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LT2i 和 GLP-1A:適應症更新 June 30, 2021 Lancet
SGLT2抑製劑(SGLT2i) 和GLP-1受體活化劑(GLP-1A)的更新適應症:
1⃣️SGLT2i是口服藥物,而 GLP-1A是注射劑。semaglutide是第一種可用的 GLP-1A口服劑。
2⃣️SGLT2i和 GLP-1A用於T2DM作為降血糖治療,另具有減輕體重和降低血壓的額外好處。
3⃣️心血管結局試驗的數據強調,這些藥物可以保護已確診的動脈粥樣硬化性之心血管疾病患者免受主要心血管疾病的侵害,降低因心衰竭入院的風險,並降低心血管和死亡率。
4⃣️當用於降血糖時,SGLT2i在eGFR >60 ml/min/1.73 m2時降血糖效果最好。具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風險的情況下,應避免使用。
5⃣️無論血糖控制如何,這些藥物目前是心腎疾的二線,甚至一線之降糖治療。
6⃣️GLP-1A應考慮用於高危險或已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SGLT2i則使用在EF較低之心衰竭或慢性腎病(無是否有共伴已確診的心血管疾病)。
7⃣️即使沒有T2DM,這些藥物對一系列其他臨床適應症也有數據證實的益處,包括 GLP-1A在肥胖和超重,與體重相關的合併症。
8⃣️SGLT2i禁用於懷孕(動物研究中的生殖毒性)和母乳喂養(僅來自少數動物研究的數據)。GLP-1A禁用於妊娠和哺乳期(僅基於少數動物研究)以及第二型多發性內分泌腫瘤或甲狀腺髓樣癌的個人或家族史。
9⃣️開始使用 semaglutide (GLP-1A)之前,應先檢查是否有視網膜病變。
🔟SGLT2I和 GLP-1A在不同人群中對心腎的益處,及SGLT2I和 GLP-1A同時併用治療的效果仍持續研究中。
Ref:
SGLT2 inhibitors and GLP-1 receptor agonists: established and emerging indications.
Lancet June 30, 2021
DOI: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1)00536-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1)00536-5/fulltext
圖卡:GLP-1A 心血管作用機轉。Can J Diabetes 44 (2020) 93-102
高危險妊娠檢查 在 媽媽好孕,寶寶才好運:婦產科楊濬光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怎樣數胎動?】作者:楊濬光醫師
第一次感覺胎動可以說是懷孕當中最奇妙的時刻之一!
胎動可以讓我們真真實實的感受到胎兒的存在,並不斷的化成無盡的想像與期待:身體扭動一下,就像在呼應了我們說話;腳踢一踢,兩隻圓圓胖胖腿腿小嬰兒的樣子彷彿也躍然眼前,胎動就是這麼有意思!
第一胎的孕婦,會在五個月左右感覺到胎動,第二胎時,由於已經熟悉那種感覺,所以通常會早一個月就有胎動。胎動的次數,會隨著周數而不同,從五個月開始胎動,次數會慢慢增加增強;到了30周前後,每天會有大約500次的胎動;足月以後,由於空間的關係,胎動會減少到每天兩百次,而且胎動也會從拳打腳踢的感覺變成身體蠕動的感覺。
胎動不但有趣,也是窺究胎兒健康最簡單又最準確的一條路。胎動不好,可能是胎盤功能減退的徵兆,更是胎兒健康亮起紅燈的警示。我告訴每一位孕婦,懷孕28周以後,就應該每天注意胎動的變化;針對一些高危險群的孕婦,比方說妊娠高血壓、糖尿病、胎兒生長緩慢、羊水過少的孕婦,我還會規定她們每天要花時間來「數胎動」。
胎動的數法有很多種,書上、網路上都查得到,在這裡我舉一種最方便也最簡單的數法:每天早餐後開始算胎動,要認真的感覺,數到10次胎動,還沒有超過兩個小時,那就合格了;再加上這一天胎動的感覺與前幾天無太大差異,胎兒的健康就沒問題了。大多數的孕婦都可以在一個小時左右就完成這重要的功課的。若胎動感覺明顯的變少,千萬不要想拖到隔天再去醫院檢查,切記!
以下幾個孕婦常見的問題:
一、到23周還沒有胎動的感覺是正常的嗎?
第一胎孕婦約18~22周會有第一次的胎動,不過少數晚到24周甚至更晚才有胎動,不需要過度擔心。
二、覺得最近胎動很不舒服,而且還會痛,肚子還會鼓起來,是正常的嗎?
胎動和宮縮有時候可能搞混。一般來說,胎動不至於很不舒服,更不會痛,如果您覺得不舒服的時候,發現整個下腹部又硬又尖起來,應該是子宮收縮,並不是胎動。
三、寶寶會有規律性的跳動,是寶寶在打嗝嗎?
有一種胎動的形式,會感覺到胎兒規律性的跳動,約3~6秒鐘會有一次,持續時間可能數分鐘到數十分鐘,我們常戲稱是寶寶在打嗝,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四、現在懷孕22周,今天寶寶都沒有動,是什麼狀況啊?
