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張克純的《山水之間》系列,讓他成為中國唯一入圍過馬格南攝影獎的攝影師,可以說是中國山水攝影第一人。他在成都買下100坪的清水房,親自改造,作為四十歲之後的避世之所;還將自己多年從全國各地收回來的老物件塞滿屋子,雖然價錢不貴、但足夠美。疫情期間,張克純就一直待在家裡,釣魚、喝茶、發呆,徹底放棄了社交。
#山水攝影 #裝潢 #老物 #YYIT
影片授權:一条 YIT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請用片右下角調HD1080高清睇片。 (下文自wikipedia) 小印度(Little India)是新加坡的一個泰米爾人的族裔社區,位於新加坡河東部(牛車水對面),甘榜格南以北。這些區域都是梧槽(Rochor)城市規劃區的一部分。小印度在當地泰米爾社區更普遍稱為竹腳(Tekka)。 小印度...
「馬格南攝影」的推薦目錄:
- 關於馬格南攝影 在 Yahoo!奇摩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馬格南攝影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馬格南攝影 在 YaoIndia 就是要印度︱認識印度,從這裡開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馬格南攝影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馬格南攝影 在 瑪格南唯一一個台灣籍攝影師張乾琦拍攝了一系列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馬格南攝影 在 玛格南摄影大师Alex Webb是如何拍照的?幕后揭秘来了! 的評價
- 關於馬格南攝影 在 馬格南攝影師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馬格南攝影 在 馬格南攝影師給新手的35條建議,值得學習! | PTT新聞 的評價
馬格南攝影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印度之眼:拉格雷》 女兒執導擦出精彩火花
世界知名的攝影師拉格・雷(Raghu Rai),1942年出生於印度巴基斯坦,從1960年代以來出版超過50本攝影集,1977年加入馬格南攝影通訊社。作品多關注於印度現況,拍攝過德蕾莎修女、達賴喇嘛與多位印度總理,及印度社會的重大事件跟人生百態。
本片導演為拉格・雷的女兒艾瓦妮・雷,為作為大師之女,透過她的鏡頭,我們發掘了作為世界知名的攝影家更為日常的一面。這段記錄拉格雷前往喀什米爾的旅程,若非是女兒執導,任誰都拍不出這樣的紀錄片,在片中可以看到拉格雷熱愛攝影的人生歷程,及對於女兒的期盼與教誨、呵護與鞭策。透過女兒的視角,我們彷彿也上了一堂大師的攝影課。
片中拉格・雷急欲將一生絕學都傳授給女兒,只是身為父親的角色卻始終難以真正放手。溫暖又偶有摩擦的對談、父親的嚴厲神情、女兒的叛逆回應,皆是父親及女兒在親近之中有著難以言說之距離的狀態。除了揭露一顆敏銳的攝影之心,也是女兒對父親巨大身影的私密話語。
✩想獲得免費觀影序號快點來▹ https://tinyurl.com/y53x4ez4 (9/12截止)
Giloo紀實影音 #攝影家 #拉格雷
馬格南攝影 在 YaoIndia 就是要印度︱認識印度,從這裡開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YaoIndia就是要印度報你知
出生於 #巴基斯坦 姜市(Jhang)的攝影大師——拉格·雷(Raghu Rai),是一位國際知名的 #紀實攝影師,自1965年起,主要擔任《The Statesman》的攝影師,後來則任職《India Today》,並在1977年加入馬格南攝影通訊社。而拉格·雷自1960年代以來,出版超過50本攝影集,除了 #德蕾莎修女、#達賴喇嘛,印度社會的重大事件跟街景百態,都被紀錄在他的鏡頭之下,被稱為「#印度攝影之父」。
入選 2017 #IDFA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 的紀錄片《印度之眼:拉格雷》(Raghu Rai, an Unframed Portrait),即是拉格·雷的女兒艾瓦妮·雷(Avani Rai)拍攝下他前往 #喀什米爾 的旅程。
