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關鍵字,仍舊是疫情,但在亂世之中, 2020 年自己與 360 部電影共同走過。由衷覺得在台灣是幸運且幸福的,還能輕鬆走進電影院,於漆黑的場域之中,和無數陌生人共享光影魔法,而除了電影院之外,串流的發達與普及,也讓電影在疫情之中有了其他生存的空間。因此,在台灣,在世界各地,影迷與電影邂逅的方式,就無拘無束,也有了更多可能性。
在自己今年 360 部的電影之中,藉由年底回望今年,梳理出自己的「年度十大佳片」,留存為 2020 年自身的時代印記,更有幸提供給讀者、影迷參考、交流或是留存,作為 2020 年的回顧。
去年也同樣寫了年度電影推薦,當時的評選標準為「2019 年度台灣院線電影」,不包含影展、串流、數位修復等片,但由於 2020 年全球受到肺炎疫情影響,許多片子少了商業映演的機會,故今年更改評選規則,影展、串流皆納入考量,唯一限制為今年首度在台灣看見的作品(不包含舊片和數位修復)。順道一提,榜單中的某些電影為去年出品,但因片商作業時間拉到今年的台灣院線放映,仍舊選進評選。
整理了今年的觀影紀錄,發現讓自己最有感觸的,還是在於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國家怎麼共處的作品,世界已經夠亂了,但透過影像我們好像還能奢侈地去反思,還能去醒悟,雖然某些時刻對於諸多議題有種無能為力的失能感,但在電影之中,或許人們終能找到一絲避世的位置。
🎬以下排名有分喜好順序,並附上短評。1 至 5 名後天刊出。
10.《#曼克》,【#Netflix】
名導大衛芬奇沉潛 6 年,在動蕩不安的 2020 年交出《曼克》。1941 年,劇場與廣播界的金童奧森威爾斯執導了震古鑠今的《大國民》,縱使《大國民》在 1942 年的奧斯卡僅拿下一座奧斯卡,但時至今日,《大國民》在影史的地位已不辯自明。當時的好萊塢有《亂世佳人》這類的大製作電影,而《大國民》的出現,走出與古典好萊塢截然不同的嶄新道路,是時代的開創者先鋒之一。
《大國民》讓觀眾跟著記者視角,透過回憶錄的方式不斷帶出主角凱恩的過往,拼湊可能的人生模樣,更重要的是,片子從媒體帝國巨擘之中,反映美國自由資本主義以及英雄主義;而《曼克》在大衛芬奇的視野底下,聚焦於《大國民》的編劇曼克維奇,他嘴巴凌厲,酒氣熏天,但才華過人,以筆為戈,觀注政治,反映社會概況。大衛芬奇在杯觥錯影、吞雲吐霧間試圖梳理出《大國民》劇本的生成原因,大衛芬奇同樣在解構神話,從財團的資本面向,到個人的英雄樣態,都是《曼克》拆卸的細節之一。
說到底,《曼克》是世人愛看的「小蝦米對抗巨人」的故事,曼克維奇是狂傲不羈,唾棄商業鉅子的編劇,奧森威爾森則是初出茅廬,亟欲證明自我的金童導演,兩者在片廠掌權的體制之中,不斷對立與斡旋,才有了曠世傑作《大國民》。大衛芬奇找到巧妙的切入點述說曼克維奇這位真實存在的人物,不刻意歌功頌德,反而聚焦於小人物在時代浪潮下的掙扎與失敗,大衛芬奇毫筆一揮,將人性的各種面向融於一爐。
而觀眾乘著《曼克》劇組匠心打造的時光機,返回 30 年代的好萊塢,橫跨在一戰後的經濟大蕭條、二戰時的風起雲湧,大衛芬奇遊刃有餘地刻畫紛擾的政經局勢,更在《曼克》後段花了篇幅勾勒加州選舉,並劍指官商間的操弄,與人心動盪,而當時代的政治概況回看今年,美國大選的擺盪與鬥爭,就有了某種趣味,《曼克》的出現能在美國大選中增添一絲解讀趣味。
