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勒到希特勒】
馬勒是一位工作狂。眾所週知,在他接任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總監的十年,不僅是馬勒的黃金十年,更是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偉大十年。在這十年間,歌劇院因馬勒而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水準,各式歌劇節目的演出品質也到達絕無僅有的高度;但也就是在這十年間,劇院裡無時無刻皆充斥著劍拔弩張、人聲沸嚷,甚至人心惶惶的緊張氣氛。事實上,正是馬勒的這十年,讓維也納歌劇院深深獲益至今,而那種非人、高標的要求,更讓這塊金字招牌屹立不搖,最終成為全世界歌劇院的翹楚。
對馬勒來說,歌劇院是他上班的地方。馬勒每日的工作就是在歌劇院的辦公室裡處理各類歌劇節目的流程安排,有時還得在女高音歇斯底里的尖叫聲中斡旋、排解藝術家之間的各種嫉妒與糾紛,除此之外每天上午固定進行的團練與彩排更是重要且永遠無法完成的「待辦事項」,因為促動整個樂團演奏水準提昇的基本功必須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熬磨。中午十二點,馬勒總會準時回家午餐,小憩片刻後,便在下午三四點左右疾步前往歌劇院去指揮晚上準備上演的節目。以上,就是馬勒十年如一日的作息表。
小馬勒20歲的嬌妻艾瑪在初識馬勒時曾脫口而出:「天啊,這人簡直是純氧的化身!」,別以為純氧是多麼高潔的形容,其實艾瑪所指的是馬勒的工作態度與不斷燃燒精力的精神形象就好像在他的生命裡只有工作與音樂而已。而這種幾近自虐式的緊繃張力,馬勒不僅拿來「律己」,他也同樣地「施予他人」。馬勒為歌劇院的經營立下嚴格的典範,例如:聽歌劇或音樂會時不能說話、不能吃東西,團員每次的排練必須準時,音樂會嚴禁觀眾遲到,否則只能鎖在門外等節目中止時才能進場等這些在現代社會大家習以為常的音樂會禮儀,事實上就是馬勒當年所立下的。試想:對那些把聽歌劇當成是社交活動、音樂只是陪襯,來者是要看人、同時也是要給人看的,或者醉翁之意不在酒、醉酒之意也不在歌劇的上流社會來說,馬勒的鐵腕得罪了多少票友?他又承受了多少壓力?
但他不管!在馬勒的眼裡,這些不當的行為都是褻瀆,也是對音樂不虔誠,這和他一輩子戰戰兢兢奮鬥向上、視音樂與藝術為神祇的哲學有違。因此他改革的手法不只是在節目內容上大刀闊斧、指揮到一半從樂池裡爬上來要求觀眾噤聲,他甚至樹立了在節目開演前便將音樂廳所有燈光調熄的慣例。在他的音樂裡,觀眾只能乖乖坐在椅子上;在一片漆黑下,你只能專注於舞台上的一切,除了聽與看,什麼都不能做。
當嘴巴閉上後,靈魂之口才會開啟。這樣的轉變,不僅讓團員的日子不好過,甚至連管理戲服道具的工友都倍感壓力。曾有位歌劇院的樂手在日記上留下這段記錄:「馬勒給歌劇院帶來一種根本性的災難!整棟歌劇院從地基到樑柱,都被這空前且持續性的強烈地震給震的天搖地動。凡是不夠強韌、抗壓性不夠的,都只得灰飛煙滅...。所以在這段日子裡,歌劇院裡絕大多數的歌手都收拾包袱走人了。」
