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疫情重點【新增266例本土,校正回歸89例、10例死亡;專責病房採兩人一室、病床數須達急性一般病床十分之一;收治確診人數無法達標,則撤銷醫學中心資格:萬華確診人數逐步下降,北市府兩點呼籲:一週採買兩次、一人確診全家篩檢】
台灣今(30)日新增266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確診個案,校正回歸89例(新增與回歸數共355案例)。另外,今天公布新增10人死亡,沒有境外移入個案。
今日指揮中心也提出新政策,包含要求各醫院專責病房採兩人一室、病床數也須達到急性一般病床總床數的十分之一;若輕度、中度的病人住院10天,經判斷傳染力下降,則可回到家中進行7天居家隔離。
原本指揮中心公布新增死亡人數為11人,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在記者會中表示,今日一名50多歲女性(案4582),5月初有萬華活動史,15日採檢同日入住集中檢疫所,但僅有死亡通報,還未取得診斷書。不過指揮中心在會後發稿澄清,因疫調誤植,該案移除,今日死亡人數下修至10人。
台北市政府今天也提出呼籲,希望民眾一週至多出門採買兩次、減少市場人流;且這次疫情多是家戶內相互傳染,因此未來一人確診,將會針對全家都做採檢。
另外,41萬劑AZ疫苗還有26萬劑未接種,陳時中今天表示,將於明天開始配發給各縣市,提供全國所有第一類醫事人員、雙北第二、三類人員接種。
■整體病例趨勢,待下週研判較清楚
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的266例本土個案,包含123例男性、143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90多歲,發病日介在5月14日~29日。校正回歸個案的89例中,則包含42例男性、4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3日~27日。
綜上總共355例,新北市193例最多,台北市85例、桃園市24例、苗栗縣、台中市及彰化縣各9例、基隆市8例、花蓮縣6例、南投縣4例、嘉義縣3例、連江縣、台東縣、宜蘭縣、新竹市及高雄市各1例。其中具有萬華活動史者20例、台北茶藝館相關1例,其他已知感染源118例、關聯不明47例、疫調中169例。(見最新疫情概況圖)
今日死亡人數10人,包含9男1女,年齡都在60歲以上,其中7例具有高血壓、糖尿病或心臟病等慢性病史,發病日介於5月6日~25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4~29日。
今日校正回歸的人數下降,陳時中表示,不代表5月19日起實施的全國三級警戒奏效,「目前講效果有點言之過早,」他認為下週可以對整體的疫情有初步判斷,也才能知道目前的防疫手段是否正確。此外,雙北、桃園等縣市都在規劃封城演練,陳時中表示,指揮中心目前沒有封城計畫,會以好好實施三級警戒為主。
不過,重症人數的比例依然不容樂觀。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目前有9.3%病人嚴重肺炎,接近或已經呼吸衰竭的病患有258人、佔3.3%,其中180人使用呼吸器、葉克膜2人。
■居家隔離標準:住院10天後評估傳染力下降,則返家進行7天居家隔離
張上淳表示,目前專家小組已經訂出一套基本標準,針對住在醫院的輕度、中度個案,在發病10天後,若醫師評估傳染力下降,就可以回到家中,繼續居家隔離7天,一共完成17天的隔離治療,他強調,「這是全國統一的標準。」
台北市政府昨日也提出,針對輕症、無症狀患者開立居家隔離書17天,羅一鈞解釋,居家隔離17天是預開的動作,假設病患疫情沒有大變化,可以17天都待在家中觀察。17天居家隔離通知書會由篩檢單位代替衛生局開立,但若期間病患疫情有變化,改安置到集中檢疫所,也會再開立集中檢疫通知書,需要住院也會改開住院通知書。
羅一鈞說,因為發病後10天具有傳染力,因此居家隔離者、無症狀感染者,在家10天解除隔離後,須繼續在家中完成7天居家隔離;若轉住院,也須住院10天解除隔離才能回家,居家隔離期間有電子圍籬和每日關懷機制。
而為了加強對居家隔離者的監測與照顧,石崇良表示,指揮中心已經緊急採購1萬5,000個指尖血氧儀,預計6月2日送到各縣市衛生局,提供居家隔離病人使用。
