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師!我爸爸前幾天不是還能跟我聊天說笑,怎麼現在語無倫次,還被綁起來了,怎麼辦!是不是病情加重了』您心中一定常有這些疑問,這種情形就叫做是『加護病房症候群』[1]。
《加護病房症候群(ICU Syndrome , ICU症候群)比你想得更常見、更危險》:新冠肺炎不止要關注患者身體狀況,身心情緒也要留意,台北慈濟醫院就驚傳染疫者全裸跑出病房,但自己卻渾然不知,對這種患者本身無意識但舉止脫序的行徑,醫學稱之「加護病房症候群(ICU Syndrome)」,且在臨床上並不算罕見。
■加護病房症候群發生率不低
據台北慈濟醫院新聞稿表示,近日有一名出現呼吸喘促、咳嗽帶痰的患者到急診篩檢,當時發現他血氧量偏低,且肺部X光片顯示已有浸潤情形,隔天安排入住加護病房插管治療,接著再轉往專責病房。期間,病患卻出現脫光衣物、奔出病房的狀況,且事後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過這件事。
對此,「台北慈濟醫院急重症管理中心」吳燿光主任指出,患者經身心科醫師確診後,為加護病房症候群,而事實上有這類型相似症狀的病人,在專責病房裡就有好幾個。也就是說在臨床上並不算特殊情況,但也會增加原本就繁忙的醫護,所需要付出的心力。
■太多不確定性,患者易恐慌
新冠肺炎不僅會造成肺部急性的病變及身體損傷,在心理上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尤其疫情期間,染疫者一旦確診後,多需要在短時間內立刻進行隔離。
根據「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陳益乾主任的說法,隔離就是與外界斷連的狀態,無法與人面對面溝通、資訊取得也不容易,患者面臨的未必只有病情的不確定性,還包括生活習慣、人際連結的劇變。
此外,有些患者需要住進陌生的環境,如症狀較重的患者會被安排住進加護病房,但無法自由活動、封閉的空間,以及時間感的淡忘,都加深了病患的無助感,也是「加護病房症候群」發生的原因之一。
當患者的身心壓力無法承受或藥物的作用下,就有可能引起「譫妄」和「記憶斷片」等問題。陳益乾主任表示,「譫妄症」會促使大腦功能急速失調,因而有混亂、無意識的反應,且導致患者的病況不穩定。
■「加護病房症候群」也會有死亡風險,協助認知重建、關心是額外解方:有研究指出,加護病房患者發生「譫妄」的機率約22.4%至81.7%,而有接上呼吸器的患者更高達8成,多數為年紀65歲以上的年長者。譫妄症的問題如果沒有得到妥善的處理,會延長病患治療的時間,甚至是死亡的風險[2]。
■「加護病房症候群(ICU Syndrome),ICU症候群」是什麼?醫:身心健康的人也會發生;急性精神混亂又稱為ICU症候群,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說明,由於住進加護病房通常已是嚴重疾病,如肺炎、腦部外科術後等,因為單調且封閉的環境,加上可能服用止痛藥物、心理壓力、術後感染、大量失血、電解質失衡等,都會造成心理及行為異常。
這類急性譫妄症狀,患者會對人、事、時、地、物產生混亂,或是意識不清、出現幻覺、幻聽、妄想、定向感偏差等,楊聰財醫師指出,若患者年紀大於65歲,本身有慢性疾病、服用多種藥物或是身心狀況不穩者、失智者,出現的機率更大。有時候常會表示看到不存在的人、胡言亂語,讓家屬反而誤會是否迴光返照。
楊聰財醫師同時也表示,身心健康者一旦長時間被迫待在單調的環境且無法下床,也可能會出現ICU症候群[3]。
■『ICU(加護病房)症候群』會有什麼症狀呢
1.焦慮:焦慮反應若處理不當,會轉變為焦慮性精神官能症。
2.憂鬱:反應降低、拒食、不合作、拔除治療器械等,甚至想自殺。
3.否定作用:拒絕治療或要求自動出院及十分依賴像小孩一般,甚至出現攻擊性
行為及不合作的舉動。
4.瞻妄症:這是一種特別在晚上會更加的嚴重的症狀,可能有不安、易怒、睡眠
障礙、躁動、語無倫次、視幻覺等的症狀[1]。
■疾病好轉後多半可緩解,三點避免ICU症候群
ICU症候群通常都是短暫現象,疾病好轉後轉往普通病房多半可以緩解,若情緒躁動無法安撫時,醫師也會視情形給予精神安定藥物。楊聰財醫師指出,若要避免ICU症候群,可以做到三點:
▪ 首先:就是穩定患者病況並改善。
▪ 第二:是布置簡單安全的環境,允許的話可以放些音樂。
▪ 第三:是在患者身邊放置一些熟悉的事物、人物照片,以降低不安全感[3]。
■家屬您該如何幫助病人避免『加護病房症候群』的發生?
