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駕者分兩種,一種是社交性飲酒,偶而酒駕,被抓一次以後就學乖,另一種是酒癮性酒駕,這類人除了酒駕以外,還會有其他酒癮問題,比如家庭、工作、社交、健康受影響,或者有憂鬱、失眠,甚至幻覺等酒癮併發症,而酒癮性酒駕,必須讓整體酒癮問題改善,才可能減少酒駕。
不少酒癮性酒駕者常出車禍,撞得頭破血流,或者酒後家暴,弄得雞犬不寧,但依然酷嗜杯中物,原因在於酒癮一來,心思被酒精佔滿,就會喪失自控力。酒癮治療就是針對酒癮者再喝酒的相關環境、情緒、壓力與個性因素,以個別或團體治療方式,一步步培養抵抗酒精誘惑的能力。酒癮治療比起藥癮治療困難許多,因為酒精隨處可得,必須靠酒癮者、家人與治療者長期共同努力,才能取得一些療效。目前有些反覆酒駕者確實會被移送強制酒癮戒治,但比率還是偏低,原因就出在酒癮治療場所有限,而能提供嚴謹完整酒癮治療的單位更是不多,這是政府必須努力之處。
剛好在這事件發生同時,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做出一個「人民沒有接受『無端酒測』義務」的判決,讓酒駕防治橫生枝節。事情起源是有駕駛者躲在車上裝睡,拒絕酒測而被警察開罰單,憤而告到法院,結果承辦的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認為該名駕駛沒有酒駕跡象,警察不該隨意酒測,因此也免罰。這樣的判決顯然已經誤解了酒測的用意,事實上酒測可分選擇性酒測與隨機性酒測,前者意指懷疑酒駕才酒測,後者則是在路上隨機酒測,而研究已經證實,隨機性酒測遏止酒駕的成效,是選擇性酒測的兩倍。隨機性酒測在國外已經大規模施行,根本沒有違反人權的問題,台灣若有疑慮,應把隨機性酒測納入法律,才不會讓警察酒測時綁手綁腳。
還有,肇事的酒家女所屬的酒店,如果在國外,也會接受政府建議,對消費者與員工實施防酒駕措施,比如代為尋找替代駕駛,或者叫車送飲酒者返家,而非放任醉茫茫的酒客與員工開車離開。
兩年前時任台南市長的賴清德曾呼籲明星不要代言酒品廣告,竟遭大學教授冷言譏諷,其實研究已經證實,名人代言酒品,會增加青少年飲酒量,對於酒癮與酒駕問題都有害處。
回到酒駕的嚴刑峻罰。台灣這些年把酒駕標準與罰則從嚴修正,每年並施行數十萬次路邊酒測,從酒駕傷亡數據來看,已經收到明顯成效,尤其是酒駕致死案件已經下降數倍,今年可能首度降到百人以內。新加坡一年酒駕致死約20人,如果台灣降到百人以內,以人口比例來看,台灣的酒駕防治成效已經趨近新加坡,大可不必再學人家使用鞭刑。
酒駕防治在全世界都是重大內政問題,積幾十年的經驗可知,必須採行以實證為基礎酒駕防治策略,才能減少酒駕傷亡。以幾個月前形成話題的「酒駕者洗大體、洗太平間」來說,乃模仿美國某些州,但這類措施至今尚欠缺成效證明。台灣目前最欠缺的酒駕防治,如上所述,應是要求酒駕者強制安裝「酒測自動上鎖」裝置,以及補強酒駕者的酒癮治療。
酒駕問題我寫了很多次,底下這篇是最新也是最深入的一篇。
從酒駕問題的討論,可以看出台灣民間社會討論公共議題的素樸本質。
簡言之,台灣的酒駕問題已經明顯改善,就因酒測標準降低與大規模酒測,但這樣的效果就要探底,這在國內外都一樣。
全文連結如下:
飲酒 害處 在 CUP 媒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Nutrition
常吃糖水 老多二十年(文:呂宗庭;插圖:tat@graphicairlines)
糖是令皮膚加速老化的恐怖殺手,它的破壞力與紫外線、吸煙及酗酒不相伯仲,為了保存年輕的肌膚,我們會不吸煙、不飲酒、遮擋陽光。但是,我們卻放心地吃糖水,喝冰凍甜飲、毫不知情地摧毀自己面上的青春。
本港在去年中的一項調查發現,常吃甜食及喝甜飲的人士,共外貌比真實年齡老了十至二十年。即使花費大量金錢,每三個月做注射一次因為肉毒桿菌(Botox),也不能令面貌回春二十年之多。
為何糖有這樣大的破壞力呢?糖份被身體吸收後,糖的份子附存身體細胞的蛋白纖維上,這個過程稱為糖基化(Glycation)。糖基化時身體的影響有有點像 BBQ 把牛扒燒到變炭一樣。我們的細胞及遺傳基因會被糖基化所份害。一頓甜食的破壞力可以維持長達兩星期。
糖基化會在體內產生晚期糖基化終產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簡稱 AGE)。首先,AGE 會降底皮膚膠原修復皮膚結構的能力。跟着,它會令皮膚膠原加速破壞。AGE 亦會減少皮膚內含的透明質酸(Hyaluronic Acid),而透明質酸正是天然的潤皮膚劑。結果,面部皮膚會失去滋潤,光澤及彈性,變得鬆弛;浮腫、暗啞、皺紋增多,也會加深眼肚與加大毛孔。果糖的破壞力是葡萄糖的十倍之多,而糖漿、汽水、曲奇含有極大量的果糖。但是,大家不用戒吃生果,因為生果的果糖含量有限,而且生果提供的抗氧化益處遠遠蓋過果糖的問題。
搶救面部皮膚的方法,減少甜食甜飲當然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採納碱性飲食,糖其實屬於醱性,碱性飲食則對身體及美容有益,碱性食物包括綠葉蔬菜、薯仔、番茄。菠菜煮熱後則會由碱變酸。果仁與豆類都可中和酸性食物害處的。肉類是正常的食品,但它其實也屬酸性。所以,如果你想大量攝取額外的蛋白質,可以多吃豆腐,豆漿。許多生果,雖然帶有酸味,但酸味不一定代表酸性。即使勁酸如檸檬,其實也是碱性食物。
(見 CUP Magazine 165 期「走瑞士的路」營養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