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國家自己建—《台灣總統》台北試映會
9/30(四)今天下午1點半到4點鍾
台北市中山區中原街3號4樓
[台灣總統]試映會 我們現場見
咱的歷史和咱的生活,咱的國家咱的夢,咱的文化人和法國導演合作,透過這齣電影來演乎國際社會看。
原本製作單位找知名的法國導演Stefan Libiot合作,希望募款來拍這支片。但是募款的金額無夠,打算放棄。
聽說製作單位欠缺經費打算放棄,導演竟然主動共製作人講伊願意放棄導演的酬勞,等待未來影片發行了後有趁錢才來分股份。而且願意配合劇組用上蓋精簡的預算,來完成拍片的空課,著算無攝影師由伊全程親自兼任也無要緊。甚至由法國飛來台灣的機票,嘛是由這位導演家己開錢買。
拍片的過程,真濟原本應該攢三、四組攝影機,乎導演對無仝款的角度仝齊翕畫面。但為著省錢,只好改由導演提著鏡頭,對著仝款的畫面、以無仝款的角度,一擺一擺翕。「台灣總統」這齣電影,著是佇咧這款艱難的環境中,一幕一幕來完成影片劇情的攝影工課。
導演Stefan原來按算今年三月進前,完成影片的剪輯空課。但是因為欠缺預算,拖延著電影後製的階段,想欲報名明年歐洲國際影展的參加,上晚佇咧10月底進前著後製完成。明年五月十七至二八逐家著會使佇咧法國坎城國際影展頂面,看著咱台灣人向往建立新國家、新憲法的故事。
期待這齣電影的完成,會當帶領著咱台灣人認真來思考台灣建立新國家使命,並且提出勇氣,來達成咱這代人的歷史任務,建立屬於咱台灣人自由、公平、正義的台灣新國家。
電影「#台灣總統」臉書粉絲頁
https://m.facebook.com/TaiwanPresident94ni/
#台灣總統 #新憲法 #新國家
觀影引言/ 陳政德(Jimi Chen) 台灣正名暨東奧正名運動執行委員
這齣法國資深導演Stefan Libiot的作品,主要是講述一位致力以推動台灣建立國家為己任的人,打敗藍綠陣營,在2024年總統大選以第三勢力參選人的身份贏得總統大選,透過他的視角,講述我們台灣近代許多的轉變與現狀。以及他的感情生活。我們希望能幫劇組籌募最後的後製經費,以趕在10月底前後製完成送法國參加2022年的坎城影展。
依據IBM贊助國家地理雜誌以人類細胞粒腺體的基因,追蹤出人類從非洲遷徙到亞洲路徑的研究成果,台灣先民自六萬年前從非洲出發,五萬年前抵達台灣,在此落腳。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500年來,生活在濁水溪沿岸的BABUZA族後裔,在歷經了大航海時代,列強登島掠奪島上資源、數百年的殖民統治,許多人早已忘記遠古遺民的身份、忘記如何作為島國之主的歷史當口,主角肩負內心深處的驅使,投身政治場域,從而贏得選舉,成為島國主人的心路歷程。
片中主人翁家庭透過透過自我旁白與時空穿越的橋段,回到過去生長的土地。在其與居民長者的對話中,帶領我們審視幾百年來列強對於台灣這片土地的剝削、現代化企業對於國土資源的瓜分、現代化生活對於傳統島民以農漁生活為主的衝擊與破壞。
電影中穿越歷程拍攝的場景—彰化大城鄉,是筆者在2008年耗費一整年時間,投身反國光石化運動,最初設定的建廠預定地;也是六輕工業區在春夏吹西南風時的下風村落,台灣石化王國受害最深的聚落。
