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接受的最長也是最細緻的採訪,人物雜誌記者像私家偵探一樣,從我和朋友的交談,從各種出乎我意料的文字視頻資料裡面,打開了我內心深處最真實的一面。有不少獨家的秘聞,歡迎點擊。
李開復:最大化戰爭的倖存者
本文來自《人物》雜誌
文|李斐然
編輯|朱柳笛
攝影|尹夕遠
……………………………………
坐在李開復對面是一種持續的挫敗和絕望。技術要比人性更根深蒂固地活在他身上,那種感覺很像是跟Siri聊天,全程剔除人類情緒。這讓人產生一種不太對勁的迷惑:如果他參加圖靈測試,能通過嗎?
這種最大化的氣質只在一種狀態是合理的,那就是科學家的實驗室。這原本可以成為一個最典型的科學家故事,一個天才,迷戀技術,與機器共存,活在實驗室裡。但顯然,李開復早在30多年前就放棄了這條路,這也是他的故事中最有意思的一部分——天才決定離開實驗室,投身複雜、渾沌、充滿局限又充滿活力的商業社會,活在人群中。
┃最大化戰爭
李開復的西裝褲口袋是一個精確測試後確定的尺寸,它和最新款iPhone的尺寸貼合,既不會淺到放不進去,又不會深到不容易取出來。在重要場合,他會戴寬度7釐米的細領帶,比市面上大部分領帶細1釐米,因為他經過實驗發現,這樣的搭配顯瘦。就連他的笑容,都像是一個受過專業訓練的職業偶像營業時的idol smile,這是他大部分照片裡的固定微笑的弧度。
坐在這樣的李開復對面是一場持續的心理危機。他的人生經歷被量化,像一個可查詢的資料庫,他的回答基本上全部出自他出版過的8本書,以及迄今為止發表過的公開演講、訪談和文字記錄。如果你讀過這些內容,就可以準確預測他每一次的答案。因為不管問題是什麼,他都會繞回到這些公開信息的範疇之內,邏輯落點始終是——“世界因你而不同”,每個人都要“做最好的自己”,而現在,我們應當關注“AI未來”。這些是他的自傳標題,也是他研究後發現最適宜大眾傳播的話題。
他的生活是一場最大化的戰爭,在有限條件裡,最大化時間,最大化效率,最大化確定性,不允許冗餘。偶爾助理給他在兩個時間段中安排了休息,會遭到他委婉的批評:時間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這場最大化戰爭貫穿了李開復30多年的職業生涯,他擁有一個商業偶像的完美履歷:畢業於學術頂尖的哥倫比亞大學和卡內基·梅隆大學,工作過技術最頂尖的科技公司,蘋果、SGI、微軟、Google,而後在2009年創辦創新工場,投身中國的創業熱潮。
在每一個階段,他都創造過最大化的奇跡:在蘋果,他曾將尚處於實驗室階段的前沿語音辨識系統,壓縮了1000倍後應用在當時的蘋果電腦裡;在微軟,他創建了微軟中國研究院,這成為後來世界知名的微軟亞洲研究院,走出來許多AI領軍人物,被《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稱為“世界上最火的電腦實驗室”;Google中國也在他的推動下,從一個人到700人的團隊,實現了最具歷史意義的當地語系化。
過去10年中,他的最大化戰場是中國的互聯網創業。創新工場所投資的項目超過350個,已經誕生了17家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基金規模超過20億美元。“創業本身就是一場最大化。人們在創業環境中得到的成長,是在其他環境裡不會得到的。創業就是做出了有限性和無限性之間的連接,達到了人的最大化。”
技術造就的商業奇跡,是過去10年間中國互聯網的獨特景象。技術高度集中化了效率,放大了個人的力量,讓所有人親歷了一場肉眼可見的奇跡——一個創業者能改變所有人購物的方式,一個聊天工具能顛覆此前所有的通訊龍頭企業,一個網紅主播能直接決定一款口紅的生產……中國市場成為全世界資本最為矚目的新大陸,它吸引著一個又一個人投身這片土地的最大化戰爭,在這裡,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親手創造一場影響14億人的奇跡。
“看到時代的變遷,看到迎頭而來的機會,總在想怎麼去調整自己,才能捕捉到這些機會。如果你讓我每天做一樣的事情,我會枯燥到死。”李開復說,“每一年我說不出來我做了兩三件很驚人的事情,好像就白活了。”
不過,這場最大化戰爭也多少吞噬了人性。在家裡,他陪家人的時間是經過精密規劃的最大化策略,“既不會少到讓她們抱怨我不是好丈夫、好父親,又不會多到影響工作效率”。妻子謝先鈴有次跟他吵架,氣到離家出走,不接電話,不回短信。結果,李開復選擇用技術回應。他在Google搜了大概1000條道歉短信,從裡面挑了50條比較接近他的口吻的,自己又寫了50條,湊成了一個100條道歉信的資料庫,然後寫了一個程式,每隔45分鐘隨機發送短信,不間斷地一直發,連續發送到第三天的時候,妻子敗給了程式,認輸回家。
創業夥伴陶甯從微軟時代就認識了李開復,那時候,連跟他吃飯都是一場智力競賽,要一邊吃一邊玩難度極高的推理遊戲。她注意到,同樣使用語音輸入,李開復的語音轉化準確率要比周圍所有人都高。因為他常年訓練自己,用機器習慣的穩定狀態說話,“不要只train機器,還要train自己。”
與他結識近14年的黃蕙雯是創新工場現任CMO,起初她並不想接受這份工作,就跟李開復說,北京霧霾好重,我不要搬過去。結果過了一會兒,她在微信上收到了他的答覆,他依次發來中國氣象局的監測結果、社科院的研究報告,以及協力廠商機構的觀察統計。李開復糾正她,準確的事實是,北京的空氣品質已經有了大幅改善。這構成了李開復強悍的說服力,但也讓黃蕙雯不得不沖他吐槽:“你一定要每天都過得這麼用力嗎?”
所以,坐在他對面是一種持續的挫敗和絕望。技術要比人性更根深蒂固地活在他身上,那種感覺很像是跟Siri聊天,全程剔除人類情緒。這讓人產生一種不太對勁的迷惑:如果他參加圖靈測試,能通過嗎?