至於手法上,《曼克》中隨處可見對於《大國民》的致敬。首先,兩部電影雙雙採用倒敘法,從這樣的形式來看,大衛芬奇對奧森威爾斯的挪移是顯而易見的。再來是分鏡,舉例來說,片中能看到主角曼克躺在病床上,從手中將酒瓶摔下,而後酒瓶在地上滾動,此處的剪接與攝影機運動對應到《大國民》,就成了主角凱恩躺在病床上,從手上將童年時的水晶球摔下而破裂,這是《大國民》的經典之一,「玫瑰花蕾」(Rosebud)就從這裡延伸而出。
最後是符號象徵,在《大國民》中,空間場域極為重要,冰冷的檔案室、夫妻間的餐桌距離,都暗示人與人之間的疏遠關係;在《曼克》中,主角曼克來到好萊塢權貴們的重要聚會,在此也出現了狹長餐桌,曼克在此發起酒瘋,而後被拒於門外,並被譽為「猴子」,此處的影像語言,與《大國民》遙相呼應,並對戲劇產生關鍵作用。而「猴子」一詞也是《大國民》中的經典台詞。
從這幾點來看,《曼克》巧妙掌握《大國民》的手痕印記,並準確在新的故事中賦予意義,並非為了「致敬」而「致敬」,大衛芬奇的導演功力依然無庸置疑。但平心而論,《曼克》並不是那麼容易入口的作品,片中複雜的人物關係,後設的趣味性,都要對於影史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才能知曉箇中奧妙,但倘若能稍微理解《大國民》與當時的好萊塢狀況,《曼克》會是一部相當過癮的「影迷作品」。
《曼克》走到最後一幕,最後的台詞說道:「這就是電影的魔力。」替全片畫上最佳註解,在 2 小時 11 分鐘過去後,觀眾自然能明白,影像可以左右政治,干涉政權,而曠世傑作也可能僅是一個失勢、酒醉之人寫出來的奮力一搏,電影的魔力在《曼克》中展露無遺,並從好萊塢的黃金時代再度提煉而具現。大衛芬奇並不亞於奧森威爾斯,《曼克》是獻給編劇的作品,但在浪漫的說詞之中,觀眾望見的是不堪、醜陋與血淋淋的真實。
最後,有趣的是,1940 年走過 80 個年頭,當代電影產業的軌跡也發生巨變,尤其是在今年,串流大肆崛起,好萊塢傳統大型片廠應該沒想過,電影產業已經逐漸脫離電影院,人們在家中已然就是全世界,於是從今年的環境之中,Netflix 恰巧推出《曼克》,若用一種後設的角度解讀,《曼克》或許可說是大衛芬奇的《大國民》,藉以諷刺傳統掌權者,又是一種油然而生的趣味。
9.《#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繁盛映畫 Wild Green Films】發行
《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是一部冷靜、克制的作品,但靜下心感受,能在表面之下挖掘出極富情緒的底蘊,巴勒斯坦電影代表人物伊利亞蘇萊曼不發一語地透視世界,熟稔「以畫面說故事」之道,輕點影像魔力,帶著觀眾心領神會,望見當代社會。
綜觀全片,蘇萊曼經常選擇從一顆用於觀察事物的鏡頭切入,然後帶回蘇萊曼「觀看」的動作本身,並不斷在這兩者間擺盪、轉換,點出「觀看」的主動/被動,同時拋出客觀環境,觀眾在此模式下,帶著些許超現實「被動地」共同「觀看」巴黎、紐約以及巴勒斯坦的處境與氛圍。
猶記得《一一》特愛拍後腦勺的孩童洋洋,這是屬於此年紀對世界產生好奇獨有的觀看方式,觀眾平常看不到的,洋洋(楊德昌)拍給我們看。然而,在《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中,伊利亞蘇萊曼和洋洋一樣,拍著背影,似正在對世界提問,這也恰恰為蘇萊曼提供觀眾另一種看世界的方式,觀看永遠是事物與人之間的關係。不過與洋洋不同的是,蘇萊曼拍下的背影,少了點好奇心,取而代之的是深刻的省思與從容的凝視,在優雅中透著擔憂與諷刺。
