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111年度童綜合急診部住院醫師「10月30日」
我們急診不一樣!!!!!
童綜合醫院急診部有多采多姿的學習環境
「成人急診科」由國軍英雄鄭閔瑋科主任陪著大家在臨床衝鋒陷陣。
「兒童急診科」有海線暖男林彥辰科主任,不只能溫暖海線媽媽,還能手把手教學,溫暖每一個急診住院醫師。
「緊急救護科」,由黃泰霖科主任帶領大家和院前消防夥伴緊密結合~
「高壓氧科」今年更引進了三台高壓氧單人艙,在黃沛生科主任的努力,正蓬勃發展~
最重要是今年成立了「整合性傷口照護科」由羅文鍵醫師和專業傷口團隊,再造急診更多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教學部臨床技能中心主任、副主任皆由急診部醫師擔任,讓我們有豐富資源進行急救教學。甚至學會相關課程:急診超音波、困難插管工作坊、非侵入性血液動力學工作坊、PHTLS 院前創傷救命術課程、REBOA 工作坊、TEE工作坊、急產工作坊等 ..豐富課程,皆可以在本院辦理,讓大家學習更方便
最重要的是,在醫院強力支持下,即便疫情來襲,也成為急診部最強後盾,設置眾多防疫設備~也讓我們能安心在前線作戰。
——————————————
因為我們急診有如此多元的發展,因此住院醫師不用太擔心晉升問題~因為我們會持續為大家開拓未來的路!!!
想加入我們嗎
就在「10月30號」!!!
報名傳送門:
https://www.104.com.tw/job/7dugz?jobsource=jolist_a_relevanc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時序進入秋冬,天氣逐漸轉冷,能夠洗一場熱水澡實在是再舒服不過的事,但千萬要小心隱形殺手。根據內政部消防署統計,每年12月到隔年1、2月的低溫季節,是一氧化碳中毒案件的高峰期,尤其室外寒冷,家家戶戶常常習慣緊閉門窗,更提升了中毒風險。要如何避免一氧化碳中毒?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黃文宏一次解答! ...
高壓氧 設備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旅遊醫學】~ 感染新冠肺炎後的潛水活動
上次分享過感染新冠肺炎後,登山要注意的事項;朋友懶得念書叫我查查有沒有潛水相關的文章...(我還真的乖乖去查了...話說我也好久沒潛水了,我的open water證照應該要重修了)
哈哈,廢話太多了,直接來看文章的結論:
其實和登山的建議一樣,一開始就評估疾病的嚴重程度 (有沒有住院,有沒有嚴重併發症,治療完成後有沒有後遺症等等);依照嚴重程度的不同,安排後續的檢查;當然就是越嚴重的,檢查的項目越多。
所以我自己的結論還是,能不要得到最好,然後有疫苗就去打,減少重症的風險。
另外,DAN (Divers Alert Network) 已經在進行為期五年的研究,相信之後感染者康復後,是否能再次回到最愛的潛水活動,一定有更詳細且清楚的指引。
最後,談一下DAN對於如何預防傳播的建議:
1. 在入水前,保持社交距離,並配合當地政府的規定,如:配戴口罩等。
2. 對於個人或租賃的設備及器材,使用前後,都進行完整的消毒。(可參考DAN如何消毒潛水器材的指引,要注意濃度較高的漂白水或使用酒精,可能會對部分橡膠製品造成損害,進而影響安全性;另外,我多提一點,肥皂水還要配合搓洗,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就像洗手也不會只過個水,所以並沒有很適合拿來消毒器材。)
3. 在非緊急狀態下,避免使用備用二極頭;而在訓練「呼吸系統共享」時,也應評估相關的健康風險。
希望大家都能快樂地去潛水呀,夏天也快結束了呢....
※ 參考文獻:
1. Sadler, Charlotte, et al. "Diving after SARS-CoV-2 (COVID-19) infection: Fitness to dive assessment and medical guidance." Diving and hyperbaric medicine 50.3 (2020): 278.
https://dx.doi.org/10.28920%2Fdhm50.3.278-287
2. 流程圖:瑞士水下和高壓氧醫學會 (SUHMS)
https://suhms.org/medical-examination-2/for-divers/infos-for-divers/diving-and-covid19-f/
3. 如何消毒潛水設備
https://alertdiver.eu/en_US/articles/disinfecting-your-scuba-equipment
高壓氧 設備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Day19海咪寶寶
好幾天沒有更新阿咪近況
收集了好多熱心的朋友跟網友的資料
我有ㄧ度很徬徨無助
怎樣才是對她最好的醫療?
海咪最近只要看到我下班回家就會哭的很慘,然後亂尿亂便已經變成每天的習慣,但她不會離尿布墊太遠,有人說為何不幫她包尿布?
海咪還會自己大小便,我不能剝奪掉她還有得行為能力 ,就像海咪頭歪了,她還是會自己找到方法吃飯跟喝水啊!
