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5月20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dx0uftzlcq0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本港醫生長期短缺,政府提出修例,為非本地培訓的海外註冊港人醫生,開闢免試回港執業路徑。業界保護主義,一直是解決本地醫生不足的絆腳石,莫說引入海外醫生,外地名牌醫學院畢業的港人子弟,若要回流執業,亦困難重重,簡單如豁免海外專科醫生實習方案,在醫委會也鬧出連場風波。修例讓非本地培訓的港人醫生回流,社會討論多年,一直原地踏步,光說不練,蹉跎歲月。「專業自主」不能與社會利益對立、成為抵制改革的擋箭牌。
蘋果頭條
傑斯女兒CC終於上了飛機,到外地繼續學業。可以預見,仍然被還押在赤柱監獄的傑斯,未來這幾天眼淚肯定特別多。他寫信給家人朋友一再提及,失去自由的日子,思念最難捱。我寫文想安慰傑斯:當你想起你的獨生寶貝女兒,比起哭,你更應該笑。離港前數天,我問21歲剛剛港大畢業的CC怎麼形容她與爸爸傑斯的關係?她想也不用想就衝口而出:「朋友!」單單這兩個字,已經足以羨煞多少為人父母者,何況CC的答案充滿內涵:「佢似一個朋友多過似一個老竇!好多好秘密、好私人嘅嘢都可以同佢講,佢會好open咁同我傾,例如中學畢業我第一次拍拖,我就好想好想同佢講,終於同佢講咗,然後分享我嘅感受⋯⋯而佢真係可以同我保守秘密冇話畀媽咪知。」
東方正論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移民對香港人來說並不陌生,不僅因為香港本身是一個移民城市,更因為九七前已掀起過一輪波瀾壯闊的移民潮。九七後「馬照跑,舞照跳」,一度吸引港人回流,詎料好景不常,回歸將近24年,香港沒有變得更好,反而愈變愈差,趕着出走的人絡繹於途,新一波移民潮愈演愈烈。哀莫大於心死,一個政府到底要無能到甚麼程度,市民對政治、經濟、民生到底要絕望到甚麼程度,才會對自己的家再無留戀?
星島社論
新冠肺炎疫情「清零」有望,本港昨新增一宗輸入個案,連續三日本地零確診。不過,上周六確診而感染源頭不明的四歲男童,多次覆檢均呈陰性或不屬確診個案,據了解,該男童入院後核酸檢測均為陰性,他的六名同住家人的抗體測試都是陰性,今日再做血清抗體測試,須要再做幾次抗體測試才可確定男童是否「假陽性」。若確認男童沒有確診,本港將近二十六日沒有不明源頭個案,有望成功「清零」。
經濟社評
本港新冠疫苗充足,惟接種偏慢,市民疑慮是一大障礙,但港府最新數據證明,沒發現任何死亡個案與打針有因果關係。全球已施打了超過15億劑新冠疫苗,倘有重大問題,在以色列、英國和美國等接種率高的國家及地區,亦肯定已無所遁形。港府如本報所提方向建議,今後將定期發放背景發病數據,惟望能令港人以科學為本,認定針劑安全無虞,及早打針防範變種病毒,為通關做好準備。
#AI #人工智能 #報紙 #社論 #明報 #蘋果 #東方 #星島 #經濟日報 #新聞 #每日新聞 #香港 #香港新聞 #epoch #times #hk #epochtimes #ntd #習近平 #爆料 #一國兩制 #林鄭 #直播 #香港直播 #香港人 #hk #hongkongnews #hklive #hongkong #隔離區 #新聞記者 #警員 #無可疑 #網友 #領事館 #中美關係 #中美冷戰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5月20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dx0uftzlcq0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香港實習醫生人工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龔成問答信箱】(Q18081-Q18100)
Q18081:
龔成sir ! 你好~ 有啲野想請教下你
我下年將會畢業,我讀個科係computer science(計算機科學),比起作為一個打工仔 我更想自己創業。
我呢幾日同大學professor傾過, 佢話我這學科 以往畢業生不少都會收到apple, google,facebook等大公司的offer,擔任 軟件工程師。
加上我有去呢啲大公司實習的經驗 要入去應該係有機會的。而且入職人工已經有 16.8萬美元年薪,坦白講 這對我是很吸引的。
但另一方面 我也很想自己創業,去設計一啲app/程式幫到人的日常生活,但若果將來成為一名打工仔,應該沒有時間去專注自己事業。
想問下龔成sir 你如果是我 你會點樣取捨? 你當初點樣一邊工作,一邊自行創業的? 係你創業初期 有冇經歷過啲咩大挑戰? 後來點樣刻服呢?真心想學下野 所以請教你
期待龔成sir的回覆及意見
龔成老師:
除非你做生意好強,已經建立緊一盤生意,或明顯地捕捉到市場,否則,我會建立你先打工。
記住,打工不是一世打工,而是先打工,你剛畢業,完全無社會經驗、人脈、行業知識、實戰能力,去創業的風險會較高。
因此,我會建議你去打工,而打工的公司,要同你想創業有相關性的,第一,你能夠取得知識與經驗,第二,你可以得到資金。
只要你唔好忽視創業夢就得,你打工一段時間後,就可以並行創業,或全職創業,我相信對你來說是最好的。
我自己是一邊打工,一邊做生意的,這是辛苦,得較平衡的做法,如果你創業中途,見到生意發展快,就可以立刻辭職,全力去做。
------------------------------------------------
Q18082:
老師,你點睇護老集團的前景?松齡(1989)同嘉濤(2189)你會怎樣選擇?
