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日本開放鰻苗出口,台灣呢?
文/李武忠(農漁經學者)
多年來為了擺脫對天然鰻苗的依賴,日中台政府均投入相當龐大的人力及經費,希望能確立日本鰻魚的完全養殖技術。然而除了日本學者成功完成日本鰻鰻魚的人工繁殖及「完全人工養殖」技術外,台灣及中國則交了白卷,只是目前透過人工繁殖的鰻線數量僅數千尾,遠遠未達商業化的規模。為因應日本鰻被列入全球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影響日本鰻魚(苗)貿易,日本政府在其制定的「綠色糧食系統戰略」中明列,到2050為止,日本鰻、黑鮪、鰤魚及杜士鰤的人工種苗將達100%,台灣的對策呢?
#人工育苗 #鰻苗出口
https://www.peoplenews.tw/news/6783dd29-217a-41d4-a89f-de464f65ac1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大飽礁水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次帶你看台灣鱸鰻如何養,三年身價千倍的鑽石鰻,捕撈巨無霸鱸鰻,要怎樣辨認鱸鰻和一般鰻魚的不同,一起來看看吧! 00:00 開始 尋找鑽石鰻達人 03:43 下網捕捉鱸鰻 06:06 白鰻與鱸鰻的不同 07:21 巨無霸鱸鰻現形 #鱸鰻 #大飽礁釣魚 #大飽礁達人 ★更多的精彩內容請看: ↓↓ 這邊...
鰻魚人工繁殖 在 蔣根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友,早安!
根煌今天要和從事漁業及相關產業的市民分享,來自「新北市政府漁業處」的重要訊息,請好友們撥空一起關心喔!
鰻魚肉質肥美、口感綿密札實,再搭配燒烤特調醬汁,是許多人的最愛,但隨著過度捕撈、河口污染、棲地破壞等因素,產量近年已急速減少。
由於台灣目前並無法進行人工繁殖鰻魚,只能到河口捕撈野生鰻苗養殖,而鰻魚屬於降海洄游魚種,魚卵孵化後,會順著洋流與黑潮一路漂送來到台灣沿岸,再長成為玻璃鰻,也就是在河口看到的鰻線,因此漁民總是冒著寒風,在每年11、12月及翌年1、2月捕撈鰻苗。
由於近年河川鰻魚數量日益減少,保育工作刻不容緩,因此行政院農委會、新北市漁業處已經公告「鰻苗捕撈漁期已於2月28日結束,除花蓮縣及台東縣外,其他縣市轄屬距岸三浬內海域、潮間帶及河口水域,自3月1日起至10月31日止禁止捕撈鰻苗,違者可處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
永續環境是根煌從政的重要理念,相信只有依靠全民共同珍惜、保育,下一代才能繼續享有台灣珍貴的海洋資源🐟🦞🦑🦐🦀🦈,我會繼續與您一起關心土地、守護家園。
鰻魚人工繁殖 在 科技大觀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鰻魚透過耳石寫日記】
#科普演講
日劇《異世界居酒屋阿信》中,老闆將異世界人不敢吃的鰻魚,料理成絕世美味。日本料理蒲燒鰻是用淡水鰻來製作的,鰻苗沒有辦法人工繁殖,我們對鰻魚的演化和生活史所知仍然相當有限。
今天的影片特別講解透過鰻魚的耳石一圈一圈的痕跡,海洋生物學家計算出魚誕生的日期,都是在新月! #漂亮的數據 新月是什麼日子呢?日劇《我們有點不對勁》中,女主角製作祝賀用的羊羹就取名「新月」,顏色漆黑沒有包任何內餡,如同沒有月亮的黑夜一般。 #日版炮仔聲
透過三個鰻魚產卵的理論,去推測尋找鰻魚的產卵場、和產卵時間,讓研究者從而更了解鰻魚的生活史↓↓ #為了永續鰻魚飯
鰻魚人工繁殖 在 大飽礁水世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這次帶你看台灣鱸鰻如何養,三年身價千倍的鑽石鰻,捕撈巨無霸鱸鰻,要怎樣辨認鱸鰻和一般鰻魚的不同,一起來看看吧!
