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友好的陰暗面,台灣會葬送一手外交好牌嗎?】
因為該死的中國武漢肺炎,已經許久不能去日本旅遊了,看到這張圖,還記得這是成田機場嗎?
今年,日本贈送台灣的390萬劑疫苗,就是從這邊裝載起飛,直送台灣。
當大家都在貼文感謝日本,甚至喊著不知道如何回報日本同時,其實不要忘記,成田機場所在的千葉縣,仍被台灣列為「農產品禁止進口區」。這幾年若在關東大啖美食,你各位吃下的,很多都是台灣部分媒體形容遺害萬年的「核食」。
在網路上一長串台日友好的文章下,偶爾會有日本網友逆風的留言:「為什麼台灣還禁止福島五縣的食品進口?」「全世界只有台灣、韓國、中國還禁止!」。
2018年,郝龍斌領銜提出「你是否同意政府維持禁止開放日本福島311核災相關地區,包括福島與周遭4縣市(茨城、櫪木、群馬、千葉)等地區農產品及食品進口?」的公投案,獲得779萬人同意,223萬人反對,以次高票通過。然而事實上,美國、歐盟等數十個國家,早就針對日本相關食品開放或有條件開放。例如美國近年逐漸放寬品項,前兩天取消最後一批農產品的所有限制,不需檢附輻射檢查證明就能銷往美國,歐盟10月也將跟進。
再者,日本也願意接受台灣對其所有出口農漁產品嚴格檢驗,檢出就退運銷毀,換句話說,台灣仍可禁止任何「核食」進入台灣。但台灣通過公投後,仍維持嚴格對福島五縣食品禁止立場。這對於致力東北復興的日本而言,是很大的打擊。
當時日本外相河野太郎(下屆首相有力候選人之一)就表示:對「台灣因此無法加入年底(2018)生效的CPTPP」表達遺憾。
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包含11個成員國,總GDP超過24兆美元,佔世界13.1%,貿易總值占台灣每年24%以上,更因為是日本主導,中國並未加入,是台灣少數極有機會加入的大型貿易協定。加上今年日本輪值主席,整體態度對台灣友善。
9月22日,經過長期佈局以及和11個成員國分別協商後,我國正式向紐西蘭遞件申請加入。日本外相茂木敏充表示:知道台灣這段期間為了加入CPTPP做了許多努力,日本方面歡迎台灣提出入會申請。
但中國在9月16日,竟然早一步提出申請加入CPTPP ,當時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西村康稔則表示,要視中國是否有決心能遵守「高標準規定」且是否能進入市場,其態度明顯不同。且日方也質疑,中國對國有企業採取優待措施、限制資訊流通等作法,完全不符合CPTPP 的規範。
由於中國並不遵守自由貿易規則,中國搶先遞件,主要目的之一在於防止台灣先加入CPTPP,以孤立台灣。更有可能台灣準備申請加入的相關情報被內賊外洩,讓中國提前洞察我方動作。
今年日本是CPTPP 輪值主席國,是台灣加入的最好時機之一。明年主席國新加坡,對中國的態度就相對友善,且中國已經開始策動秘魯等國,對於入會需全員同意的CPTPP ,拖越久越不利。但包含日方在內,普遍更憂心的,是台灣內部無法化解歧見,有心人士透過炒作內政問題,卡死台灣外交空間,再來怪台灣都沒努力加入貿易協定。
台灣加入CPTPP ,不只每年GDP預估多成長2%的紅利,更涉及國際地緣政治、和台灣的安全保證,然而這難得的機會之窗,卻可能隨著國民被情緒帶動、被小抄洗腦而投爽的一張票,以及反日政黨的背後作梗,在不知不覺中,慢慢關閉。
首件檢查時機 在 *桑妮凱特‧說說話* 澳洲護理/移民/美食/世界旅行分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澳洲婦產科
#澳洲護理
#抹片檢查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看過婦產科?身為護理系的學生,我相信大家都在婦產科實習過。
