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隊、選手背後的人:醫療團隊】
.
「除了給予選手的支持,也希望大家看到的不只是『一個人』而是『一整個團隊』,因為團隊跟跨專業的合作,才能有更好的成果」
.
很開心因為奧運新聞、轉播,能讓大家從疫情中轉換心情,也注意到在不同領域下努力的人。除了奪牌、為國爭光的喜悅,也想分享一些較不容易被注意到的人,包括醫療團隊、負責協助行政事宜的團本部、讓大家都收到最新消息、喜訊的體育媒體。
.
因為自己對醫療團隊比較熟悉,就自己在世大運時的經驗(擔任中華代表隊的物理治療師)做些分享,文章最後附上此次奧運中華代表隊醫療團的名單。
.
醫療團隊的功能,包括:提升運動表現(Performance)、促進運動/訓練後的恢復(Recovery)、受傷的處理及復健(Rehabilitation)、預防再受傷(Prevention)。
.
醫療成員中,因為不同的養成背景,會讓我們在處理受傷跟疾病,有不同的擅長的地方。例如醫師擅長處理「疾病」、「嚴重的損傷」,包括急救、中暑、脫水、肌肉斷裂、骨折等狀況,而治療師/防護師擅長「肌肉骨骼疾病的處理/復健」,例如手術後的復健訓練、常見的扭傷、拉傷的處理,也可以在賽前透過一些訓練或手法「提升運動表現」、賽後透過按摩、伸展、儀器等輔助下協助恢復。
.
🔸醫師(Medical doctor, MD)
醫師常見的科別包括:家醫科、骨科、復健科等,近期還有中醫師的加入。家醫科處理常見的問題如感冒、拉肚子等,骨科醫師擅長處理手術(骨折、軟組織斷裂等),復健科醫師則較常以打針的方式治療。醫師負責的多跟「危及生命、較嚴重的損傷」有關,或是當選手有骨折、軟組織斷裂的疑慮,可以透過超音波影像等檢查,來確定受傷的嚴重程度、是否需要開刀等。
.
可能因為是醫師成本較高,或是,大多數的肌肉骨骼受傷,治療師跟防護師即能處理,因此在大型綜合型賽會(世大運、亞運、奧運等),才比較會有醫師隨行,其他賽事則以一位治療師或防護師隨行為主。
.
🔸 物理治療師/運動防護師(Physiotherapist, PT/Athletic trainer, AT)
治療師跟防護師,可能是除了教練以外,跟選手相處時間最長的角色,包括:賽前的貼紮及身體的調整、比賽或訓練中的待命,以及賽後的放鬆、治療等,大概都是由我們所包辦。或者當選手因為受傷而無法練習,復健跟治療會取代大部分的訓練時間,有時候受傷本身不難處理,但需要很長的恢復,往往最難的反而是怎麼陪伴選手度過這心理的壓力、不能訓練的焦慮感。
.
自己隨隊的經驗,可能從早上六、七點起床,到晚上十二點回到休息的地方,中間包括協助選手的伸展、貼紮、按摩、訓練等,如果每個選手都花30分鐘,15人的代表隊,花費的時間就可以多達8小時,而且這是每個選手只花半小時的情況。在一些小賽事,如果沒有行政或管理隨隊,可能要同時扮演翻譯、協調行政事務的角色等。
.
🔸 營養師(Dietician)/心理師(Psychologist)
我不確定國外的情況,但以台灣來說,目前隨選手出去的「營養師、心理師」應該較少,也沒有包含在這次的代表團裡。我覺得一部分是目前對這塊領域較比較陌生,選手也不確定這些專業能幫到自己什麼,也可能覺得說「吃」、「心情不好」這些自己就可以處理了。
.
儘管沒有在代表團的名單裡,但我認為這些角色至關重要。以營養師來說,不管是到國外不熟悉飲食、賽前要迅速增重或減重、密集的賽事間如何補充跟恢復;以心理師來說,往往頂尖選手的實力水平可能相近,但最後能突破重圍的可能是心理素質較好,擅長抵抗壓力、減少緊張的人。
.
