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king With Destiny: Winton Churchill 丘吉爾傳:與命運同行》
另一本關於丘吉爾的傳記出版了,作者為英國人,Andrew Roberts. 在這麼多丘吉爾的傳記之後,他再撰寫的動力是什麼?
在此書的序言中,作者如此敍述:
* 過去113年裡,溫斯頓·丘吉爾(1940至1945年間的英國戰時領袖)的傳記已經多達1009種。還有必要寫一本新的丘吉爾傳記嗎?我相信有必要,並且剛剛在倫敦推出了《丘吉爾:與命運同行》。
*如今網路上有一種針對丘吉爾的新的、惡毒的陰謀論,脫離事實到令人發指的地步。
丘吉爾犯了很多錯誤,但從來不是他們指控的事實,因為心懷惡意。我審視了針對丘吉爾的所有指控,並根據歷史證據對其一一駁斥。我希望讀者感受到,在如今這樣一個乖張、充滿戾氣而心胸狹隘的世界裏,仍然存在榮譽和英雄主義。並且,不管你在人生中犯了多少錯誤(丘吉爾就犯了很多錯誤),只要能像丘吉爾一樣吸取教訓,仍然有可能成就偉業。丘吉爾對愛妻克萊門汀說:「我若不犯錯誤,就不可能有任何成就。」他說得很對。
* 寫作本書對我的最大挑戰是,如何把第二次世界大戰和丘吉爾生平的其餘部分平衡起來。最後我選擇讓這兩方面各佔一半篇幅,因為我認識到丘吉爾1940年5月就任首相時說的那句話是多麼正確:「我覺得自己的整個人生都是為了這個時刻、這種考驗所做的準備。」
* 閱讀喬治六世國王日記時,最讓作者意外的地方是,丘吉爾向國王表達了極大的挫折感,有時甚至是憤怒,因為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國人對參戰沒什麼興趣。丘吉爾向國王說了一些關於小羅斯福及其政府的話,而這些話是丘吉爾永遠不會公開表達的。
* 寫作過程中,作者比過去寫作時(目前他一共寫了19種書)需要更多地濃縮史實。丘吉爾的著作和文章長達600萬字,他的公開演說長達500萬字。
他幾乎從來沒有寫過或說過重復的話,也幾乎從來沒有寫過或說過一句沈悶無趣的話。作者已經寫了十幾本書,但要把關於丘吉爾的史實全面地濃縮到一卷本中,比之前做過的工作都困難。但當時納粹德國對英國的威脅是壓倒性的,所以特別吸歷史學家的注意力。
* 丘吉爾很喜歡英國之外的許多國家。他特別喜歡加拿大,經常去訪問;戰後他去過古巴;他在法國南部和義大利的科莫湖作過很多畫,還在摩納哥賭過錢。他待在馬拉喀什的馬穆尼亞(Mamounia)酒店寫作和繪畫,當然還去了美國16次,去了28個州。
* 作者最喜歡的一句丘吉爾的話出自1940年11月他在西敏寺教堂為內張伯倫所作的悼文(張伯倫當首相時窮盡一生的力氣阻擋丘吉爾的政治前途及入閣,直到希特勒揮軍入侵比利時,即將攻佔法國,他下台,丘吉爾才在衆望所歸中當上首相)。
丘吉爾是個心胸開闊的人,在張伯倫過世時他的悼詞:「歷史端著忽隱忽現的燈,沿著往昔的小徑跌跌撞撞地前行,努力重建它的場景,恢復它的回音,用昏暗的燈光照亮舊日的激情。」這句話非常詩意地概括了歷史學家努力做的工作,以及這工作是多麼困難。
他完全沒有提及任何私人恩怨。
* 關於丘吉爾的神話有幾十個,尤其是網上流傳的。他不是酒鬼,也不是抑鬱症患者。他喝酒很多,確實有時也會鬱悶,但他的狀況絕不是業餘醫生和心理學家說的醫學意義上的酗酒和抑鬱症。他也絕對不是躁郁症患者。孟加拉大飢荒不是他造成的,他也沒有延長飢荒。恰恰相反,他縮短了飢荒。他沒有主張用毒氣對付叛亂的伊拉克部落族民,只是建議用催淚彈對付他們。達爾朗海軍上將、西科爾斯基將軍、希臘首相等人的死亡不是丘吉爾的責任。關於丘吉爾的荒唐神話實在太多了,這本傳記作了批駁。最近甚至有報紙文章的標題說:「丘吉爾從不抽煙。」
太荒唐了,丘吉爾一輩子抽了16萬根雪茄。
* 為這本傳記做研究的時候,作者去過古巴的叢林,丘吉爾二十歲生日前不久在那裡第一次聽到實戰的槍聲;作者也去了土耳其的加里波利戰場,他的聲譽在那裡受到沈重打擊;作者去了1915—1916年間他在比利時作戰的戰壕;去過1945年他渡過萊茵河的地方。去過他出生的房間和他去世的房間(其他歷史學家沒有機會去)。作者去過他心愛的鄉間別墅查特維爾莊園。參觀過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居住的倫敦公寓、唐寧街10號、契克斯莊園(Chequers)和皇家空軍在阿克斯橋的那個房間,他就是在那裡觀看不列顛空戰的。至於倫敦的丘吉爾戰時辦公室,作者去過幾十次。作者還重新審視了自己的過去,整理和修訂了三十年前我寫第一本書時採訪一百多人留下的筆記。那些人都認識丘吉爾,曾在他身邊工作。這讓我清晰地回憶起了那些早已辭世的巨人和英雄,我非常榮幸,曾經認識他們。