龔成老師︰
香港人口老化加劇,長遠長者服務需求,只會有增無減。
松齡護老集團(1989)係香港的長者安老院舍運營商,為長者提供全面的安老服務。
業務主要有提供安老院舍服務,例如為長者提供住宿、專業護理及照料服務。以及銷售安老院相關貨品及提供醫療保健服務,即是按院友的需要向其銷售尿片、營養奶、醫用手套、飼奶袋等。
此股現時尚在停牌,只能等佢有進一步消息。
嘉濤(2189)都不差的,見佢生意穩定,盈利與現金流穩定,現價合理。
香港這行業,長遠有市場的,需求會更多,不過,競爭都大,加上市民對這行的要求、如衛生等,會愈來愈高,這會產生一定的成本。
整體都是正面,但未算最高質之列,這股可投資,長線,但規模唔算大,因此唔建議投資太多。
------------------------------------------------
Q18083:
本人38歲,育有二子,公務員,月入約$35000, 每月約儲$20000, 現金約一百萬。有一層樓,約50年樓齡,每月還12000, 現放租,租金約10500, 供到65歲,亦有其他股票,詳情如下:
港鐵:6039股(平均買入價$40.4)
吉利5000股(11.7)
騰訊100股(371.😎
領展400股(74.64)
比亞迪1000股(57.65)
平安好醫生200股(100)
金沙 1600股(31)
中銀香港5000股(27.21)
盈富基金 3500(25)
阿里巴巴100股(245)
中國生物製藥10000股(9.6)
小米2600股(15.24)
月供:港鐵,金沙,領展:由2019年供到依家(中途試過無供幾個月)
另,中銀香港,盈富,建行:由2018年供到2020年(但見到龔老師你講過建行係收息股,加上中銀香港已經係銀行股,就係2020年5月停供)
現供:港鐵,金沙,盈富 ,中銀香港,領展,各$2000
想問一下
1. 由於我近期買左4000股港鐵,諗住停月供港鐵,轉供另一隻或加大現有月供的其他股票。我應該停供地鐵嗎?如建議停供,咁轉邊隻股好?
2. 我發覺睇價位入金沙,比月供便直,打算一手手入金沙算,故都想停供, 咁做好嗎?
3. 我月供比例合適嗎?需調整嗎?
4. 是否可以長線持有上述股票?
5. 由於我月供無乜潛力股,想一手手入/月供,又諗過,用現金50萬,分5注,主要分注買5隻股票,包括潛力股。關於月供同整手買入,或者選邊隻,有甚麼意見?
6. 由於我放租個層樓,都好舊,想換樓再租出去,但問過銀行借得三百萬左右,根本換唔到更好,點算?
多謝龔老師解答。
龔成老師︰
1) 港鐵(0066)有質素,但佢係你組合中已佔太大比重。單一企業最好保持組合佔比15%以下,所以我同意你停供,轉供其他股的想法。
現時你組合缺乏較有潛力股票,你可以考慮潛力股︰比亞迪(1211),中生(1177)或福壽園(1448)。
2 & 3) 可以,現時金沙(1928)處於合理區較低位置。你可以用分注形式,慢慢入貨都得。
如果你停供金沙,你可以將佢供款加入盈富(2800),用盈富做主力,咁你個組合平衡性會更好。
4) 你全部持股都有質素,可長線持有。但留意翻平安好醫生(1833)佢地的上市年期不算長,業務上,佢的確是高增長,同時業務有發展潛力。
但睇翻佢地的財務數據,平安好醫生仍處燒銀紙狀態,故此股只宜小注投資。
5) 月供方面,你可以按現時計劃進行。
現時大市只是合理區較底位置,你現有100萬資金可以先投入一半,用"分注"形式,慢慢買貨。餘下一半和每月所儲倒的資金,就等大市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才大力度掃貨,然後長線投資。
選股方面,我地會因應翻人生階段去做決定。以你年紀,可用"平穏增長股" + "潛力股"作目標,以下都是相關的優質股,供你參考。
平穏增長股︰盈富(2800)、金沙(1928)、恆基(0012)、中銀(2388)、港鐵(0066)、煤氣(0003)、港交所(038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或
潛力股︰比亞迪(1211),中生(1177)或福壽園(1448)。
6) 由於你個放租物業本身係負現金流,加上物業己有一定年期,可能會拖低租金升值能力。
而且舊樓往往有一個問題,就係很高的維修成本。當這些因素加起,有機會令你長線處於一個不利的狀況。
當然,我地唔係要而一刻就立即去換樓,。你可以一邊用股票增值,儲多D彈藥。另一邊KEEP住去睇樓,到有投資機會時,就出手換樓。
------------------------------------------------
Q18084:
老師1833現價可買?
另外1801可買嗎?
龔成老師︰
平安好醫生(1833)都可以話係潛力股,但就屬於較高風險的類別,我自己會比較怕投資這類。
首先,佢地的上市年期不算長,加上上市時是市場熱炒期,當時估值過高,對這類股有少少保留。
業務上,佢的確是高增長,同時業務有發展潛力,但睇翻佢地的財務數據,平安好醫生仍處燒銀紙狀態。你覺得佢有潛力,可以小注。
而信達生物(1801)係一家中國生物製藥公司,開發了集研究、發現、開發、製造及商業化於一體的生物醫藥平台,並在腫瘤、眼科、自身免疫和代謝疾病領域建立了一個包括單克隆抗體和其他生物藥物的產品管線。
佢同平安好醫生一樣,都係仍處於燒銀紙的狀態。潛力度係有,但估值好難,現時市值都唔細,只能完全「估」佢將來的價值,不確定性好大。所以策略一樣,投資可以,但只宜小注。
------------------------------------------------
Q18085:
老師,其實我地坊間買了股票的錢,到底喺去咗邊度?去返買既嗰間公司定全部屬於係交易所?