這邊提供一個例子,我們稱為Female triade(女性運動員的危險三角),意思是女性運動員同時有骨質疏鬆、月經異常、食物攝取不足等問題。這樣的狀況如果只看婦產科醫師,透過藥物或許能改善停經,但問題往往是一個複雜系統或多重因素交織而成,骨質疏鬆可能來自飲食跟訓練量的問題;賀爾蒙失調可能來自壓力跟訓練量;吃的不夠可能是怕自己變胖等,所以需要團隊或專業間的合作,才能看到問題的全貌。
.
🔸 結語
其實運動員的成功,除了選手的努力,背後有一整個團隊在支持。獎牌背後,也有同樣在努力,但沒有奪牌的選手,他們也值得同樣的鼓勵。不管比賽結果如何,很開心因為奧運的轉播,重新燃起運動場上的那股熱血,幫選手加油、打氣的凝聚力,除了給予選手的支持,也希望大家看到的不只是「一個人」而是「一整個團隊」,因為團隊跟跨專業的合作,才能有更好的成果。
.
.
.
.
【東京奧運中華隊醫療團】
.
🔸醫師
林瀛洲、周文毅、郭純恩、林聖章
.
🔸運動防護師/員
王瑞翔、詹華蓁、冷侑蓉、凃思危、王詩婷、林儀昀、程心儀、陳愷謙、曾琮仁、辜羿璇、廖麗惠
.
🔸物理治療師
李瑋君、吳建良、周詣倫、高敏珊、陳妍伶、趙遠宏、蕭凱倫
.
.
.
(封面圖片源自:2019年拿坡里世大運,非此次東京奧運)
.
.
.
其他文章:https://jackchen.sport.blog/
其他圖片:https://www.instagram.com/chenhc82/
.
.
.
.
.
.
#東京奧運 #奧運 #中華隊 #台灣 #團隊 #醫療團隊 #物理治療師 #運動防護員 #運動防護師 #醫師 #tokyo #olympics #chinesetaipei #taiwan #medicine #medical #team #physiotherapist #athletictrainer #doctor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超前部署!遠離「肩」苦人生,骨科醫師的肌肉反向拮抗術」介紹 訪問作者:石英傑 醫生 內容簡介: 告別硬肩膀,痠、痛、麻、僵、凍 一次通通OUT! 吾Want再舉,一次得解,從此揮別肩苦人生! 「醫生,我的肩膀好痠,看了好多診所,都沒辦法好好工作。」 ...
骨質疏鬆中醫治療 在 中醫師劉佳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令人激勵的一個畫面!
去年中開始治療了這位70多歲的阿姨,是由我牙醫的同學轉介過來治療的,原因是他的肩膀鈣化性肌腱炎疼痛到無法在牙醫的診療床上接受治療,開始治療後才發現原來阿姨的困擾還不只於此,原本就有骨質疏鬆以及長期的睡眠障礙,在家裡的日常活動都有困難連舉手曬衣服都會疼痛,每天晚上睡覺兩隻小腿都在抽筋跑廁所,對於中西藥物有很多敏感的不適反應,所以單純用結構治療來處理他的種種問題,這半年下來不僅讓他可以重拾唱歌老人家舞蹈的社交活動,為了改變他錯誤的身體施力的習慣,我也跟Alpha Sports Lab 的Nono教練來搭配給予他自由重量的肢體訓練,原本老人家很緊張的害怕運動訓練,慢慢地越來越進步,沒想到原本拿碗都有困難的她,居然拿的起23公斤的六角槓鈴!著實讓我很感動
起初先從橫軸來處理兩側上肢不對稱的張力,把橫軸的皮筋骨對上就讓阿姨開心的能夠在家裡完成自己的生活起居,後續再從縱軸開始處理小腿的皮連線,雖然兩隻小腿都疲軟無力,但是皮層卻有著與底下皮下組織無法相連的異常張力,所以花了幾次處理的時間用針好好把皮膚慢慢鬆開,每次訓練後再把骨連線慢慢對上,雖然不是一觸可及,但也讓阿姨整體的身體狀況變得比受傷之前更好,人也更有自信
#昌盛堂中醫診所
#alphasportslab
#yourhealthourpromise!