閲讀此傳記讀者會驚訝地發現,他是個滿懷激情和同情心的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五十次在公開場合哭泣,比同時代的其他政治家都更容易受自己情感的驅動。他同情普通百姓,畢生都低調地扶助平民,這是他的「貴族理應行事高尚」信念的一部分。也就是說,貴族既然享有特權,就對社會的其餘部分負有義務。這是他的人生哲學的一個主要部分。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帝國總參謀長、陸軍元帥艾倫·布魯克爵士經常當面被丘吉爾怒斥。但布魯克在日記中寫道:「感謝上帝,我有機會在這樣一個人身邊工作。感謝上帝讓我看到,有的時候地球上真的有超人。」丘吉爾為了打敗希特勒、從法西斯主義魔爪下挽救英國的超人努力,英國人應該永遠愛戴他。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陳芝安與謝欣志,十年來採取雙導演制的方法拍攝紀錄片。陳芝安善於跟人互動,並且有強烈好奇心與同理心,因此負責前製與拍攝現場導演的部分,比較喜歡隔著距離觀看被攝者與故事的謝欣志,則是專職於掌鏡與後期剪接與敘事的整合。 兩人合作的《餘生》,係以安寧病房為主題。透過臨終病人之眼,他們也獲得始料未及的力量,...
餘 命 十年 場景 在 飛碟早餐-唐湘龍時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的閱讀單元,邀請老朋友、作家 楊渡來到空中,帶大家導讀書籍《未燒書》/ 聯經出版。
2019年6月4日,楊渡為報社專欄寫了一則簡短的場景:描述三十年前撤退的那個早晨,在槍口的包圍下,搖著白布的學生逐一去檢視破爛的帳篷,找出最後的學生,哭著唱國際歌,相扶相持離開廣場。直到那時,他才真正明白自己的角色:一個台灣記者,一個見證者,站在那個現場,站在大歷史的長河中,是的,不屬於任何一邊,只是一個局外人,不需要有人情的包袱,更沒有政治的背負。只是做一個安靜的記憶者。而親歷過那世界注目的青春,滋養了良善人心的結合。記者遇上醫師,廣場上的共同經歷,成了他們愛的暗號和密語。
📻聽重播按這裡!https://youtu.be/H30kYyYHk4c
▶ 飛碟聯播網 YouTube《飛碟早餐》頻道 http://bit.ly/2QVQsFh
▶ 網路線上收聽 http://www.uforadio.com.tw/stream/stream.html
▶ 飛碟APP,讓你收聽零距離
Android:https://reurl.cc/j78ZKm
iOS:https://reurl.cc/ZOG3LA
▶ 飛碟Podcast
SoundOn : https://bit.ly/30Ia8Ti
Apple Podcasts : https://apple.co/3jFpP6x
Spotify : https://spoti.fi/2CPzneD
Google 播客:https://bit.ly/3gCTb3G
KKBOX:https://reurl.cc/MZR0K4
◎節目介紹:
三十年來,楊渡從一個記者,流浪採訪了大半個中國,再回到報館成為主筆,留下了一本世紀末的追尋之書;也曾在海外,探訪流亡的作家、記者、知識分子,更多是在大陸結識了各地經歷過那一場劫難的朋友。然而未曾遺忘的是,終有一天,回來好好寫,寫下這一段記憶。1999年,十年之際,楊渡寫了這故事的開頭,終究寫不下去。2009年秋,重走過北京街道:前門大街、同仁醫院、天壇醫院……,二十年,所有一切都改變了。高樓大廈,市招遍掛,廣告街景,美妝藥鋪,街貌完全不是當年模樣。天壇醫院已建了新的樓群,小街被新的樓景取代。「二十年後,你在哪裡?」楊渡在天壇街頭自問。