片中資深法籍導演Stefan Libiot透過全片單鏡的手法,以及他唯美浪漫的哲人氣息,帶領大家從蕭瑟的場景中,一探如今台灣國境之內的城鄉差距。再從主角與居民交談的口中,一窺這過去富庶之地幾十年來的歷史變遷。
在此要向所有劇組人員致上最崇高的敬意,包含自付機票來台,全程自己扛攝影機的導演Stefan Libiot,以及找不到演員,經費拮據,用盡所有資源、自費來完成這部影片的所有劇組成員。
衷心希望這部電影,最後的配音與調色工作,能趕在10月底前順利完成。如此便能趕上明年度法國坎城影展報名的截止期限。
期盼【台灣總統】這部電影,能在我們正逐步走上國際舞台,來到歷史關鍵路口的此刻,將台灣人自主建國的議題,透過國際影展浮上檯面,引領大家一同省思~
在台灣重回國際社會焦點,國防實力與國際地位持續來到史無前例高峰的此際。
思索—「我們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
這個小自個別人生,大至國族未來的重要課題。
———————
這部電影編劇蔣耀賢是台灣藝術發展協會理事長,金甘蔗影展創辦人,作品曾獲高雄文藝獎;本片製片是他的夫人商毓芳,前奇美樹谷文化基金會執行長,台灣古蹟活化運用著名設計師。高雄橋頭白屋藝術村及雲林虎尾涌翠閣就是出自其手。導演是法國藝術電影資深導演 Stefan Libiot
本片編劇為劇情賦予了他細膩的哲人風格,談論的卻是國族大愛的嚴肅課題;配合導演法式唯美浪漫的拍攝手法,為這部大眾熟悉的場景所堆疊出來的本土電影,營造出一股法國電影特有的風格節奏。
作為一部參加法國坎城影展的電影,這樣的組合,很有機會脫穎而出,值得眾所期待!
懇請有意提供協助的朋友留言報名,一起來參與這齣電影的完成,逗陣為台灣建國最後一里路的行動加油。感恩🙏
台灣人加油!
台灣國加油!
「台灣總統」臉書粉絲專頁
https://s.yam.com/y0ZPq
電影編劇及導演的話
https://bre.is/k3YFaPo2
《延伸閱讀》
國際關係學者張國城痛陳:二戰結束迄今,台灣錯失太多次成為一個國家的機會
https://s.yam.com/44ZLv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陳其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相信,熟悉的陳其邁】🍀 南台灣綠色革命重要推手盧友義:「陳其邁有遠見,能開創新局面」 盧友義建築師是高雄文藝獎建築類得主,南台灣綠色革命重要推手,曾參與衛武營公園促進會、柴山自然公園促進會。 從其邁代理市長時期兩人就熟識, 盧友義說,從陳其邁推動法案、政策的那股勁,看到作為一個領導者的堅持和眼...
高雄文藝獎 在 青鳥 Bleu&Boo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走讀大稻埕📚 #青鳥選讀 /
#用閱讀理解你所不知道的大稻埕
↠ 大稻埕碼頭:一座島嶼接口國際的起點,見證台灣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地方縮影 ↞
📣 《#月津》
◼︎ 選讀關鍵字: #重現昔日鹽水港繁華
以小說重返「百年前鹽水繁華港埠的傳奇」!