這種最大化的氣質只在一種狀態是合理的,那就是科學家的實驗室。這原本可以成為一個最典型的科學家故事,一個天才,迷戀技術,與機器共存,活在實驗室裡。但顯然,李開復早在30多年前就放棄了這條路,這也是他的故事中最有意思的一部分——天才決定離開實驗室,投身複雜、渾沌、充滿局限又充滿活力的商業社會,活在人群中。
┃與複雜共存
商業世界有一些暗號。特別是創業者見投資人時,他們一般不會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你只能去捕捉一些訊號——聊天中他有沒有看手錶,中途接電話有沒有回來,如果聊了半小時他還在提問,要麼這次有戲,要麼他不懂這個賽道,想讓創業者幫他普及一下背景。最直接的失敗徵兆是,“我後面還有個會。”
但是,李開復會給出不太一樣的訊號。他愛談論技術,見他需要準備好充分的資料材料,以備他即時提問。他尤其鍾情于技術天才,有時甚至會打破自己縝密的時間規劃,跟他們多聊。可是,如果技術天才只講技術,他會直截了當地告訴對方,“你的想法太天真了。”
他的本質是一個電腦科學家。在成為投資人、創業者、職業經理人之前,他是足以躋身世界一流的人工智慧專家。電腦博士李開復設計過一款人工智慧博弈程式Bill,擊敗當時奧賽羅棋世界冠軍;他還使用一種叫做“隱瑪律可夫模型”(HMM)的方法,建造出世界上第一套非指定語者連續性大詞彙語音辨識系統Sphinx。學術界一種開玩笑的說法是,衡量一個人的研究高低,就去看他的論文能在多少年後還持續折磨著後輩入行必讀。而李開復的論文,直到今天還有程式師將其翻譯成中文,細細研讀,距離他發佈這些論文已經33年了。
走出實驗室後,他親歷過這個時代幾乎每一次最重要的技術變革,參與它們的落地。陶寧記得,即便在微軟、Google這樣的頂尖公司,想要讓技術進入產業也是一場惡戰,李開復要反反復複做演示,跟不同人群磨合,他們之中大部分人不懂技術,“99%不是你的技術同類”,但他們又有自己的立場和顧慮,李開復的工作就是需要彌合這種人群之中的認知差異。
商業是人構成的戰場,在這裡,贏的關鍵是學會與複雜共存。尤其在中國創業,是一場全世界最殘酷的戰爭。所有參與者將最大化推向極致,只有親自下場,你才能明白這種現實的顛覆性力量。天才的最大失利往往不是技術缺憾,而是誤讀了人,誤讀了人性,誤讀了人群之中的風向。
在微軟的時候,到美國總部開會,坐滿一屋子的天才工程師總提中國盜版,討論的主題都是怎麼抓、怎麼告、怎麼正版化、能賣多少錢。“我說你們根本不懂中國人的思維,我就帶他們來中關村,教微軟的人怎麼理解中國市場。”
李開復設計了一套小實驗,他讓來北京的美國高管們先去一趟當時的電腦大賣場海龍大廈,每人發同樣的錢,買一個電腦回來,去親眼看看在中國做生意是什麼樣子。結果在中關村購物一圈,連最理性的CTO都陷入了中國充滿感染力的消費亢奮之中,回來熱情地跟李開復說,什麼都有,什麼都有,什麼都有!那是一種誰也阻止不了的商業生命力。只有親歷才能明白,你沒法跟一顆破土而出的種子講道理,靠理智否定它的生長。它會不惜一切代價活下來,最優解是與它共生。
過往的經歷把他訓練成一個務實主義者。2006年,他參加香港科技大學前沿研究討論會,臺上坐著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楊振寧,時任科大校長、物理學家朱經武,還有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和阿貝爾獎得主邁克爾·阿蒂亞爵士。他們熱烈地討論“詩人科學家”這個議題,數學好美啊,數學充滿想像力,只有他不太同意。
李開復很客氣,這是他身上的另一個重要特質。他婉轉地提醒:“這個世界需要有像他們那樣偉大的科學家,留在高校研究院,來探索數學之美,但是也需要像我們這樣的工程師,來把它做成有價值的東西,解決人類的問題。這兩者缺一不可。”
他必須要學會在人群中生存。王詠剛是創新工場CTO,也曾在Google工作了10多年。他知道,跟形形色色的人談技術,是個苦差事,講深了大家聽不懂,講淺了大家覺得沒有用。碰上完全不懂技術的人,尤其是傳統產業的老闆,也得講得下去才行。他有一次聽到李開復不得不跟一個地方老闆解釋,“AI是一種新時代的Excel”,因為Excel對他們來說已經代表了複雜,他耐心地解釋,“像Excel那樣,你把資料填進去,結果就能算出來。”
“我就沒有開復那樣的好脾氣,講不明白我就不想說了。但是他還是很有熱情,能在不同場合,耐著性子,讓所有人聽懂。”王詠剛說。
“市場接受了,技術就得到了承認;市場不接受,再奇妙的技術也不名一文。”李開復曾這樣寫道,市場是一切技術的試金石,只有不適應市場的技術,沒有不適應技術的市場。就算是地球上最偉大的科技公司,技術不能落地,也在市場一文不值。
整個過程都要對抗人群中的懷疑、不解和誤會。智明星通的CEO唐彬森說,10年前覺得李開復不像個投資人,每天叮囑他關注技術趨勢,“老發一些沒什麼用的話”,“我們還在創業苦哈哈的,滿腦子想的還是人怎麼招啊,工資怎麼發啊,他老說要all in移動互聯網,老說比爾·蓋茨的名言,‘人們永遠會高估一兩年的發展,而低估了未來10年的發展。’我當時心想,手機螢幕就這麼點大,性能又特別差,能怎麼樣?”
如今,技術奇跡驗證了李開復的判斷。前不久,創新工場10周年紀念,他給李開復發了一條資訊,“偉大的時代需要有偉大的想像力。”
然而,人群之中,質疑總免不了。出現負面評論的時候,陶甯和李開復經常爭論。李開復希望能把事實解釋清楚,但陶寧告訴他,如果他相信,自己事業的目標是把技術落實進產業裡,就必須專注於技術的落地,“活在一種不理解中,學著與噪音、反對、誤解共存”,對這個世界說,那好吧。
“你說他沒有生氣過10分鐘、1小時,他肯定是不高興的,但是他得用理性的方式去處理。”陶寧說。“況且,創業中太多你想要做的事情,已經填滿你的時間了。像開復這樣從學界跳到工業界,面對客戶、投資人、產品、團隊,他已經生活在人群之中了,必須學會接受過程中的噪音。”
這大概就是時代留在他身上的一種複雜性。他的技術信仰分成兩半:前一半是個科學家,能寫最複雜的論文,調教機器理解人類;後一半是個商人,能洞悉客戶的需求,教會人類理解機器。自始至終,他都是流動在兩者之間的人。
┃吞噬與救贖
技術將李開復的最大化戰爭推向了頂峰,他不僅要最大化技術在商業上的效益,還要最大化自己的影響力。
微博最熱的時候,他給自己的微博寫了一個AI程式,讓機器自動抓取即時熱門的話題,以及與他有交集的主題,以影響力排序轉發,連發送時間都是精准實驗的結果,間隔10分鐘發會掉粉,間隔40分鐘發又不能實現每天發送量最大化,衡量過後得到最優解,間隔30分鐘發一條,每天發送25條,以實現每天穩定漲粉的目標。機器全程類比人類發送的隨機性,避開整點發佈,以免留下機器痕跡,機器甚至能代替他自動回復留言,為他增加粉絲互動頻率,維持熱度。
那段日子,向來平靜的李開復持續生活在一種強烈的情緒衝擊裡,憤怒、喜悅、興奮、焦躁,所有血流都沖向大腦。他每天都會檢查自己的粉絲數,如果沒有達到增長預期就會不高興。他變得對最大化數值有所偏執,“一場演講沒有1000個人我就不去,每天微博不新增1000個粉絲我就不開心,一個記者來採訪我,讀者不夠多我就拒絕。”
一切都是最大化的工具。曾經的創新工場合夥人王肇輝結婚,邀請李開復致辭,儀式結束後,他發現李開復寫了中文發言稿、英文發言稿,在微博、推特、臉書全平臺上都發佈了一遍。作為新聞發言人的他感到高興和感動。但是,李開復大女兒上大學收到的父親的信,也被父親同步發在了網上。雖然贏得了點擊率,女兒卻非常不高興。
今天回憶起這一切,最大化影響力的念頭“就像腫瘤一樣長在我身上,頑強、固執,並且快速擴張”,直到疾病的突然到來。
在經歷了常年的熬夜、高壓、疲勞作戰的生活後,李開復的體檢報告裡檢測出腹部存在26個腫瘤,醫生確診為淋巴癌四期。當整個中國互聯網在井噴似的蓬勃發展時,李開復花了17個月養病。最大化戰爭暫時休戰。
休假對於他來說,是一個非常陌生的概念。一開始,他還不能正確融入這種生活裡面。在動完手術的幾個小時後,他還試圖再度投入工作。他在家的臥室裡搭建了一個工作臺,用金屬臂把顯示器懸掛在枕頭上方,躺著回復郵件。
因為生病的緣故,他提前立下遺囑。寫遺囑的時候,他第一次認真注視自己手裡的筆,“那支筆曾在上萬冊書上簽名,暢銷的自傳,鼓勵中國年輕人努力工作、開拓事業的書,這些書每一本反響都很好,如今,同一支筆卻見證了我的失敗。”
寫完遺囑,他坐在母親旁邊,母親已患阿爾茲海默症多年,只能勉強認出他。直到那一刻他才意識到,自己最大化的影子還有另一面。自傳是一個朝氣蓬勃的故事,但對當時在美國陪讀的母親而言,那是寂寞的回憶。沒有親人,沒有朋友,兒子上課的時候,她只能在家對著電視,一台一台換。因為語言不通,她只看得懂一個猜價格的節目,節目很熱鬧,但她也只能猜測這種熱鬧。從天亮到天黑,只有捱到兒子回家,才有人跟她說話。
成功人生的所有細節都顯現了另一個模樣。在臺灣養病期間,他試著參與家裡的裝修,兩個女兒告訴他,過去他花了大工夫,把房間佈置成公主房,買小星星的貼紙,自己一顆一顆貼在天花板上,但其實,她們並沒有想要成為公主。
小女兒說,她更想要收到爸爸的信,因為爸爸過去經常寫信,寫給爺爺奶奶,寫給媽媽,寫給姐姐,但是他已經很久沒寫了,自己高中畢業的時候,還會收到爸爸的信嗎?
