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嬰兒維生素D的補充 常見Q&A
國人普遍缺乏維生素D,維生素D對體內鈣質穩定和骨骼形成有幫助,維生素D缺乏還和 #自體免疫疾病、#過敏、#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癌症有關!!
獲取方式可由
食物攝取(約佔10%來源)
和
皮膚經過陽光紫外線照射後自行合成(約佔90%來源)
去年開始 #台灣兒科醫學會也建議,#新生寶寶從出生開始要補充維生素D3(以下簡稱D),至少每天400單位,我在健兒門診和爸爸媽媽們建議時,遇到許多爸媽對於要讓新生兒補充營養素充滿疑慮,這邊整理一些常見問題跟大家分享一下唷~
Q1. #可以讓寶寶曬太陽自行合成D就好嗎?
A. 新生寶寶表皮內含有的黑色素細胞遠較成人少,故嬰兒抵禦陽光曝曬的能力亦較低,照目前的建議方式: 寶寶脫光光只穿尿布,在不擦防曬不隔玻璃的情況下,於夏天正中午時直接曝曬10-15分鐘(冬天要20-30分鐘)記得翻面,這種曬法對寶寶皮膚是非常刺激的,不用兩三天就變成烤乳豬了,所以嬰兒不建議用日曬方式獲得D。
Q2. 我不想給寶寶吃D,可以媽媽我本人吃,然後 #由母奶傳給寶寶嗎?
A. 由母乳分泌出來的維生素D含量本來就比較少,再加上媽媽本人除非常常中午出去曬太陽,否則通常也是缺乏的,所以媽媽補充的D可能給自己用都不太夠,要靠這個方式傳D給寶寶有點不靠普呢
Q3. 我可不可以先讓寶寶做檢測,如果真的有D缺乏的狀況再補充?
A. 可以,不過要經常跑醫院監測,小心感染風險唷!
Q4. 那可以從副食品中攝取嗎?
A. 可以,但是食物含量真的不多,一個蛋黃大約40單位,魚類和菇類也有D但含量也不多,對於以奶為主食的寶寶來說,通常不夠一天所需唷
此外有些配方奶是有加強添加D的,只要一天吃到1000ml以上就不用額外攝取囉~
之前沒跟到文章的朋友可以點這裡:
https://www.facebook.com/…/a.91256003883…/1286830268074709/…#
維生素D的重要性!
像這種文章,開頭ㄧ定要強調ㄧ下
這篇不是業配文~ 我沒有拿錢、也沒有廠商請我吃飯~ 😢
以下內容真心不騙~ 請安心服用~❤
(本篇建議搭配前一篇"寶寶缺鈣",一起服用效果更佳!)
#國人普遍缺乏
#尤其是喝純母奶的寶寳 👶
#各國兒科醫學會認證
#台灣兒科醫學會建議純母乳哺育或部分母乳哺育的寶寶,從 #新生兒開始每天給予400IU口服維生素D。
#鈣質能不能被有效利用就靠它了!
#還跟很多健康問題相關呢!
維生素D是人體重要的維生素之一,廣為人知的功效為:
#促進腸道鈣質和磷的吸收,#以及增加骨骼利用鈣的效率! 💪
對於寶寳骨骼發展非常重要; 簡單來說,即使寶寳每天攝取了豐富的鈣質,若沒有維生素D的幫忙,那麼吸收效率會很差,都直接跟便便ㄧ起排出去超浪費的!!💩
而最近幾年許多研究發現,維生素D不只是對體內鈣質穩定和骨骼形成有幫助,維生素D缺乏還和 #自體免疫疾病、#過敏、#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癌症有關!!
不論大人小孩都要注意唷!
BUT!!
國人健康檢查中發現有7、8成以上的民眾都是屬於維生素D不足或缺乏的,這點引起了政府當局的注意,也因此在最近幾年大力宣導維生素D的重要囉!
維生素D怎麼來?
自然情況下主要有兩種方式
a. 經由食物攝取(約佔10%來源): 🐟
動物來源-D3 : 油脂豐富的魚類、魚肝油、肉類、蛋黃
非動物來源- D2: 香菇、木耳等🍄
但…..各類 #食物中的維生素D含量都不高,想單純靠食物獲得足夠的D3是作夢呀! 😓
b. 皮膚經過陽光紫外線照射後自行合成(約佔90%來源)- D3
#最主要的維生素D來源! 🌞
不論得到的是D2或D3,都會送到肝臟以及腎臟轉換後變成有活性的維生素D(calcitriol),這個形式的維生素D才有真正的功能!
