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李總統99歲冥誕,他是台灣現代歷史重要的人物,透過 #台灣智庫 與 #李登輝基金會 合作舉辦一系列論壇,並且在今明兩天舉行研討會,有系統地探討李登輝在台灣的角色,更重要的是他留下的寶貴資產,來深化台灣的民主、提升民主品質。
推動 #李登輝學,因為李登輝可說是探討台灣民主的鑰匙,以他作主題,可以更深入了解台灣民主的發展,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台灣民主,推動台灣成為一個正常國家。
98年前的今天,這位台灣民主化的關鍵人物誕生,此後,若要了解近代台灣的政治、文化、歷史,都不可能跳過對李前總統的討論。也因此,了解李登輝作為一個個人、一種體制、一個時代,其實是為了瞭解台灣,是為了了解我們為什麼成為今天的自己。
/
從去年11/9系列活動的前導講座直播開始,我們陸續討論出李登輝在政治領導、憲政改革、經貿戰略、農業改革、公民參與等的貢獻與成果,我們可以快速地回顧:
#11月9日前導直播回顧:揭開提煉歷史的工作
回顧整個系列活動初始,11月9日,我們以「時代精神、歷史意識與政治領導:從李登輝學到學李登輝」為題,進行了一場前導直播,邀請詩人李敏勇、作家范疇、導演魏德聖,分別從不同的宏觀脈絡對談李登輝學的意涵。李敏勇老師撰寫了關於李登輝前總統與彭明敏先生的歷史小說《夢二途》,他在直播當時的一句話特別令我印象深刻,他說:「(李登輝)之後我們怎麼樣去建構現在所謂的寧靜革命,或是寧靜革命要怎麼樣真正有成果,如果沒有接續地完成,就會變成歷史的頓點,這非常的可惜。」
而《2022台灣最後的機會窗口》的作者,范疇老師則表示,台灣智庫開啟關於李登輝的社會探討非常有助於「提煉歷史、面臨當下、打造未來」。這非常精確地說出了李登輝學的研究旨趣。2024年,則是台灣進入大航海時期的400週年,現在魏德聖導演在籌拍的《台灣三部曲》,就是要說台灣四百年的故事。那是世界第一次的大交流時代,打造了台灣的海盜性、海洋性,是一種掠奪的英雄主義性格,但也是短視的表現。現在,我們珍視這片土地,台灣就是我們的永恆居所,加入世界四百年的台灣經歷過幾個外來政權,現在要告訴世界,民主在這裡生根茁壯,而且台灣可以貢獻國際,李登輝學也是寶貴的台灣故事。
#11月15日國際兩岸座談回顧:政治領導如何在危機中平衡前進
在李登輝學第一場座談會,我們討論了李前總統的國際兩岸策略、台海危機的今昔。最近,美國國務卿龐佩奧發表了聲明,解除過往畫地自限的對台交往「內規」(internal guidelines),其對行政單位所頒發的台灣「接觸準則」(contact guidelines)也全部作廢。台美關係正常化又往前跨了一大步,這在李登輝的時代是難以想像的。1999年李前總統提出「特殊國與國關係」,在國際亟欲與中國展開交往,以為把中國納入自由世界就可以讓中國民主化的氛圍中,台灣因此開始被稱為「麻煩製造者」,中國對台恫嚇都歸咎於台灣的挑釁。
然而,李前總統巧妙地藉國內的民主化改革取得國際認同,用國際的認同鞏固政權正當性,在改革黨國威權體制的同時,尋求對外關係突破,由「三不政策」走向務實外交、元首外交,從推動《國家統一綱領》,設定高難度的統一門檻,到建立兩國論,不斷將兩岸關係國際化。儘管,在李前總統卸任後,台灣對外關係仍被認為扈從在美中關係之下,台灣也難以再走上被統一的路線,服貿在國民黨完全執政下仍被公民運動擋下,就是深刻的例子,因為自由民主已經在台灣成長。
96飛彈危機過後25年的今天,兩岸情勢依然緊張,國內也是本土政權完全執政;但不同的是,經歷三次政黨輪替,台灣認同趨向穩定多數,防中與抗中成為主流民意,而國際社會也在美中角力、數位轉型,以及這一年來嚴峻的武漢肺炎疫情中,看到中國的威脅。台灣民主治理的體制、地理戰略優勢、防疫表現亮眼、在高科技產業供應鏈與乾淨網路中能扮演關鍵角色,已經使各國對台戰略產生質變。
