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壢志光,大學應屆畢業考取戶政三等,分享給要報考的同學!
——~~~~~~~~—
首先要感謝林清老師,每當我在家自己準備考試唸書到懷疑人生的時候,看到老師粉絲專頁發的那些激勵人心的文章,總是能夠讓我重拾信心再繼續奮鬥下去,林清老師真的是一位非常關心學生、用心教學的好老師。
(一)背景
108年畢業於致理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於大學四年級上學期時報名志光年度班準備戶政類科的考試,由於學校還有許多課程尚未修完且通勤時間長,以至於能準備考試的時間不多,108年度第一次參加高考時以平均5.1分的差距落榜(普考差6.5分)。畢業後補習班年度班的課程也剛好結束,我選擇在家自修當全職考生,有幸在畢業後五個月參加新北市地方特考三等戶政類科的考試中金榜題名。
(二)了解考試
首先要了解國家考試的性質跟以往其他學生時代的考試是不同的,因此要用不同的方式及心態去準備這個考試,以下為幾點我認為必須知道的幾件事情:
1.這是「考試」不是做學問:
既然是考試要用準備考試的方式去唸書,很多人都會在一些小地方鑽牛角尖,如此以來將會浪費很多寶貴的時間,沒有必要所有東西你都要了解,你要了解你的考試會考到多深的程度,以此為依據來準備各種「考試」。
2.知道出題(閱卷)老師想看到的是什麼:
想像自己是出題老師出這個題目的時候,他希望看到的回答是什麼。我高考落榜後看到自己的分數之後,發現這個考試不會太刁難人,我只要寫對「關鍵字」分數就不會太差,寫對越多分數越高。就算遇到不會的題目也是照著題目給的線索,把跟該題有關的關鍵字有邏輯、有架構的安排進答案內。
3.要做好長期奮戰的準備
與以往學校的期末考或是其他證照考試不同,要知道這個考試的範圍非常廣、知識量非常大,通常沒辦法在非常非常短的時間內精通所有考科,可能要面對長期的壓力或旁人的閒言閒語,尤其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更是折磨人心。因此一定要有堅定的意志、不忘初衷的決心,時時刻刻都認真念書,才能盡量在最短的時間考上。
4.抓住出題的趨勢、方式、類型:
我這次能夠考上很大部分是因為考出來的題目很多都是我重點準備的部分,簡單來說就是我猜題猜中很多題,例如行政法猜對2題、移民法我也猜對2題等等,但也不是完全靠運氣的猜,我覺得這是有方法的,每科的分析方法雖然略有不同,但還是先大致把我的猜題方法分享給各位:
(1)找出歷屆考古題(我是找5年內的題目),記得找自己考試類科的就夠了,因為我發現例如行政法,雖然很多類科都有考行政法,但不同類科的出題方向會不一樣。
(2)把歷年出過的題目按年份列出來。
(3)觀察各法條或是釋字、原理原則等等的出題頻率,包括每隔幾年出現一次,或是有什麼考點隔一段時間沒考了,然後把各個考點或是釋字考題的出題機率、頻率做一個統計。
(4)把常考的、今年有可能出現的考點依機率做排序。
(5)最後妥善特利用「82法則」,把8成的時間花在最有可能會考的地方,2成的時間去唸沒出題過「但你真的覺得很有可能考」的地方,真的不要浪費時間在其他地方了,很多部分沒出過題目就代表在你這個類科不會考這種題目,我們就不要浪費時間在這些地方了,或是看過有印象,如果考試真的這麼雖考出來,到時候掰的出來就行了,要記住沒有這麼多時間讓我們每個地方都念熟的,我們的目標是越短時間內上榜越好。
(三)各科準備方法
我主要的準備方法大致在前段已經說明過了,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考試的趨勢,考古題非常非常非常重要,考古題能讓你知道「這個考試在考什麼東西」,雖然我有幾科考得不好,但還是來分享一下我的各科準備方式:
1.國文(52分):
公文考前1.2個月或是前幾週,有空就練一下公文,作文跟選擇都吃老本。
2.法英(64分):
我是韋伯老師教的憲法,我也只有念憲法,雖然也只有看幾次而已哈哈,我覺得憲法看老師說重要的地方就好,尤其是憲法增修條文。至於法緒跟英文我沒在念,就上課認真上而已,這次英文我全部用猜的(我有看題目但都看不懂),所以我覺得共同科目對於三等(高考)是否上榜的影響真的沒有這麼大,若沒考上也不會是共同科目的問題,絕對是專業科目不夠強,把時間花在專業科目上cp值才是最高的。
3.行政法(80分,申:20/18,選:42):
我這次能夠上榜真的要多虧林清老師教我的行政法,這是我最高分的科目了。以下分段說明:
(1)認真上林清老師的課,老師會把考點講的非常清楚,不會浪費時間在不會考的地方,相信老師就對了!這邊我想替老師澄清一下,因為有些人可能會覺得老師猜題沒有很準,認為老師猜的題目都沒考出來,我要說那是因為老師的學生非常多,準備各種考試的都有,老師猜的題目雖然沒在高普考出現,但可能會出現在警特或是法制等其他考試,這是我從蒐集考古題發現的結果。結論就是,老師猜題很準,老師猜的題目通常都會考出來,但是會出現在哪個考試老師沒辦法一一告訴所有學生,因此你要自己再從老師猜的眾多考點裡面去分析哪些是你準備的類科會考出來的東西,因此我在上面才會說要找自己類科的考古題,其他類科的題目只是拿來參考用的。
(2)申論題就按照老師的架構去寫就行了。至於行政法我是如何去猜題的呢?行政法比較不一樣因為除了法條他還會考原理原則、釋字、聯席會議決議,因此我以上述這幾項來分析出題方向,然後一樣是去找考古題,然後去分析他的出題機率,只要照著做就會發現行政法的考點其實是很好抓的,就跟林清老師說的一樣。
(3)選擇題一直刷題目就對了非常非常簡單,買林清老師的行政法測驗題型百分百,然後把題目刷個4.5遍,如果有問題拿去問老師,就可以搞定行政法的選擇題了,選擇題真的沒甚麼技巧,只要一直練習題目就可以搞定了。
4.人口政策與人口統計(66分):
這科應該可以說我猜題命中了2.5題,因為有一題原本有列入重要考點但後來覺得還好所以比較少念,沒想到竟然考出來了,但還好之前有唸過一下還能寫出一些內容,以下分段說明之:
(1)首先一樣把考古題列出來,然後了解考時事的機率、考人口統計的機率跟比例等等,例如有些時事常常在發生一年後會被拿來出題,或是人口統計常常只考一題等等的資訊都能列入分析內。
(2)人口政策就上網關注重要政策等等的就夠了,我的課本上完課後幾乎沒在看,只看老師補充一些時事政策的講義跟自己上網找資料分析哪些東西會考,僅此而已。
(3)人口統計練習老師說會考的題目就好,沒出過題或是很少很少出題的部分就不要管他了,非常浪費時間。還有有些人口統計的專業名詞可以去背一下,因為考古題有出現過,這部分各位再自己去研究考古題吧。
5.國籍與戶政法規(71分):
這科我完全猜中一題拿了滿分,有兩題算是猜中一半吧,一題拿17分一題拿19分,以下分段說明之:
(1)這科一定要把法條背熟就對了,但也不用全部都背,一樣把考古題列出來,好好分析他愛考哪些法條。
(2)戶籍法、姓名條例、國籍法、涉民法都是把會考的法條背熟,然後多看題目知道如何去應用跟搭配各個法條就沒問題了。涉民法我只有背常考的法條,其他我雖然也有看過然後有劃可能考的地方但後來也很少看,我這次就被突襲到涉民法那題只拿10分,但我是覺得分數就送他沒關係,這也沒辦法,但是會的地方要把握住,我覺得這就是82法則的概念。
6.地方政府與政治(32分):