其中又以D3在人體的利用率比較高 ^^,所以建議每天都要曬曬太陽喔!
那麼一天要曬多久才夠呢?🤔
⭕各個國家的研究不太一樣,大致來說,建議要在晴天時不擦防曬、不撐洋傘也不可以隔著玻璃的情況下,完全露出臉、手臂和雙腳每天至少10分鐘,冬天可能需要20-30分鐘才夠!
BUT! 又是BUT了!
台灣人常常沒辦法接受到適當的陽光曝曬,原因很多,例如:
天氣不穩定,常常陰雨綿綿沒得曬🌧
很多人怕曬黑醜醜不肯曬太陽
近年阿宅太多整天曬3C沒空曬太陽 📱等等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族群也容易有維生素D的缺乏 - 就是
#剛出生的嬰兒
若想靠日曬得到足夠的維生素D,就得每天把寶寳衣服脫掉只剩尿布推到大太陽下烤個10分鐘,還要記得翻面免得烤焦,幾天之後小白豬變成烤乳豬…
大概很難做到….
再加上母奶中的維生素D含量很低,純餵母乳的嬰兒有引起維生素D缺乏與佝僂症(軟骨症)的報告。
為了維持嬰兒血清中維他命D的濃度,#台灣兒科醫學會建議純母乳哺育或部分母乳哺育的寶寶,從 #新生兒開始每天給予400IU口服維生素D。
使用配方奶的兒童,如果每日進食少於1,000毫升加強維生素D的配方奶或奶粉,需要每天給予400 IU口服維生素D。
維生素D 的其他來源,例如加強維生素D的食物,可計入400 IU的每日最低攝取量之中。
而比較大的孩子就建議每天出去曬曬太陽增加維生素D的合成,才可以長的又高又壯又健康唷~!
口服維生素D的補充液去哪買、要買哪個牌子?
都說了不是業配文啦~
當然沒有特別推薦的牌子了,只要記得挑選嬰兒專用維生素D3就行了~ 記得是選D3唷!
通常是做成每滴400IU餵食很方便的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科學減肥】香港健身小老闆 Zoe 李芷慧,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膽固醇 #心血管阻塞 相信膽固醇的高、低、好、壞,是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 一連兩集為大家正解膽固醇問題 *常見混淆詞彙: 膽固醇cholesterol 低密度血脂蛋白(LDL )Low-density lipoprotein 高密度血脂蛋白(HDL) high-density lipoprot...
「食物中的維生素d含量都不高」的推薦目錄:
- 關於食物中的維生素d含量都不高 在 陳映庄醫師的育兒資訊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食物中的維生素d含量都不高 在 陳映庄醫師的育兒資訊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食物中的維生素d含量都不高 在 【科學減肥】香港健身小老闆 Zoe 李芷慧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食物中的維生素d含量都不高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食物中的維生素d含量都不高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食物中的維生素d含量都不高 在 食物也能補充維生素D!這樣吃不怕缺乏關鍵營養素!健康2.0 的評價
- 關於食物中的維生素d含量都不高 在 陳映庄醫師的育兒資訊站- 維生素D的重要性! 像這種文章 的評價
食物中的維生素d含量都不高 在 陳映庄醫師的育兒資訊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維生素D的重要性!
像這種文章,開頭ㄧ定要強調ㄧ下
這篇不是業配文~ 我沒有拿錢、也沒有廠商請我吃飯~ 😢
以下內容真心不騙~ 請安心服用~❤
(本篇建議搭配前一篇"寶寶缺鈣",一起服用效果更佳!)
#國人普遍缺乏
#尤其是喝純母奶的寶寳 👶
#各國兒科醫學會認證
#台灣兒科醫學會建議純母乳哺育或部分母乳哺育的寶寶,從 #新生兒開始每天給予400IU口服維生素D。
#鈣質能不能被有效利用就靠它了!
#還跟很多健康問題相關呢!
維生素D是人體重要的維生素之一,廣為人知的功效為:
#促進腸道鈣質和磷的吸收,#以及增加骨骼利用鈣的效率! 💪
對於寶寳骨骼發展非常重要; 簡單來說,即使寶寳每天攝取了豐富的鈣質,若沒有維生素D的幫忙,那麼吸收效率會很差,都直接跟便便ㄧ起排出去超浪費的!!💩
而最近幾年許多研究發現,維生素D不只是對體內鈣質穩定和骨骼形成有幫助,維生素D缺乏還和 #自體免疫疾病、#過敏、#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癌症有關!!
