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成問答信箱】(Q21061-Q21080)
Q21061:
龔sir!很感激老師常常發佈正能力信息!調整返心態好有用 有幾個問題想請教一下,想問通脹問題。如果通脹會反映在股價上嗎?會平均按通脹升幅?
如有機會超級想上老師的堂學企業估值法,不過我在澳門,只能買書自學
龔成老師:
通賬就是現金貶值,在長期來說,優質企業的實質價值,會因此而慢慢向上,所以股價長遠會向上的。
如果是一般質素的企業,會按類似通賬的情況上升,如果是優質企業,升幅會比通賬高,因為在理論上,優質企業在經濟增長等長期因素下,賺錢能力比一般企業更高。
其實我之前都有開過澳門班的,不過現時疫情,所以暫時停左,之後會再開翻的。
你或者可以預早留位,只要whatsapp 852-55457212我同事講,打「留位澳門班」就得。我地有具體資料就會 whatsapp你。
因為現時已有好多澳門人留左位。
------------------------------------------------
Q21062:
龔sir你好,我剛剛把手持物業出售了,現正尋找合適單位買入,想換返間大啲的單位自住。物業出售後有400萬現金在手,應如何處理是好?
覺得放定期收入又太低,但買股票又怕睇啱單位時遇著跌市,令投資損失。希望龔sir 能給些意見。謝謝!
龔成老師:
如果你只是換樓,資金就要用來買樓的,就唔應該投資,要等整個買樓過程完成,按揭順利,餘下資金先會重新投資。到時先會重新整理組合。
始終股市上落大,點都有風險,加上投資股票要長期先有回報。因此,建議你暫時只持有現金。
------------------------------------------------
Q21063:
阿Sir!其實有某d個股嘅企業本身基本面、質素唔錯、而且業績超靚仔,不過股價冇起色,經常在較底位橫行、徘徊,究竟乜原因帶動唔到股價有上升空間動力?
繼續keep?thanks
龔成老師:
好多時因為增長力唔強,業務就算穩定,但市場對佢的企業價值唔會估得太高。
其實要睇股價橫行有多久,如果持續2年,就要分析這企業的價值是否「只是如此」,如果1年以下,有機會只是市場忽略。
另外,要睇翻企業的將來價值,如果5年、10年預期企業業務有一定增長,這刻的股價橫行,就有可能只是市場暫時忽略。
用上述的方向去決定持有與否。
------------------------------------------------
Q21064:
老師你好,29歲單身,想要儲錢買樓,知道打工一世唔會賺到錢,想開始投資股票,慢慢儲多啲錢,達成買樓目標。
我見市面上的證券交易Apps收費較銀行低,有部分更加送1-2股股票吸引客戶,不知老師建議新手係銀行買賣股票或證券apps好?
另外,新手來說應該買入平穩增長股或高風險/波動大但回報高嘅好?唔該晒
龔成老師:
你要做三樣野,第一,增加知識,你要學理財及投資的知識,記住,投資並不是坊間的炒炒賣賣,你要從書本或課堂上認真學習。《股票勝經》適合初階者的。
第二,了解銀行及證券行,去開一個證券戶口,並準備做月供股票。
其實兩者都可以,銀行就較方便,但手續費就較貴,證券apps收費就較平,香港的監管不差的,風險不大。你可以先了解下不同的收費。
第三,將每月的部分資金,去做月供股票,供盈富(2800)(如果不想月供,就自行分注買入)。對初階投資者來說,月供股票是一個很好的累積財富方法,因為可避免你一次過在高位買入的風險。
原理如同儲錢,不過就不是儲現金,而是儲股票。計劃要長期進行。
另外,盈富是一個組合,適合絕大部分人投資,風險不高,長期儲貨可助你財富平穩增值,記住要長線持有。
當你在做上述三件事的同時,開始學下股票,了解下那些股票適合你自己。上述只同你簡單供盈富,當你過幾個月,有知識及少少經驗後,就可以利用你手上的資金,其中一部分,去投資股票。
你初階,唔好投資潛力股住,應投資平穩增長股,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中銀香港(2388)、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
Q21065:
老師,有幾個問題想請教。
1. 基金與股票的分別是什麼?
2. 我應在銀行開戶口還是證券公司?有分別的嗎?
3. 現在只有我老公一人收入,他三十二歲,收入平均兩萬,每月大概只剩三千儲蓄,如不想月供股票,會建議短炒先賺第一桶金嗎?
4. 看你的書後,我不介意用借的工具去投資,請問現況適合借貸去作可行的投資嗎?如可應用來買什麼回報較大的?
5. 我們現在都沒有儲蓄,希望能盡快脫離現況達到財務自由!謝謝!
龔成老師:
1)基金是一個組合,例如50隻股票,或500隻,又或投資不同類別的資產。而股票就是一間公司的部分擁有權。
2)銀行就較方便,但手續費就較貴,證券行收費就較平,香港的監管不差的,風險不大。你可以先了解下不同的收費。
3)短炒反而會輸錢,不如努力月供仲好,如不懂選股,就投資2800、3067。
4)如果是初階者,唔建議月供。
另外,這刻大市只處合理區,並不是特別平,不會用借這一步。
5)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當然,如果你知識不足,潛力股就不能投資太多。
------------------------------------------------
Q21066:
阿sir,有個置業問題想問下
我背景如下
30歲男
現金約105萬
股票都係105萬(大部份優質股)
保險大約98萬
月薪15000
內地有一物業每月租金1200(係遺產黎,但因為疫情未返到去做轉名手續,應該暫時唔可以當收入一部份)
同爸爸住公屋
想買大約5m嘅樓,盡量用9成按揭
心目中選擇係嘉湖山莊(因為入場費冇咁高,同埋易少少租出)
另一個係屯門南嘅海典軒/南浪海灣(本人睇好屯門未來發展,如龍鼓灘填海及內河碼頭一帶會重建,屯門南站及已落成的屯赤隧)
但係因為冇擔保人(爸爸係自僱人士,而且收入都唔高),自己月薪又唔夠做按揭
想問嘅問題
1.資金唔知算唔算充足,但咁低收入,做按揭有冇可能成功,或者有冇其他方法可以免壓力測試?