1.建議您主動告知醫護人員,病人過去面對壓力、焦慮的能力、藥物使用等資料,提供照護參考。
2.探視時多仔細傾聽病人的困擾疑問,協助協助安撫病人情緒。
3.多與病人討論他所感興趣的話題,並可攜帶病人熟悉的物品,如:照片、喜愛的音樂、書本、報章雜誌等。
4.您可以與護理人員討論,在不影響治療活動下,提供彈性的會客時間,因為家屬的陪伴可降低加護病房症候群的發生。
5.在環境周圍提供看得見的大型鐘、月曆,可以協助病人維持對時間的定向能力,並定時清楚的告知正確的人、時、地。
6.充足的睡眠,夜間睡眠時可為病人戴上耳罩或眼罩,以減少外在的刺激[1]。
■醫療單位該如何避免「加護病房症候群」呢?
除穩定病人病理狀況,我們可從改善加護病房的環境著手,例如:
1. 依晝夜調整室內燈光。
2. 適當地安排訪客與探病時間。
3. 探病時應克制悲傷及不安等負面情緒。
4. 保持安靜,避免噪音。
5. 設置屏風或布簾,讓患者保有隱私的安全感。
6. 儘量固定醫護人員,減少患者的適應問題。
7. 在病況允許下儘量讓患者自由活動。
「加護病房症候群」是因為病人之生理及心理壓力所導致的疾病,所以常常只是短暫現象,許多患者在轉往普通病房之後便能緩解。但我們對「加護病房症候群」應該適當的認知,適時地給予家人或朋友陪伴及鼓勵,如此才能避免病人患上加護病房症候群[4]。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門診中心 )「認識加護病房症候群」:http://www.cych.org.tw/ndsec/health_education/V021%E8%AA%8D%E8%AD%98%E5%8A%A0%E8%AD%B7%E7%97%85%E6%88%BF%E7%97%87%E5%80%99%E7%BE%A4.pdf
[2]( 早安健康 )「新冠確診者裸身奔出病房!ICU症候群比你想得更常見、更危險」:https://www.edh.tw/article/27440
[3]( NOWnews 今日新聞 )「ICU症候群是什麼? 醫:身心健康的人也會發生」:https://www.nownews.com/news/5287798
[4]( 國軍高雄總醫院 )「談加護病房症候群」:https://802.mnd.gov.tw/ListP0003102.ShowItemListState.do?StateEvent=InitEvent&QueryRecord.ArticleId=2015-11-03%2013:41:13
➤➤照片
∎Hospitals struggle to address terrifying and long-lasting‘ICU delirium’:https://www.statnews.com/2016/10/14/icu-delirium-hospitals/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加護病房症候群 #ICU Syndrome #ICU症候群 #譫妄症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高雄睡眠障礙門診」的推薦目錄:
- 關於高雄睡眠障礙門診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高雄睡眠障礙門診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高雄睡眠障礙門診 在 陳家駒中醫師.門診不能說的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高雄睡眠障礙門診 在 [問題] 高雄睡眠相關門診- 看板Kaohsiu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高雄睡眠障礙門診 在 兒童睡眠障礙門診高雄的原因和症狀,DCARD、PTT和台灣e院 ... 的評價
- 關於高雄睡眠障礙門診 在 兒童睡眠障礙門診高雄的原因和症狀,DCARD、PTT和台灣e院 ... 的評價
- 關於高雄睡眠障礙門診 在 【如何讓小孩晚上好好睡覺???】 #同時分享睡眠門診醫師資訊 ... 的評價
- 關於高雄睡眠障礙門診 在 [問題] 北高雄睡眠障礙門診? - 看板Kaohsiung - PTT台灣在地區 的評價