不過要睡覺前總是要大戰ㄧ番,會ㄧ直喘,要我在旁邊陪,ㄧ直走來走去ㄧ下趴這ㄧ下趴那,不然就ㄏㄧㄏㄧ叫,影片是她快沒電的紀錄📹每天下班回來這樣,我也好累,看她這樣我就好心疼,怎麼會這樣😭😭😭
最後我決定到中興動物醫院新開的梅西動物醫療中心,打了好久的電話預約到古峰豪院長門診,至少以後要做療程離家近、醫療設備也齊全,等待周一門診看看,希望可以給海咪ㄧ個比較舒服的治療方法。
前天去買海咪的飼料,看到ㄧ個飼主帶米格魯出來復健買東西,飼主自己幫狗狗復健,我就上前去詢問,這飼主推薦富恩動物醫院,她說她狗狗也在那做高壓氧,高壓氧有分兩種跟我解釋,但我有聽沒有懂,我要說的是,她把米格魯養到現在20歲了,我聽了感到很開心,我也希望海咪能ㄧ直陪我久久久,不管怎樣都會給海咪最好的醫療,她是家人我的寶貝女兒,ㄧ輩子都不離不棄!!!
#海咪寶寶一定會健康陪媽媽久久
高壓氧 設備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時序進入秋冬,天氣逐漸轉冷,能夠洗一場熱水澡實在是再舒服不過的事,但千萬要小心隱形殺手。根據內政部消防署統計,每年12月到隔年1、2月的低溫季節,是一氧化碳中毒案件的高峰期,尤其室外寒冷,家家戶戶常常習慣緊閉門窗,更提升了中毒風險。要如何避免一氧化碳中毒?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黃文宏一次解答!
一氧化碳無色無味!洗澡注意1件事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表示,天氣變冷的時候,最怕的就是一氧化碳中毒,因為常常不知不覺就中毒,也可能會有延遲性的毒性產生。
黃文宏醫師說明,一氧化碳本身「無色無味」,當我們感覺到它的存在時,有時候已經來不及了。若是出現下列症狀,就要提高警覺,包括:頭昏、頭痛、噁心、嘔吐等,嚴重的話還可能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他提醒,如果出現相關症狀,可以的話趕緊將門窗打開,讓環境通風帶走一氧化碳,但如果症狀仍未緩解就要盡快就醫,給予高濃度的氧氣治療。如果患者本身有出現一些神經症狀,或有心臟方面的問題,還可能需要用到高壓氧治療。
針對最容易發生中毒的狀況,黃文宏醫師回應,最怕的是洗澡時在室內使用燃燒天然氣或瓦斯的熱水器,因為在密閉空間內,瓦斯與天然氣若燃燒不完全,就容易產生一氧化碳,所以務必要注意通風。
其他可能一氧化碳中毒的場所?
譚敦慈老師指出,除了熱水器之外,過去很多新聞事件都是「在家或燒烤店烤肉」,碰到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形。對此,黃文宏醫師也呼籲,有另外6個場合要特別注意。
煤油式暖爐
黃文宏醫師說,天氣轉冷很多人會使用暖爐取暖,但若是在密閉空間使用燒煤油的暖爐的話,也會讓一氧化碳濃度升高。
卡式瓦斯爐
冬天到火鍋店吃火鍋,若店家使用的是卡式瓦斯爐加熱,就要注意店內空調是否合適、通風是否完善,才能避免中毒。
煤炭烤肉
若店家是使用煤炭烤肉,同樣要特別注意店內空調及抽風設備。
地下停車場
一般大眾可能比較容易忽略,處在地下室停車場也要當心有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性。因為汽車排放的廢氣中就包含一氧化碳,因此若停車場本身通風不良,也不要久待。
交通繁忙的隧道
黃文宏醫師說明,隧道當中一般都會設有排風裝置,但若是車多時也要特別注意。
吸菸室
許多百貨公司或公共場合會闢有吸菸室,所有癮君子都關在裡面一起吸菸,此時就要先觀察裡面的空調好不好,否則大家進去就會一起中毒。此外,在車內也最好不要吸菸,因為車子是很小的密閉空間,如果在裡面吸菸,一氧化碳的濃度也會增高。
一氧化碳中毒有延遲性毒性?
黃文宏醫師分享,曾有一名20幾歲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經過高壓氧治療後,意識狀況恢復,卻很罕見的出現「延遲性的腦病變」。醫學文獻上也指出,一氧化碳中毒意識恢復後,約莫一周到一個月之內,都有可能發生這種狀況。
延遲性腦病變主要症狀:
行為退化
智力降低
記憶力喪失
神經症狀:大小便失禁
譚敦慈老師提醒,務必注意家中的排風是否良好、烤肉時盡量保持通風;更別在地下停車場逗留過久,才能遠離一氧化碳中毒的威脅。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11月號《逆轉脂肪肝》,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更多譚敦慈的防毒教室】
鉛無所不在!如何不受"鉛"累?(顏宗海醫師)
https://youtu.be/iFjr0sPUjM8
不可忽視的室內空汙 (黃文宏醫師)
https://youtu.be/ZATWDR-qr9I
生活中的汞危害,你會不會中毒? (顏宗海醫師)
https://youtu.be/5W6yHzFdGY4
【相關文章】
最強寒流來襲!真正可怕的隱形殺手不是冷,而是...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4331
冬天電費節省術:不開暖氣暖房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3480
嚴寒對策!掌握3個保暖重點部位,冬天不再手腳冷吱吱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6099
#譚敦慈 #黃文宏 #一氧化碳中毒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WqZQVsOQZ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