龔成老師:
另一個人。
交易所就是一個二手的交易市場,例如你想買入某股100股,要$10000,其實就是在香港有另一人賣比你。例如是「龔先生」,龔先生就將持有的貨賣左比你,而你就將$10000比左龔先生。
當然,中間會有交收過程,但原理就是這樣。
------------------------------------------------
Q18086:
老師今日睇返倍升股的書,發現原來已經有好幾隻倍升了
今日睇返倍升書中提及的股票,部分已經倍升,有部分已經......好似不值搏了
希望老師快D有更新倍升股的書
另外優質潛力股提到1830 PE 10合理
想請問一下今年PE是否要調整到7-8才是合理?
便宜區在PE 7以下?
龔成老師:
必瘦站(1830)有質素的,因為之前除淨左$0.34,因此估值都會減少左,因為派股息原理就是將企業的現金派比股東,因此企業的價值會因此而減少左。
你預這股現價合理,去翻$1.7以下就開始平。這股有長線投資的價值,有質素,但由於規模唔算好大,因此唔建議太大注。
------------------------------------------------
Q18087:
成哥。做了些功課,想向你請教。我比較了時代鄰里及奧園健康的業績,發現時代鄰里在管面積同比增加39%,盈利同比增加76%
奧園在管面積同比增加34%,同比盈利只增加24%。是否代表奧園健康賺錢能力在同業中的確很弱,所以股價無起色。我7.6有貨,本來想長期持有,陪住隻股增長。
若果太忙,希望至少能在節目中分享一下看法。謝謝。
龔成老師:
時代鄰里(9928)與奧園健康(3662)都是有質素的股票,從業績中,見到增長力不差。
你上述的分析,是其中一個方向,了解佢地的業務增長,以及盈利增長,能分析到佢地的賺錢能力情況,的確,奧園健康在賺錢能力方面,唔算好強,因此股價的增長不多(這就是市場對佢的睇法)。
另外,市場會同時衡量這企業的其他特質,去進行估值,例如長遠的增長力,質素、負債、賺錢能力、背景等。
這股都值得長線持有的。
------------------------------------------------
Q18088:
龔sir, 想請教有關投資組合。本人32歲,現時手頭上沒有股票,可每月儲蓄18k。 打算$8000用作月供股票,餘下為存款等待價位合適時買入一些潛力股。
打算月供以下4隻股票,各$2000
1. 388
2. 700
3. 2800
4. 9988
請問資合分配及所選的月供股票組合合適嗎?
Thanks!
龔成老師:
你的策略正確,其中$8000月供是適合的,而你所選,都是有質素的股票,計劃可以進行。
要留意的是,你月供中,不少是有增長力的股,而你打算剩下現金投資潛力股,你要計劃下,會否令組合潛力股類別太多。始終潛力股的風險度較大,你要自己取平衡。
加上現時不少潛力股都唔平,你剩下現金投資的動作,唔好急去入,要慢慢入,時刻都要留有一定的現金在手。
------------------------------------------------
Q18089:
最近我有睇你既投資理念,我覺得你講既野好適合,亦鼓勵我學習投資知識,好多謝你。
我想問,老師你點睇阿里巴巴、小米1810前景?
適合中長線投資同月供股票嗎?
有機會好想上到你堂
龔成老師:
阿里巴巴(9988)是有質素的股票,有長線持有價值,相信往後仍有增長力,不過現價就唔算平,建議你月供投資,或等回多少少先。
至於小米(1810)同樣是正面的,這股仍有長遠的發展力,但自從之前公布成功入選恆指成份股後,股價就上升,開始過左合理區,所以暫時都是月供較好。
------------------------------------------------
Q18090:
你好!本人今年46,一家四口,打算賣去物業套現投資,投資額約700萬。請問可以如何分配投資?
龔成老師:
由於香港買賣物業成本高,加上無人知物業市場之後的升跌,因此做賣物業決定要想清楚先,同時,自住樓一般都唔建議賣。
假設你賣出物業後得到現金,你可以建立一個組合。
你46歲,你可以考慮平穩增長股類別:
盈富(2800)及其他ETF。
另外: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如果想增長力高少少,可考慮:阿里(9988)、騰訊(0700)、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比亞迪(1211)、中生製藥(1177),但就要明白波動性比上述會高左,同時風險大左,你要自己平衡。
如果你比較保守,就可考慮收息股,可以建立一個收息股的組合,目標是5%、6%的股息率的收息股,例如港燈(2638)、深高速(054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都可以。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你亦可以同時考慮其他資產,車位、的士牌、債券、銀行或保險公司的產品。當然要留有一定的現金在手。
------------------------------------------------
Q18091:
龔成老師:
請問902華能如何?值得買入嗎?
龔成老師:
華能國際電力(0902)早幾年受成本因素影響,加上國策對佢不是全有利,這都影響了佢的賺錢能力。近一年算是好翻D。
企業整體不差,前景算是中等,現價合理,但就要預佢的增長力不強,只是平穩型。如果投資注碼不多,可以的。
------------------------------------------------
Q18092:
你好龔sir, 最近開始睇你d post想繼續向你學多d野。暫時我好少流動資金但將會月入6萬。 如果想月供股票,你提過應該供盈富基金+另外一兩隻收息股。
請問你會推介邊隻?3000 盈富 + 1000 + 1000 OK嗎? 謝謝
龔成老師:
如果你年齡唔算大,其實可以投資翻一D有基本增長力的股票,唔需要投資收息股。
盈富(2800)$3000,再加2隻,各$1500。如果你每月儲到錢,建議你進一步加大月供金額。不過初期先試下,每月$6000是可以的。
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如果想增長力高少少,可考慮:阿里(9988)、騰訊(0700)、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比亞迪(1211)、中生製藥(1177),但就要明白波動性比上述會高左,同時風險大左,你要自己平衡。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
Q18093:
你好!龔老師
我本人持有2000股吉利汽車,在$25買入
有3000股中國銀行,在$3.9買入
有16000股中國鐵塔,1.72買入
有8000股中廣核,在2.45買入
請問是否繼續持或轉買其他?
