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官涌戲院在2011年關閉後,油麻地只剩下百老匯電影中心唯一一間戲院,亦是現時全港唯一的單幢式戲院。
120年前當九龍出現第一家戲院,即位於油麻地和佐敦交界的普慶,當時油麻地已發展成九龍人口最多的社區,不但多次填海增闢土地,避風塘及上海街一帶在五十年代更是九龍最繁盛的地段。
在普慶戲院建成後,單是油麻地區內戲院已多達十家,當中大部分在戰後仍然營業。爾後戲院雖然此起彼落,但油尖旺仍然是本地戲院最密集的地區之一,光景一路走到九十年代。
在數十年間戲院生生滅滅的過程中,油麻地也從繁華走向衰落,變成一個夾在尖沙咀與旺角鬧市間老去的舊區。身在屋苑駿發花園之內,又跟古舊社區地標包括果欄和廟街等毗鄰而處,走藝術電影院路線的百老匯電影中心顯得別具一格。
回顧最初,它在油麻地的出現,原來跟本地早期市區重建有密切關係。在七十年代開始,政府委託香港房屋協會推行「市區改善計劃」(Urban Improvement Scheme),油麻地六街便是最早期的項目之一,範圍包括由東莞街、利達街、祥瑞街、眾坊街、廣東道和澄平街等六條街道構成的112幢戰後早期唐樓群,將之重建為駿發花園。
在重建過程中,曾預留電影院作為社區設施一部分——在五十至七十年代的城市規劃中,會因應社區人口比例劃定區內電影院座位的數目,為當時各區電影院的蓬勃提供了有利條件。八、九十年代後,電影院不再被視為必備的文康設施,相關做法也漸被淘汰,再加上盜版等其他因素影響,本港電影院數目在九十年代大幅下降。百老匯電影中心卻在這個時期在油麻地揭幕,對業界固是奇峰突出,對於九十年中後期的社區規劃而言,也是難得再有的例子。
夏季號《就係香港》「區區有戲院」專題,深入剖析油麻地戲院生態的轉變,以及百老匯電影中心在過去式25年如何推動本地的電影文化,同時為油麻地社區帶來另一種活力。
《就係香港》試閱及訂購詳情:https://bit.ly/3C4gJZj
#2021就係香港夏季號 #戲院 #社區 #油麻地 #百老滙電影中心 #broadwaycinematheque
同時也有2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MEeeep Mor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好多朋友都問我,如果想緊湊啲玩新加坡嘅景點,有無乜野好介紹? 今日就同大家推介呢個三小時用腳行盡新加坡嘅路線啦! 今日就會同大家喺三個鐘入面,行晒魚尾獅、Fullerton Hotel、Marina Bay Sands同埋Gardens by the Bay幾個景點,而且仲會同唔同嘅角度睇到新加坡...
香港藝術文化發展中心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M+ 11月開幕!】西九文化區今日宣布,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M+將於本年11月12日(星期五)正式開放,並將於33個展廳及空間,展出約1,500件來自香港、亞洲、世界各地的藏品。值得一提的,是從博物館開幕日起計12個月內,持有效身份證的香港居民,可免費參觀。成人正價入場費為$120。
M+共約1.7萬平方米,館藏包括視覺藝術、建築設計與流動影像。開幕展由6個專題展覽組成,包括:展現香港城市演變的「香港:此地彼方」、按時序回顧1970至2000年代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M+希克藏品:從大革命到全球化」等。
主要展廳以外,M+大樓不同公共空間(如M+幕牆、大台階、工作室、天台花園、潛空間),亦會展出一系列作品。館長華安雅期待M+能在建構歷史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因為它既是全新的視覺文化中心,也是香港這個國際大都會的世界級地標,可望向世界訴說我們所在地的故事。」
---
延伸閱讀:
M+博物館竣工 年底開幕 率先看內部建築設計
http://bit.ly/2NhFtd6
【私營博物館 公共的寶藏】封面系列文章:
https://bit.ly/2W7RzJH
---
◢ 緊貼明周文化 ◣
MeWe:bit.ly/3oCfmuo
Instagram: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elegram: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mplus #視覺 #文化 #博物館 #公共藝術 #香港文化 #設計 #西九 #西九文化區 #免費 #免費入場 #我就是我 M+, West Kowloon Cultural District
香港藝術文化發展中心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這個彈丸之地,人鴿之間是否不能共存?
