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有限 潛能無限>>
人的潛力真的很神奇,這一點從林立老師星期一晚上的學校餐旅英文課程就可以做最好的實證。
打從這學期開始,因為學校教學組長及排課老師的要求,所有同學都需要增加一個英文口說平時成績。
於是乎,林立老師就去班上佈達這個消息,
一開始當然是一連串的「嗄~」、「噢~」、「不會吧~」、「GY喔(消音)~」...
但是林立老師不斷地鼓勵所有同學,盡可能用組團的方式來練習,如此一來,只要選好要唸的對話課文,再加上段落分配,
每個同學要唸的部分,可以自行調配。
從清明連假之前我就請同學們要做好分組,並以提早上台做測試能額外加分作誘因,然而大家仍然一面吃著便當(因為晚上上課,故林立老師會允許同學上課吃晚餐),一面說:
「老師,你這樣會不會太強人所難?我們有的連26個英文字母都看不懂欸!」
林立老師就先以一些常見的英文口語,如「please 請」、「thank you 謝謝」、「excuse me 不好意思」等等用法,
來提升他們的自信。
事實上,我們的生活當中有好多好多的英文,只是我們是僅僅選擇凝視著它們,或是會張開嘴巴,拿起筆或式智慧型裝置,來跟它們做些互動。
就在這三、四個禮拜來的心戰喊話,還有口說演練後,今天晚上的課堂上,忽然有三人一組的同學們,前來講台詢問是否可以讓他們練習並評分。
看到此情此景的林立老師,當然感到十分開心,忙不迭地說好,並讓他們初試啼聲一番。
結果讓林立老師覺得還挺滿意的,儘管有的同學因為不擅長,
而有一些疏漏,或是將大多數困難的對話,都交給程度較好的同學去扛,但是只要能全部唸完,就是團隊合作的成果,故林立老師也都給他們打了對應的分數。
這時很奇妙的地方是,就如同揭竿起義所開的第一槍一般,
如果有人首先發難,後續的反應就會前仆後繼。
轉瞬之間,全班五十多人,總共十七組的同學都已經上台評分完畢。
其中包含最多六人一組的群策群力,最少則是單人獨挑大樑。
大家能有這樣的反應,著實讓林立老師體會了所謂的潛能無限。
林立老師不敢保證那晚所有上台來開口說英文的同學,以後會繼續地使用還是練習英文,可是最起碼,今晚的這些同學,全都具備足夠的勇氣,突破自身以往的恐懼,來開口說英文。
這就是「願意」與「不願意」的分別,只要您願意有所突破,就能成就與過往不同的自己。
教學小故事一則,與各位共勉之。
Photo credit: i.telegraph.co.uk
高雄人 學習英文 請找 多益達人 林立英文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