胎兒還太小,除非大幅度的動作,不然有時候胎動會不明顯。周數太小數胎動,不一定需要,因為這樣做,反而會讓孕婦整天神經兮兮的。
五、昨天晚上寶寶動得好厲害,會不會有什麼問題?
沒有一種胎兒的問題會讓胎動太厲害或太頻繁的,胎兒也不會因為胎動太厲害造成臍帶打結纏繞的,請不必擔心。
六、聽說胎動減少就是快生了,是真的嗎?
胎兒足月後,胎動本來就會變少,不過胎動的感覺是因人而異的,用胎動減少來判斷是不是快要生了是不準確的。
高危險妊娠檢查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幸可以上佳宜的直播,分享孕婦和新冠肺炎相關的知識,還有最近最火紅的話題~~~打疫苗!
懶得看完全程半小時,可以直接看以下重點整理
⭐️⭐️⭐️>>>重點整理在這裡<<<⭐️⭐️⭐️
1️⃣ 到底該不該出外產檢? 哪些項目可以延後? 那些不行?
✏️產檢間隔調整:
一般孕婦: #產檢的間隔時間會拉長。
高危險妊娠 (高血壓,免疫疾病,胎兒生長遲滯,多胞胎等): 建議原定時間產檢。
✏️一般檢查建議週數如下:
🔸剛驗到懷孕/確認懷孕: 往後延到8~10週左右 (前提是沒有嚴重腹痛或是大出血的情形)
🔸初期唐氏症篩檢/子癲前症篩檢: 11~13+6週 (可和第一次產檢其他自費抽血項目一起)
🔸NIPT: 10週以後 (無週數上限)
🔸羊膜穿刺: 16~17週之後 (仍建議24週前做到檢查)
🔸高層次超音波: 20~24週
🔸妊娠糖尿病 (喝糖水): 24~28週
🔸乙型鏈球菌: 35~37週
有些是有一個月的緩衝期,這些檢查可以考慮安排和產檢同天去檢驗,減少去醫院的次數。
2️⃣ 孕婦屬於COVID-10高風險族群嗎? 重症比例將高出一般人幾倍?
是,和同年齡女性相比會較嚴重,重症、插管、死亡率都會增加,#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比例增加約三倍,死亡率高出約1.7倍。
#本身有內外科疾病,像是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氣喘,BMI較高,年紀較高,等是高危險群的孕婦,#感染COVID變成重症的機會比較高。
3️⃣ 臨盆的產婦怎麼辦? 不同生產方式的染疫風險有不同嗎?
🔸自然產: 建議38-40週約定時間催生。
🔸剖腹產: 按照原定計畫時間生產。
⭐️住院前: #檢測孕婦本人和一位陪產者的PCR。
陰性:安排住院;陽性:由專責醫院照護。
🔎#萬一感染怎麼辦? (COVID-19孕婦)
🔸無症狀或輕症患者: 不需要改變原本生產的計畫
🔸肺炎或敗血症: 超過32週考慮提早生產
🔸插管: 直接生產
--> 早產和剖腹產的比例較高
🔎#生產方式跟被感染的風險較無相關,建議產後可提早出院。
🔎#哺乳: 美國建議可以母嬰同室,也可餵母乳,但一定要 #戴口罩和勤洗手。
4️⃣ 不幸確診,會感染給胎兒嗎? 小孩出生後會有後遺症嗎?
✏️產前感染,目前和致畸胎性、胎死腹中、胎兒生長遲滯沒有明確的關聯。
✏️垂直感染的機會非常低,很少見,但仍然有零星的個案報導,沒辦法完全否定。
✏️新生兒感染大多數也無症狀,沒有明顯的後遺症。
5️⃣ 可以打疫苗嗎? 新生兒會有抗體嗎? 備孕哺乳可打?
可以打,以 #mRNA為優先選擇。
#腺病毒載體疫苗並非不能打
🔸mRNA疫苗在第三孕期施打於新生兒有發現抗體。
🔸備孕和哺乳期間: 可以打,不須因打了疫苗而避孕。
—-
<<孕婦與COVID-19>> 疫情相關資訊傳送門🔗
🎈孕婦到底要不要打疫苗? https://drjessicakang.blogspot.com/2021/06/covid-19_22.html
🎈關鍵時刻該如何進行產檢? 我該去做產檢嗎? https://drjessicakang.blogspot.com/2021/05/blog-post_42.html
🎈疫情期間產檢變少了,如何安心在家? 教你數胎動 https://drjessicakang.blogspot.com/2021/05/blog-post_27.html
🎈疫情期間為什麼要約催生? https://drjessicakang.blogspot.com/2021/06/covid-19.html
🎈我有產兆了怎麼辦? https://drjessicakang.blogspot.com/2021/05/blog-post_16.html
#佳宜好朋友
#防疫加開版
#孕婦與新冠肺炎
#covid19
#懷孕生產相關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