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希望都更,但也不想吃虧!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6的網紅陳麗娜,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高雄市議員陳麗娜呼籲市府應在解決君汙水管阻塞問題前不應收取汙水處理費外、研究裝設太平龍頭,也要求加強汰換自來水老舊管線以減少漏水,同時也將提案修正《高雄市野生動物保育自治條例》,增加對遊蕩犬隻的追蹤機制。 麗娜長期關心君毅正勤國宅的污水管工程,爭取1.3億元經費來執行污水管線更新,但工程完工一年多...
高雄新國宅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民族社區都更工作站開張服務 綠園道彩繪再造站東新門戶
民族社區都市更新工作站今天正式揭牌啟用,在安康里孫啟哲里長及安寧里郭海定里長的見證下,今後每逢週三、週六,將由專人進駐,為民眾提供2~3小時的諮詢服務,除講解都更規定與經驗分享外,各棟只要有15人署名申請,即可召開說明會,由專人解說如何籌組更新會,不僅為社區居民解答疑惑,也能讓住戶充分理解都更程序,進而提高居民自主更新的意願,相信也是三民區關心都更議題的議員們最為樂見的「起頭」!感謝康裕成議員、黃香菽議員、鄭孟洳議員、何權峰議員撥冗出席,黃柏霖議員、曾俊傑議員、童燕珍議員及林于凱議員亦請服務處同仁代表參與,以及李昆澤立委服務處代表與社團法人高雄市建築學會方奕傑副理事長到場關心。
位於高雄市九如一路和民族路口的民族社區,興建於民國65年,屋齡已達43年,全區有23棟、1987戶,約計5000餘位居民,隨著鐵路地下化已告尾聲,寬敞恢弘的綠園道已為民族社區闢建出美麗的綠帶空間,加以緊鄰台鐵民族站及未來捷運黃線Y11站的優異交通區位,我深信,此刻已是民族社區都市更新元年的黃金期,不容蹉跎,然而,民族社區的重建,絕對是項大工程,對此,市府團隊已經做好充分準備,民族社區都市更新工作站的營運,即是邁開了一大步。我相信民族社區的都市更新能夠順利推動第1案,高雄市的都市更新沒有理由做不到;在長達15.37公里的鐵路園道能夠先完成民族社區都更案,園道沿線的老舊社區也能做得到!
民族社區當年以一宗基地、一筆使照方式辦理興建,以致於無法分照建築,必須整宗基地一併檢討建蔽率與容積率,並取得全部所有權人同意,方能成就,整合難度高;我已責成都發局與工務局評估,援引市府 109 年 1 月 15 日公告發布「高雄市政府工務局領有使用執照建築基地部分土地申請建築原則」推展後續工作,未來也將透過都市計畫手段解決重建問題。
我主張將民族社區區分為16個更新單元,經過與管委會及里長的多次協商,也獲肯定與支持,區分後的任一更新單元,只要取得區內住戶共識,即可單獨進行;鑑於我任職台北市政府,推動都市更新工作的最大難處即是:所有權人的意見整合,市府提出的「民族社區都更『五八八』」,第一步驟是各區50%的所有權人同意後成立更新會,其次,經80%所有權人同意,向中央申請補助辦理更新事業,最後是透過都更會研擬討論整合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達80%所有權人同意,即可提報市府大會審議;若於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報核時,取得100%所有權人同意且無爭議,即由市府都發局啟動「都更168專案」專案列管,報核後6個月內核發都市更新核定函,8個月內核發建築執照。
透過「民族社區都更『五八八』」,及「都更168專案」雙管齊下的行政簡化程序,加速民族社區的重建再生,讓民族社區能跟得上這座城市新生蛻變的腳步,打造為站東新門戶,正如民族社區外牆上的彩繪藝術,已經成為綠園道的新風景,引來不少休閒遊憩民眾的注目禮。