骨質疏鬆中醫治療 在 馮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很多人看到我昨天寫到母親脊椎和疑似失智狀態的恢復,問我呂師傅的聯絡方式,同時也有不少人說是要幫爸媽預約⋯我就⋯不免(雞婆的)擔心起來。
自己想去當然很棒,每個人的身心只能靠自己好好照顧。
不過,若是你要幫爸媽預約的同學,就要注意嘍:不要越界了啊~(剛又聽到樓下鄰居在大聲吵架說什麼她再也受不了了⋯⋯過年時誰界線沒顧好越界或被越界一直隱忍不說,就真的會發生拔刀噴火事件)
.
總之,誰的身體就屬於是誰的。就算你是他的兒女爸媽老公老婆,也要尊重當事人的決定才行。
對方若是不想去/不敢去/不願意去,都不可以勉強或是說些什麼酸言酸語責怪對方,就連心裡面一點點這樣的念頭都不要起來啊(因為人類真的不只是用語言溝通的呦,心念也是會傳過去的),如果有了像是「我媽都不聽話,搞到全身都是病,腰也直不起來⋯⋯」的心念👉這些都是越界呦。
如果你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很自由做自己,那麼就要從尊重別人開始做起
(如果你是爸媽的身分也是一樣呦,小朋友更需要被教授界線要怎麼顧,被別人觸碰如果自己不喜歡就是越界,不論是手腳或是語言都是一樣的啊)
.
母親脊椎已經歪了好幾年,超級重視脊椎要正才有美好人生的我,當年看她有點小歪時(我和ㄤ對這個超敏感),會問她要不要去整脊試試,她每次都回我:才不要,中醫不行啦(因為50年前我爸過世前有看過中醫無效她記了一輩子),她總是說她有很棒的骨科醫生誰誰誰,她還一週復健幾次,每天運動,完全不需要 ⋯。
當然,這就隨她,我放下。(當然你不放下,不想隨她就會你和她都不高興了啦的噴火互罵)
去年過年,我看她已經背駝到下巴快碰到胸部也走不太動了,很小步很小步邁不開(因為骨盆也卡住了)也又問了一次一樣,她還是不要。
後來有天母親在家門口暈倒,而且也被她的骨科醫生頻頻委婉拒絕了很久說這他沒法治療,我再問她時要不要帶她去試試,她這才說願意試試看。
.
初期去的時候,很多事都忘光光,會一直重複說她會自己每天都在家運動,第一次師傅就教了她會去要做簡單的肌力訓練,因為肌肉沒有恢復緊實,脊椎再準備喬也固定不住。
後來問她有沒有做師傅要她做的抬腿復健運動,她會回說師傅沒有教她(明明有錄影啊媽)。
然後一直要重複做著她幾十年來自己發明的運動(這裏注意:運動姿勢不正確久了,就算很輕度不僅無效也會受損偏移呦),不過這一樣也是她界線內的事,也只能先隨她⋯
還聽師傅說每次去整脊都要講同一個她從大陸逃難全身綁金條逃難來台灣的故事,然後會一再的問同樣的問題⋯⋯嗯,再次謝謝師傅的愛心。
慶幸我母親是個凡事都(超級)積極的人,她整了兩三個月後,師傅說以後只需要一週來一次就好,她老人家又說不行,一定要一週兩次(這個是錯誤示範啦,師傅說幾次就幾次,少不見得不好呦)
.
每週兩次連續四五個月,風雨無阻。
老人家有心想恢復青春,呂師傅除了每次的背部按摩與手腳拉筋+很輕度的整脊還幫她訓練運動正確度增加肌力,這才有機會很慢很慢的站直了一些,下巴可以抬起來:-)舒服了~
所以,想幫父母長輩老公老婆男友女友預約的同學,務必確認是要對方真心想要復原才行(因為復原過程很辛苦要很有耐心毅力呦)。
自己為自己預約的也要有心理準備,如果你是年久失修很久,修復也要同等時間,這都不是一次兩次的事情呦。
也要尊重師傅,人家幾十年的經驗,只能喬一點點就一點點,像我母親有骨質疏鬆症狀,只能用很溫和很緩慢的方式修復,急不得。
#尊重別人的界線就是尊重自己嘍
#那當別人越界了怎麼辦?