2.以上挑選嘅物業,你覺得邊個比較適合?選屯門南係因為感覺潛力比天水圍高,樓齡希望大約20年左右
3.定係我應該先提升收入?不過樓市到時可能又升唔知幾多,雖然好同意你經常提議人去做小生意,不過我完全冇頭緒唔知由邊度搵起步點
4.如果為左呢刻買樓,將部份人壽保險同部份股票換成現金會唔會太過衝動?(但都未必解決到按揭個個問題)始終我覺得而家嘅資產配置大約每樣都佔大約30%,覺得幾平均
龔成老師:
1)當你超過6成按,銀行就開始好嚴,你按揭及壓測一定要過到先得,坦白講,難。
所以,你只能加大首期,令先月供款減少,以及考慮低少少金額的物業。
另外,你要想方法提高收入,這點都好重要。
2)我相信屯門南會較好,交通配套正不斷改善。無論是本身價值,以及潛力,都比天水圍高。
你可以在這區,找一些唔太舊的樓,都可以。
3)買樓的最大原則「供得起」。
如果這刻較勉強,就等下先,提高收入,儲更多資金,利用投資滾大現時資金,都是方法。
4)唔好太心急。合理滾存資金,增加收入,更好。
------------------------------------------------
Q21067:
成哥,我想問下你對國内醫療器械集採有咩睇法? 我早排都幾睇好只 853 同 1302 ,呢两只都有自己研發既器械
但最近都跌得幾應下,其實係咪醫療器械成個板塊都已經玩完了? 另外,今年有冇出新既50優質股既書?
龔成老師:
微創醫療(0853)較先健科技(1302)有質素。微創醫療業務有增長力,但估值難,現價略貴。
佢業務主要專注於治療血管疾病及病變的微創介入產品。亦銷售極其細小的顱內支架、用於促進腦血管血液流量的靈活支架以及外科手術中使用的覆膜支架。
前景是有的,本身業務都增長快速,相信長遠不差。問題主要是估值,市盈率高,但增長快,如果更準確的估值,應該用較多「預測」去進行。但這企業要預測發展並不容易。
佢之後的生意增加,慢慢成本減,當然會令佢盈利有理想增長,市場就是預期這情況,所以比佢一個好高的市盈率。
睇翻最近情況,自2018年「4+7帶量採購」開始後,令醫療材料開始降價,降幅基本在50%左右,甚至更高,預計未來3年帶量採購在醫用耗材領域會持續,會常態化,影響佢的賺錢能力。
從長遠發展,這股仍是正面,但就算現價仍唔平。
初步分析,現價並不便宜,但有潛力。真的有危有機,如投資,小注好了。
今年不會有《50股》的書,下年就有。
------------------------------------------------
Q21068:
成老師,你好!本人現年48歲,月入約50k,打算60歲退休!
現有MPF市值1.5M!另有現金約5M放銀行,不時做定期,其中1M與房貸息掛勾(約2.25%)房貸還有2M要供10年每月還款20K!
我祇負責供樓,其餘家庭開支由先生負責,他月入70k退休後會有長俸!
我如何用餘下的12年時間幫助資產增值?
想月供股票或買債券基金,哪個選擇較可取?
謝謝
龔成老師:
強積金你保持滾存就得,現時可以投資一些平穩增長的類別。
至於現時的$500萬現金,應該要好好善用。
投資平穩增長股、收息股、一些銀行/保險公司的產品,至於債券基金,有利有弊。你可以將資金同時分配到這些資產,這樣會較為平衡。
你可以建立一個收息股的組合,目標是5%、6%的股息率的收息股,例如港燈(2638)、深高速(054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高息基金(3110)都可以。
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中銀香港(2388)、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即是你要慢慢分注買入,不要一次過買入。
至於債券基金,不是不可,但你要先明白當中風險。
首先,「債券基金」跟「債券」有所不同,債券基金坊間分好多種,你要小心睇,因為有d風險低,無乜問題,有d則有潛在的風險,絕對不是保本的產品,有機會出現了「賺息蝕價」的情況。
第一,有些基券基金,會投資「高收益債券」,即是「垃圾債券」,你一定要睇睇佢所佔的比率。
債券是到期收翻本金的,債券基金則不是,價格可以上落的,即是有「賺息蝕價」的可能。所以,當息率去到10%,反映基金投資了不少垃圾債券,風險自然更高。
第二,債券基金往往不是單純地持有債券,而是可以作買賣,以及利用衍生工具作對沖等策略,即是可能有價格上的波動。
這點好睇基金經理及市況,如果市況不利,價格可大跌。
第三,加按物業,以槓杆去放大回報,以平息借貸去賺取息差。低息環境時間題不大,但如果日後進入加息週期,不止借貸成本增加,同時債券價格往往在加息期下跌,雙從打擊下,要小心。當然,若然加息步伐不快,息差利潤就可觀。
如你決定投資債券基金,必需理解當中風險和仔細分析。
我並不是說這些基金有問題,而是你要明白當中的風險,利弊。
如果你投資債券基金,要找一些較少垃圾債券的。同時明白風險。
------------------------------------------------
Q21069:
龔成老師您好!本人已年屆52,是單親母親,已失業半年。
由於收入有限,年輕時全部資金已用作供養父母子女及交租,所以曾經負債累累,現時儲蓄亦不多。曾經跟同事買股票,希望賺取利潤,利豐、中石油、中交建⋯當年衡量以為是穩健,奈何最後損失慘重。
現時只餘少量股票:恆基0012 ($33.5 5手)中電0002($80 2手)恆生銀行($158 6手)騰信($625 1手)。原本想到我這年紀應該以保守為先,所以主要持收息股
但由於暫時沒有工作,朋友都建議我應學習從短線的股票波幅獲利,起碼應付每月開支。但我現金流只餘20萬左右,每日見股市上上落落,難免心驚膽戰,不知如何調節心態。
所以想請教一下,一個錯過了資產增值的黃金時期、又面對失業、不久已屆退休之齢的女人,應如何「重新出發」?如何為將來退休舖路?
是繼續買入/持有收息股類?部份用左短線投資?還是重整股票組合(因恆生和中電都貴買了)?