沒錯,不夠強韌、抗壓性不夠的,都活不下來,而這才是維也納深藏不露的真面目。馬勒以一人之力力抗歐洲樂壇數百年之積習,竟還能強撐十年之久,實在讓人驚嘆折服。這段期間,報社惡意杜撰的低俗樂評打不倒他、團員漫天飛舞的黑函攻擊整不垮他。但就在1907年,馬勒還是在維也納金廳指揮了他告別維也納的最後一場演出,那是他的第二號交響曲《復活》。最後一個樂章演畢,全場觀眾掌聲之熱烈、拋上台的鮮花之多難以想像、叫好的歡呼聲伴隨著淚水淹沒了整個大廳。然而馬勒必須走,因為他是猶太人。當然,他對歌手、樂手的那種嚴厲求好以及與劇院經營高層間的意見相左都是促成他必須走人的原因之一,然而面對維也納一波波來勢洶洶的反猶勢力,馬勒明白這裡已非他長久之地。最後,馬勒出走紐約,在異鄉捱了四年,容忍自己降低演出水準,甚至到最後,他在紐約放棄了所有的歌劇演出,僅指揮單純的音樂會。
馬勒的故事說到這兒,接下來我要說的是猶太人的故事。
馬勒死於1911年,那時候納粹還沒來。他,只是維也納在廿世紀反猶情緒高漲下的首波受害者罷了,廿年後,歌劇院被趕出去的人還多著呢。而且,也「幸好」馬勒只活了51歲,如果再讓他多活30年,他將會看到自己的外甥女艾瑪.羅瑟死在集中營裡,甚至連他自己可能也無法壽終正寢。
當年,馬勒的妹妹嫁給了維也納歌劇院的樂團首席羅瑟。在二戰爆發時,年屆七十五歲高齡的羅瑟流亡倫敦,他的女兒卻未能逃出來。之後不久,羅瑟得知自己的女兒命喪波蘭集中營後,哀痛欲絕的他承受不了打擊也隨之而去。然而老父不知道的是他們的女兒在臨死前,還在集中營裡組織女子樂團,娛樂德軍。原以為自己有活命希望的艾瑪.羅瑟卻在希特勒即將自戕之際,慘遭納粹黨最後一次的「大清洗」,逃不過這慘絕人寰的浩劫。
明明是講馬勒,為什麼會講到納粹?音樂跟政治又有什麼關係?
讓我們把時光往後推移到1936年吧!那年維也納歌劇院的指揮是馬勒的弟子布魯諾.華爾特,他在指揮華格納的《崔斯坦與依索德》時,一顆包裹著字條的臭雞蛋往指揮台上丟了過去,字條裡寫著:「下次丟來的不只是雞蛋了!」;而1938年希特勒尚未接管奧地利之前,維也納歌劇院裡便早早對歌手與團員作了一次「背景清查」,甚至連本身不具有猶太血統、只是與猶太人有姻親關係的歌手都被辭退。在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裡,共有75位歌手、樂手以及20位的行政人員先後被解雇逼退。因為國家歌劇院裡的藝術家算是公務員,種族要淨化當然要從公家單位優先作起。
事實上,在一次世界大戰後到三零年代初期,馬勒的作品還時常被演出,受歡迎的程度甚至不下於理查.史特勞斯的交響詩,而且當時也有指揮家在完整的樂季裡指揮了馬勒的全套作品,可說是馬勒音樂確實被傳承的例證。只不過當理查.史特勞斯成為了希特勒的文化部長後,馬勒的交響曲便消失在音樂廳、同時也消失在樂壇了,一直到六零年代才因伯恩斯坦與華爾特的努力才讓馬勒的音樂逐漸復興。
1939年六月十日,希特勒現身在維也納歌劇院的國王包廂。那天是理查.史特勞斯新作歌劇《和平之日》的首演。「和平之日」?這真是個天大的玩笑,因為歷史告訴我們,再過不到三個月的九月一日,德軍便入侵波蘭,揭開了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而這齣歌劇演的究竟是理查.史特勞斯不黯政治的愚昧,還是希特勒狼子野心的低劣偽裝?世事之反諷,莫此為甚。然而值得讓人玩味的是,在當年《和平之日》的指揮總譜上,不知哪位歌手、或樂手竟在封面上留下了一個字:「戰爭」,真是了不起的洞燭機先。人類的良心並不會因為藝術的偽裝而被蒙蔽,在舞台上演出的人員心裡清楚得很,知道自己的雙眼將會看到什麼樣的未來。而那隨著歲月逐漸淡去的筆跡,就好似隆隆砲聲,在七十餘年後的今天仍讓人怵目驚心。