- 關於高雄睡眠障礙門診 在 高醫睡眠中心介紹啟川大樓12 樓睡眠中心-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高雄睡眠障礙門診 在 桃園減重門診ptt 2023 - gamewarr.online 的評價
- 關於高雄睡眠障礙門診 在 桃園減重門診ptt 2023 - salli.pw 的評價
高雄睡眠障礙門診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痊癒了嗎?還是苦難的開始?--慢性COVID-19存活者的身心症】
COVID-19存活者,高達三成痊癒後仍被衰弱症狀所苦。有研究將此臨床表徵命名為「遠程新冠肺炎」(long-haul COVID),或「急性後期新冠肺炎症候群」(post-acute COVID syndrome),弗契博士(Dr. Fauci)在公開演說稱之為Long COVID。
Long COVID牽涉肺部、血液、心血管、腎臟、內分泌、神經心理、肝膽腸胃及皮膚等多重器官之複雜與表現型態多元的後遺症,持續時間從病癒後數週到數月之久。為了因應COVID-19存活者的慢性症狀困擾,全美已超過三十個醫療機構,設置多專科Long COVID 特別門診。
在所有症狀群中:全身衰弱、廣泛性肌肉疼痛、睡眠障礙、焦慮、憂鬱、頭痛及認知功能缺失等神經心理系統的功能性失衡狀態,因短期無致命風險,常易被醫護人員忽略,但長期累積後會導致嚴重的身心症,值得特別關注。
和SARS病毒感染後的病人一樣,30-40%的COVID-19存活者出現焦慮和憂鬱,這些症狀表現可能和病毒引發的細胞激素反應、神經性炎症反應及神經退化等生理機轉有關。無獨有偶,這些Long COVID 病人的症狀表現,和常見的「創傷後症候群」、「慢性疲憊症候群」及「纖維肌痛症」病人非常類似。
針對神經心理症狀的處置,頭痛除了給予標準的藥物治療,佐以影像學診斷外,頑固性頭痛病人則需轉介給疼痛專科醫師。標準的神經心理診斷工具可以早期診斷、持續監控焦慮、憂鬱、睡眠障礙、創傷後症候群、疲憊及纖維肌痛症,並早期介入溫和的精神舒緩藥物、復健、運動及身心療法等已被證實能有效改善纖維肌痛的治療。
護理人員可以發揮病人代言人角色,並在病人教育、病友支持團體及非藥物身心療法等介入措施發揮護理專業功能,協助COVID-19存活者的疼痛、疲憊、睡眠與認知功能缺失等慢性神經心理症狀。
▶ 更多護理相關精采文章,詳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https://forum.nhri.edu.tw/nursing_info
■撰文者:
蔡佩珊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
孫維仁主任 臺灣大學醫學院健康科學與生活中心
■審閱者:
王秀紅諮議委員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Reference】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109年研議議題
「台灣護理人力發展之前瞻策略規劃」
■議題召集人:王秀紅教授(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
■以護理人力的教育、考試、訓練與任用過程,並融合透過人力「輸入(input)─過程(process)─產出(output)」的概念分為7個面向,從護理人力之人才培育(護理教育)、護理專業之能力提升(專業認證、進階護理),以至從初級照護、次級急性照護、至三級照護的執業場域(社區護理、醫院護理、長照護理)之護理人力需求;再以科技護理橫貫人才培育、能力提升以及人力需求等層面的教育與應用。
➤https://forum.nhri.edu.tw/109-pp-3/
1.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1)Philips S., Williams M.A. (2021). Confronting our next national health disaster — Long-Haul Covid.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doi: 10.1056/NEJMp2109285. Online ahead of print.
