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文章可做為國考國文作文之參考。
其精華訣竅有五:
◎信手拈來儘是名人名言
◎滿佈成語,專有名詞,頻吊書袋
◎句型對稱,駢體風格,給人正式嚴謹的感覺
◎起承轉合,架構完整,大量文言,高深莫測
◎起始段有順著題目的暗示與邏輯,
內容主文有狗腿有八股,
結語段有道德正能量與期許。
杭州第二中學高三學生李豪逸, 因爲提前錄取,沒有參加高考,但看到作文題,他有感而發,寫下了一篇名爲《書生》的作文,頓時走紅網絡,被譽爲“高考滿分作文”。
浙江高考作文
浙江省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目:有位作家說,人要讀三本大書:一本是“有字之書”,一本是“無字之書”,一本是“心靈之書”。對此你有什麼思考?寫一篇文章,對作家的看法加以評說。【注意】①題目自擬。②不少於800字。③不得抄襲、套作。
被瘋傳的“滿分作文”
書 生
上蒼賜人以三書,一曰有字之書,二曰無字之書,三曰心靈之書。此三者,同出而異名,殊途而同歸。讀書者可稱書生,而凡世間之人,或多或寡,必讀此三書,故世間之人皆爲書生也。
有字之書,文章著述也。以一字概之,是爲錄。往聖先賢著經典,而後人傳習之;詩仙詞聖書佳句,而後人吟詠之。有字之書,乃作文章者之見聞經歷、所思所想,付諸於文。孔夫子所著之《春秋》,太史公所著之《史記》,皆屬有字之書也。李太白狂歌之《將進酒》,杜子美哀嘆之《石壕吏》,亦屬有字之書也。以文章傳道義,以詩篇記良辰,此有字書之真諦也。
無字之書,生活經歷也。以一字概之,是爲行。勞心柴米油鹽,遠遊名山大川,皆讀無字之書也。無字之書是爲行萬里路,如古徐霞客之遊覽,如馬可波羅之遠渡。於萬化冥合之間,讀自然造物之書。鬼斧神工,最美之書乃天成。無字之書亦是平日生活,秋風卷屋,五斗折腰,利鎖名繮,虛苦勞神。於困頓失意之時,讀淚溼汗浸之書。披荊斬棘,最重之書乃人生。
心靈之書,思想精神也。以一字概之,是爲己。人即心,心即道,道即天,天人合一。人以心觀宇宙,觀宇宙亦是觀心。陸九淵曾言:“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靈之書包羅萬象,可絕非萬象本身也。康德、柏拉圖之思考,於此二人乃心靈之書,而其著述非心靈之書,故此書無法外借也。心靈之書乃思想本身,發於人,終於人。凡世間之人皆有心靈之書,而此中玄奧不可言傳。
文人以有字之書錄無字之書,聖人以有字之書傳心靈之書;學者以無字之書習有字之書,行者以無字之書證心靈之書;賢者以心靈之書衍有字之書,哲人以心靈之書明無字之書。此三書連環相扣,缺一不可。書生在世,讀盡經典,而讀此三書斷不可厚此薄彼,需雨露均沾,相輔相成。
失有字之書,則文明難以傳承發展;略無字之書,則學問皆如紙上談兵;缺心靈之書,則人生渾若傀儡木偶。幸上蒼非慳吝之輩,播此三書於人間。是故世人盡能讀此三書,行此三書,傳此三書。
故世人皆能成書生也。
杭二中教師的精彩點評
豪逸之文美在規範 文章有對“三書”內容的界定,有對“三書”作用的評價,更有對“三書”彼此之間關聯的闡述......彰顯了一篇論述文規範、嚴密的結構。規範背後是豪逸縝密的思維。
豪逸之文美在才氣 文章一氣呵成,文不加點。語言文白相間,讀來無晦澀之感,反更顯雅緻脫俗;內容涉古今中外,汪洋恣意,尤對中國古典詩詞,更是信手拈來,從而妙筆生花。才氣背後是豪逸博覽羣書的積澱。
豪逸之文美在通透 文章中對“三書”的閱讀,實爲一個少年對自己人生之路的要求和展望:閱讀,行走,思考,傳承。“博”自己之學識,“雅”自己之生活,從而“博雅”自己之境界。通透背後是豪逸的赤子之心。
願美文共賞!——語文老師 李蒔春
杭二中校長的精彩點評
一個通透的人才能寫出如此通透的作文!——校長 葉翠微
高考滿分作文 在 DJ 芳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09/04 星期五 絕對音樂】
「生命中最偉大的光輝不在於永不墜落,而是墜落之後總能再度升起。」
我欣賞這種有彈性的生命狀態--
快樂經歷、笑對人生……
下午4:00-6: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趕快下載南投廣播的APP,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
*************************
《寫給媽媽的一封信─看了心酸的高考滿分作文》
媽媽:
你送我到學校門口,我順著人流走進考場,沒有回望,我能夠想像你眼神裡複雜的情緒,我想我還是走得淡定一點吧。
可是眼前的漫畫卻讓我思緒翻滾。
一個孩子第一次考試100分,臉上一個吻印,第二次考了98分,臉上一個掌痕;另一個孩子第一次考試55分,臉上一個掌痕,第二次考試61分,臉上一個吻印。