不論大人小孩都要注意唷!
BUT!!
國人健康檢查中發現有7、8成以上的民眾都是屬於維生素D不足或缺乏的,這點引起了政府當局的注意,也因此在最近幾年大力宣導維生素D的重要囉!
維生素D怎麼來?
自然情況下主要有兩種方式
a. 經由食物攝取(約佔10%來源): 🐟
動物來源-D3 : 油脂豐富的魚類、魚肝油、肉類、蛋黃
非動物來源- D2: 香菇、木耳等🍄
但…..各類 #食物中的維生素D含量都不高,想單純靠食物獲得足夠的D3是作夢呀! 😓
b. 皮膚經過陽光紫外線照射後自行合成(約佔90%來源)- D3
#最主要的維生素D來源! 🌞
不論得到的是D2或D3,都會送到肝臟以及腎臟轉換後變成有活性的維生素D(calcitriol),這個形式的維生素D才有真正的功能!
其中又以D3在人體的利用率比較高 ^^,所以建議每天都要曬曬太陽喔!
那麼一天要曬多久才夠呢?🤔
⭕各個國家的研究不太一樣,大致來說,建議要在晴天時不擦防曬、不撐洋傘也不可以隔著玻璃的情況下,完全露出臉、手臂和雙腳每天至少10分鐘,冬天可能需要20-30分鐘才夠!
BUT! 又是BUT了!
台灣人常常沒辦法接受到適當的陽光曝曬,原因很多,例如:
天氣不穩定,常常陰雨綿綿沒得曬🌧
很多人怕曬黑醜醜不肯曬太陽
近年阿宅太多整天曬3C沒空曬太陽 📱等等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族群也容易有維生素D的缺乏 - 就是
#剛出生的嬰兒
若想靠日曬得到足夠的維生素D,就得每天把寶寳衣服脫掉只剩尿布推到大太陽下烤個10分鐘,還要記得翻面免得烤焦,幾天之後小白豬變成烤乳豬…
大概很難做到….
再加上母奶中的維生素D含量很低,純餵母乳的嬰兒有引起維生素D缺乏與佝僂症(軟骨症)的報告。
為了維持嬰兒血清中維他命D的濃度,#台灣兒科醫學會建議純母乳哺育或部分母乳哺育的寶寶,從 #新生兒開始每天給予400IU口服維生素D。
使用配方奶的兒童,如果每日進食少於1,000毫升加強維生素D的配方奶或奶粉,需要每天給予400 IU口服維生素D。
維生素D 的其他來源,例如加強維生素D的食物,可計入400 IU的每日最低攝取量之中。
而比較大的孩子就建議每天出去曬曬太陽增加維生素D的合成,才可以長的又高又壯又健康唷~!
口服維生素D的補充液去哪買、要買哪個牌子?
都說了不是業配文啦~
當然沒有特別推薦的牌子了,只要記得挑選嬰兒專用維生素D3就行了~ 記得是選D3唷!
通常是做成每滴400IU餵食很方便的
食物中的維生素d含量都不高 在 【科學減肥】香港健身小老闆 Zoe 李芷慧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膽固醇 #心血管阻塞
相信膽固醇的高、低、好、壞,是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
一連兩集為大家正解膽固醇問題
*常見混淆詞彙:
膽固醇cholesterol
低密度血脂蛋白(LDL )Low-density lipoprotein
高密度血脂蛋白(HDL)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三酸甘油脂 Triglyceride
(以下文字主要補充文獻資料及歷史,請大家務必聽影片清楚解說噢!超實用,記得抄筆記!)