重現藝閣繞境、匠師細雕、商賈崢嶸的古鎮風華
每條老街應該都有無數動人的故事,小說家 巴代以文字刻畫十九世紀台灣鹽水港熱絡繁華的市街風情。
細膩的呈現百年前一段說不出口的同性情誼--泉州來的羅漢腳與西拉雅部落青年的相遇相知。
#青鳥導讀 #書中節選 #一起透過文字回到島嶼歷史
「這是一艘十六公尺長,六公尺寬的老舊木船,由鹽水港出發,橫越被稱為「黑水溝」的台灣海峽前往福建泉州、福州兩處,準備在今天黃昏落日前返回鹽水港。乘員包括船老大,五個船員,還有一個被稱為總管的,負責商行貨物點收與買賣的商人。
十天前,農曆八月初一,這船載著滿船的糖與米糧,經過泉州卸下部分貨物,又採購了布匹、瓷器、紙張,希望在中秋前,回到鹽水港鎮賣些好價錢。其餘的貨物在福州卸貨,並採購粗厚的石板、石柱、石塊當壓艙,這是木船自鹽水港出發前預定購買的貨物,另外甲板上還縱向擺著十六根約三十四尺長粗大筆直的福杉木,杉木都上了層薄油又妥善包裹著,這使得甲板空間變得非常窄仄。
這已經是這艘老舊木船今年第三次載運這些石材。也幸好這些建材的重量,使得這艘近乎平底的木船,在波濤海湧中不致過於顛盪。但即便如此,他還是暈船吐了幾回,遭其他人訕笑。剛剛由外海進入近岸,他忍不住呼了口氣輕叫一聲,慶幸總算到岸了。」
◼︎ 作者介紹 ◼︎
#巴代
Badai,卑南族Damalagaw(大巴六九)部落裔。部落文史工作者、專職寫作。曾獲山海文學獎、金鼎獎最佳著作人獎、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吳三連獎、全球星雲文學歷史小說獎、高雄文藝獎。
著作有研究專書《Daramaw:卑南族大巴六九部落的巫覡文化》、《吟唱.祭儀:卑南族大巴六九部落的祭儀歌謠》;短篇小說集《薑路》;長篇小說《笛鸛》、《斯卡羅人》、《走過》、《馬鐵路》、《白鹿之愛》、《巫旅》、《最後的女王》、《暗礁》、《浪濤》、《野韻》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走讀大稻埕】系列講座 最終場
✨✨ 9 / 5 一起在線上理解大稻埕 ✨✨
📣 【走讀大稻埕】尋找時代的文化模樣:在大稻埕的新文化雜誌VERSE
百年之前,一群台灣知識份子在大稻埕成立「#台灣民報」,啟迪台灣民智,鼓吹新價值與新文化,與1920年代台灣的文化運動密不可分。2020年,一本屬於這個時代的新文化雜誌 VERSE 在迪化街上成立,就是希望呼應百年前,以大稻埕為基地的文化運動。讀《#VERSE》,在紙本文化與時代革命中看見文化書寫的精神。
指導單位| 文化部 、 走讀臺灣
#講座詳見粉專活動 #大稻埕走讀 #走讀台灣 #走讀大稻埕線上書單 #台灣與世界接軌的碼頭 #青鳥選讀 #歷史 #書單 #選讀 #線上講座 #走讀 #大稻埕
高雄文藝獎 在 陳其邁 Chen Chi-Mai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感謝你們讓高雄時時向陽 繁花盛開
早上在彌陀吹海風🌊,下午來文化中心參加第11屆 #高雄文藝獎,感到非常溫暖。高雄文藝獎自2000年開辦以來,已經過了20個年頭、誕生了49位得主。每一位都積極關心高雄的公共事務,並揮灑筆墨,讓高雄這座年輕的港灣城市散發著獨一無二的景色。
這次的三位得獎者與單位,同樣傳承著過去獲獎者的精神,透過實際的行動,將雋永的藝術,孕育高雄的城市靈魂。他們將藝術帶進公眾的視野,以創作樹立標竿,用行動培育後進。
第一位獲獎者 #劉振權 老師,曾任職中國造船廠與媒體,透過他如報導般的銳利筆觸以及親歷勞動現場的深刻體會,令人聯想到日治時期名作家楊逵的名作《新聞配達夫》。我想我看劉老師的文章,對我的啟蒙也非常深刻。感謝劉老師為高雄工業發展史留下註腳。🏭
成立33年的 #高雄市現代畫學會,是解嚴後高雄第一個立案的現代畫會團體,改善並提升高雄當時的藝術環境,不斷推動藝術生態的健全化。催生高美館,現代化學會也積極參與,不遺餘力。對於市政府很多的文化政策上,給予很多的批判、鞭策跟指導。