安置量能部分,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表示,目前中央集中檢疫所可以收治的房間為2,000間,現已收治1,979人,包含新北市1,184人、台北市593人,中南部的空房較多,未來3天會持續增加新的房間、加上陸續解隔離完畢的房間,估計還有600間可擴增。他表示,今天上午與雙北聯繫,今日就可以將PCR陽性的確診者,全部確實移到集中檢疫所,避免在家中感染。
■醫療量能整備:專責病房兩人一室、床數須達急性一般病床十分之一
衛福部常務次長石崇良宣布,為了可以收治更多病人,要求各醫院專責病房必須兩人一室,如果醫院因為硬體設備受限,無法做到,就要加開更多專責病房,每家醫院專責病床的床數,必須要是該院急性一般病床總床數的十分之一。
石崇良說,健保署會介入了解,如果醫院在這部分病房中沒有收治確診病人,健保則不予給付。中央也確定把收治COVID-19的確診病人數,列入醫學評鑑的監測指標,若無法達標,則撤銷醫學中心資格。
他也呼籲,近日有民眾不願意與其他病人同房,目前已經規定必須兩人一室,請民眾配合醫院措施,收容更多需要醫療的病人;若民眾達到出院條件,也請配合出院,交通部會提供防疫計程車的聯絡窗口,讓民眾出院不必擔心無法返家。
由於過去兩週雙北確診大量病患,目前全台已有超過6,000名確診個案,其中3~4成需要到醫院就醫,造成重災區醫院病房爆滿、人力不足。石崇良說,目前協調結果如下:
1.使用氧氣的病患,先轉至急救責任醫院收治,若都滿床,第二階段轉到外縣市的急救責任醫院,第三順位則回到北區的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
2.使用呼吸器的病人,因為需要更複雜的照顧,第一會轉到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加護病房,其次是外縣市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最後則是北區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
近期傳出消防員將病人送到醫院無法收治不斷轉院的問題,石崇良說,醫院得要有時間調整量能,因此無法一次快速且大量的收治病人;而台北與中南部醫學中心已建立綠色通道,互相支援病患的即時轉送,這中間院際轉送的救護車費用會由指揮中心負責。
石崇良也表示,醫院病床量能增加,人力也正盡快補足,各醫院在這一週已協調訓練其他科別的醫護投入,指揮中心已放寬津貼計算基準,投入照顧病人的醫護每人每班10,000元。
■消防前線累癱,民間救護車無法支援,形成「消防累死、民護餓死」
《報導者》自去年3月報導〈【防疫斷線】119救護員運送病患的SOS:高風險名冊看不到、拿N95口罩還得寫「借據」〉(https://bit.ly/3wIOtsB)當時即提到,民間救護車形同「防疫孤兒」,只能負責醫院院際之間的轉送,甚至也沒有被編列體制內,無法拿到防疫物資補給。
而此次雙北疫情短時間內爆發,大量病患需要分流、北病南送,或載往醫院、加強版集中檢疫所與防疫旅館,這些都是用前線救護車的消防救護人力。不僅消防員自己的救護量能受到擠壓,也得面臨長時間、大量的出勤,更有染疫風險,至今也有消防員因此確診。
全方位救護車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姜尚佑接受《報導者》採訪表示,希望政府可以盤點載送資源,編列預算納入民間救護車,加入目前載送確診病患的行列,並非只是少數的院際轉送。「各縣市的民間救護車約佔整體救護車輛數20~30%,在前線消防員繃緊時期,民間救護車可以加入一起支援,讓消防員有餘裕去處理原本的緊急救護。」
姜尚佑表示,目前民間救護車反而因為一般民眾住院人數下降、門診停診、非必要醫療行為暫緩,載送轉院的件數下降,明明可作為補充人力卻始終無法加入戰力,形成「消防累死、民護餓死」的奇怪狀態。
對此,石崇良回應,指揮中心已自昨日起試辦「遠距檢傷分類」,讓居家隔離、檢疫民眾可透過此平台,讓專科醫師問診,這也會降低非必要的送醫人數,減輕一線消防人員的負擔。此外,若是醫院轉送,目前也有公費補助,民間救護車也可加入。台北市長柯文哲則回應,會授權消防局去評估,如果有需要會考慮,若目前可以解決,就會以目前的系統來處理。
■北市提出兩大政策:一週採買兩次、一人中鏢全家篩檢
台北市長柯文哲今日下午召開記者會時表示,目前萬華的確診人數已逐步下降,目前評估沒有升四級的打算,同時各醫院的整備也開始慢慢完備,昨天開始就沒有出現救護車載病人到急診被擋下的問題,但會進一步精進,想辦法讓救護車載送的速度更快更準確。
柯文哲說,這兩週下來,只要政府的命令清楚,8成的民眾都會遵守,是高素質國民的展現,因此有幾項要點也呼籲民眾遵守:
第一,一週最多出門採買兩次。柯文哲說,目前傳統市場的人潮還是太多,希望民眾減少去市場的次數,少去、多買。北市府會協調市場自治會,希望每天暫停四分之一的攤位,大家輪流擺攤,設法讓市場人流下降。
第二,一人中鏢全家篩檢。柯文哲說,這次疫情很明顯家戶傳染占多數。目前確診者資料由各行政區的健康服務中心做疫調追蹤,未來當出現一個確診者,健康服務中心人員去給居家隔離書時,會提供如何聯絡、如何做全家人採檢的方式,並會以公費處理,由北市府負擔。相關細節今天晚上北市府會做細部討論。
■馬偕醫院傳出院內感染,指揮中心及台北市皆否認
今日國民黨台北市議員鍾小平出面爆料,表示接獲馬偕董事會和醫護陳情,醫院傳出院內群聚感染,不僅封鎖消息、也封鎖兩層樓,匡列100多名醫護人員。
對此,石崇良在記者會中表示,他今日上午才前往馬偕醫院,因為該院目前無法達到專責病房的房間數,所以暫時封鎖兩層樓,來擴充病房數,不是因為院內感染而封,嚴正否認院內感染一事。柯文哲也在北市記者會上表示,馬偕醫院封兩層樓改建整修成防疫專責病房,讓人以為是感染,「這是假新聞。」
■陳時中:國產疫苗有效性數據須說服專家;中央已與兩家國產疫苗公司簽約
針對國產疫苗二期試驗結束是否可以上市,陳時中說,知名疫苗如莫德納、輝瑞、AZ,都是二期做完、三期還沒完成就取得緊急授權EUA;而國產疫苗目前二期做了3,000多人,安全性得到認可,「但有效性受到的質疑比較多,三期是透過有接種疫苗、沒有接種疫苗的兩組人,染疫人數的比例,來證明有效性。未來國產疫苗的有效性,會跟自然感染病人的中和抗體、或有打過疫苗者的中和抗體相比來判斷,但當然要經過專家認同。」(本土疫苗進度如何?只做二期臨床試驗問題在哪?請看〈疫苗進行式〉https://bit.ly/3yQZTfE)
而目前政府已公開表示7月可以接種國產疫苗,也已簽了預採購合約。但陳時中也坦承,目前二期還未解盲,任何實驗都可能成功或失敗,都還需要科學證據。
至於近日民間欲申請疫苗來台,陳時中表示,民間組織或企業幫忙疫苗供應,若有意願或管道,可以先跟中央確認貨源。但他強調,進來的疫苗,政府必須審查是否有授權,若有就會協助後續行政流程、統一安排配送接種。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晚間則證實,疾管署28日已與高端、聯亞兩家國產疫苗公司完成簽約,兩家合約相同,都是採購500萬劑,再加上擴充上限500萬劑的開口合約,也就是中央採購國產疫苗數量最多可能達到2,000萬劑。
■6月1日起公開物資配給資料,同時補助全國社區篩檢站設置
陳時中表示,疫情緊張時期防護衣的消耗很快,當中央機關、地方政府到一線醫療院所有物資需求時,指揮中心都會及時供應。自5月3日~27日,指揮中心已撥配一般醫用/外科口罩4,508萬片、N95口罩240萬個、隔離衣161萬件、防護衣約27萬件。6月1日起,物資撥配資料會公布在疾病管制署網站「COVID-19防疫專區」供各界查閱。
此外,陳時中說,社區篩檢是現階段非常重要的工具,可以即時把病人找出來。指揮中心已訂定各地方政府社區篩檢站補助要點,鼓勵各縣市可以在個案數多、確診者足跡熱區設置,並且給具有相關接觸史、活動史的無症狀民眾篩檢。同時,為了保全醫療量能,篩檢站地點要設置在社區健康中心,或非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接下來會提供社區篩檢站設置指引做為參考。
相關補助則為每一篩檢站提供20萬元、每一案費用補助500元,採檢醫師一班6,000元、護理師等醫事人員一班3,500元、行政、清潔人員每日2,000元。
(文/陳潔;設計與資料整理/林珍娜、柯皓翔;攝影/王騰毅、鄭宇辰、蔡耀徵)
#延伸閱讀
【「這是我們集體的失敗」──疫苗生產大國卻被疫情重創,來自印度沉痛的告白】https://bit.ly/3bXnguw
【真的假的?確診數「校正回歸」很正常,但一次回補太多天恐使疫情判斷失準?】https://bit.ly/3fJSUfW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校正回歸 #快篩 #疫苗 #輝瑞 #AZ疫苗 #莫德納疫苗 #國產疫苗 #社區篩檢站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一葉草的白袍手札 - 帶你貼近醫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葉草的同學最近去捐卵+凍卵 但是很多人對於整個的過程都很陌生 所以想說藉由簡單的訪談跟大家聊聊捐卵+凍卵的過程 讓小草們可以更了解一些生殖醫學 PS. 有任何問題想問廣志的在底下留言 收集之後會有Q&A喔 現在就訂閱一葉草的白袍手札:https://www.youtube.com/chann...