咳咳。
想想還是來打書吧(因為手指開始痛惹),歡迎看 馮云的 #一念逆轉享瘦青春漾 裡面的p66頁:-)
https://reurl.cc/e9WpVb
.
醫生,師傅,老師,教練⋯這些都只是「幫助你」痊癒的人,主角還是自己呦!
#好好愛自己
#好好生活
幾位同學私訊問:下面的圖是不是我書中的截圖。
答:對呦,是我的書中內容翻拍的(還沒有買的人,趕快去買呦,已經有書的同學記得天氣好的要拿出來曬曬太陽,心情不好下雨的時候更適合翻一翻呦)❤️
骨質疏鬆中醫治療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超前部署!遠離「肩」苦人生,骨科醫師的肌肉反向拮抗術」介紹
訪問作者:石英傑 醫生
內容簡介:
告別硬肩膀,痠、痛、麻、僵、凍 一次通通OUT!
吾Want再舉,一次得解,從此揮別肩苦人生!
「醫生,我的肩膀好痠,看了好多診所,都沒辦法好好工作。」
「醫生,最近做家事的時候,手都舉不起來,每天都睡不好欸。」
「醫生,最近我的手只要抬到這裡就會痛欸!我是不是得了五十肩啊?」
「石醫師,我的肩膀怎麼都不會好?感覺痛到像刀在割一樣!」
你的肩膀是不是也處在水深火熱?石醫師將從肩膀構造、致病原因、治療方式、居家保健動作,一一解釋,深入淺出,也提出日常的錯誤習慣,根除肩膀疼痛,找回生活品質!
▍一起並「肩」作戰, 專業骨科醫師斷開肩頸大小毛病!
☑ 五十肩,有苦難言的「肩」苦──二合一快狠準去沾黏
☑ 五十肩放著就會好?──錯!越不動,越痛!
☑ 痛到無法呼吸的肩峰下夾擠症候群──首要解除紅腫熱痛
☑ 卡卡不舉的旋轉肌袖破裂──PRP注射自癒法或打洞縫合術
☑ 猶如火中燒的鈣化性肌腱炎──關鍵勿動的骨骼震波治療
☑ 慣性脫臼,原是退化性肩關節炎!──及時修補關節唇
☑ 肩膀部也會有骨質疏鬆?──鞏固骨密度,提升骨品質
☑ 肌腱發炎是使用不當?──什麼?平常拉行李姿勢錯了?
▍石頭醫師肩部預防守則
˙反向拮抗復健,平衡肩部肌肉
˙居家三運動:爬牆、鐘擺、拉毛巾
˙十分鐘伸展操,擺脫虎背熊腰
▍石頭醫師專業坐診
˙一加一創新療法:關節擴張術合併徒手關節鬆動術
˙打掉重來,破壞新生:骨骼震波治療
˙顧好黃金十年,多管齊下,預防骨質疏鬆
˙急性鈣化性關節炎,打針滅火、鍛鍊肩膀肌肉
作者簡介:石英傑 醫師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士
台北醫學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生
經歷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總醫師暨住院醫師
中華民國駐史瓦濟蘭醫療團骨科醫師
中華民國膝關節鏡醫學會會員
臺灣美顏針醫學會創會會員
中醫針灸科醫師
現任
仁瀚骨科診所院長
榮譽事蹟
醫學生時期熱衷義診及教學活動,擔任校內醫藥史社社長及舉辦針灸研習營,專研傳統針灸及醫學史,參與過十餘次義診活動。
進入醫院擔任骨科總醫師時期,熱心指導後進醫師,屢屢獲頒優秀獎章──民國95年度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最佳住院醫師獎。
民國98年,接受醫院派任遠赴非洲史瓦濟蘭擔任醫療團醫師一年,回國後發表〈我在史瓦濟蘭行醫的日子〉、〈緣起不滅,愛在史瓦濟蘭〉兩篇文章。
作者粉絲頁: 仁瀚骨科診所