這科我覺得考點很難抓,所以我原本打算這次地特如果沒上要把這科的準備時間減少,因為cp值太低了,我的目標不是每科都拿高分是要考上,所以我寧願花時間在其他科目拿高點分數我覺得更值得。這科我一樣從考古題抓考點,把地方自治法背熟,然後治理的部分上網找最近有沒有甚麼重要政策之類的,剩下就要看唬爛的功力了,這次的題目我真的是幾乎都不會還是靠唬爛拿了32分(雖然不多啦),一樣寫滿了8頁,記住不管會不會都一定要寫滿8頁就對了,而且是照著題目的問題有邏輯的去寫,不要答非所問就行,一定會比都空白來得好。
7.民法總則、親屬與繼承編(48分):
老實說我以為自己這科會考高分一點的,因為我覺得我都有抓到出題的方向,2、3、4題我都有猜到可能會考但沒有完全命中考點,可能是沒寫到老師想要看到的點上,亦或是其他原因導致分數不高吧,這邊一樣向大家分享一下我此科的準背方式:
(1)考古題列出來,分析常考考點。
(2)把常考的法條背熟。
(3)我後來發現民法蠻常考一些實務見解,很多是光看法條不會的,所以要認真聽老師上課、多練習題目,知道每個部份有甚麼特別的實務見解,然後再搭配各法條的運用,如此一來就能順利解決這一科了。要訣就是多看題目跟見解、背法條、多練習如何運用。
8.移民政策與法規(60分):
這科我猜中了2題,一題拿23分一題拿20分,剩下兩題我真的念書的時候是完全沒念到,但也靠著題目給的資訊好好的去做答,其中一題還拿了11分,所以細心的去分析題目,然後大膽的去做答就對了,以下分享準備技巧:
(1)把考古題列出來分析常考題目,你會發現移民特考跟戶政會考的東西不太一樣,戶政常常就考法條運用而已,移民特考考得比較深或比較多政策,知道考甚麼就不用浪費時間去念比較難又不會考的東西了,不然你會覺得這科法條超多又超細根本念不完,但實際上很多東西戶政根本不會考,我也是後來才發現的,能早點發現不知該有多好。
(2)移民法就背會考的地方就好,然後釋字沒幾個就大概背一背吧。
(3)移民政策一樣從考古題去看都考甚麼,然後自己讓網找資料,例如新經濟移民法草案、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雇用法等等,少數幾個看一看能寫出東西就好。
(四)結論
從我的準備方式可以知道考古題絕對是非常重要的資料,會分析考點、出題趨勢、並利用82法則節省念書時間也是縮短上榜時間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不求完美,只求上榜,因此一定要學會如何運用82法則。
到考場上要知道每題的作答時間分配,然後考完就不要討論不要回想,好好準備下一科的考試,還有就是要想好中午要吃甚麼,會花多少時間吃東西,我自己是中午都沒吃時間拿來看書(我是習慣了才這樣做,看個人),總而言之就是要在內心沙盤推演考試當天的所有情形,如此一來才不會出現平時念書都會但到考場一緊張全部都忘記或是行程亂掉不知道接下來要幹嘛的情形了。
網路上說的方法不一定適合每個人,每個人都有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例如網路上都說到考場還帶一大堆書的就是沒念熟一定考不上,但我就是偏好看書本,我覺得做太多筆記很浪費時間,因此我的筆記不多,我就是每科都帶書去考場念,我知道要翻哪裡要看哪邊,我也是考上了啊。所以人家說甚麼選擇題一定要拿幾分、每科都不能放掉或是一定要做甚麼屬於自己的完美筆記等等,都是沒有一定的,只有最適合你的讀書方式才能幫助你在最短時間內上榜。
雖然我沒有拿到特別高分,但我上榜了,上榜才是我們考生的目的,可以依照自己的狀況跟每科的cp值去分配各科的念書時間,不是一定要每科都拿非常高分才會上榜的,會的科目把握住,不好拿分的的科目(如考點分散的科目)維持住一定水準就行。
5.最後,我的念書方式也一定不是適合所有人,但希望能夠多少給還沒上岸的同學們稍微有一點方向,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祝各位都能夠早日金榜題名!