#11月28日憲政改革座談回顧:分期付款式民主轉型成就與未逮
談過外交兩岸,接著我們回過頭來看內政議題。李登輝學座談會的第二場主題就是憲政改革,李前總統主政時期「穿著衣服改衣服」的六次憲改,可算是他留給台灣最寶貴的資產,也是他認定的未竟之業。
綜觀過去的修憲過程,憲政改革工程非一黨一人可促成,領導者之遠見必須配合政治正當性、民意所趨、朝野合作三個國內因素,再加上一個外部因素:國際局勢,才能抓住憲政時機推動修憲。李前總的六次修憲妥善處理這些面向,他除了要「穩定國民黨內部鬥爭」,還妥善「回應野百合學運」、「適時和在野黨合作」,以及「開拓國際空間」,援引各種憲改動力才能促成。
以此觀之,目前台灣有絕佳憲政時機。政治正當性而言,台灣經歷三次政黨輪替,民主深化,行政或立法權力正當性都已不是問題;民意趨向而言,小英政府有史上最高民意授權,且台灣認同穩定居高;朝野合作而言,一來民進黨完全執政,二來各政黨之間對修憲有一定共識;就國際局勢而言,台灣地位比起李前總統時期提升許多,民主治理、經濟發展和防疫成果都讓國際肯定台灣,再也不是「麻煩製造者」。在絕佳的憲政時機上,屬於台灣的憲政改革勢在必行,而且需充分討論。
李前總統說:「台灣應該思考如何建立一個更合乎台灣現狀的憲法,一套更能夠落實台灣民主,實現主權在民的選舉制度,以及一個更符合台灣土地與人口比例的國會與政府架構。」我們是否能再迎來一個憲政時機?讓我們都以台灣為主體來思考,用實踐理想的毅然決然,和享受生活的理所當然,讓台灣盡早走向一個「正常國家」。
#12月12日經貿戰略座談回顧:再探戒急用忍爭來的時間與空間
接著,我們談到李前總統的經貿政策,而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戒急用忍」,這個政策的出現和總統直選、國際與兩岸關係走向正常有密切的關聯。最近,網路上瘋傳一張2002年的手寫字條,是黃適卓董事長公布當年蔡英文總統謄寫的備忘錄,訴說著李前總統卸任後,朝小野大的阿扁政府面臨要求讓台積電赴中生產的巨大聲勢,李前總統籌組的台聯建言延續戒急用忍的理念,延緩「護國神山」台積電八吋晶圓廠的西進。若不是二十多年前,李前總統「戒急用忍」經貿戰略的超前部署,或許美中貿易戰中我們也會成為受制裁的對象;數位轉型下受制於中國最多的,可能是台灣;而疫情下供應鏈斷鏈受害最深的,也會是台灣。
「戒急用忍」是1996年李前總統在台海飛彈危機之後脈絡,提出的對中投資主張。許多人理解的「戒急用忍」是禁止赴中投資,但其實真正的意思是要審慎評估、放慢腳步,因為對單一市場過度依賴、技術、資金、人才被掏空的後果,台灣經濟體承受不起,且台灣當時西進的速度已經是世界數一數二的飛快。但是當年不論是國內企業,或國際大廠,都汲汲營營要進入中國市場,在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其高速成長的經濟更是強大的吸力,好像不跟中國做生意就會被世界淘汰。逆勢而為的「戒急用忍」等於直接與企業作對。不過,各國對中投資涉及的是可大可小的經濟利益,中國對台灣的主權聲索卻未曾改變,李前總統認為,民眾和國家經濟,不能和個人的企業同等看待,所以,那時他的態度很堅定。
我印象很深刻,那一場座談會,李安妮董事長特別補充一件有趣的故事。她說她曾問父親「戒急用忍」的意思,李前總統只是淡淡地回:「我也不知道啊,你們讀中國書的才知道。(台語)」李安妮董事長解釋,原來李前總統不是刻意引經據典,但要強烈地對國人表達,赴中投資不能急,要以台灣當前經濟戰略作為前提。李前總統的智慧與遠見庇蔭了後代,除了得到經濟優勢,還保住了主權存續。在經貿戰略上,我們有幸能夠在李前總統的基礎上,也要肩負起責任,建立國家品牌,做民主的科技重鎮,也從防疫大國走到觀光大國,展現台灣的軟實力。