生病期間,李開復重讀了許多年前自己父親寫來的家書。原來早在他事業的最開端,父親就曾在信裡,反復叮嚀 ——
先鈴、開復:
先後接到你們來信,一則以喜,一則以慮(我未用“憂”字)。喜看開復的研究受到別人的注意、重視,但我要說一句話是,做學問的要有自尊心,但更要有謙遜心。學習是無止境的。
經過了這麼多年後,他終於開始理解,和自己渴望的最大化不同,父親治學的根基恰恰是渺小。父親70歲的時候選擇當教師,教了幾十個學生。學生寫給他的訃文裡反復提到這位老師謙遜的治學觀點,他相信研究任何歷史最忌諱的是“成見”,“歷史是沒有官方說法的”,自己的觀點也不是最終的答案,應該歡迎反駁,包容不同的意見。
“我才發現,他寫給我的每一封信裡都隱含著一些人生建議。他教我怎樣去做一個更好的人,不要為了一些沒有價值的事情讓自己太忙碌,做人要謙虛,千萬不能驕傲。父親通過這些信,以非常溫和的方法來傳遞他的愛,而我感知得太晚了。”
在臺灣養病期間,住在他家附近的鄰居楊柏林是一位畫家。他看了李開復的故事,送來一幅畫。這幅畫是很多種顏色一起在流動,黑色包裹著紅色,藍色流向了金色,畫面正中央是蔓延開來的白色,如同水一樣,不斷流動,這是他所理解的李開復。
楊柏林說,他在李開復身上看到了自己。這位畫家一直以來的創作理念就是“影子和自我”,而在李開復身上,他看到這個主題的又一次呈現——“真實的我是影子的救贖,而影子的另一面,是我更遼闊的世界。”
┃回到人群中
病癒回到工作中,李開復回到了他的平和狀態。他是一個始終很客氣的人,很少生氣,總是保持弧度穩定的微笑。最大化模式並沒有完全消退,連軸轉地飛行、演講、開會。妻子常常問李開復,“你到底要幾歲退休啦?”
他還不想退休,多久都不想。他還在享受流動在人群中。今年秋天,李開復去烏鎮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演講,飛回北京沒幾天,又到釣魚臺國賓館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在會議間隙的大廳,遇到的幾乎每個參會者都會跟他打招呼,停下來聊一聊。他像水一樣流動在不同群體之間,對決策者解釋技術的苦處,得給民營企業一些幫助,然後鼓勵研究員多參與實踐。
只是,贏已經不重要了。“經歷的災難多了,人就學得會客觀了。人從挫折中學到的東西,遠比成功裡學到的多。碰到好多問題,上報紙了怎麼辦,大會不能開了怎麼辦,他們說,開復你怎麼還這麼鎮定?我說我都被微軟告過了,這算什麼?我都得過癌症了,還怕什麼?”李開復說,“這一生活得已經很值了,得到了超過我能想像的很多東西,我已經很感恩了。如果我失去一切,那也值了。”
在互聯網世界,這也許是一種不合時宜的平靜。他的辦公室位於中關村,就在樓下吸煙區,休息時間會有許多掛著工牌的人聚在一起抽煙,他們鎖著眉頭,抱怨美國貿易管制黑名單、競爭對手使過的黑招、擴大市場的壓力……互聯網,一種焦慮、廝殺、競爭的象徵,是全世界最殘酷的競爭市場。焦慮是他們被這個技術時代所塑造的一種底色。
經歷過技術時代屢次變革,現在的李開復覺得,在10年中國互聯網中誕生的最有價值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產品背後精於執行的人。“我覺得中國創業者是很強大的一批人,整體來說他們不會是很恐懼的人,一方面有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完成,萬一真的做不成,那就公司關了再創一家,做一家倒一家,倒一家就再開一家,真正厲害的創業者都是這樣起來的。”
一個重要的領悟是,人的最大化,不能做簡單的量化。一個不能透露姓名的創業者說,當時他有一個合夥人,很多投資人不看好,都不願意投。但李開復對他說,“我知道這個事你肯定會踩坑,但我也知道如果出了問題,你也可以收拾得了,所以我們冒一點風險,還是會投。大不了到時候麻煩一點,幫你解決問題。早期多犯點錯誤,總比後邊犯錯成本小得多。”事實證明,他的合夥人果然出了問題,但這名創業者也的確熬過了這個錯誤,帶著公司成長為市場的關鍵玩家。
最近,李開復開闢了一個新的最大化戰場——讓AI落地。
他在創新工場設立了一個人工智慧工程院,給學生做技術夏令營,找傳統產業談合作,還聯繫了大學,幫忙設計人工智慧的教材。作為人工智慧工程院的執行院長,王詠剛常常和他一起出差,去工場考察。他在一家工場車間呆了一天,生產線上1000多個人,王詠剛挨個去看每個人的工作,看看能不能用自動化取代。車間工人用很細的鑷子,貼一張小小的貼片。一個工人一整天困在自己的工位上,反復這個枯燥的動作,拿起來、貼上,再拿起來、再貼上。這是一個亟需得到解放的重複性勞動,但是,今天的AI只能在虛擬世界起效,做語音和人臉識別還可以,一旦進入真實世界,又粗糙又笨拙,遠遠不能取代細活兒。
“那天出來我就在想,未來AI是一個無論怎麼想像都不過分的發展。讓它發展取代工人,這不是一個效率問題,而是一個人道問題。人類是不應該被困在這種枯燥的重複性勞動裡的,應該做一些更自由的事情。今天的AI還在非常非常早期的起步階段,如果AI真正能落地達到90分的話,世界會變得非常不一樣。這是我或者開復,以及一些做AI科研的人所相信的AI。”王詠剛說。
這又將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就像是他所親歷的每一次技術落地,又要跟決策者建言,又要面對陌生人的迷茫和質疑,想辦法讓人聽得懂,又要耐心勸服創業者相信,這背後是下一場技術奇跡。但李開復似乎很享受這件事,每天連軸轉地面談,演講,參加討論。
1983年,李開復在卡內基·梅隆大學電腦科學系攻讀博士學位,那裡是世界人工智慧尖端研究的前沿陣地。他的博士生研究計畫中這樣寫道:
“人工智慧是人類學習過程的闡明,人類思考過程的量化,人類行為的解釋,以及對智慧原理的瞭解。它是人類瞭解自身的最後一步,我希望投身這門新的、有前景的科學。”
今天重讀這番宣言,李開復似乎的確在用自己的時間,踐行著這場實驗,他把自己訓練成機器的思維模式,量化自己的行為,去教機器理解人類,更重要的是,通過對機器的理解,把它推向人類,實現“人類瞭解自身的最後一步”。
“我確實是用了20年的時間,才慢慢地瞭解他,他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也不是個最理性的人,他是一個像我們一樣的人,是一個領導,一個下屬,一個朋友,一個長輩,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一個兒子,他是一個生活在人群之中的人。”陶寧說,“他的主線是忠於技術,圍繞著技術他做了所有事情,做了研究,做了產品,做了投資,收集了人才,也獲得了很多朋友。技術改變了他的人生,他也因為身處這樣的技術時代,改變了別人的一生。”
┃只屬於自己的房間
現在的李開復試著活在一場最大化的寬鬆裡面。他已經不怎麼再發微博了,自動定時發佈的程式已經終止了,他只會偶爾上去看看評論。過去看電影,他會按照IMDB排序,從9.2到6.5依次看,他在家裡裝了160T的伺服器,確保他準確擁有全部6.5分以上的電影。現在也沒關係了。他最近在重看《教父》,看了好多遍,他現在喜歡教父那樣的英雄,說不上是英雄,卻也並不是壞人,一生與人性的種種複雜面共存,是一個活在人群中的人。