「高密度血脂蛋白」負責將膽固醇從血管帶回肝臟,分解或排出體外,因此被稱為「好」。
「低密度血脂蛋白」負責將膽固醇從肝臟帶到全身 (因為身體需要使用),若果在經過血管時積聚會形成斑塊導致血管塞,因此被稱為「壞」。
「三酸甘油酯」是血液中另一類脂肪,將從飲食攝取的過量熱量儲起。
膽固醇功用
人們總是擔心膽固醇過高,膽固醇是製造荷爾蒙的原料,包括性荷爾蒙和抗壓荷爾蒙等,因此過低問題更大。膽固醇過低會發生維生素D不足、使荷爾蒙分泌不足,導致性慾降低、記憶力變差、頭暈、心悸、免疫力下降等,臨床上也發現不少癌症病人有膽固醇偏低的現象。
膽固醇的製造
膽固醇很重要,所以身體會自行製造。事實上有80% 的膽固醇都是身體自己在肝臟造出來的,只有20%從食物得來,並且部分會經糞便排出體外。
[以下是膽固醇成魔之路的歷史記載]
人們對吃膽固醇的恐懼,大多始於100多年前的一項兔子實驗:
-1913年,俄羅斯病理學家尼可拉·阿尼契科發現,餵食兔子巨量膽固醇,兔子身體會出現動脈粥狀化式的損害。這是人類史上,最初把膽固醇攝入與心臟病連結在一起。其後的科學家,基本上都是以此實驗來引證膽固醇同心血管疾病的關係,但卻沒有實質證據證明膽固醇對人體有害,這是因為大家忘記了一件事:兔仔日常飲食是草,不是蛋!兔仔是草食性動物,沒有分解膽固醇的能力。相反,人類是雜食動物,進食過多或過少膽固醇,身體可以自行追節。
-1937年,兩位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化學家提出:如果我們能避免攝取蛋黃,就可以預防膽固醇升高,進而遠離心臟病。
-1977年,美國膳食指南在沒有任何有力科學證據支撐下,將膽固醇攝入建議量限制在每天300mg以內(相當於不能超過1顆蛋)
-後來安塞·基斯給推翻研究發現,不管志願者攝入多少膽固醇,甚至是每天2000毫克(相當於15個雞蛋)的巨量膽固醇,對總膽固醇影響也不大。
-瑞典醫生鄔非·洛凡斯科夫也曾拿自己做實驗,從一天1個雞蛋,改成一天吃8個雞蛋,一周後,他的總膽固醇反而下降12%(從278 mg/L 降到 246 mg/L)。
-1984年,日本東海大學醫學系的本間康彥醫師的研究團隊進行實驗,讓受驗者每天攝取3個蛋黃含量的膽固醇(750毫克),並持續兩週觀察其身體的變化。驗的結果顯示,壞膽固醇上升的人占總受驗者的35%,其他65%的人沒有變化,壞膽固醇降低而且好膽固醇上升的人則是約44%。由這次的實驗結果可知,蛋不是只能吃一顆,而是吃愈多對身體愈好。
-1999年,哈佛大學教授法蘭克·胡刊登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的論文,調查了12萬人的飲食與心臟病情形,發現吃蛋與心臟病,沒有具體關聯。
-2013年,《英國醫學期刊》刊登一項薈萃分析,整合了17份、多達308萬人的研究,發現雞蛋攝入與心臟病發生無關。
-2015年,美國開始修改膳食指南 (2015-2020 Dietary Guidelines),取消每日最多食兩隻雞蛋的建議。不過對魷魚,蛋黃這些高膽固醇食物避之則吉的想法已深入民心。
** 文字主要補充文獻資料及歷史,請大家務必聽影片清楚解說噢
参考文獻
1. Ross R. The pathogenesis of atherosclerosis: a perspective for the 1990s[J]. Nature, 1993, 362(6423):801-809.
2. Katagiri H, Yamada T, Oka Y. Adiposity and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 disturbance of the regulatory system consisting of humoral and neuronal signals[J]. Circ Res, 2007, 101(1):27-39.
3. Glass CK, Witztum JL. Atherosclerosis: the road ahead[J]. Cell, 2001, 104(4):503-516.
4. Steinberg D. Atherogenesis in perspective: hypercholesterolemia and inflammation as partners in crime[J]. Nat Med, 2002, 8(11):1211-1217.
5. 美國1977年膳食指南 (2015-2020 Dietary Guidelines)
6. 安塞·基斯的研究
7. 1984年,日本東海大學醫學系的本間康彥醫師研究團隊進行的實驗
8. 1999年,哈佛大學教授法蘭克·胡刊登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的論文
9. 2013年,《英國醫學期刊》刊登雞蛋攝入與心臟病發生無關的薈萃分析(整合了17份、多達308萬人的研究)
10. 美國2015年膳食指南 (2015-2020 Dietary Guidelines)
以下是我推薦的必看影片:
【科學減肥知識系列】
5個斷食常犯錯誤
https://youtu.be/_yIWAooNGJ0
持久不復胖的減肥科學10大問題
https://youtu.be/PcHoW3VAFu8
如何減脂不減胸?
