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 BY STEP
2016 年5月無心插柳
開了「意大利衣食住行」這個專頁
一直沒有花太多時間去經營
直至同年10月中
一個「鮮番茄蝦意粉」食譜後
一星期增加5000 followers
才知道有這麼多人對自己的認同
自此以後
慢慢努力用心去分享深度意大利
清楚記得很多個晚上
師傅在看書
我在寫食譜及拼相片
還常常問他的看法及意見
有一天晚上
他又見到我埋頭苦幹地寫食譜
他跟我說既然我這麼喜歡寫食譜
為什麼不出一本自己的書
那時候的我
簡直覺得出書是天方夜談
我寫書誰會買!?
聽了後只是笑笑而已
他還對我說
我將來或許可以拍飲食特輯
因為現在互聯網發達
令傳播媒體變得非常多元化
可以有很多方法集資或自資拍片
記得那時候
有一位香港朋友做相關行業
我便膽粗粗地問她的意見
答案是:「你是誰?」
「香港懂煮意大利餐的大有人在!」
聽到了之後
第一個感覺當然不好受
但她的確只是說實話
並給我很多中肯的意見
但當時的我沒有理會
亦不介意自己會走得有多遠
只是想Step by Step
隨心做用心寫
因為我信自己的感覺及能力
在意大利20年的生活經驗
對我分享意大利文化
一定有幫助
另外亦清楚記得
一個女友跟我說的話
她說像我們這些「中年女人」
「想做的事一定辦到」
這句說話我一直牢牢記著
作為對自己的鼓勵
鞭策自己做得更好
雖然我現在不是有什麼大成就
但最少我出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本書
在這個專頁得到無限的滿足感
很高興一邊寫page
一邊跟大家增長對意大利文化的了解
感恩看到我的page 的mozzarella (fans)
個個和睦相處
互相尊重交流心得
今天這個分享
是希望大家相信自己的能力
做人要「自信」而不「自負」
決定了做一件事情
應該義無反顧盡心盡力去做
就算「結果」未必是預期
最重要的是「享受過程」中帶來的一切
包括所有的人與事
~~~~~~~~~~~~~~
「意大利衣食住行」誕生原因
https://www.facebook.com/600554056792615/posts/1527426584105353/?d=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港式奶茶的蹤影,竟然出現在緬甸街頭?而且茶室竟隨處可見,儼如穿梭時空飛回香港?但不用大驚小怪,緬甸的奶茶傳統其實歷史悠久。無論是香港奶茶還是緬甸奶茶,皆源自英國殖民時期,亦即出自同一母胎。假若以殖民時期先後計算,緬甸比香港要早17年,可能才是「奶茶大哥」。緬甸全國大小城鎮裏,茶室無數,奶茶文化早已是...
香港飲食文化多元化的原因 在 地下電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地下情報】
『BBC票選影史百大外語電影片單』
BBC繼前兩年分別票選出21世紀百大電影以及影史百大喜劇後,今年將目光移至外語電影,邀請到43個國家、涵蓋41個語系的209位影評人共襄盛舉,台灣則有焦雄屏、聞天祥兩位影評人參與。
這次百大外語電影的片單,分別出自67個導演之手,來自24個國家以及19種語言,其中法語片共佔27部,再者則是華語片12部、日本片11部,義大利片11部。
而票選出的百大前5名,分別為《七武士》、《單車失竊記》、《東京物語》、《羅生門》以及《遊戲規則》,前五名內就有兩部黑澤明電影。而這次最被推崇的導演為柏格曼以及布紐爾,都分別有5部電影入選。
將片單攤開來看,亞洲電影共佔25部(日本11部、中國5部、台灣5部、香港3部、韓國1部),《花樣年華》為亞洲電影最高排名,共位居第九。