龔成老師:
上述的股票不是完全無質素,但買入是較大的問題。
吉利(0175)、中國鐵塔(0788)都可以守,吉利可能要多少少時間,但不是無機會上翻去的。
至於中行(3988),你預這只是收息股,增長力不算強,如果你想組合有較好的增長力,可能要考慮轉其他。
中廣核(1816)都有類似的情況,但不是無質素的。
------------------------------------------------
Q18094:
你好,請問384 & 788值得買嗎?
現价ok?thx
龔成老師:
中國燃氣(0384)業務正面的,無論是行業發展,大環境,前景,這股都不差。財務數據正面,生意與盈利保持向上,股本回報率高,賺錢能力強,不過,負債少少高是扣分的地方。
整體來說,這企業都有投資的價值。
現價合理,可以長線投資,但未必是高增長類。
至於中國鐵塔(0788)有質素的,之前有少少炒概念,所以之前估值有少少貴。
這股本身有質素、有前景,中國的3大電訊巨頭,都是佢的主要客戶,以及大股東,當5G發展,佢一定會受惠,因此前景仍然正面。
佢現時的收入正不斷增長,盈利都保持向上,但股本回報率不高,是這股較弱的地方。若分析佢市盈率,會見到現時仍然處較高水平,反映佢雖然股價回落左唔少,但仍然未到平。
考慮到佢的質素、發展能力,這股算是合理價。
由於這股有發展力,可長線。
但如這刻買入,分注入可以的。
------------------------------------------------
Q18095:
龔成老師,小女今年22歲 剛出來工作 月入30000現持現金20000每月可儲6000如果想5年後財富增值至一百萬應如何入手
小女有想過月供股票,如每月供6000元如果投資小米其他股又如何呢?請老師給意見
龔成老師:
你要做三樣野,第一,增加知識,你要學理財及投資的知識,記住,投資並不是坊間的炒炒賣賣,你要從書本或課堂上認真學習。
第二,了解銀行及證券行,去開一個證券戶口,並準備做月供股票。
其實兩者都可以,銀行就較方便,但手續費就較貴,證券行收費就較平。你可以先了解下不同的收費。
第三,將每月的部分資金,去做月供股票,供盈富(2800)。對初階投資者來說,月供股票是一個很好的累積財富方法,因為可避免你一次過在高位買入的風險。
原理如同儲錢,不過就不是儲現金,而是儲股票。計劃要長期進行。
另外,盈富是一個組合,適合絕大部分人投資,風險不高,長期儲貨可助你財富平穩增值,記住要長線持有。
你可以每月盈富$4000,供小米(1810)$2000。這會比較平衡。
當你在做上述三件事的同時,開始學下股票,了解下那些股票適合你自己。上述只同你簡單供盈富,當你過半年,有知識及少少經驗後,就可以利用你手上的資金,其中一部分,去投資股票。
------------------------------------------------
Q18096:
老師,你好
現持有中國恆大(3333)
可繼續持有嗎?
公司質素可以嗎?
謝謝你
龔成老師:
中國恆大(3333)於中國從事房地產開發、物業投資、物業管理、酒店運營,另外,佢亦有你金融業務、互聯網業務及健康業務。
佢總共有約好幾百個項目,完全或部分竣工,分布於中國各地,根據佢公布的資料,合共有計7000萬平方米以上。這反映佢業務龐大。
佢生意不差,企業有賺錢能力,但負債情況不理想,處於極高水平,令這企業存有風險。
整體來說,這股都有質素,但就有風險,如果你持貨不過多,可持有,但太多最好減翻D,這股股價波動可以好大。
------------------------------------------------
Q18097:
成哥,我睇完你D書後,我覺我地既經歷都好相似,我開頭係投資上面都係輸好多錢。包括D牛熊渦輪,最近正股都損手包括匯豐同長和
我而家有大概1.6M Cash
有around 10萬 股票
405//2000股//成本5.22
823//300股//成本59.2
939//2000股//成本6.3
1928//400股//成本32
3988//10000股//成本,3.25同2.71
9618//50股//成本226(抽新股到而家
基金買美國股債為主,低位買,而家AROUND 20萬左右
未有任何物業
月入50K左右(可以草到一半)
眼見政治因素,環球經濟唔明朗,唔敢買樓買股。之前有大量匯豐同長和都損手已全數沽出止蝕離場。
現時應該如何分配資產?