李開復有一個秘密,那就是吃。他熱愛美食,也熱衷於研究美食。每年大董上新菜,他都會受大廚邀請試菜,跟大廚討論菜品。曾有一家出版社知道了他的美食喜好,想給他出一本美食書。但是,在李開復決定之前,王肇輝就直接拒絕了:“我說不行,只要我還在PR這個崗位上管事,就不可能有機會。我不希望開復的公眾形象變得不專注。我希望科技、投資是占他人生符號99%的東西。不能讓人感覺不務正業,跑去做美食了,這不合適。我不同意這樣的事情出現。”不過現在,這個秘密也不需要隱藏了。講述美食時候的李開復,有一種毫無掩飾的由衷快樂,他花了整整10分鐘時間,認真描述如何煮一顆最完美的雞蛋。這是他經過反復試驗、調試,推算出的完美雞蛋烹飪資料。
他選擇Google工作的其中一個條件是,參與Google中國餐廳的籌建。幾乎每個和他在Google共事過的人都記得,每天中午的試菜環節,會看到一個神采奕奕的李開復點評菜,面試大廚,提很多專業問題。
現在不需要爭奪最大化流量了,他開始允許自己說點真正想說的話,吃到好吃的東西,他會給它們拍特寫,傳上網。其實,如果沒有其他人反對,李開復還挺想寫美食的。但是,他是一個溫和的人,不喜歡跟人起衝突。他也尊重別人的專業,只要是他認定的資深人士的建議,他大多會接受。所以,這個出版計畫最終流產,李開復只說了一句話,“那好吧。”
病癒之後,為了讓更多人對AI感興趣,李開復願意去展露更多真實。他參加了奇葩大會。在去錄製的車上,他準備了一份詳盡的發言稿。助理提醒他,那兒鼓勵現場即興,你自由發揮就好啦。但這是李開復所不習慣的場景,他反問,“自由……怎麼自由?”
結果,奇葩大會收穫了嘉賓語音聲波最平穩的一期節目。錄製結束後,蔡康永跑來找他的助理:“開復在幹什麼啦,讓他來玩的,一上來就講課,也不跟我們打招呼,難道他是緊張嗎?”
習慣是不容易更改的,他還是喜歡活在精確的最大化裡。臨近採訪結束的時候,李開復展示了自己手機相冊,裡面有兩部評分7.9分的電影。“這是我最近發現的兩部電影,我還沒有看過。”他說回家後會把這兩部電影下載來看,所以此時此刻,寫稿還不能寫“李開復看過IMDB上所有6.5分以上的電影”,準確的說法是“所有6.5分以上的電影,減去兩部”。
生活也依然追求一種最大化,但如果沒做到,那也沒關係。李開復在家裡追求極簡,一切都要藏起來,相冊藏在抽屜裡面,電視藏在油畫後面,電腦藏在飄窗裡面,音響藏在房間隱蔽的壁龕後面。他試圖也把妻子的化妝品藏起來,為此設計了一個能夠裝400個瓶子的鏡櫃,完美容納妻子現有化妝品。然而,住了一段時間後,滿載的鏡櫃外面不知道為什麼又冒出來100瓶。於是,他從自己的護膚品裡拿了20瓶出來,也放在外面。李開復說,這是適應環境的新策略,既然要存在冗餘,就讓冗餘也搭配著來,在一種新的平衡裡,與冗餘共存。
他再一次開始寫信。小女兒畢業上大學那一年,他給她寫了一封不再公開發表的信。信的最後一段是:
我問媽媽想說點什麼,媽媽讓我告訴你,我們非常愛你。我問她,這句話是不是應該說,我們愛你,比昨天多一點,比明天少一點。她點點頭,眼睛裡閃爍著一點光,那就像是在你小時候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同樣的光芒。
後來不久,小女兒把回信文在自己的身上。一個是Stay Gold,它出自美國詩人弗羅斯特的詩,原意是,美好總是容易消逝(Nothing Gold Can Stay),但她改了一下,對她來說,美好也可以永不消失。另一個是一組數學符號,那是長大之後終於領悟的父親的關心,一個大於號,一個小於號。
今天的創業依然是一場最大化戰爭,但作為親歷者,他也得到了珍貴的經驗:“最大化會發揮人的潛力,但也會犯錯誤。我學到的就是不要去算計到這麼細,分清楚哪些是自私的最大化,哪些是真正對世界有意義的最大化。”
李開復的家裡現在有兩間書房。一間是給外人看的,是他完美一面的呈現,乾淨到空無一物的書桌,所有物件都可以完美收納,曾經的獎狀、獎盃和畢業證書,整齊地排列在櫃子裡,是展示給世界看的戰利品。
另一間書房非常狹小,裡面完全沒有裝飾,沒有吊頂,沒鋪地板,抬頭就是黑壓壓的暖氣管道,屋裡只有一把歪到有點散架的椅子,勉強可以坐下。這裡放著他在家裡佈置的伺服器,以及所有不想被外人看到的東西。
這裡藏著所有他生活的秘密回憶。曾經手寫給妻子的情書,父親寫的信,自己的病歷,過去工作用的舊名片,只對自己有意義的工作紀念物,亂糟糟地堆在一起。他跟自己約定,老了退休了,他就把這些回憶按順序整理好。但現在還不用,這樣就好。
只有在那個房間裡,他不用活在最大化裡。這是他精緻的家裡唯一一個亂糟糟的地方,沒有條理,沒有分類,不用小心翼翼。他時不時要去那兒維護伺服器,跑資料的十幾分鐘時間裡,讀一會兒信,發一會兒呆,想念父親和母親。所有情緒都允許得到短暫的表達,懷念,生氣,懊悔,沮喪,難過,也有希望。這是最大化戰爭的一條縫隙,只在這裡,活著一個真實的李開復。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飄 眉 價格 差異」的推薦目錄:
- 關於飄 眉 價格 差異 在 李開復 Kai-Fu Le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飄 眉 價格 差異 在 Shopping Mas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飄 眉 價格 差異 在 Shopping Mas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飄 眉 價格 差異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飄 眉 價格 差異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飄 眉 價格 差異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飄 眉 價格 差異 在 [心得] 飄眉和霧眉前不可不知的4 大注意事項- 看板MakeUp 的評價
- 關於飄 眉 價格 差異 在 飄霧眉價格差異為何這麼大?合理價錢該是多少?影響紋繡眉成本 ... 的評價
- 關於飄 眉 價格 差異 在 植眉PTT常見問題集、植眉價格、與霧眉、飄眉差別全公開 的評價
- 關於飄 眉 價格 差異 在 飄眉價格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投資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飄 眉 價格 差異 在 飄眉價格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投資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飄 眉 價格 差異 在 為什麼霧眉價差這麼多? - 美妝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飄 眉 價格 差異 在 霧眉價格差異2022-在Mobile01/PTT/Facebook上的化妝品保養 ... 的評價