https://youtu.be/DIRFQ632yIE
增肌/減脂適合你?蛋白質 吃多少克?
https://youtu.be/N5vxgYtf9RE
【Zoe生酮必看系列】
生酮研究:(1)TDEE計不計(2)脂肪到底吃多少(3)酮體測量法
https://youtu.be/9jHB1iTJC10
生酮前要想清楚 !好處壞處I 內附健身教練身體檢查
https://youtu.be/KEGTjaUOSpc
生酮飲食吃什麼? 超市必備
https://youtu.be/LixYQVt5bL0
iHerb開箱 l 生酮減肥必買清單
https://youtu.be/N-VDDTjIcBQ
【跟教練做運動系列】
4mins HIIT 超燃脂間歇訓練丨美女們減肥生捱的秘訣
https://youtu.be/IMSrZKzS5QE
居家運動 20mins 全身消脂HIIT
https://youtu.be/V0HM4A32h4k
【Zoe精選食譜系列】
健身每天早餐丨牛油果or朱古力蛋白奶昔碗 丨無敵低醣甜點丨
https://youtu.be/DIRFQ632yIE
Zoe 是中文大學運動科學碩士、合資格生酮斷食教練。
Zoe 是一位健身教練也是健身中心老闆,全力研究及推廣健康飲食和運動,在youtube和IG裡經常放各類教學,歡迎大家留言,互相交流理性討論!記得馬上訂閱噢!
希望大家喜歡和訂閱: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c/ZoeSportDiary
?IG: https://www.instagram.com/zoesportdiary/
食物中的維生素d含量都不高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鈣質可以預防骨質疏鬆,但那麼多含鈣質食物中,哪些食物的鈣質最高呢?怎樣吃才能最有效地吸收鈣質呢?營養師解釋,鈣質的來源分為動物性和植物性,含鈣質最高的是高鈣芝士,是動物性鈣質來源,一片芝士已經含500毫克,而人體每天需要攝取1,000至1,300毫克鈣質。
豆腐是另一高鈣食物,但不是所有豆腐都含豐富鈣質,以豆腐乾的鈣質最多,3片已經有400毫克。不過患痛風人士,痛風發作期間不宜食用,因為會令關節更痛,在尿酸水平穩定時,可以吃少量豆腐乾。蝦米是被人忽略的高鈣食物,因為有部分蝦米仍然保留含豐富鈣質的外殼。
在眾多蔬菜中,芥蘭的鈣質含量較高,但鈣質的質素不及動物性的高,因為植物裏含有抗營養素因子草酸和植酸,會預先與食物裏的鈣質結合,導致腸道不太吸收鈣質。營養師建議,先把菜灼一下,令草酸溶於水中,以減低鈣和草酸結合,人體便可以吸收芥蘭內的鈣質。最後一種較高鈣的食物是芝麻,無論是吃芝麻糊,還是芝麻粉拌乳酪,也可以攝取鈣質。但營養師提醒,一湯匙芝麻含50卡路里,吃5湯匙芝麻已是一碗飯的熱量,小心致肥。
要有效地吸收鈣質,營養師還建議吃鈣質食物前後兩小時,不要喝咖啡或濃茶,因為有些研究發現,咖啡因會影響鈣質吸收。而且可以配合維生素D,幫助吸收鈣質,例如曬太陽,吃三文魚、沙甸魚、全穀物和豆類製品。
採訪:張淑萍
攝影:周義安、葉天榮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食物中的維生素d含量都不高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秋天囉,每年的許多美食讓人期待不已,過了秋老虎後就開始邁入冰冷的冬天囉,要小心別著涼感冒了,過敏患者也可能開始感到渾身不舒服。日本知名小兒科醫師伊藤明子表示,秋季盛產的六種蔬菜不但能夠提升代謝、強化免疫力並保護消化器官,對於修復因夏天而弱化的體質非常有效。
伊藤明子也表示,除了體內負責轉換脂肪的肝臟以外,腸、胃黏膜的黏液分泌也會因為夏季自律神經紊亂而變得稀薄,消化過程中就往往會讓胃壁、腸壁受傷。
這時候就可以靠下列六種食物來改善腸道問題、增強免疫力並同時強化代謝:
第六名:提升免疫力的香菇
香菇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維生素D及18種以上的胺基酸,食用後能改善便秘、提升鈣質吸收並強化免疫力,如此就能減少換季時好發的感冒。而相較於生鮮香菇,乾燥處理過的香菇因為細胞受到破壞,內含的營養價值更會在料理過程中大量釋出,光是維生素D可能就多了十倍,而且因為維生素D屬於脂溶性,所以切碎拌油烹煮就能讓身體吸收到更多的營養。