2019年6月4日,楊渡為報社專欄寫了一則簡短的場景:描述三十年前撤退的那個早晨,在槍口的包圍下,搖著白布的學生逐一去檢視破爛的帳篷,找出最後的學生,哭著唱國際歌,相扶相持離開廣場。直到那時,他才真正明白自己的角色:一個台灣記者,一個見證者,站在那個現場,站在大歷史的長河中,是的,不屬於任何一邊,只是一個局外人,不需要有人情的包袱,更沒有政治的背負。只是做一個安靜的記憶者。而親歷過那世界注目的青春,滋養了良善人心的結合。記者遇上醫師,廣場上的共同經歷,成了他們愛的暗號和密語。楊渡為這歷史長流裡燃起的決絕戀情下了注腳:
我們再次緊緊相擁,有如走過了千山萬水,走過烽火連天,才終於相遇;有如在這個亂世裡,人生只能有這一次的相遇。彷彿此生,只要愛這一次,什麼都不管,死了就死了吧。那是近於一起赴死的愛戀。
◎作者介紹:楊渡
詩人、作家。生於台中農村家庭,寫過詩、散文,編過雜誌,曾任《中國時報》副總主筆、《中時晚報》總主筆、輔仁大學講師、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主持過專題報導電視節目「台灣思想起」、「與世界共舞」等。著有詩集《南方》、《刺客的歌:楊渡長詩選》、《下一個世紀的星辰》;散文集《三兩個朋友》、《飄流萬里》;報導文學《民間的力量》、《強控制解體》、《世紀末透視中國》、《激動一九四五》、《紅雲:嚴秀峰傳》、《簡吉:台灣農民運動史詩》、《帶著小提琴的革命家—簡吉和台灣農民運動》;長篇紀實文學《水田裡的媽媽》;短篇小說集《九天九夜》;戲劇研究《日據時期台灣新劇運動》以及歷史紀實《有溫度的台灣史》等十餘種。
餘 命 十年 場景 在 中環十一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索羅斯(George Soros)明顯違反國安法,投稿WSJ抹黑中國最偉大的領導人,必須舉報,因為這是不對的。
附上中文譯本,讓大家評評理:
中國的統治者習近平,正飽受若干內部矛盾的困擾,這大大降低了他的領導凝聚力和有效性。
習的信念和行為之間存在矛盾,正如他對公眾聲稱想讓中國成為超級大國,和他作為國內統治者的行為之間的衝突。這些內部矛盾,是在美中衝突日益加劇的背景下暴露出來的。
這場衝突的核心,是兩個國家所代表的截然相反的治理體系這一現實。美國代表民主的開放社會,政府的作用是保護個人自由。習近平認為,毛澤東發明了一種優越的組織形式,他正在加以繼承,即一個個人服從於一黨制國家的極權封閉社會。從這個角度來看,它是優越的,因為它更有紀律性、更強大,因而將在競爭中獲勝。
中美關係正在迅速惡化,並可能導致戰爭。習近平明確表示,他打算在未來十年內佔領台灣,並正在相應地加強中國的軍事實力。
他在國內面臨著2022年的一個障礙,屆時他打算打破既定的繼任制度,終身擔任國家主席。他感覺至少還需要十年,才能將一黨制國家及軍隊的權力完全集中在自己手中。他知道這一計劃會有很多人反對,要確保他的敵人沒有能力阻止他。
當前金融市場的動盪,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發生的,出乎很多人意料,讓他們不知所措,混亂加劇了動盪。
雖然我不再從事金融市場業務,但我曾經是一個活躍的參與者。自1984年以來,我也一直積極參與中國事務。當時我將中國共產黨的改革者,介紹給我母國匈牙利的同行。他們互相學習了很多東西,我隨後在這兩個國家設立了基金會。那也是我稱謂的政治慈善事業的開始。我在中國的基金會獲得了近乎完全的獨立,這是獨一無二的。1989年,在天安門廣場屠殺之前,當我得知它已被中國政府控制後,就將其關閉了。當習近平成為統治者時,2013年,我恢復了在中國的積極參與,但這一次是作為一個直言不諱的反對者,反對至今已成為極權主義的政權。
我認為習近平是世界上開放社會最危險的敵人。整個中國人民都是他的受害者,但國內的政敵、宗教、和少數民族遭受的迫害更多的多。尤其令我不安的是,那麼多中國人似乎對社會信用監控系統不僅可以忍受,而且認為很有吸引力。它免費為他們提供社會服務,並告戒他們,如何通過不發表任何批評習近平或其政權的言論,避免陷入困境。如果習能夠完善社會信用體系,並確保大眾生活水平穩步提高,他的政權就會更加穩固。但在這兩方面,他肯定都會有麻煩。