#12月26日農業政策座談回顧:農為國本到農業轉型的產業永續
而李前總統推動台灣經貿走向國際的同時,也注意到城鄉差距擴大、農村人口流失、台灣小規模經營的小農與兼業農難以應付國際自由化競爭等課題。農業專業背景出身的他,特別重視農民的福祉和農業的發展,他曾說:「不管我在什麼位置上,我永遠都是農業人」。
農業政策可說是他最早展現政績的領域,1973年擔任政委時期,他就透過不斷研究、倡議,廢除了強迫農業產值投入工業部門的「肥料換穀政策」。李前總統也希望培育農民成為有技術,且有經營管理能力的農業主力,1981年,在他擔任臺灣省主席任內,就提出「八萬農業大軍」政策,以培力農民,帶動農業結構調整。
儘管李總統在2000年卸任,他還是持續關注農業議題。當時一次金改,想一步到位解決農漁會信用部的經管問題,引發熱烈反彈。李前總統認為農業金融雖需改革,但要慢慢調整體質,而不是直接衝撞。後來促成農業金融法,同時成立全國農業金庫,讓農業金融監理一元化,並解決逾放比過高的問題。
2014年,我在競選台中市長時,李前總統還曾陪我到東勢農友家座談。我記得他殷切地關心台中農業,並強調要幫農民解決休耕地的問題。他還說,補貼機制已經過時,政府應該鼓勵青農自立。他認為,如同太陽花學運一般,台灣需要青年世代共同打拼,才更有發展機會。「農為國本」是他身體力行的理念,他用他的專業,一輩子關懷這片土地和其所養育的人們。
#1月9日公民參與座談回顧:從爭選擇的自由到做自由的選擇
到了上週六所舉辦的第五場座談,我們討論公民參與。或許你會問李前總統是政治菁英,他和公民參與又有什麼關聯呢?回到台灣智庫展開李登輝學系列活動的初衷,李登輝學指的是李登輝作為一個個人(Individual)、一種體制(Institution)、一個時代(Era),關於台灣民主轉型的研究,而公民參與在民主鞏固的過程和民主社會的運行,都扮演重要角色。
作為台灣民主化的推手,在體制內,李前總統從政時期以「民之所欲,長在我心」作為治理國家的依歸;在體制外,他卸任後以「新時代台灣人」的公民身分,持續倡議理念20年。不論作為一種體制或個人,他都相當重視公民參與,而作為一個時代,他更是促成公民參與環境的關鍵人物。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終結萬年國大、落實總統與地方首長直選,談李前總統對台灣民主化最大的貢獻,絕對少不了他把台灣從威權帶向自由的指標性作為,但顯然他自己也認為絕對不止這些,他曾說:「所謂的民主主義並非只是握有投票的權利,而是人民主動參與政治時,透過監督政府才得以實現。」
我是野百合世代的,那個時候,我們沒有選擇的自由,連參加讀書會都可能被搜查、逮捕;連在校門口的肥皂箱上演講,都要先做好被處分懲戒的準備。電影《返校》最恐怖的地方不在於它的恐怖元素,而在於它所反映出的真實面。所以解嚴後,公民社會得到一點解壓,90、91年代風起雲湧的學運試圖衝撞體制,公民運動碰上了政治機會,才迎來動員戡亂時期的終結,回歸憲政體制,有機會修改憲法。逐漸地,在李前總統主政下透過修憲,台灣人才可以選擇自己的政府、民意代表,靠著一棒又一棒的接力,我們終於爭到選擇的自由。
台灣今天公民社會的活力是30年前無法想像的。李前總統曾提過「生為台灣人的悲哀」,就是身為台灣人,卻無法為台灣盡力的悲哀。他說,「台灣人長期以來,有著自己無法治理自己國家的悲哀歷史」,而他生為台灣人,也曾處於想為自己做些什麼卻辦不到的年代。這裡指的,當然是公民參與、政治參與,而他在卸任後已經可以用「新時代台灣人」公民的身份參與,我們也習以為常地用各種方式對公共事務發表看法。「生為台灣人的悲哀」已經轉變為「生為台灣人的幸福」。