台灣部分,分別為侯孝賢《悲情城市》、楊德昌《一一》、《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以及李安的《臥虎藏龍》和《飲食男女》,《悲情城市》位居十八名,為臺灣名次最高;香港部分,不意外地皆由王家衛一人拿下,分別為《花樣年華》、《重慶森林》以及《春光乍洩》;中國部分,則有陳凱歌《霸王別姬》,張藝謀《活著》、《大紅燈籠高高掛》,姜文《陽光燦爛的日子》以及費穆的《小城之春》。
有趣的是,前年BBC釋出的21世紀百大電影片單,《花樣年華》排名第二,但到了外語電影片單卻下拉到第九,而楊德昌的《一一》原本排在第八名,卻也直落至二十五名。
推測除了評審組成不同外,評分方式也有所影響。因為主要評分方式是由影評人選出前十名,並以10分為滿分依序遞減,再以總分最高的電影,透過投票率來排序,因此許多影評人心中的第一名雖然有在榜單內,排名卻不高,而名氣較低的導演或電影,可能也會影響到排名。
另外,雖然黑澤明的《七武士》位居榜首,但參與票選的6位日本影評人卻都沒有投給他,根據外媒分析,認為主要是因為當初黑澤明以《羅生門》奪下1951年的威尼斯金獅獎,成為首位享譽國際的日本導演,也帶動國際影人對《七武士》的興趣;再者,黑澤明曾提及自己的電影深受美國大師John Ford的影響,因此明顯可看出他的電影皆將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以及時代劇風格融入西方特色,這反而讓他的作品更易被西方觀眾所接受。反倒對日本影評人而言,他們更喜愛小津安二郎以及溝口健二,認為他們對日本文化的呈現更為精準。上述原因同時也可以解釋,為什麼黑澤明的《七武士》可以擁有20%的票數搶下寶座,因為國外影評對黑澤明的熟悉度都較高。
其中較為可惜的是,雖然有將近一半比例的女性影評人參與票選,但卻僅有4位女性導演進入榜單,分別為香妲艾克曼《珍妮德爾曼》、卡提亞蘭德《無法無天》(共同執導)、克萊兒德尼《軍中禁戀》、安妮華達《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
主要仍因為女性執導的電影數量較稀少,就算依照好萊塢目前的情勢來看,女性電影工作者依然佔少數,根據外媒報導,2016到2017年所舉辦的23個國際影展,女性執導的電影平均僅有6部,男性導演則有18部。雖然好萊塢從去年的#MeToo運動就開始掀起一波多元化浪潮,為好萊塢女性平權大力發聲,順勢讓女導演以及編劇,成為好萊塢炙手可熱的搶手貨,但男性工作者仍不可避免地佔大多數。
*貼文圖片為入選片單的五部臺灣電影
以下附上百大外語電影片單:
1.《七武士》黑澤明,1954/日本
2.《單車失竊記》狄西嘉,1948/義大利
3.《東京物語》小津安二郎,1953/日本
4.《羅生門》黑澤明,1950/日本
5.《遊戲規則》讓雷諾瓦,1939/法國
6.《假面》英格瑪伯格曼,1966/瑞典
7.《八又二分之一》費里尼,1963/義大利、法國
8.《四百擊 》法蘭索瓦楚浮,1959/法國
9.《花樣年華》王家衛,2000/香港
10.《生活的甜蜜》費里尼,1960/義大利、法國
11.《斷了氣》尚盧高達,1960/法國
12.《霸王別姬》陳凱歌,1993/中國
13.《M》佛瑞茲朗,1931/德國
14.《珍妮德爾曼》香妲·艾克曼,1975/法國
15.《大地之歌》薩耶哲雷,1955/印度
16.《大都會》佛瑞茲朗,1927/德國
17.《天譴》 韋納荷索,1972/西德
18.《悲情城市》侯孝賢,1989/臺灣
19.《阿爾及爾之戰〉傑羅龐泰科法,1965/阿爾及利亞、義大利
20.《鏡子》塔可夫斯基,1974/蘇聯
21.《分居風暴》阿斯哈法哈蒂,2011/伊朗
22.《羊男的迷宮》吉勒摩戴托羅,2006/西班牙
