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牌開箱 #其實也不是新牌啦
#照片直接輸出無修圖無濾鏡
兩個月前衝動找二手收了Work Your Light Oracle,被這副全英文神諭卡整到嫑嫑的,結果三月底她大姐生了中文版,那現在我的英文版要…?
--
Work Your Light Oracle在台灣翻譯分兩個:夢幻光行神諭卡、啟動內在光能神諭卡,中文版在2021年3月底由大樹出版社發行,月相神諭卡 中文版(Moonolgy Oracle Cards )也是他們發行的。
網傳紙質差這件事,我想大部分是指外盒包裝,因為啟動內在光行才剛打開,外盒就被我折爛了ಥ‿ಥ
當然打開後實際把中英文版做比較,確實沒有月相卡的中文材質來得好,內在光能這次是有點像亮面紙卻弄成霧面的觸感,沒有英文版跟月相卡滑順,但推牌洗牌還是可以接受的。
牌卡顏色也沒有英文版鮮豔,飽和度上帶點灰(參考照片3、4、5),厚度也比英文版略厚(參考照片6),不過有中文翻譯的優勢,英文小白痴我本人還是給過。
--
這副牌在國外是首屈一指的網美卡,牌背美、牌面也美,用拼接圖案呈現獨特美感,隨便拍都很上檯面;但是今天不是來說這個的。
這副牌並不是非常初階、白話直接的神諭卡,在沒有一定神秘學或靈性程度使用時,除了看著牌書使用、把牌意背熟,再來就是不停實戰來獲得更多讀牌經驗,尤其裡面提到阿卡莎(別稱阿卡西)、安娜(耶穌他阿罵,聖經相關),靈性方面詞彙非常多。
如果本身就精通靈性學跟神秘學,你用這副會比較輕鬆;但如果是完全麻瓜,那你入手這副牌後一定要做功課,不然就會對她沒感覺想轉手賣;這副雖然很美,在二手牌卡市場流動率也是非常高的,尤其在中文版未發行前,英文版真的是各種轉讓。
--
在首抽出現兩張都跟服務、光之工作者有關的牌,聯想到英文版首抽是光柱這張,我想,我在塔羅讀牌師這條路勢必是要一直走下去的吧,這真的是最初開業時沒有想過的發展。
總而言之,牌書我已經快速翻了一半,翻譯的也蠻到位的,而且使用上更順手,真心推薦給喜歡這副美牌、又跟我一樣是英文小白痴的你入手。
啊我的英文版到底要怎麼辦啦!?
--
👍占卜好評點連結:
3.0:https://reurl.cc/e9QxoQ
2.0:https://reurl.cc/g8zjzQ
1.0:https://reurl.cc/E2ZMnm
--
怎麼問問題:https://reurl.cc/OXpNx9
占卜預約流程:https://reurl.cc/qmOR9D
--
月亮塔羅坊🌙
📍IG:https://instagram.com/cat.moon.tarot
🔎FB:https://www.facebook.com/CatMoonTarot/
🌙預約占卜專線:https://linktr.ee/cat.moon.tarot
--
#月亮塔羅坊🌙 #喵子 #啟動內在光能神諭卡 #workyourlightoracle #大樹林出版社 #中文版 #神諭卡 #光之工作者 #占卜 #讀牌師 #塔羅牌 #tarotreader #tarotreading #tarot #taipei #taiwan
鮮豔度飽和度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日本設計圈鬼才佐藤可士和:當你高呼「我就爛」,那你就是真的爛】
佐藤可士和,他是日本廣告開發商與設計界的領導鬼才,設計出的廣告跟產品都能刺激銷售,同時又擁有他自己的個人風格,被稱作「能夠帶動銷售的設計魔術師」。
今天簡單談他的故事,聊聊天才的日常。
佐藤可士和最知名的作品,就是把瀕臨倒閉邊緣的服裝品牌 Uniqlo 救起,僅靠著改變 Logo 設計,把原本不醒目的深紅色調整成高飽和度的鮮紅色,將字體結合日本片假名與英文簡稱,兼具本土風格與國際意識。
另外一個代表作,是幫日本國民天團 SMAP 進行專輯全案設計,照樣用簡潔大器的字體與鮮豔底色,在業界一砲而紅,摘下當年視覺設計指標獎項「龜倉雄策獎」。
-
佐藤可士和被日本設計圈視為鬼才,但他溝通協調能力極佳。
他受訪時提到,很多設計師常常會仰仗天份,自命清高對客戶下批判,不過,這些自負的設計師們卻忽略客戶通常代表的就是普世思維,你再怎麼天馬行空,若設計出來商品無法讓人理解,到底還是可惜。
一個藝術工作者,如何在「商業需求」和「個人風格」間取得平衡?