- 關於飄 眉 價格 差異 在 霧眉價格差異2022-在Mobile01/PTT/Facebook上的化妝品保養 ... 的評價
- 關於飄 眉 價格 差異 在 霧眉價格差異2022-在Mobile01/PTT/Facebook上的化妝品保養 ... 的評價
- 關於飄 眉 價格 差異 在 [問題] 大家飄眉和霧眉的價錢- 看板facelift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飄 眉 價格 差異 在 高雄霧眉推薦ptt 的評價
- 關於飄 眉 價格 差異 在 霧眉飄眉ptt 的評價
- 關於飄 眉 價格 差異 在 小妤飄眉ptt 的評價
飄 眉 價格 差異 在 Shopping Mas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蠻常有朋友要我推薦SPA店的,我一定會推的是「Nuance Privée(隱舍)」,要講到SPA吼,我可以講三天三夜,(要看正經推薦原因可跳下下下下段👇🏻👇🏻👇🏻👇🏻👇🏻👇🏻👇🏻👇🏻,因為中間很多廢話,還有一個恐怖故事🧟♂️。)除了因為工作關係很常嘗試各家的SPA,敝人從大學開始就無敵愛享受,但大學生窮酸一小時百來元的打工錢怎麼可能花的下去呢? 所以以前會嘗試那種在上班族出沒區發試用卷的SPA會館。
🎫🎫這種超值優惠卷通常都是原價4999元,特價599元的,票面上寫療程時間2小時,內含卸妝清潔擠粉刺敷泥水合保溼深度美白紅外線礦石三小的一長串。
但事實上美容師手在你身體上或臉上大約不到1小時,滿滿2小時都是在推銷叫妳買點入會買課程,當然、那是他們發卷的目的,所以也沒什麼好說的,只是這種的要遇到真的好的美容師有點難,被精神轟炸後其實根本沒放鬆療癒到,所以試過兩三次之後我就不再嘗試了。
🆓🆓🆓後來有一天,我小阿姨說「欸,我有一個SPA的會員不想去了,你要不要去幫我用完?」哇靠,這麼爽當然好啊,順口一問『那妳還有多少療程?』
「喔,大概18萬吧!」
我眉頭一皺發現案情並不單純,就問她說『那……妳幹嘛不去?』
我小阿姨說「因為我在每一間美容室,都 遇 到 飄~~~
😱😱😱😱😱😱😱😱😱😱😱😱
我當場臉嚇歪! 但我阿姨說她其他幾間只是有感覺到有,最後一次是親眼看到了一個沒臉的女生,所以不想去了,但她問過其他會員,都沒人看到或感覺到,所以後來我還是去把它用完了,而且因為療程夠多,美容師每次一推銷課程我就說「我還有xx萬課程欸…」一推銷安瓶產品,我也能立刻回「好啊,開來用!」(感謝阿姨她也儲值了很多產品費用….)這樣過了一段爽日子直到我全部用完。
📝📝後來開始明查暗訪厲害的SPA店,當時一有問到女星有在SPA的,都會偷偷筆記哪家,然後去做,隱舍可以說是裡面數一數二的頂尖SPA(但其實價格並不是最貴的!對,正文現在才開始😅😅)
▶️隱舍雖然沒有分店,但是它的特點是有獨一無二的手法,而手法這件事情,真的是嘗試過你才會知道差異何在,美容師除了問你有沒有要加強的地方,絕對沒有第二句廢話,隱舍就是這麼邱,當然不給客人壓力是第一個,第二個是你絕對做了會想再來做,所以我常常打錯打成「癮」舍,每一套療程除了使用精油不同,手法也都不同,我做過經典甦活、溫感舒眠、輕盈舒活,手法差異極大!像最近做的一次輕盈舒活是專門消水腫用的,像我這種虛胖、下半身腫的一塌糊塗的人,效果驚人的厲害!一開始趴著時,美容師先請我試試看能否把腿向上抬起,然後我當然就很糗的掙扎提高了約莫15~20度,但是當美容師用「直向推滑」、「橫向揉按」+「排水穴點揉按」、「被動式瑜珈伸展」按摩完半邊之後,整個鬆到我腿輕盈的可以抬高45度up!立刻整條腿小一圈!更誇張的是,通常SPA按摩之前會先沖洗,當下就會上一次廁所,按摩完因為身體排出水分,醒來一定會再上一次,但在隱舍我史來第一次做SPA做到一半喊停,必須要去上廁所!全部做完再一次!身體的水腫真的排得超誇張!!!
▶️再來是隱舍的環境,當你進到專屬的美容室之後,就不用再見到其他人,每一間都有獨立的衛浴,而且超級乾淨超級新!真的很難想像已經七年了,另外最重要的一點是,很多SPA為了要節省空間,房間非常小就算了,床也超級小,有時候高個如我174cm,腿還會飛出去呢!隱舍的美容床超大!又寬又長,而且非常好躺,有一種微微的包覆感,當你不小心昏死時會昏死的很心安,美容師同時也很在意空調,絕對不會讓你光溜溜的時候冷到。(因為其實按摩出力很辛苦,很多SPA或是按摩店冷氣都開的讓北極熊無語問蒼天,我經常是被冷醒的!)
▶️其實我還有很多好寫的,像是隱舍的餐點也是夭壽好吃,做完SPA已經夠飛天了,再來一個濃湯+松露滑蛋吐司,真的什麼煩惱都忘記,我去年惹上了一個神經病,雖然不怎麼擔心、但就是煩,立刻預約了來做一次SPA,做完之後我一邊吃那個松露滑蛋吐司一邊就笑了,想說、人生其實還是有很多很爽的事情,幹嘛要為了瘋子不開心呢?所以如果妳在低潮、在需要鼓勵、或是純粹放鬆、想犒賞自己一下,我是超推薦這裡的。
❓❔❓喔,對了,說了這麼多,隱舍一點缺點都沒有嗎?
🤷🏻♀️🤷🏻♀️有,這缺點我也跟他們反映過,但被笑說只有我一人有這問題,就是洗澡的正前方是一個很殘酷的反射鏡,刷得超凹~~~~級乾淨,然後照起來很胖!!完全不像在買衣服時候看到的自己!!!😔
PS、其他家我不知道,但隱舍還有一個好處是可以挑美容師,像這次幫我做的Abbie,她的手根本是暖爐,在身體上超厚實舒服的,我之前介紹朋友去的他遇到一位是samantha,則是感覺像媽媽的手,讓人好有溫馨感,不認識的話也可以請櫃檯幫忙介紹~~
大家在台北有超推薦的SPA也請告訴我~~~
我知道太長了現在就想點進去看資訊滑到上面很煩所以這邊幫忙再貼一次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nuanceprivee/?ref=br_rs
飄 眉 價格 差異 在 Shopping Mas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是一個極致懶的人,所以可以讓我多睡一點的事情絕對會去做,像繡眉毛繡眼線接睫毛,基本上差不多是睡醒擦個護唇膏就可以出門的狀況(太趕沒時間刷牙請吃口香糖,好孩子不要學)
雖然我對化妝的啟蒙非~~~~~常晚,但我對眉毛的在意點卻十分的早,我高中時就發現自己的眉毛屬於偏短的,毛髮不稀疏,但眉峰後面幾乎沒剩多少,形狀也不好看,當時超羨慕眉毛修得好漂亮的同學啊~~~
**
所以一上大學,得知了有「繡眉」這件事情,立刻開始尋找各式資訊,但你們也知道,剛上大學的青春小鳥哪有錢呢?!所以最後是當時的男友開車帶我到台中的一個菜市場裡繡眉,(對妳沒看錯,是傳統菜市場,我繡眉的時候旁邊是賣豬肉的)因為只要二千元,就有一對眉毛,對當時美感程度是0的我來說,我擁有完整眉毛了根本萬德佛!!!!