另外,我希望能多了解正確投資技巧,可以先從你哪本書著手?麻煩指教!謝謝。
龔成老師:
你絕對唔好短炒,根據我過往做銀行及證券行多年的經驗,大部分短炒客最後都是輸錢收場的。
記住,我地理財是一個財富配置,平衡風險,平穩增值,我地不是賭錢。
以你現時情況,你應該多留現金。
另外,你要增加知識,可以多睇書。
我建議你計算要留多少現金做備用,餘下的「閒錢」部分,就可投資。
投資收息股,可以作為財富分配的一部分,但不建議將全部資金都投資,因為一定要留有一定的現金作防守,以備不時之需,以及若大市下跌,可以買平貨之用。
你可以建立一個收息股的組合,目標是5%、6%的股息率的收息股,例如港燈(2638)、深高速(054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高息基金(3110)都可以。
------------------------------------------------
Q21070:
龔成老師,你好。一年前經朋友認識關於你,於是開始睇的影片及學習關於股票。從影片中學到你對投資的理念,對我很有幫助。
有一些投資問題想請教你。
今年49,而我另一半39 歲。
我每月收入約6萬。但是是每年簽合約的。
另一半則3萬多。大致算穩定。
可用現金流約50萬。
十多年前有買退休基金,每月供$1000
及一個給兩位小朋友的儲錢基金。
也有我們夫婦兩的 MPF。
供樓每月1萬多。
扣除必要開支外,每月可用2萬5作投資。約一年開始月供以下投票。
盈富 $3000
平安$3000
中華煤氣 $2000 (這一,兩月暫停了。)
MTR $2000(這一,兩月暫停了。)
比亞迪(已沽,現可繼續月供嗎?)
少量嘅其他股票有(不是月供)
966 / 3手
3033/ 2手
3147 /1手
9988 / 1手
1810 / 2 手
及亦有買一些美股。(沒有月供)約 5萬多元,(狀況暫時不是太好。)
我知這不是很好的組合。現在想請教龔成老師的意見。
謝謝。祝身體健康,生活平安愉快。
龔成老師:
現時的股票,基本上都是有質素的,同時都等是一個平衡的組合,整體無太大問題。
以你的年齡,以及財務情況,你可以集中投資「平穩增長股」,小注投資潛力股。
你可以重新月供港鐵(0066),另外,1211係潛力股,業務發展理想,研發不斷進行,汽車賣得好好。只是之前炒得太勁,之前貴,近期回翻,但現價仍略貴,與我半年前的估值一樣,去翻$120先算合理,起碼都$150先月供。現價投資風險高,最多回翻先考慮。
或者可考慮GX中國電車(2845),這基金的目標是追蹤Solactive中國電動車指數NTR「相關指數」表現緊密相關的投資回報。
持股中最重就係比亞迪A股(002594),以及與中國電動車產業有關的股票,中國因為能源問題,長遠一定要發展電動車,這是大方向,故此股有一定投資價值。
由於近期不少車股被炒起,此股現價略貴。無貨可以現時入少少,到有明顯回調才再慢慢加注。
潛力度是有的,但會比較波動,如投資宜慢慢分注,可長線。
你每月可以儲到$25000,你可以用約$15000去做月供的。最簡單是增加盈富(2800)金額,加入恆生科指ETF(3067)及2845。
至於現時的現金$50萬,可以動用$20萬,分注投資平穩增長股,盈富(2800)、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中銀香港(2388)、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
Q21071:
啊sir,我明白要增加收入,除咗搵多份part time我諗極都諗唔到我仲可以做咩?
不過d part time好難就到全職時間,做小生意又冇資金,有冇建議?萬分感謝
龔成老師:
找兼職,要找高時薪的。例如私人補習,可以更易就到時間。
另外,可以網上找一些低成本的生意,網上買賣等,不一定要好多資金的,你要從你的強項、興趣,去發展生意。
生意機會,好多時都係身邊,留意下市場有那些「需求」,你滿足佢就得。
------------------------------------------------
Q21072:
我已經有700作長期投資
1211真的想短炒
作為生活費
我$191.80買1211
現價估出定會再有上升空間?
龔成老師︰
短炒根本是無法賺錢,我之前做銀行、證券行多年,見證大量客短炒全部都蝕錢,只有長線才能有錢賺。
比亞迪(1211)整體是正面的,但現價已經係偏貴。
我唔會為佢定個目標價,因為優質股永遠都係長線持有,咁先係最好。我好耐之前買架比亞迪(1211),到現在都無沽過。
建議你2隻股票都長線持有,會對你最有利。
------------------------------------------------
Q21073:
龔Sir 想問下1881, 2777, 87001作為收息股是否適合? 我未係好掌握到睇報表, 係報接表上搵唔到核數師寫不保留意見, 但見有類似寫按實際披露的評語
是否等於可靠? 因為想分攤風險且資金不多, 所以想在不同範疇有增長而有穩定股息的細價股上投資。謝謝你的解答。
龔成老師:
放心,可靠的,我見佢過往多年都有「不保留意見」,只是你可能找唔到,又或佢未正式公佈。
3隻都是不差的收息股,你可以投資,股息率都高,不過,富力地產(2777)業務上是有質素的,股息好高
佢本身負債高,相信會對佢有一定的影響。股價會因此較為波動,所以唔好只睇股息。
你預佢中短期都會一般,但如果只是小注投資,都可以。
整體上,3股都可考慮的,現價合理。
------------------------------------------------
Q21074:
老師你好,我無買過股票。
我想問下手上如有十萬資金,點先可以快速賺到30萬? 2個月後要比首期買樓,等錢用。
買美國股例如亞馬遜,賺唔賺到?
龔成老師:
如果你2個月後要比首期,你要持有現金,一定不能買股。
你試想想,早前股市跌好多,唔少科網股跌3成,這是無人能預測得到,如果你買股票後跌2成,你點算?
現時你不是賭錢,投資要長期,以及建立平衡組合,先有合理回報,因此,你最好是持有現金。
------------------------------------------------
Q21075:
龔Sir,我係一位投資新手,早前拜讀了你2本書,又看過你這幾個月的facebook留言....剛剛開始買了一些股票,但買入後大跌,在想應該止蝕還是繼續持股? 不知應該怎樣改善我的股票配置?
9888 百度集團 SW - 16% $253買入
1810 小米集團W - 15% $26.85買入
0066 港鐵 - 9% $44.25買入
2638 港燈ss - 8% $7.88買入
1177 中國生物製藥 - 7% $8.46買入
2845 GX中國電車 - 7% $114.6買入
3067 安碩恆生科技ETF - 6% $16.86買入
0525 廣深鐵路 - 6% $1.58買入
1972 太古地產 - 6% $24買入
0823 領展 - 6% $69.9買入
0003 中華煤氣 - 5% $12.26買入
我覺得自己係咪係高價位買入? 唉....真係唔知應該點先好?
