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當代漢傳佛教人物 聖基會帶世界看見臺灣
從慈航長老、印順長老、南亭長老、李炳南居士,以及佛光山、香光尼僧團、法鼓山等等教團領袖人物……,向大眾介紹臺灣人耳熟能詳的教界祖師大德們,如何以多元的弘法面向,將漢傳佛教續火傳燈,往世界各地開枝散葉。
以「漢傳佛教在臺灣」為主題,由聖嚴教育基金會舉辦的「第六屆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於12月18日上午9點,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召開為期兩日的學術交流。有近30位學界及教界代表,應邀參與兩場圓桌論壇,以及五場論文發表;本屆並首度透過網路直播,讓國內外的學者及觀眾,都能在線上即時發問對談。
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於開幕致詞中,一再感恩信眾和學者們,長期支持聖基會的各項活動;同時也籲請學界專家,重視全球現正承擔的疫情共業,從漢傳佛教的立場出發,關注人類如何與自然環境共生共處。期盼大眾都能應用分享佛法的慈悲和智慧,學習關懷、同理、包容一切有情無情眾生,更能以平常心,順利平安的過好生活。
近期《本來面目》的上映,提升不少觀眾對探索佛教人物的興趣。聖基會執行長楊蓓就指出,聖嚴法師的生命時間多在臺灣耕耘,而臺灣對漢傳佛教而言,既主要亦顯重要。然而全球純粹研究此領域的學者及論述甚少,盼藉由研討,引起學界注視在臺灣弘法、講學的領軍人物,並能將此議題帶往世界各地;希望學者們能透過聖基會的協助,為漢傳佛教做出更大的貢獻。
本屆論壇除了「大歷史社會下的人間佛教」等6項圓桌論壇主題外,發表論文尚有:「何時六管動葭灰-李炳南創建臺中蓮社聯體機構理念探析」、「聖嚴法師與南亭長老」、「印順法師與臺北慧日講堂」、「當代專業化尼僧團-從玉山岩到香光迦耶」及「慈航法師的佛教教育及其理念」。其中大多是珍貴的一手資料,現場和網路平台上的互動也格外熱烈。
為防疫而縮減舉辦規模,讓今年論壇彷彿回到最初小型而溫馨的學者聚會,聖基會多年的耕耘也令交流益加深入。以平板查詢、驗證聽講內容,勤作筆記的丁淑惠就說,以往都是在臉書看別人分享心得,覺得自己既是佛教徒,也應該熟悉佛教相關思想,此次參加不但能輕鬆獲取重要知識,更令她感動的是,可以從人物典範中,認識許多應該用功學習、自利利他的榜樣。
聖基會表示,創辦人 聖嚴法師說:「學術研究雖然是少數人的工作,但卻足以影響一整個時代。」因此該會進而成立【聖嚴漢傳佛教研究中心】,並設置「聖嚴漢傳佛教碩博士論文撰寫獎助」、「聖嚴漢傳佛教傑出博士論文獎」。歡迎學界傑出人才踴躍申請,實施細則請見聖嚴教育基金會官網。
#聖基會
#聖嚴法師
#漢傳佛教在臺灣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遇見陪伴-台灣晚緣五週年特展」介紹 訪問來賓:自淳法師(執行長) 香光尼僧團是悟因法師在民國七十四年召集四十餘位依止披剃的僧眾成立,並訂定團體名稱為「香光尼僧團」。印儀學苑則是香光尼僧團的台北分院,在民國86年為了擴大服務範圍,而成立了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早...
