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生活不是花著大把鈔票創造出來的,但是是你花的每一分錢都知道它值不值得、有沒有創造出那些讓你回想起來會心一笑的生活片花。
-
年紀越來越大,越記不清楚那些值得記起的細節,於是開始隨手拍下一秒又一秒的小影片,串起生活中那些想要記住的小事。
依照影片順序:
在高雄住的飯店鶴公寓 @hokhouse 非常簡單但有品味的設計旅店,很照顧環境的同時也有顧好品質的細節;
樓下的龜時間 @gooodtime_kh 鯖魚三明治意外好吃(因為醬很讚);
在裡面發現一本極度合我胃口的旅遊指南叫做 挑剔指南 @goodeyetaiwan (質感嬉皮好去處);
在高雄最喜歡的咖啡廳是銀座聚場 @takaoginza.38 ,喜歡的咖啡廳永遠是 人 大於 咖啡 大於 空間 大於 甜點;
到了一間非常接地氣的居酒屋 路地食事処 @rojishokujidokoro ,隔夜咖喱飯說是靈感來自深夜食堂,冷咖喱配上熱飯;
大家推薦要去的酒吧 無聲的所在 @voiceover158 有一杯甜洋蔥的調酒是我的菜;
吃完鴨肉珍在等計程車的時候順手買的茶味霜淇淋 @shanmingteashop1946 到今天都還念念不忘;
走了一個多小時才遇到有座位可以坐著工作的咖啡廳 共生 @symbiosis_cafe 這個位子的景看了很療癒;
到高雄是為了體驗餐廳 Liberte @liberte_taiwan,過程很像在圖書館用餐,非常安靜,酥皮老母雞湯的酥皮會升天。
(台南的小影片感覺都會是喝醉的狀態🤣)
-
Good life isn’t built up from money, but from every cent you spent you’d know the value.
-
#HxxAinKaohsiung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Jerry Ts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想讓買農地變得輕鬆一點。為什麼要買農地沒辦法像買房子這麼簡單? 於是我們推動了空拍農地這個理念,讓想賣農地的採用空拍機去拍攝,集合到田中央這個網站上,讓全台消費者在家就能買到自己想要的農地! 田中央 https://www.2farm.com.tw/ 高雄市路竹區中山路1100-1號 聯絡電...
「高雄 魚 菜 共生」的推薦目錄:
- 關於高雄 魚 菜 共生 在 Hxx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高雄 魚 菜 共生 在 Mr.R 鳥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高雄 魚 菜 共生 在 江佩津 PeiChin Chi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高雄 魚 菜 共生 在 Jerry Ts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高雄 魚 菜 共生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高雄 魚 菜 共生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高雄 魚 菜 共生 在 高雄市魚菜共生推廣協會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高雄 魚 菜 共生 在 魚菜共生高雄 - YouTube 的評價
高雄 魚 菜 共生 在 Mr.R 鳥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7.31
前幾天帶徒弟, 以及一位版友與朋友們的愛心
一同前往高雄障礙收容機構- 匠愛家園
這裡環境是不錯的! 這麼多年來去探訪過全台許多機構
這算是少數有著自給自足能力的機構...也像個小農場一般
養著兩隻羊, 幾隻鵝, 還有魚菜共生池與羅勒溫室...
還有個福利社賣一些手工蛋捲,冰棒,XO醬,洗碗精...等等
此次去探望, 順便也看了手做商品
個人而言, 基本是架上能看到的每一種商品全買了
另外我個人購買許多手工蛋捲, 分發之餘...
特別保留一箱給版友抽獎 (如最後一張圖)
因為我個人並不是很擅長搞社群版, 除了發文跟閒聊以外
基本上...什麼功能都沒在用, 徵求一下有沒有人知道如何簡易抽獎的?
高雄 魚 菜 共生 在 江佩津 PeiChin Chi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漂流的島嶼〉
◎江佩津
(2021.01.27 / 自由副刊)
想來你實在太天真了,你原本以為會在此處覓得討海的人,但原來隨著歷史的斷裂後,海就不再那樣貼近了,而是每個人都是一座島嶼,不斷在海流間漂動,然後甘願、或不甘願地與哪一塊土地成為了陸連島,那些仍是島嶼的人則是未聞他們的音信,也許這正合他們的意。
島嶼承接著來到此處的人,也目送許多的離開,從數百年前即是如此。
「回馬祖」
「回台灣」
你羨慕著那些可以說著自己將要回返哪裡的人,北漂南返、南漂北返,之於你已經是一些不想回憶的事物,每一個動詞都訴說著深層的意志,你想去哪?你想回哪?每一座島嶼,又在告訴你什麼樣的故事?