呀sir能否指點迷津
同埋我唔知會唔會太散 係咪應該集中返一d?
龔成老師:
你要清楚翻一個概念,最重要不是睇「賺蝕」,不是睇「買入價」,而是睇質素。質素不好,增長力弱,就有可能賣出,蝕都要賣。
你要分析「之後的組合情況」,不是過去,是將來。應該持有那些優質股,比例如何,能為你帶來怎樣的長期財富。
你要分析你的投資目標,你想潛力股的比例多少?平穩股的比例多少?組合風險程度如果?
即是你想設計一個怎樣的投資組合?長期、優質、平衡、適合你。
現時你買入的股票,基本上都是有質素的,只是你部分股的買入價貴,你日後要注意買入時,不要一次過買入,要分注或月供,或做好估值先。
你現時持有就得,唔好轉來轉去。
以質素來說,上述都不差,廣深鐵路股份(0525)就相對較一般,主要經營提供鐵路客運及貨運業務,亦經營若干其他業務,主要包括車站內服務。
過往業務穩定,不過發展力不強。
中短期弱,長遠會慢慢好轉,現價合理,不過預佢長遠發展力唔算強。
至於部分潛力股,如百度(9888)去到16%,已經有點高。
以一個新手來說,當然不適當投資太多潛力股。
建議你增加翻知識先,暫時組合不是無得守,但不要加注了。
------------------------------------------------
Q21076:
老師你好,想問下你的意見,我現在40歲:
1. 建議中國人壽還是工商銀行買的基金作為長遠投資到65歲時可以取的退休基金
2. 應該選平穩還是中風險投資組合?
謝謝謝謝謝謝謝
龔成老師:
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以你這個年齡,可以投資「平穩增長股」。同時,不能只投資一隻,要建立「組合」。
工行(1398)只是收息,而中人壽(2628)增長力好D,不過,平安(2318)的質素其實較中人壽好。
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中銀香港(2388)、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
Q21077:
龔成老師你好,我成日都有留意你專頁,有以下投資問題想請教你。本人現年40歲,夫婦做銀行公務員,月薪共10萬,有3個年幼小朋友,住500呎2房私樓,月供$16000,其他家庭支出(包危疾年金)約5萬多,每月可儲2-3萬!
小朋友開始大,男女需分房,目標想4年後轉大間屋,同埋預備退休金,手頭上已有$270萬,自己投資經驗好淺,同埋比較隱陣,平時只放員工高息戶口滾存複息,同埋買每月派息基金!
- 70萬港幣每月派息債券基金 (可隨時沽)
- 200萬現金高息戶口(原先想今年買樓,市區地鐵站近學校,但3房都過千萬,資金不足)
- 按揭用其他銀行$340萬未還
請教怎樣可增值,以下理財方案可行嗎?
1)自己在銀行做,按揭只需1%, 但只可自住,如辭職要即時轉走(自己長做,諗住做到退休)按揭銀碼最多只可做200萬,需轉番公司按揭嗎?平息但資金唔靈活,現時用緊cap 2.15%, H+1.24%
2)利用現金買層平價放租,3年後升值再賣出,再買面積大些物業,現自住的到時再放租,但擔心樓價唔肯定上定落,風險比較高,出租回報比投資唔肯定好定唔好?
3)應該用幾多手上資金來投資?
4)投資什麼比較適合?外幣,儲蓄保險,美股,基金定股票(員工減佣一半,無碎股或月供股,要逐手買),而買基金(員工可免手續費)!如買基金買現金派息,定係買派unit, 定對沖外幣會較適合?
5)長遠退休部署
龔成老師:
1)要睇翻你自己的工作情況先,如果你長期在這銀行工作,在自己銀行做按揭,我相信以長遠計,是有著數的。
2)比較好的做法,是利用股票去進行增值,這樣會比較彈性,以及以現時的股票/物業平貴度去分析,香港樓在投資角度,值博率未必好高,反而你投資一些舊經濟股,價值更大。
3)如果你打算4年後換樓,現時可以動用$100萬-$150萬去投資(當然不會一次過用,而是慢慢分注投資,並把握投資市場機遇)。
4)基金、美股、港股都可以。而基金要留意有那些條款,而選彈性較高的,就你的情況,其實股票會較好。
你可以考慮
平穩增長股:潛力股
8:2
(如果你投資實力較強,可增加潛力股比例)
平穩增長股:考慮盈富(2800)。
另外再加: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潛力股:安碩恆生科技ETF(3067)
另外再加:阿里(9988)、騰訊(0700)、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GX中國電車基金(2845)、中生製藥(1177),但就要明白波動性比上述會高左,同時風險大左,你要自己平衡。部分要等回少少先入。
現時大市波動,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5)部分資金作一些長期投資,無論投資基金、2800、3067都得,以「先增值,後現金流」的模式進行就得。
但都要等你完成換樓計劃後,就可以更加速進行。
------------------------------------------------
Q21078:
Hi 龔sir,本人31歲。月入七萬多+3-4個月年終花紅(一個月儲到85%,入面會用$18000月供股票,如2800同700)。而家總資產四百萬左右。
很後悔前幾年冇買樓,完全失去左靠樓價而致富嘅機會。
而家有層吉隆坡市中心嘅樓,港幣二百幾萬,供左四十萬左右,借左五成按揭。 香港有大約110萬嘅股票+基金投資,其餘係現金為主。
我目標係45歲左右退休,希望到時以收息股支付生活費。 我黎緊嘅日子應該係香港買樓定股票好呢?謝謝!