然而澳洲的婦產科是非常非常不一樣的喔🥰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在婦產科工作的經驗。
順便讓大家知道其實澳洲的護理系只有三年,原因就是因為並不包含婦科跟產科。
這邊其實也有推動額外+1年的學習,畢業時你就可以拿到護理師Registered Nurse 跟助產士Midwifery 的執照。👩⚕️
✨澳洲婦產科工作大小事✨
其實澳洲的婦產科是不會請護理師的,這邊的徵才會分得很清楚。
只有助產士可以去婦產科工作的。
但有時候澳洲非常缺人的時候,會從人力銀行去找護理人員(Agency, casual pool, relief pool, bank)幫忙。
我也是在那個時候在Agency當Casual nurse得到的機會去婦產科,然後有了當地的經驗。
一開始去其實也很好奇要做什麼,但主要也是要幫忙孕產婦的一些產前產後的準備。我覺得我很幸運,當初在台南護專實習婦產科,因為印象深刻,所以那些臨床的知識跟技能都還記得一些。
我那時候台灣實習其實有幫忙產婦按摩乳腺、然後講解分泌物、幫嬰兒洗澡等~也跟著接生了兩個寶寶👶
但在澳洲的話就不一樣了,因為你是拿護理師執照所以對方不會期待你也不要你去做這些部分。
我去上婦產科的時候,真的就只是幫忙發藥跟做一些文書處理哈哈哈。
真的是一個太輕鬆的班了😂
是那種上起來會覺得自己No function but Good money 的班😅
但這有好有壞喔。因為有些婦產科的助產士其實並不喜歡護理師Registered nurse 或護士Enrolled nurse去上。
畢竟在澳洲這是兩個分開的學科,隔行如隔山,臨床上的照顧就變成會增加病房助產士的loading。
所以雖然那些班,因為我還有婦產科的經驗跟知識,同事都對我非常的好。但畢竟那些經驗跟知識都是有點久遠了,我覺得我還是沒有自信可以給寶寶們或孕婦們最好的照顧,所以最後我就沒有再多接幾個班。🙂
但如果你本身很喜歡婦產科,或是在台灣都已經有婦產科經驗的朋友們,歡迎來嘗試澳洲的婦產科喔。是一個非常非常有愛的單位呢❤️
👩⚕️ 關於澳洲的婦產科,大家有什麼想問的問題嗎?
歡迎大家留言或直接私訊我喔🥰
✨澳洲看婦產科✨
接下來想聊的這個話題,是因為前幾天跟台灣的朋友們聊到了婦產科的看診經驗。
發現大家其實都不太喜歡那個看診檯,也就是需要把整個腳打開,然後會有一塊俗稱的遮羞布擋在你跟醫生的中間。
其實在不久前我正好跟澳洲的醫護朋友們聊到那塊布的定義。
我們都覺得護病關係裡或是說醫病關係裡,資訊的公開透明是很重要的。
當有人在做內診時,其實看得到對方蠻尷尬的,這個我了解。😶
但如果你看不到對方在做什麼時,這其實是更危險的不是嗎?🤔
當學生的時候,我在天母的診所當護理師。
我都需要協助婦科跟診。
我當時的婦產科醫生是一位台大然後哥倫比亞畢業的帥氣女醫師。非常聰明專業然後有禮貌。
因為這個診所本身跟美國學校有合作,所以我們的客人大多都來自於美國或是在國外唸書工作的人。當時的這個診所的診療台雖然一樣有開腳檯(不好意思不知道正確名稱)但是也沒有那塊布的👍🏻
然後過程中,醫師都會很仔細的跟看診病患解釋我們每一個步驟,確保對方的同意後才繼續執行。
這跟我在澳洲遇到的狀況是很像的。
但是在台灣,我覺得那塊布讓人害怕發問跟對話,製造了距離感。
跟診護理人員站的角度也很重要。澳洲因為是女醫師或女超音波檢查師,所以沒有跟診的第三人。
朋友上次看一般診需要脫衣服聽心音,因為是男醫生所以有女護理人員跟診。
在內診方面,我覺得護理人員跟醫師不該站在同一側。
而是護理人員應該站在病人的旁邊。
這樣不管是提供器材或者是協助的時候,都可以讓病人有種更安心的感受。
而非感覺像兩個人從自己的下方觀看自己的私密處。你們有遇到這情形嗎?