島嶼1號
她從一個澳口到另一個澳口,然後就待著不走了。
北邊的復興,到南邊的津沙,嫁過來五十多年。其他人都四散到其他澳口,甚或是另一座島嶼,桃園八德、高雄左營,而她始終在這裡,迎接回來又離開的兒女。
「今年天氣很好,都沒有下雨。」她說,「不下雨不好,我們這裡沒有水吃,沒有下雨很熱。」
十幾歲她就嫁了過來,與二十多歲、媒人介紹相親認識的他,一起開店開了五十多年,釀酒、吃食、浴室、養豬、賣魚,什麼都做,從早到晚都在做事,只是身體一個倒下,什麼都不能做了。
另一座島嶼上一棟一棟房子,那座島嶼喚做台灣,都是家中女性在工廠一個一個做出來的,能有落腳之地或許都該感謝她們。
坐在已然歇息的雜貨店裡,她依舊支持在這。
島嶼2號
十六歲的他搭上那班駛往基隆的航班,在那裡會有接應他的親戚,也必須要有他們做為擔保,他才能順利取得離開的船票。
而他是非離開不可的。
在此之前,他還記得,餐桌上擺放的是米飯,但是是那陳舊的米、有石頭與米蟲,甚是舒服地與那些舊米共生,配菜是一只酸梅,就算這樣就已經足夠腹飽。
「我想你們大概不會相信吧。」
有人報告船班的時間,他必須從這裡出發,搖搖晃晃,他幸運抵達目的地,據說有人則是一覺醒來,抵達島嶼的南方再南方。與島嶼發展時間線貼合的他跟上了十大建設的開始,然後他學到各種技術,水電、鍋爐、焊接,一段一段鐵就這樣接出了抵達原生島嶼的路途,帶著所有的工具,回來落腳,只是早先砌好的房早已倒塌,父母也早已離開,橫亙在十數年之間的不只是時間。
他焊起自己的房,一方天地,他擁有自己的這座島嶼。
島嶼3號
那班船落腳在樹林。
她在日本人開的紡織工廠裡、自己住的地方,不停歇地戳刺著那些柔軟的毛料與線頭,只要完成一件,就能收穫一件的工錢,一點一滴地她掙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她笑說,要是早知道台北那城會這樣繁榮,就多買幾戶房子,天母、東區,過去因為常犯水災,而覺得不能買,如今都已是自己無法企及的地方。
「還好還好,至少還有買一戶。」
那是一處可以安放她與子女的處所,是從她掏開的棉花芯、毛草裡所搭建出來的屋瓦形狀。
島嶼4號
他與別人的方向不同,而是自那座較大的島駛來這座小島,散落在閩江口,很多時候人們都幾乎遺忘的島嶼。
他們或許也想被忘記。
一對夫妻帶著一對兒子,一家四口,來到這裡工作,竟也就這樣待下了,吃住什麼都不用,就也這樣過去了二十年。
「在台北,賺的錢都不夠花。」
父親教給他們的技能,成為他們賺錢的工具,而父親也是自己習來這樣的技能,學一學看一看摸一摸就會了。
「我們就是口袋空空。」
努力賺。他說。年輕人不太喜歡做這種。
喜歡做這個嗎?
沒有啊,就是為了錢。
島嶼5號
她曾經在另一座島嶼上,工作十年。
在不同的城市中往來,她落腳那個繁榮的城市。
「妳猜猜,我一個月賺多少錢?」
大抵上就是個兩、三萬吧。
她輕笑。
「要是有三字頭,對我來說就再好不過了。」
她會了美容,就到店裡替客人按摩、護膚。她說公司特別愛用沒經驗的人,因為可以讓她們像一張白紙,從頭教起,不會有任何懷疑,連推銷公司產品都會特別賣力。
「我是不太喜歡推銷,所以業績獎金不常拿到。」
只是兩萬多塊的薪水,她付完水電房租也就一萬塊去了,她笑說自己是月光族,外面三餐吃東西、生活費扣一扣,還真的一點都沒剩下,花費最多的部分常是些化妝品,公司要求她們還得好好打扮、眉筆唇膏粉底液日日消耗,還有鞋子,因為每天都得踮腳、用力按下客人的肌肉,也不被允許穿球鞋,得穿黑色的淑女鞋,不消多久鞋就會裂開,一雙三百塊的鞋,久而久之也是令她頭疼的花費。
要是運氣好,有些剩下的薪水,就拿去看場電影罷。
十年過去,母親驚訝她竟然沒存一毛錢,因此她就被揪回這座島嶼,在這居家的客廳裡,繼續她的生活。在她替客人修甲時,父親坐在她身後,唏哩呼嚕地吃完了自己煮成的餛飩湯做為午餐。
「還以為他在吃布丁呢,這聲音。」
她笑了笑,繼續拿起銼刀,磨圓眼前的指甲。
島嶼6號
她知道當防空警報響起時,必須要躲進去防空洞,那個潮濕、黑暗的地方,卻被教導是安全的,若是在學校裡就好辦多了,大家一起下到學校的地下室,在混雜汗味與各種氣味的空間裡,等待一切結束。
她知道當有人上門時,得要去抽屜中拿出戶口名簿,用紙本記錄了這個家的人數、出生年月日,以及彼此之間的關係,很多時候她會忘記放在哪裡,可能是抽屜、或是衣櫃深處的一個包裡,放著小黃卡以及具有塑膠封膜的戶口名簿。
而在另一座島嶼上,這個記憶是更加切身,而她也是聽人轉述的,或是從紙頁上看見這樣的生活。
她有些熟悉的記憶在這裡頭。
她曾來過這裡。
浪總是靠得這樣近。
都是適合走路的天氣。在北竿島上,從芹壁一路沿著北竿大道經過坂里,然後到白沙港,身體經歷了一萬步,最後在候船室抓著船票,儘管是停泊的港口,又將到漂浪的海上、那座喚做南竿的島,卻感覺安心。
身為一個容易緊張的人,總是害怕錯過些什麼,錯過船班、錯過飛機,有這麼多的害怕。第一次在港口等船時是揉合了焦躁,第二次則是多了些餘裕,島總是在那,船也是。你習慣了那些風景,那些風景也慣習了你。
https://ent.ltn.com.tw/news/paper/1428104