龔成老師:
我地進行財富累積,適當配置都是重要的,你可以建立一個股樓平衡組合,現時股票已有,至於物業,吉隆坡市中心都有投資價值,你長線持有就得,現時已經是一個平衡組合配置。
由於你配合已有物業,香港物業就不用太急投資,不過,如果你長遠有自位需要,就可以在足夠資金時考慮(即是你買完樓後,仍有一定的股票及現金剩)。
而你股票,應該建立更加平衡的分配,盈富(2800)無問題,但騰訊(0700)是單一股票,佔比都不能過多,宜同時投資其他股平衡組合。
另外,你可以考慮恆生科指ETF(3067),都是適合你年齡的。
你的情況,其實適合利用股票去進行增值,如果已有一定的投資實力,就可以多少少潛力股類別。利用10年時間去進行中高速增長,相信更能做到你45歲的目標。
------------------------------------------------
Q21079:
老師您好!首先多謝您回答我的問題⋯⋯十分感謝您寶貴的時間。
最近買了您的書及每天看您的專頁,明白了自己買股票時的缺點,現正糾正中。多年前買了以下股票,麻煩您給點意見
1)8137 洪橋集團 1.6 買入 繼續守有意義嗎?
2)2380 中國電力 2.16 買入
3)604 深圳控股 3.25 買入
4)87001 滙賢置業 3.2 買入
5)941 中移動 86 買入
6)2018 瑞聲科技 118 買入 應留還是轉到2382 舜宇光學呢
祝老師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謝謝您。
龔成老師:
最重要不是睇「賺蝕」,不是睇「買入價」,而是睇質素。質素不好,增長力弱,就有可能賣出,蝕都要賣。
你要分析「之後的組合情況」,不是過去,是將來。應該持有那些優質股,比例如何,能為你帶來怎樣的長期財富。
你要分析你的投資目標,你想潛力股的比例多少?平穩股的比例多少?組合風險程度如果?
即是你想設計一個怎樣的投資組合?長期、優質、平衡、適合你。
洪橋集團(8137)質素好一般,長遠無乜增長力,賣出較好。
中國電力(2380)、滙賢置業(87001)作為收息股,可以。
深圳控股(0604)、中移動(0941)可長線,都能平穩增長,不過不是大升類
瑞聲科技(2018)質素是有的,但要上翻高位賣不易,如果你想有更高增長力,可以轉2382,但最好等2382回翻少少先。
------------------------------------------------
Q21080:
成哥你好,1558之前公佈左業績,點睇呢份業績報告?
同埋見佢話放棄左d優先購買權同埋話避免同業競爭,想問會唔會對公司有咩影響?
不過我睇佢業績報告,其實都冇咁大件事,放棄優先權係放棄深圳東陽光某d項目既優先購買權,項目研發需要注入大量資源,且相關性不大,放棄反而對企業負擔冇咁大,可以保留更多資金用作企業發展,風險反而細咗。
另外,避免同業競爭係對廣藥嘅修訂,呢次修訂亦都減低左公司對廣藥嘅研發前期資金投入,令廣藥喺引進海外投資者同研發方面有一定嘅靈活性,東陽光藥本身一方面可以保留資金之餘,亦可以得益於廣藥更好嘅研發發展,長遠都有好處。
另外佢純利下降係因為疫情帶來嘅影響,呢啲都係短期影響,企業核心並無大轉變,見到企業越來越多嘅藥物有生產註冊許可,企業之後都會為更加多元化嘅藥物申請註冊批件,業務應該會有所推動的。
以上係我既睇法,跟成哥一樣,投資係成為一間公司嘅股東,係買入一間企業,所以企業定期嘅業績報告一定要睇,要知自己買緊乜嘢。而以上係我睇完之後嘅分析,睇睇我嘅睇法正確不?謝謝。
龔成老師:
東陽(1558)業績正路,合市場預期,但就無驚喜。
營業額及盈利都有下跌,不過這都是市場預期的事,主要受疫情因素影響,因此只是中短期問題,不用太擔心。至於購買權方面,基本上你的方向都正確,我自己都唔會放得太大,同時最重要是睇翻長期的企業發展。
我相信對佢來說,長遠不是負面的,但具體的影響,但要睇之後的發展,但我自己無睇得太淡。
其實你的投資態度正確,我地要持續分析公司,而你分析點大致都正確的。
這股長遠仍是正面的,有長線持有價值。
----------------------------------------------
若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資料的部分刪去。
另外,我所給予的各種意見,只是供大家參考,當中無任何銷售及推介,不涉及任何利益,其實大家應該要有獨立分析的能力,我只是給予一些方向及純參考模式。
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日的早晨已見赤暉,猛烈地打落於白招牌上,「時新快餐店」五個銀字相當剌目,下方「漢堡包之家」幾個紅字則比較低調,默然地安躺於落地玻璃門之上。縱使陽光不留情,仍然無礙一眾等待點餐的食客,長長的人龍裏,個個皺着眉頭,嘴裏一直嘟噥着,卻又硬要等候,倒也成趣。更早以前,那個舊招牌好像更好一點,紅底白字,加搭...
香港退休年齡男女 在 李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舊作選篇(之29)
每個人都看得出年齡
(寫於2016年,現修改重刊。)
最近有一個年輕朋友問我多大年紀,我說比董建華還要大一歲,她吃驚。我引用一位日本女作家的話說:「每個人都看得出年齡」的。她不太明白。
許多上了年紀的人,都想隱瞞自己的年齡。有些女士把自己年齡藏得密密的,更揚言誰知道了她的年齡,就殺了那人。有的男人也不例外。一個我在年輕時就認識的朋友,明知道他比我大兩歲,但他總說比我小。我也不更正,由他說去。
有人稱讚某女子,說她跟女兒站在一起就像姐妹,她就樂不可支。香港傳媒把特別顯得年輕的四五十歲退休明星,稱之為「魔女」。「魔女」們也高興受落,不會為一個「魔」字而不愉快。日本一些化妝品或保養品的廣告中常出現「外表年齡」的說法,意思是用了某種化妝品或保養品後,顯示的不是真實年齡而是年輕得多的「外表年齡」。
不錯,沒有人不喜歡別人稱讚自己年輕的。但我在文前說:「每個人都看得出年齡」,這句話是日本女作家曾野綾子(她今年89歲)在一本書上說的,既非貶義亦非褒義,是一句中性的話。怎麼說呢?
