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跟同仁說,放棄或者是離開是最容易的,但是,留下來,把事情做好,才是最重要的。
我相信很多新竹人,都有和我一樣的經驗,在年輕求學時,常跟三五好友,一起來到南寮漁港,藉著一個簡易的木梯,上到堤防,在堤防上吹海風,那個地方,就是現在的魚鱗天梯;順著風箏賽場的草坡可以讓來到這裡的朋友,悠閒的走到海邊,和家人、朋友、愛人坐在那裡,看海景、賞夕陽。
過去,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漁港都是一整片黑壓壓的柏油,樹種得也很少,漁民作業區更是凌亂,到後來,這裡的環境髒亂,也常有人來這裡偷倒垃圾,甚至有一年,還發生震驚全國的飆車族砍人事件,不只讓遊客卻步,也讓城市蒙上一層陰影。
因此,在我競選市長的時候,我提出要將這裡改造成新竹漁人碼頭,讓它做為一個觀光、休閒、與遊憩兼具的漁港,不僅漁民朋友有舒適的作業環境,更希望透過優質的公共建設,讓人重新回來。從一開始的風箏賽場、魚鱗天梯、親子沙灘、南寮大道,到今天的波光市集,確實已經帶來許多人潮,也成為在疫情過後,市民朋友、旅客休閒遊憩的地方。
過程當中,非常感謝中央的支持,以及立法委員柯建銘總召的協助,還有議會的支持,當然更感謝南寮地區的居民朋友,在改造過程當中的體諒與包容。
不過,好的建設完成之後,也需要好的維護與管理,過去,就是因為疏於管理,大家都圖自己的便利,然後便利變成了習慣,而這樣的便利、習慣造成的環境與治安問題也讓漁港沒落。
昨天發生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情,有少數人,為了個人的利益,去煽動、誤導漁民朋友;整個港區的改造不只是觀光設施,還有更多像是卸貨碼頭以及漁具倉庫的提升,而在波光市集前的漁民作業區,我們已經改善完成,也讓漁民朋友也有了更舒適的作業環境。
這個漁民作業區專屬漁民朋友的車輛進出卸貨,與作業臨停使用,卸完貨、作業完成之後,車輛可以停到我們特別規劃的北側碼頭停車格。我想港區的環境不僅只是市府更是漁民朋友與遊客要來共同維護,同時交通人行上的安全也是我們的優先順位。
8月10號波光市集開始試營運,吸引了許多市民及遊客,重新進到南寮漁港,而我和市府的局、處長,也天天都到漁港,因為我們希望服務的動線、交通的引導及步行環境都更加的舒適,讓每一位來到南寮漁港的旅人,都能夠感受到新竹人熱情。
過去,我們推動許多進步的建設,像是,拆除田徑場的圍牆、騎樓順平、兒童醫院、公道三等,都面對不同的意見,甚至是不理性的攻擊,不過我和團隊都選擇留下來,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不僅做對的事,也盡力把事情做到最好。
期待大家都站在為城市長遠發展的立場上來努力,當然,我們也會持續和大家溝通、說明,但,絕對不會因為少數人惡意的攻擊、抹黑,就停下建設和改變家鄉的初衷。
放棄,從來不是我們的選項,盡力把事情做好,才是我們的責任。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高雄市區騎樓崎嶇不平,日前一名民眾被24公分的高低差絆倒,當場倒地無法動彈,幸好附近民眾協助扶起,但手、腳和臉部都受傷,質疑高雄騎樓順平進度緩慢,民代也調查發現,高雄騎樓順平工程,名列六都後段班。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
騎樓順平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根據議員統計:高雄市從98年起,實施騎樓順平工程,截至109年為止,只完成10900公尺。遠遠落後 #台北市 和 #新北市,在六都排行只高於台南市。
🌟工務局回應:推動騎樓順平有幾項困境,包括 #北部資源比南部多,#高雄要取得土地使用同意書難度也高。
過往施作模式是希望整個區域打平施工,今年起會比照新北、北市等地,針對局部高低差施工,已選定捷運站周邊、火車站優先,今年目標是1500公尺,會逐年加速、迎頭趕上。
—
網友:先解決佔用問題吧?
編:大家覺得呢👀?