自由副刊
高雄 魚 菜 共生 在 Jerry Ts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們想讓買農地變得輕鬆一點。為什麼要買農地沒辦法像買房子這麼簡單?
於是我們推動了空拍農地這個理念,讓想賣農地的採用空拍機去拍攝,集合到田中央這個網站上,讓全台消費者在家就能買到自己想要的農地!
田中央
https://www.2farm.com.tw/
高雄市路竹區中山路1100-1號
聯絡電話 :07-6970563
Licence:
You’re free to use this song in any of your videos, but you must include the following in your video description (Copy & Paste):
Song: Niya - A Bloom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Video Link: https://youtu.be/UMzcTI4aeZ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Me1eQ29O4M/hqdefault.jpg)
高雄 魚 菜 共生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魚菜共生自學指南:從居家觀賞、自給自足、社區教育到工廠生產,建立綠色永續的現代耕養系統」介紹
專訪作者:吳瑞梹 (Paul Wu)
內容簡介:
必修原理,自學建構。一本書讀懂魚菜共生。
「一個建構完善的魚菜共生系統,幾乎不需要排放廢水,僅需補充因自然蒸發、水沫飛濺等因素所造成的水分減少即可。」
利用魚與菜的共同養殖來達到環境友善、永續與良好收獲的技術,其實是一種古老的農法。人口過度增加,糧食需求上升而造成環境問題的今日,這類「耕養並施」的技術又重新受到重視。魚菜共生的實際施作規模可大可小,難度可高可低,端看施作者的目的和需求。然而,相關的先備知識一旦建立,對於系統運作的成功與否掌握程度便能大大提升,這本書就是要給讀者這些知識。
★誰需要這本書?
.我想要自行建立魚菜共生系統。
.我想要在家種菜、養魚,或透過動手施作系統與家人共同學習生態循環。
.我想要了解友善環境農法。
.我已建立魚菜共生系統,但想要學習更多背景知識。
.我喜愛水族或園藝,並想學習延伸技術。
「建立魚菜共生系統來進行生產,無不是為了藉由生產安全的食物,來改善自己與他人的身體健康,同時顧及環境的永續性。」
想學習魚菜共生技術的讀者,這本書將會是絕佳的啟蒙與打底,有興趣了解魚菜共生為何的讀者,也能從中得到正確的觀念以及其涉及的相關領域;喜愛水族、園藝,或是熱愛挑戰DIY的讀者,魚菜共生也是值得學習的延伸學科。本書作者吳瑞梹為臺灣大學生命科學博士,專長為環境生態學、水產養殖等,因擔任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天空農場」的技術顧問,負責魚菜共生與水耕栽培等系統的設立、維護與推廣工作,而對魚菜共生系統展開深入研究。現代化魚菜共生系統,可以發展成桌上型療癒造景、家庭小菜園、社區示範農園,更可以是穩定生產漁產品及農產品以獲利的企業模式;無論規模如何,基礎觀念都是一樣的。從系統的運作概念、硬體認識、系統設計,以至於水質、魚的養殖、菜的種植,到規劃、管理,其中所有施作者該知道的生物、物理、化學常識,作者皆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一一講述,並佐以大量說明圖表、照片,書末更附實用專有名詞解釋,滿足讀者查閱、找延伸資料的需求。
作者簡介:吳瑞梹
臺灣大學生命科學博士,學術專長為環境生態學、水產養殖、毒理學等,並曾先後任職於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臺灣大學等單位。2013至2014年間,作者曾擔任台北花博公園天空農場的技術顧問,負責魚菜共生與水耕栽培等系統的設立、維護與推廣工作,近年並常受邀至各個機關學校團體講授相關課程,推廣無毒生產的觀念。著有《卵生鱂魚的飼育與賞析》、《坦干依喀湖的亮麗鯛》、《展示級鬥魚的魅力》等多本水族生物的相關書籍。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59bJxThH7w/hqdefault.jpg)
高雄 魚 菜 共生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親子玩水族:生物觀察,生命教育,親子共作,適合大人小孩一起飼養的53種水族寵物」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吳瑞梹 (Paul Wu)
內容簡介:
★3~10歲親子共讀,11歲以上自主閱讀★
想養寵物,但遲遲不敢開始?