「馬偕健保房費用」的推薦目錄:
- 關於馬偕健保房費用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馬偕健保房費用 在 侯友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馬偕健保房費用 在 侍懷鳳 ERICA SHE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馬偕健保房費用 在 一葉草的白袍手札 - 帶你貼近醫學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馬偕健保房費用 在 Re: [反推] 馬偕超糟糕住院經驗- 看板Hsinchu 的評價
- 關於馬偕健保房費用 在 健保病房費用表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馬偕健保房費用 在 健保病房費用表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馬偕健保房費用 在 馬偕住院吹風機的推薦,PTT、DCARD、YOUTUBE和網路上 ... 的評價
- 關於馬偕健保房費用 在 馬偕住院吹風機的推薦,PTT、DCARD、YOUTUBE和網路上 ... 的評價
- 關於馬偕健保房費用 在 馬偕住院吹風機的推薦,PTT、DCARD、YOUTUBE和網路上 ... 的評價
- 關於馬偕健保房費用 在 住院費用:馬偕兒童醫院 :: 長照機構資訊網 的評價
- 關於馬偕健保房費用 在 新竹馬偕39病房介紹 - YouTube 的評價
馬偕健保房費用 在 侯友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北市全面進入高度管制、低度活動,提前做好第四級警戒的準備!#聯合醫院板橋院區 增設「#社區篩檢站」將提供「目前以居住板橋區、有萬華高風險區活動或接觸史者」優先免費篩檢服務。
疫情飆升,新北市不僅要將境內醫院降載來提升收治量,輕症、無症狀病患送往集中檢疫,由醫療團隊進駐管理。在板橋聯醫院設立社區篩檢站,一早我也前往關心準備進度,請有需求的民眾立即前往。若其他民眾仍擔心身體狀況,全市17家篩檢醫院都有提供篩檢服務,篩檢費用則由醫院評估。
同時,啟動第一階段徵用醫院病房,合計可收治病室數提升到656床;設置 #集中檢疫所,提供 183個房間給 #無症狀 和 #輕症 患者隔離,並增加防疫旅館至403間,供民眾居家隔離使用。如有任何問題或想了解更多資訊,請洽詢 新北衛什麼 衛生局。
🔴社區篩檢相關資訊🔴
🔍社區篩檢站在哪?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板橋院區(板橋區英士路198號)
🔍什麼時候可以篩檢?
🔺5/18(二)起,周一到周日上午9點到晚上9點(上午8點起發放號碼牌,限量300個名額)
🔍我可以篩檢嗎?
🔺目前以居住板橋區、有萬華高風險區活動或接觸史者為優先
🔍篩檢需要費用嗎?