尖沙嘴天星碼頭對出空地近月成為打卡勝地,大型廣告牌前人來人往,繁忙時間更是水洩不通。然而這片空地重新變得熱鬧前,除偶有街頭表演,更是附近鴿子雀鳥的遊樂場,三三兩兩駐足聚集,待有人走近亦不會立刻飛走,稍稍讓開數步繼續啄食地上碎屑。廣告牌前不見鴿子的蹤影,唯抬頭還會看到它們高飛徘徊在附近建築的窗邊和碼頭上蓋等,一直走到附近人煙稀少的停車場才能看到十多隻鴿子聚集休息的場面。
雀鳥是香港常見動物之一,公園、街邊、樹上總會看到它們的蹤影,尤其是麻雀和灰身原鴿等。鴿子原非香港本地雀鳥,是當年賽鴿風氣盛行及和平鴿活動等而引進不少的外來品種。然而隨著城市發展及衛生意識提高,及1997年禽流感爆發後,政府多次修訂《廢物處置條例》,逐漸收窄飼養禽鳥的規定。直至2006年,再無任何人可以飼養任何鴿子,不少賽鴿因而放生戶外。
雀鳥放生戶外之際,可供棲息的樹木在城市發展下卻日漸減少,只好飛到冷氣機頂、露台等地方佇足停留,甚或下蛋排糞,引來附近居民的不滿及擔憂衛生。坊間不乏趕走雀鳥聚集的方法,如在窗台擺放大型雀鳥雕像、吊掛光碟折射光線等;而食環署和漁護署過去亦在不同地方設置防鳥網、鳥板、防鳥釘等,防止它們聚集。
中環街市一帶一向是鴿子聚集熱門地,更存在鴿子糞便積聚過多的衛生問題。過去食環署一度在街市附近天橋設置鳥刺,不少鴿子誤傷翅膀或被困於刺陣內需等待救援。鳥刺手法也引來愛護動物協會、香港救援鳩鴿及雀鳥及時任區議員批評,認為處理鴿子聚集或繁殖問題應秉持和平共存的原則。如今中環街市重開,成為城中文化熱點之一,吸引多人特意到訪,該區長存的鴿子問題又會如何處理?
本地藝術家Kazy Chan近日在海港城美術館舉辦個人展覽《番茄醬Ketchup》,其中一組作品以《鴿與我》為題,創作了23件鴿子在人們頭上休息的陶瓷雕塑,23人23鴿各有不同特色。作品靈感源自城市中的樹木越來越少,街頭鴿子的棲息地也驟減,最終要於各人的頭上休息。展覽中另有另外6幅作品以鴿子為主題,分別名為「鴿子與我」、「我與鴿子」、「鴿與我」等,啟發觀眾思考城市發展下人與鴿子的關係。
《番茄醬 Ketchup》 Kazy Chan個人展覽
展期:即日至9月26日
時間:上午11點至晚上10點
地點:海港城美術館 (香港海港城海洋中心二階207號舖)
免費入場
#白鴿 #exhibition #artexhibition
香港藝術文化發展中心 在 MEeeep Mor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好多朋友都問我,如果想緊湊啲玩新加坡嘅景點,有無乜野好介紹? 今日就同大家推介呢個三小時用腳行盡新加坡嘅路線啦!
今日就會同大家喺三個鐘入面,行晒魚尾獅、Fullerton Hotel、Marina Bay Sands同埋Gardens by the Bay幾個景點,而且仲會同唔同嘅角度睇到新加坡濱海一帶嘅優美景色。首先我哋要搭地鐵紅線或者綠線,去到Raffles Place站,搵H出口 / Merlion Park,上到地面之後,轉右,去到海邊再轉右,見到前面嘅古老建築物就啱喇!呢度就係 The Fullerton Hotel喇!噫!停一停先!千祈唔好錯過呢個檔口,佢係新加坡其中一款地道甜品 - 雪糕三文治! 一睇咁多人排隊就知要試啦! 用麵包夾住又厚又硬嘅冰凍雪糕,唔知你又試過未呢?