龔成老師:
每個人都有學習的過程,最重要是之後掌握選股及投資技巧。
你現時持有一定的現金,可以好好利用。現時你持有的股票,並不是無質素,可以持有,但就唔好加銀行股了。
雖然經濟不明,但你唔好太比這因素影響,你要明白「買入股票就是買企業」,只要預期企業3年後業務向好,仍然有質素,其實就有投資價值。
經濟差反而股價平,如果一切都明朗,股價往往已經升左。
我建議你動用部分資金,例如$30萬-$70萬,分注投資優質股,慢慢買入,唔好急。
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如果想增長力高少少,可考慮:阿里(9988)、騰訊(0700)、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比亞迪(1211)、中生製藥(1177),但就要明白波動性比上述會高左,同時風險大左,你要自己平衡。最好當然等佢地回多少少先。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
Q18098:
老師想請教下你,1316耐世特出左業績,唔係好識睇,我年頭6.56入,應該點步署
龔成老師︰
耐世特(1316)為一家全球領先的先進轉向及動力傳動系統、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及自動駕駛(AD)賦能技術的公司。
剛出2020年中期業績,盈利倒退近99%。由於疫情影響,令不少生產和銷售活動停擺,對集團生意造成重大打擊。
但這相信只會係中短期問題,唔會影響到佢長線質素。睇翻佢過去幾年都比較弱,你預佢中短期仍會面對不利的經營環境,見佢生意並無增長,盈利都是。
相信要過一段時間,先會慢慢進入正常少少的時期。這股都算有投資價值,但就未必值得投資太多,因為質素始終不強。
------------------------------------------------
Q18099:
請問怎樣釐定股價是否合理?
例:#700 我上次想入價$507,我覺得貴,放棄咗。但好似高處未算高咁。我應該怎樣去評估?謝謝
龔成老師:
你要學懂計算企業估值。當然過程比較複雜,好難三言兩語就講到,就算在我的股票班,都要講5小時,裡面會講3種估值方法,有難有易,但同學都用到的。
簡單來說,你要考慮企業的生意、盈利、現金流、資產、負債等財務數據,同時要比較行業,考慮這企業的經營情況,之後的環境又會如何。這都是計算的基礎。
如果要深入計算,基本上要好仔細的研究企業,要分析好多財務數據用比率,先至有較完整的答案。
另外,價值會慢慢改變的,例如今天的$500騰訊(0700),其實比2年的$470平。
對於無企業價值概念的人來說,「$500比$470平」,這是好難理解的,但你要明白,企業價值會因企業發展而改變,當大家衡量平貴時,不能單以股價數字大小作標準。
這就是我經常強調的「高不等如貴;低不等如平」。
現時的騰訊,並不能以平來形容,但如果比較2年前高位,現時的價位反而較為合理。現時的估值,可說是合理區頂至略貴的水平。
------------------------------------------------
Q18100:
想問下你點睇匯豐?屋企係係52蚊 大手入左
龔成老師:
匯控(0005)賺錢能力與增長力的確弱左,但又未去到完全無質素,近期股價受壓,除左佢經營環境影響,佢派息問題都是因素,因為市場一向理解這股是「收息股」。
我從股息角度分析這股。
相信長遠是收息股,但股價增長就有限。可以先從佢近年唔派息及財務情況分析。
首先睇翻佢財務數據唔算話特別差,今次要停派息,主要原因係接獲英倫銀行透過審慎監管局發出的書面通知,要求匯豐取消派息。
所以,佢並不是自己好唔得,而去到要唔派息,而是因應翻英國監管局要求,才這樣做,所以,雖然是不好的利息,但不是核心性不利。
停派息對收息股從來都不是好事,但在這全球經濟咁差時候,為集團預留一筆資金備用,對集團和股東都是有利的。
在全球經濟環境影響下,集團中短情況相信都會維持波動,未來再停派息也說不定。但我地投資應該要集中考慮翻佢長線因素,雖然預期匯豐中短期表現會受壓,但長線質素依然存在。
作為收息股係可以,概念上,就是放棄中短期股息,而預期將來慢慢回到正常狀態,只要你投資組合唔好太偏重單一隻匯豐或銀行業就無問題。
但記得,唔好佔比太重就得。同時明白這只是收息股,唔好對股價有太大期望。同時不能持有太多。
----------------------------------------------
若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資料的部分刪去。
另外,我所給予的各種意見,只是供大家參考,當中無任何銷售及推介,不涉及任何利益,其實大家應該要有獨立分析的能力,我只是給予一些方向及純參考模式。
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香港實習醫生人工 在 關你Nurse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真係覺得佢講得好好!
宜家醫院都重係好似澳牛咁
雖然伙記態度未必係最好,
但野食係好食既🤟🏻
你俾d 海外既人免考試免實習咁黎
就者係將澳牛伙記變哂譚仔呀姐
唔係話譚仔呀姐就一定唔好🙈🙈
但你叫平時可以傾下計既譚仔呀姐而且要隨時隨地不停趕客走,重要用光速落單
譚仔呀姐做唔慣都係走🤦🏻♀️🤦🏻♀️
就算真係請左外地醫生
咁姑娘呢?supporting staff 呢?床呢?空間呢?
你係澳牛放十個譚仔呀姐就會清到條龍咩?
會請夠人架喇!
咁請咩人先,點樣為之夠先?
你請多十個譚仔呀姐
起碼要30個人跟住
重要係識得幫手睇呀姐有無做錯野
新仔又夠經驗去睇?(我無歧視新人架!我都有新過。。好難捱架!)
十個茶壺得2個蓋要人地沖100杯水
你加茶壺無用架喎
我無咁叻識俾咩suggestion
但第一件事
請唔好再好似擠牙膏咁擠醫療開支
但好似開水喉咁俾大白象
因為一切係由錢起
澳牛開唔到分店,又請唔到人!😖😖
哂氣
呢期都仲係見好多關於醫委會啊, 咩方案啊, 既報導
其實心入面真係諗
喂啊, 做咩要係咁搞我地啫!!!!!!!
