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牆國真的是病態跟變態,牠們的「和氣生財」就是叫對方「跪下求財」的意思😮💨
📌 記得,2018年美國前副總統彭斯,在一場有著「新冷戰檄文」稱號的演講中,在演講最後引用了魯迅文章《隨感錄》(1919年)的第48篇的說法:
「中國人對於異族,歷來只有兩樣稱呼:一種是禽獸,一種是聖上。但從沒有稱他朋友,說他也同我們一樣的」(has either looked down at foreigners as brutes, or up to them as saints,” but never “as equals.” )」
💥 這就是我說的,打爆牆國成為牠們眼中人鬼殊途的「鬼類」,而不是化外之民的「番類」,讓牠們不敢來招惹,是我們唯一能選擇的道路‼️一旦向牆國跪下後,以後不僅要跪好、跪滿,然後牠心情不好或者要找人出氣,這些跪下的奴才就遭殃了😮💨
📣 不要跟牆國有貿易往來,否則隨時等於把自己脖子外露給牆國刀子下,隨時找死。政府跟人民必須內建這種認知前提,跟中國做生意,政治風險很高。請把政治風險納入營商成本中🙏🙏
📢 牆國有著不要臉的文化,其實在牠們眼中,澳洲、日本啦,都是美帝走狗;可是,牠們最近又很不要臉申請日本、澳洲等國家的CPTPP。無恥賤格的行徑,認為別人美帝走狗,可是又要加入人家的俱樂部,夠賤格了吧‼️
👉🏿 總歸一句,面對牆國的賤格劣根性,示弱、下跪,像鄰國國民黨政客與柯B黨一樣,絕對是穩死的奴才,然後還被牆國看不起喔🙏🙏🙏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陶陶居(俗稱孖陶)位於中國廣州市荔灣區西關第十甫路(上下九步行街),由黃澄波創建於1880年(清光緒六年),陶陶居擁有的高雅格局,跟其源遠流長的歷史,使該茶樓在廣州茶樓中擁有殿堂級的地位,歷年來均是各方的文人雅士樂於聚首的地方。在未成為茶樓前,陶陶居原址是西關一位大戶大家的書院。陶陶居原名葡萄居,由...
魯迅稱號 在 電影狂人-影評情報交流平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狂迷投稿】 —《#八佰》— 文:Miki Kwok
× × × × × × × × × × × × × ×
#嚴重劇透兼文長,#請慎重選擇觀看與否
.
寫在前面,這部電影並不是一般人以為宣傳共產黨有多厲害的意識片,而是講述一段曾經真實發生過的國民黨抗日歷史,淞滬會戰。
.
「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 From魯迅《墓碣文》
.
影片開頭是一位老奶奶憑著對兒時酒釀丸子的回憶,來為1937年10月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四行倉庫保衛戰)拉開序幕。當時國民革命軍部隊大撤,最後只留下第88師524團團長謝晉元(杜淳飾)和的幾百名將士,死守上海的四行倉庫,想也知道這兵力和日軍根本不能相比,這是一場怎麼打也是必敗的戰役,但就在這裡,發生了很多值得記下的故事。
.
儘管四行倉庫和租界區只有一河之隔,但四行倉庫永遠都是讓人感到沉重的灰色基調,而一河之隔的租界區卻是色彩鮮明的夜上海,這是上海在同一時空下但又明確分為天堂與地獄的兩個世界。四行倉庫面對的是炮火、毒氣、恐懼和死亡;而租界區是代表安全、夜夜笙歌的世界,所以租界區的人民最初是抱著「事不關己,己不勞心」的心態,看著對面的將士如何在日軍的攻擊下頑抗到底,甚至是用煙火來慶祝將士短暫的抗敵成功。直到人民看到日軍猛烈攻擊四行倉庫主樓,將士陳樹生(鄭愷飾)義無反顧的把炸彈緊緊的捆綁在自己身上,將自己留給親人的最後遺言塞到戰友手中,喊著「給我媽!孩子不孝了!」就縱身一躍,死時那一刻,他才二十一歲,生前甚至連一張照片都沒有留下來。
.
