進入到宇宙全相的道路。
從微觀到離子到波粒二象性,最後人們就會開始探討能量與心靈的部分,就會越來越精細。
分享給大家,也歡迎大家有興趣可以繼續follow老師們的課程喔。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26.鵝湖之會—儒學的本質分歧點 南宋淳熙二年,朱熹與陸九淵的一場對話,討論儒學的核心觀念,地點在鵝湖山(今江西省鉛山縣),由呂祖謙主持,鄰近郡縣官吏、學者百人列席觀會,雙方連三日激辯。 陸九淵吟了一首詩: 「易簡工夫終久大,支離事業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處,真偽先須辨只今。」大意批評朱子的格物...
鵝湖之會 在 溫士凱 Danny We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對於「鵝湖書院」,哥其實並不陌生,因為在哥的老家新竹有間鵝湖書院,而在中台灣的彰化也有間鵝湖書院。不過,這天我們要造訪的鵝湖書院,它的來頭可不小啊!因為它是位於江西上饒市鉛山縣的元祖鵝湖書院,也就是列名天下四大書院之一,當年宋朝時期最著名的程朱理學與心學之間的學術辯論「鵝湖之會」,由朱熹和陸九齡、陸九淵兄弟對抗三天三夜後仍沒有定論,最後握手言歡依舊是好朋友,成為中國文學美談的辯論舞台之地!
相較於前面造訪的幾個古代著名書院大多為重建的仿古新書院,眼前的這座鵝湖書院則相對要來得古意盎然些。雖然說他自南宋起也是坎坷人生,經歷不下卅次的損毀和重建,但是現今依舊保存不少清朝時期所留下來的建築,而且「石牌坊」和半月泮池上的「狀元橋」還是明正德年間設立,到現在已經五百多年了!此外,這裡還保有不少珍貴的石碑,以及和客家人的敬字亭一樣的「敬惜字爐」等,算是現今古書院中保存較完整的一間書院。
由於這裡古色古香且環境清幽,近來有不少人帶衣著古韻十足的漢服或旗袍到此拍照,也將這鵝湖書院在網路上推上一波,成為新鮮的打卡勝地。哥雖然沒有古韻衣裳,但也跟上潮流,除了學習古書院的文化外,當然要來好好拍上一拍個人寫真集啊!😘😘😘
#這裡也是江南四大書院之一
#溫士凱玩樂江西 #江西 #文化 #旅遊 #美食 #大陸 #travel #foodie #culture #Jiangxi
鵝湖之會 在 Ean 的世界大旅攝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本趟江西行造訪的第四個書院: 鵝湖書院。
約八百年前一場朱熹對上陸九淵激辯三天三夜沒輸沒贏的鵝湖之會,就是發生在這,據說是今日大學辯論賽的啟蒙。儘管理念不同,但激辯後兩人還是好友,合而不同,傳為美談。
自南宋起,書院經歷近卅次重建,不過今日所見蠻多建築是清朝整修留下,是一保存較完整的書院,相當難得。其中一座拱型石橋甚至據說還是明朝修建,迄今五百多年。
#名列天下四大書院
#江西書院之旅
🛒 沾染數百年歷史書香,剛好穿上周在關西機場旁 Outlet 的 Banana Republic 購買整套衣服來朝聖,從風衣、針織衫到絨褲(鞋子是近期很常穿的阿瘦),自己感覺蠻搭 💪😊
鵝湖之會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26.鵝湖之會—儒學的本質分歧點
南宋淳熙二年,朱熹與陸九淵的一場對話,討論儒學的核心觀念,地點在鵝湖山(今江西省鉛山縣),由呂祖謙主持,鄰近郡縣官吏、學者百人列席觀會,雙方連三日激辯。
陸九淵吟了一首詩: 「易簡工夫終久大,支離事業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處,真偽先須辨只今。」大意批評朱子的格物窮理的功夫是支離事業,未得儒家最重視的本心。陸九淵是從「心即理」出發,認為本有的良心有定向判別善惡的能力。
朱熹則認為:主宰人的是「理」而不是「心」。朱子認為「心是氣之精爽」,心是「氣化」,是形而下的,需要通過「理」來認識好壞美醜。理就是太極之理,是形而上的,我們通過「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習順序,即可以「去人慾,存天理」。只有多讀書、多觀察(格物)才能才能窮理致知。而要想尊德性、涵養尊德,則必須經過上述過程,才能啟發內心潛在良知。爭議的關鍵在「心」的本性,是先驗的還是後驗的。
講者:陶國璋(中文大學哲學系客座助理教授)、吳啟超(中文大學哲學系高級講師)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lcAn7dDXl8/hqdefault.jpg)
鵝湖之會 在 鵝湖之會| By ㄚ北拍鳥趣|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鵝湖之會 · More from ㄚ北拍鳥趣 · 杉林溪狀元紅 · 高蹺鴴 1012拍攝於高雄大學後水田 · 鷹斑鷸 1012拍攝於高雄大學後水田 · 灰鷽&狀元紅/杉林溪 · 黃鸝 · 黃鸝. ... <看更多>
鵝湖之會 在 126.鵝湖之會—儒學的本質分歧點〈哲學五厘米〉2018-10-29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126. 鵝湖之會 —儒學的本質分歧點南宋淳熙二年,朱熹與陸九淵的一場對話,討論儒學的核心觀念,地點在鵝湖山(今江西省鉛山縣),由呂祖謙主持,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