水族動物形態美麗且獨特,只要懂得牠們的基本生存條件和需求,任何人都能成功飼養,是能適應大部分環境的可愛寵物。在本書中,水族專家、生命科學博士吳瑞梹以簡明的圖文,面面俱到地傳授飼養水族的必備知識,包括水生動物的各式習性和特色,飼養成功的重點和硬體條件,讓老師和家長可以藉由本書的指引,與孩子一同觀察、學習寶貴的生物知識與珍惜生命的態度。
「很多住在都會的孩子沒有接觸過真正的大自然,一到了真正的野地中又不知道如何觀察與理解環境及其中的生物。但若只去動物園也只能觀望,便無法瞭解何謂親手照養與觀察動物習性。這時候街上林立的水族館反而成為都會孩子接觸貓狗以外芸芸眾生的絕佳機會。這些小動物並不應該只是商品,不只是撫慰人心的萌物。這本書正是為了這樣的孩子與父母書寫,讓這些小動物不只被養活,也能過得好;讓孩子不只得到樂趣,也養成負責、細心與同理心。」──顏聖紘︱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本書介紹的水族類寵物共同特色為:
.飼養條件門檻低,硬體、飼料準備簡單。
.體型適中,容易觀察。
.外形與行為多樣化,生物學知識豐富。
.取得容易,市場價格親切。
多彩多姿的水中生物,各個都有奇特本領,從飼養的過程中,孩子能學會同理心、尊重生命,以及主動學習、負責任的觀念。水螅有祕密武器,渦蟲有不死之身,鬥魚爸爸一定先有房才結婚,慈鯛爸爸和媽媽不但是恩愛夫妻也是模範父母,有的魚卵能像種子一樣保存,遇水則發……。多樣好玩的水生動物行為,讓大人小孩都能驚豔於大自然的奧妙,是想入門水族的新手,或想與孩子一起開始飼養動物時的父母最佳的實用指南,也很適合作為中、低年級的生物課程的輔助教材。
.暢銷書《魚菜共生自學指南》作者寫給大人與孩子的水族學習指南。
.53種水生動物加上延伸品系,從魚、蝦、螺到蛙、龜、蠑螈一次全覽。
.飼養技巧、觀察方法和生命、衛生教育面面俱到,協助老師及家長建立孩子全方位的科學觀。
.清晰美麗的水族攝影,正確辨識動物外型特色與行為表現。
.附趣味學習單,增進學習效果。
作者簡介:吳瑞梹
臺灣大學生命科學博士,專長為水生生物學、環境生態學、水產養殖學等。曾任職於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臺灣大學等多所學術研究單位。具有數十年的水族生物飼養觀察經驗,長期參與水族攝影、出版與推廣的工作,並曾受邀至多所學校社團與年度觀賞魚博覽會中進行演講,分享經驗。作者創作無數水族圖文,散見於國內各大水族出版刊之中;並著有《魚菜共生自學指南》、《燈魚圖典》、《坦干依喀湖的亮麗鯛》等多本書籍。
相關著作:《【行動顯微體驗版】親子玩水族:生物觀察,生命教育,親子共作,適合大人小孩一起飼養的53種水族寵物》《魚菜共生自學指南──從居家觀賞、自給自足、社區教育到工廠生產,建立綠色永續的現代耕養系統》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Ae-xccHISU/hqdefault.jpg)
高雄 魚 菜 共生 在 魚菜共生高雄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Aquaponics Kaohsiung 魚菜共生高雄-魚兒魚兒水中游. 1.6K views7 years ago. 1:49 Now playing · Aquaponics Kaohsiung 魚菜共生高雄- 虹吸系統. ... <看更多>
高雄 魚 菜 共生 在 高雄市魚菜共生推廣協會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高雄 市魚菜共生推廣協會宗旨:以推廣生態教育、環境保護、解決社會問題及食農安全健康為目標!! 主軸: 1. 推廣魚菜共生耕法,達到節約水資源、友善環境、守護食品安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