當時這些在歌劇院裡的當紅歌手、音樂家,在1938年維也納變色後紛紛流亡。腳步夠快的,在大西洋的彼岸找到了新機會,有些成了好萊塢裡電影音樂的奠基者、也有些人留在百老匯,為美國的娛樂事業投注新活力。而腳步慢一點的、或者政治嗅覺不夠靈敏的,註定要葬身在集中營裡。但更多的是那些人走得了、但「心」卻走不了的人,馬勒便是個例子,當年馬勒在紐約呼風喚雨,擁有他在維也納渴求不到的絕對權力,但在熬了四年後,他仍希望即將不久人世的自己能回到維也納落葉歸根。1907年,馬勒出走時,維也納街頭有人敲鑼打鼓送走了一位猶太魔王;但1911年,當他坐著火車一路從巴黎躺在病榻上回到維也納時,維也納城萬人空巷全都聚集到火車站,爭相目睹這位偉大指揮的最後一面、想要送他最後一程。這,就是維也納人的矛盾;也是人類的矛盾。
回首百年,馬勒的交響曲早已響遍世界,然而他瘦小的身影、焦慮的眼神與深沈的面容,將是維也納人最熟悉、也最陌生的記憶。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Cup 媒體 Cup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3 歲的貝多芬讀過神聖羅馬帝國詩人席勒的詩作「歡樂頌」後大為感動,花費 30 年時間創作,將詩作改編並寫進「第九交響曲」的第四樂章,成為古典音樂史上第一首加入人聲和唱的交響樂。「歡樂頌」歌頌人類的平等進步,對人性充滿美好希望。目前,「歡樂頌」是歐盟的盟歌,人稱「歐洲之歌」;然而,往日卻曾是納粹德國...
馬 勒 交響曲 人聲 在 張渝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中歌劇院札記之六 國台交與馬勒第三號交響曲之四 馬勒三
20171219我去台中歌劇院聽了國立台灣交響樂團的馬勒第三號交響曲的演出。
馬勒的交響曲共有十一首(1~9,還有一個算交響曲後來改名為「大地之歌」的,和未完成的10),他心情/人生好和不好樂風有差一些。他的馬勒三、四是人生美好的時代寫的,所以很可愛。
但馬勒交響曲的「大」,在他的樂團比貝多芬莫扎特來得多人,還有他的曲子長度也比別人大出一二倍,這是在那個時代的氣氛。像現在我看年輕人用IG(Instagram)滑呀滑連字都不看,臉書字太多的Po也不易閱讀,這時代要的是「小」且高頻且快。
馬勒的時代要大。馬勒三有100分鐘,票可以賣貴一點(因為時間較長)就算票價相同也覺得划算,樂團的編制也大,聽來也覺得划算,這是馬勒的行銷策略,其它他作的是低單價高總價的策略,這當然也對市場與樂手的經濟是好的。
從貝多芬第9號交響曲放進合唱團後,就流行起來,本來交響樂是沒有人聲的。馬勒三不但有人聲,他還有很大的創新在有女聲獨唱,還有兒童合唱團,這演出要動員二三百人其實對很多票房來說不一定是容易進行的。
馬勒三是他心情好的作品所以很明亮,有六個樂章,你今天免費可以上Spotify或YouTube聽到他的作品,現在的商業模式已完全不一樣。這六個樂章都很可愛,其中第六也就是最後一樂章很長約二三十分(已是莫札特一個交響曲的長度),我很喜歡最後一樂章,尤其是荷蘭人的版本,煽情之至不可思議。
馬 勒 交響曲 人聲 在 李哲藝音樂簿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李哲藝音樂創作年表
2017.03 《瘋原祭》合唱交響曲國樂版
2017.01 《一路走過來》交響曲
2017.01 《我們在這裡》交響曲
2016.12 《四月雨幻想曲》二胡與大提琴合奏團版
2016.11 《四月雨幻想曲》弦樂團版
2016.11 《四月雨幻想曲》弦樂四重奏版
2016.10 《水漾》豎笛薩克管與鋼琴三重奏
2016.10 《Searching》十一重奏室內樂
2016.09 《Windows of Asia》管弦樂演奏曲
2016.09 《灣聲印象》大型國樂團與預錄音樂演奏曲
2016.09 《第一街首部曲》國樂音樂劇
