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話劇團「原則」值得推薦。
劇本好!導演好!演員好!
恭喜新任行政總監梁子麒!
香港 話劇團 行政總監 在 魏綺珊 Jo Nga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非禽走獸>已經落幕, 以下是文化人曲飛的短評,多謝他的高度評價。
http://101arts.net/viewArticle.php?type=artcreative&auid=8
陳文剛重要執導作《非禽走獸》【2.0】
曲飛 | 2010年05月22日
上周五,筆者就在上環文娛中心8樓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觀賞由「糊塗戲班」製作的法國劇目《非禽走獸》。總結對演出的感想,這是一齣高水平的製作,亦是劇團藝術總監陳文剛在戲劇界多年裡重要的執導作品。這個劇本是由五個獨幕劇組合而成,每齣約廿分鐘,編劇主要以荒誕派風格描寫生命存活、人際關係、國家政治及有關知識價值等議題,筆墨力透紙背,具有強烈的洞察力,是法國當代戲劇發展中出色劇本之一。
既然內容有所保證,接下來的就是看翻譯、導演和演員的功力。
翻譯上,劇團行政總監魏綺珊對原文的主旨已經充分理解,也明白翻本關鍵在於如何注入具香港地方色彩的語境,令觀眾有所共鳴。難得是,她並未滿足於此,為加強有關「幽默感」方面的提升,觀劇經驗豐富的觀眾能夠找到劇情以外的幽默層次,當中《悲劇》一幕是最好例子。
導演手法上,陳文剛投放很大心力,他不甘於五個場景用相同導演手法處理,要觀眾在每齣獨幕劇中看到五種不同的導演手法的亮點,但是又不能令整體荒誕性失衡。於是整體處理上,陳文剛以「禽」和「獸」去扣連,每齣獨幕劇也找到個別演員的「禽類形態」,也能見到角色性格上的「獸類人性」,加上導演選擇以簡約劇場來處理舞台美學和空間調度,令觀眾焦點落在演員身上。
全劇由三男一女的演員負責,他們也是令作品成功的地方,主因是各人能夠將導演的構想具象化,雖然比起寫實主義的演繹方法辛苦,台面又沒有甚麼外在物可以依靠,身體每個細胞就是張力所在,結果他們表現令人難忘。對作品有興趣人士,本周還有最後機會,去感受著這般不一樣的法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