第三個獲獎團體是長期支持高雄在地藝術家及藝文團體的 #財團法人聚和文化藝術基金會。協助高雄春天藝術節、城市講堂、高美館及衛武營高雄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等等,背後都是聚和文化藝術基金會默默的付出。
高雄是個年輕的港灣城市,在衝勁中保有溫暖與多元,讓高雄保有開闊的風土。感謝仍有無數銳利冷靜的眼與筆,為這座城市留下一筆一墨,讓這座城市更加繁榮茁壯。
感謝今年高雄文藝獎得主、歷屆獲獎者以及所有替這座城市留下一筆一墨的市民,因為有你們,高雄才能時時向陽,繁花盛開🌹
高雄文藝獎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相信,熟悉的陳其邁】🍀
南台灣綠色革命重要推手盧友義:「陳其邁有遠見,能開創新局面」
盧友義建築師是高雄文藝獎建築類得主,南台灣綠色革命重要推手,曾參與衛武營公園促進會、柴山自然公園促進會。
從其邁代理市長時期兩人就熟識, 盧友義說,從陳其邁推動法案、政策的那股勁,看到作為一個領導者的堅持和眼光。
✔「用溝通 推動市政改變」
在幾個月的任期中,陳其邁推倒隔絕高雄市與港口的高雄圍牆; 同時也用協調力,推動以樹木、灌木、加上花草的複層式植栽替代學校圍牆,為下一代打造健康、和社區共融,並兼具安全及美觀的就學環境。
高雄,不但從此走向港市合一的新世代,更是全台第一個執行「學校、社區共融」政策的縣市,引起全台仿效。
盧建築師說,其邁有獨到的眼光,了解未來要做什麼、要怎麼做: 「他一直很認真在思考,高雄要怎麼處理。經過十幾年、他去英國回來後,我是認為他已經準備夠了。」
「未來,放心把高雄市政交給他,就沒錯。」
高雄文藝獎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我的荒糖進行式:一個文化恐怖份子的深情自白」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蔣耀賢
內容簡介:
甚麼是文化資產?是誰的文化?又是誰的資產?
當文化資產遇上經濟發展,孰重孰輕?
所謂「文化資產」,是指具有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等價值,並經指定或登錄的古蹟、歷史建築與聚落等。理論上,這是全民所共享也共有的資產。但在戰後,國民黨政府來台初期,大多數建物的移交並未清楚記載,幾經轉手後,即使有法條保護這些文化資產,卻因不符使用需求而被陸續拆除改建,許多珍貴歷史建築就此消失。而後為了經濟發展、都市更新、提升市容,更加速老屋拆除。
多年來,台灣一方面高喊文資保存的口號,另方面,文化資產卻總是被既定模式、既得利益者視為經濟發展絆腳石,於是造就了「文化恐怖份子」一詞。
自嘲「文化恐怖份子」的蔣耀賢,投入橋仔頭糖廠文化資產保存廿多年,每天生活在百年大樹環繞的萬頃公園,將老舊的製糖工廠、遭遺棄的宿舍改成藝術村,創辦金甘蔗影展,發行「新台壁」(新台灣壁畫隊)向世界流通(受邀到世界各地進行藝術展演、交流)。
本書是這廿幾年來,從橋仔頭糖廠到白屋到涌翠閣,作者與夥伴們在活化歷史建物的行動紀錄與思考;這書也是在傳達一種大聲朗誦踏實生活在土地上寫的詩的美學生活態度,並且號召大家一起來有效活化古蹟與歷史建築,實踐青年返鄉與文創產業的轉型任務,以行動學習如何當自己的主人,以創造力建立自己的家園。
作者簡介:蔣耀賢
高雄橋仔頭糖廠藝術村的幕後推手,長期在橋頭糖廠,從文史、社造、藝術村到現在的白屋,以民間的力量,創造了全台少見的藝術村成就。
出生在橋仔頭白樹村,東海大學中文系、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畢業,曾獲台灣文學獎、高雄文藝獎等。之後返鄉投入橋仔頭糖廠保存運動迄今,一邊運動,一邊寫作。2001年催生橋仔頭糖廠藝術村,也創辦金甘蔗影展,策展新台灣壁畫隊,以創作的心情面對土地與人生,曾經與商毓芳策劃自力修復橋仔頭糖廠招待所「白屋」。
2017年營運虎尾郡招待所「涌翠閣」,目前在橋頭與虎尾二地從事文化資產再利用「有頭有尾」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