00:00 開始 尋找鑽石鰻達人
03:43 下網捕捉鱸鰻
06:06 白鰻與鱸鰻的不同
07:21 巨無霸鱸鰻現形
#鱸鰻 #大飽礁釣魚 #大飽礁達人
★更多的精彩內容請看:
↓↓ 這邊這邊~別忘了按訂閱及喜歡支持一下喔↓↓★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2tS4icxFl5lAvEVkLApCcA
★熱門影片貼心推薦
▎喜歡釣魚的你: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yTm5KK-QIHIjROfR5EZM10
▎喜歡山林野外的你: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xigTEOrQ2VrL8WB1hRUJ3E
▎喜歡探索的你: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xsy9sGe1BtK18B0OHTqkSz
▎愛養寵物的你: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yHw1CEEh480Ld4ldBwc0uk
▎愛吃美食的你: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y9BHUiVZEgMCILkPOiN4DF
▎各種海鮮的捕捉和烹飪: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x9opUpqZsk-nB8xWeiOQIi
▎小資族的聰明旅遊:

鰻魚人工繁殖 在 [請教] 為何鰻魚無法以人工養殖呢? - Mobile01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請教] 為何鰻魚無法以人工養殖呢? - 最近常看到一些捕鰻苗的魚民在海邊補鰻苗發生意外很好奇為何鰻魚到目前為止無法以人工飼養繁殖呢!?< 好想吃鰻魚 ... ... <看更多>
鰻魚人工繁殖 在 鰻魚苗繁殖研討社| 時間:九十二年一月二日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答:養殖、人工繁殖、種鰻放流。 3您覺得鰻魚最特別的地方有哪些? 答:鰻魚是在淡水裡面成長,成長以後到海裡面去產卵,卵孵化後,仔鰻再溯河到淡水域成長。 ... <看更多>
鰻魚人工繁殖 在 Re: [問卦] 鰻魚會不會被吃完? - 看板Gossiping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大家安安
今天來說說鰻魚的故事吧
鰻魚也是我比較熟悉的魚魚 XD
今天來說說日本鰻 Anguilla jopanica
※ 引述《azjba89xz (百万一心)》之銘言:
: 你綿大家好
: 其實說實話
: 鰻魚飯真的好吃
: 但是鰻魚已經快被吃光了
: 是不是再這樣吃下去
: 鰻魚就被吃完了啊
: 如果有人真的能養殖鰻魚不就發大財了?
: o'_'o
這幾個推文到底誰對咧?
基本上都算對 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鰻魚的故事要從1922年開始說起
在1922年以前
人們突然發現一件神奇的事情
在可以抓到鰻魚的環境裡面
像是河流 池塘 沿岸
居然找不到半顆卵 連幼苗都找不到
那麼鰻魚到底哪裡來的呢?
於是到了1922年
終於有個科學家找到了
歐洲鰻 Anguilla anguilla 跟美洲鰻Auguilla rostrata的產卵地點
地點是在離岸邊非常遠的大西洋海域上
這表示日本鰻有可能也是在非常遙遠的海裡面產卵
於是將近70年的時間過去了
終於在1991年的時候
發現了日本鰻的產卵地點
位置在菲律賓海
這個發現意味著
我們終於有機會揭開鰻魚長大的生活史
那麼我們就可以開始人工飼養鰻魚了
等等 鰻魚養殖不是很早之前就有了嗎?
對 不過那並不是完全養殖
不是從卵養到孵出來 再從養到長大 然後再生下一代
傳統上的鰻魚養殖 都是去捉野外的小鰻魚(玻璃鰻或鰻線)回來養
這邊說明一下鰻魚長大的過程
養殖系的小朋友也順便複習一下吧 XDDD
蛋
↓
前柳葉鰻期(preleptocephalus)
↓
柳葉鰻期(leptocephalus)
↓
玻璃鰻期(glass eel)
↓
鰻線期(elver)
↓
黃鰻(yellow eel)
↓
銀鰻(silver eel)
前柳葉鰻期
剛從蛋孵化出來
1;33柳葉鰻期
這時候長得像葉子
跟鰻魚的型態差很多
玻璃鰻期
這時候柳葉鰻會變態成為玻璃鰻的狀態
鰻線期
玻璃鰻身上開始出現色素沉澱
也就是慢慢的從透明的變成黑色
黃鰻及銀鰻
到了黃鰻時期基本上就已經都在淡水域成長
長到了銀鰻時期就是成熟了
然後再回到故鄉 交配 產卵
從野外的捕捉 就表示供應量一定有限
所以最愛吃鰻魚的國家 日本就哀哀叫
我們捕獲量越來越低了!!!
都是你們抓太多!!!
被點名的有 台灣 中國 韓國
台灣就是剛好鰻魚苗經過的地方
經過時鰻魚苗又剛好到了玻璃鰻 鰻線的階段
天時 地利 人和!!