「高考戶政」的推薦目錄:
- 關於高考戶政 在 行政法林清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高考戶政 在 汪潔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高考戶政 在 陳水扁新勇哥物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高考戶政 在 [心得] 107年戶政高普雙榜心得~~~ - 看板Examination - 批踢踢 ... 的評價
- 關於高考戶政 在 戶政 的評價
- 關於高考戶政 在 [心得] 108地特三等戶政上榜心得- examination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高考戶政 在 [心得] 106高普考戶政雙榜心得| Examination 看板| MyPTT 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高考戶政 在 [新聞] 少子女化黃榮村:未來10年國家考試人數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高考戶政 在 汪潔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阿扁做的到的,就讓曾經擔任阿扁總統的新聞局長姚文智,來接任吧!
[新勇哥物語]-162
—為什麼阿扁市長要把市府服務櫃台從125公分高降爲70公分?
勇弟:2017年10月10日陳儀深教授在[自由廣場」發表《不要忘記阿扁的貢獻〉一文,論述他代表彭明敏文教基金會,為台北市政府文獻館進行阿扁口述歷史訪談,將近二十萬字,開始要進入修訂編輯,準備下一階段的出版事宜。這是阿扁第一本透過訪問錄音、按照學術規格紀錄的「口述歷史」。陳教授也特別提到,
“台北市長陳水扁的斐然政績已足以奠定他的歷史地位。他促成台灣第一件BOT「台北101」,使政府收到206億的權利金,並拿來做了洲美快速道路和信義快速道路;他具體改變政府是衙門的觀念―包括戶政革新、櫃台降低和微笑奉茶;他完成捷運木柵線、公車專用道、推動「垃圾不落地」、騎乘機車須戴安全帽,莫不影響至今,且使台北市成為(英文亞洲週刊所評比)亞洲最適合居住的城市排名,從第十名以外進步到第五名,卸任那一年還進步到第二名。”
勇哥:今年剛好是政府「戶政日」20週年,行政院長賴清德在參加活動致詞時談戶政,也特別大誇阿扁在擔任台北市長時帶頭改革。行政院長賴清德指出,
“過去他在國民大會、立法院服務過,後來也擔任過台南市長,見證了這麼多年來戶政機關的進步,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以前戶政機關其實是所有政府單位中最為人詬病的單位,一直到陳水扁總統擔任台北市長的時候才改革戶政機關,把櫃台高度降低,視民如親服務民眾,把這樣的精神呈現出來之後,戶政機關漸漸受到受到人民的肯定,一直持續到現在。”
在我印象中,台北市戶政革新的成功,不僅榮獲ISO 的國際認證,日本NHK電視台更特別專輯介紹,說日本行政機關也做不到。李登輝總統在總統府秘書長吳伯雄陪同下前往市政大樓市民聯合服務中心視察,由阿扁市長及原倡議者民政局長陳哲男負責解說。李總統看了讚不絕口!有老照片為證呢!
勇弟:阿扁市長是怎麼做到的?