食完甜品,未去到魚尾獅之前,就不如入一入呢間超五星酒店 The Fullerton Hotel過一過冷河先喇!原來呢度係新加坡以前嘅郵政總局。嚟到就梗係要睇睇呢度嘅歷史啦!原來喺大堂落一層,就搵到呢個介紹前呢度歷史嘅展廳,睇下!同香港回歸前嘅郵筒一樣樣架!仲可以寫封信寄番俾自己… 不過記住… 要貼郵票俾錢架!
過完冷河,之後出嚟就要過橋喇!過到一半,點解見到咁多人影相嘅? 嘩!有人跳海呀!
其實要影到我後面呢個跳海公仔靚嘅話,當然就要搵多個朋友喺對面岸影啦,不過如果你無嘅話,拎支自拍棍好似我宜家咁呢,都算係一個唔係好差嘅選擇嚟嘅,三、二、一、笑!
影完相就要行快兩步過橋喇,如果唔係太陽都就快落山喇!過到橋,就會見到呢個文化味好重嘅地方!呢度就係Victoria Theatre & Concert Hall!停步影幾張相,感受一下文化氣息之後,跟住搵呢條隧道,之後過橋,再向前行,大約三至五分鐘,就嚟到呢個世界聞名嘅景點 - 魚尾獅喇!呢度除咗可以睇到背後繁華嘅商業區之外,另一邊又可以見到Marina Bay Sands嘅宏偉建築,絕對係一個值得留影嘅地方!
原來我身後面呢座魚尾獅1972年已經係新加坡嘅旅遊標誌嚟,不過呢個位置就係2002年配合旅遊區發展先至搬嚟。
望去另一邊 - 噫,點解有個榴槤咁樣嘅建築? 原來呢度就係新加坡嘅濱海藝術中心!影張相,之後就向呢個榴槤進發喇!呢條Jubilee Bridge為行人接通咗魚尾獅同埋濱海藝術中心,亦都可以見到新加坡政府為發展旅遊業所花嘅心思。5分鐘左右就嚟到呢邊喇,遠望番頭先身處嘅魚尾獅同埋商業區,又係另一個唔可以唔影嘅靚景!
好多朋友都問我點樣可以用最靚嘅方法影到金沙酒店嘅全景,咁梗係唔係去到金沙酒店旁邊啦,喺呢個歌劇院對出嘅海濱長廊,就係一個又少人,又易影嘅地方喇!好似我宜家後面咁,你話幾靚!
好啦,唔好掛住影相喇!小休一陣之後,就繼續向前進發!行完呢條海濱長廊之後,就會嚟到呢個好似看台咁嘅地方!究竟呢度係乜嚟?原來每年9月,呢度會係一年一度嘅賽車大賽看台,而平日亦會用嚟做軍隊畢業典禮嘅看台架!
大約10分鐘左右,我哋就開始上橋,準備去 Marina Bay Sands嘅方向喇!Marina Bay Sands集酒店、商場、展覽中心同埋賭場於一身,亦係新加坡嘅地標之一,唔只外形靚,頂樓仲係一個無邊際泳池!橋嘅另一邊就係Marina Bay Sands嘅商場入口,等我哋參觀一下呢個商場先啦!
快行完商場,我哋就跟住 Gardens By the Bay牌,向呢個景點進發。一路沿路行,再穿過 Marina Bay Sands酒店,再推門,就嚟到Gardens by the Bay! 等我哋一齊睇下呢度嘅靚景啦!