她的意思是,人總會老的。「外表年齡」雖使人陶醉,但不是真實的。「每個人都看得出年齡」,則絕對是真的。講的不是表面看上去的年齡,而是由年齡透露出來的心性。有的人老了,「看得出年齡」顯示的是衰老和頹敗;有的人老了,「看得出年齡」卻顯示自信和智慧。不論男女,白頭髮,皺紋,駝背,會讓人覺得衰敗;但白髮,皺紋,穩重的面容,堅定的眼神,卻往往給人一種富於經驗、智慧和值得信任的感覺。有一次在白雪仙家裏,在座有許鞍華、張敏儀、小思,還有律師和翻譯家胡紫棠。包括仙姐在內,她們都是上了年紀、曾經事業有成而且愛閱讀的女人,她們的談吐、神色顯示永遠美麗,也使我體會到「每個人都看得出年齡」這句話的現實意義。
人生的許多努力與掙扎,大都是為了追求物質生活,是擔心物質的貧困。但曾野綾子認為,人生應該懼怕的,是精神上的貧困。沒有站穩根基的人,你的人生白活了。何謂人生的根基?就是明白做人的道理,知道一生的追求是甚麼,得到或未能得到的是甚麼,忠於自己的信仰和堅持,曾經得意或失意都放下了,但仍然保持年輕的、追求新視野的心境,既無悔又坦然地邁向人生的終點。具有這種由閱歷、無悔和永續求知的精神狀態,在老年時是會被「看得出年齡」的。
但也有人曾經讓我覺得永遠美麗,卻忽然美麗不再的,其中之一是昂山素姬。為什麼?因為捲入權力遊戲中,吸食太多權力這種毒品的緣故。
最近網上有人鋪出鄭若驊年輕時的照片,使人吃驚得不敢相信。我也在梁振英年輕時認識他,我現在跟年輕人說他當年高大俊朗,現在的年輕人都不相信。
中國成語說相由心生,真是不錯。
在這個只重視物質的時代,人很容易陷於精神的貧困。為追逐名利權而隨波逐流,乃至於喪失自我。如果拼命追求「外表年齡」,不讀書,不關心社會和不斷出現的新事物,只關心財富、名聲、權力,或沉迷於美容、打扮和保養,就等於沒有建立精神的根基。沒有根基,人將變得漂浮不定,這種精神貧困的狀態也一定被「看得出年齡」。
人總要老的,「每個人都看得出年齡」也是真實的,這句話在每一個老人身上呈現的是正面還是負面的含意,都由你從年輕走向年老的歷程中賦予。
我已經八十多歲了,有人說我看起來不像。我不會因此陶醉。因為若別人看得出我的年齡,那就要承受,好壞都是我應得的。
香港退休年齡男女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打破同工不同酬,由公開薪酬開始?- Billy Tong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是世上最富有的城市之一,但勞工剝削問題嚴重。例如在 2019 年「全球競爭力報告」中,香港因缺乏權益保障,在「勞工市場」一欄僅列全球 116 位,比新加坡低近 100 位。打工仔除了壓力大、工時超長、缺乏退休保障,還可能面對同工不同酬的問題。近年學界愈來愈多有關同工不同酬的研究,今年美國一份新報告就指,公開薪酬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同工不同酬可以由身份背景因素所致,包括年齡、性別和種族。2015 年,研究組織 Institute of Labor Economics 就指出,踏入 90 年代,各國社會的性別意識增加,男女收入也愈趨平等,但 45 歲或以上的女性依然平均比男性少賺 45%。在香港,同工不同酬的情況也很普遍,撇除身份因素,有職場顧問指出,同工不同酬亦與入職時的整體市道有關,同時視乎個別員工當初有否向公司爭取更好人工,「正負 10% 差距很正常」。
康奈爾大學人力資源學家 Elena Belogolovsky 就表示,「薪酬透明度」(Pay transparency)是解決同工不同酬的關鍵。她認為收入不均源於工資資訊不平等,僱主比僱員更了解職位的市場價值,員工更難向老闆爭取加人工。只有公開薪酬,企業才會更有動力履行商業責任。Belogolovsky 認為,公開薪酬對老闆未必是壞事,一些案例反映,薪酬透明度愈高,同事之間士氣愈好,她在 2016 的研究文章亦指,員工若知道大家薪酬,遇到工作疑難時會更易找到幫助。
現時美國有少數企業會採取「薪酬透明政策」(salary transparency policies),比如大型連鎖店 Whole Foods、分析機構 SumAll,以及社交應用程式商 Buffer。其中 Buffer 更會在網站公開員工收入,其公關經理 Hailley Griffis 向「時代週刊」透露,公司公開薪酬後,應徵者的數目比以往多。可是,Belogolovsky 估計很多公司依然對此有所保留,老闆會擔憂不能以低薪留著自己的星級員工,再者,對他們來說,推動薪酬公平,誘因不大。
今年初,由華盛頓大學和西安大略大學學者共同發表的報告,就從政策角度反思美國同工不同酬的問題。目前為止,美國有「1963 年公平薪酬法案」,針對因性別歧視而造成的薪酬不公,惟實踐多年一直被指成效存疑。與此同時,美國「全國勞資關係法」理論上保障員工討論薪酬的權利,但執行上依然存在很多漏洞。近年,有參議員一直推動「公平收入法案」(Paycheck Fairness Act),更清晰表明僱主不能處分公開討論薪酬的員工,但草案在國會一直闖關失敗。
該報告指出,表示所屬私營企業設有薪酬保密政策(pay secrecy policy)的受訪者,相比 2010 年減少 6%;然而,依然有接近一半的全職員工受訪者指出,他們被明文禁止,或者被非正式地阻撓討論工資。研究人員表示,從法制層面來看,政府和各黨派顯然要付出更大決心堵塞漏洞。在香港,有關政策討論明顯遠遠落後美國,多年來政府甚至被指帶頭剝削非公務員合約僱員,連公營機構也未能做到同工同酬。
原文:CUP
#職場 #社會