香光尼僧團法師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數當代漢傳佛教人物 聖基會帶世界看見臺灣
從慈航長老、印順長老、南亭長老、李炳南居士,以及佛光山、香光尼僧團、法鼓山等等教團領袖人物……,向大眾介紹臺灣人耳熟能詳的教界祖師大德們,如何以多元的弘法面向,將漢傳佛教續火傳燈,往世界各地開枝散葉。
以「漢傳佛教在臺灣」為主題,由聖嚴教育基金會舉辦的「第六屆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於12月18日上午9點,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召開為期兩日的學術交流。有近30位學界及教界代表,應邀參與兩場圓桌論壇,以及五場論文發表;本屆並首度透過網路直播,讓國內外的學者及觀眾,都能在線上即時發問對談。
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於開幕致詞中,一再感恩信眾和學者們,長期支持聖基會的各項活動;同時也籲請學界專家,重視全球現正承擔的疫情共業,從漢傳佛教的立場出發,關注人類如何與自然環境共生共處。期盼大眾都能應用分享佛法的慈悲和智慧,學習關懷、同理、包容一切有情無情眾生,更能以平常心,順利平安的過好生活。
近期《本來面目》的上映,提升不少觀眾對探索佛教人物的興趣。聖基會執行長楊蓓就指出,聖嚴法師的生命時間多在臺灣耕耘,而臺灣對漢傳佛教而言,既主要亦顯重要。然而全球純粹研究此領域的學者及論述甚少,盼藉由研討,引起學界注視在臺灣弘法、講學的領軍人物,並能將此議題帶往世界各地;希望學者們能透過聖基會的協助,為漢傳佛教做出更大的貢獻。
本屆論壇除了「大歷史社會下的人間佛教」等6項圓桌論壇主題外,發表論文尚有:「何時六管動葭灰-李炳南創建臺中蓮社聯體機構理念探析」、「聖嚴法師與南亭長老」、「印順法師與臺北慧日講堂」、「當代專業化尼僧團-從玉山岩到香光迦耶」及「慈航法師的佛教教育及其理念」。其中大多是珍貴的一手資料,現場和網路平台上的互動也格外熱烈。
為防疫而縮減舉辦規模,讓今年論壇彷彿回到最初小型而溫馨的學者聚會,聖基會多年的耕耘也令交流益加深入。以平板查詢、驗證聽講內容,勤作筆記的丁淑惠就說,以往都是在臉書看別人分享心得,覺得自己既是佛教徒,也應該熟悉佛教相關思想,此次參加不但能輕鬆獲取重要知識,更令她感動的是,可以從人物典範中,認識許多應該用功學習、自利利他的榜樣。
聖基會表示,創辦人 聖嚴法師說:「學術研究雖然是少數人的工作,但卻足以影響一整個時代。」因此該會進而成立【聖嚴漢傳佛教研究中心】,並設置「聖嚴漢傳佛教碩博士論文撰寫獎助」、「聖嚴漢傳佛教傑出博士論文獎」。歡迎學界傑出人才踴躍申請,實施細則請見聖嚴教育基金會官網。
#聖基會
#法鼓山
#聖嚴法師
香光尼僧團法師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
2019-05-15影音檔
粉絲頁: 印儀學苑
粉絲頁: 伽耶山基金會-台灣晚緣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遇見陪伴-台灣晚緣五週年特展」介紹
訪問來賓:自淳法師(執行長)
香光尼僧團是悟因法師在民國七十四年召集四十餘位依止披剃的僧眾成立,並訂定團體名稱為「香光尼僧團」。印儀學苑則是香光尼僧團的台北分院,在民國86年為了擴大服務範圍,而成立了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早期基金會是服務想學佛的民眾,後來又有服務新住民,5年前因為辦了一場國際研討而認識葉祖禹博士,而有了台灣晚緣專案服務計劃,至今已經執行五年,所以在05/18~06/22舉辦了五周年特展,要辦多場的講座分享與「晚緣」紀錄片的放映會。自淳法師是現任的執行長,這集邀請他來介紹相關的特展。
香光尼僧團法師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遇見陪伴-台灣晚緣五週年特展」介紹
訪問來賓:自淳法師(執行長)
香光尼僧團是悟因法師在民國七十四年召集四十餘位依止披剃的僧眾成立,並訂定團體名稱為「香光尼僧團」。印儀學苑則是香光尼僧團的台北分院,在民國86年為了擴大服務範圍,而成立了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早期基金會是服務想學佛的民眾,後來又有服務新住民,5年前因為辦了一場國際研討而認識葉祖禹博士,而有了台灣晚緣專案服務計劃,至今已經執行五年,所以在05/18~06/22舉辦了五周年特展,要辦多場的講座分享與「晚緣」紀錄片的放映會。自淳法師是現任的執行長,這集邀請他來介紹相關的特展。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VAfFQOVyKM/hqdefault.jpg)
香光尼僧團法師 在 香光尼眾佛學院- Posts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中華佛教比丘尼協進會的創辦人院長悟因長老尼的剃度師父是很多香光僧團法師的引贊 ... 11月香光尼僧團封山禪修用功月大家整裝以待心當然也要嚴整起來今天班會藉由抄經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