勇哥:阿扁說過「有心就有力」。過去被詬病為庭院深深,高不可攀的市府衙門機關,在「觀念革命」的推動下,市民不只是總統的頭家,更是城市的真正主人,市長及市府同仁都是領市民薪水的公僕。市民洽公不能被罰站,公僕不能要理不理的擺臭臉,躲在櫃台打毛線、看報紙、講電話或準備高考。為了補正文件,也不一次說清楚,常常讓市民跑好幾趟。阿扁向外國銀行借鏡學習,首先將125公分高的櫃台降爲70公分,大家平起平坐。補文件頂多一次就要辦妥。從此公務員視民如親,不敢怠慢。而市民有位子坐,也不會枯坐,馬上有人「微笑奉茶」,茶還沒喝完,事情就辦好了。「希望的城市,快樂的市民」不再只是競選口號!

高考戶政 在 陳水扁新勇哥物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勇哥物語]-162
—為什麼阿扁市長要把市府服務櫃台從125公分高降爲70公分?
勇弟:2017年10月10日陳儀深教授在[自由廣場」發表《不要忘記阿扁的貢獻〉一文,論述他代表彭明敏文教基金會,為台北市政府文獻館進行阿扁口述歷史訪談,將近二十萬字,開始要進入修訂編輯,準備下一階段的出版事宜。這是阿扁第一本透過訪問錄音、按照學術規格紀錄的「口述歷史」。陳教授也特別提到,
“台北市長陳水扁的斐然政績已足以奠定他的歷史地位。他促成台灣第一件BOT「台北101」,使政府收到206億的權利金,並拿來做了洲美快速道路和信義快速道路;他具體改變政府是衙門的觀念―包括戶政革新、櫃台降低和微笑奉茶;他完成捷運木柵線、公車專用道、推動「垃圾不落地」、騎乘機車須戴安全帽,莫不影響至今,且使台北市成為(英文亞洲週刊所評比)亞洲最適合居住的城市排名,從第十名以外進步到第五名,卸任那一年還進步到第二名。”
勇哥:今年剛好是政府「戶政日」20週年,行政院長賴清德在參加活動致詞時談戶政,也特別大誇阿扁在擔任台北市長時帶頭改革。行政院長賴清德指出,
“過去他在國民大會、立法院服務過,後來也擔任過台南市長,見證了這麼多年來戶政機關的進步,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以前戶政機關其實是所有政府單位中最為人詬病的單位,一直到陳水扁總統擔任台北市長的時候才改革戶政機關,把櫃台高度降低,視民如親服務民眾,把這樣的精神呈現出來之後,戶政機關漸漸受到受到人民的肯定,一直持續到現在。”
在我印象中,台北市戶政革新的成功,不僅榮獲ISO 的國際認證,日本NHK電視台更特別專輯介紹,說日本行政機關也做不到。李登輝總統在總統府秘書長吳伯雄陪同下前往市政大樓市民聯合服務中心視察,由阿扁市長及原倡議者民政局長陳哲男負責解說。李總統看了讚不絕口!有老照片為證呢!
勇弟:阿扁市長是怎麼做到的?
勇哥:阿扁說過「有心就有力」。過去被詬病為庭院深深,高不可攀的市府衙門機關,在「觀念革命」的推動下,市民不只是總統的頭家,更是城市的真正主人,市長及市府同仁都是領市民薪水的公僕。市民洽公不能被罰站,公僕不能要理不理的擺臭臉,躲在櫃台打毛線、看報紙、講電話或準備高考。為了補正文件,也不一次說清楚,常常讓市民跑好幾趟。阿扁向外國銀行借鏡學習,首先將125公分高的櫃台降爲70公分,大家平起平坐。補文件頂多一次就要辦妥。從此公務員視民如親,不敢怠慢。而市民有位子坐,也不會枯坐,馬上有人「微笑奉茶」,茶還沒喝完,事情就辦好了。「希望的城市,快樂的市民」不再只是競選口號!