佐藤可士和明確地說:「自律,是不二法則。」
他表示一個設計師擁有天馬行空的思緒,要如何將幻想化為現實?如何完整表達出來給客戶?最重要地還是「對事物的整理能力」。
他說,再怎麼不同的人事物,它們之間必然存在某種聯繫,若能將「共同點」抓出,以此進行創意加工,這才是設計師的工作,而要達成這樣的境界,自律地練習與學習就是很重要的。
進行方案構想,佐藤可士和發揮他的水瓶座個性,盡量發散思維;但與客戶反覆溝通時,他充滿耐心,理解廠商動機和需求,在其中放進自身個人風格。
這也是為什麼佐藤可士和始終在設計界屹立不搖,做出無愧於心的作品,又能夠深受客戶喜愛、長期與他合作。
-
根據東西方影視作品的渲染,我們對「鬼才」的日常都有一個模板。
綜觀歷史和影劇作品中的鬼才,他們各個天賦異稟,可背後必定充滿傷痕或怪僻,例如不善和人相處的《福爾摩斯》到《神鬼玩家》晚年孤僻的霍華休斯。
再到西方樂壇,我們會見到哪位天團歌手飽受性成癮和酒癮所苦,而這些嗑牙故事就讓老百姓容易產生「天才,往往都顧不好日常生活」的錯覺,認為天才全部是不能控制自己、不曉得自律重要性的人。
好像抱持著「天選之子就是生活白痴」的刻板印象,凡夫俗子如我們才能感受到一絲絲安慰,覺得原來當天才不是好事,因為他們不一定會成功、不一定會幸福,就像我們總是嚮往成功的是勤能補拙的郭靖之流,而非擁有武學天份的貴公子楊康。
當我們回到現實,真的是如此嗎?
-
如果我現在告訴你,人生很不公平的地方就是: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成功的鬼才,藝術文創、娛樂演藝、時尚設計界的中流砥柱,他們七成都是擁有天賦的,且助他們達到世俗定義上成功的關鍵,就是兩個字:自律。
當然,追溯鬼才們的自律心態,極大概率是他們對喜愛事物持續保有熱情,再加上本身擁有天賦,使他們領悟力、學習速度大躍進,人家 80 分學半天只能到 100 分,他們花一樣的時間就可以 150 分。
藝術巨匠畢卡索,生前名利雙收,他終生維持作畫習慣,創作力求多元,從素描、油畫、鐵皮彩繪到橡膠版畫都嘗試。
張愛玲是文學天才,但她說過「我寫不出來遊戲文章」這種話,如果有看她的《紅樓夢魘》,見她從甲本乙本一路談到脂硯齋,連晚清服飾考據都鉅細彌遺,可見到她於日常對待寫作和文學的研究精神,簡直讓人心中有愧。
-
自律,在現今講究負能量就是王道的社會中被視為某種貶義詞,很多已經名利雙收的網紅將「幹嘛要跳出舒適圈」、「我就爛」掛在嘴邊,我曉得他們立意良善,希望人們看待事物能夠放寬心。
大家必須注意的是,這些高喊別跳出舒適圈的名人,他們發跡之初,哪個人沒有跳出舒適圈過?
被名人網紅影響,我見到周遭不少人將概念矯枉過正,把「不想進步」視為理所當然,自己不想進步就算了,還去鄙視那群奮發上進、願意學習自律的人,說這些人一味追求養心很矯情。
弔詭地是,看著這些「負能量者」居高臨下批評,一旦遇到工作感情不順遂,他們又會矛盾地怨天尤人,完全不檢視造成這樣的破事,很可能就是自己一路走來總是抱著我就爛、完全不想要成長的心。
-
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如果一個人想抱著「不想進步」這種態度過生活,除非這個人他心甘情願接受「我就爛」的心態在整個功利主義社會氛圍下所帶來的結果。
他如果願意接受像莊子一樣「吾已不食七日矣」,或是像顏回一簞食一瓢飲,仍舊不改其樂,那我真心敬佩。可惜地是,我目前沒有遇過這種人,多數人都是把「看淡」當成一種漂亮話在講。
但是回到莊子顏回,別看他們一生清貧,人家對精神領域與智識的追求也都是盡力拓寬、對喜歡的事物極其自律。
回到核心,萬物都在努力生長,人不可能停滯,待在舒適圈本身就是一種空話,我們是可以適度讓自己放個大假耍耍廢。但拉到宇宙層面看,行星依循軌道在運行,變化一路相隨。
如果你沒有足夠心志能接受「我就爛」所帶來的種種慘烈後果,建議你跟朋友開開玩笑就好;若要當中心思想,誠摯盼你想清楚,如果都沒搞清楚自己能不能承受,就別在那邊我就爛我就爛講個不停了。
https://www.adaymag.com/2021/04/01/satou-kashiwa-story.html
#Adaymag
鮮豔度飽和度英文 在 喜愛日本 Like Japa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LikeJapan旅遊】再來照片直接變成無限接近動畫場景系列,今次日本網友Akine Coco繼續以Adobe的Lightroom分別將飽和度及鮮豔度調高,將暗部調亮及亮部調暗之餘又調低對比,再次將他以SONY α7RIII相機拍下白川鄉的景色變成「動畫插畫」!
by #Likejapan_阿FA
鳴謝圖片授權使用:Akine Coco @akinecoco987
https://twitter.com/akinecoco987/status/1272476814623956993
更多靚相請多多支持:
https://twitter.com/akinecoco987
https://www.instagram.com/akine_coco/
==========
日本女生熱捧!維持頭髮Perfect Look的秘訣:https://rebrand.ly/da384
*記得設定做「See First」/「搶先看」,就可以優先看到LikeJapan的內容
關注LikeJapan英文版Facebook專頁及YouTube頻道
Like Japan
www.youtube.com/channel/UCZviX79dSpGwN5cLOl2FP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