預告片👉 https://youtu.be/xbHoU0PqbxQ
#時事必讀
#隨時更新🇮🇳#新型冠狀病毒 印度疫情與規定變更
👉 https://yaoindia.com/archives/29562
YaoIndia 就是要印度︱認識印度,從這裡開始
#YaoIndia #就是要印度 #印度報你知 #印度 #RaghuRai #AvaniRai #紀錄片 #紀實
馬格南攝影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請用片右下角調HD1080高清睇片。
(下文自wikipedia)
小印度(Little India)是新加坡的一個泰米爾人的族裔社區,位於新加坡河東部(牛車水對面),甘榜格南以北。這些區域都是梧槽(Rochor)城市規劃區的一部分。小印度在當地泰米爾社區更普遍稱為竹腳(Tekka)。
小印度有別於珠烈甘榜區,後者在萊佛士計劃下,原本是新加坡殖民地的一個分區,在英國的種族隔離政策下,作為泰米爾人移民的居住區。然而,由於珠烈甘榜變得擁擠,對土地的競爭不斷升級,許多泰米爾人遂移居到現在的小印度(珠烈甘榜區已不再作為一個獨特的區域存在)。
小印度的位置沿實龍崗河,最初吸引了養牛業,該區的牲畜貿易一度相當突出。後來,其他經濟活動發展起來,到20世紀初,該區開始看起來像一個泰米爾人的族裔社區。
雖然在現代人民行動黨的種族和諧政策下,泰米爾人不再如以往局限在一個地區,但為了保存文化遺產,許多泰米爾人商業 活動都集中在小印度。各個種族的人想要吃到或買到泰米爾人文化的東西,如咖喱或泰米爾服裝,就來到小印度。許多華人父母去小印度的商店,將大米磨粉,為嬰兒熬粥。這些商店的機器,主要是為了將香料磨成粉末,用來製作泰米爾美食。小印度在許多方面類似於印度,包括道路建設和使用,與新加坡的其餘部分的衛生狀況大為不同。
實龍崗路是小印度主要的商業街,沿街有竹腳中心,竹腳廣場,小印度中心,實龍崗廣場,和穆斯塔法中心。花拉公園位於區內。區內有數座印度教寺廟,清真寺和其他宗教場所,例如衛理公會福靈堂(Foochow Methodist Church)、衛理公會甘榜加埔堂、維拉馬卡里拉曼廟、安古利亞回教堂、維達帕提雅卡雅曼興都廟、Jalan 回教堂、錫克教中央謁師所。阿督卡夫回教堂建於1859年,得名於一位泰米爾人律師,建築為阿拉伯-文藝復興風格。其祈禱廳裝飾着摩爾式的拱,體現伊斯蘭教的歷史。斯里尼瓦沙柏魯馬興都廟沿實龍崗路,有一座高塔,於1855年建成。佛教的千光寺(釋迦牟尼菩提迦耶寺)也沿着實龍崗路,最初是由一位泰國和尚於1927年創立。對面中國風格的龍山寺供奉的是觀音菩薩。
小印度的貝當路,以法國元帥菲利普·貝當(後來與納粹德國合作被定罪)命名,1916年建於排乾的沼澤上,體現了新加坡中國建築的特點。
新加坡地鐵在該區設有兩個站:小印度地鐵站和花拉公園地鐵站。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MAqsY6N6AE/hqdefault.jpg)
馬格南攝影 在 玛格南摄影大师Alex Webb是如何拍照的?幕后揭秘来了!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玛格南的摄影大师Alex Webb是如何拍摄的?他又使用什么相机工作?又该如何学习复杂构图的拍摄方式?......张千里前不久在重庆参加了玛格南摄影师Alex ... ... <看更多>
馬格南攝影 在 馬格南攝影師給新手的35條建議,值得學習! | PTT新聞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馬格南攝影 通訊社(Magnum Photos)是世界相當知名且具有影響力的攝影經紀公司,成立於1947年,為了忠實呈現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影像紀實而成立。 ... <看更多>
馬格南攝影 在 瑪格南唯一一個台灣籍攝影師張乾琦拍攝了一系列 ...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相遇馬格蘭攝影師張乾琦at Magnum Photos] 中國城 每一個城市裡都還有一個城市,聚守著外來者的居所和他們的新式人生。紐約下城也有這樣的區域,菜販子扯著喉嚨嚷叫,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