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位非常有名的思想家說過這樣一句話:“成功不是將來才有的,而是從決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續累積而成。”
上面的那一句直接了當的告訴我們自己,成功並不是我們做了才有的,而是我們內心深處一定要有成功的決心才行,成功的道路上並有任何的捷徑可以給你走,只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所以,我們創業就必須要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態度,這種態度將其伴隨著我們整個創業過程,這將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
一個人想做出一番事業的前提就是樹立好自己的心態。如果你沒有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強烈慾望,或者說是強烈的目標動機,無論你做什麼必然都不會取得成功。有一句叫做“有志者事竟成”,我們來到這個世上並不是只為自己而活著,你得為你的家庭,親戚,朋友而活,只為你自己而活又有什麼價值呢?我們都想為自己,為家庭積累一筆財富,但是到底實現了沒有?這個只有你自己知道。現實的生活和他的殘酷環境都讓我們無力可為,何談實現自己的夢想?這個社會就是一個弱肉強食,強者生存的環境。我們都想做生活中的強者,都希望改變自己的命運。
但是,你想歸想,你不付諸於行動一切都是空談。怎麼樣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實現自己的夢想呢?心態,成功的心態,心態是我們內心深處的中流砥柱,他支撐著我們在創業的道路上砥礪前行,讓我們在創業的過程中信心更加充足,內心更加堅定!
在澳洲有一個游泳運動員,他的游泳水平可謂是出神入化,每次比賽都摘得桂冠。但在一次比賽中他輸了,輸的很慘。賽後就有記者採訪他,他自己也說到他也想每次奪得冠軍,可是他看不到目標需要多久才能實現?因為那次比賽的心態動搖了,他看不到還要多久才能到達彼岸,心中無形之中就對勝利產生了模糊。從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出心態很重要。他成功的慾望不夠強烈,對自己不夠明確,確定的目標產生了動搖,所以我們一定不能對成功的信念產生一丁點的動搖。
還有一個小故事,在古時候有一個小和尚,他獨自一人來到一座很大的寺廟,想跟一位很有名的大師學真本領。大師問他:“你想學什麼?”他抬頭看了一下天空,發現鳥兒在天空飛翔是一件很自由很愜意的事情。於是他就對大師說:“我想學飛翔。”大師準備教他輕功的時候,他看見湖裡有很多鴨子在游泳,又說:“我想學水下功夫”。剛擺好架子,突然覺得做個大力士更好,可以打敗很多人......可到最後他還是亦無所長。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不能做一個雲亦云的人,我們不能沒有明確的目標,不可以心轅馬意,做事要一心一意,成功才會降臨在我們頭上。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創業的道路上,我們要時時刻刻保持著成功的心態。我自認有一句話說的很好“智者創造機會,強者把握機會,弱者失去機會,庸人等待機會”。有了方向我們才有實現目標的方向。策略都是隨著時間和環境在變化的。在成功道路上遇到了困難,我們就要自己給自己打氣,我們要像拿破侖一樣,時刻保持成功的心態,在自己動搖的時候給自己說一句:“我的字典裡不存在不可能”!
我們都知道在創業的過程中有許許多多的困難和挫折,你不能打敗他們,他們就會成為壓倒你在你成功道路上的最後一根稻草。戰勝他們的辦法就是你擁有百分之百戰勝他們的必勝信念,用我們一定會成功的慾望控制住他們,那麼我們必定會成功。
成功往往會在最後一分鐘降臨在你的頭上,無論你是做什麼還是學習什麼,不管遇到怎麼樣的打擊和挫折,我們都要堅持到底,用永不言敗的信念做後盾。抱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心態堅持到底實現自我的目標。
我們都知道籃球明星邁克爾.喬丹,我們可以試著想一想,假如他已經連續輸了10場籃球比賽,第11場比賽他還會去嗎?我想他肯定會去的。不去他輸定了,去了他可能還會贏下那場比賽。都已經輸了那麼多長球賽了,還怕多一場嗎?拳王泰森每次比賽都會是唯一的勝利者嗎?我想並不是的,發明之王愛迪生在他沒有發明出點燈的時候他會放棄嗎?他不會放棄的。成功就是再堅持一秒,失敗的人都是被自己的心態打敗的,人這一生最大的敵人就是我們自己。
#elitesinsider
加入群組: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26540257666105/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侯漢廷為民請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陳儀真的運米赴陸嗎?】 有人說:「國民政府在光復初期掠奪台灣米糧送往大陸打內戰,導致米糧稀缺、米價上漲。」此一說法不僅在網路瘋傳、更透過教科書被寫成「標準答案」。 但其實,最新的證據證明過去的研究是有疏失的。歡迎分享轉發!宣導正確歷史! 一定有人說電報是假的。那請拿出證據或其他史料,證明陳儀...
