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熱情認真的李學長,
今天要來介紹「建中科學班」!
————————————————————
科學班考試三月多就考了,獨立招生。
📍考進科學班有什麼優點?
主科老師會是比較有經驗的,幾乎沒有地雷老師。老師還會同時兼任你的專題研究老師
🔆三年不分班,會有電神互相切磋討論。
教學資源多,可以借用科學館做實驗、借競賽資料、想考數理科免修可以直接報名(普通班要7%或是老師推薦)。
數理科目進度高二就上完,要在高三去台大修課(微積分、普通物理、普通化學、普通生物四選一)。高二下須通過資格考試方能第三年取得台大修課資格,沒考過者你會拿不到科學班認證證明文件,但是不會強制將你轉班。
📍 科學班的內容會不會比較難,成績會不會不好看?
🔆 數理科的內容會比較難,老師比較少管必選修,以主題式教學為主。
某些科目段考較難,老師會調到比較高分,只要你有努力老師一定看得出來分數給的算高。文科被當在科學班會更常發生,因為我們甄選就是數理跟一階不太難的語文考試。
📍 我是一個沒有超修的國三生(注意,那是會考前),要怎麼準備考試?
🔆 初試:
語文:不用太擔心,英文國文都在會考範圍,然後T分數差距也不大。
考古題以及其相似題型有公開,建議練完,才有考過初試的機會。
同樣地,初試會有沒準備的人來考,分數的標準差較大,最後T分數大概會落在60上下,在總體人數上大約是60/350。
科學班數學考試絕大多數題都可以國中解法,但多半想不太到。不會寫不要太沮喪,其他人大部分也不會寫。如果有餘力可以學習一些高中好用的單元如三角函數,能在你想不出那些超難解法時提供一個只要花時間就可以做出來的方法。
自然科會參雜一些高中觀念,但是不太會影響到解題,計算方面則多半是國中公式在高中的延伸。可以針對考古題去對對應的高中章節進行延伸閱讀在考試時比較不會那麼慌。
🔆 複試(實驗&證明):
數學佔複試4成,數學會是好幾大題每題帶六七小題的形式,其中每題的前段基本上通過初試的人都做得出來,建議每題都先做完前幾小題,卡在一大題很久會造成大量的分數損失。建中沒有公布複試題目,但外縣市學校好像有,可以去找找,但難度低於建中。
物理和化學各佔複試的2成,都有筆試和實驗。
物理筆試會考一些較難的高二高三題型最難到達物理奧林匹亞初複試水平,運動學和力學佔大宗,物奧初選該部份可以在高中範圍念完後練習一下。光學和熱學出現了國中為提供的公式請先自行預習,高中的電磁學與國中難度差較多,考的比較少。
化學筆試範圍有點多且量也很多(四十幾頁),有英文文章的閱測,比起其他題這類題目只要英文能力強一點就能做了。其他題目需要高中大量觀念,而且有些觀念是常常連高中生都忽視的(像溶解)。
🔆 實驗的部分:
兩科都是以高中實驗改編而來,會有線索提供你研究步驟以及計算,在討論的部分最好能去閱讀一些高中的實驗手冊,了解格式以及重點句的寫法,不要玩器材,會被扣分,打破也會(手殘者在此)。數據做出來差強人意也要放然後再想辦法解釋,你如果捏造數據老師一定會發現,你的成績就不會太高。有些討論不會需要作完實驗,實驗做不出來趕緊寫那裡搶分!!
複試的實驗技巧很多難以以國中的能力去填補,如果有這個規劃,可以在初試後詢問你的國中理化老師是否有機會讓你在課餘時間自主訓練高中實驗。(我的國中老師蠻支持的)
生物和地科各佔複試一成,生物高機率動植物器官、滲透壓、細胞觀察。做好這三類的實驗考過機率較大。地科由於內容不多,推薦讀完高中內容,才能節省做題組前要看大量資料才能解決的窘境。
✅ 再來是學習歷程的部分,學習歷程會用到競賽、專題等東西,考上者你們跟數資班對比的優勢就在四月到七月了,趕緊選一科專心拼競賽。在開學後你們可以跟數資班拉開一段距離(但在一、兩年後就沒了QQ)
✅專題研究有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科、資訊六科可以選,與你的競賽能力無關,建議去台大或中研院找個指導教授,他能帶給你大量的收穫。
專題研究高一下開始分組,高二上10月有國際科展初審,進度快者可以直接拼這個
高二下三月會有校內科展然後特優可至台北市科展然後特優可至全國科展,最後還是會回到台灣國際科展,台灣國際科展的目的就是篩選出一批國手前往美國比ISEF選上國手至少可以推薦本科系,得幾等獎會影響保送推薦範圍,請查教育部法規。
✅ 開學初會有能力競賽,以及各科奧林匹亞,能力競賽物理、化學、生物、地科限四選二初試,到了校隊培訓時資訊以外科目限選一科成為校隊。
然後有時候比競賽還是會吃天賦的,吃天賦的大小由左至右遞減大概是
數學>資訊>物理>化學>生物
但同樣也有人全部都行然後被迫上述能競四選二
最終能力競賽與奧林匹亞都會匯流到選訓營,然後決選營,而選訓營前半會推薦個本科系,成為國手後得金銀銅會影響保送推薦範圍,請查教育部法規。
✅ 科學班保送推薦人數僅佔三分之一,其餘的人最終還是會回流到學測指考。如果當初文科很爛考進來,沒拼到保送或推薦及特殊選才者很吃虧。可能會因此落入一些較差的志願。申請時如果有一個某科選訓營,加分會很賺。
✅ 再來就是要關注人才培育計畫,大概在8, 9月可以去考,有台大、清大、中研院等等各科的培育。這可以推廣到專題研究的部分,如果你對計畫裡的指導教授的研究主題感興趣的話,你可以毛遂自薦,指導教授get!