騎樓順平 在 台視新聞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TTV焦點】高雄騎樓順平12年僅達10公里 居六都後段班
#薇琪在這編:騎樓高低差沒注意真的很容易跌倒欸😰😰😰
---
高雄市區,騎樓高低落差大,長者、嬰幼兒推車或是身障者都不便通行,甚至有市民抱怨,怕跌倒只能改走到馬路上。市議員調查發現,高雄市從民國98年起,實施騎樓順平工程,但12年來只完成10公里,是六都排名的後段班,不過工務局表示,取得土地使用同意書難度高,承諾會逐年加速、迎頭趕上。
#高雄 #騎樓 #騎樓順平
---
【訂閱 #台視新聞 掌握最新消息】
騎樓順平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高雄市區騎樓崎嶇不平,日前一名民眾被24公分的高低差絆倒,當場倒地無法動彈,幸好附近民眾協助扶起,但手、腳和臉部都受傷,質疑高雄騎樓順平進度緩慢,民代也調查發現,高雄騎樓順平工程,名列六都後段班。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3293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騎樓順平 在 新竹市議員林彥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市府近期改善了不少市區人行道,舊城區也出現在轉角處的路口行人等候區,然而實際考察卻發現不少問題,有些 #完全不符合無障礙設計。
像是三民國小對面自由路人行道無障礙坡道離建築出入口過遠,全長約一百公尺僅頭尾有斜坡,其餘都是階梯,甚至階梯前還劃機車格,不只身障者及嬰幼兒家庭進出不便,甚至連一般人行走都有困難,且有一側坡道被電箱阻擋,淨寬度僅 60 公分,根本不符合相關設置規範。
位於東門街及中央路新設之路口行人等候區,同樣有號誌燈桿及電箱阻礙通行問題,且坡面傾斜多達約 5 度,彷彿在測試行人的平衡感。
我認為市府應全面審視、修正人行設施工程設計,最優先考量身障者、嬰幼兒家庭的無障礙需求,並確保人行淨空達 1.5 公尺。騎樓順平都要求市民保持騎樓 2 公尺淨空給行人通行,沒理由政府自己蓋的人行道寬度更窄。
另外,如路口設置高差屏障設施會產生其他問題(例如上述的詭異斜坡),應選擇其他方式來保障行人,如護欄、車阻、緣石等,才不會讓原本的美意,最後卻造成行人的不便。
既然稱作人行設施,就應該以行人權益為優先,其他的需求次之才對。
#第十屆第四次定期會單位業務質詢
#人本交通 #無障礙設計 #人行道改善
騎樓順平 在 林彥甫新竹市議員- #說好的騎樓順平呢...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說好的騎樓順平呢大家最近如果有經過火車站周圍的中正路和大同路,可以發現道路兩旁被劃了標線型人行道。奇怪的是,明明一旁都有騎樓(當然被嚴重佔用),卻還是選擇在 ... ... <看更多>
騎樓順平 在 [新聞] 高雄騎樓順平12年僅達10公里- 看板Kaohsiung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1.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udn.com/news/amp/story/7327/5413149
2.完整新聞標題:
高雄騎樓順平 12年僅達10公里
3.媒體來源(作者/媒體)/完整新聞內文:
聯合報 記者徐白櫻、蔡孟妤、王慧瑛/高雄報導
內文:
高雄市區騎樓崎嶇不平、高低落差大,不利老人、嬰幼兒推車或身障者通行。市議員調查
發現,高雄市98年起實施騎樓順平工程,十多年來只完成10公里,在六都排名後段班。學
者認為主政者決心不足,應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加速改善騎樓不平整現象。
工務局長蘇志勳說,推動騎樓順平有幾項困境,包括北部資源比南部多,高雄要取得土地
使用同意書難度也高,過往施作模式是希望整個區域打平施工,今年起會比照新北、北市
等地,針對局部高低差施工,已選定捷運站周邊、火車站優先,今年目標是1500公尺,會
逐年加速、迎頭趕上。
一名高雄市民日前在網路發文抱怨說,在復興三路騎樓「仆街」(跌倒),無法理解為何
高雄騎樓那麼不平。
市議員黃文益說,上述案例是他朋友親身經歷,高雄騎樓順平工程已推12年,僅完成1萬
又900公尺,台北市早在民國99年就達成這數字,高雄在六都排名只比台南好。
關愛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董事陳泰延觀察說,人行空間動線卡卡,輪椅族被迫走上慢
車道,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往往成了弱者或自認倒楣。他觀察,沒人幫忙推的輪椅族,通
常走在馬路邊,理由是怕人行道、騎樓不平整,上得去卻下不來。
陳泰延形容,輪椅族走在市區騎樓像參加障礙賽,相當驚險,近年各縣市都有想重視此議
題,卻進步得太慢,這攸關城市形象,也需要各方力量倡議與監督。
高雄醫學大學兼任教授王國羽也是輪椅族,她說,中央有補助專案經費,高市府態度不夠
積極,以台北市來說,不僅靠中央經費,且動用市府預算推動,環境友善度讓輪椅族有感
。
陽明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副教授吳宗修說,基於用路安全,騎樓一定要整平,執
行效率端視主政者有沒有下定決心,短期要全面推行不容易,至少一段段逐步推,建議從
交通場站周邊騎樓做起,或高雄市一些主要幹道先行。
再等50年應該也不能解決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9.115.6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aohsiung/M.1619400477.A.F5C.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