鴨間稻困難 在 阿德作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晨間先來個電影,中午時分來搶粿與中藥闖關]
我爸跟我講一堆無聲怎樣怎樣的,
結果我們一直在雞同鴨講,因為他的無聲,
是屋哩亞仁的韓片收屍人啦!
只是韓文叫做소리도 없이,連聲音都沒有的意思。
今天一早我就來趕快看一下十分期待的收屍人,
不爆雷分享心得如下:
1. 亞仁真的很會演,沒有一句台詞但我知道他要說什麼!而且增胖雖然很像阿北,但我還是愛他!
2. 故事本身設定真的很特別,收屍人這個職業本身就滿吸引人,更不用說這背後牽涉的各種社會與道德層面思考討論。
3. 許多的設定都具有巧思,都彷彿具有意義讓人來想一想,包括場景、衣服、橋段,頗為驚喜。
4. 看完其實心情滿沈重的,有點黑色喜劇嗎?但老實講沒那麼好笑,甚至笑不出來了!的確滿容易想到另一部片擔保,但差可遠,這部片黑慘。
5. 看完之後的確會有點餘韻,包括人性的反思、社會的議題等等⋯推薦!
接著又出門走路,我都忘了上週有說要去大稻埕,
只是我午餐想吃的在龍山寺,自然行程就連一起,
畢竟大稻埕重頭戲就是這個超熱門神奇粿店車!
週末在仁安醫院門口的小攤位,
滿滿的人潮就為了買各種粿,
上次吃驚為天人,今天就是為此而來,
鹹粿、鹼粿、粉粿、紅豆年糕、草仔粿買起來!
神雕俠侶早已無法抵抗買到的誘惑立刻來一口。
然後我們走入迪化街,剛好遇到衛福部活動,
參與中藥闖關比賽,意外成為首位闖關成功者,
五個關卡輕輕鬆鬆完成,畢竟我們三人一起,
要闖完這個不會那麼困難,希望我中大獎!
鴨間稻困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台東・池上|縱谷裡,敬天謝地
.
說來慚愧,從小到大吃過那麼多池上便當,這卻是我第一次親自來到 #台東池上。
.
幸運的,我與她的初見面直接就發生在最好的季節。微雨的深秋,田埂間已是滿目金黃,當秋風吹起,飽滿到彎了頭的稻穗立刻搖曳如浪。
.
雖然毫不留情的狂風讓我們看起來十足肖婆樣,完全網美不起來,我還是完全無法抵抗的,立刻愛上這片風景 🌾 🌾 🌾。
/
更更幸運的,是我們有幸參與了
2020 的 #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
.
那是一場好美好美的演唱會。
.
陰鬱卻無雨的午後,我們以花東縱谷的山水為幕,金黃稻穗為景,桑布伊、盧廣仲與張震嶽的音樂為伴,以五感感受天地。
.
在那樣遼闊的畫面裡,在那樣彷彿能直入天際的歌聲中,再多的煩惱又或是苦難,似乎也都隨風而逝,餘下的,只有所謂自然,所謂土地。
.
無論是大風刮過髮梢,稻浪翻騰,又或是三兩雁鴨飛過天際,雲影湧動,那畫面都美到令人想哭。
.
你不得不去相信,
土地自有靈氣、自有力量。
在這好不容易的 2020 年,
真的好慶幸自己能在這裡,
能以這樣美好的方式被療癒。
.