香港藝術文化發展中心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3月29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wJ0tcBkdoS0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館藏風波再起,由於觸及國家和《港區國安法》等議題,社會上的討論,又充滿了「黃藍」對壘火藥味,事事敲問政治立場、「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等邏輯,轉移了視線,反而妨礙平常心以事論事。西九文化區管理混亂、M+博物館採購政策透明度不足,遭人詬病多年,不同陣營輿論過去都曾炮轟,真正問題是當局有否認真汲取教訓,切實改善,不當冤大頭亂花公帑。中央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西九將擔當重要角色,當中M+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均為重要項目。
蘋果頭條
兩度獲得金像獎男配角的廖啟智上周一(22日)驚爆患上胃癌,病情一度嚴重,要入院治療及全面停工。當日有報道指智叔情況好轉,但希望低調養病,獲演藝圈各方好友祝福。可惜,今日傳來噩耗。智叔經理人公司今日晚上發訃聞,宣佈智叔今日晚上約8時半,在威爾斯親王醫院離世,其時家人在身邊相伴,終年67歲。魯振順與智叔同屬第八期訓練班出身,他得知智叔離世後,大嘆人生無常,要珍惜眼前人
東方正論
香港遭受暴疫夾擊,經濟蕭條,元氣大傷,最新失業率攀升至7.2%的17年來高位,大學生畢業即失業,前景一片黯淡。天之驕子光環不再,原因固然是多方面,但歸根究柢是港府無能,既搞不好教育,又做不好培訓,甚至資源錯配,有工無人做,何況黑暴一役令僱主對年輕人卻步,更令失業問題成為死結。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昨日發表網誌,就青年失業問題侃侃而談。他指15至24歲人士的失業率高達15.6%,人數達35,500人,當中應屆畢業生約佔10,400人。
星島社論
全國人大常委會今明兩日開會,審議《基本法》附件一及附件二的修訂。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料會議周二早上便會結束,若商討的事項獲得通過,將會就修訂作出說明。可靠消息指,立法會議席分布很大機會採用「四三二」方案,即選舉委員會將產生四十個議席、功能界別佔三十席,而地區直選則佔二十席。消息又稱,部分功能組別選舉方法將有變動。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亦預料,日後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的決定,不能上訴及司法覆核,而委員會人數應是不多於十人的單位數字,警方及駐港國安公署會提供背景資料協助。
經濟社評
本港疫情進入清零關鍵時刻,適逢長假在即,專家認為暫時不宜放寬限聚措施,以免疫情反彈。大家應汲取之前教訓,當局固然要將防疫措施做得到位,市民亦切勿貪一時之快,在長假期間放縱群聚,以致增加播疫風險,各方須自律配合,鞏固得來不易的控疫成果,爭取香港早日清零。連續兩天本地零確診,是令人相當鼓舞的好消息,即使昨天有1宗初步源頭不明個案,正正反映第4波疫情已近尾聲,出現反覆在所難免。
香港藝術文化發展中心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專訪全文:http://bit.ly/2OmuVJD
二○二一年第一件大事,莫過於全民動員保育主教山蓄水池,成功迫使政府當局暫停清拆。那邊廂,香港大學卻傳出壞消息,香港唯一提供建築保育碩士課程的的建築文物保護課程學部(ACP)於今年解散,碩士課程將由原本的戶地產建設部,變為納入園境建築學部。
ACP消失,最無奈的,莫過於課程創辦人之一兼現任學部主任李浩然。作為課程的「開荒牛」之一,伴它由早年的「乞米科」到培育大批本地保育人才,他亦見證本地建築保育的發展和變化。講到ACP的命運(用他的話是被「抄家滅門」),一直談笑風生的李眼裏只剩無奈:「二十年來,學院所給的資源好少,老實說,到現在我已經好攰,是時候休息一下了。」李明年將「抗議式退休」,不再續約,「可以說ACP課程的教育任務已完結,但同時,社會各界對保育的認識已經遍地開花。最好的保育是跳出專業範疇,普及成生活的一部分。」
-----------------------------------------------------------------------------------------
立即訂閱《明周》電子版:
https://bit.ly/3t1Jmmx
明周娛樂 Web/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ntertainment.mpw
Mewe / https://bit.ly/39s8vgS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https://www.instagram.com/in__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