2016.08 《三分熟》網路短片配樂
2016.08 《中華英雄》大型舞劇原創音樂
2016.07 《桃園印象》管樂團交響詩篇
2016.07 《森聲不息》大型國樂團演奏曲
2016.07 《電音三太子》二胡笙與大型國樂團協奏曲
2016.06 《水漾》雙豎笛與鋼琴三重奏
2016.05 《沙度》舞蹈音樂創作
2016.05 《中台博物館多媒體影片音樂》交響樂版
2016.05 《Amis Fantasy》管弦樂演奏曲
2016.05 《Ita Thaw Fantasy》管弦樂演奏曲
2016.05 《Let's Dance》中西樂五重奏
2016.04 《天祭》原住民音樂劇
2016.03 《眾神》電影配樂創作
2016.01 《good afternoon》電腦音樂創作
2016.01 《接送情》舞台劇音樂設計
2016.01 《香夭捌拾大板》粵劇音樂設計
2015.11 《小王子 2.0》全劇音樂創作
2015.10 《蔣渭水交響詩》歌仔戲唱腔與大型國樂團
2015.10 《泰雅序曲》弦樂四重奏版
2015.09 《電音三太子》小提琴電小提琴與大型國樂團協奏曲
2015.09 《秋天的大地》薩克管女高音與鋼琴三重奏
2015.09 《藝陣幻想交響組曲》大型國樂團演奏曲
2015.08 《繁華似錦台北城》大型國樂團演奏曲
2015.08 《伽藍雨綿綿》搖滾歌仔戲全劇創作
2015.07 《悲欣交集音樂劇》全劇音樂創作
2015.07 《幸福小寶貝》長笛與室內樂演奏曲
2015.06 《四月雨幻想曲》長笛與豎笛重奏團
2015.05 《台灣舞曲第五號》豎琴八重奏
2015.04 《釧兒音樂劇》全劇音樂創作
2015.03 《金色年代台灣夢》小提琴與管絃樂團協奏曲
2015.03 《清玉案》歌曲
2015.03 《Formosa Fantasy》薩克管與吉他二重奏
2015.01 《水漾》小提琴二胡與鋼琴三重奏
2014.12 《水袖與琴弦》音樂設計
2014.11 《Busan Fantasy》奚琴小提琴與管絃樂團協奏曲
2014.10 《風雲》大型舞劇原創音樂
2014.09 《瘋原祭》合唱交響曲交響樂版
2014.08 《鹽鄉風情》大型國樂團演奏曲
2014.08 《泰雅序曲》弦樂團演奏曲
2014.07 《Mauliyav 在哪裡》人聲與大型國樂團音樂劇場
2014.07 《小潔的時光魔法蛋》全劇音樂創作
2014.06 《愛琳娜》電影音樂創作
2014.06 《無為》舞蹈劇場音樂創作
2014.04 《Beautiful City》豎琴合奏曲
2014.03 《狐公子綺譚》全劇音樂製作
2014.02 《韓國幻想曲》奚琴與大提琴雙協奏曲
2014.01 《天頂一粒星》作曲
2014.01 《打狗傳奇》嗩吶 雙管 薩克管 與國樂團協奏曲
2013.12 《四月雨幻想曲》小號與管弦樂團
2013.08 《四月雨幻想曲》小號與管樂團
2013.07 《逆天行》蘭陽舞蹈團舞劇全劇音樂創作
2013.06 《Open舞台劇》全劇音樂創作
2013.05 《士林夜市》國樂團演奏曲
2013.04 《不負如來不負卿》全劇音樂創作
2013.03 《台灣舞曲第六號》國樂團演奏曲
2013.01 《水袖與胭脂》全劇音樂及配樂創作
2012.12 《半人》全劇音樂創作
2012.12 《港都綺緣》二胡小提琴協奏曲與國樂團
2012.11 《港都綺緣》二胡大提琴協奏曲與管絃樂團
2012.10 《台北十景》弦樂六重奏
2012.10 《絃舞 I 》弦樂六重奏
2012.10 《絃舞 III 》弦樂六重奏
2013.01 《花漾》電影配樂創作
2012.10 《哥倫布》全劇音樂創作