香港退休年齡男女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這日的早晨已見赤暉,猛烈地打落於白招牌上,「時新快餐店」五個銀字相當剌目,下方「漢堡包之家」幾個紅字則比較低調,默然地安躺於落地玻璃門之上。縱使陽光不留情,仍然無礙一眾等待點餐的食客,長長的人龍裏,個個皺着眉頭,嘴裏一直嘟噥着,卻又硬要等候,倒也成趣。更早以前,那個舊招牌好像更好一點,紅底白字,加搭一個紅白相間的小簷篷,有特色之餘,又可為人龍遮光擋雨。
一個成功買到外賣的男人步出小店,只顧咬下手中的漢堡包,一個勁兒撞倒了我。站起來的一剎那,天旋地轉間,身旁的快餐店也一併轉走了,只剩下一道深鎖大閘。啊,對了,小店二零一七年就關門了,更掀起爭產風波。翌年,分裂了的大哥及二哥,分別於紅磡各開了一間新店,大哥的店是「時新快餐店」;二哥則是「時新漢堡包」。說不清,理還亂,情懷卻很無辜,只能靜候判決。
有今有昔
踏着快步,來到了有點眼熟的小店門口。背景帶點鋼琴黑,上方有兩個招牌,門口的右手邊亦有一個落地招牌,熟悉的地方在於它們採用了紅白相間的襯色,字體不大,寫着「時新漢堡包」,這是二哥的店。說時遲那時快,一名架着黑色粗框眼鏡的老人穿過自動門,步出小店,介紹自己名叫「鍾奇濤」,人稱二哥,然後就引領我到店內。時鐘搭正七時,離開門時間尚有一段距離。新店比起舊鋪細小得多,但更摩登整潔。店裏的木枱整齊地並列,黑皮卡座位靜候着,門口右方的收銀處閒擱,只有廚房亮了幾盞小燈。裏面傳來碗盤碰撞的聲音。
這是二哥幾十年來慣常的早晨,六時左右回到店裏,做着小店的靈魂——漢堡扒。先是配料,只略略見到有雞蛋、洋葱、牛肉等食材,由於是家傳秘方,他也不便透露,配好材料就開始攪肉,以前用人手方法,但隨科技發展,早已改用機器攪拌,攪勻的牛肉用鐵盤子盛起,一盤盤捧到木枱上。只見,他急忙地把幾個方盤放好,手執一個舀雪糕的勺子,就坐下來,把牛肉一球又一球地舀起,再放到方盤上排好,這個功夫要費上一小時。接着,他從廚房拿出一個印模,把一球又一球的牛肉平均放在六個洞口內,再用手壓平,就成了漢堡扒的模樣。漢堡扒必須每天新鮮製造,不能隔夜,這是傳統。就如枱面上的印模,看上去挺新淨,但其實自六十年代起,就一直沿用至今。有今就有昔,說起往事,二哥眸子變得深邃。
是的,早於六十年代,小店就由兩兄弟的父親鍾冠球創辦,當時只是一間小士多。舊陣時的士多不止賣雜貨乾糧,更會賣熟食飲料,總之一切能謀生的東西。當時他們也只賣三文治等簡食,後來,十分幸運地得到一位朋友幫忙,才有了地道的漢堡包。該位朋友於外國當西廚,回港時告知了鍾冠球原來有這一個做法,就是把一些不是最高級,但品質可以的牛肉攪成肉餅,再夾在烘過的麵包內,淋上美味的醬汁,配合起來相當美味。由於香港當時未有人懂得這樣做,現時著名的外資快餐店,也只是七十年代中期方才於香港出現。他又傳授了一個做漢堡扒的秘方予鍾家,及後鍾家再研發出一個獨特的沙律醬,成了一種新口味,二哥笑言:「初初乜都冇㗎,係得一塊肉,配埋我哋秘製沙律醬。」當時這款新作又被命名為「雜港包」,成了香港的地道美食。
鍾家一共有六兄弟姊妹,二哥排行第二,故此擔起了到鋪頭幫忙的責任,每天放下書包,就要跑回店裏工作,起初都只是賣煙仔、糖仔,後來在父母耳濡目染之下,對下廚有了興趣,逐漸學習做漢堡包。小子畢業,不似其他兄弟姊妹般到工廠打工賺錢,反倒全力到士多幫爸爸忙。當時未填海,士多門口就是碼頭,正值香港經濟起飛,生意興隆,湊巧業主要移民美國,於是第一時間問鍾冠球有沒有興趣買下鋪位,二哥大讚父親:「我爸爸做人好老實,人緣好又準時交租,所以業主唔問左右嗰兩檔,首先問咗我爸爸先。」
生意好又有積蓄,於是把心一橫,買下了左中右三個鋪位,打通擴充,裝修後,參考外國買票後才取餐的做法,一來節省很多人手;二來不怕有人走數:「啲人都唔係想走你數嘅,好多時食食吓有船嚟,佢哋幾大都趕咗船先啦,咁就冇咗㗎啦。」有見及此,他們索性採用賣快餐的模式,主力當然是賣漢堡包,就成了紅白簷篷的「時新快餐店」。當時西洋的漢堡包開始進駐香港,而且款式多樣,配料裝飾也豐富,雖然父親認為太複雜,但為了順應潮流,他就提議加上芝士及雞蛋,又改為雙層,僅此而已,希望盡量簡單一點,保持港式漢堡包的風味。
往事如煙
光輝霎眼,命運總是弄人。小店最輝煌的時光稍過,此時鍾冠球也到了退休年齡。他見兒子盡心多年,就問他是否有興趣接手小店,希望把鋪頭交予他打理。小子一心想將漢堡包發揚光大,當然答應。於是就與大哥鍾奇清一起打理小店。
怎料,一切惡運,也同時爆發。他說,做生意很有趣,任何一個基建,都能令一門生意死或生。最難的難關,就是碼頭搬遷,當時未有海底隧道,整區都沒有人流,生意淡泊。那時候,父親都勸說結業罷了,回想至此,他嘆口氣:「我同爸爸講唔好,我都喺度做咗幾十年,我點捨得唔做。」堅持還是有用的,及後開始周圍都有地盤出現,算是挽回了一點人氣,但快餐店嘛,始終不合三行工人的胃口,既然要生存就要想法子,於是他嘗試多加一點中式食物,例如很多人客喜歡吃他們的漢堡扒,他把漢堡扒煎過後,放於白飯上,淋上醬汁,又外加了一些蒸菜,加上快餐模式的效率,也就聚攏了一眾三行工人在此午膳。此外,當時又有理工大學的前身出現,很多學生都開始來小店吃漢堡包,生意開始好轉。
然而,好景還是不常。十多年前,開始傳出大地產商收購該區重建的消息,二哥眼見旁邊的店鋪開始陸續被收購,心裏也有了準備。終於,二零一七年時,他們的鋪位都被地產商收購了。最讓他始料未及的,竟然是身邊的兄弟姊妹,為了賣鋪的三千多萬,竟然掀起一場爭產風波,令本來能營業至當年十月底的小店,八月就突然結業。未幾,傳出了二哥重開「時新漢堡包」的消息,引來了大哥的提告,六人你一言、我一語,兄喊冤、弟呻枉,擾攘一輪,最後二哥及大哥各自重開新店。當初如何哭辯也好,他今天只拋下一句:「咁多年經歷咗咁多,都唔知點講啦。」不願再爭論,孰是孰非只一時,唯獨情懷永恆。他重開小店,只為兩個心願。