高考戶政 在 戶政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與戶政有關的話題. ... 上榜心得( 01/08更)#移民特考109年移民三等英文、109普考戶政上榜讀書心得+提問回覆 ... 108高考戶政應屆上榜準備方式+心得. ... <看更多>
高考戶政 在 [心得] 108地特三等戶政上榜心得- examination | PTT職涯區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108地特戶政上榜心得文一、背景國立科大畢業,無法律背景。30歲,無後援的全職媽媽 ... 108高考33名,(總成績:55.9 錄取標準:56.27) 各科分數61. ... <看更多>
高考戶政 在 [心得] 107年戶政高普雙榜心得~~~ - 看板Examination - 批踢踢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零.前言:
發文一來只是想讓有想考戶政的人,多點認識,少走冤旺路,提供一些微薄的意見供大家
參考,至於今年開缺只有北部缺,要踏入雙北地獄,已經實屬無奈。二來希望能掉到一些
前面上榜者的意見,供參考一下,雖然已經知道很忙,但還是希望能知道一些比較細節的
事情。三來是今年戶政上榜的各位,一起面對雙北地獄吧,互相加油打氣吧。(ps:以下都是
個人意見,並非補習班派來的,請不要誤會跟引戰)
一.背景:
我大學畢業於國立某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畢業後出來找到電子公司的儲備幹部的工作,就
完全是一份賣肝的工作,一周上班六天,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而且制度完全不好,終於
在苦撐一年後,終於在105年5月20日時候被遣散,當下就開始在思考,公司體制並不適合
我,感覺公家機關相較起來比較穩定,也有一定的制度,不用說上面說要發多少獎金就是
多少獎金,是以才開始報名公職之路。
(一)小結:本身對於背的方面就不太行,但還是考上了,證明只要有心各位都能上榜的。
二.歷年考試成績-戶政:
(一)高考:
106年 107年
國文 48 59(作36+公13+測10)
三合一 48 70
行政法 61 71(申14+11,測46)
民總.民親.民繼 47 68(35+23+10)
國籍與戶政法規 77 91(25+24+22+20)
移民政策與法規 27 100
地方政府與政治 41 22(6+6+4+6)
人口政策與人口統計 40 67(23+16+11+17)
---------------------------------------------------------------------
總成績 48.6666 68.77(排名 前3)
錄取成績 56.3 63.8
(二)普考:
106年 107年
國文 50 42(作25+公9+測8)
三合一 64 72
行政法概要 74 84
民總.民親.民繼 26 51(20+14+17)
國籍與戶政法規概要 83 89(20+23+46)
移民法規概要 64 98
----------------------------------------------------------------------
總成績 60.17 72.67
錄取成績 72.17 72.50(排名 增額1*)
(三)106年地方特考四等-台中:
國文 54
三合一 72
行政法概要 92
民總.民親.民繼 46
國籍與戶政法規概要 82
移民法規概要 90
-----------------------------------
總成績 72.67
錄取成績 74.33
三.準備時間:
(一)第一年:105.9月~106.7月:
非常鬼混的一年,如下:
1.這一年每天作息為一周只去六天,禮拜日完全放空,且早上去補習班的時間為10點
以後,然後下午六點多就回家,晚上八點準時收看29台的八點檔(甘味人生.等……)。
2.再來就是我是看視訊班,我有的科目只有單純再看視訊而已,完全沒有複習之類的
,這是很致命的錯誤。筆記.視訊看再多,沒有記起來還是無用的。
3.並沒有再多練習申論.選擇題。
(二)第二年:106.7月~106.12月;106.12月~107.7月:
1.其實在考106年高普考的五天,我面對是一堆我看不懂的題目,我就在想,如果我在
這樣鬼混,下一年的五天我是不是一樣是來打醬油的,心態會有很大的改變,加上
我發現周遭跟我補一樣的科目(戶政)的人,非常認真地留到很晚,就開始限制自己
晚上一定要留到9點,且一周七天要到補習班讀書。
2.然後因為考量,從高普考到地特只有5個月的時間,加上第一年並沒有將各科看的很
熟,是以,已報名四等戶政為準來準備。而在考完四等後,也取得不錯的成績,增
加不少信心。
(三)小結:
1.心態的調整是很重要的,國考之旅或許很漫長,但你必須把每一場考試當成最
後來應對,這樣才能讓自己全力面對,例如你報兩年班,那你一定會想還有下
一年而怠惰,又如報名保證班,那你就會想還有很多年可以慢慢來。
2.考完後一定要要想想到底哪裡有不足的地方,並且馬上改進,例如是太怠惰.