23.《聖女貞德受難記》卡爾希歐多爾德萊葉,1928/丹麥
24.《波坦金戰艦》艾森斯坦,1925/蘇聯
25.《一一》楊德昌,2000/臺灣
26.《新天堂樂園》吉賽佩托納托,1988/義大利
27.《蜂巢的幽靈》维克多艾里斯,1973/西班牙
28.《芬妮與亞歷山大》英格瑪伯格曼,1982/瑞典、西德、法國
29.《原罪犯》朴贊郁,2003/南韓
30.《第七封印》英格瑪伯格曼,1957/瑞典
31.《竊聽風暴》賀克唐納斯馬克,2006/德國
32.《我的母親》佩德羅·阿莫多瓦,1999/西班牙
33.《遊戲時間》賈克大地,1967/法國
34.《慾望之翼》文溫德斯,1987/德國
35.《浩氣蓋山河》盧奇諾維斯康蒂,1963/義大利
36.《大幻影》尚雷諾瓦,1937/法國
37.《神隱少女》宮崎駿,2001/日本
38.《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楊德昌,1991/臺灣
39.《特寫》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1990/伊朗
40.《安德烈盧布列夫》塔可夫斯基,1966/蘇聯
41.《活著》張藝謀,1994/中國
42.《無法無天》佛南度梅瑞爾斯、卡提亞蘭德,2002/巴西
43.《軍中禁戀》克萊兒德尼,1999/法國
44.《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安妮華達,1962/法國、義大利
45.《情事》安東尼奧尼,1960/法國、義大利
46.《天堂的小孩》馬塞勒卡內,1945/法國
47.《4月3週又2天 》克里斯汀穆基,2007/羅馬尼亞
48.《薇麗狄雅娜》路易斯布紐爾,1961/西班牙
49.《潛行者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1979/蘇聯
50.《亞特蘭大號》尚維果,1934/法國
51. 《瑟堡的雨傘》雅克·德米,1964 / 法國、西德
52. 《驢子巴特薩》羅伯特·布列松,1966 / 法國、瑞典
53. 《晚春》小津安二郎,1949 / 日本
54. 《飲食男女》李安,1994 / 臺灣
55. 《夏日之戀》法蘭索瓦·楚浮,1962 / 法國
56. 《重慶森林》王家衛,1994 / 香港
57. 《飛向太空》安德烈·塔可夫斯基,1972/ 蘇聯
58. 《伯爵夫人的耳環》馬克思·歐弗斯,1985/法國、義大利
59. 《見證》埃列姆.克利莫夫,1985 / 蘇聯
60. 《輕蔑》尚盧高達,1963 / 法國、義大利
61. 《山椒大夫》溝口健二,1954 / 日本
62. 《逃離非洲》吉布里迪厄蒙貝提,1973 / 塞內加爾
63. 《小城之春》費穆,1948 / 中國
64. 《藍色情挑》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1993 / 法國、波蘭、瑞士
65. 《復活》卡爾希歐多爾德萊葉,1955 / 丹麥
66. 《恐懼吞噬心靈》法斯賓達,1974 / 西德
67. 《泯滅天使》路易斯布紐爾,1962 / 墨西哥
68. 《雨月物語》溝口健二,1953 / 日本
69. 《愛慕》麥可漢內克,2012 / 法國、奧地利、德國
70. 《慾海含羞花》安東尼奧尼,1962 / 義大利
71. 《春光乍洩》王家衛,1997 / 香港
72. 《生之慾》黑澤明,1953 / 日本
73. 《持攝影機的人》齊加‧維多夫,1929 / 蘇聯
74. 《狂人皮埃洛》尚盧高達,1965 / 法國、義大利
75. 《青樓怨婦》路易斯布紐爾,1967 / 法國、義大利