第一,很多街坊見他們結業,都十分關心,每次碰上老顧客,對方都會衝上前猛問小店會否重開,埋怨沒有漢堡包吃。不止是老街坊,還有一眾理工學生,結婚生仔後,都會帶上後代來光顧。他放不下這份情誼,但年事漸見高,能力也是有限。此時,他的兒子卻表示願意幫忙:「我今年六十八歲,佢唔幫手都好難再重開啦。」於是,他決定一試,以報答街坊多年來的支持。
第二,他一直以鍾家的漢堡包為榮,亦曾經答應過父母,會將它發揚光大,若此時終結,大家都只會記得爭產的黑歷史,浪費了父母的心血,也白花了他一天也沒有離開過鋪頭的大半輩子。「任何一個行業都有自己嘅獨特,唔係每樣嘢都可以保存咁耐,唔係每樣嘢都有咁多人擁護咁耐。」開放式廚房開始煎着漢堡扒,香氣四溢。小店轉眼間已快滿座,眾人享受着那煎炸的聲音,氤氳飄繞於牆上的十六個大字「時尚風釆;與時並進;新鮮新意;薪火相傳」。
執拗僅一時,還願經歲月洗禮後,說起「時新」,只記得她的經典情懷。
採訪: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謝本華
時新漢堡飽
地址:紅磡德康街黃埔花園12期家居庭22-23號鋪
電話:2387 2868
營業時間:10am-9pm
詳情: http://bit.ly/2R6zbhd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香港退休年齡男女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清晨六時半。天空漸漸變成了魚肚白色。街上謐靜。尋常人仍在睡夢間。
但火炭工廠內的順香園,早已是沸沸揚揚。做餅的一天,掀幕了。
機器的摩打聲。油炸的吱吱聲。手起刀落的切割聲。一切聲音,從角落發出。探頭一看,是一片片閃耀的黃金馬仔。是香港僅剩的手工馬仔。是大陸、機器、潮流,永遠取替不了的味道。
順香園已有35年歷史,是香港碩果僅存的唐餅工廠。規模不大,樣樣遵照傳統,老闆馬馳不但靠此養家餬口,更漸漸做出一款生招牌——馬仔。年復年,月復月,傳統手作馬仔工場,一間間的被淘汰,惟有它,寶刀未老,老馬識途,愈做愈是好。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馬馳的伯樂,是師父楊煒明。馬馳人稱「草蜢仔」,他於1975年入行,在九龍城寨的麵包廠學師,先做麵包,後轉做馬仔,今年已經59歲,踏入退休年齡,但為了心愛的馬仔,手不停,心不累。「我好鍾意食馬仔,鍾意到……唔敢食,因為一食就會停唔到。」
每天清晨六時,草蜢仔是順香園最早回來的員工,因為做馬仔工序繁複,需時甚長。他先打麵粉,壓薄,然後用手切條,切成粉粒。之後會把粒粒倒進油鑊裏,火候要控制精準,火太慢,就不鬆化,火太猛,口感會太脆,爽而鬆,就完美,每一炸,都是經驗之談。
這邊廂炸完,就要開始着手煮糖膠,用麥芽糖混砂糖,分量隨天氣而變化。像這幾天潮濕,要放少點麥芽糖,否則太黏口。煮完,撈糖,把糖均勻黏在粉粒上,最考力度,見草蜢仔紮起馬,汗流浹背,就知道殊不簡單。最後堆壓,用陰力把馬仔壓成一塊塊,大功告成,歷時差不多三小時,一件又一件手工馬仔,經過千錘百煉,出爐了。急不及待試試手勢,吃罷,果然名不虛傅,一片馬仔,拿起不散,入口鬆化,蛋香十足,吃完不膩,猶有餘韻,有料到。
可惜再好吃的馬仔,也被時代洪流沖散。90年代開始,大陸工廠開始大量生產馬仔,機器做,材料平,成本低,劣幣驅逐良幣,手做的,難以競爭,哪有位置?「但係問心,大陸嘢,食落口成口油,又散晒,邊有得比?」香港的廠,執一間,少一間,漸漸,順香園成了最後的守業者,昔日每天做十幾板,今天高達六十板,有理由懷疑,全香港愛手做馬仔的客人,都是吃它的。
生意雖好,但其實前路茫茫。手做馬仔是辛苦工,工時長,環境差,待在爐邊,夏天時高達攝氏40度,年輕人敬而遠之。無人入行,漸漸斷層,難以傳承。「但我會做落去,做得幾耐就幾耐。我個孫都成日同我講,爺爺,馬仔好食,有無馬仔食?」
時光荏苒,慶幸是,順香園的馬仔老而彌堅。
採訪:莫小巧
攝影:謝致中 梁兆麟
剪接:謝致中
順香園
地址:火炭山尾街23-25號宇宙工業中心4樓B座
營業時間:9am – 5:30pm
楊紹記
地址:上水石湖墟街市2樓 8-9 鋪
註:可買到順香園馬仔
========================================
飲食男女App大革新!立即開App寫食評,下一個食神可能就係你!✍
?iOS App 下載:http://goo.gl/ZNVWFd
?Android App 下載:http://goo.gl/MrW6YE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香港退休年齡男女 在 信報財經月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香港有很多特別的情況,其中兩個就是遲婚和遲生仔。」港人愈來愈晚婚,尤其是女性,2013年男女首次結婚年齡分別為31.2歲和29.1歲。遲婚加上遲生育,令港人提前退休的 ... ... <看更多>
香港退休年齡男女 在 【財商天下】(國語)今明兩屆千萬畢業生壓頂,中共掀起幾十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香港 大紀元與新唐人一直站在赤紅色的土地上,對抗極權,不斷受到打壓。 ... 版;年輕罵共大軍正集結;中共計劃延遲 退休年齡 , 男女退休 統一60歲。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