「It Must Be Heaven」,天堂無處不在,此刻蘇萊曼外表仍克制,但激動之情早已溢於言表,透過畫面與音樂穿過銀幕傳遞出來。世人的確不能選擇出生的地方,但能選擇觀看世界的角度與方式(巴黎、紐約、巴勒斯坦的對比),「觀看先於言語」(Seeing comes before words),或許是導演先生挪移約翰伯格著作的溫柔提醒。
📝全文請點👉https://bit.ly/34QuTPz
8.《#誓血五人組》,【Netflix】
史派克李延續上一部作品《黑色黨徒》的風格,開場便開宗明義地使用歷史畫面,將砲管對準美國歷史上的戰爭污點──「不知為何而打的越戰」。《誓血五人組》開場呈現一段段黑人前往戰場的真實畫面,史派克李善用交叉剪輯,靈巧地在當中倏地剪進阿波羅 11 號登月的歷程畫面,聽著旁白說起:「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這是縹緲的登月計劃,人類對外太空虛無的想像;而越南戰場中流血、送命的軍人,則是血淋淋的真實──兩相對比之下,當時美國的登月輝煌、軍備競賽中的勝利,與越戰的失敗並置,更顯諷刺。這是史派克李熟稔剪輯的力量,送給觀眾一記當頭棒喝。
《誓血五人組》是一部專屬於黑人的公路史詩電影,當年血氣方剛的英勇青年,經過歲月洗滌後轉為白髮蒼蒼的老人,然而,這些老兵就算帶著瘸腳的傷疾或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到了熟悉的叢林,縱使地雷滿佈,仍舊對地形、環境記憶猶新──這是時間帶不走的歷史傷痛、戰爭遺毒。史派克李透過角色的傷痕,暗示越戰如同幽靈鬼魂般,纏繞著老兵,同時也籠罩於美國之上,揮之不去,也無法抹滅。
更驚喜的是,史派克李巧妙地透過攝影媒材的轉換,拉出今日與往昔的對比:電影中只要是「現在」的時空,畫面比例大都以 1.85 : 1 或 2.39 : 1 拍攝,進入回憶後,便限縮畫面比例,改以視覺風格較小的 1.33 : 1,藉此呈現出當時越戰壓迫、緊繃的氛圍。而本片攝影師 Newton Thomas Sigel 再透過 16 釐米底片獨有的顆粒色澤感,拉出舊回憶的時代感,光是媒材的轉換,便能窺見史派克李的用心。
綜觀全片,《誓血五人組》對於種族議題的力度,每一場戲、每一句台詞都是直球對決,且史派克李雜糅各類型的影像,鏡頭語言豐富、視覺風格強烈,在公路類型中醒覺、成長、找到救贖,並與人性對抗,重口味卻不鹹膩、直通人心,進而反思越南戰爭。史派克李透過手中的鏡頭直面剖開美國底下的醜陋面紗,其情緒是鏗鏘有力,如同片中「美國欠我們的」那句台詞一樣,擲地有聲。
最終,《誓血五人組》結尾收在馬丁路德金恩博士逝世一年前的真實演講畫面,開場是拳王阿里,結尾是馬丁路德金恩博士,史派克李透過兩名黑人平權運動且反越戰的英雄做出首尾呼應,更將真實歷史畫面和虛構故事合一,將劇情片與紀錄片兩者形式疊合,強調了這部作品的真實性,可謂神來一筆。
更重要的是,透過這段宣言可以識讀史派克李現今對美國的態度,從電影拉回現實,美國目前正處在「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的平權抗爭風暴之中,歷史過了幾百年,種族歧視的警察暴行等事件一再上演,美國或許正搖搖欲墜;美國或許離平權還有一大段路要走;美國或許永遠抵達不了和平彼岸,但史派克李仍舊期許美國能成為理想中的樣貌,堅定帶著各種膚色的觀眾共同見證。
📝全文請點👉https://bit.ly/3rzZEC5
7.《#悲慘世界》,【海鵬影業 / Swallow Wings Films】發行