但這不代表我們可以一直確保我們能做出「自由的選擇」,而這是我們恆常的追尋。制度沒有完美,台灣人當家作主後,對國家與社會的想像為何,如何藉一次又一次的公民參與改變政治,面對巨量的資訊和更純熟的資訊操弄,又如何防衛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這些是我們必須時時刻刻、在方方面面,都要面對的課題,因為民主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接力賽。擔任台中市長時,我透過青年議會、社會創新等方式擴大公民的參與;現在擔任交通部長,我以「人本交通,連結共好」的理念,投入營造公民社會的環境。不論在什麼位置,擔任什麼角色,都能投入和促進公民參與,這也是李前總統精彩一生的示範。
/
以上,簡短地回顧我參與幾場座談會之後的心得。除菁英觀點,其實先前台灣智庫所作的三次民調,也充分地反映出現階段台灣人民對李總統極高的正面評價。對李總統當年的各項政績,不論是國際兩岸、經貿戰略,亦或是民主轉型,都給予極為高度的肯定。而特別的是,30歲以下的青年,所給出的正面評價,幾乎都高達八成,甚至到九成以上。這樣的趨勢,我們也在前幾場座談會的參與者和這次研討會的報名者身上看到。許多青年朋友的參與,代表年輕世代對理解台灣過去的渴望,以及對找尋台灣未來的關切。而這,正是我們舉辦「李登輝學」系列活動的最大目標:希望能探索「時代的課題」,激起「世代的對話」。
再次感謝這系列活動的所有參與者,許多舊雨新知因為李登輝學在此相會,可能是出於對李前總統傳奇一生的好奇、對李前總統下的政治體制有興趣,或是想要了解李前總統的時代,但我們一定有個共通點,那就是對台灣的關懷。在進行三次民調,從人民的眼光看李前總統的貢獻;舉辦五場座談,用世代的對話探討台灣的今昔之後,現在我們將展開兩天的研討會,邀請大家一同聆聽專家學者對李登輝的見解與定位。
這個研討會不會是個結束,而是透過李登輝學,提煉歷史、擘畫未來的開始。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高科 航 管 評價 在 Miao日本東京迪士尼代購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預購 10/18收單
這一團沒跟到😰😰下次折扣ㄚ就不知道什麼時候囉!
【優惠大特價】
澳洲Eaoron最新款第五代塗抹式水光針10ml➕水光保濕氨基酸洗面乳100ml
特價🉐️$450
兩組以上每組$440
趁現在澳洲折扣👏👏趕緊囤貨起來
⚠️這個x皮假貨非常多歐!
100%澳洲原裝💯💯💯
📢這次的組合非常的優惠哦!
👉️☾買☽第五代塗抹式水光針10ml
👉️《送》水光保濕氨基酸光面乳100ml
這樣的優惠只有此一檔,走過不要錯過哦🥂!
💎Eaoron最新款第五代塗抹式水光針10ml
逆轉時光的秘密💥!!
號稱一支可以抵100片面膜😚,
范冰冰的最愛Eaoron澳洲塗抹式水光針,
全球最暢銷的澳洲水光針
Eaoron水光針是廣受歐美明星、豪門名媛歡迎的高科技美容產品,
它將目前世界上最有效的美容成份膠原蛋白、肉毒桿菌、玻尿酸、
茶萃取、洋甘菊、七生肽、八生肽、Q10、金縷梅、乳油木果等,
透過注射的方式注入臉部,達到美白、補水、緊緻,去斑,除皺等效果!!
(所謂的注射不是真的打針,是做的像針筒的形狀,擠壓出來塗抹)
很多人使用過都達到非常滿意的效果!!
是一般水光針效果的五倍😍!!
Eaorn水光針通過透析分離技術,
微化分子的波尿酸與膠蛋白為核心成份配合澳洲天然有機的植物金縷梅、牡丹跟⋯等。
天然到連孕婦都可使用的產品。
透過透明質酸保持皮膚與皮膚彈性所需要的膠原蛋白恢復肌膚的彈力細胞。
進一步達到緊緻、美白、改善暗沉,肌膚變的明亮滑嫩😲,
是很多代購大推特推,推到爆的產品!!
補水功效真的是超強!!
冬天必備產品!!