(2)Nalbandian A. et al. (2021). Post-Acute COVID-19 Syndrome. Nature Medicine, 67, 601-605. doi: 10.1038/s41591-021-01283-z.
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
高雄醫學大學護理系學生會
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院
私立高雄醫學大學
台灣護理學會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
護理正義
護理人護理魂-hi,I'm CC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高雄睡眠障礙門診 在 陳家駒中醫師.門診不能說的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產後高泌乳多囊,調經減重20公斤】
▍背景提要
陳小姐在生產後體重遲遲難降、月經有遲到的問題,同時也有溢乳現象出現。
在西醫檢查之後才知道原來是多囊性卵巢合併泌乳激素過高問題。
她為了減少體重,也曾去過其他減重中醫診所,針對體重問題進行治療,但治療成效不理想,而月經的問題也沒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後來輾轉來到我的門診,希望能夠針對多囊性卵巢、泌乳激素過高、體重過高問題治療。
在經過我們6個月的努力下來,月經已步上軌道,比起以往更規律行經。
溢乳現象也在月經規則之後不再出現,更重要的是體重也從75公斤一路瘦回54公斤。
▍醫師的話
產後多囊問題,是很特別的一個多囊性卵巢族群。
很多女性朋友在生育小朋友之前,可能沒有太大的月經失調問題,身材勻稱、體重標準。
然而在生完小朋友之後,發現即使停餵母乳一陣子了,月經卻還是不規律,或是月經量稀少不如以往。
更重要的是,發現自己生產後的體重很難下降。
並不像其他人說的餵餵母乳就自然瘦下來,甚至即便是飲食控制,體重還是絲毫未減。
其中也有部分的患者會伴隨有痘痘狂長、唇邊鬍鬚體毛增加、頭頂落髮、嚴重睡眠障礙、溢乳現象⋯等等其他內分泌失調的症狀。
這些不外乎與多囊性卵巢、泌乳激素過高、雄性激素上升、甲狀腺機能不足等問題相關。
目前關於「產後發生多囊」或是「多囊體質惡化」的原因並不是很明確,推測可能與下面幾個原因有關:
1. 產後睡眠日夜節律失調影響排卵
2. 產後體脂肪持續過高影響排卵
3. 哺乳停餵後卵巢無法恢復自然排卵
4. 懷孕時期體質與荷爾蒙變化影響排卵
在中醫理論中,產後停餵母乳後,仍然無法恢復自然月經週期的現象與氣血不足、脾腎不足有關。
像是如果合併泌乳激素過高問題,則屬於肝鬱脾虛體質,通常與產後壓力、作息失調有明顯關係,除了用藥治療之外,重新調整生活步調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產後多囊問題在每個人身上的「內分泌失調環節不同、體質偏性不同」,因此還是需要詳細辨證才能夠找出最適合個別患者的治療方式!