法國大文豪維克多雨果 19 世紀問世的名著小說《悲慘世界》,在 21 世紀成了法國新銳導演拉德利(Ladj Ly)鏡頭下的犀利映襯,一本書、一部電影,不同媒材但核心異曲同工,盤根錯節的結構性問題、人性不斷的對立、來自社會底層貧窮的掙扎,仍舊不斷重演。人類文明看似不斷前進,卻被拉德利拆解成停滯,甚至是倒退;雨果筆下的革命百年之後,對於拉德利來說或許近在咫尺,全片擲地有聲,令人膽戰心驚。
拉德利聰明地透過這三位個性鮮明的警察視角,遊走(巡邏)在充滿犯罪、危險氣息的底層街頭,觀眾得以紮實地一窺與警察處在對立位置上的各種小人物,拉德利也進而描繪出這些小人物們不同的求生輪廓,拼湊出郊區的完整樣貌,難能可貴的是,拉德利並非一味地批判,在這樣的灰色地帶中,「善」與「惡」當然不是簡單的二元對立。
《悲慘世界》是一部生猛有勁的作品,拉德利展現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剛強氣勢,在巴黎郊區中完成了一場艱難的衝突,隨時充滿箭在弦上的挑釁,引人入勝,且其暴力筆觸也神似賈克歐狄亞在 2015 年拿下坎城金棕櫚的《流離者之歌》。
《悲慘世界》雖然發生在巴黎,卻能打破文化藩籬,因為此種對立走出巴黎,在世界各地、社會的角落上仍舊不斷上演。但或許,拉德利並不想極為悲觀地認定人性的無可救贖,開放式的結尾以及開場的人心凝聚就是很好的證明。
「親愛的朋友,請謹記。沒有壞種子或惡人,只有壞的耕養者。」雨果百年前提筆的嚴厲警示,到了當代,拉德利巧妙地挪用,鏗鏘有力地奏出一曲法國當代的底層荒涼悲歌。
📝全文請點👉https://pse.is/3avndj
6.《#殺戮荒村》,【捷傑電影】發行
《殺戮荒村》由巴西名導克雷伯曼東沙費侯和長期藝術指導合作夥伴胡里安諾杜內耶斯聯合執導,很難想像這部帶著些許科幻感的民族記事,在風格上會展開成昆汀式絕地大復仇中的暴力美學,且在轉場上皆有 70 年代西部電影的味道,開頭便替這部時間軸定於未來的電影注入矛盾的衝突美感。
敘事上則在名為巴庫勞(Bacurau)的小村落中,殘酷劃分社會、種族間的階級地位,透過一群由美國白人組成的殺手集團,埋下政治操弄後對窮人村落進行的屠殺,由此來看,巴庫勞可以視作過往歐洲帝國主義對巴西的殖民以及文化上主導地位的典型。
然而放眼未來,高科技更可能使人們認為有「權力」將人命視為屠宰遊樂場,編導對於歷史傷痕、現今局勢、未來發展,有著細膩、透骨的觀察,這些不斷上演的掠奪,無時無刻發生,不管是在從前,或是未來,且背後原因令人寒毛直立。
《殺戮荒村》是一部充滿幻想的當代寓言故事,但其核心主題,可能更是這群無力的個體們對企圖剝削其利的強國們的終極反動(白人、遊客),是政治上的、文化上的、經濟上的,也正如同昆汀塔倫提諾的《決殺令》般,在影像中出了口惡氣,大快人心。《殺戮荒村》真實的可怕。 巴庫勞是極為渺小的貧瘠窮鄉,或許世人不會注意到它是否存於地圖中,但在這座小村中政客與強國卑劣的荒謬事,極有可能發生於當代地球的每一寸土地,自然也能這樣看待台灣了。
📝全文請點👉https://bit.ly/3nRmrXX
#2020年度片單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小屁的奇幻旅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9/17實況後 原本想剪本尊騎士魔族變成分身黑妖魔族祭品 剪著剪著,這部片就出來了... --- 訂閱我的頻道:https://goo.gl/nPhYPV Facebook粉絲團:https://goo.gl/HBirms Twitch實況:https://goo.gl/g66Wje...