其他將士也一樣,他們知道這一跳就是自殺式的結束生命,但他們也一樣視死如歸,對著外面大喊自己的名字和老家,就跳了下去,這一幕自殺式守衛實在難受得無法不讓人動容,內心也是顫慄不已。這些將士留下的僅僅是一個名字,或是僅僅八個字的遺言,「捨生取義,兒所願也」,轉眼便已為國家犧牲,無數的人民站在對岸,有些人已熱淚盈眶,一種難言又複雜的情緒已慢慢在他們內心中漫延起來…。
.
電影中把對岸租界區人民的內心變化拍得非常好,他們受到將士們視死如歸的精神感染,每一名民眾不管是富有或貧窮,都前仆後繼的捐款和物資,甚至連富有的大學教授都忍不住把夫人的金鏈扔下,雖然教授沒有上前線攻打敵人,但看得出他也是十分愛國的,當他看見日本人在國民黨部隊轍退時仍猛力攻擊,他生氣得拿起槍械射擊日軍的狙擊手,大喊「日本太過分了!太欺負人!」連一名大學教授都如此,人心肉做,那怕租界區再平和,人民又豈能置若罔聞,無動於衷?
不少青壯少年把自己僅有的錢都捐出來,亦看見一個個手無寸鐵的民眾自告奮勇,嘗試跑過橋執行危險至極的任務,即使中彈也堅持要爬過去對岸,最後成功把電話線送過去。而當對岸民眾知道國民黨部隊缺乏醫療物資時,經營賭場的蓉姐想也不想便拿出家裡剩下最珍貴的嗎啡和僅有的一面國旗送過去,這才有了後來國民黨部隊升旗的一幕,中華民國國旗在空中飄揚的一刻是極其動容的。而作為女權革命領袖的何香凝(姚晨飾)也說了一句「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確實假如國人能一直自強,中國還會有東亞病夫一說,被列強凌辱的時候嗎?
.
全部電影的角色很多,那怕沒有名字,每名將士都是戲裡的主角,都是保衛戰的英雄。雖然當中有不少將士都是被收編而來的散兵,他們不會殺人,拿起槍械都會手抖;他們也不敢殺人,知道要打仗只想躲。雖然他們知道這仗必須要有人來打,也知道打仗必定會死,但他們不想死。就如張譯飾演的老算盤,他是個膽小如鼠、油腔滑調又很懦弱的農民,更是軍隊裡面管賬目的,從來都沒想過自己也要上陣打仗,他想逃跑被端午發現的時候,他抱著槍口崩潰的哭著求端午放他走,因為他家人為他訂了親,他還沒有見過自己未來的媳婦一眼,他就想回到老家結婚生孩子,繼續過日子,可見他對生存有最強烈的渴望,同時亦對死亡有最深的恐懼。
.
看到這一幕內心非常難受,雖然這些散兵都嘗試逃跑,但他們抱有強烈的求生欲望錯了嗎?不敢說,也沒有資格說。「螻蟻尚且貪生」,他們單純的想生存而不想死,想過上普通人的生活,這難道不是每個人的本能嗎?誰人會沒有父母,沒有自己的家人,他們想活,又有何錯之有?小湖北(張俊一飾)只是個年僅十三歲的小孩子,放在現今的世界,他理應還在接受教育,而在戰爭中他已經要拿起槍械,面對的是不知道還有沒有明天的日子,也不知道自己或家人在甚麼時候會死,但他仍然逃不了,他只能面對,這就是戰爭的殘酷,即使你是一名孩子,你也沒有逃走或置身度外的權利,最後小湖北也是自願留守進行赴死任務,他說了一句「我甚麼都不怕」,那一刻他的勇敢已經是成為戰士的最好證明,勇往直前,無所畏懼,內心已經長大得超越了一切。
.
