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高中生開學囉!
從小學四年級來到宜蘭頭城、就讀人文實驗國中小,開始了「沒有課本、沒有考試、沒有分數」的體制外教育,兒子歷經了六年很不一樣的教育歷程。
從沒有排課、一整天晃蕩不知道該做什麼;到整個月風雨無阻的環島騎腳踏車;再到完全自主安排的行動學習;甚至學校挨告一度搖搖欲墜......青青最終決定給自己一個挑戰:考北北基會考、回台北就讀體制內的高中。
剛開始我聽到他決定這樣做的時候,並不是十分贊同。一方面我覺得即便不選擇自學,還是可以唸宜蘭高中或是羅東高中,不必硬擠台北的學校;二方面我覺得他這麼晚才準備課業,很難有勝算。
不過,既然他決定了,我也沒說什麼,只告訴他,讀教科書十分枯燥辛苦,要有心理準備。於是,他國三那年的八月,從行動學習組轉入人文的會考班,開始準備考試。
人文的學科教授和一般學校方式不同,當然應考比較吃虧一點,因此他從國一起每週便和姐姐共請一位家教,週六下午上2小時的數理課。除此之外頭城還有一位外國老師,也是每週兩小時帶他和同學一起玩玩英文桌遊、讀讀英文小說。其他,就沒有補習任何課程了。
開始準備會考之後,青青發現自己因為缺乏練習,和體制內學生的數理程度差距太大,連九九乘法表都背不完全;因此跟我提出要去補習班補習。於是,從去年八月起,他週六下午到晚上,去補了數理化和社會科,國文、英文則自己準備。
說實話,一開始他連去補習班聽課都還是有困難。於是,我在家幫忙他先預習內容,重學國一國二的數學、物理;開學之後補習班教新的,他才漸漸跟上進度。因此,後來會考時他的數學、自然稍弱,分別只有B、B+。
至於國文、英文、社會,他因為喜歡閱讀,所以並不太差。我鼓勵他閱讀「吳姐姐講歷史故事」「中國哲學故事」還有金庸武俠小說,既充實歷史又涉獵文學;後來他國文、社會分別考出A++、A的成績;英文則差一題A,聽力全對,只差文法。
說來好笑,因為體制外沒有回家作業,他很少寫國字,一篇作文寫下來,一行有一半的字都不會寫。不過,因為平日閱讀量大,我就讓他參加我旗下老師的班,(容我廣告一下:https://annasu0630.pixnet.net/blog/post/35516500-2019)每週練習一篇作文下來,幾個月也就追上來了,最後寫作得到四級分,也算過關。
值得一提的是,補習班的數學老師對他印象深刻,還來宜蘭參加他的畢業發表;寫作班老師也打給我說:「他很有趣,當有同學在作文中質疑讀書、考試的意義時,他下課還特別等在門外,推薦那位同學去看《雜學校》展覽,告訴對方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教育體制。」
這八個月,他自己讀書,我從不催促他,也從未在意他的成績。只是提醒他要把錯誤弄懂,不要「浪費時間考試」。有時看他做題目很辛苦,晚上我也會陪著他和隔壁鄰居的孩子一起唸書。他倒還安慰我:「媽,我覺得學科內容還蠻有趣的,不算太辛苦。」
這半年準備考試期間,後來成為我家最歡樂的時光,他通常下課回來會睡到晚餐時間,然後吃完飯我們再一起研究各科考題、煮宵夜、查谷歌,從八、九點唸到半夜,其樂融融。
會考成績出爐之後,我們還算滿意,悠哉了一陣,殊不知差點栽在「志工成績」上!原來各縣市志工服務算法不同,我們因為國三才準備要回體制,國一、國二雖然做了比平常體制內學生更多的社會服務,卻都沒有「登記」。而學校和我也搞不太懂北北基的志工算法,差一點就因此少了十分!經過一番周折才終於補送成績、嚇得我差點心臟病發!倒是青青當時卻無所謂,他挺看得開:「反正我也不算太用功,學校差一點也沒關係。」
(唉,這「志工成績」在台北根本形同虛設,大家都一樣是學校安排得好好的「基礎分數」,一點意義都沒有。)
放榜了,讀書八個月的青青以22.6的成績,如願進了離台北家最近的南湖高中,上學只要20分鐘。我們並沒有如同當時某些酸民網友所說的:「反正最後都會送出國.....」、「教導孩子逃避考試」,反而真正實現了自主學習的力量。
開學之後,我去聽108課綱解說,微笑的發現,現在強調的選課方式、自主學習、品格教養,都是人文一直在做的事。而青青在暑假也自行參加了許多論壇活動、協助我帶隊,過得十分充實。
附帶一提,我家姐姐今年也以泰北高中全校第四高分的統測成績,如願申請進入她心目中的第一志願:世新大學的「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系」,開展了人生下一章。
誰說體制內外無法順利接軌?