出版社粉絲頁: 博思智庫Broad Think Tank、 BTT Health 博思健康網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b88go7btPs/hqdefault.jpg)
骨質疏鬆中醫治療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阿包醫師,我們家小寶總是忘東忘西、上課不專心,再這樣下去,老師要我們帶他去檢測有沒有過動,怎麼辦?」「阿包醫師,我家兒子小學都快畢業了,怎麼身高不到公分?要煮什麼給他補?」「阿包醫師,我媽有骨質疏鬆+失智,我好怕我以後也會有,怎麼提前保養啊?」
用心與專業,照顧每一個寶包的小兒科醫師「阿包醫生」,常常在診間遇到家長,提問孩子身高跟腦部的發育問題,甚至遇到阿嬤,為了想讓孫子變聰明,硬逼孩子吃奇怪的偏方補品…。其實除了少部份案例,的確是因為疾病需要治療,大部份的狀況,都來自於沒有適量的補充發育中所需的營養。
其實,掌握成長力與學習力的關鍵很簡單,只要常吃核桃、小魚乾這類食物,就能輕鬆達到反應靈光、骨骼棒!
核桃富含Omega-3,思緒清晰、反應靈活就靠它
阿包醫師表示:「中醫常說以形補形,而核桃更是從古時候很常被拿來提升認知力的好食物。現代醫學研究發現,核桃中富含不飽和脂肪酸、離胺酸、膽鹼、B群維生素、磷脂、微量元素硒等等,都確實是有助於大腦發育的。」其中植物性的Omega-3不飽和脂肪酸,是大腦和腦神經的重要營養成分註1。
近年來,歐美各國在核桃對於人體的益處上,也有相當多的實驗探討: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對二千二百名婦女及其子女,進行為期八年的分析發現,母親在懷孕前周,每周吃三份以上堅果的孩子,在反應思考能力方面都會表現更好註2。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項大型研究顯示,吃核桃可以顯著提升思考能力,幼童與老人若能多攝取富含Omega-3的核桃,可以幫助活化腦細胞,對於思緒清晰、反應靈活,均有很大的幫助註3。
小魚乾比牛奶含鈣量更高
「足夠的鈣質真的很重要!」阿包醫師強調:「除了Omega-3的攝取之外,另一個影響生長很重要的,當然就是鈣質了!」有些人誤以為只有中、老年人,才需要注意鈣質吸收,但其實在兒童與青少年時期,正是最需要補充鈣質的時候。足夠的鈣質有助於鞏固骨骼,降低日後出現骨質疏鬆的可能,不管大人小孩,都要隨時補充足夠的鈣質,才能有益健康。
根據衛生署的國民營養調查顯示:台灣小學生的鈣質攝取量嚴重不足,即將進入青春期的歲學童,竟有%的鈣質攝取量未達建議量!依照衛生署公布的食物含鈣量比例表,其實小魚乾才是含鈣量第一,比牛奶高倍註!衛福部建議每日飲用杯乳品,可以改吃克的小魚乾,補充每日所需鈣質,是幫助骨骼正常發育最好的食材!
多吃核桃、小魚乾等原型食物,慎選安心廠商
阿包醫生鼓勵,在飲食上盡量做到低糖低鈉,多攝取原形食物、少吃加工品,才是健康攝取營養的最佳方式。除了均衡飲食外,鈣質的吸收需要透過日曬產生維生素D,養成戶外運動的習慣更相對重要,才能幫助營養素的吸收。平時幫孩子準備有豐富鈣質的小魚乾及營養滿分的核桃等堅果類的產品做為點心,同時補充鈣質跟Omega-3,採買選擇時,挑選國內食品大廠及包裝上有安心履歷標示,更能即時知道食材來源及檢驗報告,幫消費者層層把關,吃起來更安心,也教育孩子從小懂得選購安全食物觀念!