而小七月(張宥浩飾)是個比小湖北大不了多少的少年,他平時照顧小湖北,當他們看見代表著自由和希望的白馬仍然活著在奔馳的時候,他們忍不住流露了最真心的笑容,那一刻驚覺他們還是孩子,但下一秒日軍的子彈便射中了小七月的胸膛,他沒能留下一句遺言就走了,而其他人也無法為你的離去而傷感,因為戰爭就是殘酷得如你能多活一秒,便是奇蹟。
.
黄志忠飾演的的老葫蘆是端午和小湖北的叔叔,也是一名軍人,儘管他在很前期就被日軍抓到被殺,但他仍然讓人印象深刻,因為他同時也是一名農民,後來帶著端午和小湖北參軍,他們遭遇日軍突襲的時候,害怕得只敢抱著頭躲藏,完全沒有表現到一名勇敢將士的模樣,之後他在人民退到租界區時混入當中,祈望能進入租界區保住性命,可惜因為他是軍人而被拒之門外。阿叔激動不已,拿出自己的證件說「我是一名農民啊!」,仍然不得要領,最後被抓到了要死的那一刻,他對著四行倉庫大喊「端午,你要保護小湖北啊!」,這是他在世對親人留下最後的囑咐,而端午和小湖北卻甚麼都做不了,只能遠遠的看著叔叔被殺。戰爭中最讓人感到無力的,就是連自己最親的人都保護不了,只能眼睜睜看著所愛的人逝去,那種感覺應該是生命中最難以承受的痛。
.
而端午(歐豪飾)也是個開始連殺人都不敢的將士,但他慢慢被齊家銘(李晨飾)和一眾捨生赴死的將士所感染,他在瓜慫和老算盤爭辯到底誰要去執行危險任務時,咬了咬牙一聲不吭的負起這個責任;他在國民黨軍升起國旗被日軍猛烈攻擊時,和很多將士見仆後繼的拼死衝上前都要守護這面旗幟,最後中槍倒下,讓方先生拍下自己死前的最後一張照片,他的勇敢讓人不敢忘記。小湖北眼看著自己的哥哥在眼前身亡,倒在瓜慫的懷裡大哭,這一幕也是非常讓人難受。端午是散兵,儘管他曾經膽小得不敢上陣殺敵,但他最後活得就是個英雄,他用了自己的生命,盡力守護了他最重要的一切。
.
在電影裡面,最後選擇要執行留守任務(也是赴死的任務)的齊家銘對著其他剩下的將士說了一句「兄弟們,來生再見!」,這一幕實在悲壯得無法用文字形容,他們知道自己即將赴死,但用了最簡單的一句話和共同執行任務的兄弟道別,他們同樣有家人有自己的家庭,但他們知道自己的國家要自己救,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去肩負了這最重大的責任,這樣的將士難道不值得尊敬嗎?
.
在執行護送將士退守至租界區的赴死任務之前,將士們沖了最後一次的熱水澡,他們一班班的進去,到了七班的時候,卻只有朱勝忠(魏晨飾)進去大喊「七班全員齊!」,因為七班其他的所有將士都早已陣亡,剩下的就只有朱勝忠了,那一刻覺得他根本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如他自己所說,「丈夫許國,實為幸事」,他只想成為守護自己最後家國的一名勇士,這亦是他的最後心願。
.
最後團長謝晉元下達部隊向租界的撤退命令,除了執行赴死留守任務的敢死隊外,國軍開始在四行倉庫外整裝準備撤離,在等待的時候,印象很深刻是對岸的一名小女孩向將士們致敬,然後身邊的民眾也一樣,倉庫外的將士們也做了最後的敬禮,他們彷彿也知道這是最後一戰,等待團長一聲令下,他們便往橋的對岸死衝,同時要面對日軍的猛烈攻擊,這一幕是異常悲壯但讓人動容,每名將士都往對岸衝去,一個個中槍倒下,然後下一批再站起往前衝,對岸的人民都動容了,他們衝破圍欄,往橋上的將士伸出他們的手,他們想拯救自己的同胞,也是他們的手足啊。
.