💎EAORON水光保濕氨基酸洗面乳100ml
「EAORON」洗面乳,網友一面倒的好評,
價格超親民,卻有五星級的享受~
不管在什麼季節,對肌膚來說補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動作,
EAORON這個品牌他所出的產品都是以補水為重,
想要讓保養品吸收,清潔這塊就非常重要,
EAORON這一瓶洗面乳超好用👍️的,
泡沫非常豐富細膩⚡️⚡️,洗起來很清爽不乾澀(好像是用乳液在洗臉~嘻~)
蘊含五種澳洲精選天然植物成分保濕因子,加上金色微膠囊化的奢華成分,
結合天然薰衣草精油,可以清潔和放鬆肌膚,同時清潔肌膚,
除了淨白外還多了一層保濕的感覺~
❌不含酒精
❌不含香料
❌不含皂基(不刺激)
✔️天然氨基酸成分
✔️水光洗面乳敏感型肌膚都可使用
🔺特點:
.氨基酸溫和的臉部清潔配方
.有豐富細膩的泡沫
.可溫和清潔皮膚上的污垢、油脂、化妝殘留物
.含有天然保濕因子和有機植物精華
.結合天然薰衣草精油、玫瑰花精油及蝸牛黏液萃取物
.同時清潔滋養和呵護嬌嫩肌膚
🔺酸鹼度:
PH值在5.5-6之間,貼合皮膚酸鹹度(普通洗面乳是落在,4.5-8.5之間)
🔺溫和度:
可保護皮脂膜,非常溫和,嬰兒也能使用哦
🔺清潔度:
依靠氨基酸產生的溫和清潔力,清潔效果非常強(普通洗面乳是依靠皂基產生清潔力)
🔺適用對象:所有膚質(特別是乾性膚質)
➖➖➖➖➖➖➖➖➖
⚠️因疫情關係,目前各國國際航班都有大幅縮減
店家進貨時間也不一定
所以到貨時間一定會比較久,可以等待的再下單
🈲️下單後因說等待時間長而取消訂單
訂購方式&出貨方式
💜訂購方式,截圖私訊或圖片下方留言
會由幫手做登記,登記後🈲️取消 更改
❤️運費
1️⃣满$3000免運
2️⃣未到達者看商品大小收取運費
宅配80~150(看商品大小)
郵寄便利袋$37~$100
(看商品大小)
便利商店店到店$60
(5公斤以下及超商規定尺)
‼️若要先結單,可先私訊
因私訊較多會漏掉,所以要再麻煩🙏🙏多私訊幾次
高科 航 管 評價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靠北長官402443
這篇算不上靠北,但請同仁官長們參酌(尤其高階官長們):
一位友人形容部隊現在的窘狀,
個人覺得非常到位:
「就像是一位患有嚴重肌少症、骨質疏鬆的高齡老者,還穿著重達幾十公斤的昂貴護具,要跟對街健身房裡正值壯年、屢屢刷新紀錄的健身教練PK格鬥。」
昂貴武器不該買嗎?還是得買。
也許有時候還是被迫買⋯⋯
但那是問題的重點嗎?顯然不是。
以下所講,會有很多人不愛聽,但這就是現實環境。
部隊的「肌少症」,在此並不是指人員體能,
而是軍事上知識化、科學化的貧乏。
也許你會不同意,但我問幾個問題就好:
你知道什麼是Molle嗎?
你知道皮卡汀尼是什麼嗎?
你配的65式(M7)刺刀結構是通心柄,還是一體龍骨?優缺點是什麼?
防彈背心跟頭盔的穿著標準是什麼?
防刺內裡跟抗彈軟板如何區分?
以上都還是跟部隊成員最親近、最息息相關的東西(個裝、建制武器,而且放諸三軍皆準)。
好,也許這些對你而言是小兒科,那麼請問你身邊的袍澤們有多少人知道?部屬長官又有多少人知道這些東西?
重點不在於個人有多勇猛頑強,而是這些東西「普及」了沒?上級推廣了沒?重視了沒?
再來一個情境問題:部屬對晨間運動提出了質疑,你要如何應對?
是仍然以「增加運動時段才能強化體能」這種舊有觀念來登高疾呼、持續要求,還是能夠以「睡眠結束後快速實施適度運動,主要是能短時間刺激大腦分泌腦內啡,幫助身體快速脫離疲困狀態,同時兼顧抗壓、緩解疼痛和促進代謝等功能」這種科學化知識來說服部屬、提供知識性資訊、並以此調整運動內容或強度?