**
ok,二千元的眉毛,是有一個形狀了,但其實根本超細!又沒型!(照片放在留言第一處,這是我黑歷史,畢竟不想要太高調醜照),但當時的我還是不知道眉毛好看不好看這件事情,畢竟我是從無到有。
然後再過了兩年,我小阿姨交代給我一個任務,就是幫她找繡眉的老師,因為她是一個時髦的進步女性,不用找便宜的價格,所以我整個放開懷來搜尋,在看過千山萬水的before & after圖之後,我找到板橋去一家叫做「眉飛色嫵眉藝美學」的店,然後認識了我一生中很重要的貴人!在我小阿姨做完之後,當時開始賺一點錢的我也覺得好吧,距離第一次繡眉也三四年了,根本顏色都沒了,再繡一次。
**
繡完之後,發現根本跟菜市場的完全不一樣!!!!菜市場的是兩條線啊!!!!
他媽的兩條線而已,我又不是驗孕棒,要兩條線幹嘛??
徐老師幫我繡的眉毛根本生動的要死,底層打霧、割出細線,尤其是她全~~~~手工,然後比我龜毛一百倍!
光是幫我畫眉型就畫了半小時,嘗試了7749種給我選擇,然後用手工以排針一針一針的雕出我的眉毛,在美容床上躺到我都不耐煩了,她還在細細雕琢,但處理完之後,我根本宛如二次投胎啊!從此緊緊擁抱她再也不放,希望徐老師長命百歲。
**
當然,坊間好的繡眉師很多,但爛的也真心不少,我有聽過朋友現在還有三千元繡到好的,但是老師一邊看股市一邊繡眉,也有拿電動紋身機十分鐘內完一個輪廓的,但一片平坦,只是有個形狀在而已,一點也不生動的,所以我真心誠意建議一定不要省這個錢,要找一個真心技術好、美感佳的。
**
我會建議這樣挑選
1.先看照片,網頁、FB上都有許多術前術後圖,仔細看工法細緻不細緻,形狀有沒有針對每個人的臉型不同而有所改變,只會一種眉型的絕對NG。
(像徐老師說,太多人都跟流行,忘記自己臉型跟五官的適合程度,像圓臉卻想要粗平眉、瘦臉卻想要高挑眉
,絕對不適合!)
2.環境乾淨程度,雖然是在皮膚上做小小的變化,但畢竟會有傷口結痂,不乾淨的地方就別去了。
3.試畫時一定要拍照下來看,自己看鏡子超不準,最好帶一個美感好的朋友幫妳一起看。
**
最後,很多人會覺得「我眉毛超濃!不需要!」除非妳天生眉型完美,自己會修會畫啦~不然眉毛濃不代表好看喔! 以前我有朋友覺得自己眉毛濃,但是形狀讓她看起來就是Q版美女,很像搞笑漫畫人物,在我帶去給徐老師處理後,才重獲新生成為真.美女;,Talk to Leslie也是犯一樣的錯,我大約五年前就問過她了,她到今年才大徹大悟去繡眉,臉變小變精緻甘吶魔法,臉白白大了五年多虧! (她去的是法朵~)
好了,以上是我真心話眉毛大冒險,分享給大家~~~
因為我有萬年瀏海覆蓋,所以照片看不太清楚,但近距離看過我眉毛的人,常常都會驚訝我是繡的!這!就是成功的繡眉!
%%%%
PS.現在有太多名詞,織眉、飄眉、塑眉、絹眉、雕眉,其實都是差不多的東西,重點在手法差異,一般來說繡眉跟霧眉比較像是眉粉畫出來的,比較平坦一點,織眉、飄眉、塑眉、雕眉比較像眉筆畫出一根根毛流的樣子。
PS.男生眉毛形狀不好、缺眉的,我其實也很建議去補好或是弄好形狀,男生畢竟眉毛好看就帥一半!!!
飄 眉 價格 差異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飄 眉 價格 差異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飄 眉 價格 差異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飄 眉 價格 差異 在 飄霧眉價格差異為何這麼大?合理價錢該是多少?影響紋繡眉成本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紋眉-飄霧眉價格差異為何這麼大?合理價錢該是多少?影響紋繡眉成本的4個因素!| GinaTV❤美睫教... ... <看更多>
飄 眉 價格 差異 在 植眉PTT常見問題集、植眉價格、與霧眉、飄眉差別全公開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植眉PTT常見問題集、植眉價格、與霧眉、飄眉差別全公開. 2021-11-02. 許多人天生眉毛稀疏、眉毛不對稱或是曾經受傷過留下疤痕缺眉,這些原因造成視覺上看起來容易顯 ... ... <看更多>
飄 眉 價格 差異 在 [心得] 飄眉和霧眉前不可不知的4 大注意事項- 看板MakeUp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網頁圖文好讀版:https://tinyurl.com/ycu3vucd
最近超多人在飄眉和霧眉 也有不少MakeUp版友來訊詢問相關的問題
但我常常有點尷尬 有些問題很難簡單回答
因此我們花了不少時間 整理了有關的完整知識
希望大家可以了解之後 清楚所有的好處與風險
畢竟有正確的知識 才可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這篇文章大概會被一些業者恨死
但沒辦法 該講的還是要講
不然消費者在不清楚風險的狀況下受害 實在是很不公平
如果大家有其他問題,也請在推文留言
我會找機會完整回覆大家的
---
飄眉和霧眉是近年來非常流行的眉毛美容作法,
逐漸取代了傳統的紋眉和繡眉,成為許多女性朋友處理眉毛造型的選擇。
在街頭的廣告和網路上,也到處可以看到飄眉和霧眉的相關文宣。
為什麼大家會這麼在意眉毛呢?這其實不難理解。
眉毛一直是臉部最難化妝的區域之一,畫得好是畫龍點睛,讓五官看起來更立體,
但如果失敗了,往往突兀到讓人很難不注意啊!
為了愛美的女性,早期人類就發明「紋眉」的技術,
利用類似刺青的做法,將帶有顏料的針刺入皮膚,「紋」出眉毛。
隨著技術演進,飄眉、霧眉逐漸成為當前的流行,
處理後的眉毛看起來比傳統紋眉和繡眉更自然、美觀。
許多人長期為稀疏、不均勻的眉毛感到困擾,或覺得自己手殘不會畫眉,
這些朋友常常就會尋求坊間的紋繡業者做霧眉、飄眉,
希望半永久地擁有理想的眉型。
究竟飄眉、霧眉是怎麼做的?跟早期「紋眉」有什麼不一樣?
飄眉和霧眉有什麼可能的風險?要如何兼顧美麗與安全呢?
今天就讓團隊醫師與紋繡師一起完整說明吧!
先講重點:
1. 飄眉和霧眉有一定的風險,
市面上的協會、學會所做的認證或廠商提出的檢驗報告不一定可信。
2. 飄眉和霧眉做不好的狀況,可能會需要多次的洗眉。
不衛生的狀況可能導致發炎、感染、傳染疾病。
3. 飄眉和霧眉外,另有醫療院所執行的醫學紋繡和植眉等選擇。
安全性較高,有問題有醫療院所負責。
4. 飄眉、霧眉比較缺乏「立體感」。
飄眉可以模擬出毛流,但近看一樣會沒有立體感。
植眉可解決這個問題,缺點是單次費用較高,但長期來看就未必是比較貴的選擇。
5. 主管機關應儘速對相關業者做出明確的規範,
避免各走遊走法律邊緣的狀況叢生,傷害民眾的健康與消費權益。
《飄眉或霧眉適合哪些人?好看的眉毛與眼睛是什麼比例?》
飄眉或霧眉到底適合哪些人呢?
來做飄眉和霧眉的人,最常見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種:
- 眉毛稀疏
- 毛量不平均(例如:眉頭濃密但眉尾卻稀疏)
- 覺得自己眉型不好看
如果是眉毛稀疏,或者是毛量不平均,可以透過霧眉和飄眉的方式,
讓眉毛的量在視覺上看起來增多,這點應該很好理解。
但其實不管是飄眉還是霧眉,最大的關鍵還是在於「眉型」的設計!