(希望呢句都係其他同行既心聲)
(明明呢行就唔係淨係得醫生! 我有時真係對其他colleagues/allied health/姑娘覺得唔好意思, 明明就一齊捱緊)
你可能會話喂莫非你唔想香港D人有更好既medical care, D人睇醫生唔駛咁慘, 唔通你淨係諗住保護主義blablabla…
得啦, 唔駛諗住用一句看似道德既野就諗住可以矇混過關
三點, 第一不實際性, 第二係咁樣做解決唔到問題, 第三係會令問題嚴重化
- 不實際性
要一個外地醫科畢業既人黎香港醫院解決而家水深火熱既狀態究竟有幾不切實際, 唉, 我諗同蔡一智出黎認左佢一樣
首先係動機, 點解連本土D人流失率都咁嚴重既情況下一個外地畢業既人會想黎受苦
兩個可能性, 佢無諗住黎受苦, 或者佢響個邊撈唔掂
咁大佬啊, 而家就係想請人黎陪我地受苦啊嘛, 佢唔諗住黎受苦請黎有咩用啊
佢響個邊撈唔掂呢個我就唔講
跟著見愈黎愈多人/一d黨派話免實習免考試降低門檻提高吸引力
喂真係好Q燥, 而家賣藝啊? 做旅遊啊? 提高吸引力!? 降低自己既底線同專業性黎吸引人!? 醫生尚保存住既尊嚴就係基於咁多年既苦讀, 過左咁多既試, 仲要過埋痛苦既實習期, 先打做到個金身; 你而家話要考簡單D甚至有人話免試, 仲免埋個實習, 咁對本地醫生公平咩? 唔考過你又知佢地水平去到邊啊? 你又知唔知佢地響外地實習有無響香港地獄醫院既經歷啊? 就我所知各地實習既practice可以有好大分別; 有D地方可以輕鬆到好似個病房clerk咁, 有D地方houseman都可以開肚 (I do mean it); 要統一化最簡單就係響香港做返一年先啦~ 做intern都嫌辛苦仲點期望你幫手做前線醫生捱苦啊
其實對班外地醫生都好唔公平, 比人知佢地原來同本地薑有呢方面既差別, 咁人地覺得佢地既專業性會唔會有少少分別呢? 可能其實佢地滿腔熱誠諗住黎幫手捱苦嫁嘛, 就係想靠呢D香港入門試, 香港既實習表現黎話比人聽自己係掂既, 黎話比人聽自己係有專業性有尊嚴既, 黎啦你請我啦
咁你話而家呢班咁有心既人如何自處呢?
好啦梆得個幾年, 之後見公院辛苦, 你估之後點呢? 你公院係咪人工好D, 係咪無咁辛苦? 唔係, 連自己友都走啦
咁解唔解決到問題? 不切實際
Oh by the way
其實世界各地就算收外地醫生, 都要pass相關語文試
例如去英國要考ielts 7.5以上; 去韓國考韓文; 去日本考日文
廣東話黎講, according to Wiki, list of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s
- Certificate in Chinese Language, HKU
- Diploma programme in Chinese as a foreign/second language, CUHK
不過我就覺得不如脆脆地考返個DSE中文睇下魯迅先啦
- 解決唔到問題
醫療制度可以有好多問題, 但唔係每樣都岩香港, 例如你唔會話香港要封紅包先可以醫病, 唔會話你個醫保唔夠錢包你斬腸開肚, 唔會話你最近間醫院響20公里外, 呢D就係例子點解外國既一套唔可以照搬落香港, 因為面對既問題可以完全唔同
香港最指標性既問題包括 1) 病房爆到訓廁所 2) 睇門診等兩年 3) 醫患關係既問題
其實講咁多咩放寬考試, 放寬實習, 簡單黎講咪即係輸入外勞
我地先唔好講咁樣既做法係咪妥當既做法,又當你不擇手段, 理得你質素點, 但係係咪真係解決到問題先
我想問香港如果聽日起多一倍專科醫生, 究竟病人係咪從此唔駛訓走廊?
呢個係一個簡單既茶記問題, 一間澳洲牛奶公司, 無論佢請多十個爆粗樓面, 條人龍都會響度, 因為鋪位唔夠大, 硬件唔夠多, 炒蛋整唔切, 除左樓面, 仲要請多D廚, 多D洗碗, 多D收銀, 所以請多D人最多係令到做既人輕鬆左, 唔會改變病人慘況; 無床既仍然係無床, 無得做手術既仍然係無手術室做
唯一可以解決呢個問題就係買埋隔離間文苑同麥文記 (呢個需要時間), 再請多D唔同既人手 (其他人手既問題因為傳媒make唔到noise所以唔講sosad), 同埋了解同控制人員留失既問題
(As a medical example, 就好似有條友trauma call係咁流血, 你唔止血, 淨係識去比血, 仲要淨比packed cell, 無上platelet FFP, 咁死緊啦)
門診等兩年呢樣同上面病房既例子一樣, 無硬件配合都係廢; 等兩年先有得睇既病究竟要多幾多人手先可以變成等年半呢? 而一個可以等兩年先睇既頸痛佢會唔會由兩年變等年半而開心左? 班醫生以為多左人手無咁辛苦但其實又係中晒伏, 多一個醫生立即按而家有既配額分多D比你, 而無人會研究究竟而家呢個配額份量合唔合理, 於是衝症仍然係要衝症, 睇5分鐘出返去有可能變成睇6分鐘, 有咩意思?