市府團隊以「策展」的設計理念,號召在地藝術家及園道沿線建物屋主們的響應,於沿線規劃27個主題畫作,預計在年底前陸續完成,橫跨左營至鳳山區等5行政區的綠園道,將整座城市將轉化為美術館,而延伸長達15.37公里的綠園道,即是居民、遊客行進間,可動態瀏覽觀看的藝術長廊。
妝點於民族社區外牆的彩繪,以「翻轉國宅」為創作理念,分別以「透過鯨魚翻身,突顯翻轉國宅之意,亦有保育海洋生態之意」及「利用多變色塊進行簡易彩繪,翻轉國宅老舊斑駁外觀」展現為2幀畫作,我在三民區公所人員的解說下徜徉其間,也遇到不少駐足欣賞的市民朋友們,或散步,或慢跑,或拍照紀錄,用最適合自己的步調,享受停留於綠園道的時光,相信這份閒適、愉悅,會是鄰近居民的生活日常,也歡迎各地的朋友,一起來體驗高雄的城市魅力。
感謝所有參與彩妝行動的14位藝術家及繪圖工作人員的辛勞,也期待後續鼓山區、苓雅區、鳳山區能逐步換上不一樣的城市面貌,高雄的改變,不只在基礎建設的踏實積累,我們還需要更多深刻、鮮活的體驗與感動,豐厚這座城市的人文底蘊,滿足我們對於城市生活的美好想像。
高雄新國宅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鐵路地下化綠園道 已完成97%開放 7月底將全部完工
今天我巡視高雄展覽館打疫苗接種站狀況後,再前往鐵路地下化園道從左營段一路到鳳山段,進行各分段園道工程巡視;聽取市政主政團隊包括水利局丶工務局丶新工處丶養工處關於各區段園道工程進度報告及現地勘察;也為市政施工團隊同仁們打氣。
水利局及工務局報告指出,本專案於今年2/12已完成75%的完工開放;接續我們市府設定鐵路地下化園道工程,原擬在6月底全面完工。
然而因6月中丶下旬期間,高雄遇有幾次豪大雨情勢,故剩下幾段尚未完工區段而已;未完工之理由除近期豪大雨所致(全台水庫卻也因此大雨挹注而解除旱象),再者就是豪大雨情勢造成愛河原來鐵路之跨橋吊梁及部分工作期程延遲無法達標。所幸工務局也於今天終於完成愛河鐡橋段之跨越同盟路橋身吊掛作業。這對於園道完工的最後一哩路已可謂放上定心石。是故整體園道工程可按於7月底完工。
因近月疫情警戒悶在家裡太久,此時捎來高雄連續9天零確診的好消息之後,陳其邁市長也宣布高雄在三級警戒的微解封措施,發現市民朋友在遵守保持社交距離,戶外全程戴口罩的前提之下,有些市民朋友開始戴著口罩前往慢跑、騎腳踏車、遛狗,晚間在園道散步,享受著鐵路地下化後已有全新空間全線15.37公里的綠園道綠蔭地景,目前已開放通行路段為自左營崇德路至鼓山二路182巷、中庸街-哈爾濱街、瀋陽街至鳳山經武路(不含高雄及鳳山火車站、新左營站鐵路出土段等區域),市府園道工程截至110年6月30日已達97%完工開放。
鐵路地下化之後的綠園道帶來的,不僅是城市景觀的翻新,同時是高雄城市美學的具體展現,體現於有形的工程改造手段、同時也是無形的文化積累與生活美感的實踐;沿線揉雜果貿國宅社區、中都磚窯場、民族國宅社區、鳳山車站等舊部落,常民生活經年累月所凝聚的生活風貌,經由園道工程串接起的高雄巨蛋商圈,象徵著高雄蛋黃區內最為摩登的時尚地標,同時跨步連結於臺鐵左營站,保留島式月台此一富含鐵道意象的文資於其間,高雄將以鐵路綠園道為軸線,同時透過自行車路網與人行步道系統等雙重路網,建構市民生活休憩取向的綠色廊帶。
園道兩側人行道與退縮空間將成為市民朋友日常休閒的林蔭園道,與主要穿越性道路交會處設置的街角廣場,將會是周邊商圈的假日市集,或是節慶活動的聚會空間;自行車道與人本道路,連接各項服務設施及休憩據點,同時我們也不忘保留屬於這座城市的記憶,在園道設計上,市府透過局部保留軌道設施的手法,留存既有的鐵道設施,為市民封存關於鐵道意象的美麗印記。
此外,市府已陳報中央審議的捷運黃線Y10站將與台鐵民族站將在鐵路園道上相會,Y17站也可與台鐵鳳山區正義站,地下相連通。這為園道增加大眾運輸轉乘功能,不僅市民可以搭乘捷運黃線便利的到此休憩,也能方便外縣市的朋友搭乘火車前來,未來你我都能便捷快速的參與在園道上所舉辦的大小精彩活動。兩座車站相距僅百餘公尺。考量南部的炎熱氣候,捷運工程設計可以更細緻、更貼心,我已指示捷運局著手規劃地下連通設施,強化捷運站的轉乘機能,市府必須從小處著手更能接近市民朋友的日常習慣,就能有機會提高大眾運輸使用率!