如果是自己用手畫,基本上你每天都可以依照自己的心情和當下的潮流設計,
只是會比較花時間。
但如果做了飄眉或霧眉,
這是一種半永久(通常會維持6-24個月,甚至更長一點的時間)的做法,
如果眉型沒有設計好,那真的就是悲劇一場...
最後只能去洗眉,把弄進皮膚內的染料再清除掉了。
以下我們針對幾種常見的眉型,以及相對適合的臉型做個整理,供大家參考。
但要先聲明的是,美麗沒有「標準的定義」,
好不好看因人而異,而且自己看了開心才最重要喔!
〈霧眉與飄眉的關鍵:眉毛與眼睛的比例〉
眉毛不就是彎彎的一條毛嗎?但事情可不是憨人所想的這麼簡單。
眉毛可再被細分為眉頭、眉峰與眉尾。
眉頭是眉毛的起點,最好的位置是與鼻翼、眼頭在一條線上;
眉峰是眉毛最高處,從鼻翼往黑眼珠外延伸處是最佳位置;
而眉尾是眉毛的末端,最好是在鼻翼外側往眼尾延伸的線上。
不同的臉型,可以搭配不同的眉型,產生不一樣的效果。
以下列出幾種常見的建議臉型與眉型的搭配,給大家參考:
圓臉:適合眉峰稍高、轉折柔和的高挑眉
長型臉:適合眉峰低、眉尾稍稍拉長的一字眉
方形臉:適合眉峰向後推、轉折柔和的圓滑眉
鵝蛋臉:適合的眉型較廣,基本上只要在標準位置上就好,但也可以嘗試不同眉型喔!
《飄眉和霧眉差在哪?跟傳統的紋繡有什麼不同?》
飄眉和霧眉,其實跟傳統的紋眉與繡眉,在原理上是類似的。
都是用針具把外來的色料刺入皮膚,
用跟刺青一樣的原理來半永久地在皮膚內留下顏色。
只是早期的針具、器械沒有現在的好,
使用的色料品質上不穩定
(但現在仍然有業者的色料有些疑慮,例如含有重金屬的風險)。
另外早期是以「塊狀」的上色方式,打個比方,
就像是用彩色筆畫了框框塗上顏色,但眉毛其實是有濃淡、粗細的,
在傳統的做法下,眉毛當然看起來不自然。
傳統紋眉(意示圖)來源:unsplash圖庫
![](https://d2mxuefqeaa7sj.cloudfront.net/s_C8A43D679FD17B65D15B856C29D9B07E6D91F7F5D42794BD3D3C2F1F1C752BE3_1524471507818_carol-oliver-569158-unsplash.jpg)
至於現在的飄眉、霧眉,業者多數是標榜「僅用針刺入皮膚表皮層或淺層」,
而且許多業者都宣稱「使用植物性的、不含重金屬」的色乳,
再強調自己的技術是獨家的,可以呈現更自然、更美麗的眉毛。
但必須先說,以上的說法,只是業者單方面的宣稱。
到底是不是真的這樣?這個很難說。
飄眉和霧眉最大的差別在,「飄眉」會刺出模仿眉毛的線條,
如果技術很好的紋繡師,可以刺出栩栩如生的眉毛毛流;
「霧眉」則是以霧狀的方式上色,像是用粉彩筆輕輕刷上去,
讓眉毛看起來像是刷了眉粉,做出眉毛較濃密的視覺效果。
另外,現在市面上也有結合飄眉與霧眉的手法,
例如有些業者推出柔絲眉、氧氣眉、黛絲眉...各式各樣的名字,讓你眼花撩亂。
但這些做法其實換湯不換藥,都是從原來的飄眉、霧眉去做變化而已!
飄眉意示圖。來源:wiki維基百科 CC-BY-SA 4.0
![](https://d2mxuefqeaa7sj.cloudfront.net/s_C8A43D679FD17B65D15B856C29D9B07E6D91F7F5D42794BD3D3C2F1F1C752BE3_1524470943225_.png)
霧眉意示圖。來源:wiki維基百科 CC BY-SA 3.0
![](https://d2mxuefqeaa7sj.cloudfront.net/s_C8A43D679FD17B65D15B856C29D9B07E6D91F7F5D42794BD3D3C2F1F1C752BE3_1524465813762__.jpg)
如果想要霧眉或飄眉,市面上琳瑯滿目的工作室隨便你挑,
網路都可以找到各家資訊。
但其中不乏誇大不實的宣稱,讓你對紋繡眉毛充滿浪漫的幻想。
這些宣稱是不是真的?
好像沒人在意,許多人都覺得做出來的眉毛漂亮就好。
但要做霧眉或飄眉,真的要很小心,
如果處理得不好看,就很麻煩,要再花大錢去洗眉。
運氣差一點的,萬一皮膚發炎紅腫,甚至產生更嚴重的問題,
往往就要花更多時間跟金錢找醫生處理啦!
「安全」永遠是最高的考量,千萬不要在追求美麗的過程中,反而傷了身體。
今天團隊醫師就要以專業知識破解相關流言!
《飄眉或霧眉前一定要了解的4大常見迷思》
為了讓你的錢順利掉入口袋,業者說的話建議大家還是要多多存疑。
以下我們指出幾個最常見,民眾也最容易搞不清楚的安全相關迷思,
幫助你選擇真的夠安全的業者。
〈飄眉、霧眉的色料只被刺入表皮層?〉
紋繡業者最常見的說法,就是聲稱傳統紋眉會刺進真皮層,
但飄眉、霧眉的顏料只到表皮層,所以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或者有些業者會含糊地說「淺層」,
甚至有人說他們會刺在表皮層和真皮層的中間。
真的是這樣嗎?
為了讓你自己學會破解這些問題的說法,我們來複習一下皮膚的基礎結構吧!
![](https://d2mxuefqeaa7sj.cloudfront.net/s_C8A43D679FD17B65D15B856C29D9B07E6D91F7F5D42794BD3D3C2F1F1C752BE3_1521170902457_.jpg)
大家可以參考上圖,皮膚基本上分成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
表皮與真皮的交界處有一層基底層細胞(basal cells),
它是一種幹細胞,會透過分裂產生角質細胞。
這些分裂出來的角質細胞,會逐漸成熟並移到表皮的最外層──角質層,
這個過程稱為「角化(keratinization)」。
這些角質細胞,會在表皮的角質層形成保護的屏障,避免水分喪失,
並隨著自然的週期,最終會從表皮代謝、脫落。
正常的角質細胞週期大約是一個月左右。
所以,如果紋繡眉毛的顏料只到表皮層,照理說 1 個月就會跟著角質細胞代謝掉了。
但現在坊間的飄眉、霧眉往往能維持 1 到 3 年,
這樣你還相信業者說的,顏料只到表皮層嗎?這絕對是有進入真皮層啊!
還有些業者說是刺在「表皮層與真皮層之間」,這擺明了是在亂講一通。
大家可以看看上圖,表皮層跟真皮層中間,就是薄薄的基底層細胞。
到底是要多厲害,才可以光憑肉眼看穿皮膚,
而且每一針都準準刺在這一層細胞上啊...
至於有些業者只含糊地說「皮膚淺層」,那到底是多淺呢?
如果業者說只刺在表皮或者是淺層,
卻說可以維持數個月到數年,那保證是在唬爛你的。
如果要產生幾個月以上的效果,一定要刺入真皮層才有可能,
連這點都要騙你的業者,那真的就不用去了。
〈飄眉、霧眉的色料被刺入真皮層的話,對人體有害嗎?〉
同上所述,如果你期待飄眉、霧眉要維持幾個月以上的效果,
那色料一定會注入真皮層。
傷口癒合後,大部分的色料會留在真皮層,
另外在研究中有發現,一部分的色料會被免疫細胞吞噬後,一起進入淋巴結。
色料進入淋巴結後,會不會對身體產生甚麼負面的影響呢?