或是那些科目讀不熟之類的。
四.各科準備方式與心得:
(一)國文: (書籍:林嵩)
這科來說我從小就不太有國文方面的素養,所以歷年成績都非常慘,但就歷屆我寫的
版面來說,我有寫過兩面拿29.24.25分的,也有寫過三面拿36.24分的;至於公文方面
,基本上格式弄熟應該就能拿到基本分啦。
(二)三合一:
1.英文:
英文我只能說很重要,如果不想要像我都用標的(命中率很好運的都還有一半以上
),就乖乖背4000單字或7000單字。
2.憲法:(書籍:韋伯)
基本上有上過視訊課的,跟過一遍再讀一遍基本上就差不多啦。老師講的重點都
非常明確。
3.法緒: (書籍:陳治宇)
這科非常雜,所以並沒有花太多時間在上面準備,投資報酬率感覺非常低。
(三)行政法:
1.106我上呂晟老師的,老師講的概念滿白話的,對於剛入門的人,滿容易讀懂的。而
107因為視訊班老師沒有呂老師,所以改選陳治宇老師的,基本上陳老師上課滿歡樂
的,但就是要寫很多就是了,而且講課速度有點快。
2.因為行政法很雜的原因,是以老師上課基本上很難帶到申論要如何描寫,行政法申
論滿吃解題邏輯的,所以建議可以找一本你自己可以看得順眼的解題書來看。選擇
題的部分,對於內容了解後,可以買一本選擇題的書或上網印考古題來練習,有時
法條你看得懂背的出來,不見得你真的選的出來正確答案,勤練習才是王道。
3.真心覺得林老師出的那本申論書看起來怪怪的,應該是我資質太低了。
(四) 民法總則.繼承.親屬:
1.民總.民親.民繼,基本上概念不難懂,但要寫得出來並寫得好,非常困難,尤其
從甲乙兩人關係圖變成甲乙丙三人或四人關係圖,就非常困難了,平常沒練習,遇
到時候一定會傻眼。而且最近也不再考重要考題,反而一些監護.時效等之類的,所
以等於全面都要熟讀比較保險。
2.這科就是畫圖解題,所以建議可以拿大量考古題開始畫關係圖,練得越熟越不容易
被突襲到。
(五) 移民法規與政策:
1.程譯老師的上課真的沒話說,可以帶妳短時間了解這科到底在說什麼,且口訣話的
背法滿用的,一堆長又臭的法條,如果正常背一定會往生,所以一定要用諧音來背
。
2.這科我會把相同類似的背在一起,例如:延長停留的原因,無戶國.外國人.港澳.大陸
人的要件大體上很類似,但實際上有些不太一樣,我就會做一個比較,方便記憶其
中的差別。
3.這科真的就是背多分,申論方面出現法條題要好好把握,至於政策方面,我就只有
準備上課老師有講得,其他的離我太遠了。
(六) 國籍與戶政法規:
1.這科基本上我覺得是戶政裡面最簡單的一科,四大法背好背熟(含其施行細則),基
本上申論與選擇都可以迎刃而解,而我林清與劉秀老師都有上過,我會偏向劉秀老
師,因為劉秀老師會做系統上的分類,對於寫申論來說,這樣分類的寫法多少會有
加分的作用,且也能擴充版面。
2.這科分數一定要好好把握,申論方面,戶籍法滿多法條組的組合,切記要熟記,以
及涉民法考題有越來越多的情勢,切記不要忽略了。
(七) 人口政策與人口統計:
1.這科完全就是單打獨鬥的一科(自行想像是什麼意思),不過今年有把人口統計單獨
出來給另一個老師教,我覺得滿有用的,上課跟老師算一遍就會印象深刻啦。至於
人口政策,我給的建議就是人口綱領的三大重點(少子化.老年.移民)要背好,其他
什麼計劃之類的都是跟這三大重點分出來,所以你沒看過她考出來的計畫,就把他
考哪一點寫上去,基本上會碰到邊而有一些基本上的分數。