2012.09 《馬卡道狂想曲 》弦樂六重奏
2012.08 《蘭花花》全劇音樂創作
2012.07 《府城隨想曲 》國樂器獨奏與絃樂團協奏版
2012.06 《台灣舞曲第一號》小提琴,法國號,鋼琴三重奏
2012.04 《四月雨幻想曲》二胡與管樂團
2012.03 《艷后與她的小丑》全劇配樂及音樂創作
2012.03 《四月幻想曲》梆笛與國樂團
2012.03 《箏舞第二號》古箏與弦樂四重奏
2012.03 《絃舞 II 》弦樂團與鋼琴
2012.02 《人間影》全劇音樂創作
2012.02 《電音三太子》小提琴與電子小提琴協奏曲與管絃樂團
2012.01 《愛的城市》合唱曲
2012.01 《光行者》全劇音樂創作
2011.12 《嘉義新八景》管樂團演奏曲
2011.10 《台灣新世紀風情畫》管絃樂團與國樂團
2011.10 《四月天雨幻想曲》小提琴與管絃樂團
2011.09 《雙燕》全劇音樂創作
2011.09 《大願春秋》全劇音樂創作
2011.09 《小鬼湖之戀幻想曲》小提琴與木琴
2011.08 《南風》國樂團演奏曲
2011.08 《四月雨幻想曲》二胡與管弦樂團
2011.08 《宋宮祕史》管樂團演奏曲
2011.08 《府城隨想曲 》二胡喉管獨奏與國樂團協奏版
2011.07 《雙小提琴幻想曲》
2011.05 《馬祖世紀風情畫》鋼琴與國樂團協奏曲
2011.05 《桃園隨想曲》國樂團演奏曲
2011.04 《星夜遠航》《新世界》演唱曲
2011.02 《牟尼之瞳》全劇音樂創作
2010.10 《台灣舞曲第五號》國樂團彈撥樂器
2010.10 《思想再起》管樂團演奏曲
2010.10 《馬克波羅》全劇音樂創作
2010.10 《後舞台青春夢》全劇音樂創作
2010.07 《思想再起》銅管六重奏與管樂團
2010.07 《泰雅序曲》管樂團演奏曲
2010.06 《台灣舞曲第一號》小提琴,長笛,鋼琴三重奏
2010.06 《泰雅序曲》管弦樂團演奏曲
2010.06 《玻璃娃娃》演唱曲
2010.05 《思想再起》管弦樂團演奏曲
2010.04 《白香蘭》全劇音樂創作
2010.03 《AIRA 管樂團幻想曲第一號》管樂團演奏曲
2010.02 《府城隨想曲》國樂器獨奏與管樂團協奏版
2010.02 《府城隨想曲》國樂器獨奏與管絃樂團協奏版
2010.02 《福爾摩莎進行曲》管樂團演奏曲
2010.01 《夢幻地中海》弦樂與木管室內樂曲
2009.12 《府城隨想曲》(二胡,中阮,古箏,笙,笛子,揚琴)與鋼琴二重奏版
2009.10 《吉娃斯迷走山林》全劇音樂創作
2009.09 《狐仙》全劇配樂創作
2009.08 《喜羊羊與卡拉拉》全劇音樂配樂創作
2009.08 《台灣舞曲第二號》雙大提琴與中提琴三重奏
2009.08 《天堂的缺口》全劇音樂創作
2009.07 《風華再現》管樂團演奏曲
2009.06 《登頂》管弦樂團演奏曲
2009.05 《雙囍長笛與國樂團協奏曲》、《國王的新衣》兒童音樂劇全劇音樂
2009.04 《四月幻想曲》國樂團
2009.02 《台灣舞曲》揚琴合奏團演奏曲、《淡水爵士隨想》弦樂團演奏曲
2009.01 《四月雨幻想曲》揚琴合奏團演奏曲
2008.12 《觀自在》舞劇全劇配樂
2008.10 《四月雨幻想曲》長笛與管樂團協奏曲
2008.07 《大提琴二重奏隨想曲第一號》
2008.05 《四月雨幻想曲》小提琴與管弦樂團協奏曲
2008.04 《愛的三部曲》七重奏
2008.03 《絃舞》弦樂團演奏曲、《鐵人之歌》演唱曲
2008.03 《台灣舞曲第一號》長笛,低音管,鋼琴三重奏
2008.01 《戲箱》全劇配樂
