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二邁向全台最大文創園區
#如何透過駁二翻轉高雄
文/ 李雨蓁
當媒體大幅度報導各大觀光景點遊客「雪崩式下降」時,我們高雄的駁二園區人氣不降反升。雖然去年(2017)參觀人次426萬略少於前年(2016)437 萬,但呈現上半年減,下半年增的狀況。去年因為輕軌施工,寒假遊客幾乎腰斬,但 6 月底輕軌通車到駁二後,遊客便快速回升,今年遊客目標訂在新高 500 萬人。
駁二藝術特區佔地18公頃、擁有大勇、蓬萊、大義三區共25棟倉庫,是全台面積規模最大的文創園區。但駁二不是一天造成的,這當然是經過十多年的機緣與努力累積而成。
駁二原本只是舊港區被遺忘的一座倉庫。2000 年,高雄市政府因尋找國慶煙火施放場所,偶然發現這個獨特場域,整建後先讓樹德科大進駐,作為實驗性創作所用。但駁二的爆炸性成長,還要等到 2006 年由市府文化局接手經營後,一連舉辦高雄設計節、好漢玩字節、鋼雕藝術節、貨櫃藝術節及高雄人來了等展覽,在獨特的場地魅力下快速成長,並在一連串協商後逐漸兼併周邊場地,也讓 The Wall、Sony 等外來廠商進駐,增加了多元性。
● 為什麼駁二可以成功發展呢?
在駁二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一方面看到:駁二結合了高雄從過去到現在的諸多獨有特色,例如海港碼頭、工業倉庫、臨港鐵道......,其效應也擴散到高雄早年的市中心鹽埕區,讓舊市區的重生與藝文能量的帶入相輔相成。
另一方面,駁二也一直在高雄轉型的浪潮上,例如流行音樂產業、影視產業、設計產業.....等,許多都在駁二起頭,貨櫃藝術與小劇場發展,也似乎在駁二找到最適合的場地。自 2007 年開始舉辦的戶外文創市集,以及去年推出的駁二小夜埕、港都戀惜曲等主題式市集,也為夜市文化或跳蚤市場找到新可能。
然而,在肯定駁二 10 年有成,再創高峰之際,我們也期望駁二的創新精神能「跳脫實驗、接續量產」,利用這十年在駁二創造可能的經驗,擴大到整個新灣區、整個高雄。
例如我們注意到,貨櫃藝術節、設計節歷年策展發想的許多概念,往往礙於法規、或是缺乏後續關注投資,而無法讓「#設計變成獲利」,缺乏與產業連結。
另外,好過日設計師團隊不少成員學生時代便常常進出駁二,我們曾發想:若「學校就在駁二」,透過跨校際設計學院城區部的建立,設立學生生活機能支援設施,對於駁二產學合作產出,甚至未來創業人際網路的建立、智慧共享經濟的發展,都會更有幫助!
最後,我們也要呼籲,駁二的魅力來自新與舊的結合,我們期望新建設與新建築帶來更豐富機能,但在鹽埕近年老屋仍繼續消失、鐵道文化資產日漸凋零的遺憾下,個人也期望「老屋修復」、「工匠傳承」、「鐵道文化」能以駁二作為櫥窗,結合適當場域與商業/行政模式,讓老高雄的記憶,能成爲下一代的資產!
#高雄 #駁二 #輕軌
「駁二邁向全台最大文創園區」的推薦目錄:
- 關於駁二邁向全台最大文創園區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駁二邁向全台最大文創園區 在 駁二邁向全台最大文創園區#如何透過駁二翻轉高雄文/ 李雨蓁 的評價
- 關於駁二邁向全台最大文創園區 在 駁二藝術特區英文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駁二邁向全台最大文創園區 在 駁二藝術特區英文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駁二邁向全台最大文創園區 在 駁二藝術特區英文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駁二邁向全台最大文創園區 在 Re: [新聞] 陳其邁感性告白:高雄不是好命囝,但我 的評價
駁二邁向全台最大文創園區 在 Re: [新聞] 陳其邁感性告白:高雄不是好命囝,但我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要土地就適放了衛武營,左營眷村和橋頭糖場的土地給,蓋展場,蓋文創和蓋房子 ... 現在全台要賺太陽能產業和風電綠電的錢,大部份的相關產業都在高雄! ... <看更多>
駁二邁向全台最大文創園區 在 駁二邁向全台最大文創園區#如何透過駁二翻轉高雄文/ 李雨蓁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駁二邁向全台最大文創園區 #如何透過駁二翻轉高雄文/ 李雨蓁當媒體大幅度報導各大觀光景點遊客「雪崩式下降」時,我們高雄的駁二園區人氣不降反升。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