▍治療方式
1. 針對患者「肝鬱脾虛」體質,進行中藥治療,進而降低泌乳激素、改善月經問題。
2. 針對體重過高問題,調整飲食內容、改善內分泌失調造成的代謝問題,同時減少體重體脂,進而改善排卵阻力。
3. 針對水腫代謝問題,在膽經、腹部穴位進行埋線,調理月經部分則針對相關的肝、脾、腎經絡穴位進行埋線。
【個案疾病治療內容已經當事人同意公開作為醫學討論研究】
【實際療效因個人情形可能不同,建議於門診向醫師諮詢!】
#產後多囊很常見
#發現體重難降月經遲到要警覺
#越早調理較容易治療
#拖到完全不排卵事情就大條
-
-
#陳家駒中醫師
#門診不能說的事
#京水堂中醫診所
-
多囊調經|婦科不孕|體態控制
內科雜症|皮膚疾患|疼痛治療
-
診所地址:台北市南京西路22號(捷運中山站)
聯絡電話:02-2558-5592
高雄睡眠障礙門診 在 【如何讓小孩晚上好好睡覺???】 #同時分享睡眠門診醫師資訊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同時分享睡眠門診醫師資訊這陣子門診又遇到因為孩子不睡覺而被操到精疲力竭的爸媽剛好前 ... 因為孩子睡眠障礙不是單純只有夜驚及做噩夢 ... 請問高雄有推薦的醫師嗎? ... <看更多>
高雄睡眠障礙門診 在 [問題] 北高雄睡眠障礙門診? - 看板Kaohsiung - PTT台灣在地區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最近發現晚上睡覺快醒時(意識逐漸恢復),可聽到像鼻塞的呼吸不順聲音,懷疑我入睡時會打鼾,也就是有睡眠障礙。 請問有推薦的北高雄門診嗎?一般診所有睡眠檢測嗎? ... <看更多>
高雄睡眠障礙門診 在 [問題] 高雄睡眠相關門診- 看板Kaohsiu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如題
其實這個狀況已經持續很久
但最近變本加厲
再加上感覺到已經嚴重影響身體健康以及心理狀況
所以想詢問一下相關門診
小弟的問題主要是睡眠作息不佳
平常日下班就會極度疲憊
有時候會不小心從八點左右睡到十點多
然後半夜就會睡不著拖到兩點左右
但就算逼自己不要先睡
找事情像是閱讀、看電影之類的
到了十二點左右
雖然依舊感到十分疲憊
但一躺上床
就是完全睡不著
翻來覆去大概又要一點多才會入眠
但奇怪的是
我完全沒有睡過頭的問題
我平常都是七點起床七點半出門搭捷運上班
就算前一天再晚睡著
我隔天依舊可以準時起床
有時候要六點早起也不是問題
除了睡眠問題
白天可能因為睡眠關係
容易感到十分疲憊
就算假日也是一樣
好像不管怎麼睡都睡不飽
這個問題已經困擾我很久
卻一直忌諱著去看相關的門診
感覺好像就承認自己有病QAQ
但最近覺得不能一直逃避問題
所以打算最近找時間去看醫生
所以想問一下
高雄的話相關問題主要是看哪一種門診
有需要看到精神科嗎
版上會比較推薦哪幾間診所或是大醫院
個人主要活動地點是在南高雄
所以希望是以南高雄為主
謝謝各位大大了
來高雄工作也即將滿三年了
等有空再來分享三年的心得吧
很開心當初選擇來高雄工作
真心喜歡上這裡
也希望能夠一直在高雄生活
--------------------------
謝謝大家的建議
很高興大家提供不少的建議
也點出了可能的原因
說真的蠻感動大家這麼踴躍地給了許多回應
會先針對自身的狀況做評估
看是要從心理還是身體狀況去著手
謝謝大家
有新的狀況會再跟大家分享囉
P.S:本來想說今晚如果中了頭獎
似乎問題就迎刃而解但還是乖乖面對現實吧(笑~~
--
願我所愛的人永遠幸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5.54.1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aohsiung/M.1595840404.A.F45.html
※ 編輯: lpig301201 (219.85.32.119 臺灣), 07/27/2020 23:37:52
※ 編輯: lpig301201 (219.85.32.119 臺灣), 07/27/2020 23:38:2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