2007.12 《冬之旅》長笛與豎琴二重奏、《箏舞》古箏三重奏
2007.11 《俠客》豎笛與弦樂四重奏
2007.10 《童謠萬花筒》弦樂四重奏
2007.10 《第四號隨想曲》雙簧管與豎琴二重奏
2007.08 《海倫凱勒》音樂劇全劇配樂及歌曲
2007.07 《美國印象》豎琴與弦樂四重奏、《夢舞潘金蓮》小提琴與管弦樂團、
《老鼠娶親》二胡與弦樂團、豎琴、《老鼠娶親》二胡與豎琴五重奏
2007.06 《FLORA》舞蹈音樂劇場全劇配樂
2007.05 《台灣舞曲第一號》鋼琴三重奏
2007.04 《虹之組曲》弦樂四重奏
2007.03 《箏舞》古箏獨奏、《雙囍》豎琴與弦樂四重奏、
《四月望雨》豎琴與弦樂四重奏、《絲戀》多媒體音樂劇全劇音樂創作
2007.02 《在巴黎的天空下》小提琴無伴奏曲、《馬卡道狂想曲》管弦樂演奏曲
2007.01 《電梯裡的小孩》全劇音樂創作、《清晨》室內樂演奏曲、《曙光》室內樂演奏曲
2006.12 《清晨》四重奏、《曙光》四重奏
2006.06 《戲劇原理》全劇音樂創作
2006.05 《雙囍豎琴協奏曲》、《第九號小提琴無伴奏幻想曲》
2006.04 《納尼亞傳奇首部曲》全劇音樂創作
2006.03 《童謠萬花筒》國樂團演奏曲
2005.12 《客來思樂古典隨想》管絃樂演奏曲
2005.11 《小國哀歌》小提琴與鋼琴
2005.09 《妳是我媽媽》全劇音樂創作、《迷離仲夏夜》三重奏
2005.08 《想咱自己》演唱詞曲、《玫瑰花開放的時》演唱曲
2005.06 《紅皮黃毛藍屁股》全劇音樂創作、《第八號小提琴無伴奏幻想曲》、
《Bapf the Rainbow》長笛四重奏
2005.05 《第七號小提琴無伴奏幻想曲》
2005.04 《泰中禮讚》演唱曲
2005.03 《台灣樂景圖》長笛合奏團演奏曲
2005.02 《第六號小提琴無伴奏幻想曲》
2004.11 《朝聖之行》全劇音樂創作
2004.10 《美國印象》長笛家族與電腦音樂、《客來思樂古典隨想》室內樂演奏曲
2004.09 《島嶼神話》舞劇配樂創作
2004.08 《童謠萬花筒》鋼琴獨奏曲、《擊木歌》三義國際木雕藝術節主題歌曲
2004.07 第四號小提琴無伴奏幻想曲
2004.06 《抱天空》序曲
2004.05 《台北地圖之尋找潘金蓮》佛拉明哥舞劇全劇音樂創作
2004.04 《淡水爵士隨想》豎笛重奏團演奏曲
2004.03 《在巴黎的天空下》長笛無伴奏幻想曲
2004.02 《大稻埕的老鼠娶新娘》戲劇配樂創作十首
2004.01 短笛無伴奏幻想曲
2003.12 《魔法師梅古拉的二十四孝大冒險》戲劇配樂創作、第三號小提琴無伴奏幻想曲
2003.11 《最後一夜》小提琴與豎琴二重奏、《夜歌即興集錦》豎琴獨奏曲六首、
《仲夏夜之夢》小提琴與豎琴二重奏、《夜情歌》小提琴、大提琴與豎琴三重奏、
《夜歌》大提琴與豎琴二重奏、《夜精靈隨想曲》小提琴與豎琴二重奏
2003.09 《兆豐金控》廣告配樂
2003.06 《台北十景》薩克斯風與豎琴二重奏
2003.05 《月光華爾滋》長笛、打擊與弦樂團、《霓裳羽衣曲》長笛、打擊與弦樂團、
《太陽舞曲》長笛、打擊與弦樂團、《月光傳說》長笛、打擊與弦樂團、
《白兔嬉遊曲》長笛與弦樂團、《月桂悲歌》打擊與弦樂團
2003.04 第二號小提琴無伴奏幻想曲、《狂戀台灣》中提琴無伴奏樂曲
2003.03 《聲之音》劇場配樂
2003.01 台北市麗山高中校歌
2002.12 《夜樂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與豎琴四重奏、第一號長笛家族四重奏隨想曲
2002.05 電玩軟體《劍靈II》場景音樂八首