誰說高職學生就考不上大學?
誰說實驗教育一定只能送出國?
我非常感謝現在改變的考試方式,它讓學生有更多選擇;我也感謝人文,它讓我們一家有了不一樣的人生。
高餐統測分數 在 加零他正站在電線桿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突然回憶錄】
明天就是高職的統測大考了
去年的我在確定自己的第一志願學校後
用著一般一般的態度去讀書
大概就是跟著學校安排,然後禮拜日約同學出來自習
(而且自習後有時還會跑去逛模型店)
統測結果出來,我的學科考的比我想像中理想
但我最自信的專二卻TM的考在平均值之下
幹。
專二分數乘兩倍耶。
不過那不是這次貼文要講的重點拉
我考統測的時候其實心情還滿輕鬆的
大概就是「終於到了這一天」的想法
連統測考完的當下都有點不敢相信已經結束
面對接下來的作品集地獄
還有未知的面試都覺得好像可以好好享受
既然已經走到這一步,就用著自己的步調去應考
早點睡覺、早到考場、
睡個午覺、午餐七分飽
帶件外套因為考場冷爆
把平常最強的自己發揮出來吧!
#因為你以後八成不會再用腦袋了只會更笨。
(順便一提附圖是當時學校的考試練習,A4花費70分鐘)
繼續趕影片//
高餐統測分數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上架囉!】《誰說分數不重要?體制內教育求生術,幫孩子找到分數背後的自己》
我把這本書獻給在體制內求學的家長學生們,
特別是小學高年級以上,開始思考、適應中學教育者。
但,這到底是不是一本要大家拚成績考高分的八股書呢?
如我的自序所言:【從殘酷的分數談起,但光談分數顯然不夠】
我絕對會務實的大談分數這件事,但面對既定的教改路線,一定要談更多。
首先分享新書自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序】
隨著孩子日漸長大,我覺得親子書寫得差不多了,常常捫心自問,我是否依然真誠書寫?我還要繼續寫親子議題嗎?
看著孩子在體制內一路求學,從自由探索快樂天真的小學進入課業繁重、競爭壓力激烈的體制中學,我真心覺得還欠了讀者一個主題,我需要給讀者們交待,於是繼續在親職書上做我認為必要的耕耘。
到底是什麼主題呢?
.
國中會考才考完,孩子便回來轉述,班上有一位非常用功但卻沒有補習的孩子突然在午休時痛哭流涕,因為她才對了一兩科的答案,就發現情勢不太妙。小學畢業時曾拿到校長獎、對自己的課業一直抱著一定期許的她,難掩心中的不平,悔恨地歎道:「難道我不補習錯了嗎?」
她的嘆息也曾經是我和孩子們的疑惑,一路陪著三個小子在體制內摸索,我的回答是:「不補習當然沒有錯,但是在體制內求學,若能清楚自己的弱項與需要,務實的尋求資源、善用資源,讓自己生存得更好、留下更少的遺憾,或許更接近正確!」
.
因為:
口口聲聲強調的「免試」根本不存在!無論在體制內或體制外,幾乎每一個國中生都要面對「會考」,而且在多數區域,「會考成績」就是升學評比的關鍵;而升大學的「考試制度」也從未消失過,沒人能躲過學測、統測的無情評判。
更因為:
考壞了,孩子自己絕對不會沒有感覺,因為最終得靠著分數來填寫志願的孩子會發現,「分數不重要」是一句美麗的謊言。
難道,寫了這麼多本親子書的我要來個大轉彎,鼓吹大家走回「為分數學習」的復辟老路?
當然不!
.
在大考迫近的那幾段日子,我日日看著兒子伏在案前苦讀,一日甚於一日,隨著時鐘上的指針不斷挪移,做媽媽的愈加心疼與不捨。有一日,指針竟來到了午夜十二點四十分,我終於忍無可忍,從心疼轉成了生氣,立即上前強制關燈,沒想到兒子怒吼:「我就是還沒複習完啊,不然你要來幫我念嗎?」
頓時,空氣凝結,時空錯置,我似乎回到了三十多年前,一樣悄然的夜晚、斗室裡一樣滿滿的焦慮、一樣堆砌如山的參考書與筆記,我,把來硬關檯燈的媽媽的手用力推開!
.