🔺社區篩檢站提供免費篩檢,請攜帶健保卡領取號碼牌。請全程佩戴醫用口罩及不要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若您有篩檢需求,可洽亞東紀念醫院、淡水馬偕紀念醫院、台北慈濟醫院、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新北市立聯合醫院、部立臺北醫院、耕莘醫院、輔仁大學附設醫院、恩主公醫院、汐止國泰綜合醫院、永和耕莘醫院、部立樂生療養院、台大金山分院、新泰醫院、樹林仁愛醫院、瑞芳礦工、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等17家採檢醫院(篩檢費用由醫院評估)
#新北市第三級警戒準則 #行動治理 #侯友宜
馬偕健保房費用 在 侍懷鳳 ERICA SHE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的醫療體系絕對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完善❤️
前兩日終於完成心願,將鼻甲肥大跟鼻中隔彎曲的事情解決。因為懷弟弟的時候賀爾蒙改變影響而日漸肥大的鼻甲肉讓我每天依賴鼻噴劑才能呼吸,半夜藥劑失效會沒法呼吸嚇醒之外,依賴性使用鼻噴劑已經變成慢性鼻炎。產後又因為哺餵母乳跟照顧孩子和店裡,實在分身乏術抽不出時間去手術。
謝謝好友推薦的醫師,謝謝先生跟婆婆顧著家裡跟兩個孩子,謝謝娘家爸爸媽媽弟弟妹妹全員出動陪我去完成這個小小的手術。
這一次由台北馬偕耳鼻喉科主任李國森醫師操刀,李醫師非常的溫柔專業與耐心看診,所以他的診間總是爆滿。入住馬偕是好不容易排到的床位,雖然想要單人房但是有床位就不錯了。從早上十一點等到晚上八點才確認有一雙人房床位釋出讓我去報到。
入住的這三天兩夜,真的讓我由衷欽佩醫師與護理人員的偉大與辛勞,日班夜班的照顧無微不至。連送我去做檢查送我去刀房的阿姨途中我們聊天,得知她們每天光是運送病患要走8000 多步。
隔壁床的奶奶胸腔積水呼吸不順,護理師與醫師也都很溫柔的看看要如何讓奶奶更舒服一些。
李醫師更是早上七點查房後就開始一整天的手術,據說是開了7位病患。晚上下刀之後約莫八點又來看我的復原狀態。隔天一早又是七點半查房。醫師跟護理師到底有沒有在休息....在這麼密集的上班,還是和顏悅色的跟每一位病患解釋著重複的注意事項跟護理每一位的病情。
我們在台灣真的很幸福。
以前在日本、香港、上海、新加坡、紐約與歐洲工作時,難免會感冒生病。那才是真的叫天天不應 ,叫地地不靈。
在紐約發燒感冒拿消炎退燒藥在有學生保險的情況下花了380 塊美金。在上海找台灣人開的醫院,咳嗽感冒拿藥人民幣600 元。在新加坡牙齦發炎差點被騙要割除牙齦肉要價新幣1000元(台幣約兩萬)。歐洲更不用說了,我乾脆自己去藥局買藥。
關於手術的費用,自費的全身麻醉(6000元)與選用術後比較好可自行吸收的止血棉nasopore (單邊3750,共7500),三天兩夜的住院費與手術費用總和是NTD 22,500。
你覺得在美國要多少錢呢?
據說是要美金7000元以上,隨隨便便就是20幾萬台幣。
再看看這幾天新聞報導醫師染上新冠肺炎的消息,卻遭到網民撻伐說一定是他防疫SOP沒做確實....。我真的替醫師們叫屈。在第一前線保護著大家,如此辛苦的醫師與護理師,真的需要大眾多一點的支持與鼓勵,不要再無理取鬧了。我們的台灣醫療體系之完備,台灣已經是全世界數一數二安全的地方。
最後謝謝朋友們的關心,也有很多網友問我鼻中隔手術的問題,我一次解答。
這次的手術除了術後些微頭暈,鼻子有塞止血棉只能用嘴巴呼吸,口腔超級乾,吃東西也一點味道都沒有,鼻子滲血換紗布和血流到喉嚨不時吐出幾口之外,沒什麼太不舒服的地方。傷口第二天就不大痛了。術後第四天或第五天回診會吸出部分的止血棉,屆時鼻子就應該比較能呼吸了。
鼻中隔矯正手術健保有給付局部麻醉,但據說局部麻醉還是會痛,而且會感覺到鼻骨被敲斷的震動跟聲音,我實在是太不想面對這些所以加錢選擇全身麻醉喔 。全麻唯一缺點應該只有要插氣管,氣管拔出來之後喉嚨會蠻痛的。
總之我已經好很多了,小小手術復原良好。 謝謝大家的關心❤️
馬偕健保房費用 在 一葉草的白袍手札 - 帶你貼近醫學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葉草的同學最近去捐卵+凍卵
但是很多人對於整個的過程都很陌生
所以想說藉由簡單的訪談跟大家聊聊捐卵+凍卵的過程
讓小草們可以更了解一些生殖醫學
PS. 有任何問題想問廣志的在底下留言
收集之後會有Q&A喔
現在就訂閱一葉草的白袍手札: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_kvHd1vPPgZizo8gmE3oGQ