另外門診除左用黎睇新症, 亦要睇舊症, 人手多左, 病人會expect自己密D覆診; “喂又話多左人返工既? 點解我個膝頭退化都仲要隔兩年睇一次嫁” 好多情況穩定既病, 係需要更高層制訂一個統一而實際既guideline去跟住複診甚至discharge (不再覆診), 令前線容易解釋比病人聽, 亦到令呢D病唔會有D地方半年睇一次, 有D地方兩年睇一次, 更重要係令醫生夠膽響呢個醫患不互信既情況下出症, 如果唔係病人數量只會不斷增加
簡單黎講, 如果澳牛班伙記唔係咁落力趕你走, 你估而家條龍排到邊? 你可以話而家醫院唔係做餐廳喎, 但係不得不面對現實既係醫院同澳牛一樣, 資源係局限既, 分別係伙記可以小你, 你可以小醫生; 一出一入就係咁簡單, 若果無辦法安心令出症速度同入症相若, 條龍就會愈排愈長, 呢個係簡單既計算而已
呢D都唔係請多一倍專科醫生可以解決既事, 上述既例子不過是冰山一角,班友只不過係嘗試用請外勞呢個焦點拎走你既目光, 而唔去解決內部既問題, 而其實咁做都係合乎人性, 因為前者事實上比後者還要簡單好多
另外而家醫患關係已經咁差, 你諗下下次入到診症室個醫生淨係識英文, 識少少中文, 你用粗口小佢佢問你係咩意思, 又或者你以為自己識普通話, 佢同你講北京話, 咁你點? 咁你同佢醫患關係會好左定差左
要記住, 要解決澳牛入面既人流問題, 除左各方面既資源要配合, 你請個半島既waiter係幫唔到佢地, 因為第一佢唔夠快/效率, 第二佢唔係睇慣佐敦油尖旺, 佢唔爆粗, 本土文化同市民都會降低佢工作表現; 咁樣請個唔適合既人, 不如留返D錢出多D糧比其他人對士氣仲有用
- 問題嚴重化
將而家佢地嘗試用既性感標準套落本地醫生身上
真係鄧D本地黎緊既畢業生唔抵, 又唔見有人話香港醫學院D試咁難, 不如降低難度啦, 做houseman咁辛苦, 不如做半年算啦
真係鄧我地D前線MO唔抵, 又唔見佢話要增加下響公院做同train 專科既吸引力, 不如做少D時間啦, 不如加人工啦, 不如只要響香港醫院做MO就可以考個簡單D試啦
喂你知唔知你個頭同D外人講話降低門檻, 呢頭本地D專科專業試嚴到passing rate得兩三成人pass咋, 真係好心D人話我地對外人行保護主義既睇吓啦
真係鄧D中層specialist唔抵, 無啦啦多左一班明知好大機會唔會同你捱苦又或者幾年後會走既人同你一齊做野; 你留公院既又多左D無響香港捱過既人同你爭promotion, 你出私家又多左班人同你爭食
咁你係佢地你會點, 梗係趁佢地未出去之前走先啦, 快佢地一步搶餅啊嘛
咁你係本地中學生見行頭難左, 你會點, 仲做唔做
咁你係醫學生, 咁你係前線醫生, 你會點, 你士氣會點
我地考D試難到咁, 隔離個個話佢上年返黎, 個試都ok啊~ 又唔駛做intern咁~
出面醫學美容話你出黎啦又唔駛考專科試又唔駛oncall又人工高
咁你仲train唔train
我把聲咁細, make唔到d咩noise, 傳媒仍然係會係咁講輸入外地醫生有人話要降準有人話要保護啊, 政府繼續要應付佢地既壓力, 醫委會繼續比人內外夾攻
而其實根本個大標題已經錯重點, 只不過唔同界別既人都不約而同想就呢個話題繼續發揮, 於是無論醫委會結果係點, 一年之後真正問題仍然無被解決(甚至無人提起過), 病人繼續訓走廊, 唯一係想留響度做既人會愈黎愈少
就係咁
香港實習醫生人工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5月20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dx0uftzlcq0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本港醫生長期短缺,政府提出修例,為非本地培訓的海外註冊港人醫生,開闢免試回港執業路徑。業界保護主義,一直是解決本地醫生不足的絆腳石,莫說引入海外醫生,外地名牌醫學院畢業的港人子弟,若要回流執業,亦困難重重,簡單如豁免海外專科醫生實習方案,在醫委會也鬧出連場風波。修例讓非本地培訓的港人醫生回流,社會討論多年,一直原地踏步,光說不練,蹉跎歲月。「專業自主」不能與社會利益對立、成為抵制改革的擋箭牌。
蘋果頭條
傑斯女兒CC終於上了飛機,到外地繼續學業。可以預見,仍然被還押在赤柱監獄的傑斯,未來這幾天眼淚肯定特別多。他寫信給家人朋友一再提及,失去自由的日子,思念最難捱。我寫文想安慰傑斯:當你想起你的獨生寶貝女兒,比起哭,你更應該笑。離港前數天,我問21歲剛剛港大畢業的CC怎麼形容她與爸爸傑斯的關係?她想也不用想就衝口而出:「朋友!」單單這兩個字,已經足以羨煞多少為人父母者,何況CC的答案充滿內涵:「佢似一個朋友多過似一個老竇!好多好秘密、好私人嘅嘢都可以同佢講,佢會好open咁同我傾,例如中學畢業我第一次拍拖,我就好想好想同佢講,終於同佢講咗,然後分享我嘅感受⋯⋯而佢真係可以同我保守秘密冇話畀媽咪知。」
東方正論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移民對香港人來說並不陌生,不僅因為香港本身是一個移民城市,更因為九七前已掀起過一輪波瀾壯闊的移民潮。九七後「馬照跑,舞照跳」,一度吸引港人回流,詎料好景不常,回歸將近24年,香港沒有變得更好,反而愈變愈差,趕着出走的人絡繹於途,新一波移民潮愈演愈烈。哀莫大於心死,一個政府到底要無能到甚麼程度,市民對政治、經濟、民生到底要絕望到甚麼程度,才會對自己的家再無留戀?