第五名:修復腸胃黏膜的蓮藕
秋季盛產的蓮藕則含有大量的黏液素,可以協助身體製造上皮細胞,也能避免黴菌以及其他病源體入侵。另外也含有鞣酸,可以降低體內的氧化壓力,避免細胞發炎、癌化。最後每100公克的蓮藕就含有48毫克的維生素C,因此可以提升身體的代謝能力,排出活性氧氣更維持血管彈性。
第四名:修復夏天受損肌膚、髮質的胡蘿蔔
胡蘿蔔裡面含有協助肌膚細胞再生的β-胡蘿蔔素,能有效修復夏天曬傷的皮膚、頭髮。而日本農學博士板木利隆則建議,在挑選時可以選擇蒂頭較小的胡蘿蔔,因為β-胡蘿蔔素集中在胡蘿蔔的中心部,如果蒂頭葉片越大,則表示大部分的養分都流入了葉片,食用的塊根部分營養價值就會降低。另外,胡蘿蔔素也是脂溶性營養素,所以板木博士也推薦用油拌炒,β-胡蘿蔔素的吸收率約可提升為9倍。
第三名:修復肝臟、活化大腦的牛蒡
牛蒡除了膳食纖維豐富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多酚中的綠原酸含量很高,除了可以抗氧化、幫助整腸之外,更能供給腸道益生菌充足的營養,腸道狀況良好就會透過神經同時活化腦部、肝臟的機能。
而板木博士也建議,很多人都會因為牛蒡皮沾染泥土,在料理過程中將其削去,其實多酚大多是用來保護植物不受外界傷害的營養素,因此越接近外皮,綠原酸含量也會越高。料理前不妨直接用天然菜瓜布沾熱水,輕輕將泥土刷下,並在料理過程中將溫度控制在50度左右,會比生食去皮的牛蒡更營養。
第二名:促進血管回春的洋蔥
洋蔥在細胞受到破壞之後會釋放出二烯丙基硫醚,與酵素及空氣結合之後就會生成大蒜素,而大蒜素可以幫助血管軟化並舒張,所以對於提升代謝能力、修復夏天弱化的體質都很有幫助。此外,洋蔥內的槲皮素也含有引導癌細胞凋亡、消除活性氧氣並增加血管內一氧化氮的能力,不但可以讓血管更有彈性,也能避免細胞因為壓力而受損。
第一名:含70種以上微量營養素的茄子
茄子是近年來營養學界關注度最高的食材,因為茄子含有70種以上的微量營養素,包含礦物質、維生素、胺基酸以及多種花青素。其中茄子最值得注意的是茄子花色素及翠雀花素兩種花青素,這兩種花青素除了有抗老抗氧化的效果之外,也能清除腦部毒素、避免身體組織發炎,所以還能防失智、巴金森氏症等多種神經疾病。
【相關影片】
免疫力提升8倍,減重15公斤的名醫推薦早餐首選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dovf9JvY_c
維生素E、β胡蘿蔔素完勝花椰菜!豆苗防癌穩血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alh0XmjZ7s
台灣人參:牛蒡整腸排毒清血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z5-lcUxcOI
【相關文章】
癢到睡不著!6種秋季必吃食材改善過敏、異位性皮膚炎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3376
秋季易上火!中醫特調養肝茶、多按腳這處疏肝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7032
止咳祛痰、抗發炎!秋季養生來杯自製印度奶茶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3342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食物中的維生素d含量都不高 在 陳映庄醫師的育兒資訊站- 維生素D的重要性! 像這種文章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而最近幾年許多研究發現,維生素D不只是對體內鈣質穩定和骨骼形成有幫助, ... 各類#食物中的維生素D含量都不高,想單純靠食物獲得足夠的D3是作夢呀! ... <看更多>
食物中的維生素d含量都不高 在 食物也能補充維生素D!這樣吃不怕缺乏關鍵營養素!健康2.0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本集完整內容繼續看:https://youtu.be/uEe01G0Mypw最被 D 估的營養素~能防癌、降三高、抗過敏!夏日紫外線頻破表,出門不做防曬就怕變黑、罹患皮膚癌!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