✅科學班的同儕實力很強大,有數物化生地免修的人、各科的奧林匹亞決選者與國手,跟他們一同考試時不要壓力太大。也因為這樣你永遠有奮鬥的目標,以及能幫你在課業跟競賽都走得更遠的人。
#俐媽學子經驗分享
#俐媽學子經驗分享資優班篇
#他們認真拚數理科學
#但也沒偏廢英文的學習喔
#台大明明高手輩出
高一地科重點 在 BusinessFocu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追蹤 MarketFocus 緊貼金融投資熱話
【#MF投資熱話】字節上市吸金擴充業務 遊戲教育領域成下一個重點
.
不斷被投資者神化的字節跳動近日再傳即將來港上市的消息,即使內地科企正值受中央反壟斷法影響,字節估值已升至4000億美元(約3.1萬億港元),若然成功以該估值登陸聯交所,勢必僅次騰訊(700)及阿里巴巴(9988),成為港股市值第三大的「巨無霸」。持有字節跳動25%股權的創辦人張一鳴,更超越馬雲,一躍成為中國首富!
.
作為國內科企的「巨無霸」,字節跳動估值由2016年的116億美元升至最新的4000億美元,全靠其金蛋抖音及其海外版TikTok在歐美市場發熱發亮所帶動。雖然TikTok在特朗普執掌白宮時屢次被針對,但仍無損年青族群對該程式的追求,今年三月TikTok在美國的月活躍用戶(MAU)已接近1億,全球MAU高達6.89億。期內,抖音的日活躍用戶(DAU)約6.1億至6.2億,中國擁有超過9億網民,即是說每三個網民就有兩個是抖音的粉絲。
.
據知情人士透露,字節跳動去年廣告收入約1830億元人民幣,抖音貢獻了近60%,今日頭條佔20%,其餘來自懂車帝及西瓜視頻等程式。據《彭博》引述內部文件指,抖音今年目標DAU為6.8億,中國業務廣告收入(不包括抖音海外板TikTok)目標為2600億元人民幣,增加42%。電子商務的目標,其商品總值從去年的1700億元提高到最多6000億元。
.
抖音、今日頭條及皮皮蝦為字節跳動的火車頭產品,不少廣告收入均來自該三個產品,反映字節對其依賴性的確較高。不過,字節如騰訊(700)一樣坐擁龐大的流量優勢,加上資本充裕,有助字節擴展遊戲、教育、線上醫療等業務。字節跳動去年在遊戲行業上才開始招兵買馬,今年三月以高達40億美元(312億港元)收購上海沐瞳科技,有傳作價是騰訊的三倍或以上,可見其擴張野心相當大。
.
沐瞳科技雖然在中國的名氣一般,但旗下遊戲《無盡對決》(Mobile Legend: Bang Bang)在東南亞相當受歡迎,MAU數量接近1億,更是東南亞指定電競項目之一。另外,沐瞳科技的創作團隊成員有七成來自騰訊、西山居及巨人等工作室,該三間公司曾出品多款於中國市場月收入超過5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遊戲。
.
沐瞳科技未來有字節跳動這條「大水喉」,日後發展的確可以看高一線,字節跳動在遊戲市場亦有望出現爆發性增長。與騰訊不同的是,字節跳動早已靠TikTok在海外累積龐大流量,先進軍海外市場再擴大國內市場無疑是一項明智決定,畢竟兩大龍頭佔據國內遊戲市場不少市場份額,要從中分一杯羹也不是易事。
.
線上教育同樣是字節跳動戰略重點,去年撥給教育業務的整體預算近40億元,並計劃未來五年內以每年百億元的規模持續注資教育行業,同時做好了三年內不盈利的準備。今年初已有消息指,字節計劃在未來四個月聘用1萬名教育專業人士,具體職位包括導師和課程設計師。中國線上教育市場每年規模正不斷擴張,去年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預計達到3.51億人,整體市場規模預計超過4800億元,因此一直受不少科企虎視眈眈。
.
不過,互聯網巨企進軍線上教育似乎得面對水土不服等情形,騰訊進軍教育事業逾七年,旗下產品至今仍未達到廣受市場歡迎的程度。字節近兩三年先後推出清北網校、GOGOKID、瓜瓜龍啟蒙等產品,市場滲透率同樣未見顯著。然而,字節較其他同業優勝的是「有錢就是任性」,若然成功上市就更有條件繼續「燒錢」去搶佔市場份額,難怪有網民認為,地球人似乎也無法阻止字節業務增長!
.
Text by MarketFocus Editorial
.
—————————————————
追蹤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marketfocus.hk/
—————————————————
或關注MarketFocus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_rm2kfO_iwF704dukOC4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