✅我在澳洲看診的感覺還有做抹片檢查的感覺非常好👍🏻
(以下是我個人的分享,不代表全澳洲的經驗)
首先,澳洲的婦科檢查都是由女醫師或是女超音波檢查師執行。
我們檢查的地點其實就是一般的檢查床
然後他們會指導你怎麼去擺位。
所以過程中就跟一般的雷射比基尼除毛一樣,沒有太多的冰冷儀器的感覺。
👍🏻陰道超音波則是另外一個我覺得很特別的地方。
這邊的會先問你要自己拿超音波的探頭。還是她們執行?
醫護關係裡,最重要的是控制權跟選擇權。
澳洲一直都很強調讓病人做決定讓病人去有能力決定他們要什麼。我覺得只有在你自己換位思考的時候,變成一個醫療消費者的時候,你會發現這個對醫療的互信度真的幫助很大。

這樣的情況下,在內診過程中,患者可以擁有更多的掌控權,順著他們的指示,去調整探頭的深度跟方向。因此你不舒服的時候,就可以隨時停止。
整體檢查的過程中心態上安心許多。
身體上當然還是不舒服,畢竟有一個棒狀儀器在身體內。
但比別人拿著棒狀物這樣子在你身體裡移動,我覺得對女生來說能自己控制一定會比較有安全感。
當然我也不確定這是文化的問題,還是是因為醫療體制上的時間掌控的關係。
總之個人的想法是,以下這三件事情如果改變對台灣婦產科患者的影響會是好的👌
1.移除遮羞布
2.改善開腳台使用時機
3.讓病患自己操作陰道超音波探頭
希望這樣的分享讓大家可以稍微了解澳洲的婦產科
工作內容以及去婦產科看診的過程囉🥰

😀歡迎分享或留言想知道的問題
有時間我會慢慢回的😘

首件檢查時機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0821新加坡聯合早報
*【聯合國機密檔指出 塔利班加緊搜捕效力美國或北約者】
挪威全球分析中心撰寫的報告說,塔利班在盤查前往首都喀布爾機場的人,並在喀布爾和賈拉拉巴德等重要城市設立檢查站。塔利班分子也開始逐戶訪查想要逮捕的人和他們的家屬。“他們鎖定拒絕降服者的家人,並依據回教律法告發和懲罰他們的家人。”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821-1184796
*【拜登談阿富汗撤員行動:“史上最難”只有美國做得到】
美國總統拜登舉行記者會,說明阿富汗撤軍、撤僑與撤離相關人士等狀況。拜登強調,這是史上最大、最困難的空運撤僑;自塔利班本月14日進逼喀布爾以來,在美方協助下已有1.3萬人撤離。對於撤離阿富汗可能引發盟友對美國的信任危機,拜登說,沒看見盟國有提出質疑。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821-1184881
*【反恐專家警告: 塔利班重奪政權或引發長期混亂】
反恐專家認為,塔利班迅速推翻西方支持的阿富汗政府,為回教聖戰分子提供了範例,讓他們認為恐怖組織“伊斯蘭國”雖然在敘利亞及伊拉克潰敗,但只要有耐心和謹慎的戰略,仍可能東山再起。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821-1184801
*【北約加快人員撤離行動 阿富汗人陷入困境】
北約官員週五說,自塔利班接管喀布爾後,幾天來他們已撤走超過1萬8000人。西方國家在阿富汗的撤退行動遲緩受到嚴厲抨擊,北約誓言會加速撤退。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821-1184802
*【鄰國紛紛表態 無義務收容阿富汗難民】
塔利班奪權後,外國政府擔心阿富汗亂局蔓延,甚至掀起遠至歐洲的難民潮。阿富汗周邊大國土耳其已經拒絕無止境收容阿富汗難民。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週四表明,土耳其沒有責任或義務成為歐洲的阿富汗“難民倉庫”。近幾周大批阿富汗平民越界進入土耳其。埃爾多安當天在內閣會議後說,面對大批阿富汗人出逃,歐洲國家有責任解決這個問題。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821-1184804
*【募資平臺兩天籌獲850萬助阿富汗人逃離】
群眾募資平臺“資助我”(GoFundMe)19日公佈資料,為了協助弱勢阿富汗人逃難而發起的一項募款,短短一天內就有超過10萬人響應,截至20日淩晨,已募得超過624萬美元。這個專頁由住在美國紐約的網紅Tommy Marcus架設,宣稱要協助可能遭受塔利班迫害的弱勢族群,包括人權律師、記者、與政府有往來的人士等,馬卡斯希望能幫他們籌募搭機離開阿富汗的旅費。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820-1184761