要理解其中的原因,需要一些歷史背景。習近平於2013年成為國家主席,他是其前任鄧小平大膽改革議程的受益者,鄧小平對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有著截然不同的概念。鄧意識到西方要發達得多,有很多值得中國學習的地方。鄧希望中國在西方主導的全球體系之中崛起,而不是截然與之對立。鄧的方法奇蹟般地奏效。中國於2001年被接納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享有欠發達國家地位帶來的優惠。中國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增長期,它甚至比發達國家更好地應對了2007-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機。
習近平不理解鄧小平是如何取得成功的。他把鄧的成功認為是理所當然並加以利用,而他對鄧懷有強烈的個人怨恨。他認為鄧小平對其父親習仲勳的遭遇負有責任,其父親於1962年被從政治局撤職。習近平因此在非常困難的農村環境中成長,他沒有受到應有的教育,沒有出國,也從沒學過一門外語。
習近平極力消除鄧小平對中國發展的影響。他個人對鄧的敵意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其他因素也同樣重要。他有強烈的民族主義傾向,希望中國成為世界的主導力量。他也深信,中國共產黨必須是一個列寧主義的政黨,要用政治和軍事力量來強加自己的意志。習近平強烈認為,為確保中國共產黨足夠強大,這是必要的,為實現他的目標需要必要的犧牲。
習近平意識到,為完成其人生使命,他必須維持無可爭議的統治地位。他不懂金融市場是如何運作的,但他很清楚自己在2022年必須做什麼才能繼續掌權。他打算超越鄧小平規定的任期限制,這一限制保證了習近平的兩位前任胡錦濤和江澤民的繼任。由於許多政界和商界精英可能會反對習近平,他必須阻止他們聯合起來反對他。因此,他的首要任務,是使任何富有到能夠獨立行使權力的人屈從於他。
這一進程在過去一年中一直在展開,並在最近幾周達到高潮。它始於2020年11月,阿里巴巴的螞蟻集團被突然取消新股發行,其前執行主席馬雲暫時銷聲匿跡;隨後於2021年6月,對在紐約上市的滴滴出行採取了紀律處分措施;最終三家美國投資的補習公司被封殺。這對國際市場的影響比習近平預期的要大得多。中國金融當局試圖安撫市場,但收效甚微。
習近平正在進行一場系統的運動,清除積累了大量財富的人或抵消其影響。他最新的受害者是孫大午,一位與政治保持距離的億萬富翁養豬戶,孫先生已被說服,將其大部分財富“捐贈”給慈善機構。
這場運動在威脅著要摧毀下金蛋的鵝。習近平決心將財富的創造者置於一黨制國家的控制之下。他將雙重管理結構重新引入大型民營企業,這一做法在鄧小平改革時期已基本放棄。現在民營和國有企業,不僅由他們的管理層經營,還有一個級別高於公司總裁的黨代表。這會產生一種不當誘因,即不去創新而是等待上級當局的指示。
中國最大的高債務槓桿房地產公司恆大,最近在償還債務方面遇到了困難。推動經濟復甦的房地產市場陷入混亂。當局一直以其足夠的靈活應對危機,但他們正在失去靈活性。舉例來說,一家國有企業國藥控股生產的疫苗,已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但其性能不及其他廣泛銷售的疫苗。因此國藥控股不會為中國贏得任何朋友。
為了在2022年獲勝,習近平已經將自己變成了獨裁者。他不是讓黨告訴他應該採取什麼政策,而是他授意政策,讓黨遵循。國家媒體正在播放一個驚人的場景,習近平率領政治局常委,在他身後奴隸般地重複對黨和對他個人忠誠的誓言。這一定是一種屈辱的經歷,即使是曾經接受了習的人,也很可能對他產生反感。
換言之,他已經廢除了鄧小平的認同性統治遺產,把他們變成了唯唯諾諾,惟命是從的應聲蟲。對習近平來說,幾乎沒有製衡機制的餘地。他很難根據不斷變化的現實調整其政策,因為他靠恐懼來統治的。他的下屬因為害怕激起他的憤怒,不敢告訴他現實情況已經發生變化。這種事態危及中國一黨制國家的未來。