知名小兒科醫生
巫漢盟醫生(阿包醫生)
專長:兒童生長評估、嬰幼兒飲食建議、過敏氣喘、氣管鏡及胸腔超音波操作、一般兒科疾病、疫苗注射、健兒門診。
【相關影片】
芝麻核桃豆漿,輕鬆幫你預防掉髮、白髮!https://youtu.be/rVOC9nLCZTk
美國FDA最推心臟保健 核桃防失智、消腹部脂肪https://youtu.be/kS7c8DYsuEM
高鈣與維生素K完美組合, "莧菜"補鈣更補骨https://youtu.be/ieD4MgSWwXk
【相關文章】
防腸癌!美研究:每周12顆核桃,降42%復發率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5267
防血栓、抗腸癌!日專家:核桃配這個效果最強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5382
每天一把核桃,不怕發胖還降24%糖尿病風險!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510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7q7PdbhLX4/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GRXQcBay1UknIR8_lAiYrpS8_-w)
骨質疏鬆中醫治療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雞湯 是台灣人最愛的近補湯品之一,也是很常出現的喜慶年節中很常出現的菜色。
雞肉有豐富蛋白質、膠質等營養,能促使細胞修補代謝、身體機能強健,營養師也說,熬煮雞湯時會釋放出半胱氨酸,有助緩解感冒症狀。
加入香菇利用香菇多醣體,補充膳食纖維、並有助調整免疫力。常聽人說要多曬太陽,使體內自然生成維生素D,除了對抗骨質疏鬆,維生素D還有增強免疫力的作用。而且不只是人類,就連菇類曬太陽也可以產生維生素D。動物的細胞膜是以膽固醇為原料製成,而植物的細胞膜則是由植物固醇所製成,菇類的植物固醇又被稱為麥角固醇,受到紫外線的照射之後就會轉變成維生素D2。
葡聚多醣體(β-glucan),是一種從香菇傘狀構造中所萃取提煉而出的抗癌劑,在醫學上被使用於胃癌與大腸癌的治療上,現在多與其他化學合成的抗癌劑一起使用,作為化學療法的輔助,負責發揮增強免疫的效果。
除了被提煉成為抗癌劑使用,葡聚多醣體也是膳食纖維的一種,可以成為乳酸菌或是酪酸菌的餌食,達到促進腸內細菌發酵、分解腸中食物的作用,發揮腸道益生菌的效果;同時也是強力的抗氧化物質,可以排除自由基,讓人不易老化,身體代謝也跟著變好。
中醫師推薦,燉煮雞湯的時候,可以再加入一些養生藥材,像是紅棗補脾胃、安心神,枸杞明目提神、滋養血氣,人參補元氣、消疲勞。
步驟有哪些呢?
1.把雞肉放入IH電子鍋內鍋
2.加入薑2片、紅棗8粒、枸杞少量 、人蔘五錢和適量的水
3.選擇燉湯模式,燉湯時間約2小時(畫面:關蓋設定功能後長按開始鍵)
4.煮好後在加入少量的鹽巴調味
藉由立體環繞燉煮,食材能均勻熟成,完整保留營養精華,煮好的雞湯,清爽鮮甜,湯頭味道也很濃郩。過年團聚來道適合溫補的「人參香菇雞湯」,暖胃又能補身益氣,給全家人滿滿溫暖與活力。
(資料來源:陳潮宗中醫師、「謝宜芳老師的營養教室」臉書粉絲專頁)
【相關影音】
防癌抗感冒,香菇雞湯熱熱喝
https://youtu.be/XUJIC8A7hXk
小魚苦瓜雞湯,穩血糖、防三高還能抗癌!
https://youtu.be/o8Ueo-69WXA
中醫生教你冬令進補 健脾補腎蓮子薏仁雞湯
https://youtu.be/KkmfTJPlNao
【相關文章】
防癌抗感冒,香菇雞湯熱熱喝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media_article/136
春天安神宜溫補,名中醫:這碗湯補血潤肺又排毒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8727
日本婦科權威:一鍋雞湯解決9成女性婦科困擾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3302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Cxr97nINH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