這部電影固然是拍得好的,打仗場面真實浩大,角色多但立體,亦把這段悲壯歷史拍得十分動容,即使是小角色也可以配得上英雄這個稱號。但看這部電影亦感到十分難過,因為熟讀歷史的人都知道,1937年的12月便是八年南京淪陷的開始,生靈塗炭,死了無數平民和將士,也寫下了國人抗戰史上最悲痛的篇章。
.
「牢記歷史,不忘過去,以史為鑒,開創未來」,仇恨確實不應帶到下一代,但發生過的歷史都應該被紀錄下來,因為人類要銘記歷史給我們的教訓,才不會重蹈覆轍,再犯同樣的錯。任何戰爭都不應被遺忘,電影拍出這段悲壯的歷史,除了致敬這幾百名的勇士,記錄這場戰鬥,也讓後人更明白和珍惜世界和平的重要。
.
-「生而無畏,死而無懼」-
致敬這群平凡但勇敢無畏、保家衛國的英雄。
.
- 記於二零二零年十月二十六日
.
×☝🏽☝️☝🏼多謝投稿!有嘢想講,都歡迎各位投稿分享你嘅睇法~×
.
加入狂友fb群組【 #狂氏電影綜合症候群 】
*// http://bit.ly/32xJWLp //
直接交流 × 傾講電影有你起頭!
.
*追蹤instagram【 madman.movie 】有你著數!
*// https://www.instagram.com/madman.movie/ //
*
*緊貼【 電影狂人-影評情報交流平台 】獲得最新電影資訊!***
------------------
░電影資訊 ░獨家影評 ░幕後製作 ░戲院優惠
Fb專頁【 電影狂人-影評情報交流平台 】
魯迅稱號 在 Icu醫生陳志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昨天阿金把新書送給一位敬重的長輩。楊爸總喜歡戲稱阿金為「員外」,其實阿金認識楊爸的時後,確實是「圓外」^_^
沒想到楊爸一個晚上就把它看完,一早還傳來他的心得文。其實楊爸的文章更像是阿金新書的「序」,在此和大家分享~
如果你也拿到書了,歡迎來跟大家分享你的感想吧!
====
拜讀阿金員外的大作「ICU重症醫療現場」以後,我也有話要說。當然,我不會重複許多醫界大咖和社會名流的推薦語,而想談談「白目憤青」這個稱號。
就以魯迅先生的一句詩文來做楔子好了:【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之所以會自嘲或被稱為白目,必定是直言敢言觸及醫界沉痾和特殊的利益小團體,而且不屑隨波逐流有所收斂。這個「直」和「敢」就是白目,而白目的背後是專業的堅持和道德的勇氣,就是「橫眉冷對」。
橫眉冷對是阿金員外內心的「方」,外表所顯現的詼諧逗趣才是「圓」,真正的仁醫就是外圓內方的。
「俯首」是慈悲也是謙卑,而「孺子牛」正指的是生死交關的病患和惶惶不可終日的病患家屬。用同情心和同理心幫助病家,不只救病,更是救心。真正做到了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向白目憤青員外致敬
109/04/02.楊均承
====
#阿金現在從_圓外_變成_外圓_了^_^
💗網路訂購《ICU重症醫療現場》
博客來:https://reurl.cc/g7WLQ4
誠品:https://reurl.cc/9EODld
金石堂:https://reurl.cc/Y1OZ84
城邦讀書花園:https://reurl.cc/pdgQ6r
馬來西亞城邦: https://reurl.cc/j7gojq
專訪: https://reurl.cc/g7za5b