除此之外,部隊裡還有很多很多諸如此類的「弱知識困境」:
運動只有做操跟三項?身體素質仍只看BMI?(這部份已逐漸出現變革聲浪、肌力訓練觀念也有逐步推廣的跡象。雖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至少有了開頭)
避免槍枝卡彈而只顧擦槍洗槍卻不注重彈匣養護跟庫儲環境因素?
WD-40會腐蝕槍枝槍管這種奇詭觀念到底是誰教的?(它揮發性高,擦完不再上保養油當然容易鏽蝕)
還有部份特戰或測考中心的先進同仁喜歡據槍時握著槍管槍頭跟刺刀結合座的目的何在?(麻煩請先上網查一查C型夾握法的標準好嗎?全世界真的只有我們獨步全球。修正您那冥頑不靈的小指頭遠離槍枝擊發高熱區難道真的難於登天?別認為戴手套就能搞定一切,真的這樣那乾脆不要上護木了)
還有許多學界大老、關心國防事務的先進前輩強調的TCCC戰傷救護呢?有多少人懂?
再來,是部隊的「骨質疏鬆」症狀,
用來形容部隊結構之脆弱,
除了「無法整合」這個老生常談,
更多的是教育訓練以及專業度的貧乏。
我知道有人會不滿,尤其是特種部隊的菁英們會予以回擊,認為我跟社會酸民一樣瞧不起部隊,但我同樣提一個觀點。
例如:您是特勤隊的,那部隊是否有安排您再接受數週或數月不等的砲兵、裝甲兵、陸航的教育訓練,對於其他兵科甚至是兵種有深刻瞭解嗎?有無理解相互生態跟作戰模式?
如果沒接觸過這些,那除了小部隊特種作戰、限制空間作戰外,
特種部隊要怎麼在敵軍火力壓制下,以最快時間臨機透過精準座標尋求火力支援?要如何在攻擊各階段形成步戰協同?要如何透過通信完成空中密接支援?
而這些可是在您看各種電影、玩各種遊戲時,老美一位射擊士或一位步槍兵可以信手拈來的操作。
(或許因應娛樂效果,電影和遊戲參考價值有限,但也不能說「完全」無參考價值。網路、電視、電影花絮等各種民間渠道裡有著許多邀請退役特種部隊成員或軍事學者針對電影和遊戲內容的評析以及自身經驗分享的節目,多少能夠過濾出一些正確的資訊)
其實這些東西準則有、教範也有,
但捫心自問,
在執行地空整體的時候,空軍的戰機有哪一次是藉由地空即時通訊聯繫、實際配合地面部隊打擊或抵抗敵火的進展、而非透過先期時間律定來通過管制點的?
(往往都是地面部隊拼了命地想要趕上戰機的時間,但若真的面臨實戰,實際情況相信會有多到難以想像的窒礙跟傷亡)
我們的部隊是否擁有這樣誇領域整合技術?我相信絕對有,但重點在於這樣的技術與訓練重點是否能因應時代進展與作戰型態巨變,從集團軍戰略層級有限度「下授」小型任務部隊與「普及」於第一線基層,以提高人員素質及大幅縮短反應時間?