索羅斯先生是開放社會基金會(Open Society Foundations)的創始人
原文:
https://www.wsj.com/articles/xi-jinping-deng-xiaoping-dictatorship-ant-didi-economy-communist-party-beijing-authoritarian-11628885076
餘 命 十年 場景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陳芝安與謝欣志,十年來採取雙導演制的方法拍攝紀錄片。陳芝安善於跟人互動,並且有強烈好奇心與同理心,因此負責前製與拍攝現場導演的部分,比較喜歡隔著距離觀看被攝者與故事的謝欣志,則是專職於掌鏡與後期剪接與敘事的整合。
兩人合作的《餘生》,係以安寧病房為主題。透過臨終病人之眼,他們也獲得始料未及的力量,重新學習生命的認識,理解每一個當下的可貴,與及正視親友關係的修補,乃至於必須展開關於生命的修煉。
《闖蕩》則是拍攝台商在中國創業的故事,但導演並不聚焦在成功,反倒是深入處理商人們在中國夢裡的失敗、掙扎、沮喪與破滅,進而涉及個別的生命難題,以及人與時代的複雜干連。
以慈濟志工為主題的《如常》,兩位導演在志工們生活化的場景中,充滿不確定的等待,持續大量的拍攝,長期陪伴被攝者,一起尋找答案,而最終捕捉到他們眼中神奇的剎那,驗證到無法預期的美妙的未知。
現階段,陳芝安與謝欣志正在拍攝《台灣網紅》,直視年輕人的多元多樣性本事,六年級生的兩人,並不自我隔絕於當代風氣與潮流,他們主動地去接觸,瞭解這群網紅的驚人意志與生存的樣貌,希望能夠促進跨世代的交流與對話。
小檔案
陳芝安,台灣紀錄片導演,早期從事電視工作,以《地球的孩子》榮獲金鐘獎,再以《沒有黑板的社會課》連續兩年入圍金鐘獎,為《遠見雜誌》製作的微電影點閱率破五百萬人次。對於能記錄斷代史、刻劃人類文明,與描繪人性糾結的紀錄片始終懷抱夢想,作品有《餘生》、《闖蕩——台商的中國創業夢》、《力爭》、《如常》等,並著有《一雙紀錄片的眼睛:影像敘事時代,人人都需要的拍片力,紀錄片導演給你的6堂必修課》。
謝欣志,台灣紀錄片導演,1999年以個人16mm 作品《後院》獲得金穗獎優等短片。2009年,所導的《福爾摩沙的指環》、《四川地震週年紀事》入圍金鐘獎非戲劇類導演獎,以《福爾摩沙的指環》獲獎。2010 年以紀錄片《奔流》、2017年以紀錄片《闖蕩》入圍金鐘獎非戲劇類導演獎。近十年,與陳芝安導演合作有《餘生》、《闖蕩——台商的中國創業夢》、《力爭》、《如常》等。
餘 命 十年 場景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單元主題:巾幗女傑 - 熱血國軍,熱情童軍
張書睿,79年次的一位女孩,國小三年級和家人去爬八卦山,因為剛好有童軍們在活動,而被邀請加入一同玩樂,因此而加入童軍運動。高三模擬考次次都有70級分,目標學校是台、清、交、成的資訊工程學系,畢業後去新竹科學園區上班,但考試總有意外,一時失誤,學測卻只考差了65級分。只好打起精神再拼指考。在這拼指考這段時間,媽媽拿了軍校聯招的簡章,不停的鼓勵她考慮念軍校,因為媽媽說:即使考上理想的大學,以後起薪也不怎麼樣,而且公司會倒,國家卻不會倒。再加上用循序漸進誘導的方式,先讓她去體檢看看,反正體檢也不一定會過。等體檢過了,再讓她填軍校志願看看。反正填軍校志願和一般大學填志願是不衝突的。最後她兩邊都考上了,一邊是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太空組,因為她想如果有可能的話,能上太空去看一看。另一邊國防大學理工學院資訊工程系,最後她選擇了唸軍校。從此開啟了她多采多姿的軍校、童軍生活。
軍校生要出國有一定的程序要報備、核淮,大學四年遇見開明的院長,認為學生有機會多出國交流、學習是好的。所以讓張書睿大學四年有四次出國機會。大一代表女童軍總會參加世界女青年論壇、大二參加2012CJK國際服務隊、大三代表國防大學理工學院至美國維吉尼亞軍校參訪、大四赴法國文化協會盧昂分會參與語言培訓的課程,並與當地童軍進行文化交流,童軍心得交換。
這四次的出國,在此次節目中張書睿都有分享的她的心得與感想,還有當時遇到的困難是如何的克服?