76. 《你他媽的也是》艾方索·柯朗,2002 / 墨西哥
77. 《同流者》貝納多貝托魯奇,1970 / 義大利、法國、西德
78. 《臥虎藏龍》李安,2000 / 臺灣
79. 《亂》黑澤明,1985 / 日本、法國
80. 《被遺忘的人》路易斯·布紐爾,1950 / 墨西哥
81. 《艾蜜莉的異想世界》尚皮耶居內,2001 / 法國
82. 《塞琳娜和朱莉出航記 》賈克‧希維特,1974 / 法國
83. 《大路》費里尼,1954 / 義大利
84. 《中產階級拘謹的魅力》路易斯·布紐爾,1972 / 法國、義大利、西班牙
85. 《風燭淚》狄西嘉,1952 / 義大利
86. 《堤》克里斯馬凱,1962 / 法國
87. 《卡比莉亞之夜》費里尼,1957 / 義大利、法國
88. 《殘菊物語》溝口健二,1939 / 日本
89. 《野草莓》英格瑪柏格曼,1957 / 瑞典
90. 《廣島之戀》亞倫雷奈,1959 / 法國、日本
91. 《男人的鬥爭》朱爾斯達辛,1955 / 法國
92. 《婚姻場景》英格瑪柏格曼,1973 / 瑞典
93. 《大紅燈籠高高掛》張藝謀,1991 / 中國
94. 《何處是我朋友的家?》阿巴斯奇亞洛斯塔米,1987 / 伊朗
95. 《浮雲》成瀨己喜男,1955 / 日本
96. 《浩劫》克勞德蘭茲曼,1985 / 法國
97. 《櫻桃的滋味》阿巴斯奇亞洛斯塔米,1997 / 伊朗、法國
98. 《陽光燦爛的日子》姜文,1994 / 中國
99. 《灰燼與鑽石》華依達,1958 / 波蘭
100. 《霧中風景》泰奧·安哲羅普洛斯,1988 / 法國、希臘、義大利
#大家看過幾部
香港飲食文化多元化的原因 在 瑞士。瑰娜 All About Switzerland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為什麼西歐比東歐富裕? 黑死病是關鍵。」
大體上來說,東歐經濟發展不如西歐,這在物價和薪資都可以反映事實。大批東歐人移民也湧入西歐工作,例如: 目前英國最大的外國族群便來自波蘭,人口大約80萬人。瑞士境內也居住眾多前南斯拉夫的移民。然而,是什麼原因造成西歐和東歐的經濟差異?
學生時代,在歷史課我們都曾讀過冷戰的史事。當時,歐洲一分為二,基本上劃分為東歐的共產集團與西歐的民主國家。在實行自由經濟和民主政治的條件下,西歐創造了經濟榮景。反觀,共產國家卻民生凋敝。(現今,北韓就是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呀。) 就算,冷戰於上個世紀90年代結束,蘇聯解體,東歐國家紛紛實行民主改革,現今東西兩地仍舊存在顯著的經濟差異。
然而,上個世紀兩元的政治體制並非分化東西兩地的起因。最近,我閱讀《國家為什麼會失敗》(衛城: 2013),這本書的作者戴倫.艾塞默魯及詹姆斯.羅賓森便提出發人省思的關鍵時期。14世紀東西歐皆實行封建制度,政經狀況相似。然而,自從爆發瘟疫,三分之一的歐洲人口死亡,兩地便呈現迥然不同的發展。
人口大幅減縮造成勞動力短缺,農奴大都希望獲得更多的權力。在英國,他們從領主手中取得更多的自由,薪資上揚。相反地,東歐地主卻接管更多的土地,緊縮農奴的自由權,以確保穩定的勞動力。到了17世紀,東歐地主更實行第二次農奴制,極盡壓榨之能事,西歐勞工則掙脫了封建規範。尤其,歷經多次改革,英國的政經環境更加多元化,帶動社會的富裕繁榮。
後來想想,東歐尤其俄羅斯因為幾世紀以來實施專制和農奴制度造成民不聊生,也難怪成為滋養共產主義的溫床。然而,人民寄予厚望的共產政權(1922年)也並非帶來幸福的保證。集體化的經濟體系反而造成新一波的災難,1991年蘇聯解體便象徵了共產主義的失敗。
你去過東歐和西歐嗎? 對你來說,東西歐最大的差異是什麼?