魯迅稱號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陶陶居(俗稱孖陶)位於中國廣州市荔灣區西關第十甫路(上下九步行街),由黃澄波創建於1880年(清光緒六年),陶陶居擁有的高雅格局,跟其源遠流長的歷史,使該茶樓在廣州茶樓中擁有殿堂級的地位,歷年來均是各方的文人雅士樂於聚首的地方。在未成為茶樓前,陶陶居原址是西關一位大戶大家的書院。陶陶居原名葡萄居,由黃澄波自理的時期,主要經營姑蘇清茶和細緻點心為主。後由廣東巨商譚傑南(另一說法是陳伯綺)購入後改名陶陶居,取其「樂也陶陶」之意。關於在茶樓大堂上耀眼的牌匾上「陶陶居」的命題,傳說是清末文人康有為的手筆,有說康有為到廣州講學時,是該茶樓的常客,因而為茶樓題字;亦有說這三個字是康有為為替愛妾「陶陶」居所題的字,後才落入茶樓老闆手中。清末民初,陶陶居拹著康有為的名氣,再加上店內清雅的裝修格局,在中華民國初期各方文人雅士聚會之地。曾經到訪過這裡的名人商賈包括巴金、魯迅,粵劇界名伶薛覺先、白駒榮等。但後來因經營不善,後繼無人,曾經在民國十六年(1927年)因巨債而倒閉。直至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重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1956年,中國共產黨對私營企業進行「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強行將陶陶居「公私合營」。1966年,陶陶居從公私合營企業變成國有企業。文化大革命時期,蓮香樓被當局改名為東風樓,所在的第十甫路被改為「秀麗路」;至1971年9月,陶陶居恢復原名。到1990年代,國家市場經濟改革,陶陶居亦是從眾多國企中變革求生的一員。於在2000年,陶陶居被香港幸福樓海鮮酒家飲食集團收購,從舊國企轉為股份制籌集資金,並引進香港模式進行管理。但商標仍然屬於「國有」的「廣州飲食服務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並不屬幸福樓飲食集團。現在陶陶居亦被中國國內貿易部頒發「中華老字號」、「國家特級酒家」等稱號。2005年6月被公布為廣州市登記保護文物單位。相傳從前陶陶居是以白雲山的九龍泉水泡茶做招徠的,並由專人負責走到那處擔水。煮茶時更用紅泥小火爐,有專人侍候。
蓮香樓是一家廣州店,位於荔灣區第十甫路。蓮香樓在香港設有分店,雖然兩者在經營上已經是脫勾,但也可說是同源異枝。1993年被國內貿易部授予“中華老字型大小”稱號;1998年經國內貿易局批准為“國家特級酒家”。 1889年,在古老的廣州城城西一隅,一間專營糕點美食的糕酥館開業了,這就是蓮香樓的前身。那時,西關一帶繁華非常,住戶多是富裕人家,因而飲食業異常興旺。老制餅陳師傅改進制餅工藝,用蓮子來製作餅點餡料,使之獨具一格,吸引客人。光緒年間,糕酥館改名為“連香樓”,並擴大經營,在香港九龍開設了三家分店。為了保證餅食品質,該店嚴格選用當年產的湖南湘蓮。由於製作講究,生意日漸興隆。宣統二年,一位名叫陳如嶽的翰林學士,品嘗了蓮蓉食品後,有感於蓮蓉獨特的風味,提議給連香樓的連字加上草頭,眾人一致贊同,他遂手書“蓮香樓”三個雄渾大字。高懸于該樓門前的金漆牌匾上的“蓮香樓”三個大字,便是這位學士的手跡。從此,蓮香樓製作的蓮蓉食品,進入千家萬戶,被譽為“蓮蓉第一家”。近百年來,蓮香樓雖幾經風雨,歷盡滄桑,人事沉浮,而生意始終興旺。老一輩的"蓮香"職工自豪地說:“蓮香開業至今,百多年來從未虧本”。
廣州酒家是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的一間著名酒家,其總店位於文昌南路與上下九步行街交匯處。酒家以經營粵菜和中秋月餅而聞名,有「食在廣州第一家」的美譽。1935年陳星海看中文昌路同上下九交界一塊地,於1937年在此創設西南大酒家。1938年毀於火災,陳星海於1939年重建,取名為廣州大酒家。1956年公私合營後成為國營企業,1950年代末困難時期,資源缺乏,市人大在廣州大酒家搞酒會時,後來的酒家領導、當時仍是廚師的陳明,就操刀弄出「番薯宴」作宴全部番薯菜式的造型、味道、款式都不一樣。文化大革命後酒家沿用現名。1983年7月進行改造裝修,1991年成立廣州酒家集團公司,2005年9月被公佈為廣州市登記保護文物單位。先後被評為中華老字號、全國十佳酒家等稱號。1930年代曾在香港石塘咀電車路置有分店,於1981年結業,此店在中共建政後已與廣州本舖沒有關連。