我與工程同仁們一路步行視察綠園道,也慰勉工作夥伴的付出,過程中我也要求市政團隊同仁,雖然鳳山計畫園道已100%完成,剩下的左營計畫、高雄計畫兩標務必在7/31前達標全線開放,不宜辜負市民朋友對高雄市政的殷殷期盼。
今天的工程巡視也遇有三民區博惠里黃玉鄰里長、安寧里郭海定里長,他們也跟我說,園道周遭市民都感受到市府的用心,特別要我代為轉達陳其邁市長,非常感謝市長給市民們享受71.3公頃的綠地休憩活動面積;同時也讓園道附近的舊建築物所有者,他們紛紛都在詢問如何老舊建物改建入都市更新丶危老重建等相關的課題。我同時交待市府團隊針對已經完工部分,請各施工團隊加強檢視細節的收尾,同時也依法趕快展開工程款的支付給營造廠商作業程序,大家一起度過疫情期間的經濟難關,同時也要求工程團隊落實各項防疫措施,確保施工同仁的身體健康。
高雄新國宅 在 陳麗娜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高雄市議員陳麗娜呼籲市府應在解決君汙水管阻塞問題前不應收取汙水處理費外、研究裝設太平龍頭,也要求加強汰換自來水老舊管線以減少漏水,同時也將提案修正《高雄市野生動物保育自治條例》,增加對遊蕩犬隻的追蹤機制。
麗娜長期關心君毅正勤國宅的污水管工程,爭取1.3億元經費來執行污水管線更新,但工程完工一年多,管線阻塞問題一直存在,居民大嘆還不如施工前。
陳麗娜指出,君毅正勤管委會也已積極宣導住戶改變生活習慣,但問題依舊存在,水利局不能把問題推給住民。她呼籲水利局研究裝設太平龍頭、讓管委會自行沖洗管線或其他解決辦法,同時在問題還沒解決以前,不應收君毅正勤社區的汙水處理費?水利局長蔡長展表示,將帶回研議。
陳麗娜亦關注全台面臨的缺水危機,她指出,自來水漏水問題時常發生,高雄的汰換率始終無法提升,自來水公司和水利局應爭取更多經費與資源,積極加強汰換管線,以符合整體國家競爭力發展,並滿足民眾的民生用水需求。
針對遊蕩犬貓問題,陳麗娜關切農業局實施TNVR後實,是否確實有效降低數量?零安樂死的情況又如何?是否有針對遊蕩動物的去向做追蹤?動保處長葉坤松表示,送往外縣市的部分每半年會做追蹤,陳麗娜要求會後提供詳細資料,並將提案修正《高雄市野生動物保育自治條例》,明訂從動物保護園區轉至其他機構領養之動物,應定期追蹤其去向與健康狀態。
高雄新國宅 在 陳麗娜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壹、大林蒲遷村,農地漁民誰來顧?
一、大林蒲遷村計畫書有如兒戲
市府9月編了「大林蒲遷村計畫書(草案)」薄薄幾頁,只有原則,根本沒細節,這也能稱計畫書?這是兒戲吧?
二、大林蒲遷村農地如何處理?