哈囉~大家好~我是一葉草
是個喜歡拍影片的實習醫生
在這裡跟大家聊聊生活中的醫學新知,帶你更貼近醫學
讓你走進醫院時,心中不在對於那艱深醫學感到徬徨不安
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onegrassmednote/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onegrassmednote/
Twitter:https://twitter.com/onegrassmednote
#捐卵 #凍卵 #生殖醫學
馬偕健保房費用 在 健保病房費用表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健保房一天多少錢2021,醫院為什麼要趕病人出院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健保病房費用表在2023的熱門內容就在年度社群熱搜話題焦點新聞網. ... 住院費用- 馬偕紀念醫院. ... <看更多>
馬偕健保房費用 在 健保病房費用表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健保房一天多少錢2021,醫院為什麼要趕病人出院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健保病房費用表在2023的熱門內容就在年度社群熱搜話題焦點新聞網. ... 住院費用- 馬偕紀念醫院. ... <看更多>
馬偕健保房費用 在 Re: [反推] 馬偕超糟糕住院經驗- 看板Hsinchu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馬偕其實沒那麼糟糕
除了費用真的偏高以外
病房電視沒幾台可以選擇以外
其他醫療部分就還不錯
本人人工髖關節骨頭壞死也是跑了好幾家醫院
新竹台大、馬偕、東元、空軍都有去
台大照MRI、馬偕照全身掃描骨骼(東元轉診)
最後選擇在馬偕動右腳工關節置換手術
國泰動左腳髖關節填充術
因為兩腳都骨頭壞死,右腳四期左腳二期
右腳已經嚴重到影響我的生活
我平常就要吃止痛藥不然腳就會痛
後期出門一定要拐杖才能減輕我右腳的負擔
所以四期的時候在外走路就是很嚴重的跛腳
當時幾家醫院的醫生
都說我的右腳已經達到健保給付可隨時開刀
我本身睡覺怕吵同時我也怕會兩床互相干擾
我跟醫生說有單人房的話
我才考慮在馬偕開刀
畢竟醫生叫我自費換最好的關節
錢都要花那麼多就是想要有好一點的環境
可是我也是一般老百姓所以也是要等通知
大約等個兩個禮拜,醫院通知我有病房了
我確定是單人房後,隔天才去辦住院手續
右腳手術三個月後,換左腳做關節填充術
但馬偕醫院這次通知說沒單人房
要我先住雙人房等單人房,我就取消開刀了
然後馬上去申請左腳的MRI光碟片和骨骼光碟片
帶著我的資料去新竹國泰看
醫生看完後也建議我可以先做填充術
要是治療無效等四期在考慮換人工關節
我當下只問醫生
有單人房嗎?有的話,我隨時可以開刀
醫生詢問了一下就說要等通知
同時告知我自費價格
等不到四天就通知我有單人病房
所以我選擇在國泰動左腳手術
儘管國泰是帶著別家醫院的檢查資料
但人家還是能收,反正不是什麼大手術
只要能有單人房我也是能接受
最後,我只能說生的病若不是重症
也不是需要躺著進去的人
只要能自己走進醫院辦理住院手續的病人
真的可以選擇自己要不要等單人房
而不是住進去才來說隔壁床怎樣又怎樣
大家都是病人,隔壁床也不願意用呼吸維持器
那位病人是沒得選擇
可是你開刀前是能選擇的
怕吵當初連雙人房都不該選擇
在填單的時候就可以填單人房為第一優先
真排不上單人房你還可以取消開刀
帶著健保卡和光碟片去別家醫院
還有另一個方法就是找人關說
某些醫院靠人關說能優先轉單人病房
某些是要求好的醫療品質
但連健保房都一位難求(台北台大)
靠人關說只為了要求一個健保床位
主要能先住進去再來打算別的
我想關說的人夠有力
不管哪間醫院都會破格幫你優先轉
像我這種老百姓就只能一開始自己選擇好
而不是填雙人房,只因為隔壁來的病人過吵
賭輸了才上網靠北人家醫院制度
下次要是身體欠安還需要住院治療
記得辦理住院手續前勾單人房優先
不然住進去要轉就只能慢慢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5.165.3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sinchu/M.1568557901.A.4B9.html
※ 編輯: seamask (101.15.165.36 臺灣), 09/15/2019 22:35:3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