接著說部隊是「高齡老者」,也仍然是思維的問題。
高層的官長要面對的,是時代所帶來的巨大轉變。
早期防彈背心打靶時才會有,甚至是奢侈品;但時至今日,掛載各式配備的戰術背心已是標配,人員的作戰負重只會越來越沉,不僅「抗彈係數」的區分、軟板硬板側板的裝配已經讓人有些眼花瞭亂,高科技帶來的戰術動作與思維也只會越來越多樣。
但「統一」和「部隊延整性」的無差別要求,可以說是是強化和提升戰技訓練的噩夢。也許這七個字可以在早期、或是校閱部隊時能展現部隊的紀律和態勢;但如若不做思考,就將這七個字生搬硬套在部隊訓練中,其影響足以扼殺部隊原有的訓練效能:
左撇子的人,你硬要他手槍套掛右邊(或根本沒有左手版本的);
背心上的Molle提供了許多擴展空間,
然某些單位官長卻禁止東西掛背心上,
一切只為了「統一」、「美觀」。
直至目前為止,
仍然有部份裝甲單位官長要求統一把設計成腿掛的手槍套,
硬是當成肩掛式來使用,
身形較小的同仁(尤其是女性)一穿背心,
手槍就整個被埋在背心裡面,
拔槍的時候還得喬老半天才能出槍。
像這類資訊更新、但思維跟不上的例子比比皆是:
早期的「戰鬥蹲姿」相信讓許多人印象深刻,但主要手抓握槍頸部的動作,是歐美早在二戰時期(也有一說是更早)開始,針對無握把步槍所設計的。
但部隊的訓練、新訓教育等,竟讓它陪伴部隊度過了M-16、65式、65K1、65K2、T-86和早期T-91的時光,分毫未動;
又如現在「戰鬥蹲姿」動作其實早已在兵監單位研修下調整且行之有年,但反而變成許多單位不知道、或高階官長不願意按照新修訂的動作修正直至普及單位,更不用說最近十分熱議的後備役訓練(教召)。
不讓官兵著重、掌握清驗槍「退殼」、「清膛」、「通管」的要則,反而執意要求與檢視清槍線上整齊劃一、違反人體工學的高跪姿(單兵教練中已刪除,卻又出現在戰鬥步槍的操作手冊中)。諸如此類的教育訓練思維,明顯突出許多領導階層、決策階層「做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的治標不治本現象。
「我們以前啊⋯⋯⋯」這種開頭的話,是官長最愛說,但基層或有志之士最不愛聽的話語。因為不論好壞,這總是代表又一個新穎或需要被推動(也有可能是需要被議論研究)的想法就這樣被扼殺了。
我們擁有很多武器、也買了很多武器,就像身上這幾十公斤的護具一樣,但除了要有能量維持之外,重點是部隊如今的現實面,猶如開頭所形容的老者一般,根本的解決是要如何透過正確的觀念、高效益的訓練以及專業素養的普及,使其身軀不斷地增肌強大、思維年輕化,才有能力跟本錢駕馭這身得來不易的裝備,去跟敵人比態勢、比本事。
高層大方向的決策內容,也許觸及不到最底層的訓練方針、訓練重點,但對整體的風氣養成和對外觀感,卻有著關鍵性的作用;然而認知及方向的「不當操作」,對部隊所造成的殺傷力,是對岸千百枚東風巨浪都無法相比的。因為這是對部隊「質」的慢性毀滅。
談談現在討論度極高的「戰鼓隊」,
我並不清楚陸軍高階官長對於此政策強推以及堅持的考量及出發點,
儘管某些程度上能理解贊同此理念的同仁先進,認為戰鼓確有其文化及心戰價值,
但其中讓大部份基層官兵無法接受的點在於:
(包含部會層級推行的「社團」政策也一樣)
既然官方要求全軍推動、另核撥經費
而且部份單位「動用教育訓練時間練戰鼓」情況若然屬實的狀況下,
代表了官長等同將這項娛樂性質佔比較多的「民俗文化性質技藝」,
堂而皇之地列入了嚴肅的「軍事戰備本務」。
這樣邏輯與方向,無疑是備受爭議及質疑的。
畢竟在整個大陸軍基層
要維持人裝訓龐大負荷、資源僧多粥少、
以及戰備任務繁重的情況下,
試問如此政策能受到多少正面評價、
又能收到多少效果?
有一則部隊「趣談」是這樣的:
若每月例休8天、各式慰補休、三節及國定連假,假設粗估可以休假100天,
一位軍人一年大概有265天的在營時間。
但如果把訓綱一頁一頁翻開詳細檢視,除了訓練課程之外,另外把所有從參一二三四跟政戰所有要執行的各式講座、講習、示範、活動、輔訪、會議、儀程、活動⋯⋯⋯這些時數全部加起來,可能會超過一年。
要用265天,來完成超過一年的事務!
也許這內容缺乏證實及可信度,但回頭看部隊現實面,各種
訓練「縮短距離」、
教學「濃縮時數」、
會議「併開從簡」、
輔訪「聯合執行」,
難道真是少數個案?
從此也不難看出端倪跟這則「趣談」的起因。
其中又有多少成分,真與「教育訓練」息息相關?還是純粹為「管制而管制」的無效行政?
以上所提,不過略舉大端,再請見諒內容所提雜亂無序,但這些都是部隊現在的窘境。
我並非全盤否認官長們的勞苦功高,但部隊諸如上述等問題已沉積已久,惡性循環日益嚴重,只是希望能藉此嘗試一呼,或許能讓官長們正視這些問題。
Submitted: October 13, 2020 5:18:19 PM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