有關於農地部分,所謂的草案只講依「高雄市舉辦公共工程拆遷補償及救濟自治條例」辦理,卻完全沒具體內容,大家還是霧煞煞。事實上,拆遷補償救濟自治條例裡只講到了地上物補償,這就是第十八條講的「農作改良物及畜產遷移之補償標準,由本府農業局另定之。」卻沒講到農地本身的處理機制。請問農業局長:
(一) 你對大林蒲的農作改良物地訂了補償標準沒?
(二) 更重要的是,農地部分不在補償自治條例裡面,這該怎麼辦?農地也要一坪換一坪,你們會為農民請命嗎?
三、漁民部分又該如何處理?
拆遷補償救濟自治條例第十九條也講到:「水產養殖物遷移之補償標準,由本府海洋局另定之。」那麼請問海洋局長:
(一)鳳鼻頭漁港現還有多少漁民、漁船、漁具,你們是否都知道?
(二)目前停泊在鳳鼻頭漁港內舢舨共計78艘,漁船3艘,有拖網、刺網,你們要全部收購嗎?用多少價格?補償標準訂出來了沒有?
貳、君毅正勤污水管舖設問題
君毅正勤國宅社區由多棟12樓住宅大樓組成,其污水下水道於民國83年國宅開發時已配合埋設完成,污水經由地下室化糞池採壓力排往區內側溝,因區內巷道底下接鄰地下室頂板,早期以淺埋連接管及側溝截流方式辦理用戶接管,因此,必須以廢除地下室化糞池改管方式,藉以辦理實質用戶接管,達到改善環境衛生,削減河川污染源。
原計畫花1.3億,應該在2年前就完成,請問水利局目前狀況如何?
參、工業缺水問題
一、高雄每日155萬CMD,用水緊繃
高雄每日約需 155 萬噸水,高屏堰地面水每日 110 萬噸,鳳山水庫每日供應 30 萬噸,另外地下水(含伏流水)每日15萬噸,這樣的供水量已經達到極限。
二、工業區加入搶水行列,十年後缺水23萬噸
目前用水緊張,然而高雄現在還有開發中的工業園區將要加入搶水行列:
(1) 橋頭科學園區最高用水量是4萬CMD(公噸/每日)
(2) 仁武產業園區1.2萬CMD
(3) 和發產業0.55萬CMD
此外,現有的臨海工業區等也會增加用水需求,再加上民生用
水也可能成長,高雄市預估民國120年每日用水缺口達23萬噸。
三、再生水補得過來嗎?
經濟部預計公告之「水源供應短缺之虞地區」,高雄將被列為首波名單。為解決困境,經濟部打算加強再生水的利用,在再生水發展條例規範下,未來境内新設廠或舊廠擴增產線,用水量超過3000噸工業用水須強制使用50%以上再生水,新法勢將影響高雄未來之產業發展。
但單靠再生水廠,能補足23萬噸用水缺口嗎?高雄第一座已完工的鳳山再生水產可供應4.5萬噸。第二座設計建設中的臨海污水處理曁再生水廠,第一期供應臨海工業區內中鋼、中油、李長榮化工、李長榮科技、中石化等5家工廠每日3.3萬噸再生水,總經費約新台幣39億元,計畫向内政部營建署申請補助(中央補助92%,市府自籌8%),未來最高可擴充到日產 6 萬噸。
鳳山加臨海兩座再生水廠,最多只有10.5萬噸,這個離23萬噸還有很大差距,要怎麼補?
四、新設每日用水3000噸以上公司要用50%再生水,辦的到?
另一個問題是強制新設每日用水3000噸以上公司要用50%再生水,這如何強制法?做得到嗎?
五、高雄水自己用都不夠,未來竟還要支援南科20萬CMD?
南科目前用水量約21.5萬CMD,在台積電設廠後,預計在115年將會到達32.5萬CMD。我們從水利署的穩定供水方案看到,中央為了讓南科不缺水,竟然打算在「臺南高雄水源調度108年完成」後,要把高雄送水到南科由現在的5萬CMD增加到20萬CMD!