參考資料: 戴倫.艾塞默魯、詹姆斯.羅賓森,《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台北市: 衛城,2013)
圖片來源: http://www.city-data.com/…/2043528-does-make-sense-use-term…。
-------
#我出新書了 《瑞士不一樣:顛覆你對最強小國的想像》
博客來: https://goo.gl/1J3avJ (全球配送)
金石堂: https://goo.gl/vSw8i7 (全球配送)
誠品: https://goo.gl/gZQFT7
三民: https://goo.gl/aLR2YM
香港: https://goo.gl/NF2QN4
馬來西亞: https://goo.gl/aHZrG7
--------
#第一本書《瑞士不簡單:從社會、文化、教育面向,走進瑞士緩慢的生活哲學 》博客來: http://goo.gl/KZ9cAU , 金石堂: https://goo.gl/axHV7E
--------
#妹妹的書 《瑞士慢養生活:快樂瑞士人的身體保健、心理健康與飲食日常 》博客來:https://goo.gl/PNDHES ,金石堂:https://goo.gl/3Z9CtY
香港飲食文化多元化的原因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港式奶茶的蹤影,竟然出現在緬甸街頭?而且茶室竟隨處可見,儼如穿梭時空飛回香港?但不用大驚小怪,緬甸的奶茶傳統其實歷史悠久。無論是香港奶茶還是緬甸奶茶,皆源自英國殖民時期,亦即出自同一母胎。假若以殖民時期先後計算,緬甸比香港要早17年,可能才是「奶茶大哥」。緬甸全國大小城鎮裏,茶室無數,奶茶文化早已是緬甸根深柢固的傳統。有簡單陋室如港式茶餐廳,有高檔茶室如五星級酒店。芸芸之中,自2014年開業、位於仰光繁華區、設計時尚優雅的Rangoon Tea House,短短數年已經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茶室,更於2017年榮獲CNN評為「世上最好茶館十一大」之一。無論所供應的亞洲美食還是奶茶,質素皆屬上等。
無論緬式抑或港式奶茶,各有特色。茶葉產地的不同,亦是令奶茶口味有所不同的原因,加上成份與沖茶方式的差異,緬式奶茶與港式奶茶有很大的差異。
論茶香與滑溜程度,港式奶茶絕對技勝一籌,但論多元化及甜香,緬式奶茶亦毫不遜色。來到仰光,不論無名小店選是Rangoon Tea House,亦千萬不要錯過品嚐一下。點一客緬甸菜配上一杯熱奶茶,別有滋味。
果籽 :https://hk.adai.ly/appleseed
相關影片:
【住在工廈】工廈豪宅3000呎連客飯廳、睡房 設計師現身:只係家居feel嘅「工作室」 (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raFZXWKYEEo)
【大圍小店】$128碗麵被批「等執」 前四季酒店副主廚靠貴價料熬湯留住熟客 (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gzQz3Yr94hY)
【娛樂經典】18歲選港姐大熱倒灶輸俾謝寧 滿清貴族周海媚滿語名叫馬爾塔塔 20190515(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codVOZ04c7w)
【搣時潘獨家回應】SM事件後首度現身 日日被性騷擾壓力爆煲:我已經承受唔到 20200731(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5dFeQEJT7s0)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無懼打壓】 全城搶《蘋果》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MAIMBRO-gMQ)
【頭條動新聞】 Ep.2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KLRkTiWHrTY)
#果籽 #奶茶 #港式奶茶 #果籽Appledaily #茶餐廳 #RangoonTeaHouse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香港飲食文化多元化的原因 在 香港飲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的相關結果
在香港文化發展中,飲食佔有重要而有趣的一環。以往的大牌檔及大笪地等街頭食檔,老字號的酒樓食肆以及各類地道醬油、餅食及特色食品 ... ... <看更多>
香港飲食文化多元化的原因 在 專題: 香港飲食文化 - 號角月報美東版 的相關結果
香港 是個吃得開心又安心的城市,總會找到新口味,嚐過的美食令人回味無窮!」來自內地及外地的朋友, 都 ... 香港市民容易接受外來飲食,也尊重不同族裔及多元文化。 ... <看更多>
香港飲食文化多元化的原因 在 香港味道走出去輸出飲食文化 - 星島教育 的相關結果
對於香港的飲食全球化現象,人們往往只停留於西方飲食文化的輸入,例如麥當勞、肯德基、 ... 看來這個舌尖上的全球化,味道變得愈來愈多元及複雜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