目前還沒有足夠的研究證實這些色料進入淋巴結後,會導致哪些問題。
目前最擔心的,還是傷口感染、傳染疾病以及色乳成分等問題。
以下是大家在選擇霧眉或飄眉業者時,必須注意的幾個事項:
- 施作紋繡的環境是否乾淨、衛生?是否具有足夠的無菌設備?
- 紋繡師是否使用拋棄式針頭?
- 色乳成分是否標示齊全?
如果工具和顏料遭到汙染,除了會讓傷口受到細菌感染,
更容易留下疤痕外,還有可能感染其他血液傳染疾病。
另外本身患有血液相關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或是蟹足腫體質的患者,
醫師是完全不建議去做飄眉、霧眉的,
因為產生的風險遠比你想像的還要高。
〈飄眉和霧眉業者的色乳採用植物性、可食性成分,不含重金屬、不傷人體?〉
許多業者都會宣稱自己的色乳是用植物性、可食性成分的成分,
保証不含重金屬,保證不傷人體。
但到底有沒有問題,還是要看成分表,甚至是透過化驗才知道。
但這件事情其實很有趣,
基本上,紋繡色乳最常見的成分是氧化鐵(Iron Oxide)。
氧化鐵本身不太會被皮膚吸收,而且很容易就能從臉部清潔,
所以也是彩妝常見的顏料,可以製成黃色、棕色、紅色、黑色這些色系。
氧化鐵的來源有兩種,一種是天然的,一種是人工合成的。
天然的來源就是鐵礦了,人工合成的話則是棕色的氧化鐵沉澱或混合物。
但不管怎樣,氧化鐵不可能是植物性的成分。
至於氧化鐵是「可食用」的嗎?
目前食品級的氧化鐵在台灣屬於合法的食品添加物,
可用來增添加工食品的色澤。
所以硬要說可以吃,還算說得過去啦。
但許多業者宣稱的所謂植物性、可食性、不含重金屬、不傷人體的說法,
到底有多少能信?
如果沒有一個夠水準的第三方檢驗單位,其實很難釐清,
畢竟坊間實在太多拿著所謂SGS或者是不知道哪來的檢驗報告,
就宣稱自己的產品沒問題的業者啦!
隨便舉幾個例子,像底下的這個文宣:
![](https://d2mxuefqeaa7sj.cloudfront.net/s_C8A43D679FD17B65D15B856C29D9B07E6D91F7F5D42794BD3D3C2F1F1C752BE3_1524464490587_.JPG)
說自己用的不是「色料」,而是「營養色乳」...
這擺明了是個誇大的宣稱。再看看底下這個,又更誇張了。
![](https://d2mxuefqeaa7sj.cloudfront.net/s_C8A43D679FD17B65D15B856C29D9B07E6D91F7F5D42794BD3D3C2F1F1C752BE3_1524464611045_.JPG)
説色料可以「補充因創傷造成的皮膚蛋白的流失」、
「幫助傷口及時癒合」、還可以「有效預防術後敏感及紅腫發生」,
這麼神奇,根本已經是「藥品」的等級了啊!
但這絕對是誇大不實的廣告,請勿相信。
![](https://d2mxuefqeaa7sj.cloudfront.net/s_C8A43D679FD17B65D15B856C29D9B07E6D91F7F5D42794BD3D3C2F1F1C752BE3_1524464971618_.JPG)
像以上這個文宣,就是說「營養色乳」,
然後說「不傷及真皮層」,那如果真的不傷及真皮層,
到底你要怎麼讓產品停留超過一個月?
趕快來教教醫師啊~你們的講法已經推翻現代醫學的認知了你知道嗎?
〈塗麻藥違法?你知道紋繡業者使用的是什麼麻藥嗎?〉
現在每家業者都標榜「無痛飄眉」、「無痛霧眉」,
那到底要怎麼做到無痛?當然不可能是靠技術本身。
這個動作是會刺到真皮層的,怎麼可能「無痛」?
因此一般紋繡業者的做法,都會先在眉毛上塗麻藥,
這樣紋繡時你才不會痛得哇哇叫。
依照法令,紋繡眉毛本身不屬於醫療行為,但是塗麻藥其實就是在做「麻醉」。
《台北市議會公報》第 106 卷第 10 期中,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就指出,
不管是注射麻醉或像塗抹麻藥的「非侵入式麻醉」,只要涉及用藥就屬於醫療行為。
而且「安麻樂」或「利遞皮」等局部麻醉劑都是處方藥,
一般藥局是不可以任意販售給民眾,
如果紋繡師在沒有醫事人員專業醫囑的情況下
幫你塗「安麻樂」或「利遞皮」等局部麻醉劑,
是違反醫師法第28條的。
而且,這些局部麻醉劑是否適合人體,
還是要看個別成分及使用者的身體狀況,貿然使用會有一定風險。
所以現在使用麻藥,其實是個違法的動作,
之前就有不少違法被起訴或判刑的案例。
https://video.udn.com/news/518687
但現在相關業者的管理,衛生福利部跟經濟部商業司在互踢皮球。
衛生福利部其實根本不知道紋繡業者到底在哪裡,
也難以進行管理、監控。民眾只能自求多福。
《飄眉和霧眉風險高,但專業醫學紋繡或植眉反乏人問津》
飄眉和霧眉的風險偏高,且衛生主管機關難以有效管理,這是個明確的事實。
但紋繡卻也是個實際存在的龐大市場。
其實在國外,醫學紋繡(Medical Tattoo)是個專門的工作,
是可以由專業人士在合格的醫療院所中執行,
並且合法使用麻醉藥物的,只是收費會比較高。
如果對於價格接受度高一點,
但對於安全性與美觀在乎的朋友,可以有醫學紋繡這樣的選擇。
另外飄眉和霧眉畢竟只是在皮膚上刺上顏色,
近看的缺點就是「缺乏立體感」。
眉型的流行也是幾年就一變,如果現在的眉型退流行了,
之後大概就只能洗眉後再重新做一次。
但植眉手術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長出來的是你真正的毛髮,而且幾乎維持可以一輩子。
有了自己的眉毛,要修成什麼眉型,也都不會太困難。
雖然單次的費用較高,但長期算下來,未必會比較貴。
寫這篇文章,我們知道一定有許多現有的業者會出來跳腳。
但我們仍必須坦白說,
現在雖然有很多業者自己成立了不少的協會、學會,做自己各自的紋繡認證,
但這跟國外標準的 Medical Tattoo (醫學紋繡)所追求的品質跟技術,
還是有一段差距。
我們也期待主管機關不要再踢皮球,
儘快對相關的業者進行管理與認證,才能讓民眾真的安心。
不然相關的糾紛一但出現,或者是皮膚真的出了什麼問題,
還是都要回到醫療體系來收拾殘局啊!
Reference
1. Tattoo ink particles can spread into lymph nodes (NHS)
2. 臺北市議會公報第106卷第10期
3.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美容業者宣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56.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keUp/M.1524573488.A.9C0.html
※ 編輯: medream (1.171.56.5), 04/24/2018 20:38:58
1. 最醫學的,疤痕植髮
2. 霧眉,但要看疤痕的情形,凹疤、凸疤還是有沒有顏色的疤都有不同作法
所以你現在給的資訊,還是太模糊了沒辦法精準回答
有需要的話,建議當場諮詢會比較好
但不用來找我啦~
但是他在脫落的時候 不太可能是均勻地脫落
就會看起來有點落漆
這時候通常就要洗眉了 但如果連續多次 就會越來越難做
這個你去看四十歲以上的女性 有時候會發現他們眉毛有很不均勻的痕跡
那個就是當年做出來的遺跡啊...
現在業者有辦法做到真的像醫學紋繡等級的技術 少之又少...
大家就只能賭人品 這我覺得政府是一定要出來好好管啦
※ 編輯: medream (1.171.56.5), 04/25/2018 09:47:03
... <看更多>