高雄水已經不夠用了,中央竟然一口氣還要抽20萬CMD的水給南科用,這會不會太誇張了?原來水利署花了幾十億做「南化高屏聯通管工程」把原水送到高屏溪攔河堰並不是支援高雄用水,而是為了南科,請問水利局長,這樣可以嗎?
高雄新國宅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在醫學領域進行專題研究的莊媖智,赴美讀書、工作,另外也修習了攝影課程,並因此開展攝影創作計畫《Sunday at East Palo Alto》――她在北加州墨西哥移民的教會裡拍攝。她發現,移民們面對白人社會,常處於擔憂戒慎的情況,唯有在自身社群的教會裡,才能安心的完全做自己,與人互動親密且自在。莊媖智自言,她頗為喜歡突破外界既有印象,深入到場域內部的私密感。
返台後,莊媖智在工作之餘,花費4年時間拍攝的《西門時刻》,也有近似的意味。進入不同社群的私密空間拍攝後,莊媖智明瞭,每個群體有自身的文化、生活的品味與調性,而他們都能夠在三教九流匯集的西門町,找到自己的位置。
猶如《愛麗絲夢遊奇境》,莊媖智就像摔進洞中,體驗各式空間的獨特情景。而這些空間的使用與布置、擺設,都有自身文化的意義,且空間不止是空間,更隱含她自身與及該群體的心理狀態。此外,莊媖智在攝影時,就已經明白這些空間的變異迅速,它們有一大半很快就會消失,包含重新裝潢、易主或關閉,因此作品也就蘊含進入死亡夢境的意味。
莊媖智相信真實的接觸,勝過於表面的現象。《西門時刻》是她遊走與瞭解的過程,她不諱言自己對人比對作品更有興趣,因此她在意的是那些群體的內在邏輯,空間反倒是理解眾人的途徑。
身為女性,在龍蛇混雜的西門町進行拍攝,莊媖智會進行防衛措施,如設Line群組、請友人幫忙留意她的動向,抑或拒絕各種人等的主動幫忙,無論拍攝什麼樣的空間、親自交涉有多難,她都希望由自己主控。而有一回莊媖智切實感覺危險,當她在老人喝茶店拍攝後,感覺被年輕異性釘上跟蹤,藉由疾走於西門町的各種小巷,甩脫對方,儼然驚悚電影。
西門町外在跟內部有著巨大的不同,這也是它的魔幻魅力所在,各式各樣的不同人聚集,在底下形成種種暗流,宛如龐大的地下生態體系。自言是比較低調、不明顯的莊媖智,亦具有內外的差異性,似也無須意外她會被西門町打動與吸引。
小檔案
莊媖智,台北市人,長期以攝影來關注特殊社群之文化樣貌和生活處境。2012-2016年進行攝影專題「西門時刻」,拍攝台北市西門町的私密空間,呈現不同族群次文化的氛圍和情感,獲得2012年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攝影新人獎(Epson獎),以及2016高雄獎入選。2016年參加中山好融異街區藝術計畫,進行「熟悉/不熟悉的所在」攝影專題,拍攝有代表性的公共/消費空間,希望藉由觀看照片,能促使居民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社區。2017年參與嘉義市人文攝影計畫,拍攝國宅式之軍眷舍,試圖理解「現代眷村」的家庭空間會如何延續或演變。2017年並獲得台北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的專家面對面之評審團特別獎。2018年出版首本攝影集《西門時刻》。
創辦人:馬立群 監製:王姿佩
採訪:沈眠 後製:黃丞瑜
作品提供:莊媖智 場地提供:布拉格咖啡館
高雄新國宅 在 By 台南市南區國宅社區發展協會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高雄 南新社區發展協會蒞臨本社區參訪跳舞同樂. ... <看更多>
高雄新國宅 在 高雄亞洲新灣區|國城建設代表作|賦格|豪宅|四大平面車位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亞灣區大坪數賦格4房四車】總價:5888萬地址: 高雄 市前鎮區復興三路格局:4房2廳5衛類型:電梯大樓總坪:186.17坪屋齡:8年地坪:18.09坪#鳳山房屋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