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一甲子風華禮讚】
八卦山大佛是彰化縣的地標,也是大家的共同記憶,為慶祝彰化大佛啟建60周年,彰化縣各界成立大佛一甲子禮讚委員會,自3月19日起至9月4日止將辦理一系列活動。
系列活動從3月19日到21日為期3天的華嚴法會開始,4月份有寫生活動、5月份浴佛節有曬大佛、百座的轉經輪設置在八卦山、千人朝山、萬人手抄心經、10萬遍大明咒佛號、千萬遍大悲咒佛號、億萬遍釋迦摩尼佛號稱頌。還有老照片徵集、記憶光廊、大佛寫生比賽、千人朝山、彰化大佛一甲子美展。
團隊近年致力於八卦山風華再現,推動卦山村成為青年朋友文創店面;另外,九龍池等周邊環境逐步進行整理與休閒觀光更加契合,讓鄉親有更好的遊憩環境。另外,在3月20、21日在 #文德國小 也有辦理八卦山生態的賞鷹活動。八卦山生態資源豐富,有人文、環境生態等,期望藉各式各樣的活動,讓八卦山成為大家想來、愛來、喜歡來的旅遊景點。
感謝禮讚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美兄弟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本源、副主任委員 勝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珠蘭、副主任委員溫哥華台商會長郭美鳳、執行長 浩智法律事務所陳振吉律師、八卦山大佛寺董事長張世良顧問、法師嘉義縣中埔鄉圓覺禪林住持上見下拓師父、
喇榮開顯光明佛學會住持龍迦仁波切等大德。
#八卦山大佛 #華嚴法會 #釋迦摩尼佛 #八卦山賞鷹
鳳 山 老照片 在 漫步在雲端的阿里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關於染井吉野櫻櫻王,一次分享讓您完全看懂!
阿里山花季這幾年都是在3/10至4/10,更早以前是在3/15至4/15,其中有一年遇到三月雪(2005/03/05,染井吉野櫻被雪凍傷)。
以前花季是沒有「櫻王」的,只因為長期以來,我離「櫻王」比較近,有著天時地利的優勢,在紀錄花季的影像過程中,發現工作站前方的染井吉野櫻花開速度特別早,然後在我1996年架設的網站中,開始長期觀測,也開始用「櫻王」來稱呼他。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稱王,櫻花也是,之所以成為「櫻王」,在於它是花季的指標,因為是最早盛開的染井吉野櫻,在八分至滿開後,遊樂區內其他的染井吉野櫻才會陸續盛開。
「櫻王」所處的環境其實不是大家現在看到的模樣,那是多年來,主管單位和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當年日本人開發建設阿里山,在阿里山的日人思鄉情節裡,最能符合日本的意境,就是廣植染井吉野櫻,在阿里山的老照片中,每年櫻花盛開,到處都是染井吉野櫻綻放的美景。直到現在,沿著沼平經過派出所、賓館、工作站到三代木,壯碩的染井吉野櫻依然訴說著百年來的光影。
「櫻王」不是最老的染井吉野櫻,最大優勢就是樹勢良好、健康狀況佳及環境優越,這幾點非常重要。如果您是夠資深的阿里山之友,「櫻王」這裡以前是救國團的阿里山山莊,現在「櫻王」前面的木平台,以前還是類似營火晚會的圓形廣場,「櫻王」旁邊是搭著鐵絲網的網球場,只是當時使用率不高,因為在這裡打網球,球常常會飛到鐵絲網外,光撿球就撿不完了。後來救國團遷移至二萬平,蓋了新的青年活動中心,山莊現址就成為阿里山工作站。
2008年以前,「櫻王」很少受到遊客的青睞,因為照片都會有鐵絲網當背景(請參考分享照片)。
2009年之後,鐵絲網拆除成為綠地,受鎮宮捐贈粉色系的櫻花種植在此,後來停車場遷移改建成觀景平台,護欄也從單邊擴展為全部,「櫻王」解說牌也正式掛牌,加上週邊的唐實櫻、霧社櫻、緋寒櫻及其他的重瓣櫻花,「櫻王」便成為每年阿里山花季最熱門的賞櫻景點。
關於賞櫻這件事,其實我們需要加強的公德心,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同樣的染井吉野櫻,在日本或是國外,是排水良好、日照充足的環境,但是在阿里山必須融入我們的森林及多樣的環境,土壤不一定適合,日照也常受到旁邊高大的森林影響,加上遊客不斷踩踏櫻花的根部及拉扯枝條,以及外來種的櫻花感染簇葉病等不利因素,百年來的阿里山櫻花,每到花季就使出渾身解數、努力綻放,遊客也總是在這個時間前來驗收櫻花照顧的成果,殊不知阿里山的櫻花面對著先天不足的環境,後天還要承受著管理照料的責任啊!