魯迅稱號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朱家角鎮是上海市青浦區下轄的一個鎮。舊稱珠溪鎮、珠街閣,俗稱角裡。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1990年12月21日,朱家角鄉併入。2001年,沈巷鎮併入。1991年2月上海市政府公佈朱家角鎮為上海市第一批歷史文化名鎮。朱家角歷史淵源流長,其地大約成陸於7000年前,宋、元時已形成集市,名朱家村。明萬曆年間正式建鎮名珠街閣,又稱珠溪。明末清初,朱家角米業突起,帶動了百業興旺,時「長街三裡,店鋪千家」,有「三涇(朱涇、楓涇、泗涇)不如一角(朱家角)」之說。清嘉慶年間編撰的《珠裡小志》把珠裡定名為鎮名,俗稱角裡。鎮東北部的井亭鎮原屬江蘇省崑山縣境,解放初劃歸朱家角鎮。2001年,被上海市委、市府列為重點發展的「一城九鎮」之一。上海朱家角放生橋橫跨於鎮東首漕港河上。5孔石拱,全長 70.8米,寬5.8米,高7.4米,是上海地區最長、最大、最高的五孔石拱橋,稱為”滬上第一橋”。古時24里長漕港河僅此一座大橋,南堍為朱家角鎮,隔岸為昆山並亭,因地處澱山湖要衝,元代時,就已成交通要道。明隆慶五年(1571年),由慈門寺僧性潮募建。四百多年前要在水深流急的大江上建造如此大橋,極不容易。
和平飯店Peace Hotel是位於上海南京東路與外灘路口的一家飯店,其有南樓和北樓兩棟歷史建築組成。飯店在1956年開業,接替原先已停業的華懋飯店繼續使用沙遜大廈,即北樓。1965年原匯中飯店併入和平飯店,即南樓,地址分別為南京東路20號和23號。1965年至2010年之間,兩座建築共同作為「和平飯店」經營。1991年到1994年,和平飯店連續4個年度被評為「世界最著名飯店」,並至今仍是中國唯一被評為世界著名飯店的酒店。2007年至2010年,兩家飯店都經歷整修和重組,2010年北樓的原華懋飯店作為加拿大費爾蒙酒店集團旗下「上海和平飯店」恢復營業,南樓原匯中飯店改為斯沃琪和平飯店藝術中心,主要對藝術家開放。上海和平飯店的九國特色套房為其一特色,這九間套房每個房間的建築風格都來自9個不同國家。此外,和平飯店老年爵士酒吧也是上海最負盛名的爵士樂隊之一,成立於1980年,由7名年紀超過75歲的老人組織,每晚都會演奏三、四十年代歐美爵士流行曲。
石庫門shakkumen是一種上海獨特的建築風格,也是近代上海民居的主要形式。其是從傳統的江南民居建築式樣和英國傳統排屋建築式樣融合演變出來,故而是一種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石庫門是里弄式住宅的一種,共分為新老兩種形式,而老式石庫門還有早後期之區別。這些石庫門里弄住宅多分布在原上海公共租界(即今上海黃浦區、靜安區中北部、虹口區南部等)、上海老城廂(即原上海南市區)和原上海法租界(即今上海徐匯區、原盧灣區、靜安區南部)。石庫門建築見証了上海近一個半世紀翻天覆地的變遷。近些年來,隨著上海經濟發展及市區開發的需要以及民眾生活水準的改善,石庫門里弄式住宅,不少弄堂狹窄且有些缺乏衛生設施,開始逐漸被拆除。但也有一些石庫門建築以其它形式得到了保留,如新天地和田子坊就成為了現在上海著名的旅遊的和商業區。現在,石庫門已經不只是一種建築形式,更是一種上海文化的象徵。