可惜由於演出不能攝錄影和直播,
我也只能給大家看看開場與謝幕的照片了,
剩下的,聽說台視 11/7、11/14 有轉播,
或是,明年請早 😂
/
📸 #旅遊提示
池上一年收穫兩次,
若想拍到金黃色的稻田,
可以選在 #6月下旬 或 #10月下旬 前來
-------
這裡也要特別感謝我的完美旅伴
讓我收穫了那麼美的秋收季 ⬇
常旅遊 LAVITRIP Duncan 瞿光復
蔡小妞依玲
-------
然後因為池上太美導致我的抉擇困難症復發,請容我再度將照片放好放滿 🤪
鴨間稻困難 在 侯漢廷為民請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陳儀真的運米赴陸嗎?】
有人說:「國民政府在光復初期掠奪台灣米糧送往大陸打內戰,導致米糧稀缺、米價上漲。」此一說法不僅在網路瘋傳、更透過教科書被寫成「標準答案」。
但其實,最新的證據證明過去的研究是有疏失的。歡迎分享轉發!宣導正確歷史!
一定有人說電報是假的。那請拿出證據或其他史料,證明陳儀真的掠奪台灣米糧到大陸。
為什麼跟你學習的、跟網路上聽到的不一樣?
答案很簡單,教科書真的寫錯了!
我希望要反駁的,拿出證據,不要只會人身攻擊或轉移焦點,說國民黨其他地方很爛或日本其他地方很好,我們在談的只有一件事:陳儀有沒有將台灣的米糧送至大陸。
※
(史料內容繁多,大家可以只看影片。)
一、缺乏米糧之歷史背景
關於1945年臺灣稻作生產情形,日本殖民當局分析,由於寒害、乾旱、暴雨等天災因素,及美軍空襲轟炸等原因,第一、二期稻作大幅減收,未來的糧食需求將出現大問題。亦即,日本殖民當局不但精準預知1945年的嚴重糧荒,事實上他們於陳儀抵臺之前,就已經確切知道1945年上半年米穀收成的悲慘情況。1945年臺灣稻米的總產量只達到747萬公石,未及1937年的一半。
又由於美軍大肆轟炸,臺灣肥料工廠殘破不堪,肥料生產可說幾乎完全停頓。1945年全臺肥料施用量為0.2萬公噸,僅及日據時期的1938年肥料最高施用量38.9萬公噸的0.5%, 可見肥料的稀缺。戰爭時期,農村之少壯者均被徵調參加侵華戰爭,農村的勞動力極端缺乏,又因農產品被日本殖民當局低價強制收購,等於無代價被搜刮,農民對米穀增產已失去興趣。在缺乏肥料、天災、戰爭缺乏勞力等因素之下,1945年的臺灣糙米產量一落千丈,大為減少,約僅63.8萬公噸 ,僅及前一年1944年產量的59.8%。比全省最低消費量還少22萬噸,出現嚴重米荒。
然而,就在糧食已經非常不足,臺灣需施行米糧嚴格配給的情形下,日人仍強將大量的臺灣米穀(糙米)運往日本。1943年自臺灣運往日本的糙米達25.8萬公噸,1944年運往日本16.6萬公噸。1945年上半年日人又將3萬公噸糙米輸往日本、沖繩與華南。 同(1945)年6、7月時,日人還以臺灣的糧食供應其在東南亞作戰的日軍,雖然到了後來,運糧船一艘艘地被美軍炸沉,連漁船運米也遭炸沉引 。凡此種種,更加重了臺灣地區米糧不足的情形。
當時學者即評估,到了1946年春,如果依正常消費標準,即如果米糧是在市場自由買賣,則臺灣缺糧約超過一半。「臺灣將超過一半的人在市場上是有錢買不到米,無米糧可食!」
1945年,日本殖民當局已完全掌握臺灣即將面臨嚴重糧荒大災難,但就在要將臺歸還中國前的九月上旬,日本人放棄對各項物資的管制 ,導致民間大量消費糧食。據9月22日《臺灣新報》報導,從萬華車站到龍山寺間馬路兩旁的店家內,都高高地堆著牛、豬、雞、鴨等肉在販售,市民們完全可以買到他們想要的商品 。又由於日人管制鬆綁放任不問,全島耕牛頻頻被偷屠宰。據陳儀抵臺當天10月24日《臺灣新報》的報導,當時全臺耕牛總數的三分之一遭屠宰,故影響未來耕作與糧食生產尤大。