2002.03 台灣舞曲第一號《探戈》豎琴獨奏
2002.01 第一號弦樂四重奏隨想曲
2001.12 《馬卡道狂想曲》國樂團
2001.11 《廟埕》國樂團
2001.09 《踏板遊戲組曲》豎琴獨奏
2001.07 第一號小提琴無伴奏幻想曲
2001.06 《廟埕》絃樂團
2001.05 第三號隨想曲 (豎笛與豎琴二重奏)
2001.03 《廟埕》弦樂四重奏
2001.02 《廟埕》管絃樂團
2000.11 丘比特豎琴教本第二冊練習曲九首、《掌中隨想曲》管絃樂團、
《八方風雲會中州》鐵軌管鐘及枕木琴與管弦樂團
2000.09 第二號隨想曲 (雙簧管與豎琴二重奏)
2000.08 第一號隨想曲 (大提琴與豎琴二重奏)
2000.06 丘比特豎琴教本第一冊練習曲九首
1999.10 《虎姑婆》短篇動畫主題曲
1999.07 《洋娃娃》兒童獨唱曲
1999.06 《表演就要開始了》
1996.11 《戀戀情深》豎琴獨奏曲
編曲作品:
管絃樂 407首
管樂團 95首
國樂團 136首
室內樂 3273首
電腦音樂 507 首
總計:4418首
馬 勒 交響曲 人聲 在 Cup 媒體 Cup Medi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3 歲的貝多芬讀過神聖羅馬帝國詩人席勒的詩作「歡樂頌」後大為感動,花費 30 年時間創作,將詩作改編並寫進「第九交響曲」的第四樂章,成為古典音樂史上第一首加入人聲和唱的交響樂。「歡樂頌」歌頌人類的平等進步,對人性充滿美好希望。目前,「歡樂頌」是歐盟的盟歌,人稱「歐洲之歌」;然而,往日卻曾是納粹德國的政治宣傳工具。
「歡樂頌」毋庸置疑是貝多芬的經典作,更是史上最常牽涉於政治中的古典音樂作品。符號學家將樂曲形容為「空符徵」(empty signifier),因為它在不同時空與場域,曾經有截然不同的意義。
收聽更多:
【*CUPodcast】#28 只溶於手,不溶於口:M&M 在二戰時曾是美軍軍糧?
https://youtu.be/_tOOd9FTXNg
【*CUPodcast】#27 灰姑娘情結:誰令童話女主角變質?
https://youtu.be/5JoJUcut1kY
【*CUPodcast】#26 童話世界裡,生人勿近的黑森林
https://youtu.be/a15k-FY9mXY
*CUP Media Podcast 可於 Spotify、SoundCloud 及 iTunes Podcast 收聽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00zq9LpH4Lw4WCvhR22ZLe?si=JuCfsNstTa6ka-7yuvHVGw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cupmediahk/
iTunes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hk/podcast/cup-media-podcast/id1493758335?l=en&i=1000478002964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goo.gl/4ZetJ5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t.me/cupmedia
? WhatsApp ? bit.ly/2XdWXq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