張書睿長期在家庭教育和童軍教育的洗禮下「日行一善」、「助人為快樂之本」已經深深烙印在她的思想中,所以她長期就有做志工服務,包括最後的CJK國際服務,也是志工服務的一種。如此優秀在同學眼中,一開始難免敬而遠之,但軍校生的特性就是大家都要住宿,所以她和同袍朝夕相處,一起參加暑訓、山訓、一起從飛機上跳下來,一起走過先鋒路,建立了革命情感、同袍情誼卻是無比堅硬。
最後她談到童軍教育和軍校教育,是相輔相成,而且都是重團隊合作、重榮譽。也鼓勵童軍夥伴,念軍校是不錯的選擇。最後建議童軍夥伴多靜下心來想想「生命,除了讓自己好以外、還能做什麼?讓這個社會、這個國家更好」。
以下補充張書睿的自傳,全國童軍夥伴,大家一起互相勉勵…
張書睿,自懵懂的及笄之年,加入許多志工團體的行列。包括:台中市至長者家長協會、曉明社會福利基金會為獨居老人送年菜及打掃環境、台中市社區大樓---牛津博士---環保志工、內政部兒童之家課業輔導志工。雖然只是一位十來歲的女孩,但我深信,將「愛」從身邊、周遭散播,可以化解大家的同仇敵愾,敞開心房,給予更多的人溫暖。
台灣需要人情的溫度,才能少掉內鬥、分化團結。當我們為這個社會付出,使社會安詳和平,人民各司其職。如陶淵明所寫的「桃花源記」場景,安居樂業、和平相處,安內以攘外,使國運昌隆。如今,已過雙十年華兩載。這幾年,投身於國際和平、國民外交,讓世界看見台灣,也讓台灣,看見世界。首先,是民國97年,代表臺灣赴英國擔任國際交換學生,課餘之際,至當地的Lincolnshire children’s services,擔任協助身心障礙者的志工。
大一時,代表中華民國參加2011世界女青年論壇(Young Women World Forum 2011)為本國的女性在國際會議中發聲,提升國家的國際形象,增加台灣在國際場合中的曝光率。
大二時,參加2012CJK中日韓羅浮國際服務隊,擔任台灣羅浮代表,至菲律賓Marikina城市做志工服務。服務期間,做日本、韓國、菲律賓三國的溝通橋樑、促進國民外交。並在志工任務完成後,建立起固若磐石的友誼,樹立國家良好形象,在東亞地區建立良好口碑。
大三時,代表國防大學理工學院赴美國維吉尼亞軍校參訪交流,與該校學生交換軍校期間的體能訓練方式、暑期訓練課程、戰鬥戰技的應用、榮譽制度的規範、生活管理規定等。去蕪存菁,帶回國內做借鏡;並也將我國優良的,供他們參考學習。
大四時,利用寒假赴法國文化協會盧昂分會參與語言培訓的課程,並於課餘、週末期間,和法國盧昂童軍齊參加團集會。藉由活動的交流,讓法國的青少年們認識台灣。時逢農曆新年,我在當地舉辦過年圍爐,讓法國人體驗台灣傳統文化,也讓台灣,走進法國。
這些年來,秉持著:參與公共事務、服務社會、幫助需要的人群,是促進區域和平、消弭族群對立、階級衝突的最佳的方法。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以後就不會做了!未來我也會一直努力下去!
智慧的腦+勤勞的手+踏實的腳+結合眾人的力量= 祥和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