*【阿富汗第一副總統稱他不會向塔利班投降】
俄新社19日援引法國《世界報》消息稱,阿富汗第一副總統薩利赫日前稱,他本人不會向塔利班投降或“宣誓效忠”。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820-1184757
*【阿富汗警察局長 蒙眼跪地被亂槍處決】
一名先前曾反抗塔利班的阿富汗警察局長被公開處決,從社群平臺推特曝光的影片可見,他雙手被黑布綁住,眼睛也被蒙著並跪在地上,接著被一陣亂槍打死。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820-1184753
*【2000多輛美軍裝甲車和無人機落入塔利班手中】
塔利班奪下阿富汗後,美軍撤離後留下的大批精良軍備設施也落入他們手中,恐危及平民的性命。據悉,塔利班目前已獲得2000多輛美軍裝甲車、40多架飛行設備,包括偵察攻擊直升機,軍用無人機以及黑鷹直升機,而一架黑鷹直升機的造價約600萬至1000萬美元。還有,塔利班也已將手中俄羅斯產的AK-47步槍,換成了美國產的M4卡賓槍和M16步槍,同時擁有不少夜視鏡。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820-1184752
*【法俄總統一致同意就阿富汗問題協調行動】
馬克洪與普丁19日進行了電話交談,通話持續超過一個半小時。新聞稿稱:“兩位總統討論了阿富汗局勢、正在開展的撤離行動以及我們對塔利班的首要期望,即打擊毒品和武器貿易、與國際恐怖主義運動決裂、尊重女性權利。”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820-1184745
*【拜登稱若臺灣受襲美國將回應 白宮強調對台政策未變】
美國廣播公司播出美國總統拜登的訪問,拜登稱若臺灣遭入侵,美方將會作出回應,言論被指與美國過去對台的“戰略模糊”取態有異。白宮其後回應時強調,美國對臺灣的政策不變。拜登在訪問中被問到中國大陸媒體藉美國從阿富汗撤軍事件,向臺灣人民譏諷“美國不可靠”,拜登表示臺灣、韓國和北約等情況與阿富汗“有根本上的差異”不同,“因這些實體並非有內戰,而且有團結的政府,力抗壞人”。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820-1184755
*【拜登提名前副國務卿伯恩斯出任美駐華大使】
白宮表示,美國總統拜登已提名資深外交官Nicholas Burns出任美國駐華大使,這表明在美中關係日益緊張之際,美國政府可能尋求讓這一角色發揮更核心的作用。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821-1184883
*【英國批准再生元/羅氏抗體混合藥用於治療冠病】
英國藥品和醫療產品管理局20日宣佈,瑞士藥劑商羅氏(Roche)與美國藥劑商再生元(Regeneron)共同研發的冠狀病毒抗體混合藥物Ronapreve獲核准在英國使用。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820-1184763
*【全球旅遊停滯 韓商圈門可羅雀小商戶苟延殘喘】
據韓國房地產鑒定院透露,3層以上的明洞商業樓空置率從去年第四季度的22.3%暴漲到今年第一季度的38.4%。這意味著5家商店中有2家處於停業狀態。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821-1184797
*【韓國中秋節後考慮是否採用“與疫情共存”模式】
韓國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第一控制官李基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具體時機尚未確定,但全國七成人口第一劑冠病疫苗的接種工作有望在中秋節前完成,因此可在9月底或10月初考慮是否採用“與疫情共存”模式。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820-1184541