魔血透視鏡 在 明潮 M'IN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明潮直擊
《逃出立法院》今天在立法院舉辦盛大的首映記者會!!小編幫忙整理亮點:
🧟♂️ 大鶴透視裝成功搶鏡,笑說要暫代賴雅妍的位置😏
🧟♀️中皇哥示範魔性笑聲,禾浩辰整個笑瘋,當鬧鈴絕對秒醒啊!
🧟♂️電影破億上演血漿復仇,小編想看導演被噴(誤)
-
👁🗨文字報導:https://reurl.cc/r8l5KN
👁🗨高清影音:https://youtu.be/9Nbuk1sZ7Q0
-
逃出立法院Get The Hell Out|賴雅妍 MeganLai @ PTT|禾浩辰 Bruce|林鶴軒(大鶴)|#王中皇|#庹宗華|#高慧君|#8月14日在台上映
魔血透視鏡 在 螺螄拜恩的實話實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贈書】【好書分享:日本全彩插圖小說《繪卷水滸傳》】
「一百零八個命運之子,沿著天命軌道,在山東的水畔──梁山泊之地逐漸聚集起來,開始了《水滸傳》的故事。」
「四大名著」中,《三國演義》、《水滸傳》和《紅樓夢》的共同點是什麼?
結局都很慘(哭倒在地)。
其實從某個角度講,《西遊記》中的角色也都升天了,雖然書中說法是「修成正果」。
所以完整看完「四大名著」後,我都選擇性閱讀喜歡的章節,就像每重看《甄嬛傳》必跳過大清癡漢果郡王糾纏尼姑那段。
咳咳咳好回到《繪卷水滸傳》本身,一聽到《繪卷水滸傳》這五個字,螺弟便大叫:「你是指光榮畫師正子公也那套書嗎!?」證實無誤後,在我閱讀期間,日日皆糾纏不放,詢問何時能把書借他看?(其實是送他吧)(就當新年紅包囉)
這套書在日本和中國非常紅,插畫家正子公也本身除了是光榮首席畫師外(題外話是我每次玩光榮三國志都會自創女武將當董卓女兒然後造反),亦曾任陳凱歌《電影》無極服裝設計師與手塚治虫電影《多羅羅》視覺概念設計師。
其作畫豪邁中帶細膩,結合中西繪畫技法,融水墨寫意渲染及寫實透視技巧於一爐,既能以重墨淡彩描繪各色人物神韻,又蘊含油畫絢麗色彩與立體骨肉肌理,梁山伯一百零八條好漢形神俱備、躍然紙上,閱讀一張張華麗燦爛插畫猶如觀賞紙上電影,無怪乎被稱為當代東方歷史武將插畫第一人。
例如:書中談及王進會面九紋龍史進時,畫面如電影分鏡構圖,墨黑夜空映襯皎潔月色,逐步浮現史進壯碩背上躍動之鮮活九紋龍刺青,熱氣蒸騰、遊走全身,呈現妖異詭譎美感。史進緩緩回頭,目光彷彿攝入我的靈魂,書沒動、畫沒動、是我的心在動(心不動還得了!!)。
我停駐該頁面良久,如果可以舔的話,早把九條龍都舔一遍了好嗎!!