我想的是,第三次呢?第四次呢?只要分數有波動,孩子的待遇就有波動。按通常意義,第一個小孩是優生吧,第二個算是很普通的學生吧,可是全都生活在被分數控制的世界裡,悲喜交替,無處可逃。
我有些不安,媽媽,那個對孩子又打又親的人是誰呢?她可能是你嗎?她正是你對吧?求學十二年,你沒少親我,也沒少罵我,有時甚至“啪啪啪”!你引用我老師的話說我“要成為優質的做題機器”,可是我的老師總會接著說“更要成為優質的人”啊。
可是媽媽,你似乎簡單了些,在陪伴我的路上,你的眼裡似乎只有我的分數了,彷彿那就是我整個人的價值體現。是的我從小就會讀書,就會考試,就是你昂首挺立笑傲江湖的“資本”;是的我知道好成績的意義,它會讓我更受寵愛和欣賞,它會讓你更有成就和尊嚴,它會改寫我們家的處境和命運,它會讓我更便捷地獲得人世間物質和精神的享受……諸如此類。可是長大後目睹你因此而生的悲喜,我常常覺得是那麼遙遠。你呢?你有沒有發現我越來越長的睫毛下,有更多的委屈?有沒有發現我越走越快的腳步裡,有更多的趔趄?你可知道,我會夜半,無言獨上西樓,看月色如鉤?你可知道,我會斷鴻聲裡,欄杆拍遍,嘆“無人會,登臨意”?有時候竟至怒髮衝冠,仰天長嘯?甚或“長太息兮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你一直告訴我你愛我如命,所以我聽話,我聽你的話,不問他事,不貪享樂,不玩手機,不打排球,不彈我好的吉他,不看我愛的武俠… …我力求考得高一點再高一點,可是卷面有難有易,精神有奮有頹,也有失誤比別人考得低的時候,還有命運捉弄人的時候。記得初二下學期期中考數學,120分我考了86分,回家後告訴你你臉色立變,不只是你,我爸他讓我跪下思過,我不跪他一個巴掌甩過來,我一下趴到地上,那夜我跪了兩個小時,可是第二天老師告訴你說少加了我30分,加上我還是全年級第一,回到家你一把摟過我親了又親,可是我的小小的心冰冰涼涼。媽媽,我無法承受,這是我生命中無法承受之重,你知道嗎?
我曾試著與你們溝通可是無效,我羨慕我的同桌李某某,他成績平平可是說起父母卻眉飛色舞,我更羨慕那些書裡知道的大師和他們的孩子。魯迅讓他的兒子周海嬰“完全的解放”,“順其自然,極力不多給他打擊,甚或不拂逆他的喜愛”;梁啟超對他的女兒說“未能立進大學有什麼要緊”說“天下事儘自己力量去做便是天下第一等人物”;梁培寬追憶父親梁漱溟時說父親的教育是“信任且開放式的”,有一次他考了59分,他拿著補考通知書給父親看,父親只一眼就還給兒子,那意思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這些小孩受了信任與激勵,後來都有了出息。媽媽,你可知道我羨慕他們?
三個月前,百日誓師之後,一天下午放學,學校廣播裡傳來朴樹的歌:“當你仍然還在幻想/你的明天,它會好嗎?還是更爛/對我而言,是另一天/我曾經毀了我的一切,只想永遠地離開/我曾經墮入無邊黑暗,想掙扎無法自拔/我曾經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絕望著渴望著,也哭也笑也平凡著……”我越走越慢,走到校門口突然淚奔,那天我索性在湖邊哭得昏天黑地像一個英雄,哭完我安靜地回到教室晚自習。媽媽,這是你不知道的。
有人抨擊當代中國教育,說是天才教育,而所謂天才教育結果多半不是把一個普通資質的人培養成了天才,而是把他扭曲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畸形兒。我自問我尚不是畸形兒,媽媽,我為此感到慶幸,可是令我不安的是,我一樣被捲在了這樣的教育裡了,我不知道的是我的明天,它會好嗎?我們的明天,它會好嗎?
媽媽,我仍然願意考一個高一點的分數,用它來回報你。不過,明天之後,不管我考了多少分,你和爸爸都能高高興興地慶祝我高中畢業了,好嗎?
您永遠的女兒
2016年6月7日於考場
(網路文章分享)
***************************
高考滿分作文 在 公民不下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用在樹上的生活方式體現個體的超越性,保持婞直卻又不拘泥於所謂「遺世獨立」的單向度形象。這便是卡爾維諾為我們提供的理想期望範式。生活在樹上──始終熱愛大地──升上天空。」
.
— 2020年中國高考滿分作文(題名:生活在樹上)
.
《生活在樹上》是中國 2020 年 7 月高考(中國的升大學統一考試)中,浙江省一名考生在語文科(等同台灣「國文科」)考試中所寫的作文。該文大量引用冷門的名人名言和冷僻字詞,引起廣大討論。
.
該文見於網路上時引發廣大的討論。有人讚賞學生的造詣,有人則批評「辭不配位」,該文被列為範文恐引發不當模仿。後來發布此範文的平台下架了相關貼文。
.
#socialclassonline #公民不下課 #生活在樹上 #中國高考 #作文 #滿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