日本除了哀哀叫 也開始著手進行鰻魚人工繁殖的研究
1960年代 日本就開始進行人工催熟
人工催熟遭遇許多困難
像是催不熟 人工授精失敗等
到了後來成功了 但是卵孵不出來
他們發現要讓卵翻滾才能順利孵化
終於到了1974年
透過荷爾蒙催熟的方式成功有了受精卵
受精卵也順利孵化了
那批小鰻魚長到了7mm
然後就死掉了
因為大家都不知道小鰻魚吃甚麼!!
有玩過觀賞魚繁殖的都知道
小魚出來後 最煩惱的就是小魚到底吃什麼
要適合小魚的嘴巴(適口性)
還要激發小魚吃東西的慾望(誘引性)
還要兼具營養 跟 好消化
雖然當時有一篇報告是
小鰻魚吃輪蟲
大家普天同慶阿!! 原來只要吃這麼好取得的東西就好了
可是很抱歉 那只是個案
只是那隻小鰻魚不挑食而已
幾乎所有的小鰻魚都不想吃這東西
最後在2001年 有人用了鯊魚卵餵食
小鰻魚終於肯乖乖吃飯了
小鰻魚長大的過程 也不是都那麼順遂
研究發現如果開著燈
小鰻魚就會一直往下衝
然後就把下顎撞壞了
下顎壞掉了當然就不能吃東西
最後就餓死了
從圖片可以看到
下顎壞掉不是唯一的問題
彎曲呀 對折阿 反正各種花樣死法
後來就發展出一套SOP
平常關燈
要餵食物的時候開燈 關掉打氣
(因為小鰻魚不太會游泳)
開燈後 小鰻魚就會往下衝 剛好碰到在下面的食物就開始吃
等他們吃飽 趕快把殘餌撈走然後關燈
不過小鰻魚也有自然死亡
除了本身脆弱
還有就是小鰻魚不往下衝了
但總會撞上魚缸的牆吧
一撞上去 下顎又壞掉惹!!
這些屍體每天也都要移除
不然小鰻魚會生病死光
經過7749天......
好啦 沒這麼久
大概經過153 - 754天
小鰻魚就到了人生的另一個階段
有沒有發現時間拖很長?
野外的小鰻魚大概是100 - 160天就可以轉職
所以人工飼養的 除了難養 還長得慢
也因為這樣養出來也不確定到底能不能再生下一代
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努力
在去年 日本鰻魚完全繁殖技術算是已經成熟了
許多問題被一一克服
前面其實還有很多沒說到的
例如溫度沒控好 小鰻魚就畸形給你看
例如剛出生的時候小鰻魚浮力超好 全部浮上去死給你看
這些都一一克服後
再來就是改進這些技術 讓他更簡化了
因為...不覺得這些東西看起來就超麻煩嗎
而且還要花很多錢
所以目前人工完全養殖的鰻魚還不能供應人類這麼多張嘴巴
大概是這樣~
謝謝大家
冷知識:
今天很冷,所以我要休息惹 :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8.193.3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44363042.A.EB5.html
但是人類還對於他們生長的環境不太清楚呀~
鰻魚一出生就在適合的環境
旁邊都是食物 還不會撞到牆!! XDDDD
所以順著洋流漂呀漂~
不過這個圖表是主流
還會有些小細流分去別的地方
知道在菲律賓海 也抓到了不少
但是不確定實際地點 深度 等
加上他隨著洋流 洋流會在鰻魚不同階段有不同環境
現在這樣子是經過不少環境分析才成功的
不過倒是有些魚種有這樣聽說過
養殖其實有些人蠻藏私的QQ
不過也能理解就是了 畢竟那是他賺錢的技術
熊貓好像是本身在野外就快不行了吧(?
也滿滿的食物
所以鰻魚才會把寶寶生在那邊~
所以才會想要人工養殖
某幾天停止供應鰻魚 讓日本民眾知道可怕XDDDD
不過方向不同
一方面是日本是真的很需要鰻魚
再來就是台灣很多偏重於學術
然後就是派系的問題QQQQ
這個不好說不好說
而且台灣不可能花40年再一個問題上
就算有人願意 也沒沒人給錢XDDDDD
我給你其中一篇比較多種類的好惹
Production of leptocephali of Japanese eel(Anguilla japonica) in captivity
題外話 這篇用的磷蝦提取物算是現在比較主流的飼料
現在幾乎不用鯊魚卵了啦
用磷蝦萃取比較多
而且算是鰻魚中比較特殊的
只是海面積夠大 以前看不太到結果
通常會希望至少7成
當然越高越好
很多物種也是從非常低的情況慢慢改善的
基本上就是野外觀察太困難 幾乎沒有資料
鰻魚出生太小隻了 很難看到
但是魚苗量降低超過95%
※ 編輯: rrr518 (101.8.193.31), 12/10/2018 01:30:1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