且當魯智深以禪杖破門而入,耳畔彷彿能聽聞花和尚大喝:「直娘的禿驢們!」一陣震天價響,門板、門柱、金剛台座全數土崩瓦解之聲音,嘴角忍不住勾起,笑道:「爽快!」正子公也的畫作,正有如此魔力。
在文字方面,《繪卷水滸傳》由日本歷史小說家森下翠改編撰寫,相較原著注重劇情推展演進,森下翠的女性視角豐厚了水滸人物內心世界,流暢文字描寫武打畫面大開大闔、稱心快意;細緻筆法層層勾勒角色心理活動,讓讀者對英雄豪傑多舛命運產生深切共鳴。
譬如林沖夜奔敘述原為朝廷命官的豹子頭林沖受奸人陷害,不得已走上梁山、落草為寇,是《水滸傳》重要章節。《繪卷水滸傳》則著墨於林沖與其妻(書中名雪蘭)之情深意切,十年前林沖與雪蘭在相國寺櫻樹下相會,為哭泣的雪蘭買了甘甜蜜餞,成就這段姻緣(雪蘭真好收買啊~)(喂)。
十年後,夫妻重回舊地參拜,林沖仍記得此事,心心念念要為雪蘭購買裝在淺紅蓮花陶罐裡的杏子蜜餞,兩人恩愛如蜜,卻不知已一步步陷入奸人構築之陷阱。
而在原著中只是過場龍套,被高俅利用來借刀殺人的陸謙,在本書成為不可或缺的角色。陸謙不再是扁平反派,背後有為何背叛好友之複雜心理過程。各個主、配角皆有血有肉,一流上上人物的影子下映唱小人物悲歌。
之於已讀過《水滸傳》的讀者,閱讀《繪卷水滸傳》是一番別具風情之體會,插畫、文字皆可再三回味,細嚐大師風采;之於未讀過《水滸傳》的讀者,因《繪卷水滸傳》劇情經刪節改編,圖文相得益彰,閱讀較簡易,可作為閱讀名作前之入門作品,
本書僅有一個小缺點,大師善畫男性勝於女性,玉面長身的林沖可謂《繪卷水滸傳》第一美人,風姿綽約的潘金蓮甚至不如他啊~林沖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大誤)~
【抽獎辦法】如下:
1、這裡有『三套』《繪卷水滸傳》第一卷&第二卷,要送給網友,有興趣的朋友請在本則動態下『按讚』+『留言』索取。
2、留言請告訴我,你最喜歡的水滸傳人物?
例如:『《繪卷水滸傳》:我最喜歡悲劇英雄豹子頭林沖。』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1/27(一)晚上十一點截止,屆時將於粉絲團公布得獎者名單。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1/28(二)晚上十二點前,回覆寄件資訊,超過領獎期限未認領者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繪卷水滸傳 #正子公也 #森下翠 #暖暖書屋 #當代東方歷史武將插畫第一人 #日本KOEI遊戲公司首席畫師 #陳凱歌電影無極服裝設計師 #手塚治虫電影多羅羅視覺概念設計 #日本歷史小說家 #插圖本小說 #奇幻小說 #歷史小說 #水滸傳
★博客來:http://bit.ly/2GelHIc
★誠品:http://bit.ly/3azADyx
★讀冊:http://bit.ly/36kpluL
★金石堂:http://bit.ly/30RgYWj
★Pchome:http://bit.ly/2TPFp5a
🎬影片介紹:https://youtu.be/xCyZ5z-0Bsg
👉台北國際書展活動:「日本作家正子公也、森下翠的經典新銓釋-改編文本到影像創作打造《繪卷水滸傳》新風格」/2020年2月8日(六)/下午2:15–3:15/世貿二樓夢想沙龍
魔血透視鏡 在 小屁的奇幻旅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9/17實況後
原本想剪本尊騎士魔族變成分身黑妖魔族祭品
剪著剪著,這部片就出來了...
---
訂閱我的頻道:https://goo.gl/nPhYPV
Facebook粉絲團:https://goo.gl/HBirms
Twitch實況:https://goo.gl/g66Wje
魔血透視鏡 在 小屁的奇幻旅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其實還有夾雜少許的幸運箱XD
幻想箱每日都開7X箱,結果都一樣,只能再接再厲
哈汀石榴石跟上次一樣空氣一堆,比較好的是有綠綠的鋼鐵盾
混沌箱聊天室觀眾大多都開到紅武防祝武防.....QQQQQQ
閃亮箱活動至今已開20箱,全幣收尾。
謝謝收看~
喜歡我的影片記得訂閱我的頻道喔!