上海主要商業街 多倫路是位於上海虹口區中部偏西的一條道路,原名竇樂安路Darroch Road,以曾受到清朝光緒帝授予「進士」稱號的英國傳教士、倫敦聖教書會總部幹事竇樂安命名。1943年汪精衛政府接收上海公共租界時以內蒙古多倫縣改為今名。這裡還有上海現存的唯一中西合璧的基督教堂鴻德堂,具有南洋廊式風格的中華藝術大學學生宿舍,典型的石庫門裡弄景雲裡、永安裡等等,為海上舊式里弄和海派建築的縮影。
魯迅稱號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廈門中山路始建於1925年,位於廈門島西南部。中山路是廈門街市馬路“四縱七橫”中的“七橫”之一,自開街以來,一直是廈門的商業龍頭、經濟中心。中山路是廈門目前保留較完整的展現近代歷史風貌的舊城街區,擁有小走馬路、陳化成故居、中華第一聖堂等眾多人文古跡。中山路也是目前全國唯一一條直通大海的商業街,成片的南洋騎樓建築、流光溢彩的LED夜景、琳琅滿目的各色閩台特色小吃和迴響在小巷街坊間的古老南音,構成其與眾不同的風格特色。中山路現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市級涉台文物古跡1處,歷史遺址、古跡10餘處,還有南音等非物質文化遺產。2012年6月,廈門中山路榮獲“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的稱號。
六大特色:
中山路保存下來的騎樓街道歷史文化遺址和閩南街市風情,見證了廈門城市歷史發展的過程,留存了城市寶貴的文化記憶。如今的中山路,經過近百年來的培育和打造,已經成為一條歷史積澱深厚、經營品類齊全、名店名品雲集、人流物流集中的歷史文化名街。
(一)文化優勢:廈門城牆,新街禮拜堂,江夏堂……中山路片區保留了眾多的文物古跡,孕育了眾多的廈門文化名人,堪稱廈門的文脈。這裡還有著名民族英雄陳化成、著名書法家歐陽楨、詩人虞愚、著名書法金石家呂世宜等名人的故居;著名的民盟早期領導人李公樸和作家郁達夫下榻過的天仙旅社;中國科學院前院長盧嘉錫的童年,也是在這裡度過的。中山路不但有豐富的文物古跡,而且有著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南音、歌仔戲、中秋博餅等在中山路都有著悠久不斷的傳承。
(二)建築優勢:騎樓建築盡顯南洋風情,中山路主要由華僑投資興建,並由成片的騎樓組成,兩旁帶著濃郁南洋風情的騎樓建築映襯著中山路“南洋風情商業街”的雅號。位於中山路輪渡路口的華僑銀行,是當年廈門人與南洋華僑之間血脈緊緊相連的歷史見證。南洋風情的騎樓,加上了閩南傳統的綠琉璃門樓屋頂,騎樓的門柱上又加上富有中國特色的廻雲紋裝飾,為中山路騎樓添上了中國氣派和閩南色彩。中西合璧,開放包容,有人說這就是中山路最具特色的歷史文化風貌。
(三)對台優勢:台商紛紛開店經營,位於海峽西岸的中山路,與臺灣僅一海之隔,聯繫甚密,淵源深厚,有“中國閩台風情第一街”之稱。福建、臺灣的各行業眾多品牌在這裡彙集;眾多的閩商、台商在此開店、經營,並經常舉辦與臺灣有關的臺灣特色商品展、鄭成功文化節風俗展演和歌仔戲、南音等具閩台特色的各項活動,是對台商貿、文化交流的重要視窗之一。中山路上有古城東路“閩台特色食品街”。3月18日,位於古城東路的“老台南劍獅美食文化園”也正式對外開放,廈門市民能在此零距離感受台南獨特的地方文化。
(四)交通優勢:地處市中心交通便捷,中山路地處廈門城市中心,在早期,中山路更是廈門城市的代表,當時的廈門就是指中山路周圍。中山路與“海上花園”鼓浪嶼遙遙相對,緊鄰廈門城市快速幹道—環島路、成功大道,緊挨碼頭、長途汽車站,就是到到最遠的機場也不足30分鐘。