*【英國或只為最脆弱者打追加劑 以色列則擴大第三劑疫苗計畫】
英國可能縮減冠狀病毒疫苗追加劑接種計畫規模,減少接種人群,只向最脆弱群體提供第三劑冠病疫苗。相反的,以色列則會擴大其追加劑計畫,把40歲以上者和教師也納入其中。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821-1184798
*【預防高危人群出現症狀 阿斯特捷利康抗體綜合療法有效率達77%】
一項關鍵的試驗顯示,阿斯特捷利康公司2019冠狀病毒抗體綜合療法有不俗成果,在預防高危人群出現症狀方面的有效率為77%,該試驗可能會讓可用於弱勢群體的藥物得以增加。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821-1184800
*【依斯邁沙比里今宣誓任馬國新首相 分析員:政局仍不穩定】
政治分析員認為,馬國政局仍不穩定,之前跳槽到土著團結黨的巫統黨員可能回歸巫統,而新首相如何組織內閣也可能引發新爭議。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821-1184789
*【從政30餘年未經大風浪 依斯邁沙比里因漁翁得利任相】
回顧依斯邁沙比里從政至今30多年的經歷,儘管算不上平步青雲,卻也沒有遭遇過大風大浪或嚴峻挑戰,但曾有數次爭議言行。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821-1184791
*【慕尤丁成也冠病敗也冠病】
馬來西亞看守首相慕尤丁去年在一片爭議聲中背著“後門政府”的駡名上臺,但他領導的國民聯盟(國盟)掌政後不久,馬國冠病疫情獲得控制,贏得不少好感。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821-1184792
*【胡志明市禁止居民外出以遏阻疫情蔓延】
越南最大城市胡志明市早在數周前就因為疫情嚴峻而實施封鎖措施。幾周下來,新增確診和死亡病例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急劇飆升,讓當局拉響了警報,決定從下週一起開始限制900萬名胡志明市居民的行動。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821-1184794
*【中國火箭軍成功發射兩枚新型導彈】
中國火箭軍常規導彈第一旅近日克服惡劣自然條件和複雜電磁干擾,在西北大漠快速反應,成功發射兩枚新型導彈。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821-1184887
*【巴基斯坦載中國人員車隊遭炸彈襲擊 中方人員受傷】
巴基斯坦警方表示,該國西南部發生一起自殺式炸彈襲擊事件,目標是一輛載有中國公民的汽車,造成兩名兒童死亡,三人受傷。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821-1184880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約10億兒童處氣候風險“極高”國家】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發表首份以兒童為重點的氣候風險指數報告。這份《氣候危機就是兒童權利危機》報告指出全球22億兒童之中,近一半約達10億孩子生活于奈及利亞、幾內亞等33個氣候危機“極高風險”的國家。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820-1184754
*【研究:全球死于高低溫人數遽增】
兩份最新研究報告顯示,氣候變遷造成的死亡人數正急速上升。其中一項研究發現,從1980年到2016年,全球因高溫導致的死亡人數增加了74%;另一份報告發現,自1990年以來,與極端寒冷相關的死亡人數增加了31%。專家預計,到本世紀末全球50%以上人口每年將暴露在長達數周的危險高溫中。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820-1184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