魔血透視鏡 在 派偉俊 Patrick Brasc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訂閱派偉俊Patrick Brasca YouTube頻道 : http://goo.gl/QEAHYB
派偉俊全新EDM創作收服你的耳朵
超人氣動漫《王牌御史》真人版影視系列主題曲
【敵人是誰】12/12 熱血強勢來襲
繼動畫電影《功夫熊貓3》全球主題曲【Try】後,派偉俊再度受邀為人氣動漫量身訂做主題曲--【敵人是誰】,【敵人是誰】這首歌是由小派與歌詞鬼才方文山老師聯手打造,也是超人氣動漫《王牌御史》真人版影視系列的指定主題曲,更是為了《王牌御史》真人版影視系列量身打造。由於《王牌御史》是一部非常有動感、青春熱血、爆笑幽默的玄幻動漫,小派決定用他擅長的EDM曲風來創作這首歌,歌曲的強勁節奏就如打更人的鎮魂鑼,強烈的音頻衝擊著你的耳膜,企圖讓聽眾及漫迷們陷入一陣瘋狂!
【敵人是誰】MV 派偉俊再度挑戰體能極限
首次跟知名舞團「夜鶯」合作 零下四度跳舞不停歇
【敵人是誰】MV以舞蹈為主,小派更飛到北京跟擅長cosplay的二次元舞團「夜鶯」合作拍攝這首MV。為了製造黑白世界切換的震撼效果,導演讓小派及一群舞者從早上七點就開始準備,接著在零下四度的片場裡跳了近12小時的舞蹈!雖然跳了一整天的舞,但小派一點倦意都沒有,還不斷在鏡頭前擺出帥氣pose,讓現場的姊姊們都害羞起來並大讚小派青春體力無極限!
【敵人是誰 Who’s The Enemy】 (《王牌御史》主題曲)
演唱: 派偉俊
曲: 派偉俊
詞: 方文山
是與非 兩個世界 善惡對決 從不妥協
這和平 我來悍衛 誰叫我們 是超人類
夜部 超能力 的人物 玄幻般 的武術
走上了 去呵護 通天合晶 的路
在關鍵 的時刻 預知夢 靈氣者
憑直覺 透視穿越 敵人是誰 Ya Ya Ya
消滅 那些非人類 Ya Ya Ya
狩獵 在都市叢林的魔界 Ya Ya Ya
摧毀 妖怪不嫌累 Ya Ya Ya Ya Ya
敵人是誰
誰被誰 圍捕狩獵 喪屍侵略 愛被威脅
超熱血 王牌御史 看我演出 拯救城市
夜部 我散仙 的葫蘆 收進來 包你哭
仙門裡 的法術 還有百萬 靈符
打更人 鎮魂鑼 你說的 就是我
定時錘 定幾條街 敵人是誰 Ya Ya Ya
消滅 那些非人類 Ya Ya Ya
狩獵 學院裡邪惡的一切 Ya Ya Ya
摧毀 黯黑的邊界 Ya Ya Ya Ya Ya
敵人是誰
敵人是誰 Ya Ya Ya
消滅 那些非人類 Ya Ya Ya
狩獵 在都市叢林的魔界 Ya Ya Ya
摧毀 妖怪不嫌累 Ya Ya Ya Ya Ya
敵人是誰 Ya Ya Ya
消滅 那些非人類 Ya Ya Ya
狩獵 學院裡邪惡的一切 Ya Ya Ya
摧毀 黯黑的邊界 Ya Ya Ya Ya Ya
敵人是誰
◆「敵人是誰 Who’s The Enemy」單曲 下載/試聽 Download/Streaming ◆
↬ iTunes: https://goo.gl/TRWJEH
↬ KKBOX: https://goo.gl/4ZcMFF
↬ fridayOmusic: https://goo.gl/RMGQY9
↬ mymusic: https://goo.gl/4mHFc7
↬ QQ音樂: https://goo.gl/Scboum
↬ Spotify: https://goo.gl/mOx9sy
派偉俊 Patrick Brasca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patrickbrasca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atrickbrasca
Weibo http://www.weibo.com/patrickbrasca
JVR Music
Official Website http://www.jvrmusic.com
Lyric MV https://goo.gl/JjelVn
#派偉俊 #patrickbrasca #敵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