沒錯,從過去「拒絕聯考的小子」到現在崎嶇難行的「教改之路」,即便大家前仆後繼地罵了幾十年、考試的名稱換了又換、成績的計算稀奇古怪,升學主義仍陷在借屍還魂的輪迴裡。
你要問我,難道未來真沒有翻轉的可能?我只能說,只要考試制度存在,無論怎麼設計,種種為分數競備的現象就不可能消失。未來,誰能保證孩子的孩子不再會是伏在案前的苦主?
.
在體制內求學,既沒有資源遠走高飛、也沒有條件做其他選擇,一張開眼睛,孩子們可得面對撲面而來的大考小考,升學壓力既然是不變的存在,那麼不斷地在「怨念迴圈」裡謾罵,最終也只會化為三聲無奈,然後呢?
於是我告訴孩子們,媽媽不想陪著你們爽罵制度,因為沒有意義,媽媽要做的是比你們先勇敢起來,陪著你們務實面對體制內的種種殘酷磨練與考驗;在升學的重壓之下,另一種極端的聲音---「分數不能決定一切」、「讀書不能保證成功」等,不斷勾起我們對於「成功」的另一種想像,但是我希望孩子們能反思更實際的問題:「分數可以決定什麼?」、「不讀書又該如何保證成功?」
.
前幾天因朋友推薦而到一家烤肉飯光顧,在35度的高溫下,兩個帥氣有型的年輕人揮汗如雨,不斷在炭烤箱上夾肉、塗醬、翻肉,一下子盛飯裝菜,一下子收錢送餐,手忙腳亂,如豆大汗珠不斷滑落,
我於是好奇地問兩個年輕老闆是不是主修餐飲,兩人回答不是,只是因為年少不愛讀書,到處打工,所以學會了這套烤肉飯技術,但因為打零工賺不了錢,所以試著自行開店。年輕帥哥自我陶侃:「就是以前不愛讀書嘛,所以現在這麼辛苦,我們也只能更加倍的努力囉!」
.
是的,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想要殺出自己的一條生路,如同年輕老闆的現身說法:可以不讀書,但是不能不學習、不能不努力,而且得更加倍的學習與努力!
因此,我不打算鼓勵孩子不想讀書就不要讀書,而是認清自己學生的本務,盡自己的所能,認真學習,務實的面對考驗,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裝備好自己。
而我家小子和大部分的孩子一般,都屬「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獲,甚至有時根本沒有收穫」的「地才型」,但一路走來,我終於清楚,再優秀的孩子都有極限,孩子不可能科科得心應手、次次考試順心如意,因此,和孩子一起學會正確看待分數的意義,和分數和平相處,我認為是在體制內適切生存的第一步。
.
要孩子把試考好沒什麼不對,但逼著孩子一路衝高分很可能變成爸媽唯一會做的事情,然而,要讓孩子能保持恆常的自信、從容面對競爭,更得不斷幫助他們摸索自己、了解自己、看到分數背後真正的自己,懂得善用自己,因為,「拚高分、進名校」不是學習的終點,而是成為一個被善用且好用的人!
因此,我告訴孩子,考得好毋須自大,考不好更毋須自卑,真正的本事,不是以自己的學校為榮,而是學校未來能以你為榮!
走筆至此,相信讀者已經理解這本書絕非要鼓吹大家走回封建老路,而是在「考試的老路始終沒有真正出路」的現實中,
.
我想為辛苦陪伴孩子的父母們加油打氣,
我想為經常因孩子成績而焦慮的爸媽們減壓,
我想為父母找到激勵孩子用功讀書的具體方法,
我想為書讀不好、試考不好的孩子及其父母在體制內找到安身立命之道,
我更想和爸媽們一起以正確的心態,務實面對體制內的種種扭曲現象:
孩子考試考壞了怎麼辦?要不要補習?該補多少習?該不該讀私校?要不要陪孩子讀書?要陪到幾歲?孩子該怎麼面對考試?該考幾分?該不該發獎金?該不該公開成績單?該如何激勵孩子發憤用功……
.
在一片翻轉教育、改革教育的聲浪中,這些問題似乎八股又不討喜,愈討論愈覺得教改黯淡無光,但是孩子在體制內的父母都非常清楚,以上都是他們最迫切想釐清的首要難題,在我陸續陪伴孩子走過升學之路後,我更確定這些主題非寫不可,不寫,就虧欠了一路支持的讀者。
此外,在面對史上變動最劇烈的教改—108課綱,光談分數顯然不夠!這本書雖從分數談起,但若最後沒把爸媽們的視野帶到分數之外,我仍然虧欠讀者朋友們!
讓我們拿出勇氣,先從殘酷的分數現實談起吧!
【歡迎分享給需要的朋友】
博客來: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9220
金石堂:
https://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
誠品: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
三民: http://www.sanmin.com.tw/Product/index/006393596
TAAZE 讀冊生活: https://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8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