(五)環境優勢:商業街直通大海,中山路是一條直通大海的商業街。走在街上,便有陣陣海風吹來,讓人感覺愜意無比。閒暇之餘,你還可走到街盡頭的海邊,遙望“海上花園”鼓浪嶼,聽濤聲浪曲,觀千帆飛渡、萬舸迸發。全國首創,廣告採用統一板材和底框,以歐式的鐵藝雕花來突出騎樓的優美,實施LED夜景工程,使藝術照明與建築景觀融於一體……近年來中山路的兩次大規模改造,既有效地保持了原有商業街的建築風貌、歷史印跡,又進一步突出了廈門的本土文化、南洋文化和閩台文化,提升整體景觀的內涵與品位,使中山路成為廈門的一大遊覽勝地,成為市民休閒的好去處。
(六)品牌優勢:老字型大小特產成“金字招牌”
中山路著力找准文化與商貿產業發展的契合點,不斷提升文化內涵、豐富文化業態,形成高、中、低端業態有機搭配,國際名品、老字型大小品牌主導的特色商業街區。在短短1200米的中山路上彙集了200多種國際一、二線知名品牌。眾多國內知名品牌,也是巧借中山路的人氣和影響力,在此設旗艦店,作為其品牌宣傳的排頭兵。中山路更是本土品牌的集散地,金鷺首飾、光華藥店、好清香大酒樓、黃則和花生湯、佳味再添小吃、葉氏麻糍、大同鴨肉粥等廈門老字型大小本土特產,成為中山路上永不褪色的“金字招牌”。
廈門大學由陳嘉庚於1921年創辦,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重點大學,由教育部、福建省和廈門市共建,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準大學,入選「111計劃」、「珠峰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準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是全國31所副部級中管高校。同時也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大學」,並曾有「東南最高學府」之譽。廈門大學亦為第一間擁有海外分校的中國大學,該分校區位於馬來西亞雪蘭莪。
胡里山炮台位於中國福建省廈門市所屬的廈門島的東南端海濱,是一座建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的古炮台。炮台中存有德國克虜伯兵工廠製造的280毫米海岸炮,為世界現存最大的海岸炮。胡里山炮台於1996年列入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被編入金氏世界紀錄,2009年被評為中國國家4A級旅遊景區。「胡里炮王」是廈門市政府於1997年評定的廈門名景新二十景之一。胡里山自從明代時就設有炮臺,並派兵駐守。鴉片戰爭期間,廈門島被英軍攻陷,石壁炮臺被毀。現存胡裡山炮台是清朝洋務運動時期的產物,由當時福建水師提督彭楚漢及閩浙總督卞寶第題奏獲准建造。工期兩年八個月,完工時的閩浙總督為楊歧珍。炮臺結構為半地堡半城垣式,兼具歐洲和明清的建築風格,總面積達7萬多平方米,其中城堡面積1.3萬多平方米。炮臺分為戰坪、兵營和後山三個區,內有暗道、護牆、護城壕、彈藥庫、兵房、觀哨台、官廳等。台基由烏樟樹汁和紅糖、糯米、砂土、石灰等攪拌而成,十分堅固。胡裡山炮台選址海島東南端海岬突出部,三面環海,向東可支援距離約4500米的白石炮臺,攔阻敵艦於水道外。南面則和對岸(今漳州龍海)嶼仔尾炮臺隔海相對,交叉封鎖航道。向西則可協助距離約5000米的磐石炮臺,一同追擊廈門港內敵艦。向北也可支援島內陸軍陣營。胡裡山炮台裝備先進,直至民國時期仍在海岸戰爭中處於優勢。最近翻查廠家資料,原來中國先後曾進口十門巨炮,但現存只有胡里山這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