據當時專家估計,日人投降後一、二個月間所大肆浪費的糧食,可維持臺灣半年份的食用量 。就臺灣整體社會而言,米穀專家們則估計,依當時臺灣現存米穀與第二期的收穫量,到了1946年的二、三月,臺灣社會就將進入饑餓狀態。 糧食不足必然帶來社會的動亂,已可預見類似二二八事件的發生不遠矣。
屋漏偏逢連夜雨,1945年缺糧,1946年,第一期稻作遭旱災,中部水田因缺水而未能播種者即達萬餘甲,第二期又於9月25日遭逢臺灣十四年來未有的巨大颱風。 故1946全年稻作收獲僅89.4萬公噸,遠遜於日據時代產量,在稻作收成勢必銳減的預期心理下,米價再度高漲。
二、陳儀積極解決糧荒
糧荒如此嚴峻,陳儀抵臺後,積極努力解決糧荒問題。例如陳儀於1945年10月24日抵臺,僅一星期後的31日,長官公署就公佈〈臺灣省管理糧食臨時辦法〉。
11與12月時,花蓮港廳與農林處即宣佈禁止米穀釀酒製粉,臺北市開始實施食米配給。翌(1946)年春,長官公署、臺灣省糧食調劑委員會、臺灣省貿易公司(1946年2月7日改為臺灣省貿易局)、警備總司令部、國民黨臺灣省黨部及花蓮、臺南、臺中、高雄、臺北、基隆等縣市皆有諸多解決糧荒問題之命令及方式。在光復後直到二二八事件爆發前,陳儀政府不斷嘗試各種方式,欲解決糧荒。
當時陳儀採取重新整治農田水利、加強化肥供應、調整土地關係等措施,使遭到戰爭嚴重破壞的農業生產力逐漸得到恢復。到1947年,全省受戰爭和自然災害破壞的農田水利設施基本修復,並進一步加強了河患的防治與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農田灌溉面積有所增加。化肥產量也逐年增加,部分緩解了「肥荒」問題。
在此同時,中央政府曾多次向臺灣徵米,但陳儀鑑於臺灣人民亦缺米糧,所以反對將米運往大陸,極力抗拒,以致中央無法徵收。 如1945年12月28日中央行總秘書長向景雲,致電行總臺灣分署錢宗起詢問:
「臺灣食米全年生產及銷費量各若干,目下有無餘糧可資出口,供給華南各地。署如大量購運有無困難。盼即電復滬福州路120號善後總署。」
行總不僅催促分署,也直接去電長官公署詢問是否有辦法糧食出口。陳儀在12月29日以亥艷電向行總署長回覆如下:
臺灣素以產米著名,唯近年因肥料供給缺乏,收穫逐年遞減,估計自本年十一月至明年五月需要四十九萬三千餘噸,而本省可能供給者祇三十七萬九千餘噸,尚短十一萬四千餘噸,雖目前尚未缺糧,而轉瞬即感糧荒頗為嚴重。為今之計,首在輸入大批化學肥料,使勿失農時,來年收成方有把握。次則在青黃不接時期,運濟糧食以資過渡。報載聯總明年一至六月運米七十三萬噸接濟我國。此項糧食如何分配,當在藎籌之中,務祈將臺灣列入分配糧食區內,於明年二、三月間接濟五萬噸以維民食。一面並請分配大批化學肥料來臺,藉利農事,實所企禱。至臺灣糧食產銷數字,已由救濟分署另電詳陳,佇盼電復。弟陳儀亥艷親印。
陳儀不僅明確表達了沒有餘糧可供出口,更要求中央行總能盡速撥糧食、肥料來到臺灣,以解決臺灣方面缺糧之急。
此外,長官公署於1946年5月25日下令查緝嚴禁糧食出境,並積極籌購外米。1946年1月31日,越南西貢米五千袋運抵臺灣 。同年夏天,內地福建曾運米364公噸、穀281公噸及麥32公噸至臺灣 。此外,自1945年11月至1946年10月止,貿易局以交換物資為主併採購的方式,自上海、天津、青島等地進口大量臺灣所缺的物資,例如肥料8,457公噸、麵粉90,900袋、布123,664疋、汽油26,500加侖等共二十三類之多,並大量配銷予一般人民及合作社。
由上述資料可知,「長官公署運輸大量米糧到大陸而導致臺灣米荒」之說,應該僅是「傳聞」,並非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