星島社論
新冠肺炎疫情「清零」有望,本港昨新增一宗輸入個案,連續三日本地零確診。不過,上周六確診而感染源頭不明的四歲男童,多次覆檢均呈陰性或不屬確診個案,據了解,該男童入院後核酸檢測均為陰性,他的六名同住家人的抗體測試都是陰性,今日再做血清抗體測試,須要再做幾次抗體測試才可確定男童是否「假陽性」。若確認男童沒有確診,本港將近二十六日沒有不明源頭個案,有望成功「清零」。
經濟社評
本港新冠疫苗充足,惟接種偏慢,市民疑慮是一大障礙,但港府最新數據證明,沒發現任何死亡個案與打針有因果關係。全球已施打了超過15億劑新冠疫苗,倘有重大問題,在以色列、英國和美國等接種率高的國家及地區,亦肯定已無所遁形。港府如本報所提方向建議,今後將定期發放背景發病數據,惟望能令港人以科學為本,認定針劑安全無虞,及早打針防範變種病毒,為通關做好準備。
香港實習醫生人工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昨晚講我對《廿一世紀資本論》的一些有趣的觀點和心得,放心,這些觀點不會在星期六的講座重覆。其中一點是,這個世界的貧富兩極分化,若根據《廿一世紀資本論》,是因為財富及其回報而來。這個因素不是沒有影響,但影響又不是那麼大。兩大因素令到收入分配極不平均。就是工作所需的知識是否可以被電腦或機器所取代,而這知識是有多難去習得。簡單來講,一份工愈是簡單,需要的知識較少,其實隨時可以被機器或電腦取代。而那些很複雜的東西,暫時是機器未能計算到,而一定要用人去計的。而基本上生產力在過去幾十年是沒有很大進步,但需要更長時間去作訓練,於是極少人能夠習得。
第一,因為電腦和機器還是在處理死板的東西。有些工廠工,還是需要受過長期技術訓練的工人,而機器暫時未能取代得到。那僱主都未能隨便炒他,也要給他較高的人工。因為要取代他要訓練另一個人,也需要很大的成本。那麼這些工也值一點錢。但是更加值錢的工作,如醫生、大律師、投資銀行家。這牽涉到貧富懸殊。以前都不見當中的薪金差距那麼大,因為生產力過去沒有大進步。有些東西是進步得很厲害。那些東西就不停地跌價。舉例,今日一部電腦已經比1960年全世界所有IBM電腦加起來的運算能力的總和還要高。實際上電腦的價值已跌到幾乎零了。但是教育是沒有進步,仍然是那樣在課室上課,仍然labour-intensive。一個老師教三十個學生,他可以教三十年,但一個學生也要讀近十八年。於是如果一個人由頭到尾都是由同一老師教,那麼一個老師終身可能只是教到廿多個學生。這是多麼昂貴的一件事。然後因為掌握新科技,需要讀書的時間也愈來愈長,以前也不用讀那麼多長間。由幼稚園到大學,大約要十九年時間。
如果讀醫科,大學要讀五年,出來實習兩年,便是廿三年,再讀專科又要讀三年,加上一年實習,總共要廿七年才考到專科牌。所以最年輕的專科醫生也要三十多歲。而看病仍是一件毫無進步的事,仍是一個對一個。一個毫不進步,而需要那麼大成本。讀這麼多書,成本自然高,而又不是人人都能夠讀得到,當中已經篩走了很多人,所以這些不可取代的東西便很貴。所以教育和醫療的成本就是不斷向上。
第三,投資銀行家方面又做甚麼呢? 現在世界資訊發達,誰找到一個像阿里巴巴的公司,就會發達。全世界都在找阿里巴巴。那給他的代價是很高。因為那獎賞那麼大,所以佣也那麼多。但那是可以賺一千倍和不賺的東西。在整個資訊時代,如何把資本作有效的運用,大家都競爭得很厲害。而競爭得厲害,所以大家都找最能幹的人去做,因為那差不多是勝者全取的。那些人當然又要讀很多書,萬中選一,由哈佛等名校出來,那又是很貴。這班人實際上又是做成收入不平等的一大因素。
如果工作輕易被電腦或機器取代,那便不值錢。或者很簡單,任何人都會做的,那也不太值錢,只可以夠生活。
但我想講的是,為何所有發達國家的最入息中位數都不會升,是因為這些工升不到價。但我要講一個惡耗。未來十五年,這些工由ai取代,像教書都有機器人如真人那樣教。醫生全都是用電腦做。連這些工都能夠被取代。舉例,以前不能被取代的,像司機,去到2020年,自動駕駛汽車將會推出。基本上現在已在加州拿到牌,試驗駕駛由紐約駛到洛杉磯,安全程度比人駕駛更高。在香港只要加裝一些發訊處,就可以很穩定。如果連這些工作也被取代,財富更加高度集中。只有那些會寫人工智能的人才會值錢。那時候,我也不知世界會變成怎樣。有人話工始終會有,但那已是不值錢。一個故事,在120年前,有兩隻馬在談,他們話現在將有汽車,他們很快沒有工作了。那隻馬話不會的,會發明一些新工給我們,但馬的數目結果是大減。馬變成只是遊戲和賽馬。人的數目不會大跌,但要由其他人去養,那麼wealth distribution會很厲害。到最後人工智能可以寫人工智能,終有一日,他們沒有事做不到。我覺得人類收入分配的非常大危機。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