這幾年,詹鳳春樹醫生領導的團隊,開始搶救治療櫻花樹,過程可以參考這篇文章(樹木醫詹鳳春最心痛的診斷,阿里山老櫻花樹犧牲小我,等待山櫻重新綻放:https://smiletaiwan.cw.com.tw/article/4176)。
接下來,染井吉野櫻就要陸續盛開了!大家遠道而來賞櫻,就是要欣賞阿里山獨一無二的美景,但請多一點同理心,我們不喜歡別人碰觸身體(甚至覺得是騷擾),同樣的,也請拍照時保持距離,不要碰觸櫻花,更不要拉扯枝條踩踏根部,阿里山派出所的庭園已加裝護欄,期盼其他景點也可以陸續跟進。
最重要的是,當您來到百年的染井吉野櫻旁,可以輕聲告訴他:感謝您帶給阿里山的美好時光,這麼多年來,您辛苦了!也請您繼續加油!
分享2001年以來,我用數位相機記錄的「櫻王」影像變遷,歡迎分享交流,未經授權引用,也請不要另行複製貼上其他部落格或網路平台文章。
鳳 山 老照片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972年的中華商場】#中華商場 #記憶裡的前塵 #張哲生
【書摘透露│年記1972 第16頁 圖:中華商場】
「這是中華商場信段北半部的東側景觀:
經濟小吃部各種麵點
福建白雲天命相館
人生預言家北平多星子
點心之家
陽春麵之家
神相峨嵋山人命相卦
大生綜合診所性病痔科美容外科
鳳凰影劇舞蹈服裝
日新領帶社
榮豐特產行
華士都西服號
天鵝牌義豐行
建榮藝品館
一塊塊的招牌
承載著一段又一段的人生
亦是許多人記憶裡的前塵
我學生時代常去的佳佳唱片行
就開在榮豐特產行正上方二樓
始於1976年。」
節錄自《年記1972:記憶裡的前塵│ 張哲生》
博客來試閱 https://reurl.cc/VX9Yln
張哲生 粉絲專頁
圖說:中華商場二樓陽台成了民眾晒衣場,恐有礙市容觀瞻。
日期:1972/3/3
攝影:段雲生
來源:聯合報
#報時光UDNtime #年記 #1972年
█關於年記系列
由報時光與尖端出版聯合企畫,每個年份挑選30組具有「時代感」的老照片,邀請當年出生的作者撰文而成的老照片新文集,並收錄具有代表性的老報廣告以及新生事物,讓那些令人留戀令人懷念的美好時光,躍然紙上。
█設計概念與裝禎
每張老照片歷經數十年時間,能再次展現實屬不易。這些照片或許是底片翻攝或相紙掃描,帶有略為泛黃的色彩、斑點或刮痕等歲月痕跡,都真實地記錄了當下那一刻的時空。
█年記系列作品 圖/報時光
★年記1960:時光的線條/歐銀釧
★年記1961:誰在路上走著/王淑芬
★年記1962:一個時代的誕生/楊翠
★年記1963:或許,不只三十個短篇/陳輝龍
★年記1964:隨人解讀/馮翊綱
★年記1965:捕魚和寫詩之間/李進文
★年記1966:交換日常/嚴忠政
★年記1967:時空咖啡廳/張萬康
★年記1968:走慢的時光/顏艾琳
★年記1969:流動的夢境/郝譽翔
★年記1970:原來是今日/李鼎
★年記1971:風靡宇宙的復刻版/洪凌
★年記1972:記憶裡的前塵/張哲生
★年記1973:與童年重逢之地/徐國能
★年記1974:飄浮的時光/凌性傑
★年記1975:與這個世界/李長青
博客來》https://reurl.cc/9XeZlX
誠品》https://reurl.cc/3Lz72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