2.這科我有看人推薦去買張海平課程來看,上完後個人覺得上的是比志*的陳老師還要
好,但上完後還是對這科很模糊的感覺,有種讀無字天書的感覺。
3.這科有時候滿愛比較的,例如會考你台北市為何比新北市少子化之類的,不然就是
叫你針對他問的某一個現象去解釋為何會如此,基本上就拿你唬爛的功夫,下去回
答,從福利哪裡比較好,交通比較方便阿,之類的下去回答,大膽唬爛,小心回答
。
(八) 地方政府與政治:
1.這是一科玄學阿,因為是玄學所以會讀得非常痛苦,我上的是劉秀老師,基本上法
條方面是沒問題的,但學理方面,感覺就有點玄啦,這科我給的建議就是法條方面
不能放棄,至於學理方面的,就大數法則,重要的一定要看,因為像今年的地方政
府考出來,平均好像都拿20幾分而已,所以不用太鑽研太刁鑽的問題,基本盤要顧
好,唬爛功夫一定要有。
五. 心路歷程:
一開始準備時候,會迷茫,到底這條路是不是對的,而隨著時間增加,一定會想說到底能
不能上榜之類的,其實只要你認真問你自己,你每天是不是來打醬油的,只要你認為你有
再認真準備,上榜就是你的了,今年考完我也以為我都不會上,所以心情沒有說非常好,
可是當我看到成績時候,我傻眼啦,竟然有上榜,真的很開心。所以做一件事情,只要你
問自己你有認真付出,那上榜的那個位子一定就是你的了。
六.心得:
(一)讀時間的長短並非重點,而是你在這時間內有無認真再讀書去吸收。
(二)只有適合自己的方法,沒有最好的上榜方法,像我就很討厭看很長的文字,所以我每科
都會花時間做筆記,然後做完就只看筆記,至於什麼回家重複聽第二遍錄音,或者說什麼心
智圖之類的,因為對我來說不適合,所以我就沒做了。
(三)如果可以,一定要找口訣來背法條,這樣不只可以記得長久,而且也不會站腦容量,只
要有關鍵字,基本上你就能回想起完整內容。
(四)切記不要太刁鑽艱難或萬年才出現的考古題,因為你現在要拚的是上榜,而不是學術研
究。
(五)申論方面一定不能留空白,就算完全沒看過,也一定要寫一些東西出來,所謂「寧願沒
人格,不能不及格」,反正寫出來是老師要煩惱要給幾分,你什麼都不寫他就給0分。
[心得] 考試、上榜、落榜、讀書...等心得文。
發表心得文為分享之用,除作者主動贈書、提供筆記外,
不得要求上榜者贈送書籍、提供筆記等不正邀約,
違者依照版規處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0.21.14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xamination/M.1538935706.A.2EA.html
※ 編輯: BestTom (1.170.21.141), 10/08/2018 02:12:47
※ 編輯: BestTom (1.170.21.141), 10/08/2018 02:14:38
※ 編輯: BestTom (1.170.21.141), 10/08/2018 02:15:38
※ 編輯: BestTom (1.170.21.141), 10/08/2018 02:18:22
但很容易就讀到舊法去,還有一些相關的法規等~~~
※ 編輯: BestTom (36.233.235.220), 10/08/2018 12:09:0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